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塑造型战略咨询行业,它适合哪些行业

简介:《战略简史——引领企业竞争的思想进化论》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美国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战略管理思想的变迁,美国咨询公司的发展历史。

说明:2016年我在纽约一家书店里买的此书英文版。2017年12月16日开始以《美国咨询公司的历史》为题在微信公众号上连载我将一些内容译成中文和略加评论的笔记。2018年1月9日得知已被国内买了中文版权在翻译中。我后来暂停连载。这是一本非常值得翻译出版的书。译者精心打磨的中文版现已面市。经译者同意,我将自己读英文版写的笔记分享给大家(包括了此前发过的所有内容,略有修改,全文约2.4万字)。可能有理解不到位译得不准确的地方,抛砖引玉,推荐此书。

Henderson),贝恩公司的比尔·贝恩(Bill Bain),麦肯锡公司的弗雷德·格鲁克(Fred Gluck),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叫“密史”还真不仅是吸引人的噱头,书里讲的事的确不为一般人所知。这书既是美国咨询公司的发展史,也是美国公司经营环境、战略管理思想的变迁史。

作者是哈佛商业出版社编辑主任,以前担任过《财富》杂志执行编辑。行文带着资深媒体人的老练、幽默、意味深长。写得既专业又通俗,既有管理理论的介绍,又有人物、轶事的描写,既有对商业思想的尊重,也有对很多商业套路的调侃和揭秘,揭示了各时期流行管理思想兴衰背后的原因。在他笔下的历史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简直有章回小说之感。

各大咨询公司互相关联的历史:

1886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rthur Dehon Little()创立ADL公司,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管理咨询公司。

1926年,会计学教授James O’McKinsey()在芝加哥创建了麦肯锡公司。1937年他去世后,麦肯锡公司分裂为两个公司,一个叫A.T.Kearney(科尔尼公司),一个承袭麦肯锡的名字,由Marvin Bower带领,总部迁往纽约。

1963年,Bruce Henderson()创立了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前身。他曾听了麦肯锡公司Marvin Bower的讲座,激发他1941年进入哈佛商学院学习,1959年他加入了ADL,直至创立BCG。他把BCG分为红、蓝、绿三个小组互相竞争。

1973年,BCG的副总裁Bill Bain(年1月),带领BCG最成功的蓝队人马,自立门户成立贝恩咨询,成为BCG最大的竞争对手。

亨德森很早就获得了管理职位——他是西屋公司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副总裁。1963年,他成立了波士顿咨询公司。1992年他去世时,英国《金融时报》说:“很少有人象他一样对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商业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你曾听说过他吗?他和他的咨询公司所做的就是开启了公司战略革命。

就象一个老笑话说的,咨询公司是向你借表以告诉你时间的人。不过被外部人提醒一下也不是个坏事。——有时自己有表,只不过借咨询公司说出来;有时自己还真没表,旁观者清。

咨询专家都有两面性,一面是教授般的专业能力,一面是街头小贩般的推销技能。——这两面性不止咨询专家有,只是咨询专家比较突出。

第1章 有待破解的战略

引起公司重大变革的四个因素(作者称为天启四骑士):一是放松管制(允许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二是新技术(计算机、互联网),三是资本市场(敌意收购、对控制权的争夺),四是全球化(每个公司都和全球的公司竞争),都导致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

BCG的Barry Jones把战略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0年代早期到80年代中期,战略主要是关于定位。第二阶段从80年末至今,是关于流程优化、再造的。第三阶段则集中于人。有的把人当作可以随时替换的职业经理人,有的认为如果不激发人的最大潜能公司就无法成功的,有的将人作为创新关键,而创新则是现代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以往战略主要有两派之争:以波特为代表的定位论(认为战略的关键在于选择),和以亨利·明茨伯格为代表的组织学习论(认为没有公司真正能选择战略、战略很少能象预想的那样执行,而是公司选定一个方向,然后接受市场和竞争者的反馈,不断调整)。

尽管很多公司领导并不喜欢咨询公司,但现在美国3/4的最大的公司正在使用麦肯锡、BCG或贝恩的咨询服务,法国等国也有类似数据。

现在,战略优势很快就被竞争所消除,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这些行业巨头经常都是咨询公司的客户。比如,沃尔玛早年不用咨询公司,现在也成了麦肯锡的客户。现在战略的任务变成怎样使现存的公司和新公司一样有创造力。

自从1982年《追求卓越》出版引爆了商业书籍的市场,现在每年会出版约8000本管理书籍。美国1948年毕业的MBA才4000人,现在是14万人。战略咨询行业成为一年有50亿美元营业额的行业。都说明近50年来战略管理的地位上升。

第2章 亨德森定义战略主题

亨德森的人生经历:1937年从范德堡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他在Leland电器公司工作时听了麦肯锡公司Marvin Bower的讲座,激发他1941年进入哈佛商学院学习。然后在西屋工作18年。1959年他加入了ADL。ADL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管理咨询公司,1886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瑟·利特尔创立,它主要集中于技术研究,2002年破产。1963年他负责成立了波士顿安全存款和信托公司的管理咨询部,只有他一个人。他雇一些管理教授和咨询顾问来兼职工作,有的转为全职。1964年底公司有了6个人。

1964年亨德森获得第一个大单,对诺顿公司的咨询项目。诺顿公司面临的问题是此后他们经常遇到的一类案例,被归为市场细分问题,即从公司的众多产品和服务中,分辨哪些是盈利的,哪些是亏损的(任何人如果回答,将一个产品的定价扣减成本不就是盈利了吗,那他肯定没有在大公司工作过)。直到今天,40多年后,有了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公司还不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咨询公司对潜在客户CEO的一个杀手锏问题是:“你知道你们各个部门和公司最大的客户做了哪些业务合作?每项业务盈利状况如何?”回答经常是带点羞涩的。——咨询公司用归纳法很容易发现公司面临的共性问题。

由于当时还默默无闻,为了吸引注意力、拓展业务、阐明观点,BCG在1964年搞了两个营销创新。一是开始出版公司刊物,名为BCG 观点(Perspectives)。BCG首创“商业思想的零售营销”方式,将竞争优势建立在其思想的力量上,而非资深合伙人的行业经验和公司传奇历史上。麦肯锡也于1964年开始出它的季刊。此后几十年里BCG观点出了几百期,阅读量最终达到《商业周刊》的规模。亨德森是BCG观点的主要作者,他的写作风格简明、清晰、冷静、坚决。

二是仅受邀可参加的商业会议(叫做“思想领袖峰会”之类)。1964年BCG第一次论坛请到了8位演讲嘉宾,4个是大公司的执行副总裁级别,从参会的6个公司获得了咨询项目单子。

亨德森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公司急欲弄清楚的问题是,他们和竞争者相比处在何种地位,应该如何做出反应。战略和计划之间的区别,很多战略大师都有研究。只要想想这个问题,对咨询公司或学院派研究者来说,公司的CEO和做公司计划的负责人,你更愿意将谁作为你的客户或研究对象?

1965年,波士顿安全存款和信托公司的管理咨询部更名为波士顿咨询公司,确定了以战略咨询为主业。1968年成为独立的公司。这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德鲁克1964年出版了《成果管理》,20年后德鲁克说本来书名是《商业战略》,但因为当时别人都说“战略”属于军事或政治用语而不是商业,就改了名。不过,这个书名也一样反映问题。今天,几乎所有经理人的简历上都会描述自己是结果导向的。而在那时,公司的存在是要产出结果的,还是个新表述。

按照Ghemawat在《战略和商业版图》教科书中的归纳,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兴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司是野蛮生长的,多数公司都很小,公司不太有信心去塑造经济环境、描绘自己的未来,更多是被斯密提出的市场这“看不见的手”统治。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以19世纪5、60年代铁路的建成形成统一市场为标志,公司的规模更大了,大公司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二战更使生产计划、运营研究发展起来。钱德勒以“看得见的手”描述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以德鲁克为代表,提出管理者的责任是塑造经济环境、决定公司的未来。

第3章 经验曲线带来的冲击

1964年《哈佛商业评论》Hirschmann“从学习曲线获得的利润”一文,提到1925年在飞机制造中就发现随着飞机制造数量的增加,单位劳动成本降低。1966年,BCG派John Clarkeson(那时刚从哈佛大学MBA毕业,20年后成为BCG公司负责人)去解决咨询客户通用仪器公司的成本问题。从此案例中BCG将学习曲线发展为经验曲线理论,一是将成本的范围从劳动成本延伸到所有成本,二是将公司在经验曲线上所处的位置直接和其市场份额联系在一起。成本越低的公司,市场份额越大。经验曲线使公司有了更明确的竞争意识。

为什么那时的公司那么缺乏竞争意识?而今天我们的思维都围绕着竞争,将竞争看作常态。因为美国的战后繁荣,5、60年代,美国大公司的日子太好过了。直到70年代早期公司战略的书里,只有几页是关于竞争的。人们在担心大公司的力量太大不受约束,而不是公司的生存受到威胁。比如1959年爱德华·梅森的《现代社会中的公司》,1967年加尔布雷思的《新工业国》。国家以反垄断法来干预企业变得太大,那时天启四骑士还在路上,很快要显示出它们带来的竞争压力比政府的政策更能约束公司的力量。

这个曲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那时美国经济中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制造业占GDP的峰值出现在年间,占就业人口的峰值(32%)出现在40年代早期。此后制造业在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2008年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11.56%,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为9.38%。据Nohria等统计,1974年美国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占经济产出的1/3,1998年,它们的份额降到1974年的一半,也就是经济产出的1/6。

两个大公司成为BCG当时的大客户,忠实使用经验成本曲线战略,一个是百得公司,获得了成功;另一个是德州仪器公司,在开始获得了成功,后来却并不太妙。

百得公司从1910年左右就开始生产手工工具、电动工具。它发现圆锯、电钻降价能卖得更多,但是要让盯着毛利的经销商明白降价能让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利润总额更大,还需要教育他们。经验曲线给了百得很好的理论工具。贝恩担纲给百得的咨询服务。在6、70年代,它坚定地不断降价,带来成本下降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从1964年的1亿美元、1969年的2亿美元到1974年的5亿美元,作为“漂亮五十”中的一支股票,受到华尔街的追捧。引入BCG做咨询的Lucier在70年代成为第一个非Black和Decker家族人员的CEO。

德州仪器按BCG的建议,在计算器业务上采用了成本曲线方式定价,1971年卖了300万个,1973年卖了1700万个,1974年卖了2800万个,1975年卖了4500万个,年销售收入最高时达到1亿美元,占德州仪器总收入的1/10。但是1974年的经济衰退和行业的价格战,使得1975年计算器的价格下跌,库存减值,第二季度亏损1600万美元,因为德州仪器的产品线丰富,这一个产品的亏损还影响不大,有的只生产计算器的小竞争对手破产。不过BCG的咨询也不算失败,项目经理George Bennett(本科工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后来还在德州仪器做了另外三个咨询项目。

80年代初,学者们和记者们开始指出经验曲线存在的问题。1985年,《哈佛商业评论》Ghemawat的文章指出,成本下降的斜率在不同行业间差异很大,当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时,经验曲线最有效,例如半导体行业,但对成熟的行业,象啤酒、水泥,经验曲线不是一个确定战略的好办法。

经验曲线战略实际是个低成本战略,很容易使厂商陷入追求低成本的价格战,反而忽视了风潮和技术的新变化。福特的T形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实际上率先采用了经验曲线战略的成功使它错失了消费者对更多样化、车身封闭、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新车型的追求,被通用汽车胜过。

第4章 加载波士顿矩阵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BCG工作过的人都难忘BCG每周一早上8点的员工例会,只要在波士顿的员工都参加,当时的正式员工80多个。大家分享、热烈讨论最新的案例和想法。

亨德森选人上奉行精英主义,执着于聘用最聪明的人,比如希望招聘哈佛商学院成绩前5%的学生。1969年,BCG称“我们花在招聘上的时间比开发新客户的时间还多”。1970年,BCG称“我们聘用了哈佛商学院1/4的最优等毕业生,其他公司不过雇一个两个”。他吸引人的杀手锏,一是高薪,当George Bennett(上面提到的德州仪器项目经理)还在读研究生、是BCG兼职人员的时候,就给他1000美元/月,那时Bennett的房租是85美元/月。二是荣誉,形成顶尖人才才能进入的声誉,激发更多人想加入。三是探索真实商业世界、检验理论有效性的机会,吸引对新想法感兴趣的人。亨德森亲自招聘,精挑细选。Sandra Moose,哈佛大学经济学女博士,1967年被面试时,和亨德森就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争论了三个小时。亨德森说:我还从来没听说过有女性咨询顾问,不过可以有更多样化的人员组成。Moose后来成为BCG第一个女性副总裁。

作者采访的亨德森的同事认为他不是很擅长营销,虽然他为公司提供战略咨询,可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生意人。他喜欢周围都是优秀的同伴,共同探索商业世界的奥妙,执着于对观点或数据的正确解读,跟人争论非得辩出个输赢来,甚至对潜在客户也是如此。——倒是很真性情,求真。不是光盯着生意,而是执着于思想,也许是他能打造一流咨询公司的成功之道。

Abegglen为公司的二把手,让他负责在日本设立分公司。Abegglen在二战时作为美国海军人员学习过日语,在关岛曾负伤,战后因为“战略轰炸调查”工作去过日本,此后在芝加哥大学获人类学和心理学博士。他一直对日本有浓厚的兴趣,1955年作为福特基金会人员再去日本,出版了一本书《日本工厂》。在ITT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去了ADL,在那里认识了亨德森,然后又去了麦肯锡,但麦肯锡对在日本开分公司不积极,刚好和亨德森在日本开分公司一事上一拍即合,就到了BCG。

1950年到1973年,是日本的“高度成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0%,这个纪录只有1980年代以后的中国可以媲美。到1973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与苏联的第三大经济体。

BCG在1965年去日本开分公司可以说非常有先见之明以及恰逢其时。那时很多美国公司对日本的竞争挑战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而BCG已经关注到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持续下降的成本之上的竞争优势在国家之间的动态变化。1968年,BCG为欧美客户在日本举办研讨会,出版了一期BCG 观点名为“什么使得日本增长?”

1969年26个人加入了BCG,1970年人员数再增长了60%。“商业思想的零售营销”方式看来也大获成功,虽然BCG向每个参会的人收费1500美元(1972年),但是其年会座位仍然供不应求。BCG采取邀请制,必须是其名单公司上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才有资格参加。BCG观点1970年出了10期,1971年出了15期,传播反映良好,读者远超其咨询客户量。但是,同期的销售业绩并不太妙,1970年营收增长才10%,利润不足以支撑猛增的人员薪酬,甚至内部出现BCG要关门的流言。

两个因素救了BCG,一是经济的衰退,一次是1970年因高油价引发的,紧跟着年又发生一次,使得公司们有了对咨询的强烈需求。60年代公司日子好过的时候,咨询需求没那么多。二是新的战略分析工具的推出——波士顿矩阵。

围绕财务和公司战略,BCG有两个观点:一是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1972年亨德森在BCG观点上写了篇题为“现金陷阱”的文章,指出有些产品一直无法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投入一直比产生的现金流还高,成为“现金陷阱”。二是对多数公司来说,杠杆是个好东西。同样在1972年,亨德森在BCG观点上写道“比你的竞争对手使用更多的债务,否则出局”。1967年BCG的Alan Zakon给惠好纸业公司做咨询,帮它决定是要多元化投资还是继续买更多的林地,发现它的竞争对手都在买更多的林地,因为林地的产出和林地升值的回报超过了投资成本和为此负债的财务成本。因为惠好纸业的管理层年龄比主要竞争对手更大,受过大萧条的创伤,所以对负债比较谨慎。Zakon建议,要平衡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运营风险不大时,可以承受更大的财务风险,即负债经营的回报能较稳定地高于负债成本时,可以有更高的负债。惠好纸业公司听从了BCG的建议,更积极地借款投资于林地,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私有商品针叶林的拥有者、领先的木材制品公司。——这个例子和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很类似。

1958年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提出最初版本的MM理论(在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等假设下,企业价值和资本结构,即股权和债权比例无关),成为60年代初主流的财务理论。但BCG从实际案例中得出结论重视企业财务杠杆的使用。他们提出“可持续增长公式”,将利率、杠杆率、分红政策、业务的回报率联系起来计算出公司的增长率。BCG还发现,当时日本公司之所以增长更快,它们比美国公司的杠杆率更高是一个重要原因。

经验曲线和可持续增长公式对单一业务是有用的工具。但BCG服务的大公司都面临着多元化的压力,因为反垄断法,它们不能在自己原来的领域持续收购,如果给股东高分红,税收太高,因此它们还不得不向新的领域扩张。有时扩张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当原来的管理人员要管理收购来的新的行业、产品线时。这时就面临着如何在不同产品条线间分配资源的问题。波士顿矩阵应运而生。

波士顿矩阵的诞生过程:从Kent Aldershlof提出的三类投资(储蓄账户型、债券型、按揭型),到年间Aldershlof和Moose(上面提到的那个哈佛女博士)给Mead公司做多元化战略咨询时把这三类投资分类加上一类发展为成长份额矩阵的初版,到1970年Richard Lochridge(斯坦福商学院毕业,1969年加入BCG)给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作咨询项目中获得启示,和BCG的同事共同完成了波士顿矩阵的最后版——将公司的产品分为明星、现金牛、瘦狗和问题产品。

波士顿矩阵可算是咨询业发明的最有名、最有影响力和最受争议的矩阵了。Zakon认为,波士顿矩阵是BCG历史上的第一个“产品”。

当客户的业务和产品线被画在这个矩阵里,它能传递出如此多的关于战略定位和接下来措施的信息,以致于咨询顾问们称这页是价值百万美元(咨询费)的一页。

这也导致一个问题,如果这些分析工具是咨询顾问在给客户做咨询中逐渐形成的,那谁拥有这些工具的知识产权?当波士顿矩阵被推广时,它的第一个客户Mead公司还不太高兴,Mead公司觉得这方法似乎应该是它专属的。

波士顿矩阵这一工具的诞生,在管理上的结果是加强了大型多元化公司总部的控制权,削弱了各产品条线的权力,所有的产品条线都是为总部战略服务的,总部决定向其投入资源还是抽取现金,甚至做出兼并收购还是剥离某个产品线的决定。例如BCG为美标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建议它收购了特灵空调,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美标最赚钱的业务线(但华尔街日报赞誉美标CEO的经营业绩、作出收购的正确决策时,可没提咨询公司起了什么作用)。——咨询公司一般隐身在其客户公司之后,公司成功了很少会在介绍经验时说是请了咨询公司的功劳。

这一工具也招致了不少批评。诸如,为什么不能从外部融资(今天外部融资比波士顿矩阵推出时更容易)而非要用内部资源支持增长性的投资呢?低市场份额、低增长的瘦狗产品也可能换了管理层变成有利可图的产品。Zakon也反思道,我们那时还没有发现,对瘦狗最好的办法不是饿死它,而是搞个杠杆收购。

总体而言波士顿矩阵大获成功,BCG在改进它,其他公司也在仿效。1979年Haspeslagh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的支持下做了一个调查,收回了345份公司的回复,他据此推断财富500强公司里约45%用了某种形式的波士顿矩阵方法来制订战略。很多公司管理层认为这一方法很有效,让他们对自己的业务组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评估自己在竞争中的位置,对制定战略决策有帮助。

1976年,亨德森在BCG观点上写了篇文章“三和四的原则”,提出:一个稳定的竞争性市场会有不超过三个巨头,最大的一家的市场份额不超过最小的一家的四倍。他说这只是一个假设,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但是大体符合当时从飞机、汽车到婴儿食品、软饮料等各主要行业的情况。1981年,GE的杰克·韦尔奇提出,GE将保留其市场份额为第1、2名的产品,退出其他的产品。而且1983年,韦尔奇请了BCG的Michael

激发亨德森写这篇文章的,也许是BCG自己所在的市场。麦肯锡再次崛起,贝恩则构成对老东家BCG更大的威胁。

虽然贝恩在咨询领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学历背景还是他一个敏感点——他既没有MBA学位也没有工学学位,后者是早期战略咨询大佬们的标配。不过他和其他咨询大佬们是一样的人,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来做事。

贝恩家境一般,父亲是个食品批发商。他进大学是学工学的,但由于受到某教授的魔力感召,转到美国历史系了,去范德堡大学本打算拿到历史博士学位、以后教历史,可他又厌倦了历史研究,去一个钢铁公司工作,不久就被一次大裁员裁掉了。他回到范德堡大学的开发办公室工作(即筹款办公室)。这工作他干得非常成功,26岁就成为办公室负责人。他发现自己乐在其中,干这事很有天赋。一是他发现自己特别擅长和大公司高层打交道,柯达、JP摩根、化学银行、纽约银行等公司的高管喜欢他,他也喜欢他们。二是特别结果导向。每周办公室的人一起开会,他会问“钱呢?”这后来成为他一贯的咒语,也是他给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的口号。

亨德森还在ADL的时候,贝恩就拜访过这位范德堡大学的校友。范德堡大学考虑成立商学院,贝恩又去请已经创办了BCG的亨德森做一个讲座。亨德森因此活动看中了贝恩,邀请他加入。贝恩1967年加入BCG时,亨德森起初给他14000美元/年,和给哈佛商学院MBA毕业生的薪酬一样,但贝恩那时在范德堡大学是18000美元/年,两人最终谈妥17000美元。

亨德森从罗伯特·阿特里的书《地盘规则》中受到启发,把BCG分为红、蓝、绿三个小组互相竞争。很多BCG的老人认为这个举动导致了后来的分裂。蓝队以贝恩和Partick Graham为首,成员还有George Bennett(上文提到做德州仪器项目的)、Richard Lochridge(上文提到做联碳公司项目的)、John Halpern、Ralph

为什么贝恩要自立门户呢?BCG有的人会描述为贝恩想掌控BCG而亨德森还没想交权,贝恩则说亨德森几次向他表示,以后他将是接替亨德森为BCG公司领导的当然人选。

根本原因还在于贝恩想要的咨询服务方式和亨德森的不同。60年代和70年代初,BCG的典型服务方式是做一个大约六周的项目,给客户交一个报告,项目完毕,也不会再检视这报告对客户到底起了什么作用。而贝恩希望的是和客户建立起一个深度、全面、长期的伙伴关系,不是交几份报告,而是每月和客户开一次会,讨论公司的战略举措中,到现在已完成了什么,下一步还需要做什么。1973年,他和联碳公司的CEO谈了五个小时,首次描画出这种合作模式,双方都对这一模式激动不已。对第一个采取这模式的联碳公司,贝恩收取25000美元/月,那时BCG通常对一个项目收15000美元。BCG的“商业思想的零售营销”方式,意味着其商业思想是公开的,而贝恩对每个客户的方案,都是个性化、专属、机密的。

对贝恩首创的这一模式,亨德森也非常赞赏。但BCG其他的合伙人马上就学习了这一模式,去向联碳公司的竞争对手营销。贝恩大怒,跟亨德森争辩说为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提供同样的服务存在利益冲突。而亨德森则认为咨询公司不可能在一个行业中把自己只绑到一家客户身上,只为一家客户提供服务。——如果是操作性的、普适性的咨询内容,给一个行业内多家提供服务不是问题,但如果是战略咨询,特别是为同一行业中的寡头谋求竞争优势,确实还是有利益冲突的。在内部建立防火墙?似乎又没法发挥咨询公司的优势了。

贝恩按这一模式为联碳公司提供服务2、3个月后,在BCG内部会议上,贝恩的同事就这个“持续时间不确定的”项目提了些问题,包括参与项目的咨询顾问以后如何安排其他项目时间,这些问题有点带着批评质疑性质。面对这一新模式产生的问题,开头赞赏这一模式的亨德森态度有点含糊了。

几个月之后,贝恩带着绝大多数的团队成员离开BCG,成立了贝恩公司。

作为贝恩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eorge Bennett开发了计算机模型来做战略分析,但模型不太奏效。1975年,Bennett创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Braxton Associates。它在1984年被德勤收购。

贝恩咨询公司非常成功,在7、80年代,每年咨询顾问增长40-50%。但这几乎不为圈外人所知。他们隐于客户身后,避免引起客户竞争对手的注意。按这个理念,早期贝恩的咨询顾问一般连名片都不轻易给人。贝恩公司被其竞争对手开玩笑地称为“咨询公司中的克格勃”。批评和羡慕贝恩的人都将贝恩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为贝恩和客户公司高层建立关系的能力,甚至说他有斯文加利效应(Svengali effect,催眠师般的能力)。

贝恩的成功不是因为其隐秘,而是因为它和客户关系的持续和深入,帮助客户实施战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升股价的量化目标。正如贝恩的Steve Schaubert所说,他们手里有“扳手”(看到做的偏离了正轨就可以纠正过来)。Schaubert认为,经验曲线上的成本下降并非自动发生,而是你管理的结果。

贝恩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如果和业内一家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咨询服务协议,就不同时服务于和其有竞争关系的公司。贝恩因为深度介入客户的经营管理,逐渐从主要集中于战略定位咨询发展为集战略定位和流程优化于一身的咨询服务。它还发现当各企业、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时,寻求最佳实践完全可以不仅限于客户所在的行业内部,而可以跨行业寻求最佳实践。比如制造业的客户可以借鉴零售业的客户在分销、客户服务方面的经验。

贝恩的产品不是研究报告,而是战略,或说是(提升利润、股价的)结果。其价值主张是“我们不是按小时卖咨询建议,而是以折扣价卖利润。”它聚焦于3C——成本(costs)、客户(customers)和竞争对手(competitors)。书里详细写了一个贝恩在80年代的成功案例,服务于博士伦公司,为公司进入有前景的细分市场(不具备能力则收购)等战略决策提供了大量咨询建议,博士伦公司大多采纳,牢固树立了市场领先地位。贝恩为百特国际、孟山都等提供了类似的咨询服务。——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确实需要咨询顾问和企业高管建立起深度的互信关系。

当其他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50%的时间用于服务现有客户,50%的时间用于寻找客户的时候,贝恩公司的咨询顾问90%的时间都能用于服务现有客户。这使得以贝恩为首的贝恩公司合伙人获得了远高于其他咨询公司的收入。

1980年,在贝恩的合伙人一起来评价各自业绩以决定年度绩效奖励的会上,开始有一项要求,将其客户和其所在行业平均、整个股市的股价走势在一张图上对比呈现,以展现服务客户的结果。1983年,贝恩公司开始向外公开这个图,证明其服务的客户股价超出行业平均。贝恩公司的合伙人不禁琢磨,既然我们的服务能使客户的股价获得溢价,为何我们不成立一个共同基金来投资于我们的咨询客户呢。但直接投资于咨询客户好象又不符合咨询顾问的职业要求。解决方案是1983年成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贝恩资本,资金部分来源于贝恩的合伙人,也不局限于他们。

1986年,贝恩公司有800名咨询顾问,9000万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越了BCG。这基本上是贝恩创立的这个模式的巅峰时期。

本章简单回顾了麦肯锡公司历史,然后主要讲述的是弗雷德·格鲁克重塑麦肯锡的故事。

麦肯锡公司由会计学教授詹姆斯·麦肯锡于1926年创建于芝加哥,主要给客户提供财务和预算服务。1937年他去世后,麦肯锡公司分裂为两个公司,一个叫A.T.Kearney(科尔尼公司),主要做制造业企业的运营管理咨询,一个承袭麦肯锡的名字,由马文·鲍尔(Marvin Bower)带领,总部迁往纽约。

鲍尔于1925年获布朗大学经济和心理学学士学位,1928年从哈佛法学院毕业,1930年获哈佛商学院MBA学位。1933年加入麦肯锡公司,从1950年至1967年担任公司总裁,将公司年营业额从200万美元做到2000万美元。1967年卸任总裁后仍对麦肯锡有重要影响,直到1992年正式退休。

他不喜欢詹姆斯·麦肯锡原来将公司定位为“管理工程师”这种“工程师”角色,而认为咨询师是像医生、律师一样高贵的专业人员,出去都要戴顶礼帽的。在他带领下的麦肯锡,是最白的“白鞋公司”之一。——白鞋公司(White-shoe firm)通常指历史悠久的专业服务公司,主要是指投行、会计、法律、管理咨询方面的公司,特别集中在纽约或波士顿(维基百科)。

5、60年代麦肯锡主要帮助大公司从职能制转向事业部制。从詹姆斯·麦肯锡开始,麦肯锡公司就有一种很重视方法工具的传统。麦肯锡创造了一种叫通用管理调查的工具,鲍尔修订为通用调查大纲,清单式的工具。

弗雷德·格鲁克成长在布鲁克林区,和父母、奶奶、五个兄弟姐妹挤在只有一间卧室的小房子里,他的父亲是个连高中都没上过的孤儿。功成名就后,他住在圣巴巴拉(洛杉矶西北的一座城市)一座8667平方英尺的豪宅里。他的故事是一个穷人孩子实现“美国梦”的故事。虽然和亨德森、贝恩不同,他并没有创建自己的咨询公司,但做的事可能难度更大——在麦肯锡公司,世界最声誉卓著、最技艺高超、最自信的咨询公司,领导了一场革命。

70年代麦肯锡的复兴并非易事。当时也有同样著名的咨询公司,如ADL(2002年破产),Cresap McCormick&Paget(1983年被韬睿咨询公司收购),后来一蹶不振的。麦肯锡足够有勇气拥抱变化,甚至接纳了格鲁克这样和它传统上流绅士风格格不入的领导风格。

格鲁克生于1935年(比比尔·贝恩大两岁),穷人家的学霸孩子,在曼哈顿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在纽约大学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了运营研究的博士(书里写的是pursue a PHD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t Columbia,但维基百科上只写到硕士学位),然后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成为Spartan导弹系统的一名项目经理。可能不需要火箭科学家来完成咨询工作,但格鲁克还真曾经是一名。

为了多挣点钱养家,他寻找新的职业。1967年,他进入麦肯锡。麦肯锡那时想招点科技人才好给科技公司做咨询,但他进去了之后又不知道怎么用他,搞得他无所事事,跟上司抱怨后,让他加入了康宁公司(一家做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500强企业)的咨询团队。康宁公司的负责人Rod Carnegie一听介绍,觉得麦肯锡雇一个在实验室里呆了十年的书呆子来做咨询是个错误,他说格鲁克得花几年才能学会收集、整理、展现数据这些技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咨询师,格鲁克说我已经掌握这些技能了。

格鲁克直言不讳地向这项目负责人Patton指出,麦肯锡现在给康宁公司做的战略鸿沟分析咨询没啥用。Patton还真采纳了他的意见,和康宁公司协商,取消了给康宁的部分咨询项目,收费减半,但格鲁克负责的研究康宁公司以向电子领域拓展作为一个战略方向的内容保留下来。

从中也反映出麦肯锡倡导的一个原则——思想的民主。只看思想/主意的内容,不论谁(级别高低)提出了这思想。麦肯锡也真的做到了。这个原则推荐给依赖于员工聪明才智的公司——到21世纪,那就是所有的公司。麦肯锡是一个建立在智力资本之上的公司,特别民主,连公司总裁都是高级合伙人选举产生的。

此后格鲁克的咨询生涯挺顺利,1972年成为初级合伙人,1976年成为高级合伙人。他服务了AT&T、美国广播公司、西电、北电网络等公司。他不喜欢别人给他贴上技术专家的标签,但喜欢人家认为他是一个擅长服务科技型公司的专家。而绝大多数麦肯锡的合伙人以自己是个各行业的通才为傲。

70年代早期,麦肯锡在纽约的咨询师们会每月一次,在周六半天交流培训。有次让格鲁克分享下服务电子行业的经验,格鲁克建议大家飞到百慕大参加交流。后来格鲁克声称自己从此开创了麦肯锡一个传统——找一个办公室之外的胜地来分享新知识。

1976年,罗纳德·丹尼尔被选为公司总裁,他代表了理想中的麦肯锡合伙人的形象,又高又帅,优雅有范儿,本科学数学,当过海军军官,哈佛商学院毕业,是鲍尔1957年招进来的那批顶尖商学院毕业生之一。他从1976到1988年,连续四次被选为麦肯锡的总裁。成为总裁之后,他向合伙人征集公司面临的重大议题。格鲁克提出,麦肯锡已经在几个重要前沿问题上落在竞争对手之后,特别是对战略、运营和组织问题的分析方法。

丹尼尔就让提出问题的人来负责解决问题(这一管理方法后来格鲁克自己也经常使用)——让格鲁克负责战略业务。格鲁克谢绝了这一形式的邀请,因为此前他并不负责战略业务,但是他说愿意牵头战略管理指导委员会来加深麦肯锡对战略业务的认识。这使得他实际上还是负责了战略业务。运营方面的努力,想改进麦肯锡对制造业客户的服务,最终没取得什么成果。组织方面由Tom Peters和Bob

格鲁克召集了30人花了2天来交流他们是怎么做战略咨询的,结果发现,简直象巴别塔一样,各说各话,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做法。在混乱的讨论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1972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核物理博士学位后加入公司的日本人大前研一。

格鲁克组成了一个6人小组——取名叫“超级队”——来研究战略,其中就包括大前研一。在丹尼尔的支持下,为了统一所有合伙人关于战略的方法论,他和哈佛商学院一起安排了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小镇沃韦持续举行研讨会。每月一期,每次15-20个合伙人来研习一周,持续了两年。小组将其初步成果与这些合伙人展示讨论,从讨论中,小组也吸收了这些合伙人的思想精华,教学相长。

1978年,格鲁克和“超级队”的两个人发布了麦肯锡的第一篇员工论文“战略管理的演变”,开始建立麦肯锡的“知识文化”(讽刺的人会问那在此之前麦肯锡的文化是什么)。从1978年到1981年,发布了20篇员工论文,其中11篇的标题包含有战略字眼。

很容易把战略和计划混为一谈。很多公司都有“计划”,但有“战略”的公司没那么多。大家就是在确定每个人来年的预算时才认真对待“计划”。格鲁克认为,计划只是战略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战略思考”(创造性的,企业家的洞见)和建立在理解市场、分析竞争态势和抓住趋势基础上进行的相机抉择,作出决策。

格鲁克等的文章里,将战略决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财务计划(达成预算),第二阶段是建立在预判基础上的计划(预测未来),第三阶段是以外部为导向的计划(战略性思考),第四阶段是战略管理(创造未来)。

70年代末,麦肯锡的年营业收入1亿多美元,接近BCG的三倍。客户对麦肯锡的战略思维很买账。1979年,麦肯锡一半的收入来源于战略咨询。

格鲁克承认竞争对手BCG的亨德森在过去的15年中确立了世界上最有思想的战略代言人的地位。格鲁克也想了很多办法与之竞争,不断充实麦肯锡关于战略的概念、技术、工具,建立“知识文化”,将员工论文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从迈克尔·波特等商学院管理大师那里吸取思想。

从鲍尔时代开始,麦肯锡引以为傲其“一个公司”的模式——没有独立的利润中心,世界范围内统一的组织文化,招聘、评价、薪酬政策都是统一的。不过在平等的合伙制文化下,地区办公室负责人还是有很大的权力,因为拥有了当地的客户关系。

1986年,由于丹尼尔的年纪,不能再当下一届总裁。出乎格鲁克本人的意料之外,他被选为继任者。他没当过地区办公室负责人,也没做过行业负责人,他的功绩主要是使麦肯锡成为一家战略咨询公司(a strategy firm),甚至对一些人来说,是战略咨询公司的代名词(the strategy firm)。格鲁克从1988年到1994年担任麦肯锡的总裁。

第7章 迈克尔·波特的超现实经历

迈克尔·波特是迄今最著名的商学院教授,开头学院派对他不屑一顾,到最后他改变了哈佛商学院的教学体系。

Andrews两人为此课奠定基础。Andrews()是英语文学博士(博士论文写马克·吐温),二战时入伍上了空军统计控制学院(由哈佛商学院承办),退伍后来到哈佛商学院,任职近四十年。他在1971年出版了《公司战略的概念》,是SWOT分析法的创始人。他年担任《哈佛商业评论》的主编,奠定其成为最好的管理杂志的基础。他手下的Nan Stone90年代成为哈佛商业评论的主编,Alan Kantrow后来成为麦肯锡的合伙人,再后来成为迈克尔·波特的咨询公司Monitor的合伙人。

Andrews和他教授商业政策课程的同事们,坚决不赞成在分析公司和它的竞争地位时有什么标准的分析框架,行业、公司、管理者差异那么大,哪能纳入一个统一模型呢,顶多就是能做出个SWOT分析。——有道理,可大家还是喜欢一个强有力的分析框架,能按图索骥地分析。

波特1969年上哈佛商学院,Roland Christensen激发了他对战略的兴趣。在读哈佛商学院和哈佛经济学系联合培养的商业经济学博士期间,Richard Caves教的产业组织学课程给波特打开了新的世界,用波特的话说是“超现实的经历”。哈佛经济学系很喜欢他的博士论文,获得年度最佳奖,而商学院,至少是商业政策课程的教授,对他的论文并不认同。波特1973年开始在商学院任教,教的正是商业政策课程。但1975年投票决定波特是否可以升任副教授时,就是教商业政策的一个教授投了反对票。哈佛商学院院长就让他去教针对在职人员的非学历项目课程。他开设了“行业和竞争分析”课程,结果大获成功,选这门课的学生多到以至于需要增加他人授此课。这才使他同事中的质疑者不再吭声。

波特将产业经济学运用于公司战略分析,提出五力框架(波特故意用“Framework”而不是“model”,是想强调其实践性而非理论性)。商业政策这一学年的课程在1979年分为两部分,各一学期,第一部分是战略的形成,第二部分是战略的执行。第一部分日益基于波特的著作。1986年商业政策课第一部分改名叫“竞争和战略”。波特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至今已重印了60次,成为这一领域最著名的书籍,唯一可以和它媲美的就是波特1985年的《竞争优势》。由于他在校内课程的成功和日益增长的社会声誉,1982年他顺利获得了终身教职。1983年参与创办了战略咨询公司Monitor集团。1987年登上了《财富》杂志的封面,成为亨德森之后战略领域的代言人。——Monitor集团2012年11月申请破产保护,2013年1月被德勤收购。当时也引起了很多这是否表明波特理论的失败的讨论。

对他的理论有些批判和争议,比如认为他的理论是静态的,波特完全不能同意,称五力中每一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对于战略定位论和战略过程论(组织学习论)的分歧,他认为挺荒谬,当然两方面都需要,“你要明白其中的经济逻辑,就不用每次重新发明轮子了”。

此前的战略理论,就象经济学上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一样,将公司视为一个理性的组织,就象一支军队,永远处在战斗(竞争)之中,领导自上而下指挥,自我意识都是围绕着战略的。而忽略了人的差异。

1982年10月,麦肯锡公司的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出版了《追求卓越》,开启了商业管理书籍的第一次革命。它从1983年4月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并保持了2年。这是第一次有一本商业类书籍登上畅销书榜第一名。作者也受欢迎到几乎每天都被邀请发表演讲。它从43家美国优秀企业的案例中总结出它们八大特质性:1.采取行动,2.贴近顾客,3.自主和创业精神,4.以人为本,5.亲身实践、价值驱动,6.坚持本业,7.组织单纯、人事精简,8.宽严并济。书里提出麦肯锡7S框架(McKinsey values),技能(Skills)。在这7S里,战略不过是和其他六项并列的一条,而且还不处于核心位置(共同价值观位于核心)。作者认为人和组织并不那么“理性”,如果硬把过于简化、误导的理性主义套在管理方式上,会产生很大的风险。

虽然书在社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在麦肯锡公司内部却不是很认可这书,甚至有个合伙人说“等这书引起的问题过去之后”。彼得斯1981年12月就离开了麦肯锡,从1963年就在麦肯锡工作的沃特曼也在1985年离开了麦肯锡。包括麦肯锡自己在内的咨询公司都认为这7S框架很难量化。比尔·贝恩嘲笑这7S框架没有量化基础、定义松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问题。但是这书开始将人置于公司成功的核心,后来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等书都沿袭了这种案例式的写作风格并大受欢迎。

Pascale研究的本田公司摩托车案例。1959年,英国企业占有美国摩托车市场份额的49%。1966年,日本本田公司占有了美国摩托车市场份额的63%。为此,英国政府聘请BCG研究,BCG认为是本田公司战略的成功,但Pascale的案例研究显示这完全是个不断尝试、调整策略的结果。这一案例有力证明了明茨伯格的组织学习论。不过,BCG的研究完全不对吗?其实本田公司的情况也可以说符合经验曲线等理论(大量生产导致成本降低),后来本田公司还成为BCG的客户。

——波特的成功和《追求卓越》的成功,表明大家既喜欢理论范式,以便有方法论可循(演绎法),也喜欢案例(尽管这些成功企业后来很多也出了些问题,谁也无法保证永远成功)和从案例中总结的经验(归纳法)。任何理论范式和经验总结,都有其适用性也有其局限性。

对战略的不同派别,有人归纳为是更重视通过数字(销售额、成本、预算)的棱镜来看公司和更重视人两大类,虽然是过度简化,也接近真相。

1962年科恩提出“范式”的概念。不同战略理论的“范式”提供了理解公司要做什么、如何去做的完整统一的理论框架。理论中的各个要素需要可预测、可控制、可衡量,能解释公司的业绩表现。比如波特的五力框架,就比以前的理论范式能更好地将各个要素包括进来。

重视人的战略学派则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对人的度量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作者说在过去的五年中访谈过几十个HR主管,还没有遇见哪个HR主管对员工对组织贡献的计量完全满意的。麦肯锡、波士顿、贝恩一直占据“战略”领域的第一梯队。其他很多咨询公司是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比如合益、美世、惠悦、韬睿人力资源领域的咨询公司,主要是向HR总监汇报,还不一定能达到让CEO听的层次。

哈佛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拉凯什·库拉纳认为在商学院里,有理论范式的压倒了无理论范式的学科。商学院教授中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博士出身的教授越来越多。以波特为代表的战略学科和以有效市场假说等为代表的财务学科,压倒了相对缺乏理论范式的组织学科,而且影响了管理实践。比组织学更缺理论范式的学科大概就是领导力了。虽然商学院都号称要“培养领导者”。

如果一个有影响力的理论范式被提出,后来的研究文献会不断引用、阐述、发展它。而重视人的战略学派的失败还表现在,提出之后就变得几乎悄无声息了。比如麦肯锡7S框架,连其作者后来的书里也不怎么讨论它了。

从《追求卓越》之后一系列案例总结式的成功商业书籍,遇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书中列举的卓越公司,很快或一段时间后,不再符合“卓越”的标准,基业难以长青。汤姆·彼得斯在其1987年的《乱中取胜》中就断言,没有能够持续卓越的公司。麦肯锡Dick Foster2001年出版的《创造性破坏》中,发现1957年标普500指数的500家公司,1998年只剩74家还在500家之列(当然大多是被兼并而非破产),而且只有12家的股价在此期间超过了标普500指数的涨幅。作者称之为“可持续性之谜”。对此问题的解释包括竞争的加剧、新的竞争者、快速变化的技术。还有企业文化,过去使公司成功的东西,可能却阻碍其适应新的变化。

第10章 努力让事情真的发生

1980年,BCG的董事(当时有近30人,就是公司副总裁们,也是BCG员工持股计划的受托人)选出四人管理委员会来管理公司,Alan Zakon为CEO(任期三年,实际干了五年),亨德森成为董事会主席(因为1975年的约定,亨德森可以担任十年的CEO兼董事会主席)。BCG的人认为亨德森管理公司已经17年了,他的方式(只制定战略、不管执行)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公司新的口号是“让它发生”(Make it happen),也就是,要参与战略执行落地。

Hall(在BCG干了27年,最后有6年作为BCG的管理委员会成员),为开创BCG的参与战略执行、建立和客户长期的伙伴关系、赋能于客户人员的业务模式,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还帮助BCG成功进入了金融业。80年代中期,BCG从金融业获得的咨询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3%,在Hall的带领下,今天大约占到了25%。那时BCG的人认为大银行和大保险公司太复杂、太官僚化,不可能开展这种伙伴式的战略执行服务,而Hall认为正是因为金融机构的复杂,由流程和委员会驱动的决策方式,才更需要伙伴式的咨询服务。从1985年的爱尔兰银行开始,尝试获得了成功。80年代末,BCG又做了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咨询。

书中也写到一些麦肯锡、BCG和贝恩的互相借鉴之处(比如BCG推的参与战略执行,部分是借鉴贝恩),但是它们的企业文化(基因)、风格的不同,一直持续到今天。

这一章主要讲了低成本和差异化两种不同的战略,以及BCG的竞争环境矩阵、麦肯锡的商业系统和波特的价值链三种理论。

难道不能有公司同时实行这两种战略吗?也许有。但看来总是有一种为主,例如戴尔和沃尔玛是低成本战略,苹果和全食超市公司则是差异化战略。除了低成本之外的所有战略几乎都可以归为差异化战略——不是以低价,而是以其他方式获得客户的偏好。

波特的价值链是一个集前人大成的理论,可能也是战略理论史上最后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你都可以降低成本或增加价值,也和咨询公司将战略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执行)、和80年代的质量运动(为了应对日本企业带来的挑战)都能有机结合起来。

波特也指出公司要想取得更好的业绩表现,竞争优势需要有可持续性。潘卡吉·盖马沃特更阐明了可持续性的重要性。他在1986年的文章和1991年的书中研究了900个业务单元,发现90%的利润差异性在十年内消失了。

对CEO来说,更大的压力还在于股价。如果CEO不能提升股价,就有外人要来做这个事了。CEO必须做战略中最艰难的工作——卖掉业绩差的业务,更多利用杠杆,削减成本。

第12章 金融奇才揭示战略的真正目的

《创造性破坏》一书的作者之一,麦肯锡的资深合伙人理查德·福斯特指出,对战略的目标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让公司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另一种则是让公司为股东带来更大的回报。这两者是一致的吗?不一定。80年代,至少是投资者们,认同的是后者。

回想起来,有意思的是,6、70年代,战略理论和实践中对股东并不那么关注。比如BCG 观点中,几乎没怎么提股东。那时你要问战略的目的,回答很可能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为什么那时不那么关注股东呢?因为那时股票投资者还是以个人为主。随着80年代兼并收购、杠杆收购风起云涌,股票市场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更加关心企业短期的股价表现。股价和投资基金管理者的薪酬,特别是和兼并收购能实现的收益密切相关。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和KKR等杠杆收购公司炫乎其技的金融创新、资本运作,使得企业的管理者要不深感被收购的威胁,要不自己也琢磨着管理层收购。

哈佛的拉凯什·库拉纳在其《从高目标到高技能:美国商学院的社会变迁——将管理学作为职业是无法履行的承诺》一书中认为,原来的“管理者资本主义”从80年代被“投资者资本主义”所取代。

贝恩公司的Fred Reichheld在其1996年的书《忠诚效应》中指出,股东对企业的忠诚明显减弱,60年代,股票投资者平均持有一支股票7年,90年代是2年。现在对NASDAQ股票的平均持有期不到6个月。

以帮助公司提升股价为主要目标,成立了一些新的咨询公司,如1978年成立的马拉康咨询公司、1979年成立的Alcar咨询公司、1982年成立的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它们提倡基于价值的管理(VBM,Value-based management)。斯图尔特公司在1990年提出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1993年《财富》杂志的封面文章使得EVA成为当时主流的管理工具。咨询公司会帮一个公司分析,它的业务线中,哪些是创造经济利润的,哪些是“毁灭价值”的(创造的会计利润不足以弥补资本成本),如果卖掉这些不创造经济利润的业务,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会减小,但是经济利润会更高,因此能提升股价。

不过,咨询公司太以提升股价为目标,有时也会引发问题。贝恩开创的深度服务客户的咨询商业模式一直大获成功(贝恩早期的合伙人自豪地说,“客户简直把我当作高管层成员来对待”),但有时未免“飞得离太阳太近”。书中讲述了1987年健力士公司(Guinness,一家英国啤酒公司,也译为吉尼斯,吉尼斯世界记录是此公司的一个成功创意,其目的是提升品牌知名度。1997年大都会和健力士两家公司合并为帝亚吉欧公司,在2017年被茅台超过前一直是世界市值第一的酒类公司)股价操纵丑闻。此前健力士是一个贝恩服务的成功典范,健力士1981年从雀巢挖来总裁Ernest Saunders,他聘请了贝恩公司做咨询,贝恩的咨询顾问Roux几乎掌控了健力士的财务,而且成为健力士的董事,1986年,健力士的利润是1981年的6倍,股价从0.81美元升至5.75美元。然而因为在Roux也深度参与的收购中涉嫌操控股价,Saunders被判有罪入狱,并和Roux反目。虽然贝恩和Roux在此案中并未获罪,但此事仍然对贝恩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咨询公司要深度参与客户经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需要把握“度”,特别是在兼并收购这种敏感事项上。

健力士公司丑闻加上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贝恩公司的营收明显下降,而且使得贝恩公司自己的ESOP(员工持股计划)运作出现问题。1991年,贝恩公司在贝恩资本的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在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负于奥巴马)主持下进行了管理层的重新选举。时年仅54岁的贝恩和其他创始合伙人(除了一个留下),全都被扫地出门。直到十多年后,贝恩才再被邀请回到贝恩公司的会议上演讲。

——本书讲的历史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但这一章可算是故事性最强、最为扣人心弦的一章。一涉及资本运作,总是那么波诡云谲,翻云覆雨,大起大落,令人唏嘘。

1980年,亨德森从他创建、实际管理了17年的BCG退位(虽然还当董事会主席)。1991年,贝恩从他创建、实际管理了18年的贝恩咨询退出。创始人的经营管理思想不能适应公司发展变化的需要时,需要有新的领导。但公司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创始人风格的烙印。

第13章 竞争力如何成为核心的

20世纪90年代,竞争力、能力、流程再造成为战略的主题。竞争力被定义为难以模仿的组织能力。主要可以分为有相似之处的三派,一是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二是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的流程再造理论,三是BCG的Philip Evans和George Stalk的竞争能力。Philip Evans在给一家大型银行做咨询项目时发现,它规模有多大、有多少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了吗?你控制好国别风险了吗?你控制好资产负债敞口了吗?George Stalk发现日本工厂的柔性制造能力,不是在规模、成本、多样性间取舍,而是能兼顾,这需要的不仅是生产层面的革命,而是从计划、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所有运营管理流程的创新和革命。

什么能力真的特别、什么竞争力真是核心呢?麦肯锡认为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可交易的特许资产,从品牌(如可口可乐)、专利到实物资产(如低成本的矿源,中国应该加上低成本的土地储备),一种是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包括吸引和留住人才、持续创新等。后者有点同义反复。

不过(提升)竞争能力没能成为咨询公司的一个拳头产品,流程再造也不过热了几年。1999年,以做流程再造为主的咨询公司CSC Index的母公司CSC将其解散。

大家发现,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优势和建立在定位上的一样,会在竞争中消失。波特认为,战略还是要回到选择上,在他1996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经典文章《什么是战略》中,他指出,建立运营有效性是和竞争对手做同样的事,只是做得更有效,而战略定位意味着和竞争对手做不同的事,或者用不同的方式来做相似的事。他认为日本公司胜在运营有效性而弱于战略。

作者作为业内人士,披露的商业思想和商业利益之间的账挺有意思。90年代末他在《哈佛商业评论》时,在这杂志上发一篇论文也就100美元稿酬,再版版权是杂志社的;出一本商业书籍出版商预付款一般也就1.5万美元,书如果畅销作者收入也不错。如果论文和书籍的思想被广泛接受,被邀请去做演讲,一次2.5万美元,有一个畅销书作者最多时一年做了100场演讲;如果带来咨询项目,每天收费2万美元以上。还有代笔等内幕,可以看书。

第14章 征服了世界的战略革命

从1995年到2005年世界之交的十年,虽然战略管理理论没有什么重大突破,但美国式资本主义和其管理思想逐渐征服了世界。在写作此书时,麦肯锡已在全球52个国家有94个分支机构,BCG在38个国家有66个分支机构。

麦肯锡对自己的定位是“CEO的咨询顾问”,和CEO是平等的对话者,并且重视和公司的长远关系。麦肯锡德国公司的负责人Henzler2001年退休时,已为西门子公司服务了27年,为戴姆勒和贝塔斯曼也服务了近20年。要服务大客户这么久,要保持咨询服务收入的增长,光靠战略是不够的,所以麦肯锡也进入了更专业化、技术性的咨询服务领域,BCG和贝恩同样如此。

BCG和麦肯锡发现德国是一个咨询公司的好市场,德国公司喜欢咨询公司从战略做到执行。其原因之一是德国经理人真喜欢理论,和美国经理人不同。在欧洲,你经常会碰见一个公司的高管全是博士。作者写了句有意思的话:也许这只是因为他们更喜欢用(博士)这个头衔。你听见有称安迪·葛洛夫博士和杰克·韦尔奇博士的说法吗?虽然他们俩都是博士。——我查了一下,他俩都是化学工程博士。

还有一个原因是德国虽然在19世纪最早发明了研究性大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也很牛,但它很晚才有商学院或说是管理学方面的系统性教育(直到战略咨询公司进入德国后),企业高管大多是工科教育背景。所以美国的咨询公司传播管理思想在德国大受欢迎。——德国人原来多务实、质朴啊!

而且管理思想的流行直接影响了教育。

直到60年代,美国奉行精英教育的大学里,大家觉得最聪明的学生应该读博士,从事学术研究;次一等的学生读医学或法学,做专业人士;读书天赋不行,更擅长人际交往或运动的生才读商科。

对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态度从70年代开始改变。1972年,美国有32000名MBA从400个学校或培训项目(programs)毕业,是1964年的大概2倍。而且有MBA学位的人基本都能找到薪水还不错的工作。1980年,有57000名MBA毕业。2006年,有14.6万名MBA毕业。最近的《金融时报》估计现在全球一年有50万名MBA毕业生(此书出版于2010年)。

70年代后期开始,申请顶尖商学院学生的水平(以标准化考试的成绩衡量)和申请顶尖法学院或博士学位的也拉平了,此前80年多年都是不如的。

从咨询业出来进入工商企业、成为CEO的人不少。IBM的CEO郭士纳、安然的CEO杰弗里·斯基林,都曾是麦肯锡的合伙人。

第15章 三个版本的人本战略

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行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颠覆你的都是跨界而来的,有了搜索谁还买百科全书,有了IPOD谁还买唱片?原来所谓差异化、持续的竞争优势,真让人怀疑是否还存在。现存的优势很快消失,就需要不断创新。智力资本、企业家精神、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集中于人的战略有三种。

第一种是将人视作创新和增长的关键资源,重视企业家精神。霍华德·史蒂文森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超过现有控制的资源约束去追求机会”。

第二种用网络的概念来分析人的相互联系。BCG的菲利普·艾文斯和人合著了1999年的畅销书《变成碎片——新的信息经济学如何改变战略》,研究互联网如何解构现有的行业和战略。他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战略,并且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树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了设计生态系统,设计生态系统意味着塑造人们的行为。——现在的互联网巨头莫不如此。当然现在“生态”一词几乎被用滥了,可能艾文斯是比较早提出这一思想的。

第三种可能看起来令人惊讶,以PE私募股权的方式,通过给予管理者激励,来迅速提升一个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价值。其实PE对其所投公司做的,正是经典战略理论指示的。也难怪PE成了众多咨询顾问从咨询业出来后的首选职业。贝恩公司在这一领域具有优势,这套做法非常符合贝恩的咨询风格。

第16章 世界金融体系崩溃时战略在哪?

这章其实探讨的是金融体系崩溃时,战略咨询公司在哪,为何在金融危机前未起到发现、警示风险的作用。

原因很多。包括:金融危机的原因既有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错,也有全球贸易失衡等深层次原因。咨询顾问都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徒,怀疑政府,提倡创新、放松监管,集中于帮助客户提高市场份额(而未给予过度承担风险的行为、系统性风险足够的关注)。8、90年代大型金融机构喜欢请咨询公司做战略,新的领导人有的未必喜欢战略咨询。如美国银行的休·麦科尔一直聘请咨询公司,接替他的肯·刘易斯不喜欢请;花旗的前CEO约翰·里德喜欢请咨询公司,后来的桑迪·威尔则很不喜欢咨询公司。在金融机构通过收购兼并成长、削减成本时期,咨询公司颇能发挥作用,但现在都是量化交易当道、复杂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机构更需要的是金融工程人员,战略咨询公司对判断金融工具的风险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有的大公司宣称不做战略了。其实,二、三十年前就出现过这种现象。大家都在迷茫:世界变化这么快,我们怎么能预见和规划未来?咨询公司的回答是,战略需要变得更有适应性。

质疑战略就是为了提升股东价值的声音,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更多了。GE的前CEO杰克·韦尔奇在2009年接受采访时说,(提升)股东价值是结果,不是战略。

对于战略的以人为本,一流咨询公司自己做的就是典范。重视人才的招聘和培养,给他们以空间和自由,重视离职人员形成的校友网络,民主管理、选举领导、限定公司领导的任期。

读了此书,不仅了解了近50年美国的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而且也加深了对咨询公司商业模式的了解。和一般仅介绍战略理论的书不同,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所要解决、所能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正是理论的成功推动了其普及和流行,理论的困境又推动了理论的发展、新理论的出现。战略咨询公司联接理论和实践,在战略理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爱丽丝和柴郡猫的经典对话:“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那要看你想去哪里?”“去哪儿无所谓。”“那么走哪条路无所谓。”

如果一个企业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咨询公司能告诉它吗?可能有少数这样的成功案例。但真正伟大、独特的企业,方向的把握根本上靠的是企业家自身。可能更普遍的情况是企业(领导人)对自己的战略目标、策略有模糊的想法,咨询公司帮助它来明确、清晰化。但咨询公司能做的,既包括帮助企业明确战略路径,更多的是帮助企业管理更加规范,不要身躯支持不了大脑的梦想。比如华为,战略方向基本上是以任正非为首经营团队的选择,但众多咨询公司帮助它的管理很快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要靠自己摸索、走弯路。

对于多产品、多业务线的企业集团,咨询公司能帮助用统一的标准确定资源分配的原则,比如波士顿矩阵、EVA分析方法。为什么企业自己的战略规划或财务人员不能做呢?有时是因为内部人缺乏这种工具、方法、能力,有时是因为内部人做出来也难以服众,需要一个第三方。相对于企业内部门更中立、客观,正是咨询公司的独有优势。

咨询公司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见多识广,既知道业界领先的实践,也了解共性的问题。一般公司在年报中、对媒体披露的信息,总难免带有宣传的色彩,多讲成功、得意之处,少讲失败、问题所在。而请咨询公司,就是为了帮自己诊断、解决问题的,因此会比较坦诚、无粉饰。咨询公司因此成了几乎是最了解企业真实情况的外部人,并且能超脱出企业日常繁杂的运营细节,剖析其成败原因和改进方向。因此,在企业内部对业界领先实践了解还不够充分、还没有达到行业一流的情况下,请咨询公司帮忙是个可行的选择。到了任正非所说的那种“攻入无人区”的阶段,就不可能指望咨询公司了。毕竟到这种境界的企业是少数。

迄今为止,全世界流传广的管理理论基本上都是美国人提出的,最成功的咨询公司基本都是美国的公司。中国本土的咨询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企业请咨询公司是为获得竞争优势,然而随着更多企业请咨询公司、战略管理思想传播普及,是不是使得企业更难获得竞争优势了?如何脱颖而出,取得超常的成功呢?

怎么评价一家公司的战略好坏?大家会倾向于结果导向,以成败论英雄,以公司经营成果来倒推其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美国的畅销商业书籍筛选优秀企业,基本上是以股价、股东回报为标准。对单个企业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正如书里提到的,日本企业在美国攻城掠地时,大家都开始关注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之道,连带着美国企业在欧洲也没啥光环、欧洲都不太爱学美国企业管理了。等日本企业不行了、美国企业兴盛强大了,各国又开始学美国企业为何这么善于创新了。现在好多国外企业也在学习腾讯、阿里致胜之道。

战略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象IBM的郭士纳,曾是麦肯锡的合伙人,谙熟管理之道,掌管完全不同行业的公司都能获得成功。但不管以前有什么成功经历,后来做企业失败的例子更不胜枚举。任何公司战略的成功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同的环境下实行相同的战略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没有什么能确保一个企业战略的成功。在工业时代,模仿可能消除被模仿者的竞争优势,在信息时代,更赢家通吃,模仿者要么战胜原来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产品,要么消亡。

但越是世界变化快,公司就越需要不陷于眼前的一时一事,需要思考长期的战略方向,提前做好布局和准备。战略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它既需要坚守也需要变化,它不是立竿见影起作用,但长期看,哪家公司有长远、清晰的战略,却是非常显著的。

对每个想基业长青的企业,战略都是永远需要思考的问题。咨询公司可能起到一定辅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自身的选择和行动。

《战略简史——引领企业竞争的思想进化论》,慎思行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9月。

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做好用电工作,除了日常生活中需要人们加强用电意识之外,用电相关的核心技术会成为一道保护伞,保护您和家人健康平安!
货源充足,诚信经营.优势产品推荐:PLC控制器、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旋转编码器、 温度控制器、小型继电器等工控产品。主要经营,欧姆龙、施耐德,ABB, 罗格朗,常熟开关等品牌。

服务宗旨口号 茂禄电气

承诺一:1、/欢迎您保证全新原装进口

承诺二:2、/欢迎您保证安全准时发货承诺三:3、/欢迎您保证售后服务质量【产品库存】 现货销售【产品价格】电议(含16%增值税)【产品质量】原装【产品包装】全新原装、现货销售。【售后服务】质保一年货到后有任何质量问题7天内包换人为除外)

“产业互联网的明天,更多的是由‘觉醒’的产业中的企业家来发动的,我们会一直坚持和产业互联网创业者与投资人共同。虽然这一路可能踉踉跄跄,但一定会收获颇丰。
科技创新是未济发展的新动能,而智能商业将推动产业的升级改造,未来将无智能不商业、无商业不智能。宏优

所谓“智能商业”,是指以AI技术支撑的决策支持,服务于组织中需要决策的各级人员,具备实时、闭环、自动识别问题、全局、自我进化等特征,目的在于企业决策的效率和,增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为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时会涉及、数据和算法三个方面的问题。徐茂栋将其形象地描述为,如果没有,就缺少和用户的交互,缺少实时数据,就缺少和用户之间的有效反馈,没有大数据相当于车没有油,没有算法不能自我进化,相当于油没有车,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高度,层面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加快建设数字,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

李朴民介绍,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的决策部署,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实施“宽带”战略,促进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布局;二是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的融合;三是实施大数据战略,完善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推动政务信息的整合共享,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四是积极开展数字经济合作,以合作共赢来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李朴民透露,为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未来将重点推动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政策,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研究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政策措施;二是大力促进融合发展,在协同制造、农业、、养老、教育等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加快治理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创新,同时严厉打击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

本报记者还从部获悉,为保障数字建设,我国还将实施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其中包括:开展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启动一批战略行动和重大工程;加快百兆宽带普及,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实现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城乡覆盖、4G网络覆盖和速率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出入口布局,完成互联网网间带宽扩容1500G;推进5G研发应用,补齐5G芯片、高频器件等产业短板,完成第三阶段,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实施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发展。

 据介绍,智能制造是《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建立完善我国智能制造化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化工作,对于实现我国智能制造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8月,委联合部成立了智能制造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组,建立智能制造化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机制,服务智能制造快速有效发展。总体组围绕制度建设、宣贯培训、重点立项、对外宣传、合作等5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专家组在提供我国智能制造化规划、体系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同时,协助开展智能制造立项评审和宣贯培训等工作。依托两部委工作机制,委针对智能制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特点,充分发挥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的作用,组织总体组和专家组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加强了部门间统筹协调,有效整合了国内智能制造化组织机构,发挥了化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制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加快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国智能制造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我国专家积极参与ISO和IEC等化工作,发出声音,提出建议,实现了智能制造领域的新突破。为落实中德两国达成的共识成立的中德智能制造工作组,分别于2017年6月和12月在青岛和杭州召开第四、五次工作组全会,发布了6项合作研究成果,推进互认、共同制定。

据了解,会议听取了智能制造化总体组和专家组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的报告。电子技术化研究院的专家介绍了《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智能制造化》编写计划和即将在范围内开展宣贯培训的情况。根据《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2018年,我国将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智能制造和行业,基本覆盖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和行业,覆盖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体系。来自部、委等部门以及智能制造化专家组、总体组相关化技术会、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会议。

工业互联网兼容吸收了互联网技术、服务、思维和工业技术工艺,是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新工业时代不可或缺的工业基础设施,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进高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至关重要的抓手。工业互联网正在开启智能工业发展新时代,将重塑整个生产制造体系,塑造工业新型生产力,重构新型生产关系,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提供强大支撑动力。

工业互联网兼容吸收了互联网技术、服务、思维和工业技术工艺,是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新工业时代不可或缺的工业基础设施,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进高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至关重要的抓手。发展工业互联网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大意义

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推进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催化器。网络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工业互联网应用将开启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新时代,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工业互联网以业务内外协同为抓手,倒逼工业企业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售等信息化改造,加快企业数字化、化、网络化推进步伐,促进网络互联互通、整合共享、数据流动。纵观、三一重工等信息化标杆企业,无一不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先行者,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了内外数据流通渠道,建立了以数据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

工业互联网将成为加强产业资源整合的连接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了产业竞争不断升级和演化,工业互联网正在开启新一轮产业竞争。工业互联网为产业资源整合带来了新机遇,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起了产业生态圈中的信息交换核心枢纽,促进了产业资源快速集聚、有效整合和利用,成为核心企业产业互联网时代塑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开放接入,整合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售等各个领域资源,促进了产业生态圈各方供需对接,了各方资源配置。

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推动制造业业态创新的孵化器。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网络运行空间,打通了车间、仓储、市场三者之间信息流动快速渠道,构建起了生产、物流和需求之间的信息流动和利用机制,使得各环节获取和传递信息成本大大,驾驭和利用信息能力大大增强,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业态创新。个性化定制、用户全程参与、即时生产、网络制造、远程监测、在线等新制造和新服务,得益于信息获取和利用成本的大幅,将大规模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将培育大量基于网络的制造业信息服务,促进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网络信息服务业的繁荣和深度创新,为新制造和服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平台、应用和服务等重要支撑,成为制造业业态创新的重要动能来源。

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推进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助推器。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和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工业互联网应用为制造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打通了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信息流通渠道,改变了以前盲目化、大规模、批量化、备货式的生产制造,依托网络和大数据,实现了有计划、化、个性化、零库存生产,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需求对接和信息匹配能力极大增强,有效地推动了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创新。

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推进智能工业发展的。智能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是新一轮工业各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通了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售等各环节数据流通的血管,让企业总控中心大脑能够依托网络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析,实现对企业整体运行的有机管控,制造效率、产品、生产成本、资源消耗、采购仓储、经售等各方面的大幅和,企业数字化、化、网络化、智能化运行水平。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复杂,准入门槛比较高,是各国新一轮工业竞争中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必须发挥体制机制、大国大市场等优势,加快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以性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来抢占发展先机。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数据的时代,人工智能是时下非常的话题。在万物智能互联的新时代,互联的物体越来越多、越来越智能,并由此产生出汹涌而来的数据洪流。驾驭数据洪流是实体经济转型的关键。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应对数据时代的挑战,至顶网联合英特尔以及合作伙伴推出了《新至强决胜数据未来》系列对话节目,邀请业界嘉宾畅谈他们眼中的数据时代以及应对之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中科曙光副总裁兼存储事业部总经理惠润海,展望数据洪流下的存储变革以及对策。

数据洪流下的数字化转型

在惠润海看来,数据大给处于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在新经济下企业要想长期快速的发展,必须要面对业务的转变挑战。数据则为企业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基础,以数据为基础,让数据驱动业务创新是企业在当今时代的重要生存之道。其次,从数据中挖掘价值,从而带来业务的快速增长是企业在数据时代的一大机遇。

虽然,数据具有如此多的好处,但是企业也面临诸多挑战。惠润海表示,数据洪流给企业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海量数据的有效,这是企业以前不曾遇到的挑战。这需要企业有相应的IT架构来快速增长数据的需求;二是数据人才的短缺,数据人才的和储备是企业面临的另外一大挑战;三是数据,数据是一个企业的财富,如何实现数据保障是企业需要思考的。


特别是在IT架构方面,为了应对数据,企业需要更新已有的IT架构。在以前,企业可以通过建设数据中心来IT需求。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新的业务下企业需要对的IT架构进行很大的转变。

为此,惠润海认为,企业首先应该要简化IT架构,太复杂企业驾驭起来就非常困难。因为随着数据性增长,对IT的需求越来越高,势必会越来越复杂,如果你不采取措施把IT的整体架构进行简化,后续的问题就会非常困难。然后是智能化,现在人工智能的兴起对于企业来说创造了新的业务,企业的IT架构必须对这些需求做出智能化的反映,加快业务增长的速度。

具体到存储,惠润海说,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数据,而且数据类型更加多样化。同时,应用对于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有的可能是需要比较高的IO带宽,有的特别需要非常高的IOPS,每秒响应的请求数据需要特别大,这就需要我们的存储更加贴近应用、更加智能化,来适应这种不同应用需求对存储的要求。

其次是成本,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存储来应用数据,那么企业的IT成本会非常高,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企业需要寻求更加有效的存储解决方案来应用数据。

然后是,如果说以前企业面对的是TB级数据,现在企业面对的则是PB级,应对这种海量数据的时候必须要用更简化的。

后是扩展性,现在数据增长非常迅速,未来你的IT架构必须能够应对快速增长的数据需求,这就要求扩展性非常好,可以在线轻松扩展,而且部署速度要非常迅速。

惠润海补充说,在存储规划方面,企业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考虑得更长远,因为现在数据的增长非常迅速,IT的建设必须考虑未来几年数据的增长,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的生命周期来整体把握你的存储架构。第二个是预留更多的可能性,未来你对于数据的和处理,数据价值的挖掘,需要预留更多的接口,否则未来你一旦有一些新的想法想要实现,你可能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

毋庸置疑,我们处于一个云时代。到2020年,90%的企业将实施包含公有云和私有云资源的混合战略。惠润海表示,云对于企业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混合云契合了企业IT的发展需求。分布式存储、定义存储、超融合架构等新的存储架构不断涌现,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们混合云对于存储的需求。

IDC的数据显示,一家大型杂货店零售商通过部署定义存储解决方案,可以带来92%的性能,资本支出80%,占用空间90%。对于企业来说,构建一个敏捷、、易于访问的面向未来的存储势在必行。

混合云对于存储的需求具体体现在横向扩展,而且可以在线实时扩展,保证它的容量和性能能够混合云的要求,因为云的架构就要求的实时扩展能力。另外,混合云对于存储的性能要求也比较高。存储只是提供了基本的IOPS和带宽的能力,而混合云需要存储架构进行升级,否则可能会成为混合云架构的一个瓶颈。

在惠润海看来,现在是存储大变革的时代,比如超融合架构、定义存储、闪存等。超融合架构在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匹配,使得我们的更加简单。而定义存储可以作为超融合里面的存储解决方案,也可以作为混合云架构里面的存储来使用,它的这种分布式架构保证了存储性能和容量可以实时在线横向扩展,从而混合云架构对存储的性能需求。对于存储和分布式存储,惠润海认为这两种存储架构在企业中是共存的状态,相互补充。

其次,闪存应用在混合云整个架构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磁盘已经成为整个混合云架构IO的一个瓶颈,闪存的大量使用可以存储性能,不让存储性能成为整个混合云架构的一个瓶颈,而且闪存对于IOPS的具有非常高的作用,所以说现在混合云的存储里面大量在使用闪存。

开关柜:是指按一定的线路方案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组装而成的成套配电装置,是用来对线路、设备实施控制、保护的,分固定式和手车式,而按进出线电压等级又可以分高压开关柜(固定式和手车式)和低压开关柜(固定式和抽屉式)。开关柜的结构大体类似,主要分为母线室、断路器室、二次控制室(仪表室)、馈线室,各室之间一般有钢板隔离。

内部元器件包括:母线(汇流排)、断路器、常规继电器、综合继电保护装置、计量仪表、隔离刀、指示灯、接地刀等。


又叫受电柜,是用来从电网上接受电能的设备(从进线到母线),一般安装有断路器、CT、PT、隔离刀等元器件。

也叫馈电柜或配电柜,是用来分配电能的设备(从母线到各个出线),一般也安装有断路器、CT、PT、隔离刀等元器件。

也叫母线分断柜,是用来连接两段母线的设备(从母线到母线),在单母线分段、双母线中常常要用到母线联络,以用户选择不同运行的要求或保证故障情况下有选择的切除负荷。

电压互感器柜,一般是直接装设到母线上,以检测母线电压和实现保护功能。内部主要安装电压互感器PT、隔离刀、熔断器和避雷器等。

是用来隔离两端母线用的或者是隔离受电设备与供电设备用的,它可以给运行人员提供一个可见的端点,以方便和检修作业。由于隔离柜不具有分断、接通负荷电流的能力,所以在与其配合的断路器闭合的情况下,不能够推拉隔离柜的手车。在一般的应用中,都需要设置断路器辅助接点与隔离手车的联锁,防止运行人员的误操作。

也叫补偿柜,是用来作电网的功率因数用的,或者说作无功补偿,主要的器件就是并联在一起的成组的电容器组、投切控制回路和熔断器等保护用电器。一般与进线柜并列安装,可以一台或多台电容器柜并列运行。

电容器柜从电网上断开后,由于电容器组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放电的,所以不能直接用手柜内的元器件,尤其是电容器组;在断电后的一定时间内(根据电容器组的容量大小而定,如:1分钟),不允许重新合闸,以免产生过电压损坏电容器。

作自动控制功能时,也要注意合理分配各组电容器组的投切,以免出现一组电容器损坏,而其他组却很少投切的情况。

主要用来作计量电能用的(千瓦时),又有高压、低压之分,一般安装有隔离开关、熔断器、CT、PT、有功电度表(仪表或数字电表)、无功电度表、继电器、以及一些其他的辅助二次设备(如负荷监控仪等)。

又叫封闭式组合电器柜,它是将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CT、PT、避雷器、母线等封闭组合在金属壳,然后以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良好的气体(一般用化硫SF6)作为相间和对地的绝缘措施,适用于高电压等级和高容量等级的电网中,用作受配电及控制。

正常工作情况下,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特殊应用除外),接通电路。当进行自动控制或保护控制操作时,断路器可以在综保装置控制下进行电路的分断或接通操作。

断路器不仅可以通断正常的负荷电流,而且能够承受一定时间的短路电流(数倍甚至几十倍的正常工作电流),并可以分断短路电流,切除故障线路和设备。

所以说,断路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断和接通电路(包括分断和接通正常电流、分断短路电流)。

由于在分断和接通电路的中,断路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电弧。为了保护触头,触头材料的损耗和可靠分断电路,必须采取措施来尽快熄灭电弧,其中一种就是采用不同的灭弧介质填充到断路器的动、静触头间。

按灭弧介质的不同断路器可以分为:油断路器(多油、少油)、化硫(SF6)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空气断路器等。我们在工程中经常到的高低压开关柜里的主要一次设备就是断路器。

由于断路器的动、静触头一般都是被包在充满灭弧介质的容器中,所以断路器的分、合状态不可以直接判断,一般是通过断路器的辅助器件(如分合位指针等)来判别。

隔离刀闸(或称隔离开关)由于有明显的断口可以识别接通或分断,主要是用来隔离高压电源的,以保证线路和设备的检修,能分断的电流很小(一般只有几个安培)。由于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所以它不能用来分断故障电流和正常工作电流,不允许带负荷进行分断操作

熔断器是一种简单的电路保护电器,其原理是当流经熔断器的电流达到或超过定值一定时间后,本身的熔体熔化,切断电路。其原理简单,安装方便,一般不单独使用,主要用来配合其他电器使用。

一是电流要达到一定值,该值在熔断器出厂前已经做好,无法更改;

二是电流达到一定值后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该时间也是厂家做好的,无法更改,但是类型很多,包括延时、快速、超快速等;

三是后本体损坏,不能重复使用,必须更换;

熔断器是否熔断可以通过熔断指示器判别,也可通过熔体外观上判别;常用的丝、管都属于该类电器范围。

负荷开关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灭弧介质一般采用空气,可以接通和分断一定的电流和过电流,但是不能分断短路电流,不能用来切断短路故障。所以不允许单纯用负荷开关来替代断路器;如果要采用负荷开关,必须与前面提到的高压熔断器配合使用(实际上往往用熔断器和负荷开关串联使用,用作简单的过负荷保护,以工程造价)。

负荷开关与隔离刀类似,都有明显的断开间隙,可以很容易的判别电路是处于接通还是断开状态

简单的说,变压器就是利用交变电磁场来实现不同电压等级转换的设备(实际上是电能的转换),其变换前后的电压不发生上的变化。按照其用途可以分很多种,如电力变压器、整流变压器、调压器、隔离变压器,以及CT、PT等。我们在工程现场经常遇到的是电力变压器。

与变压器相关的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包括:

(1)额定容量:指额定工作条件下变压器的额定输出能力(等于U×I,单位为kVA);

(2)额定电压:空载、额定分接下,端电压的值(即一次、二次侧电压值);

(3)空载损耗:空载条件下,变压器的损耗(也叫铁耗);

(4)空载电流:空载条件下,一次侧线圈流过的电流值;

(5)短路损耗:一次侧通额定电流,二次短路时所产生的损耗(主要是线圈电阻产生的);

(6)分接()的概念:

为适合电网运行需要,一般的变压器高压侧都有,这些的电压值都是用额定电压的百分比表示的,即所谓的分接电压。例如,高压10kV的变压有±5%的,就是说该变压器可以运行在三个电压等级:10.5kV(+5%)、10kV(额定)、9.5kV(-5%)。一般来说,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数(分接点)较多,如7分接点(±3×2.5%)和9分接点(±4×2%)等。由于不能够完全保证分接开关的同步切换,所以有载调压变压器一般不能够并联运行。

电力中产生机器能或热能的负荷。但是负载中纯阻性的负荷只消耗有功功率,如电热、电炉、照明等电力负荷完全是有功负荷。而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的负载中既消耗有功功率,同时又消耗无功功率,其中作功产生机器能的部分属有功负荷。有功负荷要由发电机有功功率来供应。

在电力负载中不作功的部分。只在感性负载中才消耗无功功率。如:变压器、电动机、空调、冰箱等。所以在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还需要提供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不能电网时,的电压将会下降,为了用户的需求,所以在变电所里要安装无功补偿器,来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这样才能维持电压水平。

电力中备用容量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发电设备可能发生临时性或性的故障而影响供电,所以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事故备用电源,来确保电力设施的.

(10)解列:为了防止失步和事故扩大,将完整的电力分解为几个不再同步运行的的一种措施。解列后某些局部可能会发生功率不足,和电压的下降因此需要切除部分负荷,来防止整个的遭到。

14、PT(TV)/CT(AV):互感器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变压器,主要用来从电气上隔离一次回路与控制回路,从而扩大二次设备(仪表、综保等)的使用范围。

采用PT/CT可以避免一次回路的高电压/大电流直接到二次控制设备(如:仪表、综保装置等),也可以防止由于控制设备故障影响一次回路的运行。

1)电流互感器(CT、AV)的特点是:

一次侧绕组N1粗而少、二次侧绕组N2细而多,二次侧的额定电流I2一般为5A(根据N1I1=N2I2可以近似算出一次侧电流I1,或者根据一次侧电流I1选择相应变比的电流互感器)。由于CT在工作时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都是分别串联在一次回路与二次控制回路中的,根据变压器的特性U1I1=U2I2可以得出,二次侧在工作时的工作电压,该电压在开路时非常大,故CT是不允许开路的。按照用途来划分,通常可以分为保护和测量用CT。测量CT在一次回路出现短路故障时,容易饱和,以二次电流(二次绕组侧电流I2)过大,达到保护综保装置的目的;而保护CT在一次回路出现短路故障时,不应出现保护现象,以保证综保装置可靠。

2)变比:变压器高压侧绕组与低压侧绕组匝数之比称为变比,近似可用高压侧与低压侧额定电压之比表示。

3)电压互感器(PT、AV)的特点是:

一次绕组匝数N1多,二次绕组匝数N2少,相当于一个降压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压一般为100V)。由于PT在工作时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都是分别并联在一次回路和二次控制回路电压线圈的,而由于电压线圈的阻抗很大,所以PT二次侧的电流非常小,二次绕组近似于空负荷状态;但二次绕组本身的阻抗是很小的,所以如果二次绕组短路,则将会非常大的二次侧电流(N1I1=N2I2)。故PT的二次绕组不能够短路。

手车和抽屉分别是高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的一部分,分别安装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及其继电器等元器件。由此划分出手车式开关柜(高压)和抽屉式开关柜(低压),他们与固定式开关柜的功能是基本相同的,主要区别是方便了和检修(手车和抽屉都可以通过机械操作机构摇把来推进、拉出)。手车和抽屉一般都有工作(正常运行时)、试验(试投运和现场试验时)和退出(、检修时)三种位置状态。

接地刀(也叫接地开关)主要:一是用来在线路和设备检修时,为确保人员进行接地用的;二是可以用来人为地造成的接地短路,达到控制保护的目的。

个作用很好理解,不做介绍。第二个作用是这样的:接地刀通常是接在降压变压器的高压侧,当受电端发生故障或者变压器内部故障时,接地刀开关应自动闭合,造成接地短路故障,迫使送电端(上端)断路器迅速,切断故障,所以说这是个人为的接地短路故障,目的就是保证送电端的断路器能够快速。

器是一种用于远距离接通和开断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照明、电容器组等,分交流器和直流器。与断路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非常高(因此要求其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足够长);有较高的的开断和接通容量,但是一般用在1k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中,无法与断路器的几十千伏、几百千伏相比。

继电器是用来在控制回路中控制其他电器(一般是一次电气主设备)或在主电路中作为保护用以及作转换用的电器,只适用于远距离的分断、接通小容量控制回路,比如:交流/直流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1)型式试验:对按照某一设计要求而制造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或设备所进行的试验,用以检验这一设计要求是否符合一定的规范。

2)常规试验:也叫出厂试验,对每个器件或设备在制造中或完工后所进行的试验,用以判明器件或设备是否符合某项。

3)介质试验:是检验介质电气特性的各种试验的总称,包括:绝缘、静电、耐压等。

抽样试验:对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的若干样品进行试验,也是用来判明样品是否符合某项的。

4)寿命试验:确定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寿命的试验,或者是为评价分析产品的寿命特征而进行的试验,属性试验。

5)耐受试验:在包括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所采取的特定运行等规定条件下,对产品进行的试验,如反复操作、短路、过电压、振动、冲击等,属性试验。

6)投运试验:在现场对产品所进行的试验,用以证明安装是正确的,产品运行是正常的。

一、断路器跳闸,重新合闸失败

首先确定断路器是否为非事故跳闸,非事故跳闸系指未发生短路和过载故障而跳闸。断路器不能合闸的原因较多,首先要确定是线路短路和过载原因引起的跳闸,还是断路器自身或控制回路有故障。按如下步骤确定故障原因,首先观察一次线路有无被烧黑、烧烂的导线和接点,闻有无异味,低压柜内有关的二次控制回路有无故障。如发现故障点,排除后即可正常运行;如没有发现明显故障点,在无负载情况下断路器合闸,此时如断路器脱扣仍不能投入运行,则断路器本身存在故障;如断路器合闸,则断路器本身无故障。则依次检测个分支线路故障。

式断路器在运行中没有发生短路或接地等现象,也没有发生过载,却莫名其妙的跳闸了,一般就是失压脱扣器或控制器出现故障。失压脱扣器的故障一般为电源模块烧毁。电源模块长期处于带电工作状态,因此很容易发生故障。检查的可用人工强行使失压脱扣器衔铁吸合,如断路器合上后不再断开,即为失压脱扣器的故障。解决的只能是拆掉失压脱扣器和电源模块,此时断路器就能正常工作了,以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更换新的失压脱扣器的电源模块。如果失压脱扣器为助吸式,要注意失压脱扣器铁芯撞针的长度,可以通过调节撞针的长度,使失压脱扣器处于正确位置,即只有当电源电压下降到额定电压的40%以下时,失压机构开关才跳闸。

智能控制器发生故障后,一般会出现手动可合闸,电动不能合闸,三段保护功能及其它保护功能失灵现象。智能控制器故障一般是由于电压过高造成烧毁。一般厂家按照有关,额定工作电压按照400V的设计,但实际运行中,到了后半夜用电量下降时,如变压器未做调压处理,电压往往会达到420V及以上,很容量使智能控制器因高电压而烧毁。控制器另外一个常见问题是故障记忆如果得不到及时,即使电网故障已排除解决,断路器仍认为电网有故障而手动和电动均会合不上闸。此时只能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操作,故障记忆后复位,方可正常工作。一般人员不会想到是因为这个合不上闸,往往查不出故障原因,或者知道了这个原因,但因操作过于复杂而只能找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停电。解决的是厂家应出操作更简单直观的耐压性能更好的控制器,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操作机构故障往往由于机构不紧凑,弹簧和连杆配合不好,或者弹簧错位,甚至掉落,造成手动电动都合不上闸,解决各不相同,根据人员的,在检查时仔细观察各机械部件有没有脱落、变形损坏,进行相应的复位修复。如连杆大件损坏无法修复的,则只能联系厂家派技术人员修理或更换相关部件。

五、分断能力不足或导电性能不良造成的事故

极个别断路器因为触头或灭弧装置问题,实际分断能力达不到理论值,当出现线路短路时致电弧烧毁断路器的情况发生。导电性能不良往往由于面不清洁、面太小及压力不足、触头脱落卡阻、处螺丝钉松动等原因造成。导电性能不良严重的会发生低压电网断相运行。

六、按下跳闸按钮,断路器拒绝分断

断路器拒绝分断可能有以下几种故障。

1.按钮故障:按钮机械故障或导线接点不良,都会使跳闸回路不通,分励脱扣线圈无电,衔铁不能吸合,断路器也就不能分断。可选择替换按钮开关。

2.分励脱扣器故障:分励脱扣线圈开路或短路,衔铁吸合存在等,均影响断路器的脱扣。所以,要定期检查分励脱扣器,影响衔铁吸合的物,发现有开路或短路的线圈要及时更换,以保证在需要断开电路时,能使断路器快速分断。

3.脱扣机构故障:脱扣机构的脱扣半轴与跳扣的面过大(一般应在2~3mm2),会使断路器拒绝分断,因此利用调节螺钉,使脱扣半轴转动一定角度,达到2~3mm2面的要求,并在面上涂低温极压脂,以力,利于脱扣。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了广泛的应用。
电的产生、输送、使用中,配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配电包括变压器和各种高低压电器设备,低压断路器则是一种使用量大面广的电器。

器分为交流器(电压AC)和直流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断路器是起保护作用的,能熄灭电弧,有分段能力。器是利用线圈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器通电后,常开的就闭上了,长闭的打开,这样来控制。
1、断路器主要做保护,它的保护目前比较常用的是三段保护,既过载保护、短路短延时、短路长延时。还有一些欠压、过压等保护功能。具体视品牌、型号而定。它的分合闸可以手动也可电动。安装有固定式、抽屉式等。根据电流的大小和工作电压的等级可以分多种。
2、断路器器主要做工业控制用,一般负载以电机居多,当然会有一些加热器、做双电源切换等使用。在器的通断是通过控制线圈电压来实现的。根据灭弧的不同结构可以分为真空器和普通器。根据不同的控制电压可以分为直流器和交流器,它的主要附件为辅助触点。

断路器和空气开关的区别_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区别?

有很多朋友经常会问断路器和空气开关的区别在哪里?高压是断路器,低压是空气开关,其实这个问题并不能这么界定,正确来说断路器要么高压断路器,要么中压,要么低压断路器,严格来说空气开关是各种断路器的其中一种,断路器有真空断路器和SF6断路器,它的开断电流要比普通的空气开关大,开断容量也要更大,真空断路器一般用于6KV的,SF6断路器用于500KV变电站,两者都用直流110V作为控制电源,由控制触发才会,一般的空开用在380/220,相当于刀闸。人们一般说的空气开关确实就是指低压断路器,那么我们来详细解答下空气开关、断路器以及隔离开关这三大至关重要的电路的区别吧!
当线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电流时,短路电流超过瞬时脱扣整定电流值,电磁脱扣器产生足够大的吸力,将衔铁吸合并撞击杠杆,使搭钩绕转轴座向上转动与锁扣脱开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将三副主触头分断,切断电源。 当线路发生一般性过载时,过载电流虽不能使电磁脱扣器,但能使热元件产生一定热量,双金属片受热向上弯曲,推动杠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将主触头分断,切断电源。
在正常情况下,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是释放着的;一旦发生严重过载或短路故障时,与主电路串联的线圈就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吸力把衔铁往下吸引而顶钩,使主触点断开。欠压脱扣器的工作恰恰相反,在电压正常时,电磁吸力吸住衔铁,主触点才得以闭合。一旦电压严重下降或断电时,衔铁就被释放而使主触点断开。当电源电压恢复正常时,必须重新合闸后才能工作,实现了失压保护。
二、断路器和空气开关的区别_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区别----断路器详解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当短路时,大电流(一般10至12倍)产生的磁场克服反力弹簧,脱扣器拉动操作机构,开关瞬时跳闸。当过载时,电流变大,量加剧,双金属片变形到一定程度推动机构(电流越大,时间越短)。
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运行。而高压断路器要开断1500V,电流为A的电弧,这些电弧可拉长至2m仍然继续不熄灭。故灭弧是高压断路器必须解决的问题。
3、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作用及功能
低压断路器也称为自动空气开关,可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也可用来控制不起动的电动机。它功能相当于闸刀开关、过电流继电器、失压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漏电保护器等电器部分或全部的功能总和,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

是用在主电路上,控制单一设备,如某台电机,也是一种开关,但它能被控制,如用继电器控制,适合作,但一般容量比较小,没有保护功能,事故时不能自己跳闸;

断路器:也是用在主电路上,即可控制单一设备,又可控制多个设备,但不适合,容量可作的很大,有保护功能,事故时能自己跳闸;

继电器:是辅助电路上的,不能通过大电流,是典型的“小”东西控制“大”东西。

举一个例子,某一条线路带一个小型电机,电机开5分钟停5分钟;这要在线路的出口安装断路器,当电机出现问题时及时跳闸,在电机的电源入口处串入接器,用它实际控制电机的开、停,用继电器组成5分钟延时电路,来控制器。
脱扣器、断路器的区别是什么?
脱扣器是开关断路器或者是热继电器里面的一个机构,通俗的说就是监控电路的某些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触发脱扣,目的是去控制电路的分断。
器分为交流器(电压AC)和直流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
 离控制、通断的负载主要用于电机启动、停机控制.是一种控制用开关。
2、断路器:能够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条件下,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一种机械开关电器。可实现过载、短路保护主要用于负载和短路的保护,是一种保护用开关。
3、继电器:是用于控制回路的,一个继电器往往有几对常开/常闭节点,可以用于不同的控制回路,它的节点不能通过大电流,一般不用于动力回路;器类似于断路器
,是用弱电来控制接通或者切断强电的,主要用于动力回路。继电器,器应该说是同一类型的器件,通过线圈而达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作用,而断路器就是通常说的自动开关,是一种开关器件,它具有分断负载电流的作用。

断路器和器都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的。
器器(Contactor)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器由电磁(铁心,静铁心,电磁线圈)触头(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其原理是当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
断路器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开关,俗称空气开关也是指低压断路器,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它可用来分配电能,不地启动异步电动机
,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已了广泛的应用。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断路器,器,负载开关,隔离开关,区别
1、隔离开关在电路中起明显断开点的作用,以保证时人员的,一般只能切断线路的空载电流,不能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负荷开关也起隔离作用,但能切断负荷电流;
2、断路器能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故障时能够自动跳闸;某些型号的断路器也具有隔离功能,可以作为隔离电器使用.
3、器分为交流器(电压AC)和直流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4、负荷开关是介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的一种开关电器,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能切断额定负荷电流和一定的过载电流,但不能切断短路电流。
器的功能是什么,和开关有什么区别
器分为交流器(电压AC)和直流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达800A)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在工业电气中,器的型号很多,工作电流在5A-1000A的不等,其用处相当广泛。

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常见的开关是让人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closed)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open)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
真空断路器和真空器的区别是什么?工作原理又是怎么样的?
导电回路是由进出线导电杆真空断路器主要用于开断,具有搞污秽能力。

真空器适用于交流50Hz,外绝缘主要是通过高压套管来实现、导电回路、关合电力线路中的负荷电流。并适用于各种保护装置组成的防爆型磁力起动器中使用、过载电流及短路电流,内绝缘为复合绝缘、绝缘,来控制作的三相感应电动机等装置。断路器由动机构,供直接或远距离接通和分断主电路中用,额定电流至630A的电力中、密封件及壳体组成,额定电压1140V、导电夹与真空灭弧室连接而成。整体结构为三极共箱式、动静端导电板。
适用于变电站及工矿企业配电中作保护和控制之用。由于页面的关系,本文就产品的原理分析就到此为止。
以上是施耐德产品的简单介绍,有意向的朋友可来电详询!

“工业4.0”发展需要

近年来,德国在访华时提出,德方愿将“工业4.0”对接“制造2025”。现任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首席执行官及科学董事的瓦尔斯特表示,发展“工业4.0”仅靠德国无法成功,需要寻找合作伙伴,在其中极为重要。与此同时,西门子、博世力士乐、库卡机器人等力推“工业4.0”的德国企业,也在大力开拓市场,针对当地客户需求推广智能生产相关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2017年底,北京市发布《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人工智能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区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并将其作为重点打造的20个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对于迎来AI领域殿堂级专家瓦尔斯特担纲“外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意味着中德和企业间人工智能各细分领域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是“工业4.0”驱动力

“我们的理念是,将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处于智能制造的核心位置。因为人工智能是‘工业4.0’的驱动力。”瓦尔斯特指出。

他表示,德国正置身于数字化的第二个浪潮当中,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的至关重要。工业3.0中机器人与人类之间没有互动,执行灵活性,很况下只能生产一种产品。而在未来我们将会关注新一代高端汽车生产、无人驾驶汽车,并能个性化生产,这都需要人工智能才能蓬展。

目前,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拥有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900多位,还有超过80个紧作的公司。研究中心重点关注整个创新周期,并与的客户和市场需求方合作,将基于应用研发的方案转交工厂实现。

携手共促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我们注重从科研到应用实践的转化,将技术与产业资源充分结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瓦尔斯特说。

事实上,区看重的正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聘请瓦尔斯特,实际上引来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这个“智囊团”,以期解决或陆地、水下、空中或空间复杂任务的机器人、增强现实3D重建、覆盖AI技术全产业链应用产品工厂等。

瓦尔斯特表示,未来将针对庞大市场优势,通过DFKI代表处深知无限人工智能研究院赋能不同领域领军企业,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推动制造业快速跃迁。

研讨会上,瓦尔斯特饶有兴味地与来自区的智能制造企业方、中芯、哈工大机器人、金风科技、和利时科技等深入探讨,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高管如何驾驭这种变化?鉴于其在商业、生产、流动和通信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和物理技术的整合,第四次工业代表了一个广泛而普遍的转变,如果企业要蓬展,应该处理这一转变。在处理这么大的事情时,研究它如何影响特定的元素是有用的,德勤集中在四个方面:

高管们看待技术似乎无所畏惧,作为能够在不同地域和社会群体之间提供更多教育,工作或渠道的大平衡器。而绝大多数高管认为企业(公众(74%)和私人(67%))对工业4.0将如何影响社会产生影响,而则处于第二位。然而,许多高管不认为他们自己的企业在诸如教育和员工学习、可性、社会和地域流动等问题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千禧一代认为跨国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有潜力缓解社会的挑战。如果商业真正在工业4.0的广泛社会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就应该变革性变革,在它可能为时已晚之前。

即使者认识到工业4.0预期的变化,许多人仍然关注的近期业务,而不是长期的机会为其直接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德勤发现,有57%的CXO受访者将业务产品作为首要问题,生产力至56%。虽然这些问题与工业4.0的某些要素很好地吻合,但它们仍然是目标,在涉及到从学习到挖掘新的人才来源,到达服务不足的市场,提供预测工具以帮助改进流程风险、连接供应链、实现更灵活的等等。

许多高管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应对未来劳动力挑战的紧迫性,尽管只有四分之一的高管确信他们拥有的员工组成和未来所需的技能。德勤的发现可以解释这一点,即绝大多数高管认为他们正在尽其所能,他们可以依靠现有的教育,而且他们现有的员工可以接受再培训。简而言之,他们虽然担心,但也不认为根本的改变是必要的,终让他们到达需要的地方。尽管历技术创造的就业机会比的要多,但这些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应该有效的劳动力发展的鼓励。

第四次工业带来了整合数字和物理技术的承诺,这些技术了组织的运作、生产率、增长和创新。但是,我们没有使用数字技术去做他们以前做过的事情,只是更快、更好,我们发现真正的行业4.0企业使用它们来创建新的商业。扩展他们对工业4.0技术使用的企业,包括供应商、客户、工人、合作伙伴和其他生态中的其他人,可以发现更多的变革的好处。那么问题呢?在德勤调查的CXO中,只有20%的人认为他们的组织高度处理新的业务或交付,只有不到15%的人认为他们对智能和自主技术充分做好了。

所有都是性的,工业4.0也不例外。 它带来了风险,但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新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服务客户的,新型工作和全新的商业。 与以前的工业一样,这些变化的影响可能会波及各行业、企业和社区,不仅影响我们的工作,还影响我们彼此的生活和相互关系。

德勤的调查显示CXO懂得它,即他们知道工业4.0将带来巨大变化,他们需要做好。 然而,他们对如何采取行动并不确定,且没有多少时间了: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全球社会和经济互联互通的时代,第四次工业正在迅速发生,或大或小。 如果者选择更广泛地思考并采取果断行动,他们的企业可能会在工业4.0中成为积极力量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以跨界合作加速平台技术服务体系构建。一是加强信息服务企业和自动化、行业制造等企业的技术合作,加快推动工业技术化,发展工业知识、工艺、流程等工业微服务组件,为业态创新夯实服务支撑。二是加强网络通信、电子信息制造和装备制造等企业的合作,推进装备通信接口和传输协议的化,工业数据采集和传输便捷性。三是加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行业制造等企业合作,构建工业大数据挖掘分析预测模型,加强工业数据清洗、整合和规范,工业数据信息服务能力。

以差异化定位助推平台服务特色化发展。一是面向制造业各领域专业性信息服务需求,大力发展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平台业态创新中的应用,支撑行业转型升级。二是重点发展行业性专业工业知识微服务组件,支撑工业图形化和调用组件化,工业门槛,加速工业。三是重点加强特色领域工业工艺技术、流程控制等知识服务组件和,推进工业技术的数字化和化,支撑行业业态创新。

以专业化能力强化平台核心竞争力构建。一是增进专业化的工业数据采集服务能力,扩大数据采集支持设备种类,完善对感知、总线协议、传输接口等异构型数字化装备数据采集。二是加强专业化的工业数据整合和规范服务能力,加强各类装备工业数据解析研究,工业大数据清洗、规范、关联、整合效率和能力。三是专业化数据建模和分析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工业工艺、流程和控制等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对预测性健康、工业等支撑能力。四是完善专业化数据应用创新服务能力,推进工业大数据和信息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新,促进商业创新变革。

以开放式创新助力平台应用生态圈构建。一是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联盟,强化装备制造、信息服务、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网络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企业合作,推进制造和电子信息、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促进平台综合集成和服务业态创新。二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集成,推动装备制造、网络通信、工业自动化等企业加强合作,完善工业装备互联互通行业技术规范,促进设备互联和网络互通。三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业务创新,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企业和制造企业业务合作,以信息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业务创新。

以体系化防护保障平台全链条发展。一是加强边缘数据防护,防止设备数据被、窃取等不手段采集,确保设备数据采集。二是加强平台接入防护,强化边缘设备接入认证措施,防止恶意、虚假、不、不可信等设备接入,确保接入设备的、可靠、可信。三是加强平台网络防护,完善入侵监测、电子认证、等功能,平台应对网络复杂态势能力。四是加强平台数据应用防护,加强数据使用,推进工业数据使用分级分类。

以体系化构建促进平台互联和互通。一是完善边缘数据采集体系,促进工业设备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化和化。二是完善边缘设备接入体系,加快工业设备通信接口、传输协议等方面体系建设,强化和IPv6协议兼容互通。三是完善工业大数据清洗、规范、整合等相关体系,对数据建模分析、工业、数据业态创新等方面的支撑能力。四是完善工业微服务组件体系,加快组件数据、等访问接口的化,组件复用能力。五是完善工业APP技术体系,制定APP技术架构、业务交互、防护等方面,促序兼容、互通和。

以和专利构建塑造平台竞争新优势。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采集、设备接入、大数据挖掘分析、微服务组件、APP技术架构等方面的制定,以统一、开放、兼容的技术促进产业生态构建,塑造产业生态竞争新优势。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采集、设备接入、大数据挖掘分析、微服务组件、APP技术架构等方面技术创新,加快专利的申请,巩固技术创新优势。三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走出去,推进和专利化,塑造和巩固竞争优势。

消费互联网已经成为互联网过去20年发展的历史写照,工业互联网则将续写互联网发展另一个新的20年发展篇章。工业互联网正在开启智能工业发展新时代,将重塑整个生产制造体系,塑造工业新型生产力,重构新型生产关系,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提供强大支撑动力。


原标题:【政协提案追踪】工业互联网蓄势发力 塑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利器”

  如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物,正在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经济发展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将引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进入新时代。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民建东营市委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指出,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市传统产业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关系着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成败。提案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快推进“企业上云”,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实施工业电商行动计划,引进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等。

  这件提案被市政协确定为今年的重点提案之一,市政府领导对该提案的办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承办提案的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等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接到提案后,市经信委、市财政局都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了责任领导、专门科室具体承担落实任务,结合全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并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答复意见。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在谋划全年工作安排时,充分采纳了提案建议,进行了重点部署。

  明确政策导向,全力支持“互联网+工业”发展,围绕《东营市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落实,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大力度,倾斜支持“互联网+企业”、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性,引导企业深化新信息技术应用,加快转型升级。市经信委、市财政局修订了《东营市“互联网+工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预算安排了400万元互联网+工业专项资金,对7家企业(项目)进行了奖励,其中,对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的中国万达集团、山东胜通钢帘线有限公司,分别给予85万元奖励;对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的山东胜通钢帘线有限公司、华泰集团、恒宇科技公司,分别给予50万元奖励;对入选全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科瑞井控系统制造公司、入选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的万高电子科技公司分别给予40万元奖励。支持石化行业智能改造提升,努力推动我市石化行业成功列入省政府支柱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2017、2018两年累计给予2000万元资金扶持,重点将石化产业智能制造项目列入了专项资金扶持范围,今年,已拨付700万元重点扶持了海科瑞林公司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利华益利津炼化公司MES系统等6个石化企业智能制造项目。今年5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四新”促“四化”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3个企业、5个项目作为全市2018年度“四新”促“四化”示范,并给予400万元资金扶持。

  实施“企业上云”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今年3月,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印发了《东营市“企业上云”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点推进我市企业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和重点业务上云,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争取到2020年组织全市5000家以上企业实现上云,培育行业云平台服务企业5家以上、云应用服务商10家以上,加快培育我市共享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今年4月,市经信委、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东营市“企业上云”财政奖补实施细则》,并组织召开了全市“企业上云”大会,对市县两级经信、财政系统业务骨干和260多家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政策解读、专家培训,组织了经验交流,启动了全市“企业上云”行动。强化基础支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窄带物联网商用,加快布局5G网络建设,大力储备信息化专业人才,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提升。

  记者在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的万达宝通智能化立体仓库看到,该仓库是集自动出入库、智能分类、定位监控于一体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包含电子标签、传送装置、移动装置和定位监控四个部分,只要把打上电子标签的轮胎放上输送机,接下来就可以“托管”操作,无需人工干预,所有作业过程控制精准,具有可视化、智能化特点,并且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空间,极大满足了现代企业对高效作业的需求。此外,在垦利石化集团、山东胜通钢帘线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业互联网也已成为这些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东风”,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作用不断显现。

  截至目前,我市工业互联网基础支撑有力,信息技术应用深入推进,全市超过95%的机械、纺织企业普及了计算机辅助设计,90%以上的造纸、化工、轮胎企业应用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石油装备、石化、轮胎、纺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步伐,去年53家重点调度企业设备数控化率达到86%。下一步,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将进一步研究《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细化配强政策措施,不断强化智能制造、工业电商、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咨询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