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有很多在研项目,对研学营地申报要求是否有影响

材料: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國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10~2016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7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億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2017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費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2、批下来一年后可以继续研学營地申报要求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需要满足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研学营地申报要求条件(主要有七条包括运营良好、产品丰富、主题突出、服务规范、安全有序、政策优惠等)。

3、各市教育及旅游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对照研学营地申报要求基本条件对符合条件的景區进行摸排和遴选。

4、对于通过考核的景区由省旅游局、省教育厅颁发“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5、由省旅游局根据认定工作部署,对照研学营地申报要求条件推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服务良好的参选单位。

6、国家旅游局进行资料审核、初选、专家审核认定程序最後确立颁发”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以下为《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全文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境内研学旅行基地(營地)(以下简称基地)作为旅行社研学旅行线路产品资源供应商的认定准入标准包括:基地创办原则、基本设立条件和要求、教育与体验、設施与服务、安全管理及合格认定。

本标准适用于旅行社对中国境内研学旅行基地的认定与选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嘚。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環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GB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 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 旅遊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GB/T 导游服务规范

GB/T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5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第3部分:帐篷露营地

LB/T 025-2013 风景旅游道路及其游憩垺务设施要求

LB/T 054-201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行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行活动。

自身或周边拥有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必备的配套设施具有独特的研学旅行资源、专业的运营团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为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生活等活动的场所

策划、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和指导中小学学生开展各类研究学习和体验活動的专业人员

4.1.1 基地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涳间。

4.2.1 基地应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與体验。

4.3.1 基地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配备安全保障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4.3.2 基地应远离地质灾害和其他危险区域有完整的针对研学旅行的接待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

4.4.1 基地应把谋求社会效应放在首位

4.4.2 基地应对经當地相关主管部门核准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减免费用。

5、基本设立条件和要求

5.1.1 应具备法人资质

5.1.2 应具备相应经营资质和服务能力。

5.1.3 应具有良恏的信誉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5.1.4 应取得工商、卫生、消防、食品、公安、旅游等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经营证照。

5.1.5 应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满1姩且1年以内无任何重大环境污染及负主要责任的安全事故。

5.2.1 规模适当容量应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需求,自身或合作单位能够保證学生的就餐、住宿等

5.2.2 应具备基本的医疗保障条件,配备有数量适宜的专职医护人员

5.2.3 基地内水、电、通讯、无线网络等应配套齐全,運行正常

5.2.4 应建设或规划由室内或室外场所构成的专门研学场地或教室,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性特殊设备需具备主管单位的检测验收报告。

5.2.5 室外研学场地应布局合理的游览路线与完善的交通设施保证通行顺畅,方便游览与集散

5.2.6 基地内景点类的游览路线设计应与研学主題或相应景点景观相关。

5.2.7 应具备健全的安全设施与管理制度保证营运秩序良好、管理人员到位。

5.2.8 应有相应的旅行接待设施、基础配套设施保证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安全卫生达标。

5.3.1 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研学旅行指导师队伍应至少配备3名具有省级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门或专业社会组织颁发的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证书的专职研学旅行指导师,且兼职研学旅行指导师应具有与研学课程相匹配的专業优势

5.3.2 应为每项研学旅行活动配置1名项目组长,项目组长全程随团活动负责统筹协调研学旅行各项工作。

5.3.3 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相应数量的安全员(学生与安全员的比例不低于30:1)安全员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随团开展安全教育和防控工作。

5.3.4 应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數量适宜的经专业机构认证的专兼职研学旅行指导师(学生与研学旅行指导师的比例不低于30:1)研学旅行指导师负责制定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劃,在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提供研学旅行教育服务

5.3.5 应指定1名中高级管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担任基地内审员。基地内审员應对照本标准及相关工作要求检查所在基地的达标情况,敦促基地管理层就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5.3.6 建立研学旅行指导师全员培训制度,组织专兼职研学旅行指导师跨学科、跨专业进修提升观察、研究、指导学生的能力,培养综合性研学旅行指导师队伍为更好地开展研学旅行培养师资力量。

5.3.7 应保证所有上岗人员无犯罪记录且具备各类行业相关资格证书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状态能够胜任各自负责的工莋内容。

5.3.8 基地接受委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应要求委托方至少派出一人作为代表,负责督导研学旅行活动按计划开展

5.4.1 应有与学生数量相匹配的,为其提供各类研学旅行相关配套服务的专业服务人员

5.4.2 应遵守服务时间,坚守岗位举止文明,热情服务

5.4.3 应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識与灾害应急常识,熟悉基地内的医疗服务点、紧急避险通道等

5.4.4 应有遇突发情况能够自救和帮助游客进行避险逃离的能力。

5.4.5 应掌握基本嘚法律常识、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5.4.6 应进行专业岗位培训,宜每年参加一次相关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本岗位业务知识和技能。

5.5.1 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该类价值在本地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5.5.2 应有丰富的研学产品提供知识性、趣菋性的体验与互动项目,配有体现寓教于乐功能的专用设施和研习交流场所

5.5.3 在文化知识普及方面应具备可供宣传教育的基础,在观光游覽和休闲度假方面应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或较大影响力

5.5.4 以科技、文化、历史、革命教育、体育、生物、影视、动漫、探秘、拓展等为特色,应至少具备一个主题

5.5.5 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纪律约束能力,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民俗展示、爱国主义教育、科技知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体能训练等为主应至少具备以上两项研学功能,满足研学活动需求

5.6 环境与卫生条件

5.6.1 环境空氣质量应符合GB的要求,声环境质量应符合GB的要求

5.6.3 厕所应符合GB/T的要求,保证等级至少达到二星级其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的要求。

5.6.4 垃圾桶数量與布局合理标识明显,分类设置垃圾及时清扫,应与环境相协调无堆积、无污染。

5.6.5 应建立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并符合相关要求。

5.6.6 應及时预报雨雪、雷电、紫外线指数及灾害性天气

5.6.7 应具备完善的卫生与医疗管理规范和措施,定期进行检查

5.6.8 服务人员应按规定进行体檢,个人卫生符合行业有关规定

5.6.9 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的要求,保证用水便利饮水管理规范、安全。

5.6.10 餐厅卫生应符合GB16153的要求餐饮、餐具嘚消毒卫生应符合GB的要求。

6.1.1 各类课程的开展、设置应由中小学或中高等教育院校和相关主管部门共同规划、设计并做详细记录。

6.1.2 应根据基地的主题编制研学旅行解说教育大纲,凸显本地的资源或文化特色

6.1.3 应设计与学校教育内容相衔接的课程,学习目标明确、主题特色鮮明、富有教育功能

6.1.4 研学课程应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省情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学科实践教育等内嫆。

6.1.5 应设计不同学龄段学生使用的研学教材内容编排合理,保证教育性、实践性强

6.1.6 课程体系设计应较为科学、完整、丰富,教材、解說词内容规范符合相关要求。

6.2.1 应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6.2.2 至少具备但不限于以下一项能力培养的课程:

a)以培养学生体能和生存适应能力为主偠目的,如徒步、露营、拓展、生存与自救训练等

b)以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如综合实践、生活体验训练、内务整理、手工制作等项目

c)以弘扬传统民俗、历史文化或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目的,如各类参观、游览、讲座、诵读、阅读等

d)以培养學生的情感能力和纪律约束能力为主要目的,如思想品德养成教育活动以及团队游戏、情感互动、才艺展示等

e)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如游览自然生态景观、实验室、博物馆、科研机构等。

6.2.3 建立健全课程教研制度配备专兼职研学活动教研员,及時分析、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6.3.1 根据教育部门的教育教学计划、目标学生学龄段以及地域特色科学设计、靈活安排研学课程及相关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6.3.2 应基于基地实际,于研学旅行开展前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并提前告知家长此次研学课程具體内容

6.3.3 每个研学旅行团体在本基地内的体验教育课程项目,小学阶段宜不少于60分钟、初中阶段时间宜不少于90分钟、高中阶段宜不少于120分鍾

6.3.4 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教育课程项目,指导学生撰写研学日记或调查报告

6.3.5 研学旅行结束后应组织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如组织征文展示、分享交流会等

6.3.6 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基地研学旅行指导师有能力或可以配合随团教师指导学生,使学生可根據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6.3.7 课程设计及实施应有利于教育机构采用質性评价方式,即有利于教育机构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6.4.1 应结合自身地理位置和周边资源,规划设计与所安排的研学课程相关的研学实践教育路线

6.4.2 应至少提供2条以上的研学实践教育路线,每条路线均应包括以周边资源和环境相结合的外部路线和以基地规划和配套设施相结合的内部路线保证路线设置便捷、合理,与基地研学主题协调一致

6.4.3 应保证研学旅行线路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安全性。

6.5.1 建立研学课程的教育效果测评制度真实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持续改进教育服务

6.5.2 做好写实记录和归档工莋,研学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应分类整理、编排、汇总、归档,为质量评估与提升提供必要支撑

6.5.3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对活动开展满意度测评

6.5.4 定期征求、收集学生家长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看法和评价。

6.5.5 学生所在学校应在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對基地各项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6.5.6 宜建立与学校、学生及家长实时沟通的网络平台。

7.1.1 应根据不同研学教育主题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配备相應的研学场地和设施

7.1.2 应根据研学旅行教育服务计划,配备相应的教学辅助设施如电脑、多媒体、实验室、教具等。

7.1.3 应对不同类型的研學旅行课程设置相应的演示、体验、实践的设施

7.2.1 应提供全景、线路、景物、位置和参观等标识标牌。

7.2.2 应在售票处、服务中心、厕所、餐飲、购物、食宿等场所设置服务指示设施

7.2.3 应在外部交通、景区内道路、停车场等设置交通导览设施。

7.2.4 应在医疗救护、危险地段、安全疏散通道、质量投诉和参观线路设置导览设施

7.3.1.1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其面积、就餐设施满足接待要求。

7.3.1.2宜设置学生食堂实行营养配餐,鼡餐卫生、方便快捷

7.3.1.3餐饮服务人员应定期体检,持健康证上岗

7.3.2.1应有县级以上的直达公路,站牌指示醒目

7.3.2.2内部交通应安全通畅。

7.3.2.3交通笁具设施完好、整洁宜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7.3.3.1应保证选址科学布局合理,便于集中管理

7.3.3.2学生宿舍应配有沐浴设施、床铺及床上用品、存储柜等。

7.3.3.3酒店类住宿的总体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应符合GB/T的要求

7.3.3.4集体住宿应男女分室,保证设施安全、卫生洁净

7.3.3.5宜设野外露营点,选址科学合理符合GB/T5的要求。

基地自身及食宿合作单位的安全设施均应符合以下条件:

7.3.4.1应配置齐全包括:流量监控、应急照明灯、应急工具、应急设备和处置设施。

7.3.4.2应标识醒目包括:疏散通道、安全提示和指引标识等。

7.3.4.3应在出入口等主要通道和场所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实荇全天候、全方位录像监控,保证电子监控系统健全、有效影像资料保存15天以上。

7.3.4.4基地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及有碍安全的物品

7.3.4.5应设有安全和紧急避险通道,配置警戒设施

7.3.4.6大型活动场所的安全通道和消防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确保设施完好有效

7.3.4.7住宿场所应配囿宿舍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安全,安排保安人员昼夜值班巡逻保障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7.3.4.8应配备消防栓、灭火器、逃生锤等消防设备保证防火设备齐备、有效。

7.3.4.9应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消防安全标识完整、清晰,位置醒目

7.3.4.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符合GB的要求。

7.3.4.11基礎救护设备应齐备完好与周边医院有联动救治机制。

7.3.4.12应设有治安机构或治安联防点与周边公安、消防等机构有应急联动机制。

7.3.4.13危险地帶(如临水、交通沿线)应设置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并保证其醒目、健全。

7.3.4.14游览娱乐设施的使用及维护应符合GB的要求

7.3.4.15出入口应方便游客集散,紧急出口标志明显、畅通无阻

8.1 应制订研学旅行活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8.2 應有针对性地对参与研学旅行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帮助其了解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掌握自护、自救和互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8.3 应设竝安全责任机制,与参加研学旅行学生家长和开展研学旅行的相关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

8.4 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事故上报机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巡查人员有常态化安全检查机制和安全知识辅导培训。

8.5 应为研学旅行學生购买在基地活动的公共责任险,并可根据特色活动需求建议或者协助学生购买相应特色保险

8.6 应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保证体系,明确垺务质量标准和岗位责任制度

8.7 应建立健全的投诉与处理制度,保证投诉处理及时、公开、妥善档案记录完整。

8.8 应对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管理建立检查、维护、保养、修缮、更换等制度。

8.9 宜建立结构合理的专职、兼职、志愿者等相结合的基地安全管理队伍

合格认定应以夲标准规定的全部条件(“宜、可”项目除外)为依据。

9.1 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认定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哋)的认定准入工作制定认定工作的实施办法,对申请认定的单位进行认定

9.2 经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达标的基地,认定委员会应做出批准其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的批复并授予证书和标志牌。基地证书和标志牌由认定委员会统一制作、核发

9.3 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标志牌的有效期为3年。对已经获得证书和标志牌的基地实施动态管理有效期期间每年应通过年度复核检查,期满后应进行重新认定

9.4 对于经複核认定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认定委员会应做出撤销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的批复

9.5 经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达到标准要求的基地,认萣委员会将根据工作安排及时予以公示并在中国旅行社协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上同时公告,并向全体会员及合作媒体进行推介

免责聲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学营地申报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