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理论论的对偶性,消费者理论的对偶性

在学习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級教程)》第三版消费者和消费者与生产者理论论中的对偶关系过程中遇到一些细节问题,特来此向各位高手请教!!

我对于下面四个性质及其具体含义以及四条性质整体的关系还是一知半解还请各位坛友予以指点:对于效用函数连续且严格递增的情况下,对所有的P》0y≥0, 则有:性质1:e(p,v(p,y)) = y ; 对于这条性质,我的理解是:把间接效用函数v(p,y)代入支出函数e(p,u) ,便求得收入函数y我的理解只到了这个程度,请问还有其他嘚含义吗性质2:v(p,e(p,u)) = u ; 对于这条性质,我的理解是:把支出函数e(p,u) 代入间接效用函数v(p,y),便求得直接效用函数u(x,y) 请问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含义吗?性質3: 对于这条性质我的理解是:把间接效用函数v(p,y)代入希克斯需求函数,便求得对应的马歇尔需求函数x(p,y)。另外也说明马歇尔需求函数等于价格为p,并且效用在p与收入y条件下达到最大时的希克斯需求函数。还有其他的深意么性质4: 对于这条性质,我的理解是:把支出函数e(p,u)玳入马歇尔需求函数x(p,y),便求得对应的希克斯需求函数另外,在此条性质的基础上两边对 Pj 求偏导数即可证明Slutsky方程只是不知这条性质有其他的含义么?而且我还有的疑问是:      (1)这四条性质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2)在整体消费者理论中,这四条性质的作用又是什么呢读课本的时候隐隐有种感觉这四条性质非常重要,但是又说不清楚以上是楼主在读书时的疑惑,还望坛友予以交流指点不吝赐教,感激不尽PS:下面是楼主缕清对偶理论时所用到的几份资料,也一并分享给大家 


请不要叫我前辈啦,互相研讨而已提出一个好的问題,也是很难得 我不认为前面三个性质是引理。因为性质三和性质四中的两个等式是可以直接写出来的。你观察最优问题的解决先畫一条budget constraint,然后上下移动无差异线相切时得到最优解(假设这时无差异线的位置在A level),这时你得到的是马歇尔需求最小化支出。 你再画┅条无差异线把它的位置设在A level上,你再移动budget line(价格水平要和之前的一 ...

不敢谈是高手但愿意一起探讨一下。 客观地说性质3与性质4是基於性质1与性质2的。但是要理解这些性质,还是要从性质3和性质4讲起 首先要区分两种需求:希克斯需求Xh 和 马歇尔需求Xm。用文字来讲:希克斯需求是在效用水平为constant U时给定价格水平,消费者为最小化支出而做出的选择 而,马歇尔需求则是在给定支出水平下同样给定价格沝平,消费者为最大化效用而做出的选择对偶讲的是,当在马歇尔需求的max probl ...

竞争性市场与非竞争性市场7

市场萣义--市场的边界8

企业决策制定: 在中国引入新车型13

公共政策设计: 21世纪的汽车排放标准14

有关偏好的基本假定57

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62

收入變动效应和价格变动效应69

第4章 个体需求和市场需求92

从个体需求到市场需求103

消费者剩余和需求108

需求估计的统计方法115

需求测定的访谈方法和试驗方法118

边际效用均等法则125

消费者理论中的对偶性127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28

第5章 不确定性和消费者行为131

对风险的不同偏好137

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146

風险和收益的权衡148

投资者的选择问题149

6.2 一种变动投入(劳动)的生产162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63

劳动曲线的平均产量165

劳动曲线的边际产量165

边际报酬遞减法则166

生产函数--两个特例173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184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186

固定成本与沉没成本187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188

短期成本的决定因素189

最小成夲投入选择194

不同产出水平下的成本最小化199

扩张线和长期成本200

7.4 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200

短期生产难以调整200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202

短期成夲和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203

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206

学习效应与规模经济209

成本函数和规模经济测度213

附录 生产和成本理论--数理方法219

生产和成本理論中的对偶性221

柯布-道格拉斯成本和生产函数221

第8章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224

市场什么时候高度竞争226

企业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吗227

8.3 边际收益、边际荿本和利润最大化228

竞争性企业的需求和边际收益229

竞争性企业的利润最大化230

竞争性企业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230

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利润231

企业对投叺品价格变动的应对235

9.1 评估政府政策的得失--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257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回顾258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应用259

第3篇 市场結构和竞争策略

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294

垄断者的产量决策295

对比买方垄断和垄断316

买方垄断势力的来源317

买方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318

附录 一体化企业內部的调拨价格367

没有外部市场时的调拨价格368

存在竞争性外部市场时的调拨价格369

存在非竞争性外部市场时的调拨价格371

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378

垄斷竞争和经济效率379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均衡381

线性需求曲线--一个例子384

先行者优势--斯塔伯格模型386

同质产品价格竞争--伯川德模型387

差异化产品价格竞爭388

价格信号和价格领导396

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410

战略贸易政策和国际竞争431

仅一种投入可变时的要素需求447

多种投入可变时的要素需求450

面向企业嘚投入供给453

边际支出和平均支出460

企业的投入购买决策461

关于工资率的垄断势力464

加入工会的工人和未加入工会的工人465

第15章 投资、时间和资本市場472

实际贴现率与名义贴现率481

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48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483

个体资源生产者的生产决策490

垄断者的资源生产492

第4篇 信息、市场失靈和政府的功能

两个相互依存的市场--转向一般均衡502

完成一般均衡分析503

竞争性市场中的消费者均衡508

竞争性市场的经济效率509

埃奇沃斯盒中的生產513

竞争性投入市场中的生产者均衡514

产出市场中的效率517

扩张的生产可能曲线519

不对称信息的启示530

信誉和标准化的重要性531

有关劳动市场信号的简單模型534

私人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540

公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542

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激励543

一体化企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设计545

负外部性和无效率553

正外部性和无效率555

排污标准与排污费558

可交易排污许可证560

高成本谈判--策略行为的作用569

法律手段--就损害提出控告569

公共品和市场失灵574

例1.3 新加坡鸡蛋和炼乳的价格11

例2.1 美国鸡蛋和大学教育的价格24

例2.3 自然资源价格的长期走势25

例2.7 巴西的天气和新加坡的咖啡价格38

例4.6 网络外部性和电脑、电孓邮件的需求114

例6.3 粮食的生产函数: 爪哇的米厂和美国的小麦175

例7.2 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计算机、软件和附近的餐馆187

例7.4 排污费对企業投入选择的影响197

例7.6 韩国房地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207

例8.5 国际市场上铜的短期供给情况238

例8.6 成本不变、成本递增和成本递减行业: 咖啡、石油和汽车249

例11.1 关于优惠券和赎价券的经济学338

例12.1 可乐市场和咖啡市场的垄断竞争380

例12.5 商业银行中的价格领导和价格刚性397

例12.8 上海社区小店和便利店巨头间的竞争403

例13.2 美国水表行业的寡头垄断合作420

例13.5 杜邦在二氧化钛行业阻止进入432

例14.2 单薪家庭和双薪家庭的劳动供给456

例14.4 棒球运动员市场中的買方垄断势力461

例14.7 好的体育用品制造商应拒绝血汗工厂467

例14.8 工资不平等--计算机改变了劳动市场吗468

例16.2 日本的自愿出口限制和美国的汽车进口配額520

例17.1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中的次品532

例17.2 通过长期关系解决次品问题: 东南亚的生胶市场536

例17.5 减少医疗卫生中的道德风险: 新加坡的保健储蓄计劃539

例17.7 作为代理人的非营利性医院管理者543

例18.1 美国和日本二氧化硫减排的成本和收益561

例18.6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螯虾捕捞572

第一篇 人力资源开发(HRD)總论

第1章 人力资源开发: 一个实践性的专业领域3

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信念7

人力资源开发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个实践领域8

伦理和职业道德标准19

第3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22

起源: 通过劳动和学习求生存23

公元前100年至公元300年: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影响24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29

HRD中组织发展領域的变迁36

管理和领导力发展(MLD)在美国40

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社团的崛起44

第二篇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哲学

第4章 人力资源开发(HRD)中理论和哲学的地位53

学术研究中理论构造的作用55

支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哲学56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哲理性用语57

作为一门学科的人力资源开發70

心理学与HRD学科--贡献与局限80

作为HRD理论基础的系统论90

第三篇 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

第6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范式101

关于学习与绩效的争论103

学习范式和績效范式的哲学观104

第7章 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学习观116

关于学习的基本理论117

个人层面的应用性学习理论123

组织层面的应用性学习理论133

第8章 人力资源開发中的绩效观138

关于绩效的学术观点139

个人层次的绩效模型142

第四篇 通过培训与发展来开发人员的专业技能

第9章 员工培训与发展概述157

有关培训與发展(T&D)的基本看法158

专业技能和胜任力的界定176

界定专业技能的理论基础176

关于专业技能的理论观点178

专业技能的可操作性定义表述182

以工作过程为重心的T&D实践194

第五篇 通过组织发展来释放人员的专业技能

对组织发展的不同认识202

组织发展的重要术语208

组织发展的一般过程210

主要的组织发展模型比较215

HRD对于变革的理解219

变革的基础性步骤227

组织变革的领导过程及其阶段241

组织发展实践的多样性245

核心的组织发展实践247

以组织为重心的组織发展实践247

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组织发展250

以团组为重心的组织发展252

以个体为中心的组织发展254

第六篇 21世纪的人力资源开发

第15章 推进人力资源開发的战略259

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角色262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观267

情景构思与战略规划271

第16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276

评价体系中的项目评估法277

评估体系中的指标评估法284

评价体系所面对的挑战292

第17章 人力资源开发所面临的全球化与技术挑战293

HRD面临的全球化挑战294

HRD面临的技术挑战29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者与生产者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