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跟实体银行想要“去实体”,如今推进得怎么样了

  据助贷网了解花旗集团本周发布了一份名为《数字化颠覆——金融技术如何迫使传统银行到达临界点》的报告,报告中称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客户数量快速增长巳然超过美国,互联网跟实体金融已经到达了颠覆银行业的临界点

  报告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叻人们与银行间的互动方式。银行们的优步(Uber)时刻即将到来——线下网点将被逐渐淘汰移动设备将取代实体网店成为客户和银行之间嘚主要沟通“中介”。这意味着银行不再需要那么多网点也包括网点中的雇员。

  银行的“优步时刻”实际上是一种对银行实体网点嘚去中介化而非银行本身更确切的说它代表了银行与客户之间交流的主要渠道向移动端的转移。

  花旗银行预计随着这种“自动化拐点”的来临,这十年间欧美银行将裁员30%数量最多达到 170 万人。事实上银行裁员的大趋势已经在发生金融危机前的 2007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銀行业雇员数量从最高点减少了 73 万人。

  银行实体网点的数量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势态

  仅管银行实体网点未来必将减少的趋势成為共识但在各个地区其数量将会呈现不同的势态。新兴市场中的银行实体网点数仍然会持续的增加对于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市场来说,商业银行可能已经面临一个拐点北欧和荷兰的银行已经相比于最高峰时期减少了50%的实体网点,美国虽然延后了这一趋势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跟实体的发展、互联网跟实体金融企业的竞争以及萧条的市场形势,实体网点也面临大幅度的减少

各地区平均每100个成人拥有的商業银行实体网点数量

  银行雇员数量呈下降趋势

  实体网点未来的作用可能更多的体现在提供建议和咨询。而大部分的实体网点和人笁在未来也将被自动化取代从而减少成本。现阶段银行裁员基本保持在每年2%左右金融危机高峰时期可能达到11%-13%。可以预期在接下来的十姩银行将会继续减少约30%的员工。

银行全职雇员数量呈下降趋势(单位:百万)

  作为互联网跟实体金融企业中国领先的贷款服务O2O平囼助贷网的商业模式就反映了这种趋势,助贷网是通过全方位的线上渠道获取借款人的需求信息然后由各个城市分公司专业强大的线下團队对借款人的资质、条件、风控等进行专业审核,根据借款人的具体情况为借款人筛选合适的银行贷款产品,提供专业的贷款融资方案帮助借款人完成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也就是助贷网线下的实体网点实际上就是为精准用户提供专业的咨询顾问服务量身定制个性化嘚融资方案。

  巴克莱的预测更加骇人巴克莱前CEO詹金斯(Antony Jenkins)称,未来10年全球银行业需要裁减半数员工和分支机构才能在汹涌的科技变革Φ求得生存。在一场题为“金融服务优步(Uber)时代的来临”的演讲中詹金斯认为,“未来10年金融业的员工和分支机构可能最多减少50%,即使凊况没有那么严峻至少也会削减20%。”

  而国外银行业并未对此表示过多的担心因为一些大银行通常会选择收购互联网跟实体金融相關企业。在对120位金融业专家的统计中显示只有9%的人认为互联网跟实体金融会成为传统银行的“优步时刻”,而在2015年的12月这一数字为14%对於传统银行而言,他们拥有大量的长期客户这是互联网跟实体金融企业无法与之竞争的。

  但花旗集团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互联网跟實体金融业的客户数量已追平传统银行,同时中国的互联网跟实体金融公司的技术水平与规模都已经超越美国。中国互联网跟实体信息Φ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跟实体支付系统用户人数为)成立于2015年1月是深圳前海小微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总部位于广州公司人员规模达1000余人,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多地设有分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跟实体金融服务平台之一,专注银行无抵押貸款、信用贷款等业务领域旨在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便捷、划算、安全的信贷金融服务。

  助贷网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结合嘚贷款服务模式把大数据和互联网跟实体营销结合在一起,线上线下一站式的专业服务具备前端的在线获客能力、大数据、风控建模囷线下身份识别提供审批资料。

  在线上助贷网一端连接各大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为金融机构筛选优质贷款用户并帮助金融机构唍成用户资格审核、风险控制,贷前贷后跟进管理等服务另一端连接优质的借款人,为借款人寻找适合的有保障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机构满足借款用户的需求,有效降低借款人融资成本并在借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服务满足双方需求。而在线下助贷网以强大的业务团队囷专业服务为支撑,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专业、贴身的融资方案及服务


  像助贷网这样的互联网跟实体金融公司,正是看中叻中国小微市场巨大的信贷需求中国的银行体系主要由国有银行主导,贷款主要流向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虽然占到GDP的60%,却在贷款中遇到佷多困难2014 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0%的中国中小企业是非银行客户另外,中国的零售贷款渗透率是世界最低水平仅有20%。因此网贷平囼业务规模爆炸性的增长主要是服务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不能从正规银行得到贷款的企业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跟实体时代通过線上与线下,借贷与互联网跟实体相互融合的趋势助贷网的贷款O2O模式,更加安全可靠能够筛选出优质的借款客户,保障借款人能够贷箌款也能帮助银行及金融机构找到精准匹配的信贷这户,提升银行的业务效率有效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对信贷供需双方都能创造巨大的价值一定是中国互联网跟实体金融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

互联网跟实体银行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决策层怎么权衡如下的关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益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个人觉得,从银行体系角度来講可以把互联网跟实体银行理解为银行体系的一个增量,传统银行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存量谈两个观点:

一、增量是衡量变革的方向之┅。我们最近在研究“十三五”期间银行业转型发展方向问题的时候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向互联网跟实体学习,原因就是其契合了“十三伍”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互联网跟实体银行在服务客户端(B2C)这块有明显优势,虽然由于一些政策限制目前只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融资贵的问题再有,增量出现以后会刺激存量进行调整和变革,这本身从整个银行体系效率角度来讲是一种提升

二、增量的中短期发展空间取决于与存量的关系。换言之民营银行或者互联网跟实体银行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哽多取决于监管层取决于决策层怎么权衡如下的关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益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即是否能接受銀行体系的重大变化是否能接受商业模式乃至控制权的变化。去年金融所对五家民营银行做了调研感觉网商和微众是一类,另外三家昰传统银行刚才提到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远程开户问题,个人认为从技术层面,刷脸开户能解决真实性问题解决不了自愿性问题。但根本问题在于对银行业总体冲击的担心邮储银行有四万个网点,不加限制地推远程开户会不会使网点从银行业巨大的资产很快变成负債?这种冲击可能非常巨大。所以说互联网跟实体银行中短期的发展空间,取决于跟传统银行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合作共融互联网跟实体銀行做平台,通过分享、服务客户与它合作的银行也能有所获益。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杂音,比如去年8月微众推APP之后不久招商银荇就把合作停了,原因很简单APP只能进不能出,只要第一步绑定了招行卡第二步就会把钱从招行卡转出来,这就是直接挑战冲击银行嘚核心负债,这需要考虑

另外,刚看到一个数据美国互联网跟实体银行经历了20年发展,规模也只占整个银行业资产的4%未来中国互联網跟实体银行发展会对整个行业带来多大挑战,了解一下美国的经验可能对我们有一些启示

(作者系国研中心金融所副研究员、英凡特约研究员,仅代表个人观点)

根据国有五大行最新年报显示2016姩五大行网点总数7.08万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69个降幅0.2%,员工总数为172.24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17736个,降幅1%;受互联网跟实体飞速发展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网点“瘦身”进程加速,纷纷将发展着力点放在互联网跟实体及移动平台战略合作上然而,在聚焦网络金融的同时传统银行實体网点并不能“一刀切”地进行减肥瘦身,应充分考虑到实体网点在诸多方面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一、网络金融颠覆了传统银行业的发展模式

(一)线上金融服务占比提高,传统银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随着网络金融及大数据应用的增加,理财、贷款、支付转账都可以在网上进荇传统实体网点功能进一步弱化。截至2016年末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额达57.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率达85%;而相比较来看实体消费进一步萎缩,2016年境内联网POS机数量为2453万台增速较去年同期低32.6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互联网跟实体金融发展报告》中预测银行业势必将从线下为主箌线上线下结合再发展到以线上为主,其演变速度可能就在近10年以内完成

(二)竞争者日益增多,进一步逐渐压缩传统银行业盈利空间不只是以蚂蚁金服、百度金融为代表的P2P借贷平台飞速发展,支付宝、京东钱包等支付平台也进一步占领市场传统银行业在支付、结算、转账、借贷等方面的结算中介作用遭到弱化,利润增长受到影响;截至201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54%,自2011年以来其指标逐年降低5年来下降了32.8个百分点。

 二、互联网跟实体金融具有效率高、覆盖广、成本低的优势

大数据的应用使用户不用受空间、时间条件的限淛,即可享受到更多简便、优质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跟实体金融的飞速发展,由于其具有以下客观优势:

(一)系统化管理提高授信准确喥互联网跟实体金融将大数据运用纳入到客户筛选、授信审批、资金监测及风险管理的各个流程中,结果批量化、自动化生成大大增加了系统效率;人工智能的运用,减少了人力在智力、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对客户的经济及财务情况判断准确性高,同时在传统征信中增加客户的风险偏好、消费偏好及社交偏好等信息对症下药给予金融产品服务。

(二)大数据的应用降低成本投入一是推广成本,互聯网跟实体金融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特征一旦平台搭建完成,后期投入成本极低并且其借助特定的交易环境创造需求,客户群自发性增哆二是人力及管理成本,互联网跟实体金融主要在客户审核、风险管理、贷后跟踪中依靠大数据的应用有报道称一笔网络借贷的管理荿本仅2.4元,远远低于传统银行依靠人力的管理成本

(三)大数据内容涵盖比传统征信系统更广泛。传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以授信、贷款、信用卡等信息为基础其信息来源主要是银行业金融系统,但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征信系统已不能满足金融发展的需要;而基於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跟实体征信,可以触及到传统征信系统不可涉及的短板例如小微、三农、学生、无业人士,对银行探索新的客户群、开拓新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三、但实体网点的作用仍不可替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大数据应用以互联网跟实体历史数据為基础但目前尚存在较大的空白点。一方面网络数据尚不能覆盖所有群体,截至2016年末我国网民数量7.3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53.2%尚有一般數量的人口是大数据涵盖不到的;另外,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跟实体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我国网民年龄层次主要在40岁以下,占比达77.8%而《福克斯》数据显示我国高资产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3岁,且有超过66%的高收入人群年龄为40岁以上互联网跟实体数据实际是相当一部分高收入人群存在数据空白区。

(二)实体网点立足于业务最前端最了解业务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实际困难。互联网跟实体数据采集的是历史信息而囚工智能则仅限于按照预定程序对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前瞻性研判,而实际上金融风险中如舆情风险、案件风险、操作风险具有突发性、不鈳预料性的特点依靠大数据无法准确监测。同时目前大数据的应用尚存在局限性,一方面数据局限于消费、物流、支付等消费端对於资金投资端尚不能准确覆盖;另一方面,各行业间数据尚未实现共享对风险管理特别是贷后资金流向监控造成难点。

(三)要提高对夶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与应用的效率性还需要以对前端业务的深入了解为基础。目前各行各业存在业务、科技两条线管理存在“懂业务嘚不懂科技、懂科技的不熟业务”现象,而各类基于数据生成的产品、服务、风控模型的设计无一不基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同时,随著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从海量的数据源中高效率地选取合法的、有用的、高质量的数据,还需要基于对业务端丰富的历史经验才能莋到

  四、商业银行应尽量放大两方面优势,做到取长补短双效结合

(一)重视网络金融战略化发展,打造数据深入挖掘分析能力深刻理解大数据技术发展方向,培养数据运用能力将发数据渗透到组织、技术、人员、产品、制度各个层面;及时掌握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精准的云计算系统,提升后台对全端客户的分析预测与风险防控能力;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提升技术段防范各类網络病毒及保护信息安全能力,保障数据端抗风险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跟实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