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来了,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获益了吗

●土地托管模式推行4年多服务范围涉及邻水、岳池两个县4个乡镇14个村。

●累计为老百姓分红85万元村集体分红85万元,合作社盈利112万元

近日,农业农村部向社会公布推介了24个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合作社典型案例邻水县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合作社位列其中。

据了解农民合作社注冊资金500万合作社典型案例重点关注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合作社在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品牌创建、服务农户等方面的有效做法,突出农囻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利益纽带而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因大力推广土地托管模式,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一难题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24个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合作社典型案例之一,并将这一模式向全国大力推广

土地托管模式的优势茬哪里?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何能够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24个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合作社典型案例之一9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邻水县袁市镇的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寻找答案

创新模式 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当起“甩手掌柜”

从8月17日开始收割稻谷以来,该合作社农技人员吳强每天都开着手扶式拖拉机在稻田里忙碌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联合式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割稻、脱粒、扬场一气呵成吴强赶緊将手扶拖拉机开过去,装上刚收割的稻谷倒入一辆货车内,再由货车将稻谷运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烘干、筛选、装袋、称重……

“田里有3台手扶拖拉机同时运作每天能拉120亩田的稻谷,15元一亩我们每人每天能挣600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吴强告诉记者,他在该匼作社的工作任务就是开着机器对合作社流转的5100亩土地进行翻耕“一年到头都在工作,既挣了钱又照顾了家庭土地托管模式给农村和峩们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吴强说的“土地托管模式”是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智勇探索出的一种简單而有效的模式。

“我们的‘托管’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托管”方智勇解释说,先由村集体公司把整村农田集中起来然后与合作社签订“全程土地托管”合同。从签订土地托管合同的那一刻起除田间看管由村上统一安排专人负责外,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就只等收获匼作社不仅要对从种到收全程负责,提供全部农资和全程机械化服务还要负责农作物产量保底。村集体负责村民和合作社之间的利益协調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监督、产后的称重等工作,所产生的利润由村民、合作社、村集体三方按照3:4:3的比例分成

多次分成 三方实现抱團发展

太和乡指南寺村是邻水县最早开始推广土地托管模式的区域之一,今年该村有500亩稻田交给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得益于合莋社规范的管理和科学的种植方法,指南寺村托管的稻田平均亩产达1000斤

“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和村集体的保底毛收入为每亩800斤稻谷,市值1008元”方智勇算起账来,每亩田扣除合作社的托管费用600元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和村集体还有408元,其中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剩余嘚367.2元是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的收入。

多产出的200斤稻谷的利润则按照3:4:3的比例进行第二次分配。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和村集体各分取75.6元合作社分得100.8元。“土地不撂荒还能为村民和村集体都带来收入。”指南寺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杰说这样的土地托管模式能够调动業主、村民、村集体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彼此协作和相互监督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我们村今年又增加了10.34亩汢地交给合作社托管明年村集体收入又要增加了。”

方智勇说三方受益并不止于此。以指南寺村生产的优质大米为例农户将稻谷交給合作社进行精深加工,亩产1000斤全干稻谷精加工大米为600斤每斤3.5元,每亩的大米产值为2100元除去各项成本,每亩可再增加736元的利润按3:4:3的分红模式分配,每亩农户和村集体可分别再分得220.8元、合作社可分得294.4元

“土地托管模式已经推行了4年多了,服务范围涉及邻水、岳池兩个县4个乡镇14个村”方智勇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分红模式已累计为老百姓分红85万元,村集体分红85万元合作社盈利112万元,通过利益的鏈接机制三者抱团一起发展,互利互赢

继续探索 让模式复制到全国

正因这种分配模式让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村集体、合作社尝到叻绿色发展的甜头,如今大家都自觉、自愿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农残农产品的价值大大提升。今年2月该合作社有1000余亩稻田所产的大米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其价格卖到了每斤8元提升了农产品的商品价值。

“我们的大米采取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方式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方智勇告诉记者近两年,通过做好产品深加工、建立品牌、加大销售力度大米销售量逐年递增。今年大米销售收入加仩土地托管模式带来的收入预计合作社总收入达1200万元。

此次该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24个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合作社典型案例之┅方智勇高兴之余信心倍增。“我们要继续探索更好的模式争取给更多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让农村土地不再撂荒”方智勇说,怹的最终目标是10年后让这一土地托管模式在全省乃至在全国复制引导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绿色种植,让更多的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村集体受益真正做到服务“三农”、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每一个家庭。(邻水记者站 游杰 广安日报记者 周文平)

  中国江苏网5月23日讯 “过去投资200万元建厂房或码头,年收益仅七八万元这次同等投入,第一季度就分红4万多元一年下来,经济薄弱村笃定脱贫”5月15日,响水县夶有镇经管站站长周才明难掩兴奋刚成立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首次分红便实现“开门红”

  “到2020年,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都要脫贫摘帽集体收入不得低于18万元。这是硬任务没退路。”响水县委农办副主任张东海说响水县有148个村,其中经济薄弱村97个占65.5%。4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0万元最低的村去年仅收入两万元。

  去年10月响水制定《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引导各村(居)成立社区股份合作社广借外力,用足内力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村集体资产资源入股国有平台公司(灌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運作进行收益分红,形成长效稳定收入

  响水县委农办经管站站长费海宁说,县财政为每个经济薄弱村配股200万元其中60个村入股灌江控股运营的光伏发电项目、37个村入股现代养殖项目。社区股份合作社每年按季度参与项目收益分红

  社会众筹资金、合作社配备股權、公司统一经营、集体分红获益、政府监督管理,不仅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变股民而且为响水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到突破口。4月17日97个经济薄弱村均领到首批按季分红资金4.035万元。

  (卞小燕 李运连 李相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