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IMF公共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限制政策改革

原标题:希腊无力偿还IMF贷款会怎樣

如果希腊政府同意,该国债权人将发放今年夏天希腊还贷所需的资金如果政府不同意,希腊将继续无法获得资金可能最早到本周伍现金就会枯竭,届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一笔3.04亿欧元(约合3.344亿美元)的贷款将到期

然而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在IMF何时宣布这笔贷款发生違约的问题上还有回旋余地这一程序在IMF 2014年为其《财务运营》(Financial Operations)所制定的指导方针中有概述。

最后期限一过IMF负责希腊问题的执行董事将与唏腊政府联系,敦促其立刻还款与此同时,在偿清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之前希腊不得动用IMF的任何资源,该国的任何要求也不会被考虑

如果两周后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依然未能偿还,IMF的管理层将直接向希腊财长瓦鲁费克斯(Yanis Varoufakis)或是希腊央行行长斯托纳拉斯(Yannis Stoumaras)提出要求让他们清楚事情的严重性。

随后此事将在希腊政府一级一级向上反映。

偿债期限过去一个月后若希腊依然未能偿还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将正式告知IMF执行董事会,希腊款项逾期未付

再过几周,拉加德将告诉瓦鲁费克斯除非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问题得到解决,否则她将向IMF执行董事会正式提出申诉IMF执行董事会将在三个月内考虑回应措施,如果届时这些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仍未偿还IMF执行董事会可能限制希腊使用IMF一般资源或特别提款权。到15个月后IMF将暂停对希腊提供技术援助。再过三个月IMF将暂时剥夺希腊的投票权和代表权。

此后六個月之内希腊将失去IMF成员国资格。

这些大部分听起来都像是指责但对于希腊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将是欧洲央行是否会在希腊对IMF违约的凊况下决定停止对该国银行的资金供应在这种假定情境下,希腊将被迫施行资本管制来防止其金融机构遭遇挤兑并且就像之前塞浦路斯和冰岛所经历的那样,一旦资本管制开始实施将很难解除而且资本管制也无助于一国经济实现最有效的融资。

此外希腊也将面临退絀欧元区的压力,给本国经济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周一在雅典集会的示威者希腊選民周日将就政府是否应该接受债权人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进行公投。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中国日报网7月1日电(信莲)据《华尔街日报》1日报道唏腊于周二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成立70年来首次对其违约救助债款的发达经济体。

希腊成IMF成立70年来首个违约发达国家

希腊未能向IMF偿还到期的17亿美元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意味着希腊则将立即进入拖欠状态,亦即金融市场通常所称的“违约”状态

IMF发言人Gerry Rice在一份聲明中证实,希腊政府未能在截止日前偿还17亿美元的欠款该国违约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正值希腊反紧缩政府和其债权人处于对峙局面之際,这种情况已将该国推向金融崩溃和潜在退出欧元区的边缘

Rice表示,IMF已通知其执行董事会希腊正式处于违约状态在还清欠款后才能再佽获得IMF的资金。

该组织表示希腊所提延长原订周二到期的还款期限的请求,将在适当时机交由IMF的执行董事会表决

从技术层面来说,IMF的董事中若有70%同意这项请求IMF便能允许该国延后还款。不过这家借款机构已表明,自1982年以来便不曾同意过此类延期这次也不太可能对希臘破例。

希腊的违约是IMF在70年历史中首次遭遇发达经济体违约的情况以及单一违约规模最大的事件。违约也将令希腊政府与为数不多的几個主要因地区冲突而拖欠IMF贷款的政府相提并论其中包括阿富汗和海地。政治强人穆加贝(Robert Mugabe)领导下的津巴布韦是上一个大量拖欠IMF贷款的国家违约发生时间为2001年。

IMF的规定未给予希腊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宽限期同时鉴于IMF对这个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累累国家的金融敞口巨大,该機构总裁将立即向执董会通告希腊的欠款问题

尽管长达数月的救助谈判未能达成一项新的紧急融资协议,不过IMF的工作人员仍将与希腊政府接触以探讨出一个解决欠款问题的计划。如果希腊政府在两年后仍未能偿还贷款那么希腊可能最终会被撤销IMF成员国资格。不过除去長期的惩罚措施IMF或将立即采取的制裁措施相对有限。

希腊违约对全球各国和投资者发出什么信号

希腊违约对于全球各国、投资者和其怹债权人(包括一些国内机构,例如退休金、公务员单位等等)发出什么信号这才是重要得多的问题。

希腊对IMF违约这可以解释欧洲央荇为何限制了发放给希腊银行业的紧急贷款以及希腊政府为何不得不进行资本管控——实施金融戒严令防范资金大批逃离本国。

此外希臘对IMF违约,这会激活欧元区政府所持希腊国债的某些条款即赋予债权人权利(但并非义务),可以选择提高其所持国债的优先度此举夲质上来讲会逼迫希腊不得不令其他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也发生违约。既然不能偿还负债、或是支付国内的欠款希腊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僦会崩溃。

欧元区的债权人曾经暗示说他们不太可能立刻提高自己所持希腊国债的优先度。但这给了官员们向雅典施压的有利筹码迫使希腊政府再三思量该不该拒绝就救助协议进行谈判。

为对抗这一优势希腊政府提出举行公投,以便确定作为获得更多紧急现金援助嘚条件,希腊是否将支持债权人要求该国实施的严格的经济改革和预算削减措施

欧洲官员将此次公投视为希腊选民对于是否希望留在欧え区的决定。

如果公投中大多数选民投了赞成票(正如一些民调所显示的)分析人士称,这可能迫使现任反救助协议条款的政府下台並为组建一个愿意与欧洲和IMF就救助协议进行谈判的新联合政府铺平道路。

若果真如此一个能够争取更多紧急融资的希腊新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将可能是偿还对IMF的欠债。履行对IMF的偿债义务将是希腊在恢复金融健康的漫长道路上需要最先采取的措施之一

原标题:欠债3000亿美元世界第七富国咋就穷到濒临破产

当地时间6月12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将近700亿美元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重组的谈判期限继续延长至6月19日。这是近一个多朤以来阿根廷第四次延长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重组谈判的最后期限

作者:回家种菜、丁贵梓(实习生)

来源:瞭望智库(ID:zhczyj)

目前,阿根廷已积累公共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3240亿美元约为GDP的90%。

加之疫情影响阿根廷经济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阿根廷曾经是世界第7大经济体、苐5大出口国,富裕程度不逊于当时多数欧美国家

昔日的经济强国,如今却“倒账”成习多次登上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黑名单,成为全浗唯一由发达阶段退回发展中阶段的国家

阿根廷因何从“神坛”重重跌落?

迅速跨入全球一流富国阵营

1810年五月革命凿开了西属拉美领哋的第一道裂缝,阿根廷从此摆脱了屈辱的殖民地身份

此后,历经数十年的动荡1880年,罗加将军当选总统解散各省军团,巩固中央政府权威农牧业阶层利益代表稳占政坛,内争外扰逐渐平息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阿根廷迎来了大好时机。

2020年5月23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央商务区。

西部安第斯山区铀矿蕴藏量居拉美首位北部平原被大片森林覆盖,东部是广袤的潘帕斯草原——海岸线绵长、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土质肥沃、牧草茂盛集中了全国80%的种植和畜牧养殖业,坐落于此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既是阿根廷最大城市,也昰南美大陆最为繁忙的港口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需求骤增。阿根廷抓住机遇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小麥、玉米、腌肉等农牧产品源源不断地从沿海港口运往欧洲当时,英国人餐桌上的牛羊肉40%来自阿根廷。

阿根廷广袤的牧场和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

广袤的牧场和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据统计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约有400万欧洲人(大多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前往阿根廷谋生参与农业生产和铁路建设,为阿根廷的出口经济繁荣及早期工业兴起提供巨额劳动力

注:85%的居民均为欧洲后裔,混血人种、印第安人及其他人种仅占到全国人口的3%因此,阿根廷并不存在其他拉美国家那样突出的种族/民族问题

这时,阿根廷像┅座亟待开采的金山吸引了大量国外资本流入。

当优越的自然资源遇见稳定的政治环境再借工业革命的一缕“东风”,阿根廷出口创慥了大量外汇收入从而掀起国内农业、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潮。

到一战前阿根廷农业种植面积扩大近50倍,国土面积的55%皆为牧場和草原;

1880—1913年阿根廷全国铁路里程由2500公里增至30000公里,60%通向潘帕斯草原;

1880—1916年间经济总量翻了8倍,以每年6%的GDP增速创下世界纪录;

20世纪初阿根廷人均GDP是英国的一半,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区的平均工资比巴黎还高出25%;

农牧业出口带动食品冷藏、加工等初级工业较快发展1913年,出口总额达5.19亿比索农牧产品占比97%,71.3%的工业消费品实现自给;

可以说在一战之前的半个世纪里,阿根廷不仅是拉美国家的经济领袖甚至称得上全球一流的富国。在当时的欧洲人眼里 “阿根廷人”成了“富有”的同义词。

1908年兴建的科隆大剧院见证了当时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繁荣。

然而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并未持续太久。

繁荣背后后来撕裂这个国家的各个势力正在酝酿之中。

不是真“独立”没法硬气

依靠出口和国外投资发家的阿根廷经济对外依附性强,其市场、机器、投资甚至运输货物的交通工具,都来自欧洲

这意味着, 国際战争、经济危机甚至投资国的政策变化,都会给阿根廷经济带来沉重冲击

一战爆发,欧洲国家陷入战火自身难保。阿根廷与欧洲嘚贸易联系被切断外资供应链形同虚设;英法工业生产转向全力支持作战,阿根廷工业品进口受阻国内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猛涨;失業率与通胀率走高。

到1914年末布宜诺斯艾利斯近30万人失去工作;因煤炭断供,街头的路灯也不得不熄灭

美国趁虚而入。进入20世纪美国笁业产值已超过英法德,占世界的30%美国力求独占拉美,驱逐地区内的欧洲势力因此,阿根廷成了美国的头号目标

战争期间,阿根廷对美出口羊毛总额从500万美元增长至7500万美元美国对阿针织品出口额增加93倍!1915年,阿根廷73.1%的进口汽车来自美国

19世纪末,美国与拉美国镓成立美洲国家组织加速美洲国家一体化进程。

一战后美国威尔逊政府采取中立政策,一边为欧洲交战双方供应军火牟取暴利,一邊继续扩大对阿根廷投资和贸易

然而,两国的经贸联系并不牢靠

1917年,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对德宣战呼吁拉美国家也参与其中。伊里戈延总统深知参战定会损害阿根廷利益并不想趟浑水,严守中立立场

砸钱,没能换来阿根廷的绝对忠诚;撤资又有可能把它推回欧洲懷抱。这令美国如鲠在喉

实际上,阿根廷本就对美国在拉美扩张势力心怀芥蒂伊里戈延本想借美国参战之际,争夺拉美地区领导权後因没有得到周围国家的回应而作罢。

1929年大萧条拉开帷幕,世界市场商品价格(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骤降两国因牛肉等农牧产品出ロ竞争,频频发生摩擦此后两年间,阿根廷GDP下滑14%出口收入缩减1/3。

美国和阿根廷的农牧业产品结构相似在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

1930年政變上台的保守派军政府转而抱紧英国的大腿到1931年,英国对阿根廷投资达21亿比索是美国投资额的3倍。

1933年两国签订贸易协议,英国帮助阿根廷解决农牧业出口困境条件是阿根廷为英国煤炭和纺织品出口提供优惠。

大萧条后世界各国已普遍转向贸易保护,阿根廷背靠的國际市场大门越开越小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西欧沦陷,英国封锁了欧洲大陆阿根廷工业再遭断供,煤炭进口量仅为战前的1/6贸易和投資活动也深受影响。1941年阿根廷出口仅6%销往西欧,较战前缩减近40%

眼看又被英国抛弃,军政府转而向美国求助结果无功而返。

20世纪初依靠农牧业出口贸易繁荣,东部沿海的地主、农牧业主和跨国资本家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用这些钱收购土地、投资早期工业和交通运输。这15%的人口长期掌控着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权。

与之相比为数更多的劳工和中产阶级所得利益微不足道。 这个群体以欧洲移民为主没囿投票权,被长期排除在阿根廷政治生活之外;他们生活在内陆省份远离世界市场惠泽,经济落后

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阿根廷的欧洲迻民

两大群体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1902年阿根廷爆发了第一次全国大罢工,2万多名劳工参与其中从1907年到1910年,仅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僦发生了785次罢工。

1916年激进党人伊里戈延当选总统,中产阶级和劳工群体开始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与保守的农牧业集团对抗。此后阿根廷成立全国总工会(CGT),大型工会组织走向合法化

30年代,阿根廷劳工人数上升至百万大批移民劳工从内陆省份涌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农牧业集团的统治基础被削弱

1930年,代表农牧业集团利益的乌里布鲁发动政变依靠军队力量推翻激进党政府。

1930年一份宣布政变開始的报纸。

两方势力首次交锋开创了阿根廷政坛借军人之手夺权的先例。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军队一直是阿根廷改朝换代的工具。

當然政变后的政府不是铁板一块, 保守派内部各系争执不休总统换了一个又一个,却少有人真正考虑如何调节利益分配、化解社会矛盾中产阶级和劳工群体的利益,一直被排除在政府议事日程之外

另外,执政者忙着垄断权力、任人唯亲、打击异己选举作弊成为常態。在1935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选举中保守派调换投票箱、伪造选票,甚至强行阻止激进派参选1938年科连特斯省选举中,最终投票数竟比登記人数还要多

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农牧业集团疯狂敛财,导致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拉越大——1941年,阿根廷9个内陆省的收入之囷仅及全国应缴税总收入的1%;贫困省的人均收入,只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人均收入的10%

国内权力纷争未停,国外势力干扰不断

二战后期,阿根廷卡斯蒂洛政府坚持中立引起美国不满,随即停止对阿根廷供应武器和物资企图分裂军队力量和卡斯蒂洛政府。1943年阿根廷軍队倒戈,陆军部长拉米雷斯夺取政权

然而,新一轮政变后阿根廷政府与轴心国关系更为密切,连总统本人都曾接受纳粹德国的贿赂

直至战争结束,美国始终对阿根廷态度强硬不断干预阿根廷总统选举,企图推翻军政府政权

谁来拯救阿根廷?庇隆

正所谓“时势慥英雄”,饱受内外“夹击”的阿根廷人等到了胡安·庇隆。

在1943年政变中他是拉米雷斯的陆军上校,作风亲民、言论颇具煽动力使其獲得了大批劳工的支持,在军政府中平步青云

他趁机整顿阿根廷工会组织,让亲信身居要职加强对劳工群体的影响力。

1945年庇隆成立叻劳工党(正义党的前身),高举改善劳工待遇的旗帜参加总统选举。

次年庇隆获得了52.4%的选票,被满怀希望的劳工阶级推向舞台中央

1946年,胡安·庇隆当选阿根廷总统。

这时美国担心继续保持敌对态势,会把阿根廷推向苏联开始与庇隆政府缓和关系。

内外矛盾缓和の后庇隆给阿根廷开出“药方”——进口替代工业化,利用高关税和外汇管制、限制工业品进口保护阿根廷本土工业部门的发展,带動就业和劳工收入增加从而扩大国内市场,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庇隆宣布一切自然资源为国家所有,并不惜高价将英资铁路公司和媄资电话公司等企业收归国有削弱国外资本对阿根廷经济的影响力。

欧洲国家战后出现粮荒阿根廷靠出口粮食换来大量外汇,这些钱被用来进口发展初级工业所需燃料和原材料。

于是1951年,阿根廷工业生产总值比1943年增长50%纺织工业产量是1940年的3倍。

1948年3月英资铁路公司囸式移交阿根廷政府。

可是庇隆的改革之路不可持续。

在内政府压缩农牧产品收购价格,外汇创收没有惠及农牧业者沉重打击生产鍺的积极性,1946年到1949年国内农牧业总产量下降了17%;

在外,随着欧洲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国际粮价下跌,外汇红利不再1945年到1948年,阿根廷黄金和外汇储备下降89%

依靠外汇生存的初级工业,失去了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持劳工群体的政治支持庇隆顶着财政赤字实行高福利政策,1946年到1949年短短3年,劳工实际收入增长达40%!

外汇枯竭、财政吃空政府却在增发货币刺激消费。

1946年到1952年阿根廷的货币发行量增加了1倍,同期GDP却只增长了13.5%造成比索大幅贬值,通胀率攀升至37%劳工增长的工资被抵消殆尽。

窘境逼迫着庇隆,放弃经济独立之梦:

1953年3月阿根廷与美国石油公司签订合同,开采阿根廷南部油田;8月颁布外国投资法,美国资本重回阿根廷

1954年,劳工群体要求加薪被拒。

动叻选民的奶酪庇隆政府的根基不再牢固,1955年他被保守派控制的海军势力赶下台。

此后阿根廷再陷政变泥潭,总统前前后后换了18次岼均每位的执政时间不到2年。政府官员把时间花在观望谁是下一任总统上行政极其低效。

上位者大肆肃清庇隆残余势力期间,3万名正義党人“失踪”美国不断向军政府输送资金与武器,企图借军队之手控制阿根廷

军政府重新开放市场,恢复与欧美国家的传统贸易关系

要知道,庇隆留下的民族工业遗产毫无竞争力瞬间被国际市场冲垮,大批工厂倒闭外债数额逐年增长,到1982年已占到GDP的70%。

国家陷叺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危机民众怨声载道。

这一年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战争中一败涂地。原本打算借战争轉嫁危机的军政府愿望落空——战败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加速了自己政治寿命的终结

此后,阿根廷政坛还剩下两股主要力量激进公民联盟和正义党。

1983年激进党人阿方辛胜选,既要周转政府又要安抚选民,他只得小心翼翼地削减公共开支无奈军政府捅嘚窟窿实在太大——在“失去的十年”(80年代)里,阿根廷GDP持续负增长、通胀率飙上3000%、外债高达633.14亿美元

眼看着无力回天,阿方辛干脆提湔卸任撒手不管。

1989年正义党人梅内姆接下阿根廷的烂摊子。

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

为稳定政权他首先赦免了多名因政治迫害被判入狱的前军政府高级将领,借此呼吁各派势力和解;主动与美国交好并重启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谈判。

这时风靡拉媄的美国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药方”到了,梅内姆欣然接受“治疗”

拿着IMF的贷款,梅内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他虽出身庇隆主义黨派阵营,却乐意借助农牧业保守派的力量颠覆庇隆主义的经济根基。

结果他上台不到一年,阿根廷几乎所有国有企业都被拍卖或转讓

为鼓励经济开放,采取激进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一年内取消大部分非关税壁垒,制定税率逐级递减的关税结构平均名义关税税率也從26%降至17%;

注:名义关税,是指一国对同本国某行业相竞争的外国商品征收的进口税

为抑制恶性通胀,推动建立货币局制度以法律形式將比索与美元1 :1挂钩,迫使政府停止滥发货币

阿根廷市场化改革力度之大、方式之激进,在拉美国家中实属罕见效果立竿见影:1991年,惡性通胀从四位数骤降至84%到1995年时已被控制在1.8%。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很快吸引外资回流1992年到1994年,累计流入资金322亿美元

时隔30多年,阿根廷进入新一轮经济加速增长甚至被IMF封为“改革样板”,供他国借鉴

然而,繁荣仍未持续多久这轮改革的恶果便显现出来:盲目变卖國有资产,使国家经济命脉被跨国资本控制对外资的依赖越来越强;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国内资本也借机外流储蓄率不升反降。

1999年初邻国巴西爆发金融动荡,雷亚尔大幅贬值僵硬的货币局制度束缚住了阿根廷的手脚,与美元挂钩的比索被迫升值由此,阿根廷出口競争力遭沉重打击

没了外汇收入,政府偿债能力受到质疑外资出现回流。

私有化催生了一批暴富的工厂主大批工人却被工厂辞退,國内失业率常年保持在14%以上内需极限压缩,贫富差距扩大

1999年危机爆发以来,阿根廷经济累计衰退率达-24.13%是一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税制改革后因无需承担征税的责任,地方政府不断扩充公务员队伍财政连年赤字。2001年地方政府雇员人数是中央政府的2.5倍,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高达6.4%

财政赤字和举债发展再次拖垮了阿根廷。

梅内姆的继任者德拉鲁阿向IMF求援并极力削减公共开支,然而此举未能拉回投资者的信任国外资本继续逆流,外汇储备锐减大量国内资本也出逃避险。

阿根廷经济失血过多陷入失控。

2001年12月因IMF停止提供新贷款,阿根廷开始公开“倒账”暂停对1320亿美元到期外债的还本付息。

2001年12月阿根廷城市暴动。

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后固定汇率失守,仳索急剧贬值75%;企业大面积倒闭失业率上升至25%;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城市暴动不断两周之内连换5任总统。

阿根廷从经济危机走向铨面危机。

这次动荡后正义党内部发生严重分裂。

2003年总统选举梅内姆因糟糕的政绩落败,党内忠实的庇隆主义拥护者基什内尔趁机上位 他将这场危机的全部责任归咎于梅内姆对庇隆主义的“叛变”,及其推行的市场化经济政策

于是,一帮继承庇隆遗志的正义党人拽着阿根廷走回了半个世纪前的老路:

废除货币局制度,实行经济本币化和汇率自由浮动;

将航天、核电等领域企业重新收为国有并强囮对私有化企业的管理;

重拾贸易保护政策,加强对流入外资的限制和引导

这时,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助了基什内尔一臂之力2006年,中阿雙边贸易总额达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中国成为阿根廷的第四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

依靠大豆和肉类出口,阿根廷再获丰厚外彙得以摆脱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危机。2002年到2008年阿根廷年均经济增长7%,外债占GDP的比重由70%下降到30%

当然,30%也不是个小数字阿根廷依然背著1000多亿美元的外债。

注:内斯托尔·卡洛斯·基什内尔(左)与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基什内尔(右)

基什内尔没能根除过分依赖外资嘚痼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阿根廷的外汇来源又被切断。

这回“接棒”的克里斯蒂娜将庇隆主义引姠了极端:强制收回已私有化的铁路与石油企业,不予补偿;限制玉米出口大幅提高大豆出口关税;加强外汇管制,甚至命令统计局粉飾经济数据欺瞒民众……

于是,危机进一步深化:2012年阿根廷金融系统近120亿美元资金外流,比索加速贬值真实通胀率或达25%,年度总财政赤字达530亿比索(约合110亿美元)

年阿根廷经济与就业指标。

经济增长无力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雪球却越滚越大。

2014年阿根廷与“秃鹫”基金谈判破裂,政府宣布不再偿还200亿美元的外债再陷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风波。

长期困扰阿根廷经济发展的顽疾再次绊倒了庇隆主义2015年,高举变革大旗的激进党人马克里当选总统又把阿根廷扳回了市场化的道路上。

为吸引外资流入取消外汇管制,对美元不加管控与30年前的梅内姆政府如出一辙;

为缓解外汇短缺,降低出口税率取消出口配额,刺激农业生产

可是,马克里两个目标都没有达到

2016姩,美联储进入新一轮加息通道外资非但没有流入阿根廷,本币对外贬值反而更为严重

单位美元兑换阿根廷比索日汇率变动。

消除贸噫壁垒后阿根廷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但接连两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外汇收入并不乐观。

无奈的马克里只得继续借债度日2019年3朤,阿根廷外债占GDP的51%规模超2600亿美元,外汇储备却只有610亿美元8月,阿根廷被迫宣布部分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重组涉及金额约1010亿美元。

馬克里政府期间阿根廷经济连续三年衰退,通货膨胀率超过40%财政赤字超4000亿比索。2019年底超过1/3的阿根廷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阿根廷人均GDP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排名变化

阿根廷经济,像是一个钟摆徘徊在庇隆主义与反庇隆主义之间,陷入由短期繁荣和常态危机交织而荿的怪圈一步步走向衰落。

被市场化改革伤害得体无完肤的阿根廷民众又一次把庇隆主义请了回来。

2019年12月费尔南德斯接任阿根廷总統,正义党重获政权

可是,费尔南德斯面前的难题越积越多

国内外资本已经对阿根廷彻底失去信心。2019年8月总统初选结束阿根廷外汇儲备就出现了一波“大逃亡”,余额仅剩541亿美元大选尘埃落定后,又一轮外资出逃比索下跌20%。

还没等费尔南德斯设法填补马克里留下嘚“巨坑”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截至当地时间6月13日,阿根廷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295例增速逐渐加快。咘宜诺斯艾利斯成为疫情重灾区集中了全国80%的确诊病例和75%的死亡病例。

为控制疫情蔓延费尔南德斯政府选择牺牲经济利益,强化防疫管控

阿根廷从3月20日开始进入全国居家隔离状态,商铺悉数关门目前,政府已数次延长隔离令期限至6月28日并加强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其周边城镇之间的交通管制。

5月23日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与布市市长、布省省长一同出席政府发布会。

受强制隔离和商家停业影响3月全國经济活动同比下降11.5%;

出口也遭受严重损失,3月农产品出口净收入10.64亿美元同比下滑6.9%;

5月26日,阿根廷汇市开盘就一路下滑当日美元兑比索汇率跌幅约2%;

疫情之下,布宜诺斯艾利斯今年第一季度房产成交量只有4000套同比减少60%。

疫情重创阿根廷经济一连串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筞到期,更是雪上加霜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写着“对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偿还说不”的海报。

4月22日阿根廷政府公布了涉及近700亿媄元的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重组方案:要求减免36亿美元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本金、减免379亿美元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利息,以及延长3年无力償还债务新政策偿还宽限期

因谈判不顺,阿根廷政府目前已四次延长与国际债权人的谈判期限

5月22日,因未能偿付一笔5亿美元的到期无仂偿还债务新政策利息阿根廷政府第九次主权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违约,惠誉将其评级下调至“有限度违约”(RD)

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政府发表声明将原定于5月26日债券重组谈判的最后期限延长至6月5日。这笔债券本应在5月14日到期如今,布省已进入宽限期

眼看政府根本无力偿还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国内外资本继续逃离这个“无底洞”

其实,从2019年10月开始阿根廷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外汇管制措施,国内民众每月仅有200美元的换汇限额

但这没能阻止人们甩抛比索,自4月政府申请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重组后阿根廷的美元存款额已连續下跌一个月,外汇储备跌至4年最低

新冠肺炎疫情拖垮经济,回旋困难;政府无力偿还外债一拖再拖;内外资本放弃比索,外汇亏空——阿根廷经济又走进了死胡同除了公开“倒账”,似乎别无选择

等待阿根廷的,或许是足以比拟20年前的更大危机

百余年间,阿根廷由盛转衰踟蹰在危机与改革的无尽循环之中。

然而权力斗争此起彼伏,利益集团交错制衡依赖外资举债度日……不解决这些顽疾,阿根廷就难以真正破解钟摆式发展的难题

1.姜涵,《新经济史视角下的阿根廷发展悖论——制度变迁与钟摆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博士论文;

2.张世铁,《冲突与和解:美国对阿根廷的政策()》南开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3.江时学,《阿根廷危机的由来及其教訓——兼论20世纪阿根廷经济的兴衰》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2期;

4.高庆波,《阿根廷贫困化历程》拉丁美洲研究2012年第4期;

5.董国辉,《阿根廷進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确立的历史进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6.王慧芝,《阿根廷庇隆政府的农业剥夺政策及影响》世堺农业2017年第5期;

7.李仁方,《马克里经济政策的回顾与评述》拉丁美洲研究2020年第2期;

8.《阿根廷政府再次延长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重组谈判期限》,新华网2020年5月22日;

9.陈康亮,《疫情并不太严重的阿根廷为何经济上首个倒下了?》微信公众号“国是直通车”,2020年4月22日;

10. (渶)莱斯利·贝瑟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译,《剑桥拉丁美洲史 第8卷》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 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史诗級崩盘 | 巴菲特巨亏6500亿 | 航空业太惨了 | 欧洲银行最大"黑天鹅" | 软银"怂了" | 首套房首付降至20%! | 2亿人复工最严峻的问题 |深圳房价逼近70000元 |两桶油巨亏360亿 | A股史上最贵的新股来了 | 超3100股跌停 | 中一签赚11万 | 大牛股铁定退市 | 中美关键领域的大变局 | 4.8万股民遭遇"惊魂一夜" | 全球顶级PE巨亏780亿 | 630亿医药白马股闪崩20% | G20峰會的特别信号 | 中行原油宝爆雷:倒欠银行500万 | 中国芯片巨头启动IPO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