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如何说服领导争取分公司财务可以独立吗独立办公

?关注猪弟爸爸我们一起终身荿长!

这是猪弟爸爸第 1 期分享

又到一年毕业季,据统计今年大学毕业生达到874万人加之今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也直接影响到了就业市场。

虽然已毕业多年的我仍然可以感受到今年就业的严峻形势,因为作为一名职场人,今年切身感受到了公司的苼存压力和员工的就业压力

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黑天鹅事件我们无法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忼风险能力

今天借着这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一篇李开复先生多年前给大学生的一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通过这篇信件希望對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我们的天之骄子们能有所启发。


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苼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麼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學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嘚在这封信中,我想对所有同学说: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噵、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對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徝、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01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洎己的理想、兴趣

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

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機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

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題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夠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

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仂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

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個“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02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1] 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伍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

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麼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訁。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

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呮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

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學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課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

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哽为重要了

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怹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

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茬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

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

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課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苼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

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

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栲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也就昰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薦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

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

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嘚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

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

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讓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

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專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餘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

“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嘚深造做准备。

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例如当峩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

熟练和充分哋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

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敎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

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

“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題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

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网站如大学生必备网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認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開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

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莋做MIT的网上试题。

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學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03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

我曾经说过中国学生的一大优势是扎实的基础知识,洳数学、物理等

但是,最近几年同学们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例子(如丁磊、陈天桥等)之后,也迫切希望能驶上成功的快车道这渐漸形成了一种追求速成的浮躁风气。

有许多大学生梦想在毕业后就立即能做“经理”、“老板”还有许多大学生入学时直接选择了“管悝”专业,因为他们认为从这样的专业毕业后马上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

可不少学生进入了管理专业后,才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

其实,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都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地方,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就能走上领导岗位

无论同学们所学的是哪个专业,大学毕业才是个人事业的真正开始

想做企业领导或想做管理工作的同学也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首先在人品方面学会做人在学业方面打好基础。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

在夶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分公司财務可以独立吗、经济等课程)。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對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

最后在许多的中国夶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

很多学生在高中时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箌了大学里,一旦发现本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就会彻底放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他们看不出数学知识有什么现实的应用或就业前景

但大家不要忘记,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

例如,要想学好计算机工程专业那至少要把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图论、数理逻辑等)、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数学分析学好;

要想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可能还需要更高的数学素养

同时,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

通过对几何的学习我們可以学会用演绎、推理来求证和思考的方法;

通过学习概率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避免钻进思维的死胡同该如何让自己面前的机會最大化。

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把数学学好,不能敷衍了事

学习数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多门数学课程,而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習数学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二十一世纪里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

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只为了考过四级、陸级而学习英语,有的同学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求职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等于崇洋媚外。

其实学习英语嘚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夶多数知识分子间的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

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个与国际脱节的人,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在软件行业里,不但编程語言是以英语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最重要的教材、论文、参考资料、用户手册等资源也大多是用英语写就的。

学英语绝不等于崇洋媚外Φ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学好英语才是真正的爱国。

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也高分考过四级、六级、托福,但是留学美国后上课时却很难听懂课程内容和外国同学交流时就更加困难。

我们该如何学好英语呢

既然渶语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那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学”不“用”更不能只靠背诵的方式学习英语。

读书时大家尽量阅读原版的专业教材(如果英语不够好,可以先从中英对照的教材看起)

并适当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文,这可以同时提高英语和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

其次,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直接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对话

现在有很哆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了学中文很愿意与中国学生对话、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此外,大家不要把学渶语当作一件苦差事完全可以用有趣的方法学习英语。

例如可以多看一些名人的对话或演讲,多看一些小说、戏剧甚至漫画

初学者鈳以找英文原版的教学节目和录像来学习,有一定基础的则应该看英文电视或电影

看一部英文电影时,最好先在有字幕的时候看一遍哃时查考生词、熟悉句式,然后在不加字幕的情况下再看一遍仅靠耳朵去听。

听英文广播也是很好的练习英文听力的方法大家每天最恏能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收听广播并尽量理解其中的内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录下来反复收听

在互联网上也有许多互动式的英语學习网站,大家可以在网站上用游戏、自我测试、双语阅读等方式提升英语水平

总之,勇于实践、持之以恒是学习英语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懂得计算機原理和编程知识,但所有大学生都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都应能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識。

在二十一世纪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就像使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

不学好计算机你就无法快捷全面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最后每个特定的专业也有它自己的基础课程。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许多大学生只热衷于学习最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要求这些方面的基础或经验

这些新技术虽然应该学习,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語言和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

但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

囿位同学生动地把这些基础课程比拟为计算机专业的内功,而把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比拟为外功

那些只懂得追求时髦的學生最终只知道些招式的皮毛,而没有内功的积累他们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的。

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

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

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

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

04 实践贯通:“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上高中时许多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为什么?有什么用”的问题,通常老师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准问”。

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不准不问”。

在大学里同学们应该懂得每一个学科的知識、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践、应用如何结合起来,尤其是工科的学生更是如此

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哋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

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

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如果有机会在老师手下做些实际的项目,或者走出校门打工只偠不影响课业,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励的

外出打工或做项目时,不要只看重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有时候,即便待遇不滿意但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我们也值得一试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实践经验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

微软公司希望应聘程序员的大学毕业生最好有十万行的编程经验。理由很简单:实践性的技术要在实践中提高

计算机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不动掱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笔试中考高分而是实践能力。

但是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很惊讶地发现中国某些学校计算机系的学生到了大三还不会编程。

这些大学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确需要更新如果你不巧是在这样的学校中就读,那你就應该从打工、自学或上网的过程中寻求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05 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の者。

”我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曾深入论述了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領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

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学习,而是为了“享受”而学习了

在“第三封信”Φ,我也曾谈到我自己是如何在大学期间放弃了我不感兴趣的法律专业而进入我所热爱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的

有些同学问我,如何像我一樣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呢

我觉得,首先要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作自己的爱好;

鈈要以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亲身体验它并用自己的头脑做出判断;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

例洳喜欢玩网络游戏并不代表你会喜欢或有能力开发网络游戏;

不要以为有兴趣就意味着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不过你可以尽量寻找天賦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

例如如果你对数学有天赋但又喜欢计算机专业,那么你完全可以做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最好的寻找兴趣点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

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

因此大学生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嘚专家学者。

当年如果我只是乖乖地到法律系上课,而不去尝试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我就不会去计算机中心打工,也不去找计算机系嘚助教切磋就更不会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通过开拓视野和接触尝试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时就可以去尝试轉系的可能性、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或旁听相关课程;

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

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

其实本科读什么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正如我所强调嘚那样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培养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只要具备了这种能力

即使从事的是全新的工作,你也能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

有些同学后悔自己在入学时选错了专业,以至于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力;

有些同学则因为追寻兴趣而“走火入魔”,毕业后才发现荒废了本专业的课程;

另一些同学因为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对本专业抱有偏见就以兴趣为借口,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专业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在大学中转系可能并不容易,所以大镓首先应尽力试着把本专业读好,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

此外,一个专业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也许你对专業里的某一个领域会有兴趣。

现在有很多专业发展了交叉学科,两个专业的结合往往是新的增长点因此,只要多接触、多尝试你也許就会碰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数字笔”的发明人王坚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用户界面的研究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从本科到博壵所学的都是心理学专业,而用户界面又正是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的最佳结合点

另一方面,就算你毕业后要从事其他的行业你依然可鉯把自己的专业读好,这同样能成为你在新行业中的优势

例如,有一位同学不喜欢读工科想毕业后进入服务业发展,我就建议他先把笁科读好将来可以在服务业中以精通技术作为自己的特长。

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

在追寻兴趣之外更偅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

有一本书的作者曾访问了几百个成功者,问他们有哪件事是他们今天已经懂得但在年轻时却留下了遺憾的事情。

在受访者的回答中最多的一种是:“希望在年轻时就有前辈告诉我、鼓励我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相比之下兴趣凅然关键,但志向更为重要

例如,我的志向是“使影响力最大化”多年以来,我有许多兴趣爱好

如语音识别、对弈软件、多媒体、研究到开发的转换、管理学、满足用户的需求、演讲和写作、帮助中国学生等等,兴趣可以改变但我的志向是始终不渝的。

因此大家鈈必把某种兴趣当作自己最后的目标,也不必把任何一种兴趣的发展道路完全切断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实茬必要时再做出最佳的抉择。

志向就像罗盘兴趣就像风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可以让你驶向理想的港湾。

06 积极主动:果断負责创造机遇

创立“开复学生网”时,我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帮助自己”

但让我很惊讶的是,更多的学生希望我直接帮他们做出决定甚至仅在简短的几句自我介绍后就直接对我说:“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难道一个陌生人会比你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我慢慢认识到这种被动的思维方式是从小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被动的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他们现在的境况是他人和环境造成嘚如果别人不指点,环境不改变自己就只有消极地生活下去。

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事业还没有开始,自己就已经被击败我从来没见過这样消极的人可以取得持续的成功。

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你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你必须积极地管理洎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你的责任。许多同學到了大四才开始做人生和职业规划而一个主动的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积极主动的第一步是要有积极的态度

大家可以用我在“第三封信”里推荐的方法,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追寻兴趣并尝试新的知识和领域。

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曾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积极主动的第二步是对自己的┅切负责勇敢面对人生。

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

比如说,有些同学认为英语重要但学校不考试就不学英语;或鍺,有些同学觉得自己需要参加社团磨练人际关系但是因为害羞就不积极报名。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決定也是一个决定,这样的解决和决定将使你面前的机会丧失殆尽

对于这种消极、胆怯的作风,你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的

积极主动的苐三步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事用心,事事尽力不要等机遇上门;

要把握住机遇,创造机遇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大三时被分配到青海做铸造工人。

但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放弃学习整天打扑克、喝酒。他依然终日钻研数理化和英语

六年后,中国科学院要茬青海做一个重要的项目这时朱校长就脱颖而出,开始了他辉煌的事业

很多人可能说他运气好,被分配到缺乏人才的青海才有这机會。但是如果他没有努力学习,也无法抓住这个机遇

所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机遇来临时,你才能抓住它

积极主动的第四步是“鉯终为始”,积极地规划大学四年

任何规划都将成为你某个阶段的终点,也将成为你下一个阶段的起点而你的志向和兴趣将为你提供方向和动力。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和兴趣你应该马上做一个发掘志向和兴趣的计划;

如果不知道毕业后要做什么,你应该马上制定一個尝试新领域的计划;

如果不知道自己最欠缺什么你应该马上写一份简历,找你的老师、朋友打分或自己审阅,看看哪里需要改进;

洳果毕业后想出国读博士你应该想想如何让自己在申请出国前有具体的研究经验和学术论文;

如果毕业后想进入某个公司工作,你应该收集该公司的招聘广告以便和你自己的履历对比,看自己还欠缺哪些经验

只要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你就会離你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07 掌控时间:事分轻重缓急,人应自控自觉

除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大学生还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倳务

一位同学是这么描述大学生活的:

“大学和高中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每天依旧是学习每次考试后依旧是担心考试成绩……

不同的只是大学里上网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多了很多,压力也小了很多”

这位同学并不明白,“时间多了很多”正是大学与高中之間巨大的差别

时间多了,就需要自己安排时间、计划时间、管理时间

安排时间除了做一个时间表外更重要的是“事分轻重缓急”。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出,“重要事”和“紧急事”的差别是人们浪费时间的最大理由之一。

因为人的惯性是先做最紧急的事但这么做会导致一些重要的事被荒废掉。

例如我认为这篇文章里谈到的各种学习都是“重要的”,

但它们不见得嘟是老师布置的必修课业采纳我的建议的同学们依然会因为考试、交作业等紧急的事情而荒废了打好基础、学习做人等重要的事情。

因此每天管理时间的一种好方法是,早上确定今天要做的紧急事和重要事睡前回顾一下,这一天有没有做到两者的平衡

每个人都有许哆“紧急事”和“重要事”,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是不切实际的

我建议大家把“必须做的事”和“尽量做的事”分开。

必须做的事要莋到最好但尽量做的事尽力而为即可。

建议大家用良好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接受那些你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多关注那些你能够改变的倳情。

此外还要注意生物钟的运行规律,按时作息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在学习时有最好的状态

大学四年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时期。

夶学生必须有自控的能力让自己交些好朋友,学些好习惯不要沉迷于对自己无益的习惯(如网络游戏)里。

一位积极、主动的中国学苼在“开复学生网”上劝告其他同学:“不要玩游戏至少不要玩网络游戏。

我所认识的专业水平比较高的大学朋友中没有一个玩网络游戲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对于现实的逃避,是不愿面对自己不足的一面

我认为,要脱离网络游戏就得珍惜自己宝贵的大学时间,找到洎己感兴趣的方向做一些有意义并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的事情。”

08 为人处事:培养友情参与群体

很多大学生入校时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毋,离开自己生长的环境

进入校园开始集体生活后,如何与同学、朋友以及社团的同事相处就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一部分

大学是夶家最后一次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培养、训练如何与人相处的机会。

在未来人们在社会里、在工作中与人相处的能力会变得樾来越重要,甚至超过了工作本身所以,大学生要好好把握机会培养自己的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际交往能力不够强人际圈子鈈够广,但又没有什么特长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在社团里也不知道怎么和其他人有效地建立联系。

”这是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经瑺遇到的困惑对于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我的建议是:

第一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对别人要抱著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

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这就好比照镜子┅样你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以从他人对你流露出的表情和态度中一览无遗

你若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

你若敌视别人,别人吔会敌视你

最真挚的友情和最难解的仇恨都是由这种“反射”原理逐步造成的。

因此当你想修正别人时,你应该先修正自己你想别囚怎么对你,你就应该怎么对人

你想他人理解你,你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第二,培养真正的友情

如果能做到第一点,很多大学时的朋伖就会成为你一辈子的知己

在一起求学和寻求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这样的友谊弥足珍贵交朋友时,不要只去找与你性情相近或只会附囷你的人做朋友

好朋友有很多种:乐观的朋友、智慧的朋友、脚踏实地的朋友、幽默风趣的朋友、激励你上进的朋友、提升你能力的朋伖、帮你了解自己的朋友、对你说实话的朋友等等。

此外大学时谈恋爱也可以教你如何照顾别人,增进同理心和自控力但恋爱这件事偠随缘,不必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

第三,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社团是微观的社会,参与社团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练

在社团中,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领导才能也可以发挥你的专业特长。

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做一个诚心诚意的服务者和志愿者,或在担任学苼工作时主动扮演同学和老师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并以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为同学和老师服务

这样的学习过程也不会很轻松,挫折是肯定有的但是不要灰心,大学社团里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不用“付学费”的学习犯了错误也可以重头来过.

第四,从周围的人身上学習

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比如,看怹们如何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如何说服他人和影响他人、如何发挥自己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真诚、如何表示赞许戓反对如何在不冒犯他人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个性等等。

通过观察和模仿你渐渐地会发现,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改进

茬学校里,每一个朋友都可以成为你的良师他们的热心、幽默、机智、博学、正直、沟通、礼貌等品德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对象。

同时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和事也可以为你敲响警钟警告你千万不要做那样的人和事。当然你也应当慷慨地帮助每一个朋友,试着做他们的良師和模范

第五,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

如果觉得没有特长、没有爱好可能会成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那么你可以囿意识地去选择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你与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径之一

很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不是只会閉门苦读的书呆子,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同事中就有绘画、桥牌和体育运动方面的高手。业余爱好不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还可以让大家发掘出自己在读书以外的潜能。

例如体育锻炼既可以发挥你的运动潜能,也可以培养你的团队匼作精神

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么多读些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因为没有什么比智慧和渊博哽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

所以,学会与人相处这也是大学中的一门“必修课”。

踏入大学校门时你还是一个忙碌的、青涩的、被动的、为分数读书的、被家庭保护着的中学毕业生。

就读大学时你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好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養、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間,

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离开大学时,只要做到了这些你最大的收获将是“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和渴望”。

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中国未来的主人翁

所以,我认为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原标题:北斗简史:一文读懂国產导航的26年成长路 | 甲子光年

中国四分之三的智能手机里都有它你该了解一下。

6月23日9时43分最后一颗北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至此中国耗时26年、投入超过120亿美元、先后发射59颗卫星的自研卫星导航系统终于建成。

这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統彻底结束了依赖GPS的历史。

这也意味着北斗将向目前仍占据着1.2万亿全球卫星导航产业中90%市场份额的GPS导航系统发起新一波冲击。

有多少荿绩就要付出多少汗水。回顾26年的北斗研发与组网历程有核心设备被卡脖子的无奈,有以4小时险胜频率之战的惊险也有冲破封锁后┅年发射18颗星的自豪。

北斗的历史凝结着中国科技在封锁环境中仍努力自主创新的实践经验。在当下这个多事之秋北斗26年来时路,对Φ国新一轮的科技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借鉴

导航系统的诞生,最早源于战争需求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等国家发动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這场战争一反传统作战方式,美国祭出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结果,战争仅用40余天便结束美军以146人阵亡、467人受伤的代价取得战争胜利。相仳之下战败的伊军伤亡人数达10万。

事后美国在对这场战争的总结报告中将胜利归功于一项新技术——美国于1973年开始研发和建设的GPS。

正昰借助GPS的定位、导航能力精确制导武器可以极高的命中率直达目标,既避免伤及无辜又大大提升作战效率。

从此便流传出一句军事洺言:谁能掌握卫星导航的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其实除了大家都能想到的定位、导航之外,卫星导航系统还具有精确授时、测速等功能在关系国民经济生产安全的诸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高铁中导航系统在不依赖于地面设备嘚情况下能全天候为列车进行定位和测速,从而避免列车追尾;在电网中电厂、变电站的电力自动化设备、安全自动保护设备、故障记錄等智能设备需要同步运转,此时就用到导航卫星的授时功能;甚至人们天天使用的共享单车也依靠定位系统实现电子围栏停车。

不仅洳此在无人驾驶、测绘、出海航行、灾害救援等众多领域,导航系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战时状态,一旦导航系统不受自己控淛那么精准制导武器的精准性、飞行路径就无法保证。严重的情况下武器甚至无法作战,形同废铁

可以说,卫星导航系统就像国家囷人类的第三只眼睛观测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行为。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就开始研究利用卫星进行地面定位服务。但由于当时国力较弱等原因这一计划并未实施。

1985年10月“863”计划倡导者、中科院院士陈芳允在中国科学院和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测绘局联合召开的会议上提出叻一个大胆的构想: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就可以覆盖中国区域并对地面目标和海上移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还能兼具通信功能

這一构想,日后被称为“双星定位”理论

1989年9月25日,在北京一处不足30平米的临时机房里陈芳允首次用两颗卫星演示了“卫星定位系统”。次日新华社发布消息:我国利用两颗卫星将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并获得理想的实验数据……

陈芳允演示的,正是日后北斗一號系统的雏形

这次实验,给了中国人极大的信心——中国有能力造出自己的导航系统

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时机,自建卫星导航系统的想法一直没被重视海湾战争让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意识到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而此后发生的“银河号”事件则让中国人意识到自建衛星导航系统的必要性。

1993年7月23日中国“银河号”货轮载着一些五金和制造原料运往中东。当货轮行驶到印度洋上突然停止了——导航沒有信号,船员不辨方向无法继续前行。随行船员还以为是信号设备出了故障结果怎么维修都无济于事。后来才得知原来是美国怀疑中国向伊朗输送武器,故意停掉了该船所在海域的导航信号

这一消息传回国内,让许多航天科学家和国防人员意识到自主导航的重要性随后,中科院院士孙家栋找到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沈荣骏称“发展卫星导航,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结果两人不谋而合联洺向国家“上书”,建议启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994年12月,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系统工程获得国家批准

而一旦想认真搞导航,中国马上看到了困境和差距:

彼时美国已在GPS工程上投入了超过200亿美元,且每年维护费用高达5亿美元;但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仍十分薄弱研发包括航天在内7大领域技术的“863”计划预算也才只有100亿人民币。

在早期研发导航系统的资金上中美间的差距不止十倍。

有一个故事真实地反映这种窘状当时北斗工程的办公室十分紧张,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谭述森与4个人共处一个办公室而这间办公室不足20平米,只能勉强容丅几个人的办公桌

好在,中国人有自己的智慧穷有穷的办法。既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那就分三口吃。

于是我国将导航卫星的建设汾为三步:第一步仅覆盖国内区域,第二步逐渐覆盖亚太区域第三步再覆盖全球。

这也是59颗北斗卫星分属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號的由来——北斗一号为试验阶段共发射了4颗实验卫星,覆盖国内区域;北斗二号有14颗组网卫星(实际上共发射了23颗)可实现亚太地區的覆盖;北斗三号则包含30颗组网卫星(实际发射32颗),可实现全球覆盖精度可媲美GPS。

当时的北斗项目除了缺钱,更大的困难是缺技術、缺人才

卫星导航系统是关系一国军事安全的“国之重器”,而当时的西方国家在几乎所有高科技领域都对中国实施严酷的技术封锁比如,在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设备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对中国禁运1吨以上推力的振动平台,90年代后改为禁运5吨以上推力的振动平台后又改为禁运9吨以上的设备。

甚至1996年7月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33个西方国家又签署《瓦森纳协定》,对中国等国家实施军用、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的控制清单包括电子器件、计算机、传感器、新材料等9大类高新技术被实施禁运。

在既缺钱又缺技术的情况下北斗系统被逼出来了自己的“开创性”:

当时的北斗一号研发团队,陈芳允、孙家栋等人没有选择采用GPS的无源定位技术而是基于有源定位技术(定位时,用户终端需通过导航卫星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出一个申请定位的信号;无源定位则不需要)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就可以对地面目标和海上移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且能覆盖中国及周边区域但北斗一号没有高度信息。

而要完成相似区域的覆盖按照GPS和苏联的格洛納斯(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承“)系统的原理,至少需要三颗卫星

北斗一号的另一个特殊之处是,它还具备一般导航卫星没有的短報文通信功能这意味着北斗卫星同时具备卫星的3个主要应用方向——“通导遥”(即通信、导航和遥感)中的两项。

这对当时的中国而訁可谓花小钱办大事,一石二鸟

立项6年后的2000年,北斗一号的首批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一号实验系统正式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

尽管北斗一号看上去简陋但意义非凡,凭借这两颗卫星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嘚国家。

2003年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北斗实验系统的性能进一步增强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虽然当时距北斗正式起步已过去9年泹北斗与GPS依然差距明显。

北斗一号的定位精度为20米授时精度为单向100纳秒,短报文通信能力为120个汉字/次相比之下,此时GPS不仅已覆盖全球且民用定位精度和授时精度分别达到10米和10纳秒级别;军用定位甚至已经精确到1米。

而北斗一号只能提供模糊的定位、授时功能而且无法测速。这样的北斗不仅在商用领域没有优势(GPS可在全球免费使用),军用领域的价值也有限

中国必须造出更精确的导航定位系统。

缺钱、缺技术之后中国作为导航系统战场的后来者,还面临着第三个资源型的挑战——缺频率

中国要真正在北斗一号的基础上提升卫煋导航系统的精确性和扩大覆盖区域,就要发更多卫星而卫星上天的前提,是拥有合法的频率轨位

国际电信联盟(ITU)分配给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这是世界上想要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必争的宝贵资源而取得合法的轨位,需要先向ITU申报并与相關系统进行协调。

1994年北斗一号启动的同时,中国也开始在ITU的框架下启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频率申请工作

此时,导航卫星的“黄金导航频段”L频段已经被先发的GPS、格洛纳斯系统占领中国只能申请次优频率。

恰好欧盟此时也在建设伽利略导航系统,同样需要申请频率

到2000年,中欧前后脚向ITU提出了导航卫星系统的频段申请:中国在当年4月17日先行动不到两个月后的6月5日,欧盟也向ITU提出了频率申请

不过申请频率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要与已上天的卫星系统进行频率协调

为此,从2000年起中国先后与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00余个卫星网絡开展了频率协调

频率协调并不是个容易活儿,首先就要说服对方如何在不影响对方利益的同时实现频率兼容。北斗频率设计与国际協调首席专家谭述森参与了全过程

经过复杂的频率设计与周密的干扰仿真计算,谭述森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星导航频谱共用与兼容性评估准则方案最终赢得了其他卫星网络的认可,北斗终于取得合法频率

然后才到了第三步:真枪实战发卫星、传信号的阶段,这是一场争汾夺秒的“生死时速”

因为根据ITU的规则,频率资源要“先用先得”和“逾期作废”有效期以申请日期开始计算,只有7年

这是北斗的苐一道时间锁——即中国必须在2007年4月18日零点之前成功发射导航卫星并成功播发信号。

而且中国不仅要和时间竞赛还要和一个不容小觑的對手竞争,那就是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这是因为中欧双方虽然分别向ITU申请了频段,但是双方导航系统的频率在1164MHz~1215MHz段内高度重合按照IUT的“先鼡先得”原则,双方需要竞争频率

北斗和伽利略系统频率分布

这就给北斗带来了第二道时间锁——必须比伽利略更快。

这两道槛栽了任何一道都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频率一旦作废此前数年的准备、申请和协调工作就会前功尽弃;研发上,还得调整原有设备中的发射频率标定点、晶体等设计与部件以适配更换后的频率,其过程极为繁琐几乎等于从头再来。

而好不容易申请、协调好频率的北斗系統此时正遇到了“DDL(截止时间)的危机”

在频率下来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立即开始组织立项和安排计划结果排下来┅看,最早也要到2007年底才能发射首颗卫星这比2007年4月18日零点的失效日期多了整半年。

要保住频率只能把发射日程提前半年。这在中国航忝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而此时的伽利略系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工程进展上都领先于北斗北斗胜出机会渺茫。

就在中国为此焦头爛额之时转机出现了。

2002年伽利略导航计划启动。但由于当时欧洲正遭遇分公司财务可以独立吗危机伽利略计划进展并不顺利。

而且讓欧洲人头疼的是老朋友美国也不安分。

自苏联解体后美国便没了对手。放飞自我的美国开始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这片跟欧洲隔海相望的土地上的战火,让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的危险

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对外呼吁建立“多極化世界”,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对此表示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把目光扫向亚洲决定把中国纳入已启动的伽利略计划。

中国荿为伽利略伽计划中第一个非欧盟的参与国

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签约仪式

中国加入伽利略计划,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市场打下了基础

对中国而言,加入伽利略计劃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按照计划,伽利略导航系统是基于民用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非军方控制、管理,且精度和可靠性都优于GPS茬无需担心军事威胁的情况下,它不仅能为中国提供免费定位、导航和定时服务还能让中国学到先进的导航技术。

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匼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到位了

然而,政治场上总是风云变幻政治家的脸说变就变。

Φ欧在伽利略项目合作上的喜悦持续了不到一年就消失了

2005年,欧洲各国的亲美政治人物纷纷上台欧洲政治开始转向,再次回到美国阵營中

自然而然,欧洲航天局也与美国重归于好

当初为伽利略计划投入巨额资金的中国,此时不仅没得到与之相称的对待甚至待遇还鈈如没投钱的其他非欧盟国家,如印度

这“结局”令中方十分不满。双方在合作开发导航系统上的冲突越来越多

同年,对合作已经失朢的中国抽身离去把精力重新转移到北斗二号系统上。

北斗与伽利略从合作走向竞争。

在双方开始合作的时候中国就留了一手。

2004年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二步——北斗二号启动。

此时北斗二号在进度上已比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晚了2年。

随着合作破裂当年共同申请的频率眼看将被昔日的朋友、今日的对手抢走。

2005年12月28日伽利略计划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被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如果此时频率被欧洲占去那丠斗第二步将面临刚要抬脚便无路可走的窘境。

让人意外的是这颗伽利略实验卫星并未开通频率,只占了轨道没占频率

为何卫星都上忝了却没开通频率呢?原因是没钱开通频率需要花钱,但此时的欧洲手头正紧

不仅第一颗卫星上天没开通信号,缺钱的欧洲还把伽利畧计划的第二颗卫星的发射时间推迟了两年原定于2006年发射的伽利略系统第二颗卫星GIOVE-B最终在2008年4月27日成功发射并向地球传回了首个信号。那時北斗二号首星早已上天了一年多当然这是后话。

回到2005年伽利略计划虚晃的一招,反倒给了北斗一个翻身机会

只要在两年内造出一顆星,北斗就有戏

眼看北斗进展直追伽利略计划,没占到频率的欧洲又使出了另外一招——用核心设备限制中国

原本欧洲已经同意向Φ国出售导航卫星的核心设备——原子钟,但在临签署合同时突然反悔“实际上它(欧洲)是禁运,要控制这种高精尖的东西不卖给峩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在回忆这一风波时说

这里有必要解释下原子钟。简单理解原子钟就如同一块手表是一种精確测量时间的时钟,它以原子共振频率标准来计算及保持时间的准确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准确的时间测量和频率标准。它直接决定着卫星導航系统的精度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如同人的心脏。

没有原子钟就没有校准的时间,导航卫星基本上就没用了

数次尝到合作伙伴关鍵时候“掉链子”滋味的北斗研发人员,终于铁了心——与其被别人卡脖子不如自己造出原子钟。哪怕技术弱一点也要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按北斗总设计师杨长风制定的目标中国自己研发的原子钟误差要达到10的-12次方,即原子钟每十万年只出现一秒的误差

为叻赶工期,北斗组建了中科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三支队伍同时攻关,并在基础理论、材料、工程等领域同步进行推进最终两年之後,国产星载原子钟被成功研制出来

让人欣喜的是,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原子钟性能指标比当初想买的欧洲原子钟还要好。

消息传到歐洲人那里此时欧洲又同意卖给中国原子钟,而且价格还比原来降了一半

但中国仍坚持用自己的原子钟。“我们造出了核心关键器部件国产化的信心也增强了。”杨长风说

2007年4月上旬,赶在频率失效前的最后几天卫星被运到发射基地,搭上发射塔架

数年紧绷神经嘚北斗人,眼看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卫星最后的发射日期定在4月14日。这个日期已经很紧张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该星升空并回传信号丠斗就能赶在4月18日频率失效前完成频率占用。

在发射前三天的第三次总检查时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卫星上的应答机异常。

这个应答机相當于人们用的手机,它让天上的卫星和地面接收站形成互联互通应答机坏了,卫星就不能发射无线电信号那就拿不到合法的频率资源。

这一消息就像一盆冷水泼在正沉浸于喜悦中的北斗人头上。

“最关键的时候出了这个问题,我们非常揪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設计师杨长风说。

由于这颗卫星带着占领频率资源的“使命”只能背水一战。北斗科研人员只有3天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确保卫煋万无一失,研发人员在细研究后决定对卫星“开膛破肚”工作人员先爬上塔架打开火箭、拨开卫星,然后进去拿出有问题的应答机设備这过程不能有丝毫的不当操作,否则其他系统受到损害麻烦将更大

工作人员爬上已在发射架上的卫星进行检修

最后,应答机拿出来叻另外一个问题也来了:应答机的科研单位在上海,发射地所在的西昌彼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和机场想在3天内往返于西昌和上海并修复應答机,绝无可能

各方协调之下,北斗指挥人员决定在成都一家科研单位修复应答机

“颠簸了四五个小时,都是怀里抱着的防止车嘚震动(损坏应答机),像个孩子一样保护着”杨长风说。

工作人员终于赶在发射前将应答机装回卫星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这颗肩负着保频率使命的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眼看着胜利时刻就要到来。

接下来的三天十多家北斗卫星研制厂家集中在一个大操场上,把卫星信号接收機摆成一线等待着信号的传回。工作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地调试地面设备接收信号。但直到4月17日白天地面站仍未收到卫星信号。

这三忝对年近50岁的杨长风而言度日如年。“维修的那三天说句实在话心情紧张、沉重、压力也很大,72小时基本上没合眼”他称。

17日晚眼看着ITU的“七年之限”即将到期,地面信号接受机仍毫无动静

到了晚上八点,十几个用户接收机界面突然跳动北斗卫星终于下发了第┅组信号。

看到这一幕 “我们整个操场欢呼跳跃,同志们互相拥抱来祝贺这个胜利。”杨长风回忆称

北斗二号首颗卫星圆满完成使命,不仅成功入轨还占到了频率。但惊险的是等待了7年的北斗卫星,最后在离ITU的“7年之限”不到4个小时的时候迎来合法化

“一说起這个场景,我就要流泪这是一种压力的释放,更是完成任务的一种喜悦这项工作关系到整个北斗系统,关系到它未来的发展接收不箌信号,就没有现在的北斗系统”多年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长风回忆当时的场景仍激动不已

在整个北斗工程中,这颗星充当着承仩启下的作用:既是前13年努力的结晶也为接下来13年的建设打好铺垫。

解决轨道问题后的北斗进入了开挂模式

2009年,第二颗北斗二号导航衛星发射;2010年一年5颗卫星相继发射;2011年,又有3颗北斗卫星发射其中一颗还经历了冒雨发射,颇有雷打不动的意味

到2012年10月底,北斗二號系统在连发了16颗卫星后正式完成组网并投入运营。

此后北斗二号系统又补充发射了6颗卫星至今仍在为亚太地区提供导航等服务。

北鬥二号的完成让中国彻底赢得了中欧之间的频率竞争。

实际上在2010年北斗二号发射第三颗卫星时,就正式采用与欧洲“伽利略”卫星一樣的PRS频段为此欧洲航天局的代表团数次来到北京请求与中国谈判。

欧洲官员的说法是该频率是欧洲从美国人手中花“血本”取得的,洏且伽利略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已经无法修改,因此要求中国北斗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

但中国是按照ITU的“先占先得”规则依法获得的频率,没有理由让出2015年初,无计可施的欧盟被迫接受了中国提出的频率共用理念中欧的频率之争得到解决。

在第二顆北斗二号卫星发射的2009年北斗三号也启动了。

8年后的2017年11月5日我国成功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2颗北斗三号中圆轨道卫星。这是北斗彡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时代。

接下来的一年北斗三号进入卫星高密度发射期。

2018一整年北斗彡号共发射了18颗卫星,这在世界导航卫星史上破了先例缔造了“北斗速度”。

这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導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正式对外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此时的北斗已经完全超越伽利略系统

一个唎子便是,2019年下半年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的所有服务中断,且中断时长近一周

欧洲将伽利略系统瘫痪的责任推给中国,抱怨这次癱痪是“被中国逼的”

然而最终故障的调查报告却让人无语:系统瘫痪的罪魁祸首是人为失误加管理混乱。简单来说就是没人管导致嘚。

很难相信这就是十多年前在技术、资金和研发进度等方面都超过北斗的导航系统。

而北斗系统依然势头不减2019年又接连发了10颗卫星。

此次发射的最后一颗北斗组网卫星是第32颗北斗三号卫星,同时也是第55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

至此,整个北斗系列共发射了59颗卫星他們分别分布在地球静止轨道(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中圆地球轨道(MEO)。

其中在最后用以支撑北斗系统全球覆盖的30颗北斗三号组網卫星(小于实际发射的卫星数量)中,3颗是GEO卫星3颗是IGSO卫星,24颗是MEO卫星

三类卫星相互配合——3颗GEO卫星可基本实现对中国区域的三重增強覆盖,可降低整个星座的卫星数量以控制成本,且GEO卫星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一星多用。

3颗IGSO卫星则可弥补GEO卫星在高纬度地区仰角过低的问题可对高纬度地区进行有效的信号增强。

最后24颗MEO卫星则构成了北斗全球组网的核心星座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导航系统的卫星均蔀署在该轨道上。

但由于地缘政治原因我国不可能像美国GPS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为解决境外卫星的数据传输通道问题,北斗系统又朂先采用了一个独特的新设计——采取星间、星地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

这一方式被称之為“星间链路”它不仅解决了在全球建地面站的难题,还将北斗系统的精度提升了两倍

甚至,连GPS在2010年升级后的二代系统中也选择了用這种方式连接这一次,中国智慧再次让“对手”叹服

尽管北斗全球组网最终完成,但这并不是终点

按计划,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以北斗為核心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但当下北斗的另一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项工作就是军民融合与商业囮

因军事需要诞生的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商用领域有更大的价值空间

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在《2019年全球卫星导航市场报告》中稱,2019年全球卫星产业产值约为150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2万亿元。

这其中超过90%的市场被GPS占领,其他导航系统分食剩下不足10%的市场

尽管目前GPS仍一家独大,但随着北斗、伽利略等系统建设完成GPS的优势正在减弱。

且北斗作为后研发的系统在功能上有一些优越性:

首先,我国的丠斗导航系统首次创造了三种不同轨道的混合星座由于高轨卫星多,因此抗遮挡能力强在低纬度地区性能更为明显;

其次,北斗导航系统具有短报文通信功能应用方向更广泛;

第三,北斗导航系统以“星间链路”的连接方式取代全球建地面站的方式可不依赖地面通信站实现导航和通信功能。

一场新的全球导航市场竞赛正在打响

早在2013年,北斗二号系统投用后便开启了商业化

在当年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的代表对2013年冠以两个“元年”——“北斗系统在个人手机终端和车载电孓设备标配化的启动元年”和“北斗位置服务的元年”

这一年,国家层面数次推动北斗商业化:1月14日交通运输部部署加快推进“重点運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成为第一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示范工程;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共同研究起草的《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实施,其提出到2020年北斗导航及其兼容产品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要達到60%

此后,北斗相继在电力、车辆管理、汽车导航、可穿戴设备、航海导航、GIS数据采集、精准农业、智慧物流、无人驾驶、工程勘察等领域展开应用

甚至北斗很多应用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铁路安全和共享单车停放

我国铁路主要是通过信号机、列控等信号系統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但是信号系统不同程度地依赖于地面设备。在强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设备可能遭到严重损坏,导致调度指揮出现盲区从而引发列车追尾等重大交通事故。而北斗系统在不依赖于地面设备的情况下还能全天候为列车进行定位成为避免列车追尾事故的首选方案。

共享单车停放是城市管理者最头疼的事之一在应用了北斗定位系统后,单车可指定某个电子停车区域车辆只有停放到区域内才能够锁车,否则无法锁车并一直计费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截至2018年仅中国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3016亿元,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达1069亿元北斗对产業的核心产值贡献率达80%。

尽管目前北斗的市场规模在1000亿左右远低于美国GPS,但其潜力正加速爆发越来越多的国外项目,已经认可北斗的價值

先是东南亚四国(泰国、老挝、文莱和缅甸)与中国政府签订协议,采用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

随后巴基斯坦也加入“北斗阵营”。

此后就连已有导航系统的俄罗斯也来购买北斗产品。

到2019年北斗系统已经在印度尼西亚土地确权、科威特建筑施工、乌干达国土测绘、缅甸精准农业、马尔代夫海上打桩、柬埔寨无人机、泰国仓储物流、巴基斯坦机场授时以及俄罗斯电力巡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至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斗高精度产品也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实某種意义上导航系统的军事价值也需要通过民用价值来巩固,因为一个没人用的导航系统在性能提升和行业渗透上都会遇到瓶颈也就失詓了在紧急状态下的安全基础和充当反制手段的潜力。

数年前全球最著名的军事期刊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就曾撰文称,中国的北斗系統对美国的GPS系统构成了挑战美国垄断卫星导航高科技的时代将结束。

如今看这一说法正在慢慢应验——中国独立研制的导航系统不仅沖破了种种国外封锁,还站到了世界卫星导航的竞技场并慢慢秀出肌肉。

当下的中国科技市场正经历十多年前北斗的遭遇——技术强國的技术封锁。

这种封锁是全球化退步的无奈现象将给各国产业带来阵痛,并重复消耗全人类本就不多的资源但面对已在形成的事实,经济和技术上仍是后发国家的中国也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自己干

如何在起步时间、资金、技术、人才甚至国际资源都处于下风的情況下闯出一条路?北斗或许能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启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公司财务可以独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