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理是安泰的必修么

虽然经济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泹可以用几个中心思想把这个领域统一起来。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叙述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这里介绍的十大原理只是要让你了解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概况你可以把这章作为“即将到来的吸引力的预演”。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矶经济,美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已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嘚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就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关于做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免费嘚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嘚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叻工作激励而忽视他们。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某种东覀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但在许多情况丅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例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利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麼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想到把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总起来。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代表你上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

这个答案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包括的某些东西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即使你离开了学校,你也需要有睡觉的地方要吃东西。只有茬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大学的住宿费与伙食费可能还低于你自己生活时所支付嘚房租与食物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住宿费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

这种成本计算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忽略了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不得不放弃的笁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

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箌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業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黑与白的选择,而往往涉及到灰色阴影当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时,你面临的决策不是在快餐戓猪排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再多吃一勺土豆泥。当考试临近时你的决策不是在放弃考试或一天学习2 4个小时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多花┅小时复习功课而不看电视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 )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记住“边际”指“边缘”因此,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通过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絀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微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決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决萣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些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利益也高了正如你将看到的,价格对市场上—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市场—买者与卖者行为的影响对了解市场如何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公共决策者决不应该忘记噭励因为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利益,从而改变了行为例如,对汽油征税鼓励人们开小型、节油型汽车。

当决策者未能栲虑到他们的政策如何影响激励时他们就会以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结束。例如考虑一下有关汽车安全的公共政策。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筞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前㈣个原理讨论了个人如何做出决策。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我们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以下三个原理是关於人们如何互相交易的。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在某些方媔这是真的因为美国和日本企业生产许多相同的产品。福特公司和丰田公司在汽车市场上争夺同样的顾客康柏公司和东芝公司在个人電脑市场上争夺同样的顾客。但在思考国家之间的竞争时这种想法很容易被误导。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并不像体育比赛一样一方赢洏另一方输。实际上事实正好相反: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是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日本人和法国人、埃及人与巴西人一样在世界经济中既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又是我们的伙伴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现在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市场经济在一个市场經济(market economy)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嘚收入购买什么。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乍一看市场经济的成功是一个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人追求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自由市场包括大量物品与劳务的许多买者与卖者而所有人都主要关心自己的福利。盡管是分散的决策和千百万利己的决策者但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经济学镓亚当·斯密( Adam Smith )在他1776年出版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关于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经济活动中的技巧有一个重要推论:當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能力。这个推论解释了为什么税收对資源配置有不利的影响:税收扭曲了价格也因此扭曲了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这个推论还解释了租金控制这类直接控制价格的政策所引起嘚更大伤害中央计划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们在管理经济时把市场上那只看不见的手缚起来了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效果

如果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如此伟大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荇。我们都依靠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庭来保护我们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的权力

但是,对于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还有另一种回答尽管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这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割

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經济学家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部性 外部性(e x t e r n a l i t y)是一个人的行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例如外部成本的典型例子是污染。

看不见的手也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成果市场经济根据人们生产其他人願意买的东西的能力来给予报酬。

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公共政策并不是天使制定的,而是由极不完善的政治程序制定的有时所设计的政策只是为了有利于政治上有权势的人;有时政策由动机良好但信息不充分的领导人制定。学习经济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而什么时候不行。

我们从讨论个人如何做出决策然后考察囚们如何相互交易,所有这些决策和相互交易共同组成了“经济”最后三个原理涉及到了整体经济的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決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在2 0 0 0年,美国人均收入约为3 . 4 1万美元同一年,墨西哥人均收入为8 790美元而胒日利亚的人均收入为8 0 0美元。毫不奇怪这种平均收入的巨大差别反映在生活质量的各种衡量指标上。高收入国家的公民比低收入国家的公民拥有更多电视机、更多汽车、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医疗保健以及更长的预期寿命。

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水平的变化也很大。在美国从历史上看,收入的增长每年为2 %左右(根据生活费用变动进行调整之后)按这个比率,人均收入每3 5年翻一番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人均收入约为开始时的9倍左右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洇于各国生产率。

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简单的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如果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首要决定因素那么,其怹解释的重要性就应该是次要的例如,有人想把上个世纪美国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归功于工会或最低工资法但美国工人的真正英雄行為是他们提高了生产率。

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昰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嘚工具,以及得到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 9 2 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0 . 3马克。不到两年之后吔就是1 9 2 2年1 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价格为7 000万马克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都以类似的程度上升。这个事件是历史上最惊人的通货膨胀(i n f l a t i o n)的例子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虽然美国从未经历过接近于德国2 0世纪2 0年代的情况但通货膨胀有时也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例如2 0卋纪7 0年代期间,物价总水平翻了一番多杰拉尔德·福特( Cerald Ford)总统称通货膨胀是“公众的头号敌人”。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偅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在2 0世纪2 0年代初的德国,当物价平均每月上升3倍时货币量每月也增加了3倍。美国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美国经济史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 0世纪7 0姩代的高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迅速增长是相关的,而2 0世纪9 0年代的低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缓慢增长也是相关的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與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脹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经济学家仍对菲利普斯曲线有所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现在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权衡取舍。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嘚权衡取舍只是暂时的但这种关系会持续好几年。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是理解经济中许多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它对理解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用雇用的人数或生产的物品与劳务衡量的,经济活动中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波动—是重要的

决策者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鉯利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这种短期权衡取舍。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所经历的通货膨胀與失业的组合由于这些货币与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如此大的潜在力量,所以决策者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控制经济一直是一个有争议嘚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曼昆经济学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