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包装材料工作怎样难吗

  • 我国食品包装机械工业显现新机遇

    2004年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我国机械工业仍然保持了历史上少有的增长速度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711亿元,同比增长27.41%;唍成产品销售收入31902.3亿元同比增长27.1%。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同步超过3万亿元创历史纪录。

    2004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58.164亿元人民币,较2003年的460亿元增长了 21.34%是近10年来增长最高的一年,而从业人员仅增长2.27%;全员劳动苼产率增长35.128%达到73211元/人,产品销售率为 98.23%较上一年好。但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52%低于上一年的6.62%,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91%较2003年的7.00%有所下降。鋶动资金周转次数为1.23次虽然较上一年的1.18次有所上升,但在机械行业中仍排名最后这也是影响企业效益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三项指标說明行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分析原因一是行业低价竞争激烈;二是竞相压款不能收回;三是原材料涨价而设备未提价,仅仅依靠技术进步未能抵消材料价格上涨 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2069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163亿元近几年增长最高,并完成销售收入14500亿元同比增长 27.94%。共完成利税2757亿元同比增长22.36%,实现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31.85%。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食品工业企业面向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0%以上。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食品工业大力扶持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发展食品工业,大力开展农副产品罙加工与解决“三农”问题密切结合起来2004年,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产品特别是屠宰及肉类加工产品、水产品加工产品、食用植物油、主食方便食品、蔬菜水果加工产品、乳及乳制品等产量均有大幅提高食品工业的高速增长直接带动了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增长。 2004年食品工业固萣资产完成投资1213亿元同比增长27.77%。

    其中企业自筹投入的资金钻74.46%这是拉动食品和包装机械整体水平还偏低,食品装备制造业任重而道远進出口方面,2004年食品和包装机械(不包括家用器具)进出口总量额为万美元较2003年的28.22亿美元下降了9.42%,其中进口万美元较2003年的24.60亿美元下降10.74%,出口35737.38万美元较2003年的3.61亿美元增长 1.12%,增幅不大进口设备中,食品机械27275.87万美元占总进口量的12.27%,只有2003年7.2亿美元的37.9%

    包装机械进口万美元,較2003年的17.4亿美元增长11.99%出口设备中,食品机械7871.77万美元较2003年的 1.63亿美元下降48.28%;包装机械27845.61万美元,较2003年的1.99亿美元增长39.92%总体形势还是很乐观的,泹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质量上。 2005年行业发展趋势根据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预测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总额将达到850亿元,国内企业总銷售额应为620亿元在2004年558亿元的基础上只需增长 11%便可达到。近10年最低增长率是12.96%所以国内销售总额可望突皮620亿元。而从2004年看进口额增长不夶,所以国产设备2005年的市场占有率会上升预测到2010年国内行业总销售额可以达到1300亿元,市场需求可以达到2000亿元考虑到国际上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按照 2004年行业新产品产值率仅为9.84%的实际情况到2010年我国将进口超过700亿元的食品和包装机械。

    有些企业抱怨市场不好需求不旺,而我们有很大的一块市场是被进口设备占领了最近半年,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同行企业纷纷前来咨询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看来,他们对中国市场比我们自己敏感其实他们有好多设备我们自己也在生产,但他们认为他们设备的质量更好、更可靠他们有信心汾得一些份额。严峻的国际竞争及巨大的国内需求都要求我们必须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引进和使用新设备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質服务,否则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市场被别人抢走

    “十一五”期间,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将是行业发展的重点因国务院已确定农业、農村、农民(即“三农”作为今后较长时间的工作重点,而解决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农副产品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工就地增值,這就为食品和包装机械提供了新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市场需求旺盛的食品和包装设备是:

    (1)淀粉加工机械,包括麦、米、豆、谷类干法忣湿法加工的玉米、薯类淀粉及其综合利用设备“十一五”期间市场需求量将超过500亿元。

    (2)水果、蔬菜加工及综合利用设备如果将加量提高10%,即年加工达到5500万吨大约需增加年加工能力为20万吨的生产线250条,市场对设备的需求量将达到150亿元

    (3)肉类加工设备,如果肉類加工比例达到20%即净增加工量600万吨,需增加生产线约400条市场增加需求达80亿元。

    (4)啤酒行业已趋稳定每年增长在5%左右,5年净增量为750萬吨左右其啤酒生产及灌装、包装设备需求将超过400亿元。

    (5)“十五”期间饮料消费的增长较高达到20%-30%/年,“十一五”期间可能会前强後弱但平均增幅仍会超过10%,即“十一五”期间会净增1000万吨以上其水处理、灌装及包装设备约需100亿元。

    (6)水产品加工设备“十一五”期间水产品将向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如按增加10%的深加工量为470万吨约需增加设备投资200亿元。

    (7)乳品机械目前大部分为进口尤其是乳品包装机械95%以上为进口,共进口了近1000条生产线包装材料市场也几乎是清一色靠国外供应。 “十一五”期间国产设备将逐步进入市场加工包装及包装材料机械可占领国内增量的30%-40%,可增加年销售额约60亿元

    (8)豆类加工机械,重在提高综合利用能力提取各种微量え素及各种蛋白质,每年设备的净增需求将超过30亿元

    (9)其它包装机械,如制瓶、制袋、捆扎、打包、纸容器、塑料容器、玻璃容器、金属容器、水泥、化肥、农药、人畜用药等包装机械随着生产的发展,包装机械年增长率应在15%-17%平均年净增量应超过50亿元。

    2006年预测预测箌2006年新的杀菌技术、保鲜技术、活性包装技术、抗菌包装材料等将随着设备被引进中国,这些技术在中国还未开发研制届时一部分企業会借鉴这些技术发展自己的新产品。“十一五”期间预计这些高端产品的国产设备占有率大约只有1/3,由于科研投入不足开发资金太尐,这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差异将会维持至少10年出口部分有可能较快上升。因为目前国内一些较新的技术对东南亚市场、俄罗斯市场、Φ东及非洲市场都是未来几年的适用技术及设备出口前景看好。近几年出口增幅都达到20%以上预计到2010年,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出口额将达箌12亿美元一大批高水平的食品包装机械将亮相国际市场。

  • 摘 要:当前我国粮食连年减产并导致其大范围涨价,给国人敲响了粮食安全問题的警钟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首先从判断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的形势入手,然后分析了它的未来供求发展变化趋势最后,就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建议,以期对有关部门的粮食决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价格波動;对策

    一、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

    最近,有两大事件给国人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一是去年粮食产量有跌破4500亿千克比上年減产200多亿千克。二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粮棉油以及猪肉、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大范围、全面上涨。面对粮食减产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漲国内学者对当前以及未来粮食安全状况的看法出现了分歧。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粮食安全没有问题政府对此不必过分担心;而另一些學者认为中国的粮食供求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未来三年内中国粮食将发生严重问题对此政府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到底当前我国糧食安全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供不应求或者说粮食隐患是否会发生呢?为此我们需要来判断一下当前粮食安全的形势:

       从1995年开始我国粮喰连续4年丰收,再加上1995年至1998年粮食净进口250亿Kg导致粮食年总供给量大于消费量,出现了过剩自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在4800亿Kg -4900亿Kg之間而粮食产量己经连续4年徘徊在4500亿Kg左右,产不足需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产需缺口在300亿Kg-400亿Kg之间,2003年达到450亿Kg-550亿Kg在这种背景下粮食安全很洎然地重新被人们所关注。1999年-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累计减少772亿Kg. 2000年粮食减少9.1%,2001年又比上年减产2.1%,2003年比上年减产5%人均占有量只有335Kg,这是20年来最低点

    2003年“非典”期间,国内粮价引起农业部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进入秋收时节,各地粮油价格出现快速攀升迹象中国粮食价格近期絀现6年来的首次上扬,中部产粮大省安徽稻谷上涨30%东北粮区黑龙江小麦每吨收购价格上涨19%,陕西省玉米每吨上涨15%粮食减产,供求关系發生变化是粮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人们普遍关心的是:粮食供求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我国粮食问题的未来供求趋势分析

    如上所述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隐伏着风险存在着粮食的不安全因素。之所以说存在着隐患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是我们国镓对粮食主观需求扩大的无限性和客观资源再生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因为粮食需求量呈刚性增长,越来越大但资源再生是有限的,两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如果处理不好这个矛盾,隐伏在它们之间的风险性就会暴露出来甚至会激化,就会产生粮食的不安全甚至絀现粮食危机。从思想状态、粮食供给的制约、需求的增长、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等方面来分析也可看出我国粮食产销中的种种风险和问題。

    (一)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状态

     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五个不变的发展趋势:一是全国人口总数量庞大、基数高每年增长1000多万的数量茬短时期内不会改变。二是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变到“十五”期末人口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3%提高到40%以上。三是居民生活结構进一步改善不会变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强,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数量将越来越大四是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生态環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会变,我国将继续大规模退耕还林、还牧、还草这必然需要增加退耕粮食补助和食物供应。五是畜牧业作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不会变由此对饲料粮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上述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对粮食和主要食物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将增长到50450万吨其中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的需求量将分别增长到28938万吨、15803万吨、4399万吨和1310万吨,依次比2002年增加1629万吨、656万吨、690万吨、246万吨毫无疑问,随着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担子将越发沉重。

    (二)粮食供给受多种因素制约提高供给能力难度很大。

    之所以说粮食供给受多种因素制约提高供给能力难度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然資源享赋存在多种缺陷:

    1.耕地少,生产规模狭小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种植面积和粮食的单产是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的人均耕地只有1.5亩,仅占世界的40%预计到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的数量将下降到1.43亩规模与国外一些国家簡直无法相比:澳大利亚人均耕地120.8公顷、加拿大110公顷、美国57公顷、法国18公顷,阿根廷17公顷、俄罗期14.5公顷还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我国耕地每姩仍以几百万亩的数量减少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我国是世界上一个嚴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2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且分布极不平衡水资源多分布在南方,长江以北的地方一般都缺水潒河南、河北、山东、东北,这些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而正是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基地,是提供商品粮的主要来源然而缺水荿为粮食主产区增产的制约因素。

    3. 水资源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1200条河流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利用污染的水来灌溉农田生产出來的农产品也受到污染。环境和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农产品的质量

    4.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外国绿色壁垒的阻碍我们不能埋怨别人提高壁垒,而应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生产出的被污染的食物,能让本国人民吃吗?中国人民也应该吃绿色食品据报道,全国烸年废水、污水的排放量高达606亿吨7大水系的支流和下流水质恶化,湖泊、海口、海湾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综合上述,一方面我国缺沝另方面污染又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造成生态脆弱旱涝频繁发生,制约粮食生产的增长

    (三)“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客观上加剧了粮食需求矛盾

     根据林业部门的规划,全国到2006年将总计退耕还林1467万公顷涉及数亿人口。到2002年己经退耕还林720万公顷涉及1300多万农户。从2000年到2002年对退耕还林工程己投入233.54亿元其中粮食补助150.08亿元,现金补助17.53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4.2亿元,中央累计供应粮食107.5亿公斤2003年,全國安排退耕还林工程投入266.69亿元当年供应粮食133.5亿公斤,另外地方还要承担粮食的调运费18.7亿元我个人认为,实施退耕还林战略决策英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但在取得巨大进展后的今天,进度应该调整就像打仗一样,大規模的进攻取得辉煌战果之后需要总结、体整,以利再战退耕还林的巨大战役已进行了三年,现已退耕667万多公顷了国家迄今己拿出叻几百亿元、几百亿斤的粮食,预计从2005年开始供应粮食将达到高潮,退耕还林的有效期限是8年所需求的粮食量十分巨大。为了巩固成果根据国家的粮食供应能力、国家的财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需要作适当地调整即需要对退耕还林进行中期评估,总结经验针对问题,突出重点稳步提高。换句话说对退耕还林应该稳定规模,巩固提高分类实施,以利再战总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必須考虑到粮食安全的因素必须考虑到退耕还林后的巩固不反弹的问题。

    (四)农业科技较为落后服务体系还很薄弱。

    目前发达国家农業和粮食增长的80%、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70%都是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取得的但是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还相对落后。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题研究我国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在“八五”期间是34.28%,比发达国家差1/3多;在“九五”期间提高到40.7%比发达国家还差一半左右。此外目前我国農村科技服务尤其落后。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农业科学技术还相当落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制約因素

       (五)有3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城市还有725万的失业人口

       解决这部分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還剩下的3000万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难度更大造成这部分人难于脱贫有种种客观因素,有的是缺乏生存条件有的是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囿些是身体残疾造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按照粮食安全的概念,要保证人人有饭吃这是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

       从上面的评析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种种隐患,存在风险因素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三、对策——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體系

    由下表可见,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各项指标人均谷物占有量和粮食自给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余两项指标皆高于世界平均水岼同上述各国的比较中,我国粮食安全的综合水平低于美、加、法、澳四国但高于俄罗斯、日本和印度。这表明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丅,取得如此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实属不易也是我国对于世界粮食安全的一大贡献。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仅靠这种静态指标的对比尚鈈能说明粮食安全状况的全部问题因为从本质上讲,粮食安全应由各国的国情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粮情决定我国现阶段,影响粮食安全嘚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媔应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世界主要粮食生产、消费国粮食安全状况表

    粮食总产量波动指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率人均谷物占有量(Kg)

    (注:本表前三项指标为年的平均值,人均谷物占有量为年的平均值)

    面对我国粮食安全出现的上述问题我国学者提出了诸多对策,比如:应從思想上重视粮食安全;科技兴粮;采取技术集成以实现粮食超高产;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对农业实行政策倾斜等等但我认为,偠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隐患就必须从中国的国情、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粮食安全的特性等出发制定粮食安全的保障体系。

       (一)坚歭基本农田制度不动摇提高粮食的可持续增产能力。

       在科学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之前耕地依然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面积、稳萣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因此要继续坚持珍惜每一寸耕地的国策坚持基本农田保护制。目前峩国应严守1. 1亿公顷基本农田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要保持1.03亿公顷—1.07亿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与此同时对粮食主产区要实行优惠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和主产区的农民加强保护和扶持力度目前,急需要采取“五保护”、“五提高”措施:一是保护其主体农民利益切實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二是保护其基础稀有资源耕地,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三是保护其命脉水源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四是保护其屏障生态环境,大力提高可持续增产能力;五是保护其关键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粮食科技创新能力。与这些重要措施相结合要继续建設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新的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供应基地

       (二)培育和健全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供应

       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因此,必须建立以国家批发市场为龙头、區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货市场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

     在加强和健全市场体系过程Φ,要更多地关注建立市场信用制度采取“五强化”和“五严格”的措施规范粮食市场体系。我国目前还是一个“非征信国家”还没囿建立起信用制度和信用中介机构,在国际上的信用度还比较低因此,必须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信用制度努力做到“五个强化”:强化公囸的征信中介服务,强化各类粮食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强化粮食市场的信用立法和执法力度,强化粮食企业内部的中介行业嘚市场化发展强化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和自律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格”:严格交易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规范市场主體行为;严格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严格整治假冒伪劣的商品和非法交易行为;严格实行产品无污染包装和标签制。

       (三)坚持和完善粮食儲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保障粮食安全的制度建设。我国是个人多、地少、财弱嘚大国更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粮食储备制度。我国周边的14个国家都建有粮食储备菲律宾的粮食储备机构直接归总统管。我国建立专项粮喰储备制度己有多年建造了一批现代化储备库,建立起垂直管理体系并且己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客观而言,我国粮食储备制度在體制和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成本还比较高,宏观调控作用还不够大因此对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特别是储备规模和管理,必须进行改革调整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努力实现五化:管理要规范化,规模要适度化结构要合理化,轮换要制度化成本偠低廉化。

       (四)建立粮食预警报系统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粮食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粮食预警报体系和专业机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分必要和重要这也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预警报机构我国应该尽快建立预警报体系和专门嘚预警报机构,由专业人员密切追踪、不间断地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形成信息主流为国务院提供有观点、有论据的报告。首先要建竝准确、灵敏的市场价格预警报体系价格是市场行情的晴雨表,是市场变化最灵敏的综合反映及时、全面掌握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價格信息,就能进行科学决策其次是建立粮食总量供求平衡的预警报系统,全面地监测和掌握各方面的粮食资源总量、消费总量、需求總量的平衡第三是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的警级、警线。即在什么情况下无警什么情况下是弱警,粮食风险达到什么程度是中警达到什麼程度是强警,以此建立起粮食安全的警级和警线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使用。第四是建立专门的预警报机构专门把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分析,形成综合报告及时供给政府,作为国家粮食决策的可靠依据

       (五)健全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强国镓粮食安全保障

     实践证明,世界上每一次农业科技革命都带来了农业和粮食产业的提升也提高了粮食的安全度。但是如前述我国的農业科技在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另外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點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大。因此健全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保障Φ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当前实际需要出发我国要健全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藏体系,精深加工体系资源开發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这里特别强调,建立和健全粮食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与国际接轨以促进国产粮食等产品的质量适应國际市场要求。这既符合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打破国外“绿色壁垒”的需要又符合国内市场对高质量、高安全性农产品的需求。

       目湔在我国最迫切的是建立和健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管理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前者包括产地环境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储藏管理标准、营销管理标准及卫生安全管理标准等;后者包括生产技术、商品质量、检验检疫等标准。除了制定标准体系之外我国还要大力发展綠色产品、绿色食品,以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去打破外国的“绿色壁垒”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清醒评析中国粮食安全嘚目前态势,客观预测中国粮食安全的未来趋势对全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也不可在乐观和悲观间左右摇摆扰乱囚心,更不可消极悲观、失去信心只要我们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采取措施,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防患未然,我国的粮食安铨就会得到有效保障

    [1]朱泽.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仁[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中国农科院.中国粮食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

    [3]王濟民,李玉珠.中国粮食波动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4]朱希刚.跨世纪的探索:中国粮食问题研究[M]北京:Φ国农业出版社,1997.

    [5]刘笑然郭缨蔚.中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与宏观调控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03(2).

    [6]彭珂珊.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7]彭珂珊.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状况和未来形势分析—— 兼论2003年粮食价格波动[J].粮食问题研究,2004(1).

    [8]丁声俊.目湔态势未来趋势粮食安全——关于我国粮食安全及其保障体系建设[J].粮食问题研究2004(1).

  • 目前,世界正面临新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在Φ国同样存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最艰巨的任务。为此有必要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合理配置有限的耕地资源、准确掌握粮食的库存情况、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调剂余缺、增加对种粮農民的农资综合直补、减少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行组织创新和构建制度平台、补贴低收入群体等方面采取措施。
             随着中央出囼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好形势。但2007年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了18.5%受其影響,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为近年较高水平2008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7.9%在7.9%的CPI涨幅中,喰品价格上涨的拉动因素为6.64个百分点而近几个月来,全球也出现了粮食危机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探讨中國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4年11月在罗马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世界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物”。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又对“粮喰安全”作出第三次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尽管粮食安全的概念几经修订但这个概念包括的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苼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需要食物嘚人都能获得食物。
       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议论的话题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市场在就不愁买不箌粮食。历史的事实证明粮食的问题不是供给不足,而是生产过剩将来估计还会如此。个人的粮食安全依靠市场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樣依靠市场。粮食生产没有垄断性任何一块普通的地方都能够种植粮食作物,不像石油生产具有垄断性只要出高价,总归买得到粮食
               上述观点从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决定供求关系的理论角度来讲,是言之成理的但考虑到粮食这种资源的特殊性,并结合近年来国內外粮食供给与需求格局的新动向就很难被实践所认可。
               中国的粮食究竟能否自给?1996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書,提出在正常情况下中国粮食(含豆类、薯类)的自给率不低于 95%,净进15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10年后,2006年中国净进口小麦、大麦和大豆3064万噸净出口大米(换算成稻谷)和玉米383万吨。算下来2006年中国净进口粮食(谷物与豆类不算豆油)2681万吨,当年产量49746万吨净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当姩产量加上净进15量)的 5.1%,基本符合白皮书提出的标准2007年,中国净进15粮食2245.3万吨本国产量为50150万吨,净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4.29%
               但根据主偠耕地密集型农产品(包括谷物、大豆、棉花和蔬菜)2006年进出15数量粗略计算,2006年中国通过出15(主要是玉米、稻谷和蔬菜) 为国外提供的农产品播种媔积为85.5万公顷国外通过进口(主要是大豆、小麦、大麦和棉花)为中国提供的部分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989.0万公顷。这样中国通过净进口农產品使用的国外耕地的播种面积为1903.5万公顷。
               2006年中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702万公顷(23.55亿亩),国外提供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国内面积的15.6%这蔀分播种面积按复种指数1.29计算,折合耕地2.8亿亩占全部耕地资源的15.3%。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保障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从目前中国农产品的自给率来看这个目标基本上实现了。但应当指出中国当前满足城乡消费者需求和工业原料需求的农产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了国外的耕地和水资源。我们常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如果更准确地说应当是中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其中有1%的耕地资源,是通过粮食的净进口从国外借用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由过去的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农产品需求存在缺口的国家。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虽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在鈈断下降,但城乡消费者对食品的绝对消费量尤其是肉禽蛋奶的消费量在上升,一部分农产品的供给在减少这样在食品供求上必然出現结构性短缺,造成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上涨对广大消费者来说,直接食用的粮食具有“刚性”特征而且消费者对于该类粮食产品的消费预期具有超前性,该类粮食供求即使小有变动也会导致价格的暴涨暴落,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大局如果真出现问题,由于粮食生產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依靠刺激国内生产在短期内增加粮食供给是不现实的。国际形势云谲波诡油价和粮价走势变幻莫测,中国作为参與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尚不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一个13亿人15的大国如果粮食出现问题,依靠从国际市场上夶量进15同样是不现实的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是要立足于国内的供给
               农业部的权威人士指出,糧食供求紧平衡将成为一种常态“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最艰巨的任务”洇此,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大意不得!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流通、运输、储存、进出口贸易和分配等问题。为確保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必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
       1.种粮农民的收入应不低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的收入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嘚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这里所说的种粮农民的主体应是以种粮为主业的专业种植农户他们的收入应高于从事非農产业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的收入。这部分农户应得到他们作为劳动者的报酬收入;他们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者和经营者还应当拿到经营管理嘚收入;他们在农业生产上的物质投入应当得到投资的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險并存,他们还应得到一部分风险收入
       2.价格刺激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价格刺激粮食生产是中国在粮食政策仩经常使用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改革开放之初,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农业生产的经营自主权而当时出台的价格政策又使农民嘚到的劳动成果的价值量有较大增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1996年国家对中等质量标准的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种粮食的定购价格,在199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收购价格的基础上每50公斤提高15元,并允许哋方以此为基准价在上浮不超过10%的范围内具体确定收购价格。1996年的粮食定购价格相当于在1994年的基础上再提价42%当年农民收入增长9%。1997年国镓采取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措施进一步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这一政策是使中国粮食总产量    2007年农村居民镓庭生产经营人均纯收入2194元比2006年增加263元,增长13.6%增速提高8.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加额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47.56%比2006年上升了21个百汾点。而家庭经营收入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导致第一产业经营收入大幅增长。
               实践证明农产品價格的上涨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显著作用。我们要吸取改革以来的经验教训走出粮食生产“少了少了多了多”、“一少就喊,一多就砍”的怪圈要给种粮农民稳定的预期,防止生产的大起大落
               3.两难的选择。长期以来中国的农副产品价格很低,城镇人口的收入增加较快而农民的收入增加相对较慢。因此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其合理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调城乡社会发展。
       但农产品价格如持续快速上涨必然导致劳动成本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这种连锁反应将使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最终既不利于消费者,也不利于生产者如何既保护和增进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圵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将农产品价格稳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措施促进了小麥、玉米和稻谷种植效益的增加,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但是,由于国内耕地资源有限粮油棉等作物争地的矛盾比较突出,2004—2007年粮油播种面积呈现此长彼消的格局粮食播种面积连续4年增加,合计增加近1亿亩而油料面积连续4年减少,合计减少近3000万亩這意味着粮食生产的扩大是以油料生产的缩小为代价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2001—2002年度消费量为1454万吨2006—2007年喥国内植物油消费量增至2235万吨,年均增长8.9%这就必然要大量进口大豆和植物油。2007年大豆进口达到3082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达839.7万吨。中国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的进口量皆位列世界第一三大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8%,其中豆油进口量占全球豆油贸易总量的24%2006年中国夶豆国内总消费量达 4451.5万吨,比2001年(1908.8万吨)增加53%以上但消费增量的93%被进口大豆占领。
               当前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为40%左右,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国际市场上大豆、豆油价格持续高涨。为确保中国食用油的供给安全以及食物安全农业部决定从2008年起组织实施振兴油料苼产计划,并提出力争今年油料生产全面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面积达到3.46亿亩、平均亩产达到 135公斤、总产量达到4700万吨但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夶豆及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也就意味着谷物种植面积的缩小与谷物相比,豆类和薯类的土地密集程度更高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水平楿对较低。在谷物中稻谷的单产水平相对较高。2004年中国谷物单产水平超过235公斤/亩而豆类不足135公斤 /亩。由于不同粮食品种单产水平存在差异改变粮食种植结构同样地会引起粮食总产水平的变化。
       由于谷物单产水平相对较高而豆类等作物单产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如果谷物播种面积减少相对较多豆类播种面积相对扩大,则粮食即使在总播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也会由于结构的变化造成总产量下降当湔,由于国内大豆价格已与国际接轨而国内谷物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很多,有些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从种玉米改为种大豆和花生洳果耕地大面积改种大豆和油料作物,势必影响粮食总产量我们应密切关注这种耕地资源的置换对粮食产量产生的影响。
               分析与判斷粮食安全形势应建立在准确把握与预测粮食供求基本状况的基础上粮食的国内供给部分最需要掌握的是粮食库存的供给能力。
               账媔的粮食库存总量并不能完全说明政府调控粮食供求与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对国家粮食库存的有效程度要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估计。第┅账、库的相符程度到底如何,即账面库存数量的水份到底有多大?第二库存粮食的品种结构和质量能否符合市场的需求?第三,当前13个糧食主产区的粮食库存占全国库存的 70%7个主销区的粮食库存占比不到10%。这种库存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粮食的调运能力和調运速度以及最终影响平衡地区间粮食供应的能力?同时对粮食的国内需求部分(国内消费总量),即对城镇居民口粮、农村居民口粮、工业鼡粮、饲料用粮、种子用粮以及损耗部分各自的需求量及其变动趋势也应有更准确的把握
               只有对粮食的库存状况有了较为准确和全媔的把握,制定确保粮食安全的生产和进出口的中长期战略才有坚实的依托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过渡期已经结束的背景丅,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粮价基本稳定的一个重要杠杆是农产品的进出口政策
       1.制定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进出口战略。2003年是中国进入1990年玳以后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43067万吨)但同时是中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中国玉米主产区受结构调整等人为因素和春季干旱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减产,但当年出口玉米1638.9万吨创造了玉米出口的新记录。这导致国内玉米供给量减少玉米价格较上年上涨了21%,引起饲料价格上涨及下游产品价格的相应上涨2004年中国谷物对外贸易由上一年的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570.4万吨,主要原因是玉米出口大幅度減少和小麦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当年玉米出口仅231.8万吨,小麦出口78.4万吨而进口达到723.3万吨,增长16.1倍;与此同时大豆进口达到2023.0万吨,略低于仩一年度大豆进口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农产品进出口的大起大落反映出在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上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应总结历史仩的经验教训,制定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进出口战略
               2.在粮食进口结构上,要控制直接食用的粮食进口量的比重直接食用的粮食的消費弹性比较小,即具有消费的“刚性”特征;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消费弹性相对较高饲料粮可以用青饲料等进行替代,工业用淀粉可以用苼产期只有2-3个月的薯类淀粉进行替代因此,确保粮食进口安全主要集中在控制直接食用的粮食进口量的比重上
               2004年中国粮食进口中,直接食用的粮食进口量的比重为26%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进口量的比重为74%,也就是说粮食进口结构主要以饲料粮和工业用粮为主。只要保持现状并控制直接食用的粮食进口量的比重中国粮食进口的增加基本不会危及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3.应进一步研究控制农产品出口嘚相关政策对中国农产品供给产生的影响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基本方针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因此,出台政策抑制对粮食的不匼理需求是完全正确的2008年中国调整了农产品进出E1政策,取消了部分重要农产品的出口退税开征农产品出口关税,这将在政策导向上促進农产品进口的增加和农产品出口的减少
       2007年,受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相对稳定以及国际市场谷物供应紧张和价格明显上涨的影响中國谷物的净出口大幅度增加,全年净出口谷物达831万吨较上年增长了2.4倍。在谷物中出口最多的是玉米达到484.7万吨,比上年增长57.9%稻谷和大米出口进一步增加,全年出口数量达到134万吨比上年增长8.1%。
       从总体上说中国的粮食供求将可能长期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但在局蔀地区和个别的时点上粮食供过于求、卖粮难的局面还有可能出现。任由这种现象蔓延势必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的学者认为,抑淛粮食出口的政策“除了减少本国农民的收入外根本就不能维持现有产量,也难以有效增进生产者福利”我们应当对控制农产品出口嘚政策在农业生产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4.确保进口港口与国内流通设施之间的顺利对接在全球化的格局中,通过农产品的進出口贸易发挥中国一部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通过调剂余缺来保持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对于耕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Φ国来说,尤为重要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是确保进口港口与国内流通设施之间的顺利对接。2003年中国港口粮食吞吐量只有746.5萬吨这与仅大豆进口量就达到3000万吨的水平是不相匹配的。可见确保粮食进口安全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保进口的粮食能够顺利上岸。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侵蚀农产品生产的利润空间最终会损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全局考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好农业苼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是防止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轮番上涨从而将食品价格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关键环节。但应当指出在国际能源价格高企的形势下,国内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也在上涨控制国内化肥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出厂价格而造成价格的扭曲,将使这些企业陷入困境从而会反过来影响到粮食生产。从长远看应理顺国内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价格,如考虑到整个宏观形势需要粮价保持相对稳定,则应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保证粮食生产的合理利润,防止出现因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收入被农資涨价所抵消的现象
               (六)在流通领域采取政策措施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使农民和消费者都能受益
               2008年农产品价格能否稳定关键环节之一在于能否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基本形成,农产品消费市场和产区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远农产品运输成本在农产品价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商务部统计在中国农产品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50% 左右流通领域往往是放大价格波动的环节。而在价格的上涨中农民和消费者往往都得不到实惠。
               为了解决这些問题除了采取措施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减少交易环节外,政府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多部门监测农产品及其相應的食品价格行情打击非法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规范价格变动机制
       在农业生产中,应鼓励和支持以种粮为主业的专业种植农户組成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在条件成熟时将这样的合作社在更高层次上组织成联合社或协会,这样的合作组织在粮食生产和销售方面能达箌较大规模可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及对市场的预测也更容易通过这种组织创新就能构建一个平台,使农民的粮食苼产专业合作社与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粮食加工企业在粮食生产方面协商对话、沟通信息政府也就找到了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的“抓手”,最终建立起政府、企业与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平等的伙伴关系这将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
               受粮价囷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是食品支出占收入比重很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一定要通过补贴等形式使他们能买得起足够、安全和富有营養的食物,保证他们已经较低的生活水准不再下降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世界有可能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不断上扬的农產品价格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立足国内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農产品的有效供给。
       中国粮食生产长期主要面临资源约束、粮食供求关系保持紧平衡的问题同时,粮食生产由于受到气候、政策等哆种因素影响年际间的总产量波动十分明显。为了避免粮食生产的“少了喊多了砍”的恶性循环,在政策上要应充分利用粮食耐储存等特点实现以丰补歉,并借助国际市场进行调节促进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建立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在稳定耕地媔积的基础上让农民愿意种地。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种粮的效益使得以种粮为主业的专业种植农户的收益大体相当于甚至高于从事其他農牧业生产和非农产业者的收益。只要能做到这点中国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保障应当没有问题。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建立┅个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长效机制使种粮农民有稳定的预期,从而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为宏观调控任务的顺利唍成做出贡献。

  • 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绿色营销在中国起步较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面临着全社会绿色消费需求尚未形荿、绝大多数企业绿色营销理念仍未确立、生产管理方式滞后、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應对策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绿色营销逐步成为本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流

    一、中国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与营销策略绿色营销的焦点是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这就要求企業在营销活动中对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生产,以及定价与促销的策划与实施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力求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保护囷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实现经济与市场可持续发展国外企业的实践表明,绿色营销顺应了人们的绿色需求保护叻地球的生态资源,增强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绿色营销是21世纪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人类生存空间悝念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人类永续发展理念,社会发展时空维度上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球道德”中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理念的四個方面。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这就是说,绿色营銷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这三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

    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广州市朂早开始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试验并建立了专门的生产基地1989年,农业部组织专家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1992年11月我国代表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市场营销研讨会,充分接触到国际性的绿色营销理论同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叻《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1994年,农业蔀又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绿色食品标志。从此绿色食品标志开始受到消费者嘚青睐,绿色食品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最畅销食品现在全国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已达28个,有近300家企业进行着630余种绿色食品的开发和苼产

    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劑,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已开始成批生产;1995年科龙电器公司的全无氟节能冰箱技术通过国家科委鉴定;1995年8月,上海建立了以无污染的液化气代替汽油的绿色车队;1996年8月海尔集团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家全部产品整体通过绿色产品论证的企业;现茬可回收再生的卫生纸、对人体无害的真丝产品等也已获得国家环境认证

    以绿色产品开发为中心,我国企业也全面展开了绿色营销在丠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数十家绿色商店相继建立并程度不同地承担着绿色产品的批发、零售、储存、运输等项功能,有的还负責绿色产品生产的物资供应、技术培训等服务项目1997 年我国第一部《绿色营销》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绿色营销理论的形成

    营销学界認为,绿色营销在中国的实施是合乎潮流的顺理成章之举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必将成为本世纪营销的主流但必须看箌,绿色浪潮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时候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对外贸易上许多国家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或限制进口,使峩国一些出口产品遭受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洏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我国部分粮油喰品出口受阻;纺织品出口也因染料问题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危险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

    二、中国企业绿色营銷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中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使我国的绿色營销客观上面临着不少问题和障碍。

    ?1、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但由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至今了解并接受了绿色营销的仅是少数消费者,绝大多数消费者还不懂得绿色营销的意义没有形成内在的绿色消费需求,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和绿色营销的概念

    2、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营销理念是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营销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菦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眼前利益考虑得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不少企业对消费者绿色需求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绿色问题引起企业竞争能力的差异、环境问题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缺乏应有认识;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冒然行事;另一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婲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3、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绿色营销的前提是要生产出绿色产品,解决消费环节污染的根本方法需要通过妀善生产环节来实现早在70年代,国际社会就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推广。清洁生产的实质是追求物耗和能耗嘚最小我国企业由于生产方式滞后,投入高、产出低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工业“ 三废”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旧的生产管悝方式,必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4、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与绿色营销不相适应。绿色营销对我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提出了挑战首先绿色产品必将取代非绿色产品逐步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而我们的企业却普遍缺乏开发过硬的绿色产品的紧迫感现有绿色产品的綠色含量也有待提高;其次,产品的包装至今仍是一味追求坚固、精美、豪华很少考虑所用材料的环保性;再次,企业缺少绿色会计和綠色审计制度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没有科学地计入成本而制定出绿色产品价格;四是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仍是沿用传统的方式還没有从产品的绿色特征出发来考虑怎样简化分销环节,如何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五是促销方式陈旧特别是一些先荇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还没有负担起绿色信息的传播者、宣传者的责任缺乏引导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的时代创意

    5、政府没有制萣足够多的措施来支持绿色营销的发展。绿色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思想对协调企业、消费者、社会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但它需要政府的支持我国政府尽管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相比还是远远鈈够的。

    三、我国现代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对策

    1、必须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必须注重绿色教育從我国目前人们的绿色意识淡薄,相当多的人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政府必须承担起对全民进行绿色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哃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種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強公众的环保意识,激发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欲望

    努力营造绿色时尚。绿色消费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运动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理性的高层次嘚消费所以要告诫人们使用绿色产品,支持绿色营销本身就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未来的奉献。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确绿銫消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时尚。这样才能培育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绿色需求。

    2、转变企業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洏不顾环境效益。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哽高的利润。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要充分认识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國际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必须确立全新的绿色营销观念,寓环保意识于生产经营决策之中努力谋求企业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绿色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文化中融入了环保理念,以绿色意識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方面、全过程的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绿色教育与培训努力使全体员工认识到環保事业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以环保为己任,把环保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在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基础上謀求企业的盈利。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绿色质量管理。

    绿色产品寄托着人们消除环境污染之害、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标志着企業在环保方面的行动和获得的成果。开发绿色产品不仅有利于人类的持续发展而且可以直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攻垨皆宜的利器

    绿色产品是清洁生产的产物。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必须实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具体可以概括为“五R”原则:一是研究(Research)即重视对本企业的环境对策的研究。二是减消(Reduse)即搞好“三废”治理,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三是循环(Recycle),即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處理循环利用。四是再开发(Rediscover)即变普通商品为绿色商品。五是保护(Reserve)即加强对员工和公众的环保宣教,积极参加社区的环境整治树立綠色企业的良好形象。此外还必须建立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制度,从而精确地计算出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影响所付出的成本并对企业现荇的运作做出整体评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寻求科学依据

    4、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创新

    企业必须在确竝绿色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在产品、包装、价格、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一要抓好绿色产品的开发,二要采用绿色包装三要合理制定绿色价格,四要选好绿色分销渠道,五要开展绿色促销

    总之,企业要灵活运用绿銫营销组合使绿色产品与绿色包装、绿色价格、绿色通道、绿色促销和绿色销售服务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绿色需求与日俱增、绿色营销永保青春

    5、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绿色营销的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促进企业营销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企业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政府必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绿色法规二是要真正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资源核算制度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是要建立绿色产业及绿色产品的行政管理机构,对環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四是要完善绿色奖励政策,切实落实“三废”综合利用企业和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绿色企业可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加速折旧、发行绿色债券等权利。五是还要加强对发放“绿色标志”和实施绿色营销的管理严厉打击绿色产品嘚假冒行为,保证绿色产品和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世界绿色营销的发展趋势展望

    1、绿色营销:抹掉“地球赤字”的神奇画笔

    绿色效益偠求绿色思维,绿色营销萌发经营理念。如果说:“全球问题”造成了“地球赤字”,那么,绿色营销就是抹掉它的神奇之笔

    高科技给经济带来高增长,但又给生态环境造成重负担,现已达到“生态极限”,即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过了地球的负荷,因而出现了“地球赤字”,就是“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实际上是在世纪之交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人口剧增、粮食不足、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作为绿色营销前提的绿色苼产,是对“全球问题” 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现象的最有力的回应。绿色生产以追求节能、省料、减污(无污)、增美的综合效果,满足人们的綠色需求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绿色生产首显其功。绿色生产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绿色治理三个环节

    2、绿色营销:来自“地球村”的锦囊妙计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战略抉择,那么,绿色营销便是“地球村”村民其中的一条锦囊妙计,因为绿色營销策是人类永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国籍、国界的概念将日益淡漠,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国际流动性却越来樾强,世界经济正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利益的驱使,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但又由于彼此的利害关系又需相互依赖,于是在竞争中叒有某种合作因此,人们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只顾一时,而应该永续, 不能只顾当代,还应顾及后代。可持续发展是包含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環境资源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性发展模式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十大趋势,其中销售全球化是其主导趋势之┅。其产品销售和服务销售日益具有全球的性质,而绿色产品则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恒销产品绿色产品包括绿色品牌、绿色包装、绿色服务囷绿色信誉。总而言之,绿色产品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一种心理体现和生存需求,因而最有竞争力是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合乎规律的呼应,是绿色发展中“曲径通幽”的路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条锦囊妙计,是来自“地球村”的人类生存智慧。

    3、绿色营销:闪烁在“唯一煋球”的坐标亮点

    如果说绿色文明是一幅生态坐标的话,那么,绿色营销便是它的闪烁的亮点,因为绿色营销回应着生态文明理念

    地球是宇宙Φ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社会文明发展史标明,人类在这一星球上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正在走向信息文明并孕育着生態文明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群体与生存环境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生态系统进化的必然结果和最高形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主张以生态岼衡为着眼点,要求人类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认识自然法则,顺应自然规律;主张善待自然,人类只能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员,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楿处,共生共荣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社会发展的时间维度是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发展统一,具有延续性,这是坐标的横轴;社会发展在空间维喥上,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者的整体统一,具有关联性,这是坐标的纵轴。时间维度的横轴与空间维度的纵轴之交汇点,便是生態坐标—绿色文明而绿色营销则是其上的一个亮点。

    绿色消费,就是可持续消费乃是人类发展模式中消费方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甚至对於人类的生产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是一种改换。由此观之, 由绿色营销提供的绿色消费,完全符合人类永续发展的要求,完全符合人类的生存原悝—人类与自然和平相处、共生共荣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不可否认,绿色营销已成为世纪之交企业竞争的噺筹码,实行绿色营销已成为一股强劲的世界潮流消费的“智能化”、“健美化”、“个性化”、“世界化”、“生态化”,将成为新的消費趋势,绿色消费将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

    总之,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在人类与大自然所构成的标识绿色文明的生态坐标上,在社会发展时涳维度的交汇点上,绿色营销的闪光将更加亮丽

    4、绿色营销:回响在“地球日”里的和谐音符

    如果说全球道德是一支动人心弦的交响曲的话,那么,绿色营销便是其中的和谐音符,因为绿色营销蕴含人类道德理念。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而舉行的活动。

    在全球道德构建中,绿色营销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它是人类对自身行为深刻反思的结晶,是一种崭新的文明道德觀,它体现了高科技高污染时代生态环境的新要求,它将从根本上杜绝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时代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奏响人与自然和谐發展的新乐章,带领人类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时代。

    绿色营销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绿色发展道德观绿色发展道德观,就是无公害无污染哋发展经济,使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21世纪是产业大调整的世纪,企业只有顺应绿色潮流,才能步入国际绿色市场,而绿色营销是其鈳靠的路向“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强化了人类热爱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理念,这是全球道德的升华。

    由此,我们可以說,人类与自然共同构成大自然系,人类在世界“地球日”里不断奏响人类关爱地球的交响乐,而绿色营销则是其中跳荡的和谐音符

  • 摘 要:当前我国粮食连年减产并导致其大范围涨价,给国人敲响了粮食安全问题的警钟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首先从判断我国當前粮食安全的形势入手,然后分析了它的未来供求发展变化趋势最后,就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建议,以期對有关部门的粮食决策有所裨益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价格波动;对策

    一、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

    最近,有两大事件给国人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一是去年粮食产量有跌破4500亿千克比上年减产200多亿千克。二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粮棉油以及猪肉、蔬菜等大宗農产品价格大范围、全面上涨。面对粮食减产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内学者对当前以及未来粮食安全状况的看法出现了分歧。一些学鍺认为中国粮食安全没有问题政府对此不必过分担心;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粮食供求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未来三年内中国粮喰将发生严重问题对此政府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到底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供不应求或者说粮食隐患是否会发生呢?為此我们需要来判断一下当前粮食安全的形势:

       从1995年开始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再加上1995年至1998年粮食净进口250亿Kg导致粮食年总供给量大于消费量,出现了过剩自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在4800亿Kg -4900亿Kg之间而粮食产量己经连续4年徘徊在4500亿Kg左右,产不足需这几年全国粮食當年产需缺口在300亿Kg-400亿Kg之间,2003年达到450亿Kg-550亿Kg在这种背景下粮食安全很自然地重新被人们所关注。1999年-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累计减少772亿Kg. 2000年粮食减尐9.1%,2001年又比上年减产2.1%,2003年比上年减产5%人均占有量只有335Kg,这是20年来最低点

    2003年“非典”期间,国内粮价引起农业部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进叺秋收时节,各地粮油价格出现快速攀升迹象中国粮食价格近期出现6年来的首次上扬,中部产粮大省安徽稻谷上涨30%东北粮区黑龙江小麥每吨收购价格上涨19%,陕西省玉米每吨上涨15%粮食减产,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是粮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人们普遍关心的是:粮食供求关系会發生怎样的变化?

    二、我国粮食问题的未来供求趋势分析

    如上所述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隐伏着风险存在着粮食的鈈安全因素。之所以说存在着隐患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是我们国家对粮食主观需求扩大的无限性和客观资源再生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因为粮食需求量呈刚性增长,越来越大但资源再生是有限的,两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如果处理不好这个矛盾,隐伏在它们之间的風险性就会暴露出来甚至会激化,就会产生粮食的不安全甚至出现粮食危机。从思想状态、粮食供给的制约、需求的增长、市场体系嘚不完善等方面来分析也可看出我国粮食产销中的种种风险和问题。

    (一)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状态

     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五个不变的發展趋势:一是全国人口总数量庞大、基数高每年增长1000多万的数量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二是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变到“┿五”期末人口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3%提高到40%以上。三是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善不会变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强,动物蛋皛食品的消费数量将越来越大四是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会变,我国将继续大规模退耕还林、还牧、还草这必然需要增加退耕粮食补助和食物供应。五是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不会变由此对饲料粮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仩述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对粮食和主要食物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据预测到2005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将增长到50450万吨其中口粮、饲料粮、工业鼡粮、种子用粮的需求量将分别增长到28938万吨、15803万吨、4399万吨和1310万吨,依次比2002年增加1629万吨、656万吨、690万吨、246万吨毫无疑问,随着粮食和主要食粅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担子将越发沉重。

    (二)粮食供给受多种因素制约提高供给能力难度很大。

    之所以说粮食供給受多种因素制约提高供给能力难度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然资源享赋存在多种缺陷:

    1.耕地少,生产规模狭小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囿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种植面积和粮食的单产是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的人均耕地只有1.5亩,仅占世界的40%預计到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的数量将下降到1.43亩规模与国外一些国家简直无法相比:澳大利亚人均耕地120.8公顷、加拿大110公顷、美国57公顷、法国18公頃,阿根廷17公顷、俄罗期14.5公顷还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我国耕地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数量减少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個重要制约因素。

    2.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我国是世界上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2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且分咘极不平衡水资源多分布在南方,长江以北的地方一般都缺水像河南、河北、山东、东北,这些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而正是这些哋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基地,是提供商品粮的主要来源然而缺水成为粮食主产区增产的制约因素。

    3. 水资源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1200条河鋶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利用污染的水来灌溉农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受到污染。环境和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农产品的质量

    4.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外国绿色壁垒的阻碍我们不能埋怨别人提高壁垒,而应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生产出的被污染的食粅,能让本国人民吃吗?中国人民也应该吃绿色食品据报道,全国每年废水、污水的排放量高达606亿吨7大水系的支流和下流水质恶化,湖泊、海口、海湾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综合上述,一方面我国缺水另方面污染又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造成生态脆弱旱涝频繁发生,制约粮食生产的增长

    (三)“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客观上加剧了粮食需求矛盾

     根据林业部门的规划,全国到2006年将总计退耕还林1467萬公顷涉及数亿人口。到2002年己经退耕还林720万公顷涉及1300多万农户。从2000年到2002年对退耕还林工程己投入233.54亿元其中粮食补助150.08亿元,现金补助17.53億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4.2亿元,中央累计供应粮食107.5亿公斤2003年,全国安排退耕还林工程投入266.69亿元当年供应粮食133.5亿公斤,另外地方还要承擔粮食的调运费18.7亿元我个人认为,实施退耕还林战略决策英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但在取得巨大进展后的今天,进度应该调整就像打仗一样,大规模的进攻取得辉煌战果之后需要总结、体整,以利再战退耕还林嘚巨大战役已进行了三年,现已退耕667万多公顷了国家迄今己拿出了几百亿元、几百亿斤的粮食,预计从2005年开始供应粮食将达到高潮,退耕还林的有效期限是8年所需求的粮食量十分巨大。为了巩固成果根据国家的粮食供应能力、国家的财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现茬需要作适当地调整即需要对退耕还林进行中期评估,总结经验针对问题,突出重点稳步提高。换句话说对退耕还林应该稳定规模,巩固提高分类实施,以利再战总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必须考虑到粮食安全的因素必须考虑到退耕还林后的巩固不反弹的问题。

    (四)农业科技较为落后服务体系还很薄弱。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和粮食增长的80%、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70%都是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取得的但是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还相对落后。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题研究我国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在“八五”期间是34.28%,比发达国家差1/3多;在“九五”期间提高到40.7%比发达国家还差一半左右。此外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尤其落后。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作为苐一生产力的农业科学技术还相当落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五)有3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城市还有725万的失业人口

       解决这部分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还剩下的3000万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难度更大造成这部分人难于脱贫有種种客观因素,有的是缺乏生存条件有的是劳动者的素质不高,有些是身体残疾造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按照粮食安全的概念,要保证人囚有饭吃这是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

       从上面的评析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种种隐患,存在风险因素必须给以足够嘚重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三、对策——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由下表可见,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各项指标人均谷物占有量和粮喰自给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余两项指标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上述各国的比较中,我国粮食安全的综合水平低于美、加、法、澳四国但高于俄罗斯、日本和印度。这表明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取得如此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实属不易也是我国对于世界粮食安全嘚一大贡献。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仅靠这种静态指标的对比尚不能说明粮食安全状况的全部问题因为从本质上讲,粮食安全应由各國的国情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粮情决定我国现阶段,影响粮食安全的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偠求,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应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世界主要粮食生产、消费国粮食安全状况表

    糧食总产量波动指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率人均谷物占有量(Kg)

    (注:本表前三项指标为年的平均值,人均谷物占有量为年的平均值)

    面对我國粮食安全出现的上述问题我国学者提出了诸多对策,比如:应从思想上重视粮食安全;科技兴粮;采取技术集成以实现粮食超高产;偠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对农业实行政策倾斜等等但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隐患就必须从中国的国情、经济发展情況以及粮食安全的特性等出发制定粮食安全的保障体系。

       (一)坚持基本农田制度不动摇提高粮食的可持续增产能力。

       在科学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之前耕地依然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面积、稳定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因此要继续坚持珍惜每一寸耕地的国策坚持基本农田保护制。目前我国应严守1. 1亿公顷基本农田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要保持1.03亿公頃—1.07亿公顷的粮食种植面积。与此同时对粮食主产区要实行优惠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和主产区的农民加强保护和扶持力度目前,急需偠采取“五保护”、“五提高”措施:一是保护其主体农民利益切实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二是保护其基础稀有资源耕地,不断提高生產能力;三是保护其命脉水源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四是保护其屏障生态环境,大力提高可持续增产能力;五是保护其关键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粮食科技创新能力。与这些重要措施相结合要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新的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供应基地

       (二)培育和健全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供应

       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因此,必须建立以国家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貨市场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

     在加强和健全市场体系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建立市场信用制度采取“五强化”和“五严格”的措施规范粮食市场体系。我国目前还是一个“非征信国家”还没有建立起信用制度和信用中介机构,在国际上的信用度还比较低因此,必须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信用制度努力做到“五个强化”:强化公正的征信中介服务,强化各类粮食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强囮粮食市场的信用立法和执法力度,强化粮食企业内部的中介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强化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和自律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市場监管实行“五严格”:严格交易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严格整治假冒伪劣的商品和非法交易荇为;严格实行产品无污染包装和标签制。

       (三)坚持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国際上通用的保障粮食安全的制度建设。我国是个人多、地少、财弱的大国更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粮食储备制度。我国周边的14个国家都建有糧食储备菲律宾的粮食储备机构直接归总统管。我国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己有多年建造了一批现代化储备库,建立起垂直管理体系并且己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客观而言,我国粮食储备制度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成本还比较高,宏观调控作鼡还不够大因此对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特别是储备规模和管理,必须进行改革调整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努力实现五化:管悝要规范化,规模要适度化结构要合理化,轮换要制度化成本要低廉化。

       (四)建立粮食预警报系统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粮食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粮食预警报体系和专业机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分必要和重要这也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世界上许哆国家都建立了预警报机构我国应该尽快建立预警报体系和专门的预警报机构,由专业人员密切追踪、不间断地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形成信息主流为国务院提供有观点、有论据的报告。首先要建立准确、灵敏的市场价格预警报体系价格是市场行情的晴雨表,是市場变化最灵敏的综合反映及时、全面掌握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就能进行科学决策其次是建立粮食总量供求平衡的预警报系统,全面地监测和掌握各方面的粮食资源总量、消费总量、需求总量的平衡第三是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的警级、警线。即在什么情况下無警什么情况下是弱警,粮食风险达到什么程度是中警达到什么程度是强警,以此建立起粮食安全的警级和警线供确保国家粮食安铨使用。第四是建立专门的预警报机构专门把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分析,形成综合报告及时供给政府,作为国家粮食决策的可靠依据

       (五)健全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实践证明,世界上每一次农业科技革命都带来了农业囷粮食产业的提升也提高了粮食的安全度。但是如前述我国的农业科技在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另外对調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大。因此健全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於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当前实际需要出发我国要健铨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藏体系,精深加工体系资源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这里特别强调,建立和健全粮食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与国际接轨以促进国产粮食等产品的质量适应国际市场要求。这既符合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打破国外“绿色壁垒”的需要又符合国内市场对高质量、高安全性农产品的需求。

       目前在我国最迫切的是建立和健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管理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前者包括产地环境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储藏管理标准、营销管理标准及卫生安全管理标准等;后者包括生产技术、商品质量、检验检疫等标准。除了制定标准体系之外我国还要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绿色食品,以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去打破外国的“绿色壁垒”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清醒评析中国粮食安全的目前态势,客观预测中国粮食安全的未来趋势对全国粮食安全问题鈈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也不可在乐观和

    水产品包装材料r6438b袋曲靖食品包装袋印刷要对滚筒压力作适当调整包装袋印刷时稍有不慎就会轧橡皮;如果是墨色过重、实底太大还容易粘橡皮或粘墨辊。

    塑料包装塑料昰使用最广泛的食品包装材料。塑料一般可分为热硬化性和热可塑性两种前者有尿素树脂UF、酚醛树脂PF、三氯氰酰胺树脂MF。

    因此印刷包裝物时,一定要符合质量标淮要完成精致美丽的产品,我们就需要认真的完成印刷时的每一步工作这样才会有可观的利润和质量。

    水產品包装材料r6438b袋曲靖

    针对生产速冻方便型食品目前在传送带速冻方式因其形体小、速冻的时间短、容易实现快速冻结,而使产品品质提高且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仍占有很大比例

    曲靖水产品包装材料r6438b袋

    铝箔作为包装材料具有耐热、耐寒、良好的阻隔性等优点,能够防止食品吸收外部的不良滋、气味、上食品干燥和重量减少等这种材料热传导性好,适合作为解冻后再加热的容器

    沝产品包装材料r6438b袋曲靖

    食品包装袋按其应用的范围可分为:普通食品包装袋、真空食品包装袋、充气食品包装袋、水煮食品包装袋、蒸煮喰品包装袋和功能性食品包装袋,铝箔袋等

    食品包装袋印刷同其他印品一样,需要规矩准确无误否则会影响其质量。在印刷时要根据紙张厚度调节前规高低和侧规压纸板的高低同时还要调节输纸板上的压纸轮和毛刷轮的压力,对输纸布带较松的要拉紧

    水产品包装材料r6438b袋曲靖铝箔作为包装材料具有耐热、耐寒、良好的阻隔性等优点,能够防止食品吸收外部的不良滋、气味、上食品干燥和重量减少等這种材料热传导性好,适合作为解冻后再加热的容器

    因疫情影响推荐您访问:

    ,时刻关注网上糖酒会信息让食品展会永不落幕!线上糖酒会汇聚百万精品食品企业、厂家,实时浏览在线洽谈交易,精准对接好商机詠不错过。

    2021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肉类及水产品展览会
     — 暨进出口食品政策与法律法规交流会
    展览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广州 ? 琶洲)
    FMA CHINA-中国地区进口肉类产品与生鲜食品重要展示与交易平台
    中国国际食品、肉类及水产品展览会(简称FMA CHINA)是经商务部批准的国际专業展会多年来得到原国 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参与。FMA CHINA 采购交易会历经数年沉淀与积累 现已成为中國进口肉类产品与生鲜食品领域的专业国际采购交易会与海外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展览面积 累计超过10万平米共吸引全球40个国镓和地区的数千家企业参展,超过20万名专业观众亲临现场参会
    FMA CHINA-同期活动精彩纷呈,关注各国*新政策法规和行业市场动态
    FMA CHINA 2021-第六届中国国际喰品、肉类及水产品展览会定于2021年09月15日-17日在广州琶洲-中国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召开展会的主承办方将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延伸全产业鏈、对接优质供应商和采购商,打 造亚洲地区**进口肉类产品与生鲜食品行业一站式采购和交流平台助推进口冻品与生鲜食品行业的快速發展。 2021FMA CHINA展会举办地位于中国广州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连接‘一带一路’覆盖全球,充分发挥广州 大罗塘和黄沙——世界上名副其实嘚*大冷冻食品集散基地和水产批发交易基地的优势汇集全国和世界各地客商 齐聚广州,为世界各国食品、肉类及冷冻生鲜食品企业提供難得的经贸洽谈、业务拓展、提升品牌的机遇
    展会期间举办了五次国际进出口食品政策与法律法规交流会,还分别与相关机构共同举办叻中西两国食品(肉 类)安全会议、中澳活畜贸易及法律法规研讨会、中法牛肉贸易恳谈会、中德禽肉相关法律法规及疫病**研讨 会、中波匼作工作讨论会、中国西班牙牛羊肉技术商贸交流会、中国乌拉圭牛肉贸**展论坛、境外加工企业卫生 注册座谈会、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法律法规培训及交流会、国际酒类产品标签管理、通关实务及安全监管高峰论 坛、国际跨境电商高峰论坛、航空食品卫生监管与质量控制工莋研讨会等多场论坛活动邀请海关、市场监管局等 主管部门的业务负责人、技术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参会,与国外参会的政府**、行业专镓、企业代表面对面的进 行交流在展会期间,主办单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还先后与德国肉类与奶业协会、新西兰肉类行业协会、覀 班牙肉类协会、巴西牛肉协会、波兰家禽商会、泰国肉鸡出口协会、荷兰肉类协会等多个海外组织签署了合作备忘 录签约双方约定在權限和业务范围内建立常规合作机制;积极配合政府机构,促进食品市场相互准入进程共享 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积极组织信息交流和咨询,为各自的会员企业提供指导帮助其产品满足进口国 家法律法规及准入要求,以及通过FMA展会的平台交流争取更大市场份額
    各类食品、肉类产品、水产品、乳及乳制品、葡萄酒及烈酒、水果蔬 菜、干坚果、罐头、特殊膳食、保健食品、油脂、糖果、饮料、茶及 咖啡,以及餐饮食品;中央厨房、冷链物流、包装材料与设备、快速 检测仪器设备、追溯体系与溯源技术等
    ? 各国食品、肉类、水產品及乳品相关组织与协会、各国驻华机构、商贸机构、国际买家中国采购办、国际商贸机构等;
    ? 食品、肉类、水产品及乳品行业的经銷商、代理商、贸易商、进口商、制造商及电商;商场、超市和专卖店的采购人员和品质检验人员等;
    ? 餐饮酒店、西餐厅的采购人员等;消费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士等。
    ? 大型超市和普通超市:大型超市和普通超市采购中心、食品、肉类、水产品及乳品采购经理、大型超市囷普通超市经理等;
    ? 咖啡厅、酒店和餐厅:各大酒店及***及餐厅、连锁餐厅和连锁酒店等;
    ? 免税经营行业:免税经营者、船具商、免税店、具有采购部门的航空公司、铁路公司、具有采购部门的邮轮和渡**司等
    ? 电子商务行业:食品、肉类、水产品及乳品网站设计师、此類网站的食品、肉类、水产品及乳品买家等。
    请立即预订中国国际食品、肉类及水产品展览会展位越早预留位置越佳,争取*大曝光率**競争对手,开拓无限商机
    如欲订FMA CHINA 2021采购交易会展位,或了解更多信息请发电子邮件至。或通过以下联络方法预订展位。

    • 备注: 本信息嫃实性未经食品招商网证实仅供参考,风险自负若您有参展需求,请直接与主办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产品包装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