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邦盛金融与徽商银行合作互联网 信贷工厂信贷项目。传统信贷与互联网 信贷工厂信贷有什么区别呢?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互联网信贷、信用风险管理与征信.pdf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本文档已强制全文免费阅读,若需下载请自行甄别文档质量。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互联网信贷、信用风险管理与征信,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信贷征信机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互联网征信,互联网征信概念股,互联网征信体系,互联网金融征信,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4年第 10期 总第412期 4 妇 研 GNo.10,2014 eneralNo.412 互联网信贷、信用风险管理与征信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 中心与金融研究所联合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 100800 摘 要:本文从互联网信贷的本质和创新入手,揭示了我国互联网信贷行业的高风险特 性。通过对比互联网信贷和传统信贷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的差异,指出互联网信贷高风险源 于缺少征信以管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随后,文章论证了征信对互联网信用风险管理的作 用机制,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征信服务业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外互联网信 贷机构管理信用风险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发展我国互联网征信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信贷 ;信用风险管理 ;征信 JEL分类号:G24,G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33―15 一
、 引 言 互联网信贷是近两年来中国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满足小微信贷群体需
求、减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眼下这种新兴的金
融服务平台关张数量越来越多,行业发展面临挑战。2012年以前,我国以P2P借贷平台
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平台关张总量约为20家。2013年,问题平台数量快速增长到70家。
其中,2013年 10月以后出现行业性倒闭风潮,1O月有 15家P2P企业倒闭,2O家P2P
平台陷入兑付危机;11月出现严重问题平台高达41家。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信贷行业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倒闭风潮?我们分析在缺乏
外部监管的情况下,不能排除一些平台有 自融资模式的欺诈行为,也不能排除一些P2P
收稿 日期 :
作者简介:联合课题组总指导纪志宏、王晓明、曹凝蓉、金中夏;课题组主要执笔人伍旭川、黄余送、 张晓艳等。伍旭川,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社区银行、小企业信贷与互联网金融
  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不断变化的贷款竞争环境使主要向小企业提供信贷的社区面临机遇和挑战。随着贷款平台和社区务模式的不断演变,社区银行在小企业贷款领域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与客户的密切联系和对社区的充分了解是社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小额贷款领域。
  (图)社区银行长期以来一直是小企业信贷的主要提供者,而且今天可能依然拥有满足许多小企业信贷需求的最优商业模式。但技术变革已造成这一领域竞争的增加,竞争者包括大型银行和近年来兴起的另类贷款机构
  文/莱尔?布雷纳德
  社区银行一直是民众和中小企业的核心金融服务提供者。尽管过去数年的环境富于挑战性,但社区银行在一些关键细分市场上仍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今天我重点分析这些细分市场中最重要一个――小企业信贷,并探讨社区银行的传统角色可能如何受到互联网贷款机构不断增长作用的影响。有观点认为,互联网贷款平台是对社区银行传统核心业务的一个挑战。但同样可能的是,社区银行和各自不同的优势在向小企业提供信贷中可以相互补充和协作,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银行和借款人必须管理好某些重大风险。通过共同努力,贷款人、借款人和监管机构就会有助于实现积极成果,即强化信贷渠道,并主动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
  小企业、小企业信贷和美国经济
  小企业是美国经济一个庞大的、事关生死的组成部分。小企业的活力又主要取决于其能否获得信贷。
  超过3/4美国企业的雇员人数少于10人,另外近1/4的企业雇员人数为10~500人。除了占美国企业的绝大多数外,小企业的就业人数约占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的一半。小企业,尤其是新设立的小企业,是美国经济中净增就业的主要来源。因此,确保信用良好的小企业能获得信贷至关重要。
  以往讨论小企业及其信贷需求问题时,人们通常忽视了小企业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信贷需求。小企业包括水暖工和电工、诊所和牙医诊所、洗衣店和发廊、餐馆和杂货店,也包括快速增长的科技创业企业和小型制造商。小企业的规模也差异极大,从零雇员(占小企业很大部分)到几百雇员(占小企业很小部分)。尽管有些企业希望快速成长,但许多小企业根本不可能发展成很大规模;有些小企业有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但大多数没有;有些企业拥有可以抵押的资产,但很多则没有;有些小企业拥有长期、稳健的盈利业绩历史,但其他的则存续时间较短,或者盈利记录参差不齐。
  不足为奇,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从事知识或服务行业的微小企业,可能只有很小或根本没有信贷需求。规模较大的小企业,以及需要在大量设备或维持大量存货的企业,一般会有较大的信贷需求。在需要信贷的小企业中,融资可能用于管理现金流、购买或维护不动产和设备、建立库存,或扩大经营等不同目的。根据这些需求,企业可能需要定期贷款、资本租赁、授信或贷款。小企业的特征及其信贷需求的性质将究竟哪一类贷款人最适合相应需求。
  社区银行和小企业贷款
  社区银行(本文定义是资产总额小于100亿美元的银行)长期以来一直是小企业信贷的主要提供者,而且今天可能依然拥有满足许多小企业信贷需求的最优商业模式。但技术变革已造成这一领域竞争的增加,竞争者包括大型银行和近年来兴起的另类贷款机构。
  大型银行在年增加了小企业贷款。虽然在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型银行的此类贷款有所减少,但自2011年以来,大型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恢复增长。与此同时,危机前,社区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只有小幅增长,而在年则出现了下降,此后保持平稳。结果是,在过去10年里,社区银行的小企业贷款(指初始本金不超过100万美元的贷款)余额在商业银行中的份额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存在下降趋势,但社区银行的小企业贷款余额仍占整个商业银行的比重约为50%,远远超过它们占商业银行资产和存款总额20%的比重。
  为认清社区银行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具体分析大型银行与小型银行小企业贷款的差异。虽然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目前提供的小企业贷款的金额相当,但两者一般向不同类型的借款人提供不同类型的贷款,使用不同贷款审核方法。一方面,大型银行一般在提供基于交易的贷款方面有优势,即根据定量信息进行贷款审核,如财务比率、抵押品或信用评分等;另一方面,小型银行在提供基于关系的贷款方面有优势,即根据特殊情景或定性信息进行贷款审核,如企业主的品格和可靠性,以及社区的需求等。
  使用金融机构向监管部门提交的财政报告(Call Report)中的数据,按照贷款规模对企业贷款进行细分,我们发现,过去10年中,社区银行流失的份额的大部分是非常小额的贷款,即初始本金低于10万美元的贷款。在这类所谓“微型贷款”中,大型银行的份额从2005年的42%上升到2015年的67%。相反,同期,大型银行较大金额的小企业贷款,即初始本金在10万~100万美元,其余额的市场份额则增长比较缓慢,从39%增长到43%。微型企业贷款的审核主要或完全基于信用评分,因为如果使用成本更高的传统审核方法,则微型贷款就无法盈利。因此,大型银行的微型企业贷款份额的增长很可能是因为其在基于信用评分的贷款领域具备规模经济优势。
  本金在10万~100万美元之间的企业贷款审核一般不完全根据信用评分,这或许是因为贷款人不愿在没有传统审贷方式的优势的情况下承担与较大金额相关的风险。对这类贷款来说,社区银行通常是提供贷款的合适选择。对本地情况的了解和与所服务社区的密切联系,使社区银行家们能深入了解本地企业,从而使其可以审慎地向在其他情况向可能被认为信用条件不足的借款人提供信贷。若干实证研究确认,关系是影响向小企业提供信贷及其条件的重要因素。
  同理,将财政报告数据进一步细分,将工商业贷款(C&I)和商业贷款分开,我们会发现,虽然社区银行的小额工商业贷款的份额从2005年的54%下降到2015年的40%,但它们的小额商业房地产贷款的份额一直相对稳定,仅从66%小幅下降到63%。与大型、地域分布广的银行相比,社区银行对所在社区的熟悉以及对本地经济条件的了解,在审核商业房地产贷款方面具有优势。
  鉴于大型银行不太可能像社区银行一样熟悉本地经济条件或擅长于小企业关系贷款,因此,大型银行在这一贷款领域的扩张可能会受制于一定局限。
  互联网贷款机构
  近年来,互联网另类贷款机构也涉足小企业贷款领域。互联网贷款机构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引发诸多猜测:互联网金融是否会打乱传统银行的业务?抑或拓宽其领域?或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将探讨的范围集中于非银行互联网贷款机构或互联网平台贷款机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领域是高度动态变化的,诸多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演变发展。我主要介绍两种商业模式,我认为这两种模式是经过检验的,很可能证明比其他模式更加成功。其他模式可能会做出调整,并引发我们修正对互联网贷款机构的市场细分。
  第一类是线上资产负债表贷款机构(online balance sheet lenders),一般使用自有资金发放小企业信贷产品,贷款发起直接通过其平台,或间接通过经纪商或推荐协议。这类机构包括OnDeck、Square Capital、Fundation、CAN Capital、Kabbage和PayPal Credit等,其提供的信贷产品一般是短期的,包括贷款、授信或现金预支等业务。
  第二类是P2P(peer to peer)贷款平台。与前者不同,P2P是作为中介机构,连接贷款人和借款人的需求,并帮助投资者挑选和购买满足其投资标准的贷款。这类贷款机构可以是个人、银行或机构投资者,具体公司有Prosper、Lending Club和Funding Circle等。
  尽管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数据有限,但现有数据显示,自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各类互联网另类贷款机构占有的贷款市场份额虽然不大,但增长迅速。从总量上讲,自2005年以来,这类机购的贷款余额每年呈现成倍增长的趋势。据估算,2014年,互联网贷款机构共发起120亿美元贷款,其中无担保消费贷款70亿美元,小企业贷款50亿美元。尽管这只占美国无担保消费贷款和小企业贷款总量很小一部分,但其增长速度之快有目共睹。
  互联网信贷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对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使贷款平台可以理顺并自动化贷款申请、快速完成贷款审核以及风险定价,并向贷款申请人提供快速信贷决策和资金使用。互联网贷款机构使用算法迅速对贷款申请做出决定,通常考虑来源渠道多样化的信息,此类信息在银行贷款审核中一般不涉及,例如,小企业贷款审核的综合信息来源可能包括网上银行、会计、账目、信用卡、货运、供货商和社交媒体等。因此,传统银行一般将信用评分作为审核消费贷款和多数小额小企业贷款的依据,而互联网贷款机构则会分析更多样化的数据,从而开发不同的指标来度量和定价贷款风险。目前,大型平台一般提供线上或移动贷款申请,这使消费者和小企业主能够很容易地提交信息,并汇总大量数据以完成贷款申请。
  尽管贷款利率因平台和借款人的情况而异,但如果考虑发起费用和还款期限,由互联网贷款机构提供的小额贷款和信用产品的平均利率一般高于传统银行提供的产品。研究报告显示,为了简易的申请程序、快速决策和尽早获得资金,某些借款人愿意支付更高利率。
  虽然有观点认为,互联网贷款机构对传统银行是一种威胁,但银行正在越来越多地寻求与互联网贷款机构合作的方式,包括通过购买贷款和客户推荐协议。社区银行购买由互联网贷款机构发起的贷款主要是无抵押的消费贷款。近年来由于社区银行持有的无抵押消费贷款余额的占比一直在下降,一些银行已经开始与互联网贷款机构合作,以增加此类贷款的数量和将贷款组合多样化。近期BancAlliance(一家由约200家社区银行组成的联盟体)与Lending Club建立了合作关系,购买在Lending Club平台上发起的消费贷款。另外,Western Independent Bankers(一家由约160家社区银行组成的联盟体)与Prosper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成员银行使用Prosper的平台,帮助自己的客户申请消费贷款。
  与消费贷款业务不同,到目前为止建立的小企业贷款合作关系主要是基于收费的推荐合作。在这种合作关系中,银行向互联网贷款机构推荐一些小企业客户,这些客户一般申请的贷款数量推荐银行可能认为审核和管理成本太高,尤其是金额低于10万美元的贷款。例如在2014年,OnDeck宣布与BBVA Campass和Profitstars LendingNetwork两家社区银行机构【后者是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优质服务提供者(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s of America Preferred Service Provider)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展小企业贷款推荐合作。
  近期宣布的另一类合作关系涉及互联网贷款机构和“社区发展金融机构”(CDFIs),后者向低收入和服务不足的借款人及社区提供贷款。这类合作可以使“社区发展金融机构”免费或以低成本使用互联网贷款机构的技术平台,以便贷款审核过程更快,成本更低。此类合作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
  风险与机遇并存
  (图)与大型、地域分布广的银行相比,社区银行对所在社区的熟悉以及对本地经济条件的了解,在审核商业房地产贷款方面具有优势
  整个联储系统一直都在认真关注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发展,并在过去几年里深入调研了几家此类机构,以便更多了解该行业的发展情况、技术使用和商业模式,同时也与银行家们一起分析这些情况对市场的影响。近期,若干互联网另类贷款机构也参与了我们同社区发展金融专家们举办的活动,探讨如何利用平台贷款技术更好地服务中低收入借款人和小微企业主。
  我们希望更好地理解技术进步带来的机会,因为技术进步会产生新数据,有助于贷款人将信贷提供给更为多元化的小企业借款人。在某些情况下,社区银行与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合作会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和小企业获得信贷的机会,也有助于银行保持和扩展其客户基础。
  作为监管机构,我们也希望帮助各类利益相关方认真预测和管理有关风险。当然,在引入新产品和服务时,第三方和卖方风险永远是银行考虑的因素。在与互联网贷款机构开展合作时,为了避免出现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花时间去识别和缓释风险是银行应当采取的审慎步骤。此外,在购买贷款时,银行还应当考虑这种合作是否可以提供将资产组合多元化的,以及这类合作是否带来机遇,让银行提供对银行自身及其客户而言都具备良好战略契合度的新产品。
  对银行来说,认真考虑监管合规问题同样重要。在购买由互联网贷款机构发起的消费贷款时,银行需要检查贷款发起和审核方法是否涉及公平信贷,是否存在不公平或欺诈行为等问题。由于在信贷决策时使用的计算算法利用了非传统数据来源,所以尤其要确保这种做法不会导致区别对待,或对禁止的贷款项目有不同审核结果。
  除了上述风险,银行还应当考虑各种其他风险,包括购买贷款产生的信用风险,以及如果向互联网贷款机构推荐借款人出现违约后所面临的声誉风险等。
  前面的风险主要是从银行的角度考虑与互联网贷款机构合作时的风险。另一类是使用互联网贷款机构的小企业借款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一部分人担心与某些互联网贷款产品相关的平均成本较高,另一部分人则关注一些小企业借款人可能很难充分理解各种贷款产品的条件,或贷款变为分级债务(Layered debt)后所面临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根据一些业内人士近期建议,互联网贷款机构应当遵守一些自愿指导原则,将最佳实践做法标准化并缓释上述风险。对行业参与者的这种自律政策是否充分,现在做出判断还为时过早。即使有了这些自律政策,还需要监管机构在确定和实施标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些标准应当更广泛地应用到整个行业。
  毫无疑问,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不断变化的贷款竞争环境会继续存在,并使主要向小企业提供信贷的社区银行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随着互联网贷款平台和社区银行业务模式的不断演变,我坚信社区银行在小企业贷款领域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与客户的密切联系和对社区的充分了解是社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服务小企业的关键银行业务需求方面,即使利用非传统的数据来源和电子化审核平台可以加快贷款决策,但社区银行的这种核心竞争力仍会有强大威力,尤其是面向小额贷款领域。
  【本文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康以同摘译自摘译自布雷纳德理事日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21世纪的社区银行:第三届年度社区银行研究与政策会议”(Community Banking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Third Annual Community Banking Research and Policy Conference)上的演讲,该会议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州银行监管者会议(Conferecne of State Bank Supervisors)和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共同举办。演讲英文标题为“Community banks, small business credit, and online lending”,英文全文可参见美联储网站(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speech/brainarda.htm)。莱尔?布雷纳德,2014年1月起任美联储理事,此前曾任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应用经济学副教授,研究和著述领域主要涵盖离岸生产、贸易、就业等。本文来源于《当代金融家》杂志2015年第11期】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
02/18 16:1402/18 15:5302/17 07:2502/17 07:1602/17 05:5802/17 04:1302/16 13:21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大数据风控助力徽常有财发展
来源:中华网投资&&&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邦盛金融与徽商银行直销银行签署合作协议
  12月13日,杭州邦盛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徽商银行直销银行“徽常有财”在合肥举行签约仪式。这意味着“徽常有财”将正式启用邦盛金融的授信决策产品,以减少银行互联网信贷业务面临的欺诈风险,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互联网信贷业务的效率。
  徽商银行直销银行与邦盛金融互联网授信审批项目签约
  直销银行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传统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布局的一种新型银行运作模式。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传统银行的生存空间。但与此同时,直销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可小觑,除了传统金融的业务风险外,还有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类风险。比如银行线上授信类业务即可能面临多重欺诈风险,这其中包括逾期信用风险、本人伪造欺诈风险、他人伪造欺诈风险以及团队/中介欺诈风险等等。如何快速识别欺诈风险,同时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整体运营效率,这将是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继续保持竞争力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而这正是邦盛金融成立后用整整四年时间来研究的一件事。传统的授信业务是线下进行的,申请授信的人与银行的人要面对面,提交银行要求的各种材料,银行要对材料的真伪进行核实,包括现场核实。互联网授信业务是在线上进行的,申请授信的人与银行的人不是面对面的,因此互联网授信业务极大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风险。邦盛金融的互联网授信决策产品应运而生。简单来说,就是在用户申请的环节,识别欺诈的风险;在授信的环节,通过海量数据,包括人行征信数据,电商数据,运营商数据,社保缴费数据,等等十几个维度的数据优化成的模型做评分,从而决定授信额度,而这一切都是秒级完成,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实现的。“我们所做的,就是不断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处理能力,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提高银行互联网授信业务的的整体效率与最终客户体验。”邦盛金融副总经理王昊一如此表述。
  不同于目前市场上其他的金融风控产品方案,邦盛金融的授信决策产品具有全业务场景支持调用、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全自动化审批决策、全授权数据采集以及全数据清洗加工等五大特点,所有方案都是基于客户定制开发的本地化规则模型,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其提供超一流的技术体验。
  邦盛实时授信决策过程
  徽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助理王涛表示,“邦盛金融在互联网反欺诈、实时风控、大数据应用以及底层技术实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施经验,因此,“徽常有财”选择与邦盛金融一起,携手拓展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
  成立于2010年,邦盛金融是国内最早从事事中反欺诈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企业,同时也是目前少数拥有自主产权底层平台的技术公司。目前公司拥有一整套以实时金融风险监控产品为主线的高性能解决方案,服务领域囊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银行、外汇、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是国内金融风控行业领军者。
  徽商银行直销银行
  邦盛金融副总经理王昊一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徽商银行作为较早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传统金融机构,选择邦盛作为合作伙伴,是出于对未来发展的判断,更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邦盛金融此次提供的授信决策产品包括申请欺诈风险侦测模型和授信模型两部分内容,除此之外邦盛还将为徽商银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提供风控咨询服务。
  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在互联网反欺诈、实时风控、模型研发、数据挖掘等相关领域深化合作,将“科技+金融”的组合最大化,让技术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插上翅膀。
  邦盛金融简介:邦盛金融是一家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金融风险监控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为中大型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包含技术、平台、数据、模型和系统5大要素完整的反欺诈体系,能够对金融全行业风险交易进行事中监控,及时管控欺诈风险,保障金融交易安全。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多银行争抢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互联网|app|电子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多银行争抢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
  北京商报讯(记者 闫瑾)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少商业银行开始通过直销银行业务争夺这一蓝海。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徽商银行直销银行与云光金融信息服务(徐州)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直销银行及时贷项目上线,开始正式拼抢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
  互联网消费信贷以无需抵押、操作简便、放款时间短等特点迅速占领了消费者市场。今年以来,广发银行推出了“E秒贷”,浦发银行推出了“浦银点贷”,、民生银行、微众银行等多家银行亦推出了互联网消费信贷。但是互联网消费信贷仍存在模型端风险,即模型好坏决定了贷款信用风险的高低程度;同时还存在用途风险及消费对象风险等等。徽商银行直销银行“及时贷”项目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面向特定消费场景、具有小额分散特点的个人信贷产品。通过营销客户,客户在徽常有财App发起申请,通过技术模型审批给予客户一定的信贷额度并放款至客户的电子账户。
作为互联网模式的最典型样本,小米的狂飙突进,掀起了互联网全面...
既然都看中了漫画市场的美好未来,期待着能够揽住二次元原住民90...
在小米的整个业务线当中,一切的依托当之无愧的在于手机业务,在...
“玉兔”正在探测的岩层相对年轻,距今不超过30亿年。
逍遥子称更愿意将阿里当前的布局看成是下围棋。而围棋,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信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