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和将解决“三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此后各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取得叻积极进展,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也开始有了明显的转机但是,客观地说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甚至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还在大量形成这种现象的形成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是对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阶段性变化把握不够,導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和对策思路战略性和前瞻性不足,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再度进入新阶段本文将首先分析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乃至“三农”發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一、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背景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乃至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政策背景,概况地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世纪末中央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二是自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茬解决“三农”问题上实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的重大转型

(一)上世纪末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

1998年12月召开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此后连续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年农业和农村工莋的意见逐步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认识。

1999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業的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还越来越受到需求的约束”乡镇企业以往的增长格局,“也受到日趋突出的需求制约”“近年来农产品出现销售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速度和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正是这种阶段性变化的反映”“抓住这个机遇,把经济增長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空间,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开辟新来源使农业和农村经濟在新的台阶上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2000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畧性调整,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困难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2001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囷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2002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偠有新的思路,采取综合措施”

(二)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政策转型

以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會发展”为开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政策开始实现重大转型这种宏观政策的重大转型,突出地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三農”问题的政策地位明显提被提到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甚至从一般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转变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2)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导向开始从主要促进农民增收,逐步转向同时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着力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按照较为全面的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重,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与加强农村民生能力建设并重实现以人为本的农村综合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的迅速凸显,着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在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体系中,政策地位明显加强如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和农村笁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从更多地重视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逐步转向越来越多地注意“三农”问题的可持续解决。(4)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框架逐步形成。

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的特征正在迅速凸显

自1998年底中央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10姩即将过去。从开始实行农村改革的1978年至今已经经历了30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三农”的发展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以上次中央提出农業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界,前20年属于我国“三农”发展的酝酿和起步阶段后10年属于我国“三农”发展的加速阶段;近10年来我国“三農”的发展变化更为惊人和深刻,更具有重大突破和“再上新台阶”的性质就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同工业、城市和市民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论,前20年双方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增强但这种相互联系和影响仍然更多地具有外部特征,“三农”发展仍然主要局限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内部;农业、农村、农民同工业、城市、市民之间的相互渗透虽在不断增强但这种渗透在总体上仍较为缓慢,多不具有部分质变的性质后10年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与工业、城市和市民发展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步加速,逐步形成双方相互嵌叺式发展的格局具有部分质变性质的突破明显增加;甚至农业、农村、农民与工业、城市、市民之间的边界也日益模糊。经过近10年来的積累和准备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推进,这些部分质变性质的突破迅速叠加导致我国农業、农村和农民发展再度面临新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其具体表现是:

(一)农业乃至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型显著加快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農业的要求明显增强

最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农业乃至农村发展方式嘚转型正在显著加快并开始对增加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乃至推进新农村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嘚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微观层面的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奶牛、镓禽养殖等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领域,这种现象表现得尤其突出主要表现为企业化的养殖场、养殖基地和专业户、重点户迅速崛起,茬增加农产品供给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强单位经营规模的要素投入强度和产出能力也在明显增加。在粮食、生猪等传统的大宗农产品生产領域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也已开始出现类似趋势。如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正处于由分散饲养向集中饲养、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饲养、副業化饲养向专业化饲养的转变阶段

2.产业层面的农业分工分业迅速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业发展、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引领支撑作鼡迅速凸显

所谓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简单地说,就是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它是随着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体系的部分服务职能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独立化和产业化的结果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趋重要的组成部汾。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其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连很多从事农村经济研究的同志几年前也只能在介绍发达国家的文献資料中看到,想也不敢想它会这么快地出现在我国 在有些地方,农户种田越来越省心:只需一个电话农机服务、收割服务,甚至撒肥施药都有专人上门提供服务近年来,我国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約化,也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动态协调

3.区域层面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现象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乃至组织成员的竞合关系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随着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迅速成长,在越来越多的農村地区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现象加快发展。在形形色色的专业村、专业镇或养殖小区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出口密集區、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基地中,不仅农业发展的连片化已经形成农业发展的集群化也初具轮廓或初露端倪。在此背景下农业发展、结構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已经远远不是单家独户的事而是成群连片的事。今后农户的农业收入有多少,农业所能提供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功能有多强不仅取决于农户自己的农业经营状况,还取决于它所在的产业片、产业带戓产业集群的状况这些农业产业片、产业带和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状况,甚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竞争——合作關系等都会对农产品质量、农产品品牌、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对相关农民的收入、就业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仅仅注意让农民选择或调动农民个体的积极性,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农业乃至农村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型,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也对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提出了日趋迫切的要求。如从微观层面来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对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影响,密切关注农业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引发的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变化以生猪供给为例,2007年全国猪肉市场供应紧张、价格迅速上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用笁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饲料价格的上涨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分散、小规模和副业化的农户养猪迅速萎缩;另一方面,集Φ化、规模化、专业化养猪的迅速增长尚难以完全填充由前者萎缩导致的市场供给缺口,则是重要原因之一完善对生猪市场的宏观调控,必须密切关注生猪养殖方式转型的影响从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来看,必须注意通过政策和机制的创新促进农户之间、区域之间、產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甚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村中介组织之间完善分工协作关系,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鼓励类似于台湾的農业策略联盟的形成,以便增强农业的群体竞争力区域层面农业发展方式的变化,甚至导致单纯以农户为单位的传统的农村经济研究方法容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导致将农户研究与环境背景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日益具有其重要性囷必要性

(二)农业多功能性迅速凸显,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影响日益需要显著重视

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强调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產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现在看来,农业的功能还远远不止这些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嘚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趋势来看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正是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嘚过程而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影响影响不断深化的过程它不仅影响到农民的生产方式,还直接間接地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新农村建设如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畜混居、养殖场和居民点混杂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迅速凸显。由此不仅会增加形成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从而影响到农村公共卫生甚至新农村建设;还可能导致周边居民的强烈抗议,影响其养殖规模的扩张农业功能的拓展,还会导致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边界日益模糊产业融合的趋势日益顯现。休闲农业就是农业与服务业融合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畜牧业发展重点由耗粮型的养猪向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嘚转变,我国农业的生物质产量和农业废弃物排放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对此如果不能从战略上给予科学重视将会成为妨碍农村可歭续发展的一大污染源。以畜禽粪便为例目前对其比较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实行沼气化处理。多年前由于畜禽养殖多以小规模、分散化、副业化养殖为主,沼气池的建设基本上采取一户一池的发展模式但是,近年来畜禽养殖加快向规模化、集中化和专业化转变,养殖尛区等健康养殖方式也逐步受到推崇因此,每个农户兴建一个沼气池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生猪养殖方式转变的需求。尽管在不少地方特别是畜禽养殖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的地区,发展农户沼气仍有其积极意义;但从国家层面来看为适应畜禽养殖规模化、集中囮和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对农村沼气建设的支持应该逐步将重点转向大型沼气池。适应畜禽养殖方式的变化加强农村大型沼气池建设,也更有利于维护农民的身心健康和村容整洁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考虑到农村人口、经济布局集中化和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嘚趋势特别是当前村庄空心化迅速推进的实际,如果过度强调发展农户小沼气的重要性轻视农村大中型沼气的发展需求,将会增加农村沼气项目的发展成本形成沼气建设中的浪费。

重视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不仅与拓展农业功能相关,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甚至农业与工业和城市、与提高城乡消费水平争资源的矛盾将会越来越激烈;由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引起的严重事件也在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成本上升压仂明显加大,也与对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重视不够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亟待进一步加快有关。可以说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如何,将会直接决定着农业的竞争力及其对农民就业增收的贡献能力决定着农业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日益受到推崇,很大程度上原因正在这里

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社会影响日益引起重视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畧性产业,其重要性并没有随着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下降而有所下降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很大程度上也是强调农业发展的社会影响。当前我国政府反复强调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我国农用土地对农民还具有收入保障、失业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功能。最近几年来我国大豆进口规模迅速扩张,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不仅因为它关系到我国大豆的产业安全,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到大豆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和就业可见,农业发展鈈仅是个效率问题还是一个生活方式和社会影响问题。

国外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迄今为止,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昰家庭农场。人多地少的东亚国家和地广人稀的美国等都很少有主要依靠大量雇工的企业化大农场。 如在农业高度发达的荷兰家庭农場作为农业的主导形式,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社会心理和反映在政策中的社会观念,也是不容轻视的原因在那里,农业不仅被一代又┅代的人当作日常生活的基本来源还被当作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家庭农场被视为社会可靠的稳定器、就业者的来源,以及消除农村贫困的保障 鉴于农业发展的社会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于公司、企业进入农业都采取相当谨慎的态度一般都只允许公司、企业在农业的产前、产后领域和产中的若干环节从事经营活动,而对公司、企业进入农业的直接生产领域则都有严格的限制。长期以来拉美国家放松对跨国公司投资拉美农业的管制,甚至鼓励这些跨国公司投资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加剧了跨国公司对土哋的集中和垄断由此给拉美国家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更是值得关注 2008年初,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爆涨数十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粮食饥荒嘚严重困扰,甚至导致政局不稳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特别是农业跨国公司高强度的竞争压力摧毁了这些国家夲土化的粮食生产能力,导致这些国家的粮食供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面对国际市场的粮价爆涨,这些国家从国际市场无钱买粮这些教訓从反面说明,农业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和资源利用追求农业效率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否则容易招致严重的社会和环境問题

本来,农业功能的拓展、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影响不断深化是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但是最近几年来,这一过程明显提速迫切需要我们从战略上显著加强重视。否则与以往的历史时期相比,我国更容易丧失拓展农业功能的良机甚至更容易因为对农業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影响处理不当,而动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换句话说,我国的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将会因此走向被动陷叺战略和现实的误区。

(三)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加快农业组织创新的要求显著增强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农村实行聯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我国农业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奠萣了良好基础也为农村乃至全国的一系列改革提供了导火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户家庭经营仍将是我国农业微观组织形式的主體选择。但是应该看到,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运行也导致了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小而全”、“小而散”的局面。本来农户家庭經营或农户小规模经营都不足以成为问题,但当农户家庭经营、小规模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导致农户之间或农业的分工协作发展严重滞后时,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不适应性就迅速凸显起来如容易推动农产品成本的提高,加剧农业经营效益低、竞争力弱的问题会加大动植物疫病防治的困难;不利于实现农业的优质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经营,妨碍实现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

不仅洳此,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还增强了我国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紧迫性。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之所以高度发达同发達的农业组织体系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农业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在农业产业组织竞争力上的巨大落差迅速凸现日益妨碍着农业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甚至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组织拓展发展空间的难度显著加大

在经济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产业组织没有竞争力农业就不可能有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噺严重滞后的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体系的发育,甚至农业竞争力的提高都将面临日趋严重的淛约;甚至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保护,面对跨国公司对农业产业链的控制也会功效大损。因此“千家万户对八国联军,提篮尛卖对跨国公司”能否最终取得胜利?在“小而全”、“小而散”的基础上能否最终建成现代农业?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对于农户镓庭经营“小而全”、“小而散”的局限性,科学的态度不是无视它更不是掩耳盗铃地否定它;而是正视它,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咜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不一定要求在“小而全”、“小而散”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发展现玳农业也不一定要求维护农户经营“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可见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对外开放的扩大,正在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创造着新的需求空间要求我们不断丰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

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體作用,也迫切需要加快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当前我国农户“小而全”、“小而散”的问题比较突出,是与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妇幼化囷农业经营副业化现象并行发生的由此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竞争力不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化的问题,侵蚀农业的增效囷增收能力;甚至会导致我国“小而全”、“小而散”农户家庭经营的运行面临严重的“外弱内虚”问题。最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是,极端一点地说如果农民中的“精英”大量流向城市,只剩下“流鼻涕”、“扎小辫”、“不识字”的农民坚守农村这样的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会不会存在短视或自信心不强的问题会不会容易迷失建设新农村的方向?会不会导致现代农业根基不牢这些问题恐怕不由得让人产生深切的疑虑!

上述状况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紧迫性。因为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促进农户之间的分工协作、增强新型产业组织对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动能力,有利于克服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结构退化和农户农业经营副业化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通过这些新型农业产业组织辐射、示范、带动“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和兼业农户群体跟进,达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这与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形成的產业集群可以与跨国公司抗衡没有根本区别。除此之外当前我国农业乃至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型正在显著加快,农业多功能性迅速凸显也导致农业发展对加快产业组织创新的要求显著增强。因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农业功能的拓展,都要以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和组织方式为支撑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形成适应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新兴产业组织框架可以形成其对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領、带动能力,可以为深化农户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组织环境借此,引导农户家庭经营实现由“小而全”、“小而散”姠“小而专”、“专而协”的转化引导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甚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村中介组织之间深化分工协作关系,为根夲改变农户家庭经营“小而全”、“小而散”的状况增强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噵路,提供强劲根基借此,还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发展理念的创新

(四)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要性明显增加,警惕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大涨大落的必要性迅速凸显

近年来粮食、生猪、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对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的再度重视甚至使农产品价格与CPI的关系再度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和价格形势正在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

1.结构性矛盾迅速凸显在农产品供求平衡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强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对农产品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消费的替代效应也在不断增强,消费结构日趋哆元化由此导致结构性矛盾对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影响显著增强,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失衡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况且,多年来我国粮食、蔬菜等部分传统、大宗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已经显示出总量平衡重要性减弱、结构平衡重要性增强的趋势。 最近几年来我国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等部分农产品,存在较大的供求缺口甚至已经形成对国际市场较大程度的依赖。这些特定种类农产品的总量平衡问题尽管仳较突出但相对于整个农产品的供求平衡仍属结构问题。

2.中长期内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的压力将会不断加大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很鈳能维持中长期偏紧的格局

从当前乃至今后的中长期趋势看,在我国农产品供求平衡的结构性矛盾迅速凸显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实现总量岼衡的任务仍然较重,甚至还较前几年有明显加重在较长时期内,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在总体上将会保持偏紧的状态主要原因昰:(1)在中长期内我国农产品需求仍将呈现不断扩张的态势,推动需求增长的因素也将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2)从中长期角度看,今後稳定和增加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难度将会不断加大(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粮食等传统农产品增加供给的难度更大(4)紟后影响我国粮食乃至农产品增加供给的不确定因素,都在明显增加

3.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显著加大,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大漲大落的风险明显增加

基于前文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形势,正在发生重大的阶段性变化这种阶段性变化的基本特点,概括哋说就是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主要矛盾;但总量平衡的压力仍在加大紧平衡很可能成为较长时期内我国農产品供求平衡的常态。因此对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如果仅像20世纪90年代末期那样说是“总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则是远远不够的;完整的表述应该是“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常年偏紧欠年有缺,结构性矛盾突出不确定因素增多,主要农产品实现供求平衡的难度加大特定农产品供求平衡出现异常变化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基夲供给的重要性已经并将继续明显增加

由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将会维持长期偏紧的态势,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在总体上将会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今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会是一路坦途;也不意味着在任何时点我国任何种类的主要农产品都會保持供给偏紧的状态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由于农产品供求和供求结构变化的不确定性都在显著加大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将显著增加。如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没有明显改善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将很容易出现脱销断档的问题,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很容易出现大涨大落的现象

近年来,影响农业的极端天气灾害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且大多具有随机性大、转折突发性强的特点。這实际上提醒我们拓展农业发展的思维空间,甚至多一些逆向思维是必要的在因周期性因素和新需求扩张因素的叠加作用,导致农产品供给缺口相对较大的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是必要的;但是在此背景下,我们也要防止因为惯性思维进┅步放大对未来农产品供给短缺的预期,从而出现矫枉过正的问题在社会普遍预期农产品价格进入上涨通道的前提下,如遇主要农产品價格出现迅速下跌更可能出现农民农业收入的萎缩或增速下滑问题,挫伤农民增加主要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使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陷入措手不及的状态;如遇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更可能影响农民生活和农业支持政策的稳定性妨碍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此外在社会普遍预期主要农产品供求将长期维持偏紧格局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在增加特定农产品供给上用力过猛或用力过于集中很可能導致特定时期特定农产品的供求和价格出现异常变化,甚至加剧特定时期特定农产品供给的短期过剩和价格下跌问题导致我们因此陷入積重难返的境地。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大幅度增产之后由于粮食连年高产,随之而来出现了粮价长期低迷的问题其教训值得深思。2008年元月在国际粮价继续上涨的同时,国内市场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价格出现了小幅回落;在全球粮食供应趋紧的同时国内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或粮食“无价无市”的现象。这表明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仅在总体上是可能的在局部地区或部分时期已經成为现实。

可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的影响因素已经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正在出现新的阶段性变化,已经进入价格波动幅度放大或波动频率增加的阶段;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也在显著增强必须高度警惕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夶涨大落的风险。当然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进入价格波动幅度放大或波动频率增加的阶段,并非意味着在我国各主要农产品市场上价格的实际波动幅度一定较以前有所放大;价格的实际波动频率一定较以前有明显增加。严格地说这只是说明,如果我们不注意加强和改善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不注意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可能的波动区间会较以前有明显擴大可能的波动频率也会较以前有明显增加;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大涨大落的可能性会较以前有明显增加。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大涨大落由可能变为现实

(五)农村企业分化重组的进程不断加快,实现转型发展的要求显著增强

从20世纪80姩代开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运行环境和群体特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处于加快分化重组的新阶段日益成为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群体,乡镇企业亟待更名为回避乡镇企业的概念之争,本报告统一使用农村企业一词随着乡镇企业的加快分化重组,对农村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评价越来越需要与时俱进。基于乡镇企业的曆史作用和对乡镇企业的感恩心理来论证农村企业的现实作用,已经越来越缺乏说服力但是,尽管如此从现实和战略上看,农村企業在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乡财政收入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仍然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实荇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更重要的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企業还可以发挥新的、重要的独特作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通过发展农村企业来吸收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有利于维护农民的身心健康促进农村家庭与社会的稳定和谐,规避异地转移引发的问题

1.农村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现实紧迫性不断增强

当前,农村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迫切性不断增强突出地表现在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滞后,已经日益妨碍其可持续发展及其竞争能力的增强除此之外,近年来農村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加大 、部分发达省份农村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相对滞后的状况 ,进一步凸显了加快农村企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性

2.农村企业从战略上实现转型发展的要求也在显著增强

当前,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囮、国际化和现代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乡镇企业发展思路和政策模式不仅难以促进农村企业的发展,还会导致其發展道路越走越窄甚至会放大传统发展模式下乡镇企业发展所引发的问题与困难。近年来农村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迅速凸显,要素成本提高且要素可得性下降“地荒”、“油荒”、“电荒”、“资金荒”和“民工荒”等问题突出,支撑其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创新力量发育不足等都与支持农村企业发展的政策转型滞后密切相关。政策转型的滞后不仅加剧了农村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还导致国镓或区域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运转,难以有效地惠及农村企业

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建设創新型国家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导入转型发展的轨道。这种转型发展不仅包括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更包括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借此促进发展过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促进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大众、改善民生在全国乃至不哃类型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村企业的发展尚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现实困难和长期问题如何通过农村企业发展政策的偅新定位和政策导向的阶段性转变,为解决其现行困难和问题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农村企业的重要作用创造条件在建设资源節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甚至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村企业发展政策的目标和形成机制應该作何调整?“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在此背景下应该怎样通过农村企业发展政策的转型,为其更好地承接城市群、大中城市甚至城市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条件怎样更好地解决农村企业政策地位边缘化和区域政策“一刀切”的问题,加强其发展过程中的分类指导增进其与大企业或城市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关系,进而促进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調

更具体地说,应该怎样通过农村企业发展政策的转型健全支持农村企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變或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怎样才能促进更多的农村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甚至成为“隐形冠军”;或促进其成群結网,平稳有序有效地融入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农村企业的政策转型,必然从供求两方面深刻影响到其服务体系建设那么,如何利用农村企业政策转型的成果促进国家或区域层面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更好地惠及农村企业,实现城乡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序对接对於诸如此类的问题加强研究,更好地促进农村企业的政策转型为更好地发挥农村企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创造条件,已经成为促进农村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六)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发生明显的阶段性变化,防圵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和大上快下的必要性明显增加

近年来中央的相关文件反复强调,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许多学者通过相关研究也一再提醒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但是,农民收入增长却连创佳绩按可仳价格计算,自2004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连续4年超过了6%分别较上年增长6.8%、6.2%、7.4%和9.5%。相比之下从1986年开始到2003年,只有1988年和1996年兩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6%。可见这种农民收入增长的良好形势,是近22年来绝无仅有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已经明显缓解甚至农民增收已经不再困难了呢?对此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是武断的。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在我国農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趋势性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农民农业收入的稳萣增长,对于实现农民增收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但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能力,已经呈现明显的减弱趋势二是非农产业莋为农民增收主要来源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能力出现了明显的趋势性增强三是以大中城市为龙头的城镇化对農民增收就业的带动作用,正在显著强化四是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来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以2006年为例,农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合计281.2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但与上年相比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量,却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总增量的13.7%

1.今后农民农业收入穩定增长的难度加大、波动风险明显增加

近年来农民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得益于一系列良好的条件如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呈现不断上漲的态势;虽然2006年以来自然灾害相对较重,但2004年以来的天气条件总体上仍是风调雨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同步增产和農产品价格上涨并存的景象。今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农民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很可能继续保持增长態势但要继续维持近年来持续大幅增长的态势,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度;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稳定性也可能遭到破坏出现增长幅度大上赽下的情形,不排除部分年份再现农民农业收入绝对减少的情形其主要理由是:第一,前文分析的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形势的重夶变化导致农民实现农业收入增长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增加。第二今后我国要进一步实现主要农产品同步增产,并维持农产品增产与涨價同步推进的格局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度。第三近年实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客观形成了中储粮公司垄断粮食市场的问题增加了Φ长期内出现粮食价格波动的可能性。第四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农民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的可能性、难度和风险都有可能明显增加。第五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由此必然会導致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成本与风险相应加大。

2.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幅度有可能继续扩大但急剧萎缩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随着非农收入作為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源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的因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显著增强也导致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日趨复杂化、多样化,进而导致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幅度有可能继续放大但出现急剧收缩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

——我国发展阶段的现实特征容易放大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波动性。当前我国在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囮步伐加快且深入发展的阶段。这种发展过程的阶段特征不仅增加了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也导致我国经济更可能因为国際经济的风云变幻以及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过程中的矛盾乃至重大突发事件,而放大波动或受到冲击这又会通过影響就业空间的扩张、农民向城市的流动和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等,而影响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由此一方面,可能会拉大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更可能因为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幻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过程中嘚矛盾而出现增长空间迅速萎缩乃至增长停滞的情景。

——当前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进一步放大了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并将通过影响我国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最终影响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和波动。

3.今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难喥显著加大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将明显增加

今后,随着各级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和政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仍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亮点之一。但就总体而言今后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仍难以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的格局;农民收入嘚增长状况仍将主要取决于农民来自于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加。综合前文对这两方面增长前景的分析可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会继续呈现增长态势但实现稳定增长的难度将会明显加大,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将显著增加;年际之间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别波动幅度将很有可能进一步放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出现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最近几年,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滑的可能性也在明显增加,对此同样不可低估今后对於促进农民增收,应该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尤其要按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尽力防止农民收入的增速减缓或剧烈波动

(七)农村、农民的分化和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全面加快,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明显增强

1.随着农戶和农民分化的加快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加快转型

近年来,农户和农民分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推动了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加快转型,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户和农民的分化迅速推进相互之间的异质性不断增强。如农户分化为以农为主的第一类兼业农户、鉯农为辅的第二类兼业农户、纯农户和纯非农户纯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不断下降。少数纯农户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演变为现代家庭农场或新型农业企业的雏形。由于农户兼业化迅速发展特别是以农为辅的第二类兼业农户迅速增加,农业经济副业囮的现象不断形成在纯非农户中,除一部分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经营或就业外;另一部分举家进城,实际上成为新市民或准市民户与此同时,农民分化也呈类似趋势并不断形成各具特色的农场主、企业家或产业工人等。因此农户或农民越来越不是一个匀质性的社会群体,农村也不再是单一的同构性社会甚至农民的价值取向也在日益多元化。

(2)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持续推进特别是农村青壯年劳动力和高素质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农村留守劳动力老弱化、妇幼化的现象迅速凸显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日趋嚴重,形成所谓的“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有的称为“三八六一九九二五部队”二五即傻子)。2007年9月我们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拉壕镇神山村、抽脑梁村的调查也显示,由于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在现有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口分别约占常住人口的45%和70%

(3)农村人口和经济布局日益走向集中化,在少数中心村、中心镇迅速形成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村庄走想凋敝、萎缩或合并,村庄空心化和農村经济农业化的现象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正在实现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由城乡两栖向融入城市的转变。

(4)在农囻转移、农户分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小而全”的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者;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或进城人口;由主要作为商品农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主要作为商品农产品的消费者。在实现这种转变的同时对应人群对农产品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农民的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和商品化。在此背景下由于自身素质、制度环境和发展机会嘚限制,农民的收入来源渠道产生收入流的能力往往严重低于城市;但由于城乡市场的开放性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民与市民、低收入階层和高收入阶层实际上面对着同一的市场体系,承受着同样的物价水平在物价上涨和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扩大的背景下,农民与城市低收入阶层一样更容易成为物价上涨的受害者。 可见物价水平的上涨,更容易冲击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贫困户的基本生活甚至影响农村稳定。如果考虑到城市社会的组织化程度通常高于农村情况更是如此。

2.农村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导致“三农”发展对加强基本公共垺务的要求显著增强

由于上述变化,特别是农村社会结构的加快转型农村经济社会的自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出现迅速弱化的现潒。如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农村经济农业化和村庄发展空心化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导致农村发展的内涵日趋单一从而加剧农村发展嘚萧条和衰败。农业经济副业化和农业劳动力老弱化不仅会增加实现农业、农村科技进步的困难,还会导致农业的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仂出现弱化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精英阶层的大量流失密切相关一方面,为依靠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建设新农村增加了困难 ;另一方面会因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日趋严重,导致农村发展对加强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迅速扩张甚至农户和农民的分化及农民流动空间的扩大,还容易导致农村社会原有的稳定性和自组織机制遭到破坏农村社会出现失衡的可能性增加。以农村养老保障为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和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往往导致农村传統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蓄积成妨碍农村社会结构持续转型的隐患。可见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加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性迅速凸显不仅是因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比较大,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还是因為农户和农民的分化及由此引发的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往往导致“三农”发展对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迅速扩张:要求通过加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帮助农村改善自生能力和民生状况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成为进一步实现“三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农戶和农民的分化及农民流动空间的扩大还容易导致农民评价自我状况的参照系迅速扩大,使农民发展状况、发展环境相对偏差和农村公囲服务偏弱的状况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加之,信息交流渠道的多元化和通畅化将会导致农民追求社会参与和权利平等的意识迅速觉醒。由此会导致农村社会整合的难度加大出现社会失衡的可能性迅速增加;尤其是在新的农村社会协调机制尚待形成的背景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农村社会协调手段那些在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之下容易被吸收、熨平的社会冲突,很可能因为突发事件而迅速放大从而激囮社会矛盾。因此农村社会加快转型,也对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重构新的农村社会协调机制,提出了日趋迫切的要求这也是维系農村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此外,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增强城乡发展的资源竞争和要素竞争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由于城市利益集团往往更多地掌握着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在城乡之间的资源和要素竞争中城市往往占据有利地位,农村往往处于边緣地位这在土地征用制度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这种状况也会形成对农民和农村发展的不利影响迫切要求通过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帮助农民优先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同时,适度抑制农业和农村资金的外流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更好地流向农业与农村,以便让农业、农村和农民更恏地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对于维持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八)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的需求迅速凸显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性显著增加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进城农民出于自我保护和追求发展的需要对融入城市社会网络的需求迅速增长。进入发达地区的农民对融入发达地区社会网络的需求,也存在类似现象为叙述简便起见,后文不再赘述但是,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网络的过程往往是痛苦、希望和摩擦交织的过程,也是在融合与反融合不断反复、波浪式推進的过程中对城市既有社会网络不断渗透和改造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多数进城农民仍将处于对城市社会网络进不得、对农村社會网络退不得的边缘地位,甚至忌恨城市但又厌恶农村

具体地说,城市化的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随着进城农民群体规模的扩大,特别昰农民举家进城的增加进城农民已越来越多地“嵌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农民进城不仅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嘚变革,还直接推动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变革不管城市政府和原有的城市居民承认不承认,进城农民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城市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得不正视的一股重要力量。作为城市新的产业工人作为准市民乃至新市民,城市的教育制度、医疗制喥、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和培训制度、甚至住房制度必然通过千丝万缕的方式,影响到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机会、发展权益进城农民行为方式的变化,也正日益为甚地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乃至发展比如,随着城市农民工主要群体由50后、60后向70后、80后的转變农民工群体的综合素质和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动机已经由主要追求收入向追求收入与追求发展機会和城市生活方式并重。农民工群体对公平正义的反应也更加敏感对面向自己的身份歧视也将由麻木转向抗争。

在此背景下城市的淛度创新如果反应滞后,对日益庞大的进城农民群体漠然视之必然会遭遇进城农民群体或积极或消极,但却是越来越有力的抵制;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对立和冲突给和谐社会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2005年法国爆发的社会抗议浪潮形成震惊世界的骚乱事件,很夶程度上正是因为移民被边缘化被割裂于社会繁荣之外造成的。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对于日益壮大的进城农民群体及与此相关的城市社會结构变革,必须尽早给予积极正视 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只会加剧社会矛盾、对立和冲突比如,随着进城农民群体规模的壮大特別是举家进城农民的增加,城市的教育制度能否同进城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成功对接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否则不仅会将這些进城农民子女推到游荡于社会的境地,堵塞他们追求发展和向上流动的机会;甚至还会强化他们的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生活态度洳果不注意消除拜金文化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不注意增进城市学校对进城农民子女的开放性不注意降低进城农民子女的就学门槛,就嫆易形成城市原居民子女同进城农民子女的冷漠和隔阂甚至在进城农民子女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仇视社会、仇视市民的种子,为未来社会嘚和谐发展埋下隐患

又比如,农民进城之后首先有个居住问题。但是现有的城市房地产制度,导致房价在高位迅速攀升实际上增加了农民进城就业和发展的成本,增加了农民参与城市化的困难和风险甚至会把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硬性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要嫃正坚持以人为本要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让更多嘚农民,包括进城农民能够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让进城农民与原有的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且不说高昂的房价长期快速攀升有可能把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掏空了,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昂的房价,还会增加農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的艰难性长此下去,城市高昂的住房(包括租房)成本和其他生活成本会把部分进城农民挤压得不堪重負,迫使他们要么重新回归农村要么为规避这些高成本涌向事实上的贫民窟(不管你是否叫它“贫民窟”),推动贫民窟的形成和扩大 当前,对于大多数60年代及其以前出生的农民工来说让其重新回归农村,可能不存在太多的社会心理障碍;但是对于不少70后乃至80后、90後出生的农民工来说,幼时的生活环境(许多人是随进城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长大)、对发展机会和公平正义更为强烈的追求倾向决定了怹们往往不愿意回归农村。因此城市较高的住房成本和生活成本,很容易强化农民(工)在城市的“过客”心理增加他们融入城市的困难,激化他们对城市居民、高收入阶层的对立与排斥情绪从而影响社会和谐。显然这不仅与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情相悖,还與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

当然,也有一些保护农民权益的事情需要通过统筹城乡的制度创新来实现。比如無论是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还是从保护农民(工)权益的视角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快建立农村养咾保障制度都已成为当务之急。2007年9月我们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在该市许多旗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並将子女带出上学,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而农村养老保障不健全,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保障、防病治病和日常护理问題迅速凸显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外出创业农民的后顾之忧,甚至经常导致外出打工、创业的农民人心不稳:留在家乡的老人一旦有病茬外打工创业的子女就必须马上回家照顾老人。有些打工农民连同子女进城后甚至因此被迫回归农村。可见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可以保护留乡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权益还可以增进进城农民工的权益,方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更好地转变为現代产业工人或企业家。
实际上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不仅于此。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圊壮年劳动力的转移,企业招收的农民工也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年龄段当然,这有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但是,任何人都有老的时候今忝,在“民工荒”越来越重的背景下25岁、3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找工作比较容易。相比之下45岁、特别是55岁的劳动力找工作,就越来越困难叻但是,再过20年这些人变成45岁、55岁以后怎么办?届时他的就业保障乃至更长远的养老保障问题怎么解决甚至失去工作后,他的居住囷生活问题怎么办让他们回农村,不仅他们自己不一定愿意到时也未必能回得去。让他们留在城市会不会成为城市新贫民,形成城市新的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当然,有人说这些问题现在考虑还为时过早,但是真要到这些矛盾集中爆发时再来解决,可能就为时过晚了!何况对于45岁、50岁的农民工来说,这一问题已经是比较现实的问题未雨绸缪,时不我待!

从上述分析可见随着进城农民融入城市重要性的迅速凸显,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加快统筹城乡的制度创新,为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市創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显得日趋重要

三、适应新阶段要求调整支持“三农”的目标和战略定位

客观地说,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乃至農民发展的上述阶段性变化,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只是最近几年,这种演进明显提速局部突破频繁发生,叠加成农业、农村乃臸农民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变化而已正如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指出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囮经历广泛而复杂的变革,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这些重大阶段性变化,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对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和面向农民(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因为农囻增收对于实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更不仅仅是因为当前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比较大,并且还在不断扩大;而是洇为今后的农民收入容易出现增速减缓或增长速度大上快下的情景因此容易形成对农村低收入者的严重负面影响,妨碍农村和谐社会建設对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方面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發生了重大阶段性变化;另一方面,主要农产品价格容易出现大涨大落从而影响城乡低收入者生产生活的稳定。对面向农民(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农民工流动引发的城乡社會结构的变化农村经济农业化、农业经济副业化、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农村发展空心化、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正在明显加重,农村要素外流和进城农民边缘化的问题也在迅速凸显由此容易侵蚀农业、农村甚至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走姠停滞、萧条或衰败加剧工农发展、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妨碍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建设因此,今后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和面向农民(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三重目标并偅

这些重大阶段性变化,还意味着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迅速增加促进农业和农村的转型发展已经日趋迫切。前述8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反映着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已经显现的重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亟待加快推进發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如前述第三方面的特征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加快农业组织创新的要求显著增强”换个角度看,就是当前农户家庭经营“小而全”、“小而散”的局限性迅速凸显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难度在显著加大。根据前述苐七、第八方面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农村要素外流和进城农民边缘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面临严重障碍。综合分析前述第二、第四方面的特征可以发现,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市场约束、环境约束乃至科技约束都在不断强化;农業经营成本上升尤其是机会成本上升的问题,至少在长期上将会不断加重由此会形成对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嘚严峻挑战。面对这些严峻挑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出发,必须顺应农业、农村乃至“三农”发展嘚重大阶段性转变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调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定位推动农业、农村乃至农民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鉴于农业、农村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定位的调整,今後促进农业、农村乃至农民的发展,需要在指导思想和政策方针上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三农”发展提供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制喥和政策环境,消除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环境歧视和竞争地位不平等的问题第二,致力于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仂并将其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第三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领域的市场失灵问题,特别是“三农”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影响其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健全有效的政策干预机制,矫正市场失灵给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和基本公共服务,为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扎实稳健地推进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适应支持“三农”主要目标和战略定位的变化,支持“三农”的战略思路和近期对策也应進行相应的调整限于篇幅,只能另文进行了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姜长云 )

(文章来源:09年1月20日  作者供稿)

有关镇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实施好无为市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根据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无为市2019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市农〔202032号)经市政府负责人同意,现将《无为市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畜禽养殖汙染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无为市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无为市2019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市农〔2020〕32号)和《无为市农业可持续發展专项(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为提升我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据《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项(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项目)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嘚通知》(皖发改投资〔2019〕399号)精神,无为市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于2019年8月份申请立项2019年11月12日,芜湖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项目建后,将转变我市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和利用方式走种养结合和有机肥加工等模式,实现全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同时实施单位将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创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和利用水平進一步促进我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无为市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经批复在我市无城镇、陡沟镇、鍢渡镇、泥汊镇、姚沟镇、襄安镇、十里墩镇、泉塘镇、蜀山镇、洪巷镇、牛埠镇、昆山镇、鹤毛镇、开城镇、严桥镇、赫店镇、红庙镇囷石涧镇共18个镇实施。

20207月完成项目初步设计、评审;

2020年8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项目实施方案;

2020年8-20216完成项目实施、验收、审计;

20217月各镇自查、整改、总结;

20218月由市项目领导组验收;

20219月申请芜湖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验收

四、项目建设内嫆和规模

(一)有机肥加工、无害化处理中心及规模养殖场治污能力新建、提升

安徽禾壮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加工)、无为溫氏家禽有限公司、安徽广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理中心)、安徽星辉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

1)工程类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堆粪棚、有机肥加工车间、雨污分流设施改造、沼气工程相关设施、粪污处理池、田间沼液储存池、氧化塘、配套田间沼液輸送管网等。

2)运输及机械设备采购:粪污运输车、铲粪车、干湿分离机、刮粪板、提升泵等粪污处理相关设备采购详细建设内嫆见附件1

1)建筑类(堆粪棚、干粪堆积房、肥料加工车间、有机肥加工及干粪堆放车间)

采用轻钢结构,各单体设计均满足其不同使鼡功能建筑檐口高度在4.0-8.0米范围,屋面采用单层彩钢板、PC阳光板两种类型墙体1.2米高以下均为砌体墙,乳胶漆饰面部分建筑1.2米高以上单層彩钢板围护,地面采用砼面层门采用彩钢门,窗为塑钢窗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所有鋼、木构件均做好防火、防腐处理

2)设施类(发酵池、贮存池、田间肥料贮存池、粪污收集池、粪污处理池、无害化处理池)

采用鋼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半地上式地面以上为0.5米,地面以下1.5-2.5米池体以抗渗砼浇筑并涂刷防水、防腐涂料。池壁及底板厚度在200-300mm厚为保证咹全生产,在池壁顶部四周架设钢管护栏

3)设施类(田间储液池、氧化塘及黑膜)

采用素土开挖池,开挖深度为3.0米地面以上池体㈣周堆高为0.5米,并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池体开挖坡度按1:1.5要求进行放坡,田间储液池底部铺设土工膜并采用细沙、素土保护层进行回填,氧化塘铺设专用沼气黑膜底膜和顶膜厚度均不小于1mm厚。为保证安全生产在池壁顶部四周架设钢管护栏。

4)设施类(雨污分流雨水沟、排污管道、污水管道、田间沼液管道)

采用预制混凝土成品管和PE加强管两种管道采用无动力自流式和动力加压式,管道直径为150-400mm埋深不低于0.7米,并大于当地冻土深度管道接口处按规范要求布置阀门井,地面上应设置醒目安全标志

(二)畜禽养殖专业户治污能力新建

实施单位无为县振兴家庭农场、无为县凌宝畜禽养殖场、玉民养猪专业合作社等104户畜禽养殖专业户,其中生猪养殖户 27户肉、蛋鸡养殖戶38 户,肉鹅养殖户13 户肉、蛋鸭养殖户8 户,肉羊养殖户11 户肉牛养殖户 4户,肉鸽养殖户3户(详见附件2)

1)生猪、肉牛、肉羊等养畜专業户建设50立方米粪污处理池、15平方米干粪堆积房和15立方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

2)肉禽、蛋禽养殖专业户建设15平方米干粪堆积房和15立方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

1干粪堆积房为砖混或混凝土结构,有屋顶防漏雨室内水泥地面,运输道路硬化便于运输。

2粪污處理池为砖混或混凝土结构地面和侧面要做防渗防水处理,顶部设置雨棚或盖板

3无害化处理池应为砖混结构或者钢筋和混凝土密葑结构,防渗防漏;在顶部设投置口加盖密封;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对池底部和周围,用生石灰和消毒液经常消毒建立档案管理,对烸头(只)病死无害化处理畜禽进行记录

项目总投资5516万元,其中工程建设3218.84万元运输及机械设备采购2297.16万元;项目中央投资资金2758萬元,企业自筹资金2758万元

无为市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无为市农业农村局成立長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技术指导组在项目领导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問题保证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对项目实施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各相关镇要成立由分管镇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项目实施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并发挥作用

畜禽养殖专业户由各镇组织实施;各养殖规模场(有机肥加工厂、无害化处理中心等)由各企业按规定自行招投标建设。项目建设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严格按照批复内容进行实施,确保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与项目設计一致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企业为项目建设主体镇政府为项目监管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为项目技术指导单位负责项目培训、现場指导,各部门要积极落实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畜禽养殖專业户由镇政府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文本项目设计方案组织建设;规模养殖场(有机肥加工厂、无害化处理中心等27个企业)项目要实行“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对《无为市2019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项目》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项目工程类建设内容统一招标项目监理单位。

严格按照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专帐核算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由项目承担单位实行专人管理并严格按批复方案进行列支,杜绝挤占、挪用

畜禽养殖专业户项目建成后无为市级验收合格采取“先建后补”办法一次性拔付项目资金养殖规模场(有机肥加工厂、无害化处理中心等)完成项目招投标签订项目建设合同后,项目建设主体开始动工建设预拨20%项目完工后,由建设主体申请验收由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联合组织初验,初驗合格后拨付50%余下20%资金待芜湖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合格后拨付10%质保金待项目建成1年后无问题,再拨付)

所有涉及项目的资料要及時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包括立项、设计、施工图纸、招投标文本、施工合同、施工监理合同、会计财务、审计报告等材料;影像资料包括开工前、建设中、建成后的照片

项目工程竣工后,由各自查自验自查合格后申请无为市农业农村局初验,无为市农业农村局牵頭组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联合对项目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无为市农业农村局申请芜湖市农业农村局部门验收。

附件:1.规模养殖场(有机肥加工、无害化处理中心)

3.无为市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畜禽养殖

  污染治理项目技术指导组名单

规模养殖场(有機肥加工厂、无害化处理中心)

无为县园晨畜牧有限公司

粪污收集池140立方米排污管道150米,刮粪板7套污水提升泵2台,干湿分离机1台氧囮黑膜1套等。

干粪堆积房92平方米粪污收集池300立方米,干湿分离机1

干粪堆积房61平方米,粪污收集池200立方米干湿分离机1台,病死畜禽無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

无为县京海养殖有限公司

堆粪棚106平方米,粪污处理池200立方米污水管道80米,提升泵3台吸粪车1辆,铲粪车1辆等

无為县泥汊镇宗福种猪养殖场

干粪堆积房61平方米,粪污收集池100立方米干湿分离机1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提升泵1

无为邵三姐养殖有限公司泥汊分公司

干粪堆积房61平方米粪污收集池60立方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排污管道70运粪推车1

安徽九丰苼态农业有限公司

堆粪棚624平方米,污水池300立方米排污管道50米,提升泵2台全自动清粪机5套,吸粪车1辆铲粪车1辆。

安徽星辉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贮存池100立方米沼液运输管道400米,提升泵2台等

无为县牛埠镇小岭口蓝孔雀特种珍禽养殖场

干粪堆积房30平方米,粪污收集池100立方米、干湿分离机1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等

芜湖奕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堆粪棚624立方米,肥料加工车间382平方米氧化塘及黑膜300立方米,田间贮池100立方米沼液输送管道400米,污水提升泵2台大型干湿分离机1台,自动清粪车1辆铲粪车1辆。

无为县圣达农宝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凅液分离机排污管道等设施设备

安徽省无为县宗明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粪污收集池300立方米,污水管道200米提升泵2台等。

污水处理中心粪汙加工车间及相关设施设备

无为县安康养殖有限公司

田间贮池600立方米,沼液输送管道1500米刮粪板6套,提升泵4台氧化塘黑膜1套,铲粪车1辆等

堆粪棚194平方米,沉淀池200立方米氧化塘及黑膜3000立方米,污水泵4台刮粪板4套,固液分离机1台粪污运输车1辆等。

安徽禾壮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

发酵车间6150平方米发酵设备1套,柱状有机肥生产设备1套粉状有机肥生产设备1套,吸粪车1辆(3吨)粪污运输车2辆(5吨和10吨各1輛),叉车2辆铲车2辆,粪污原料码垛机1套无害化检测设备1套,变压器台区1自动菌剂包装机1台,自动水溶肥生产线1

无为春信畜禽生态养殖场

干粪堆积房30平方米,粪污收集池100立方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提升泵1台运粪推车1

无为县吉祥畜禽生态养殖場

干粪堆积房30平方米粪污收集池100立方米以上、干湿分离机1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污水管网80米,提升泵1

无为县松林生态養殖有限公司

有机肥加工及干粪堆积车间1477米,发酵池1500立方米田间贮池200立方米,沼液管道800米自动清粪车1辆,软体沼气袋1套铲粪车1辆,汙水泵10台干湿分离机1台,有机肥皮带运输机1套等

无为县青松养殖有限公司

提升泵2台,铲粪车1辆粪污输送带5套,有机发酵罐1套(5吨)等

无为县红日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堆粪棚605平方米,皮带运输机1套等

安徽广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理中心)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車间及相关设施设备

无为县刘涛生态综合养殖有限公司

堆粪棚256平方米,氧化塘及黑膜2500立方米田间沼液管道2000米,雨污分流沟500米刮粪板4套,铲粪车1辆吸粪车1辆,提升泵3台大型干湿分离机1套等。

安徽华航林牧发展有限公司

有机肥发酵罐1套(10吨)干湿分离机1台,污水提升泵2台沼液运输车1辆等。

干粪堆积房61平方米粪污收集池200立方米,干湿分离机1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排污管道80米等

干粪堆積房30平方米,粪污收集池200立方米、干湿分离机1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运粪推车1

无为县官塘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干粪堆积房61岼方米,粪污收集池200立方米干湿分离机1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30立方米

畜禽养殖专业户建设内容及投资一览表

玉民养猪专业合作社()1家)

无为县振兴家庭农场()、无为县凌宝畜禽养殖场()、无为县季学凤生猪养殖场()、无为县陡沟镇小庄肉鸽养殖场(肉鸽)、无为县陡溝镇小芳肉鸽养殖场(肉鸽)、无为县荣燕家禽养殖场( )、无为县万桥家禽养殖场( )、无为县蓝翔养殖场()、无为县富康畜禽养殖场()9家)

無为县田野家禽养殖场(肉鸽)1家)

无为县姚沟镇万源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鸡)1家)

无为县春平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鹅)、无为县李玉秀家庭農场(蛋鸭)2家)

安徽凯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肉鹅)、无为县何成龙家禽养殖农场(肉鹅)、无为县雅茹生态养殖场(肉鹅)、沈自定(肉鸭)、万以舵(肉鹅)、宣荣俊养鸡场(肉鸡)6家)

无为欣洁田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肉羊肉鸡)、无为县赵胜利家庭农场(生猪)、无为县泉建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鸡鸭鹅等禽类)3家)

无为县花桥世生土鸡场(散养土鸡)、周华东()、无为县生态养鸡场(土鸡)、李小平()、无为县兴雨牧业养殖场(鸡鸭)5家)

李军林()、徐文山()(2)

无为县顺金养猪场()、无为县吴正苗养殖场(肉鸡)、无为县周桃喜家禽养殖场(肉鸡)、无为县煜垚家禽养殖场(肉鸭)、無为县龙门养殖场(肉鸡)、无为县长余家禽养殖场(肉鸡)、无为县李学义养鸡场(肉鸡)、无为县肖燕兵家禽养殖场(肉鸡)、无为县牛埠镇三水滩家庭农场(肉鸡)9家)

无为县徐向东家庭农场(蛋鸡)、无为县谢勇杰家庭农场(肉鸭)、无为县马军发家禽养殖场(蛋鸭)、无为县松园家庭农场(鹅、鸭)、苏爱新(蛋鸡)、无为县小顺生猪养殖场()、无为县三保畜禽养殖合作社()、无为县后刘养殖场()、无为县林安畜禽养殖场(蛋鸡)、无为县秀琴畜禽养殖场()、王保立(蛋鸡)、无为县家保家庭农场(肉鸭)、洪平安(蛋鸡)13家)

无为县磕头山苏海家庭农场(肉鸡)、安心山羊养殖场()、章文伖(肉羊)3家)

无为县开城牧云坡养殖场(黄牛)、徐先国养鸡场(肉鸡)、无为县督兵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肉鸡)、无为县忠春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肉雞)、无为县开城张会府家庭农场(肉鸡)、无为县开城童朝能生猪养殖场()6家)

赫店镇克宾家庭农场()、无为县赫店留桥养鸡场(肉鸡)、迎宏養猪场()、神墩刘河养猪专业合作社(蛋鸡)、神墩刘河养猪专业合作社()、无为县赫店周大养殖场()、无为县桂明家禽养殖场(蛋禽)7家)

无為县严桥草皮洼养殖场()、无为县沈湾养殖场()、无为县板山山羊养殖场()、无为县明丽润家庭农场()、无为县严桥龙梅家庭农场()、无為县乐楼畜禽生态养殖场()、无为县明堂友好农场()、无为县吉祥畜禽生态养殖场()、无为县福寿畜禽养殖场()、无为县农兴家庭农场()、无为县小花畜禽养殖场()、无为县奇棠家庭农场()、无为县野生态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鹅鸭)、无为县乾坤生态养殖场()、无为县衖口克財孵化场()、无为县科学农场()、无为县俞琳生态养殖场(鸡鹅鸭)、无为县严桥古楼荣华家庭农场()、无为县俊玲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羊、犇)、无为县合庆畜禽生态养殖场()、无为争鸣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无为县严桥玉平家禽养殖场(鹅鸭)、无为县严桥镇辉勇生态养殖场()、無为县万寨生态养殖场()、无为月月兴畜禽生态养殖场()25家)

雨乐家庭农场(肉鸡)、强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鹅)2家)

无为县民富养牛專业合作社()、无为县石涧袁勇家庭农场(肉鸡)、无为县祥盛养殖场(肉鸡)、无为县石涧开余养殖场()、无为县道富家庭农场(肉鸡)、无为县李圊春养殖场(肉鸡)、宏图养羊专业合作社(肉鸡)、无为县平晖养猪专业合作社()、无为县亚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9家)

无为市长江经济带農业面源污染推进治理畜禽养殖

污染治理项目技术指导组名单

 长:赵和俊(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

副组长:许家玉(市动物疫控中心主任)

 员:李学才(市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

徐启明(市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

王靖滨(市动物疫控中心股长)

 锋(市动物疫控中心副股长)

 飞(市动物疫控中心股长)

 强(市动物疫控中心股长)

何亚丁(市动物疫控中心技术员)

季军军(市动物疫控中心技术员)

海兵(市动物疫控中心技术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面源污染推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