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共享单车客户端和小米的合作是怎样的?

当前位置 & &
& 小米领投!ofo共享单车C轮融资1.3亿美元
小米领投!ofo共享单车C轮融资1.3亿美元
10:37:19&&出处:&&作者:Nicholas
编辑:鲲鹏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0-09][10-09][10-09][10-09][10-09][10-09][10-09][10-09][10-09][10-09]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单车共享不只有摩拜和ofo,这家公司说电动自行车更靠谱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杭州的锣卜科技推出“萝卜智行”,用电动自行车涉足出行租赁领域。完成3轮共4300万融资之后,面对迅速爆发的ofo和摩拜们,它要如何突围?文/天下网商实习记者 唐弢&记者 陆文斌2015年7月,萝卜Swan(智能电动平衡车)在众筹首发,创下2360万元的众筹纪录。一家名叫“锣卜科技”的创业公司,顶着“众筹之王”名头杀入智能出行领域。一年多过去了,平衡车“战场”硝烟渐散。对于创始人陶新武来说,将众筹的一万多台萝卜车真正交付到用户手里之后,还需要做出新的产品,寻找新的场景。2016年4月,锣卜推出“萝卜智行”,用自家的电动车产品涉足出行租赁领域,一头迎上迅速爆发、被资本追捧的ofo和摩拜们,它要如何突围?陶新武显露出更大的野心,“我们要做物联网的中枢神经,用产品去寻找入口,把更多的中小企业和用户接入进来。”有人说,2016年是共享经济的爆发之年,做硬件者有,做服务者更甚。在陶新武看了,锣卜要趟出一条路来,给共享经济画一个真正的闭环,这并不轻松。与小米在平衡车领域“缠斗”平衡车之后,陶新武和他的团队将研发的重心放在电动自行车上,他给出的说法是,为自家的云控系统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壳”。“严格意义上,我们并不是一家硬件公司,但产品就像是汽车上的方向盘,决定了公司整个的发展轨迹。”研发设计出身的陶新武对产品有种近乎挑剔的要求,像之前开发的萝卜车一样,每台车都需要化身为“超级电脑”,能够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上传。“大学,我学的是汽车工程专业,在我心里,以后的汽车一定是集成控制化的,有一个高效的头脑,完成一系列的指令。”如今,陶新武把对未来汽车的理解都灌输在了这一台台小小的电动车上。萝卜云控APP项目组组长阴荣生作为云控系统的掌舵人,担负起设计“头脑”的重任。在他眼里,用户是头,产品是尾,而云控就是贯穿其中的中枢神经。依托于阿里的云计算服务,锣卜科技的云控显得底气十足。“云控可以帮你做很多事情,可以实现高精定位,精准找车;可以实现个人数据输入,状态分析;可以实现远程断电,防偷防盗。”在锣卜科技的研发中心,阴荣生充分地向《天下网商》记者展现了他心目中的蓝图。一年的时间,从萝卜车发端,经历了葫芦车与柠檬车几代产品的迭代,锣卜科技在产品端的布局已初具规模,众筹的成绩也一定程度减轻了研发的压力。然而要让阴荣生心中的蓝图落地,商品意义下的推广显然不够,陶新武需要借此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硬件领域的蓝海一旦被发现,迈入红海的“厮杀”也将不可避免。经历了跟小米在平衡车领域的“缠斗”,陶新武意识到,产品远不只是一个等待落地的项目,握有技术钥匙的锣卜科技,希望借此敲开服务入口的大门。因此,他想到了把自家生产的电动车租赁出去。寻找新的应用场景对于陶新武来说,单车租赁可能是最符合他初衷的应用场景,而对于共享单车的模式而言,锣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打通从产品到用户的所有环节。&&&2016年,在单车共享领域,诞生了两款“网红产品”,摩拜和ofo,前者铺进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大街小巷,后者则进驻各大高校,成为校园出行的首选。那么,锣卜会成为下一个摩拜或是ofo吗?陶新武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在做摩拜们的事,但我们不只是为了成为下一个摩拜。”这个略带拗口的解答,其实恰恰证明了锣卜现在的状态:趟路。从系统的打磨,到产品的呈现,再到如今运营端的切入,锣卜希望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模式,“只有走过一遍,我们才能知道跟各个环节的企业聊些什么,我们可以成为每个环节的供应商,当然也包括摩拜和ofo。”陶新武说。今年4月,200辆云控共享电动自行车被投放到杭州西湖景区的周边,利用支付宝和微信两个超级APP的入口扫码,用户就可以将车骑走,一旦车辆启动,云控系统将全程跟进,监控车的流向和定位,实时回传车载状态的数据。“摩拜和ofo只能解决两个终端的问题,即控制借车和换车两个动作,却对车子流动过程中的状况却一无所知,而‘萝卜智行’恰恰弥补了这一点。”陶新武说。另外,由于云控的存在,车辆能绑定系统,如果不进入锣卜所设定的体系,车辆就动弹不得。同时,“萝卜智行”还将用户的信用评级接入系统,用户如果不规范用车,造成车辆损伤,信用评级将会下降,那么下次用车的费用就会相应提高;反之,如果用户对车辆的使用得当,或者行驶里程达到一定级别,信用评级也会相应上升。在阴荣生看来,这些技术性的控制,既是对用户体验性的保障,也一定程度降低了运营者车辆维护上面的成本。至少像摩拜单车所遇到的那些诸如“用户阳台抛车”的奇葩现象,会少掉许多。电动车的痛点为什么要用电动自行车?这是最开始抛给锣卜科技运营负责人郭益民的问题。他的回答很干脆:场景。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常规自行车,即使同为“最后一公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行路的体验也是不同的。锣卜科技将试运营的点放在了西湖景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景区里有很多爬坡的路段,常规的脚踏车会比较费劲,当用户把精力花在骑行的上面,沿途的风景不就错过了吗?”郭益民说。“不同的场景下,我们会投放不同的出行工具,只要系统在那,就是一体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在一个公共租赁的项目里,使用电动车作为产品,续航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对此,郭益民给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方案。在公共自行车的服务体系中,车辆与车辆之间依靠站点维系,进站取车,到站还车。而在“萝卜智行”的体系中,站点被替换成了电池桩,“当用户进入租车系统后,电动车的电池就切换成可拆卸的状态。电池桩就相当于‘加油站’,用户在骑行的过程中,当发现电量不够,可以去最近的电池桩更换电池。”郭益民说。由于是依托场景的设置,郭益民也承认,电动自行车租赁可能更适合相对封闭的景区和商圈。如果要向城市更广阔的区域铺开,就需要寻求更多合作商,甚至是政府层面的合作。电动车的痛点可能不止于此,开发的车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在不同地区推广时,车辆是否符合当地的管理条例,都需要去考量。在郭益民心中,“萝卜智行”和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同处一个生态,互为补充。那么如何与政府共同织好这张服务的网,就成了“萝卜智行”未来运营的关键所在。据郭益民透露,目前,“萝卜智行”已在西湖景区投入1000台车辆,带来的年回报率为30%,基本符合公司的预期。而面对盈利的难点,郭益民则表示,前端收费仅仅只是盈利的开始。真正值钱的不是租金很遗憾,即使我们把眼光放到全世界,依然很难找出一个真正实现盈利的公共单车项目。纽约和台北,作为两个很早就普及公共自行车出行的城市,每年依靠银行和企业的赞助,依然亏损数百万美元之多。而在国内,做得最好的杭州,在公共自行车盈利方面也无法给出我们范例,8年时间,投入数亿人民币,也仅仅在去年接近盈亏平衡点,但依然亏损500万元。而摩拜和ofo,作为市场的新兵,正在经历大规模融资烧钱的阶段,对于盈利,他们的负责人给出的回答皆以“扩大当前用户数量”为要旨。面对同样的问题,陶新武在趟这条路之前,就有了自己的构想。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想要去提高用户的留存,押金是归拢现金流的一个很好方式。然而租车费带来的资金仍然只是杯水车薪。按照陶新武的说法,产品的众筹销售补贴了研发成本,而前端的车费收入补贴了维护和运营的部分成本,想要真正获得盈利,还得寻找可供增值的入口。在陶新武眼里,真正值钱的是那一堆数据。“我们有公众号的入口,未来还会有APP的入口,用户扫码进入后,就成了体系中的一员,而我们可以决定给用户推送什么。”云控会分析用户在上车和下车的整个路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得出用户可能注意和关注的点,而锣卜正可以通过这些分析,向用户传递他所感兴趣的信息。“餐饮、旅游、娱乐、酒店都可以成为系统的合作方,而公共自行车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张展开着的移动地图。”陶新武说。从工具类产品出发,产生数据,再与各种的交易场景相关联,由此切入交易环节,实现变现。陶新武和他的团队确实给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答案。未来的“萝卜智行”能走多远,成长到多少规模,我们暂且保持谨慎的乐观,既然是趟路,那么大胆些也无妨。倘若这张生态的网真的编成了,无疑将为生态体系中的企业和用户群体提供更大的价值。何谓共享经济?作为一种B2C的租赁式共享经济,要在短时间内形成影响,就必须拿到足够的钱,铺开足够的规模。截至今年9月,锣卜已经完成3轮、总计4300万的融资。据陶新武透露,10月份锣卜又将有新的融资计划出炉。对于投资方来说,爆红的共享单车是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共享是一个发展中的场景,在用户的接受度和新鲜感递增的当下,投资方也乐于将钱大把地投入进来。“我们更愿意给锣卜这样的企业以空间,去打磨产品,去构建共生的产业生态。”作为锣卜科技Pre-A轮的投资方,浪淘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CEO姜寿成对《天下网商》说,锣卜科技的研发能力,决定了它未来可以自由切入生态体系的任何入口,无论是产品端、平台端还是服务端都能有所作为。今年,陶新武最主要的功课是铺开平台,将更多伙伴纳入到共享体系。目前,锣卜科技已经和杭州市内绝大部分的二手电动车修理厂商谈妥合作意向,到年底,市内起码10000台闲置的二手电动车将投入共享。关于模式的故事讲了一遍,最终都要回归企业成长的起点,无论是云控,还是产品,最终都要实现服务民众的网络化、规模化。共享经济其实就是一种坚持离人更近的服务理念,在不同的场景下做人与人、人与物的串联,本身就需要将共享的主导权归还用户。严格说来,摩拜和ofo并不算“共享单车”,因为单车都由公司提供,而不是像滴滴或优步那样去汇聚私家车资源。而锣卜科技选择了一条比摩拜和ofo还“重”的模式。它是产品?是平台?是服务?似乎都不是,又似乎都是。也许只有当它引来所有的伙伴加入,锣卜自己从很多功能中抽身隐去的时候,才算真正完成对这个体系的渗透。(编辑/周麟)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友情链接:ofo共享单车完成1.3亿美元融资
  昨天,ofo共享单车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
  ofoC轮投资机构,包括两周前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的C1轮战略投资,以及由美国对冲基金Coatue、顺为资本、小米、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YuriMilner、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早期ofo的投资机构跟投的C2轮投资。
  ofo表示,在未来,ofo将与小米展开战略合作,但ofo并未透露与小米的具体合作细节,只是表示在硬件和供应链层面会有比较深度的结合。
  ofo共享单车是一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解决方案。用户通过微信服务号或移动App输入车牌号即可获得密码解锁单车,随取随用,随时随地还车。记者苏季
[责任编辑:ofo计划面向厂商开展合作 开启城市共享单车服务
以方便、环保、“解决最后三公里”为特色的共享单车刚一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这让共享单车领域成为资本市场新战场。就在今天,ofo共享单车在京召开了首场发布会,宣布正式开启城市服务,推出新一代小黄车ofo3.0,并启动“城市大共享”计划。
据ofo创始人兼CEO戴威介绍,“城市大共享”计划将面向自行车品牌与厂商开展合作, 共同为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自行车出行服务。同时也面向城市用户,鼓励市民将闲置自行车共享出来。旨在实现“连接自行车,而不生产自行车”。
ofo开启城市共享单车服务的同时,对自行车辆进行了一次升级,新车使用了实心胎、可调节座椅、前后双抱刹系统等。ofo还为规范用车的用户购买了用车保险。同时,ofo还公布与700bike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表示将会在共享单车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具体合作方式暂未透露。
戴威认为,共享经济会是未来的趋势所在。他指出,共享经济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提高效率。原来一个人一辆车,但在共享经济的当下,可以二十个人使用一辆车,道路和经济都可以实现节省;另一个是建立信任。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规范享受共享经济,那么共享的服务一定会越来越好。
戴威还表示,共享单车的行业势必会是合作大于竞争。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共享单车企业进入到行业中,各家企业都会面临相似的社会的现状,比如不规范用车、大量的偷车事件等。“所以共享单车企业应联手让城市出行更美好” 戴威称。
据了解,ofo共享单车平台于2015年9月上线至今仅14个月。先后完成数轮融资。最近一轮是10月11日宣布的获C2轮1.3亿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美国对冲基金Coatue、小米、顺为、中信产业基金领投,经纬、元璟资本、Yuri Milner以及滴滴、金沙江等早期投资方继续跟进。虽然业界公认现在已经进入资本寒冬,可在共享单车领域,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恐怕是充满“血腥”味的资本厮杀。
提起婺源,大家最先想到一定是那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今天,“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宣布我们还有更美的民宿。
牛排竟然有“原切牛排”和“重组牛排”的区别,如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在官网上回应“胶水牛排”事件,普通消费者很可能继续缺乏常识。按照专家们的观点,原切牛排的安全性显然高于重组牛排。对某些掺杂非食用级别的成分、不合格肉或者不按标准要求正确标示、欺骗消费...
苏宁今天(12月26日)与上海市团市委签订合作协议,启动“苏宁梦想合伙人﹒助学子回家”公益项目,惠及沪上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华东师范、东华大学、华东理工、上海理工、上海财经、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9所高校。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27354
合作:20803
广告:20807
投稿:1168热门推荐:
  雷帝网 乐天 10月10日报道
  在2周前宣布获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后,“ofo 共享单车”今日再次宣布获C2轮1.3亿美元融资。不过,雷帝网无法确认具体融资金额。
  此轮融资由美国对冲基金Coatue 、小米、顺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领投,经纬、元Z资本、Yuri Milner 以及滴滴、金沙江等早期投资方继续跟进。
  ofo 共享单车CEO戴威在经纬公众号中谈及此轮融资的3个用途:
  第一,团队建设,我们需要也愿意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 ofo 团队;
  第二,软硬件升级,ofo 会加强研发,我们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整个自行车研发中去,我们需要提供更智能更好的自行车服务。目前行业内有硬件做得比较好的公司,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战略布局,继续扩张业务,ofo 会投入更多的车辆来提供服务,实现高密度投放。
  2天前,共享单车项目小鸣单车刚宣布完成一亿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运动单车品牌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
  资料显示,ofo共享单车是一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解决方案,用户通过微信服务号或移动App输入车牌号即可获得密码解锁单车,随取随用,随时随地。
  用户也可以共享自己的单车给ofo经营,从而获得所有ofo共享单车的免费使用权,以1换N。上线一年以来,ofo宣称已有近7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完成1500万次共享单车使用。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说,滴滴系,小米系重要股东集体重金加注ofo单车共享平台!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企业间的单打独斗,而是整个生态体系的集团军作战!
  朱啸虎指出,和正确的生态体系在一起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具有相同商业逻辑和价值观的人始终会走在一起!
  经纬创投合伙人徐传表示,大概是三周前,戴威开始跟程维和柳青深度交流。此前滴滴也一直在思考,“最后三公里“的交通解决方案,因为专车和出租车实际上是在三公里这个距离以外的出行解决方案。
  “滴滴团队非常认真地思考过,是自己投入还是说去寻找一个新的团队?然后滴滴和 ofo 的戴威交流下来,谈得非常好,所以两周内就敲定了投资。”
  徐传指出,对于滴滴来说,他们首先是认可 ofo 团队,ofo 充分地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同时,滴滴也认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归纳到自己的团队里面去做,他们选择通过寻找 ofo 这样的团队,形成良好的合作和互动。
  徐传表示,出行需求是高频的、日常的需求,所以从融资节奏上应该迅速,这样能够快速广泛布局。这次的融资完成之后,ofo 现在已经有非常充裕的资金,针对这些大城市去做布局。
  戴威则表示:ofo 从来不生产车,我们连接车,我们连接用户需要的车。ofo 选择从校园起家,是因为去年的时候还是学生,校园是最熟悉的场景。
  戴威还认为,城市内的出行也是相对封闭的,只是放大版的校园――把 1000 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当做封闭区域。
  比如北京的五环内或者是六环内,本质上是一样的。终归来说,投放密度高,单价低和骑起来舒服方便,是核心的用户诉求。
  据悉,摩拜单车的投资人也不弱,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曾透露,创新工场是在摩拜单车B轮的时候参与投资。投资之前,创新工场曾专门研究过自行车领域。
  摩拜单车还被曝出已完成超过1亿美元C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华平投资集团领投,多家机构跟投,包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和摩拜单车早期投资方。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其为头条签约作者,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互联网行业大动态,大爆料,新趋势,在互联网行业融资,行...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fo共享单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