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IT行业和金融行业哪个好的IT部门与IT行业核心部门,哪个好

?这么些年来,年轻人对专业和职业的规划选择,越来越有目的性了。一方面是社会的功利性已经无孔不入,几乎所有人都无暇顾及长期规划,而要从短期就卡住有利位置;第二方面是人才过剩,本科/硕士/海龟人员的学历贬值,择业看似很广,其实越来越窄。

整个社会在追逐的2个行业,一是金融,二是IT(以互联网为代表),都无比光鲜,前途一片大好。前者给人的感觉是衣冠楚楚,口中讨论国际经济大势,手中掌握亿万资金流向;后者给人感觉玩世不恭,自由散漫,写几行代码,就可以高维思维打造一款产品,改变世界。

这使得高三毕业高考报志愿时,名牌大学生应届毕业时,以及工作满2年左右后重新思考职业规划时,关于这俩行业的讨论是最为热烈的。我相信,这5年内,只要有渠道、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或多或少考虑过将来是从事IT行业,还是金融行业。

我在某知识问答平台上,看到有人提问:

为什么华尔街招聘极其看重大学出身,不是常青藤高校毕业的,连简历关都过不了,而硅谷招聘则英雄不问出处,面试时可以说: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codes?

换句话说,为什么北京的金融街(深圳的福田区CBD、上海的陆家嘴)主流公司招聘,如果不是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交大等强势名牌高校毕业的,很难得到笔试和面试机会,而中关村(南山科技园、张江)的主流公司招聘,只要你对自己的编程能力有信心,不管你的大学出身,总是有渠道进入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公司,谋得一份程序员的工作?

当然,这个命题也不是绝对的。金融行业同样需要能力,作为投资经理,业绩排名落后同样会淘汰;IT行业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学历更好的发展也会更快。这个命题是说,在考察周期较短的情况下,2个行业在招聘时的侧重点为什么泾渭分明?我在主流的互联网公司和一流证券公司都任职过,虽然年数都不长,但是亲身体验了2个行业的截然不同的风格,今天就从自身经历出发,来尝试解答下这个问题。

第一,金融行业的目的是降低资金流通成本,核心能力是融资和销售,共同的基石是信用。

IT行业的目的是降低人际、人机交互的成本,核心能力是技术,证明方式是产品。

金融行业发展几千年了,交易手段和市场越来越丰富,但是亘古不变在发挥作用的依然是:信用。说白了,你是一个创业者去融资,风险投资机构凭什么相信你能5年后成功?你是一个私募基金经理,各路的金主凭什么愿意相信你能取得不错的年化收益率,然后把钱交给你?你是一个卖方的分析师,买方基金在你路演推荐后就买入股票,除了他们对股票的判断外,还看重了你的什么品质?你是华尔街一家投行或国内券商投行部的承销人,待上市公司凭什么选择你来辅导他们上市IPO?

信用的获得来源有好几种。比如,你身处大平台,你有政府或名人背书,你有不错的过往业绩。但是,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怎么快速向客户证明你的潜力,或者信用呢?要知道,金融行业的专家和骗子,从表面上看不出区别的。而客户的一单生意,以亿元资金来计算已经是很保守的了,考察周期起码1年以上,哪个客户愿把自己当做小白鼠,去冒这个风险呢?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出现一道最有效的标准:大学出身。不管你怎么评价现在的教育体制,不可置疑,出身于顶尖大学的毕业生,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信用。这证明他在毕业之前的十几年,学习能力、自律精神、眼界广度是没有问题的。当客户面对着一群名牌大学毕业、衣冠楚楚、谈吐自信的年轻人时,很容易瞬间就信服了,进入业务谈判阶段。

IT行业则很不同。IT(互联网)公司做出来的产品,是要解决用户(客户)的痛点需求的,他们对最终产品的考察周期很短,判断很快。我们从来没有听说阿里、腾讯等公司对外说,因为我们的员工学历都很高,所以我们的产品体验非常好。公司对员工编程能力的考察周期也非常短。程序员和机器语言打交道的能力,在笔试和面试过程中,很容易判断出来。和金融行业相比,这种能力的考察是非常准确的,骗子、水货、忽悠者是很难过关的。当然,涉及到高级人才时,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分布式架构时,也是需要多方考察的,时间周期长一点。

第二,金融行业对人才规模的需求,几乎不会随着行业/公司/资金的规模线性增长;IT行业的人才密集性比传统行业好,但行业向好时对人才规模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

一个投资经理,掌握1亿资金的投资组合时,跟掌握10亿资金时,团队人员的配置可以完全不动,投资逻辑大致不变;一个证券公司,包含研究部、投行部、资产管理部、销售部、经纪业务部,在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和下半年的大熊市里,人事架构和人员构成,也可以几乎不动,要知道,那可是天堂和地狱2种完全不同的资本市场环境。

这种相对固化的职场供需环境,对那些已经取得成就的职场人而言是好事一桩,但对供给源源不绝的毕业生来讲,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我不止一次见到实习生招聘时,一个分析师的岗位,引来国内外著名高校待毕业生的简历成百上千封;非核心岗位的校园招聘,你能想到的美国知名高校,都有海归人员来应聘。不在这个环境下待过,你很难想象金融行业招聘时的供给和需求比例,这么令人咋舌。

互联网公司则不同。微信产品刚诞生时,腾讯的广州研发部只配置了不超过15个人的规模,如今则是数千人的事业群了;京东起步时也才几十人规模,如今都是几万人的队伍了。每一次产品的深度扩张,或者横向试水,都需要相当数量的程序员、测试人员、产品经理来支撑。即使现在认为中国互联网渐成垄断之势的意识成为主流,但是创新带来的市场盘子还是在逐渐变大的,整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美国硅谷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对Computer Science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远大于供给。比如说微软公司12万员工,一著名常青藤高校一年的本科/硕士/博士的毕业生总数有1000个,已经算是很大量的了,就这样还满足不了需求。所以,互联网公司除了能够吸纳大学出身比较好的求职者外,英雄不问出处,是骡子是马,都可以拉出来遛遛。

第三,金融行业看重合规性,不鼓励创新性;IT行业没有创新性,就等于死亡。

金融行业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资本的最优配置,让资本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但回顾近50年历史,资本市场的每一次所谓创新,几乎都会能给社会带来或大或小的系统性风险。马克思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所以,各国对金融行业的要求中,合规性都是远重于创新性的。所以,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取得良好结果的毕业生,是可以在框定好的评价体系内,按部就班,完成好公司、行业、国家的合规性要求的。

互联网行业则有所不同,创新性是永远需要摆在第一位的;产品没有差异化,就等同于死亡。它对人才的要求,除了编程技术能力外,自由、散漫、不拘一格的产品思维同样很重要。贴近用户、敢想人之不敢想,这些思维的培养,是需要土壤的。一个团队里,如果大家背景都很类似,大学出身都是又专又红,同一种思维模式的,那必然是一潭死水,是不可能脑洞大开,火花碰撞的,创新性就容易出问题。

话说了这么多,那么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在择业的时候,有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呢?

当然没有,只有是否适合而已。那更多人会更关注说,在工作3-5年之后,哪个职位带给自己的收入更高呢?

这个问题很难有标准答案,我可以尝试着回答一下。假设你是某重点大学的2017届硕士毕业生,对2个行业无倾斜偏好,并且都拿到了腾讯/阿里/百度、中信/申银万国/国信/易方达基金 等同等量级的offer,努力工作3年之后,统计意义上来讲,金融行业的收入可能略高一些。但这个答案是无意义的,因为等到你的职场能力到了这个层次,工作本身带来的收入的差别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影响不到你的幸福感。工作的成就感、内心的兴趣、未来职业的定位,才是决定你30岁以后职场是否有激情、人生是否幸福的根本因素。

毕竟,美国有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马斯克,却只有1个巴菲特;中国有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刘强东,也有无数的金融骗子说自己是中国的巴菲特,我看100年内也出不了一个巴菲特。

作者:范小明,创始人。11年互联网经验,5年投资经验。

加载中,请稍候......

(一)、每年的码农都流去哪了?

最优质的码农都去BAT了?错,纯论薪水,BAT最多只能算是3、4等的offer。

IT民工的毕业去处有哪几类?就员工来说,我觉得按照待遇,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国外的offer、国内互联网顶级offer(主要是游戏公司)、银行IT、互联网、华为、运营商、IT软硬件外企、其它通信设备商、IT软硬件内资公司。

适合码农发展的,薪水也高的,当然是Google、FB、Amazon、MS等总部的了;另外,还有一些薪水也不错的,例如斯伦贝谢等跨领域的公司来大陆招人去海外工作的;HK等也有很多投行的IT中心,来大陆招人去HK、海外工作,这也算是很不错的offer。

这代表了哪批人?那批天才码农,或者综合素质很高的码农。

这些公司,加起来每年在大陆会发几百个offer。

另,八卦一个:据说国内极客氛围很好的网易有道,是Google、FB非常喜欢的一个资源池。去了有道,可能等于打开了去国外的半个大门。我不知道这该是网易有道的荣耀还是悲伤。

在有道,一堆高智商的码农没有像360、去哪儿那样接地气。投了巨大力量做的有道搜索不得不改用360的资源。所幸,有道这两年开始务实、接地气起来。不知道过几年会成为另外一个接地气的本土卓越互联网公司,还是继续做大家去Google、FB的跳板。

2、其次是哪?国内互联网的顶级offer:

这代表哪批人?代表了那批很优秀的码农,这批人,热爱编程也很聪明,国内互联网公司是大家很好的归宿。这里面实际有很多人也拿过美国的offer,只是不想去而已。

这个市场,每年几百个offer还是有的。

3、再次是哪?BAT普通offer?NO,银行IT等。

每到年底、年初,互联网公司总会迎来一拨校招的拒offer、毁约高潮,为啥?因为各个银行软开、科技部等发offer了。

同样素质的人,如果在银行,80%的概率税后收入比互联网的税前收入高。对,你没看错,就是人家税后比我们税前高。

在大部分银行,转正后1、2年内税后超20W很常见,更不用说民生银行等高帅富了。一个是税后20W,一个是税前20W,高低立现。

而且,人家还解决北京户口!@#~

这代表了哪批人?技术水平不错,综合能力也不错,但是不太想做一线开发、不是特别热爱编程的人,这些人一般会选择去银行。

这批一年发多少offer?北京的四大行,加上十几家中小银行、政策银行,一年差不多有1、2k人的需求。

插播一下:大家觉得他们拿的挺多是不是?错!金融IT就该拿这个收入,甚至说,他们现在的收入还低了,国企对于IT还是不够重视,银行IT创造的价值远高于客户经理、高于柜员。

看看光大证券的事情就知道了,图便宜,不自建IT团队,不花大价钱买IT服务。你以为高盛、摩根忽悠客户那么多钱,靠的只是销售和关系嘛?后台也很重要。

但是,在国内的体制下,他们只能拿这么点。为什么这么说,暂且按下不表。回头第三部分,讲整个社会,讲整个大行业的时候再做分析。

4、接下来:BAT等主流公司的一般offer

BAT三家一年就有3、4K人的校招量,360、新浪、网易(含有道)、搜狐(含搜狗、搜狐视频等)、完美、去哪儿等公司每家也有个上百的招聘量,也就是说,主流互联网公司每年得有个5、6K的新增码农需求量。这里面据说能给北京的高校发出3、40%。

这批人是哪批人?基础扎实,也很聪明,很努力,热爱编程的码农。她们可能不如40W的大牛们那么耀眼,但她们是各个公司最可靠的中坚力量。一个大公司,人力工作的关键就在于能招来多少这样的码农,并留住她们。

这档offer一般在20W左右,360、有道、搜狗、阿里、去哪儿一般会多给点,百度、腾讯等一般会少给点。

这里面有种特别的offer,就是体制内的互联网——人搜、盘古。前两年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这两家?大家不就是图个户口,收入也还不错嘛,公司也还算行嘛。至于现在公司什么情况,很重要吗?干的不爽交了户口违约金接着跳嘛。

有了户口,起码人家不用等两年后工作居住证下来再买房子,不用交孩子上学的赞助费,光看这两年房子涨的速度,也抵得上你在百度干个5年10年了。

什么?你在这两家工作,但是毕业后没有立刻买房?我只能替你默哀下了。那你要了户口干吗。。。

5、再往下是谁?是华为

你看到的没错,我单独把华为当作一类跟行业平级的列出来,因为华为不招则以,一招就是1W、2W人地招,对市场的冲击太大。华为是中国最大的、最国际化的、最有竞争力的IT高科技企业,虽然我不喜欢华为的作风,虽然华为坑过我的猎头费,不过不妨碍我们对他的认可。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论应届生收入,华为只能甘居前几类人的后面,但是同样素质的人,如果你能适应华为的文化,那么工作5、6年后,前面的所有人一般会被华为甩的连影子都看不见。

一个素质中规中矩的人,如果愿意在华为拼搏,去海外工作,4、5年下来,工资+分红+奖金,4、50W是个很轻松的事情。在华为,80后的国家首代已经很常见了。

百万年薪,在互联网这边真心算个高收入,在华为真心不算啥,全国几十个办事处,哪个办事处没几个这样人的?全球上百个代表处,哪个代表处没有几个这样的人?

每次有华为海外的人咨询我跳槽的事情,我第一句都问降薪5、60%考虑吗?

为什么华为能给这么多钱?这个我们按下不表,在第三部分分析行业的时候再讲。

至于华为招多少人,那看心情,2011年是2W人?offer情况我就不说了。

6、再往下是运营商及其它国企。

北京这边,CMCC、CT、CU三家的北分、研究院、设计院,加起来大概2K人左右。 这些公司基本都解决户口,薪水基本都是15~20W(折合到手10~15W左右)。

不过,友情提醒,运营商一直在降薪,从未停止过。最近移动都被抓了快10个省公司老总了,前几天广东移动的老总也被抓了,为啥?按集团某领导的说法:十年了,一直在降薪,能不出事嘛。。。

运营商为什么一直降薪?下次再说。

另外,有大量的军工企业,我不了解招聘规模、收入,不便评价,但是,北航每年大把的人放弃互联网offer转去航天五院等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对方解决户口。

7、再其次:IT外资公司、通信设备商、互联网公司的二等offer、部分国内软家公司:

爱立信、IBM、O记、阿朗、HP等,大批的互联网公司就不说了。大部分外企,例如NSN、索尼、阿朗这种赶上总部要裁掉欧洲、美国、日本哪个产品线了,也会转移几十几百个职位到中国来,否则万年不招人。另外用友、金蝶、亚信等,前几年年景好的时候,收入也不算差(起薪不高,奖金多)。

这批公司中,很多公司的性价比比互联网的更好。为什么?因为工作轻松+户口。

首先,传统行业嘛,没那么多竞争,就那么几家公司。其次户口指标一般比互联网公司多。为什么?因为她们大多是销售型企业,给北京的纳税多,像用友,2012年的销售额也有42亿,这是什么概念?就是除了BAT、盛大、网易、搜狐、当当(这是赚了电商的优势),其它的公司收入都比用友少,自然纳税也少多了。

因此很多技术不错的、综合素质不错的,也经常会选择这类公司。其实每天9、10点上班,5、6点下班,没事喝个下午茶,聊聊QQ也挺好的。

这批offer有多少?一年上万个?

8、再最后,是那些做软件外包、给政府、央企做项目的公司:

中软、东软、海辉、软通、各地的中小型为政府、央企做项目的公司等,这个基本4、5K起了。这每年的量海的去了,几万几十万地招。

(二)、靠谱的码农到底有多少?

中国每年有多少新增码农?据热心网友统计,23%的大学生都是学计算机、通信、电子相关专业的。也就是说,全国每年有160万新增供给。可实际呢?合格的码农呢?传百度去年应届生没招满,为什么?质量的问题,新增码农中靠谱的码农数量极少。

1、 靠谱码农多难找?

我们不讲BAT的需求,以华为为例吧,对比BAT,华为的要求算低了。

如果一个人大学的课程都认真学了,能考个70分,实验课就算抄了也能看懂别人的代码,这样的人在技术上就可以满足华为的要求了。

可就这样,在很多211院校,华为的offer就是一等一的offer了,一个班也就个别人能拿到。

2、 靠谱码农占学生中的多少?

那到底靠谱码农占学生比例多少?我们提升一下要求,以BAT为标准,举北邮为例:

刨去清北,北邮应该是北京最大的靠谱码农池子了。(北航、中科院等院校码农素质也很不错,只是人没有北邮多,因此以北邮做代表举例。)那北邮有多少比例的靠谱码农呢?

北邮每年约3000名本硕毕业生找工作(估算,抛去考研出国的),其中约2000人是计算机、通信、电子相关专业,估计其中有人跟计算机相关的。这人里可能7、80%的都投过百度,有多少人能拿到offer呢?据说是3~400个。

也就是说,北邮的学生,只有30~50%的比例可以拿到百度的offer。

上述数据只是估算,欢迎百度的亲帮忙修正下数据。

这让我想起来去年一个百度的哥哥调侃校招,在北京招聘的时候,抱怨现在的应届生素质怎么一年不如一年。等到了外地,才发现,哦,北京的学生质量还挺好的。

3、新增码农的新增池子有多大?

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每年,清北、北邮、中科院、北航、北交、北理、北科等几所最主要的池子加起来,计算机、通信相关专业毕业要找工作的,也就8、9千人,这里面就算有50%的靠谱码农,也就4、5K人。这还是往高里说的。

但你看看我们上文列的招聘需求?虽然不是只有小部分offer发给北京的学生了,但是北京市场的靠谱码农显然是供不应求的。

另外,入学的学生每年都在减少,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已经连续5年下降了,而且这个学生人数减少的趋势会一直继续下去。。。

大家算是明白招人有多难了吧。

4、都谁在跟互联网抢人?

其实上文已经说的很透彻了,这里再多说两句。

A、 20W的童鞋都在犹豫去哪?

这档童鞋技术都不错,互联网公司给20W,嗯,不少了。但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不解决户口,或者说,20W的这档童鞋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没有肯定的把握拿到户口。

但是,这批童鞋在很多IT公司,会被当作绝对主力看待,如果愿意,公司会百分百愿意帮给你在公司的户口指标队伍中排前列。

而且,相对而言,IT公司更为轻松一些,性价比更高一些。

因此,很多通信、电子的童鞋会放弃互联网的offer,转投其它行业。

B、15W左右的人在犹豫去哪?

这档的同学,大多是基础也挺不错的,但是对于编程没太多热爱的童鞋,她们做互联网、做通信、做IT其实差别不是很大。

通信、IT相对稳定、轻松,而且运营商还是甲方,工作心态不同。而且,运营商有户口。且部分运营商的北分,以及部分研究院的收入并不低,税后15W还是有的,比20W的税前还略高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何苦一定要去互联网呢?能给户口吗?钱多很多吗?

满足要求的码农就那么点,各家互联网公司还不往死里面抢。哪个码农手里不是几个offer?在这力,说个八卦。

听说,只是听说,BAT的某司今年校招非常重视,量很给力,薪水一贯地给力。考虑到某司各个产品线业务量不断翻倍,新业务不断,看起来都很有前景,风头正旺。而BAT的另外两家,这两年发展有点缓慢,校招的薪水如果再跟不上,那招聘堪忧阿。

因此各位老板、用人部门也别老苛求招聘HR们,别老说今年的简历质量不行,你们HR做的不够。事实是,码农的量一年比一年少。

有本事多加点钱,多申请几个户口指标,多申请几个工作证的指标。否则你们拿什么跟银行IT、运营商抢人,拿什么跟友商抢人?

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了2016年平均工资数据,全部一套表平台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394元,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

??2016各行业平均工资出炉 IT业首超金融业排榜首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李金磊)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了2016年平均工资数据,全部一套表平台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394元,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

??2016年平均工资数据公布。(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水平突破12万元,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金融业工资水平则退居次席。

??全部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394元

??——外企岗位工资差距最大

??调查显示,2016年全部一套表平台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394元,比2015年增长7.0%。

??2016年分地区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自国家统计局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123926元)最高,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16倍;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46742元)最低,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1%。

??从各类型企业岗位间差距看,外商**企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32;其次是港澳台商**企业,最高与最低之比为3.45;第三是国有企业,最高与最低之比是2.91。私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岗位平均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分别为2.27和2.29。

??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来自国家统计局

??IT业年平均工资破12万元为最高

??——工资水平首次超过金融业

??长期以来,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排在首位,但今年悄然发生了变化,IT业平均工资水平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

??数据显示,2016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为122478元,比上年增长9.3%,而金融业年平均工资为117418元,比上年仅增长2.3%,增幅排各行业门类第二低位。

??对于这种排位的变化,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解读称,随着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得以快速增长。而金融业工资水平退居次席,主要受银行业高管限薪以及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

??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自国家统计局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自国家统计局

??私营、非私营单位工资差距较大

??——非私营单位高出逾2.4万元

??从工资水平看,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可见,二者之间工资差距明显,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比私营单位高出了逾2.4万元。

??为何两者工资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对中新网记者分析,非私营单位包括国企、外企等,大中型企业居多,效益比较好,而私营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于非私营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大都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劳动者议价能力也不强,导致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前者。

??苏海南认为,这两类用人单位平均工资差距大,有其客观原因,也存在不合理因素,建议进一步推进“控高”“提低”,一方面要破除垄断,实现更充分的竞争,调控非私营单位中某些行业、单位偏高偏快的工资涨幅,另一方面要改善私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条件,构建平等竞争的市场化格局,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使得劳动者的工资在企业能够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合理增长。

??资料图:求职者在看招聘信息。 安源 摄

??哪些行业工资增长较快?

??——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哪些行业的工资增长较快呢?数据显示,在非私营单位中,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率分别为13.9%、11.9%和11.7%。

??在私营单位中,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房地产业,增长率分别为12.2%、11.5%和10.3%。

??孟灿文指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些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行业平均工资增长不仅高于全部行业的平均增幅,也超出本行业上年同期增幅。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平均工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3%、9.2%和9.7%,增幅分别扩大7.4、1.0和1.1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相关行业工资增幅大多高于平均增幅。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9.7%,教育业增长11.9%,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增长11.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9.8%,均超过8.9%的平均增幅。(完)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行业的I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