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系 平安无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 &注:流水白菜兄最近刚在新浪开博,通过别人的文章连接过去看了一下,感觉很不错。他原来在其他地方的博客文章还没得空过去看。
&& &从这段时间他新浪博客转摘过来的中国平安系列分析来看,我觉得他的分析还是很客观的。大部分观点,我都很认可。
& & 当然,对于流水白菜当前采取全仓中国平安一个股的做法,我感觉还是风险太大了。他自己也说,当价格恢复到适当位置的时候,将进行分仓。
系列一(从富通开始谈起)
&&& 平安投富通大多人知道,但有些事实大多人不太清楚:
&&& 1、平安07年出海投资,本身就是一种险资的匹配需求,平安原先就说,未来利润百分35来自海外。台湾保险公司百分35就是配置在海外的资产。因此,认为平安投资是拍脑袋的想法是一种误解。
&&& 2、平安境外投资是在07年A股疯狂的气氛下一种合理配置。&&& 3、欧美次贷危机是一个黑天鹅事件,而这个黑天鹅刚好是在金融领域。富通是金融公司。
&&& 4、招行收购永隆的败笔,民生投资美国银行全部亏光,中投投资黑石损失惨重……富通事件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大的一起事件,标志性事件,因此引发更大的关注。富通的失利加上平安当时丧失理智的天量再融资(没有通过),不仅大伤平安的元气,同时对平安的品牌和形象是一次重创。&&& 5、平安200多亿买富通违反了投资分散性的原则。所以,平安的投资过于激进做为持有者要小心观察,看看是否以后还会这么high。&&& 6、平安之所以弄险,一是富通本身的地位类似于工行在中国的角色,经营上百年,分红率极高。更深一层,平安入股富通是要拿第一大股东的地位,然后通过富通打通欧洲的通道。&&& 7、老外根本不拿第一股东当一回事。平安水土不服,哭诉无泪。巨额的损失给中国的对外投资敲响了警钟。&&& 8、富通事件后,国内全体收缩对境外的投资。一是国内的金融能力和国外根本没有讲条件的能力;二是世界的游戏规则国内还不了解。&&& 9、平安未来十年的发展确定为在国内发展。
&&& 10、任何企业发展的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犯许多错误。对于企业的观察重点不在于他们是否会犯错,而在于是否会一再的犯同一个错误。
--------------------------------------------------------------
系列二(估值)
&&& (一)
&&& 衡量一个股票的好坏,首先是价格是否合适。中国石油巴菲特扫了一眼年报,确定便宜,就买了;同样,48元的时候,你说什么都是自找烦恼。
&&& 本人相信价值决定价格。很多人也相信,但我不相信他们。他们喜欢说自己买的企业如何好,或者整天纸上谈兵,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 有些人认为保险股估值很难,言外之意,有一些行业估值很容易。苹果在的科技行业容易估值吗?柯达在的胶卷行业呢?或者食品行业容易估值?长江电力容易估值吗?贵州茅台容易估值?满街都是聊房子的人,他们认为房地产行业或者水泥行业容易估值,但这些人大多都是聊开心,没有意义。
&&& 保险股非常容易估值。当你懂了以后,就容易了。当你不懂,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都很难。
&&& (二)
&&& 保险估值其实就看两点。第一,它如果清盘值多少钱。第二,这个行业未来的空间有多大。
&&& 一个未来可以大发展的行业,这个行业最优秀的公司,它的清盘价值就是它的底线价值。中国平安的清盘价值大概在35元左右。保险公司一张保单往往十年二十年,因此,即便保险公司所有的人都躺在那里,每天都有人把钱汇到保险公司,因此,保险公司的清算价值就是保单的价值加上其他净资产的价值。平安的这些保单,加上其他净资产,大概就是35元。因此,在35元附近卖掉平安的人说是价值投资,我认为都是假的。
&&& 第二,平安是综合金融,把平安拆开来卖掉值多少。大概是55元左右。比如深发展按照现在的价格,平安的寿险业务按照人寿目前的价格,这样估,大概是55元。
&&& 第三,平安合理的估值是多少。目前是熊市,因此,平安的多项业务的市场估值极低。但平安过去5年连续内涵价值以百分27的复利高速增长,同时中国的保险业空间极大,而平安无论是寿险还是产险都有巨大的护城河和领先优势,所以,合理估值是100元。
&&& 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和推理的严密性,关于平安的清算价值必须通过保险的三大假设死差、利差、费差来反复验证;而关于平安的合理估值必须验证中国保险未来十年会高速发展,以及平安在寿险和产险能保持长期的优势。这些,都会在以后陆续展开。
--------------------------------------------------------------------------------------------------
系列三(综合金融)
&&& 很多人看《黑客帝国》,非常喜欢。但有些内容却不怎么看得懂,比如尼奥总是在选择,从一开始情节上的选择到后来哲学式的关于选择的谈论。其实大多人和尼奥一样,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选择,对了,就海阔天空,人生的空间就一层层的打开。
&&& 谈一个企业,我首先关注他的战略,战略就是一种选择。柯达选错了,其曾有的辉煌就只在历史上看到;苹果对了,我们现在都在体验它带来的新世界。战略就是企业的选择问题,不选择就是选择过去的模式。
&&& 对于平安的认同,首先是对于其战略的认同。综合金融是平安大的战略。首先,谈谈综合金融。综合金融时至今日,已经不是一个概念。第一、人们有综合金融的需求,综合金融是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你无需面对一大堆的金融机构,记下一大堆的密码,面对一大堆客户经理,一站式解决个人的金融需求;第二、综合金融需要科技的支撑,十年前谈综合金融,网络没有这么发达,现在所有人在家里用鼠标可以存钱买东西转账;第三、综合金融是一座未彻底探明的山脉,但由于走过的人多了,这座山脉即便还有未知之处,但已经谈不上神秘。第四、综合金融不仅可以给客户带来便捷,同时还因为管理环节大大缩小,给客户带来打折的优惠。综合金融就是一个方便优惠的金融超市,就是一个和时代匹配的金融工具,是混业经营。在现代,世界上全20大的金融机构都是混业经营的前提下,平安走这条路,风险不高。
&&& 综合金融作为一个战略,在中国的开展是非常艰难的。但无论国家态度的几次变化,有时候默许,有时候赞成,有时候忧虑,有时候又推进,这这个过程中,平安一直以“我们别无选择”的义无反顾的方式推进综合金融,企业的战略非常清晰,同时坚决。因此,综合金融的战略对于平安是确定性的。
&&& 综合金融的好处已经开始体现在平安身上。交叉销售,是平安产险遥遥领先同业的一个武器;平安银行发卡创造了一年等于其他银行十年的记录,也是综合金融的一次展示。在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金融公司就平安一家,目前,平安的综合金融已经成形。设想一下,过两三年平安的综合金融彻底成熟后,这条巨大的护城河是可以奠定它未来十年的优势。其他公司,即使有足够的资源,也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去构建。
&&& 看好平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到了其战略的巨大价值。平安寿险的期缴、个险领先同业,这是寿险战略的成功;平安产险电销、交叉销售的优势,使得其产险连续三年在保费上快于同业一倍的速度增长,这是平安产险战略的成功。而未来平安集团总体战略---综合金融的成功,其影响势必跨越保险行业,在银行,证券,基金,信托全面获取极高的市场地位。而这一天,已经即将来临。
&----------------------------------------------------------------------------------------------
系列四(保险、银行、投资)
&&& 中国平安是综合金融公司,主要三大块,保险、银行、投资。这是架构,保险获取大量的廉价资金的使用权,银行是获取保险资金最重要的通道,投资是保险资金提升乃至飞跃的一环。因此,这个架构实际上核心就是保险。是原先平安突破政策对保险严格管制后的一个擦边球解决方案,是保险内涵的形式上的体现。
&&& 平安这两年最大的突破是控股深发展,控股深发展意味着世界上公认的,保费获得的最重要的渠道,银保渠道的打通。原先银行卖保险,由于银行人员不熟悉保险产品,因此虽然大卖,但误导了消费者,投诉率、退保率居高不下。同时,由于保险业在银行渠道的恶性竞争,导致保单的利润非常微薄。平安控股深发展,对深发展的员工进行培训,安排合理的奖励制度。这样,就可以卖出更多更好的保单;同时,在利润分配上,也会更均衡合理,让银行和保险双赢。
&&& 平安的股票组合中,近八成都是银行股。除了深发展外,还大量投资银行股。平安投资银行股的三个思路:1、银行股的分红高,当银行股的分红达到3以上,就相当于一些短期债券的收益;2、银行股估值非常低,只要经济不出问题(四大行如果出问题,那么代表的是经济的紊乱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因此具有长线投资的价值。3、平安大量持股四大行的股票,是与四大行合作的重要表现。四大行渠道的绝对优势,对保险公司卖保险至关重要。
&&& 投资分列与保险银行,实际上代表了平安不寻常的投资。传统的保险只投资于债券、股市、存银行。收益乏善可陈。尤其中国的债券市场及其不发达,股市十年居然停滞不前,使得保险投资收益率让人质疑。平安的综合金融,偷偷打开了原先的投资渠道。首先,通过大量设立子公司,在高速发展的金融行业中获取厚利,平安银行几年增值近200亿;平安产险几年来利润飞增,08年低谷8亿多的利润到去年已经近60亿;平安证券,连续两年ipo夺冠,每年仅投行业务就有近20亿的利润;平安信托高速发展,每年也给集团贡献几十亿的利润;平安1号店8000万买入,次年百分20的股份卖给沃尔玛就值4.5亿……其次,通过购买大楼作为平安总部分部的擦边球方式买楼,最让人瞩目的深圳未来平安大楼,增值就有百亿。第三,平安通过大量pre-ipo项目,以极其廉价的价格参股未上市的公司,现在平安已经是几十个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最让人瞩目的是贝因美,平安参股后,1年半,盈利12倍。可以说,这几年,平安看不见的投资盈利至少在千亿以上。而这些,是只投资债券股市的保险公司无法想象的。
&&&& 理解平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这个以寿险为核心(寿险的内涵价值占整个公司的三分二),三翼齐飞的商业模式。
---------------------------------------------------------------------------------------
系列五(保险的未来)
&&& 中国平安过去五年年内涵价值复利增值27,中国人寿虽然表面看来停滞不前,内涵价值年复利增长也达到了20,保险行业的保费规模快速增长,是基于中国保险业还远远没有被大多人认同的这一基础上。
&&& 悲观的人看到困难,乐观的人看到机遇。情绪化的人看到中国保险业过去的野蛮生长,形象不佳;理智的人看到未来保险业正在改变,同时其发展空间的巨大,以及人们对于保险的需求。老无所依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尤其是社会根本不可能提供太多援助的背景下。
&&& 华人社会,台湾,香港人均保单率都非常高,而大陆人均保单和他们对比就如同经济上的非洲和美国之比。这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商业养老保险在全世界各地的开展,都依赖于国家税收上的支持。而国内干打雷不下雨已经非常多年了,去年年底上海电视台都说要试点,今年年初保监会主席说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似乎一切相关的新闻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商业养老保险一旦推开,首先是保险公司的保费爆炸式的增长5-10年;其次,才是利好股市。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已经到了当年台湾等国家地区推出养老保险减税政策的地步,因此,耽搁了时机,是为未来社会的安定和谐买下巨型的炸弹。
&&& 其次,保险空间的打开也需要人们收入的普遍提高。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需要商业保险,一种是非常有钱的人,一种是非常穷的人。近些年,人们收入的快速增长,也为保险业未来的保费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未来十年,由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GDP的减速,很多行业的增长都会放慢速度。而保险,是未来十年确定性很高的朝阳产业。加上中国保险业,无论寿险还是产险,都一开始处于三寡头高度垄断的局面,后来者难以有效撼动他们的地位。
&&& 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分别居于中国寿险业和中国产险业第二的位置;同时平安的养老险目前的市场份额也走在前面。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系列六(十大压力)
&&& 平安有十大压力:富通事件的完全负面解读,平安的激进,对马明哲的看法,对第一大股东汇丰的看法,对综合金融的看法,对保险的看法,融资问题,减持问题,投资收益问题,盘子大小的问题。
&&& 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其实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07年富通事件怎么去理性客观的看待,关于这点,在系列一专门讨论了,可以算是前进中的失误。第二,对综合金融的认同程度,关于这点,在系列二提到了。第三个问题,其实就是牛熊市的问题。
&&& 熊市里,市场资金持续流出,因此,对超级大盘股,对于融资的股票,对于有减持压力的股票,在散户市场中容易被用脚投票。所以,个人认为,判断牛市是否来了,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市场不再将焦点放在资金面,而转到基本面上。而一旦从基本面来看,保险业作为未来十年最可能爆发增长的行业,平安,作为保险业中的佼佼者,必然得到资金的热捧。如果平安涨停,那么,说明牛市来了。
&&&&平安的十大压力其实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是误解或者不理解,二是股市持续的大旱。而股市资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社会资金的流向。当社会资金的来来去去,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但从世界股市的历史来看,有两点却非常确定:第一、股票是极佳的投资标的。过去百年,股市不仅大幅跑赢了债券,也跑赢了楼市和黄金。第二,中国家庭对股市的配置明显偏低了,欧美家庭,家庭财产的三分一配置在股市上。
&&& 平安的十大压力是好事,否则,就不可能有如此高性价比的股票价格;股市当前还处于人们资产的边缘地带,也是好事,说明未来空间的巨大。
&&& 每天上班,你都在赚钱,但工资是一月一次;做企业的人,他们的结算周期更长些,一年算一次。投资股市,你只要看到你投资的公司每天都有盈利,那么,就是什么时候结算的问题了。
&&& 附:自2007年以来,整个金融生态结构是以房地产和银行理财为核心的。房地产因为过去十年保值增值的不败神话吸引了大量资金,自2011年政府开始强力进行房地产调控,特别是限制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后,房地产信托作为新的金融产品继续在整个金融生态结构中承担核心角色。同时,银行在贷款规模受限和存贷比紧张的大背景下,不断推出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成为储蓄和低风险偏好资金的主要聚集领域。股票市场在整个金融生态结构中始终处于受挤压的状态,再加上PE的全社会普及,股票市场基本处于最底端或最边缘的状态。----------------------------------------------------------------------------------------
系列七(中西合璧)
&&& 这些年来,中国平安的超于同业的扩张和增长,得益于三方面:将国外先进的金融经验引入中国,平安强大的执行力,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通行无阻。
&&&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对西方的金融有许多负面的看法,这是对的。但有一点必须明确,西方在金融领域的探索有益于后发的国家。我们可以吸收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后发国家是有优势的。平安的综合金融框架,后援平台思路,寿险产险的发展方向,人才的培养体系,都大幅领先国内同行,但其实这些东西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平安只是一个引入者罢了。平安的引入不只是让投行帮忙划草图,并且其高管的组成也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一半由境外人士来担任,由做过的人再做一次,成功率自然比较高。
&&& 平安强大的执行力首先是马明哲的功劳。连续数年在年会上发表《我们别无选择》的演讲,在遇到各种挫折后百折不挠往前走,不仅需要透过迷雾看到未来的眼光,更需要坚韧的意志。唯有偏执狂可以成功。由于体制的差异,国企的领导变动得太频繁,国企的领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国企的各种制肘,都对执行力打了很大的折扣。而平安,作为民企,上层的思路更有延续性也更容易贯彻下去。因此平安可以布局十年,平安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推进。
&&& 这几年,平安借助特殊的助力,心想事成。或许,明年换届后就要回归企业经营的常态,国内经营的常态。但这些年来,平安已经完成了其企业的基本架构,后续只要正常经营就可以了。目前平安的保险、银行、投资大局已定;全金融牌照全部在手,医药的牌照也有了;网络的渠道---万里通,1号店,寿险产险的网销,个险的渠道,此外还有银行的渠道,门店的渠道(或许可以借助云南白药和上海家化);后援平台;券商的渠道;基金的渠道;信托的渠道……。未来的平安,已经无需借助太多的其他力量,完全依靠现有的资源,就能大步向前。
&&& 中国不希望金融领域被国外的控制,但又必须将国外先进的管理和理念引入中国,同时还必须安抚那些在WTO框架下无法真正进入市场的外国金融机构(保险10年,外企市场份额占比仅占百分1)。所以,就通过让国外的金融机构入股中国的金融企业的模式,来达到双方利益诉求的平衡。而平安模式,无疑是最适合这种特殊体制下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平安先行先试,在前面走,得到的利润外企大股东也得利不少(控制权还是在国内);另外一方面,平安模式成功后在全国推广,中国的险企快速的进步。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经济特区的模式。平安的成功,来源于中西合璧的力量推动;平安的成功,也基于背后设计师的深谋远虑和小心行事。
----------------------------------------------------------------------------------------------
系列八(激进)
&&& 老年人非常节俭,不是因为他们穷,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国在三四十年前,衣不保暖,食不果腹,甚至发生过饿死几千万人的事情。人们对于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总是心有余悸。平安的富通事件发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也是这个原因,如果不能客观的看待富通,那么就不会买入平安。
&&& 大多人无论对股市的看法还是对公司的看法都无法深入,有些时候是无法客观理性的看待股市和上市公司,有些时候是缺乏分析能力。就如有些人认为中国股市是个吃钱的地方。他们说,中国股市十年不涨,却不能理解,不涨的原因是原先的估值太高,而目前估值很低。当然,他们没有去看到,也没有思考H股过去十年涨了4倍的事实。
&&&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近因效应,说人们对最近发生的事情会特别的关注和强调。08年世界金融危机金融股死伤遍野,10年欧债危机又开影响全球。所有的人一谈金融,必谈风险。他们有去思考什么叫着次贷吗?他们有去思考什么监管缺失吗?他们知道让完全没有能力买房的人去享受大房子是傻瓜都知道的风险,而美国的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监管机构却假装不知吗?然后,他们说:金融机构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风险,甚至认为控制风险是金融业首先要做的事情,激进成为最可怕的企业行为,在他们眼里,不按部就班的也许就是激进,喜欢创新的就是激进。幸亏他们大多是投资者而非经营者,否则,我认为他们的理念经营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马蔚华说过,银行就是一个社会财富的管理中心,不可能指望经济没有变化的自身发展。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下,银行会牺牲贷款收益来维持非常低的不良率。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银行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最好的银行不是控制风险,而是顺应经济周期管理风险、经营风险。但他们的投资者认为银行最重要是控制风险第一。
&&& 其实这个道理和开车一样,媒体不断的刊载鲜血淋漓的车祸照片提醒开车者小心再小心,但如果你在高速上一看二慢三通过反而是高风险的事情。不同路况,不同速度,谨慎而放松的驾驶而非神经兮兮的驾驶才是开车人正常的开车方式。
&&&& (二)
&&& 过去十年,投资者最悲惨的事情是长期把钱放在最保险的银行和相对保险的债券上---在纸币泡沫中丧失大量的购买力(高估值买股票是投机,而非投资)。而审时度势的买房买股票都获得极佳的收益。二成三成首付买房,运用了非常高的杠杆,在5年前10年前是激进吗?05-06年,在股市中投入大多资产买股票,是激进吗?在过去十几年,用房子抵押贷款摇新股,是激进吗?所以,激进和保守不能割裂开来看。在有些情境下,保守是有风险的,激进是稳健的。
&&& 平安的激进主要表现在平安经常创新。中信证券对平安的创新做了一个归纳:中国平安给人不够谨慎的方式快速扩张,源自于公司非常激进的文化,即追求快于行业平均的增长。公司非常激进的文化的一个表现是,我们几乎可以每年都看到公司在发生重大变化,例如银行业务快速扩张和整合(收购3 家银行,若完成注资后持有深发展股权将进一步提高至约61%),保险业务中财险业务规模和盈利快速超过太保且继续拉大距离、寿险业务份额快速提升且最赚钱的个险新单业务超过国寿,投资业务中信托业务近几年信托资产规模和盈利快速增长、证券业务IPO 表现非常优异、基金业务取得牌照;当然也有失败时候,如资产管理业务快速扩张(收购富通资产管理)以投资富通失败、2008 年天量再融资失败等。
&&&& (三)
&&&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平安的激进有几个方面:
&&&&第一、在有大鱼的地方发狠了钓鱼:2006 年至2010 年信托业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1.4%、证券业29.5%、保险业26.7%、银行业22.1%。平安在过去几年时间,疯狂布局。寿险、产险高速扩张,同时成为中国最大、盈利最佳的财富管理服务商(平安信托),还控股了中国第九大银行深发展,成立了平安大华基金,拥有了平安证券,中原证券,通过平安信托或平安置业或者自用的平安大厦购置了不少房产大楼,通过平安财智、平安创新资本、平安寿险pe等多个pe平台成为大量上市未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获得全金融拍照。
&&& 第二、寿险产险的创新和飞速发展:平安的保险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现在已经没有分歧,寿险产险规模保费的飞速增长有些人认为太激进了(目前中国内地保险业最大的成本来自于代理人的佣金,这是被国家卡死的——保险代理人最高只能拿一期的40%,如果在香港、台湾地区,则是超过100%。另外,还有2.5%的预定利率。就是说,无论资金成本还是销售成本国家都给你控制好了---不让打价格战。中国平安的产险成本是93%,利润极高),所以,保险公司过去几年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东西卖出去,卖得越多,赚得越多。(如果国家高度保护下,对保险公司政策倾斜明显的情况下仍然要风险失控,那么,完全市场化后怎么办?)
&&& 第三、海外资产配置(失败)
&&& 此外,关于平安亚洲最大的后援平台,双总部、综合金融思路,平安学院的人才培养,文章并没有指出,其实这些更重要,是大创新,是激进(在十年前开始投入巨资,大量人力物力做后援平台目前很多公司还做不到)。
&&& 再有,文章没有提到的是平安喜欢打擦边球(比如这篇文章:胡祖六智取社保基金 借助平安信托募集30亿 )个人认为,平安这种类型擦边球是平安运用各种资源取巧赚钱,未来未必可以持续。
&&&& 台湾经济高速增长,GDP11持续了30年,GDP7的中速发展阶段也持续了20年,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经济增长向中速经济增长过度的期间,这个阶段,仍然机会腾涌,是投资高收益的阶段,是布局的好阶段。平安的激进对应这个阶段是合适的。同时,由于金融危机风声鹤唳的影响,目前中国的保监会、银监会等多个部门武装到牙齿的监管,对总体金融机构的风险有很好的控制。
-------------------------------------------------------------
&&&& 07年的平安,市值是现在的3倍,内涵价值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07年的平安,寿险占据了集团大部分的利润,而目前,产险、银行、投资的利润总额已经超过了寿险,综合金融已经成型,展翼待飞。07年,已经接近牛市的尾声,而目前,仍处于熊市的底部,平安证券、平安基金枕戈待旦。平安新控股深发展,新形态的银保让人期待,平安和深发展的交叉销售让人期待;如果再考虑未来几年商业养老险势在必行,而平安养老险在市场上暂居第一市场地位,平安养老险未来几年必将为平安的保险带来巨额的利润,那么,平安的盈利能力就非常高度确定了。
--------------------------------------------------------------------------------------------------
系列九(布局)
&&& 在原先的博客中,点击最高的是说平安布局的。上一篇文章,名为激进,但国内金融机构,又有哪家能够做到十年磨一剑,一年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不求一时之功,但求数年之后之利的?所以,激进如平安,难;沉稳如平安,也难。
&&&& 随便百度一下,关于中国平安布局的,就会跳出很多新闻来:中国平安涉入消费领域秘密布局1号店;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获批无悬念高管布局悄然开始;中国平安布局寿险网销首款安康无忧医疗险上市;险企首度投资公立医院平安悄然布局医疗产业链;中国平安:布局内需产业新动向;叶黎成率队中国平安三线布局PE;平安金融控股集团战略布局又有重要突破……
&&& 因此,就以这篇布局来作为平安的结尾。平安的寿险产险已经进入中盘,而商业养老险的布局,综合金融的布局还未进入实质性的获利阶段,所以这篇布局的内容就包括了这两方面。借助原先一些图表来看,会更清晰。所以,也就少文字,多图表。这两年金融机构纷纷说转型,但平安,却根本一直走在一条路上,这条路,从十年前一直通向未来。
&& 一、战略:
&&&& 二、平台&&& 三、规划
&&&& 四、寿险(期缴):04-08年,平安新保低于太保。09-11,超出。总保平安一直优于太保,主要原因是平安坚持期缴,续保费高;而太保很多在冲保费,质量较低。
&&& 五、寿险(个险)去年寿险公司银保受阻,纷纷大力发展个险,但个险已经被平安远远抛到后面。
&&& 六、产险(电销先人一步,09-11年产险保费增速持续超越同行一倍,同时产险综合成本率持续下降。)
&&& 七、布局商业养老险
&&& 附:股权结构。中国平安股东较分散,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较低,不存在控股股东。分散化的股东背景对平安的经营干预很小,作为公司创立者的管理层可以一以贯之的坚持综合金融战略。集团对子公司保持绝对控股比例,大部分接近于100%,提高了集团及各子公司的执行力,降低了沟通和执行成本。这也是平安战略能够一直严格执行的重要原因。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喜乐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