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0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部分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标志: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统治地
(二) 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和主要内容
1.必然性。(1)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建立在极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2)错误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无条件地必然优越于私有制,把所有制结构当成了可以脱离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力而单独存在的、抽象的制度框架。(3)“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不仅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正常发展,还带来一系列问题。
2.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向多元化发展。
一是公有制的形式突破了单一全民所有制的框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快不断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实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三) 我 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办法
1. 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长期性。
2. 重点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改组,一是通过国有资产
的流动和重组,改变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前提:国有资产在企业、行业之间分布过散,战线过长,有限的国有资本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国有经济盘子。二是进行国有资产重组和存量的调整。
3. 改善国有资产的配臵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国有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
1.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混合型所有制结构。
2.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混合型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存在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反映了公有制经济的按劳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的同时并存;二是表明现阶段的按劳分配要借助按要素分配的形式得以实现。
第1页/共10页
寻找更多 ""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答案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参考答案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2.问答题 参考答案
中国改革是全面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得......3.问答题 参考答案
(1)毛泽东的社会矛盾学说:①指出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②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4.问答题 参考答案
(1)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又是一场新的......5.问答题 参考答案
(1)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理论上站得住&&实践中行得好&
人民日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重大创新
&&&&来源:&&&&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相比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更站得住,而且在实践中行得更好,具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独创。它既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和思想方法,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既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指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方法和手段,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牢牢守住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独有的,诞生于中国、服务于中国、发展于中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凸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引下,我们积极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引进股份制、产权交易等现代市场方法,推动中国经济更有效地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运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奇迹。以往人们一般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中国奇迹”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可以采用市场经济手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对市场信号的灵敏性、资源配置的高效性,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从最开始的市场经济受排斥,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再到在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直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助于克服“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渐进式转变形成的,因而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长期的计划经济对市场束缚太多,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就放不开手脚,就会出现“政府失灵”。因此,政府职能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如果放任市场经济自发运行会出现“市场失灵”,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政府对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职能,以克服“市场失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促进产权制度改革创新。随着实践不断推进、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但其解放生产力与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没有变,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没有变,同时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又有了新突破。一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使其坚守在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更好发挥作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二是从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视角,明确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这将极大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促进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我们党始终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这就必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做到效率与公平并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消除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引下,我国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较好地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二次分配弥补一次分配的不公平。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极大地改善了民生,老百姓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全国实现了基本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为中国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导向护航的创新理论。它鲜明彰显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当时的具体问题不断创新,指引中国经济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指引当代中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南。
  (作者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优质期刊推荐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09-03-17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职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经之路 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彻底抛弃哪些使生产力发展成为桎梏和束缚的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 邓小平曾经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前苏联的经济体制。这些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包括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百废待兴、执政党威望崇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为有利于快速动员社会资源并集中用于关键部门的重点建设,而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增多,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决策高度统一排斥市场作用,只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搞平均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上,一方面是统的狠,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的发挥。这两方面都是对生产力的束缚。要摆脱束缚,必须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全自动快速充值系统》已经正式上演了。移动自动充值软件(淘宝版)适用于淘宝网所有卖家,只要拥有了本产品,就可以实现移动24小时自动充值,通过使用我们的自动充值软件后,你只要把电脑打开,挂上我们的自动充值软件,当网上买家拍下我们的宝贝时,系统将自动识别,并在几秒钟为买家号码充值,此过程,无须人工操作,一切自动,所以是职业卖家、兼职卖家、赚钱、充钻的秘密武器...
    目前开通的有广西/广东/贵州/河南/重庆/浙江/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的移动,广东/湖北/浙江/南京/重庆等联通供选择开通,其他省份陆续开通,我们的目标全国各省都能实现自动充值。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专门就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出部署,强调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打开思路、全面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的钥匙。关于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阐述,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论述精辟。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我认为重点是理解“四个三”,即:三个“就是要”的科学定位,三个“永远铭记”的历史进程,新时期三个“最”的显著特征,三个“发展”的根本结论。----关于三个“就是要”的科学定位。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关于三个“永远铭记”的历史进程。报告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关于新时期三个“最”的显著特征。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关于三个“发展”的根本结论。报告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强调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为什么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七大报告的精髓是关于大会主题的表述,而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改革开放部分作了明确回答,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段话,我以为是整个报告的“点睛之笔”,含义很深。换个角度来理解这段话,就是说: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举高了、举好了。这种“举”法,我个人觉得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一面旗帜、两个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为什么要作为旗帜问题提出来呢?就“发展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全部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就“理论体系”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开拓创新的思想结晶。就“伟大旗帜”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决定我们党、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命运的根本指向。我们要增强“举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在思想上弄清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自己自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始终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要自觉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增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近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举世公认的。从民族振兴和造福于民的角度看,中国人民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辛亥革命和新中国诞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伟大转折点和里程碑。----要自觉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没有倒,老祖宗没有丢。中国之所以在当初世界社会主义政权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时能够站稳脚根,根本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走了一步,人民得到了实惠。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来。----要自觉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模式”被广泛认可。今天无论什么人、出于什么心态来看待中国的发展,都不能不承认中国巨大变化的事实。尽管我们不会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向国外“推销”,但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愿意学习和借鉴我国发展经验的事实,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已经超越了国界。总之,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找到的正确发展道路,是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焕发蓬勃生机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能够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伟大旗帜。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阐述,是整个报告的核心部分,是起统领作用的“重中之重”。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重点要在“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12个字上下功夫。----关于科学内涵。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第一次完整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是整个报告最经典的论述之一。其中,每一个层面都有具体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提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出“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等。----关于精神实质。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段话,我理解讲的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或者说科学定位,即“科学理论,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关于根本要求。报告提出了一个总要求和四项具体要求。总要求是:全党同志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四项具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十七大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好,开创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解决好认识问题。邓小平同志晚年说过:“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以后财富怎样分配,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又说:“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以为,我们现在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二是发展起来以后的诸多社会问题。而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两个问题之间相辅相成,如果第二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第一个问题,而且有葬送已有发展成果的危险。----解决好政绩问题。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连。不真正解决“GDP=政绩”的问题,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难以避免,科学发展观也就不可能落到实处。换句话说,只有当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人文指标、改善低收入群体民生指标、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发展指标等,也作为评判政绩的重要标准时,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好落实问题。党代表大会的报告肯定是最高水平、最高权威的,但再好的文件报告,如果没有抓落实的机制保障,其实践效果肯定是层层递减的。比如,科学发展观讲了几年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的现象解决了没有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多少呢?实践证明,很多问题并不是中央没有要求和章法,而是抓落实不够。在文件讲话与抓落实之间,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因此,重视机制性、制度性、体制性解决问题,是目前全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们强调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是这样,要实实在在做好其他各项工作也是这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改革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郑州大学 许圣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市场经济,而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这时的经济既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也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经济形态,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强调的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求不断地深化改革,通过调动各种经济成份和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既有相统一的一面也有相对立的一面。相统一的一面,表现为市场经济固有的属性和内在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许多原则是一致的。如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相一致的;如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原则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则是一致的。相对立的一面表现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驱动的调节机制,它既可刺激人们通过合法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可刺激人们通过非法手段追求非法利益。那么,反对改革的那部分人主要是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相对立的一面放大了,认为改革使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再改下去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了。而主张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人,认为公有制没有效率,只有通过改制实行“民营化”,才能提高效率;并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政府不管的经济,反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这部分人实际上是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相统一的一面放大了,看不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事实上,东欧和俄罗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走私有化的道路并不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也不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迅速改善。因此,我觉得改革必须毫不动摇的推进,但改革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另外,我认为以前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或偏差,不是改革本身带来的,而是政府的职能不到位和一些政府官员的执政水平、执政能力低造成的。我们打开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看一看,关于改革的方针和论述写得多精彩,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超智慧。如果能不折不扣地去贯彻落实,我们的改革一定能顺利推进。但由于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比较低,所以使改革出现一些偏差。执政能力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官员不学无术、不钻研新理论、不研究新问题、不深入实际体察实情,只顾各种应酬、拉关系、跑官要官,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思想方法形而上学。我们经常讲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但实际上中国官员长期跳不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一说政策放活,那就活得没边;一看乱了套,就一刀切给你卡死。如关于高等教育能不能产业化的问题,前些年说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应该收费,应该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很多省市、高校就提高收费标准,也有乱收费的。后来出现一部分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舆论后,政府主管部门又强调说,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因此,不能提高收费标准,并且在一个省,不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怎么样,收费标准是一样的。这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实际上,高等教育不能走产业化的道路是对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又拿不出很多钱来办高等教育,可以适当用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资源。如农、林、地质、师范院校国家财政全包,学生不收学费,鼓励经济困难学生报考这些学校;每个高校都规定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给部分高分学生全额奖学金;不同资质的学校规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提高后强制规定拿出一部分学费资助贫困生。这样通过资源配置,解决了所有人上学的问题,高等教育也就快速地发展起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