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消除手机过度依赖 英文

过度依赖手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通病_忠俊三元_新浪博客
过度依赖手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通病
过度依赖手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通病&&&系列文章之二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会发现他们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手机。但是过度地依赖手机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在网上流传很广。
&&&&被手机“绑架”的不仅是中国人,英国思纬公司对全球11个国家8000多名受访者进行调查显示,3/4的受访者到哪儿都会带手机,尤其俄罗斯人和新加坡人表现最严重;2/3的人睡觉时会把手机放在附近,且不关机,生怕错过来电。法国《心理》杂志调查发现,59%的人对手机有“依赖症”,他们会因为想到没有手机的生活而“冒冷汗”。有网友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基础的生存需要(水、食物和空气)下加了“无线网络”和“手机电量”两大需要,尽管是恶搞,也反映出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独,手机带给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孤独感增加
&&&&手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外界连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独却不断增加。人们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
3、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也更容易引起冲突。
4、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著下降,这大大削减了我们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5、导致疲劳
&&&&青少年频繁地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手机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烟酒一样严重。
6、影响新陈代谢
&&&&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聊天、手机QQ等网络活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7、削减思考的能力
&&&&专家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所以笔者呼吁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在用手机的时候,要有一个适量,需要有一个度才好哦。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也有很多诸如“网瘾”、“近视”等病症出现,其实一些“手机病”的诱因也与其类似,还有就是和现在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因为玩手机患上了“手机手”、近视眼、持续局部注意力和手机强迫症。
&&&&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手机12小时以上,34%的人24小时开机。94%的人使用手机在5年以上。“如果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公干或度假,你最希望带上的是什么?”超过60%被调查者首选手机。有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
&&&&其实这种过度强迫所致的问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容易让人们失去思考动力和能力,同时,不再懂得运用憩息时间去任意消遣,都会损伤人体健康。笔者通过对以下这些“手机病“的案例分析,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治疗方式和手机使用方法。
手机病一,&短信脖
&&“脖子好酸啊,扭头都疼”,还在上学的小张是个数码达人,一有空就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直到不久前,他早上起床时发现头动弹不得,而且还有阵阵针刺般的疼痛,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他得了颈椎病,而长期低头玩手机正是患上此病的“元凶”。
&&&“因为玩手机引发脖颈酸痛,进而患上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且以年轻人为主。”一位医院的骨科主治医师介绍,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又叫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病种。不当的头颈姿势会使颈椎因长期扭曲而失去应有的生理曲度,增生的骨刺会刺激或压迫邻近的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很容易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和颈椎过度疲劳,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
防治方法:平时多活动颈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样姿势,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都能很好地预防颈椎病。另外,防治颈椎病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玩手机时要注意使用时间,并勤做颈部“米字操”,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要多参加户外活动等。
手机病二,手机手
&&&&娜娜是一个地道的iPhone迷,也是姐妹圈里最活跃的“拇指王”,发信息速度快,短信数量大,广泛收集各类流行“段子”转发最及时,很喜欢用文字的方式与人沟通,不过渐渐的娜娜发现自己有些回避人际沟通,有时明明可以当面说清的事情,也愿意事后补充发信息。比如工作联络时她往往要求对方电话后补发给她具体地址和联络方式,以防口述时记错。而且右手手指总是隐隐疼痛,关节处好像硬硬的,拿筷子都拿不稳。
&&&&其实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是指肌腱与外围的腱鞘出现发炎的现象,症状为掌指关节疼痛。用手机发信息的时候,手指总是在不停的运动,而由于手指过于频繁地运动,引起掌指关节疼痛造成拇指腱鞘炎,手指会不由自主地弹动。而从心理角度来说,只顾着发短信而不愿意和身边的人交流,情况严重的也是轻微强迫症。
防治方法:简单来说,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手机,不过相信很多朋友都做不到。但是如果一定要用,最好每隔二十分钟就做一个手掌按摩动作,“左右互搏”一番可以缓解肌肉酸痛,减低肌腱磨损。这种病症的高发期在冬季,血液回流速度下降会加快肌肉僵硬,导致扭伤。所以冬季用手机格外要注意保健。不然手指变“鸡爪”,那再好的手机也用不成了。
手机病三,手机强迫症/幻听症
&&&“不管在哪,我经常会感觉自己的手机在响,但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短信或来电。”在媒体工作的王毅无奈的说到,由于工作需要,手机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要是哪天不小心把手机落在家里,感觉就像少了什么似的,一整天都坐立不安。“郁闷,我想我可能患上手机幻听症了”。
&&&&手机强迫和“幻听”现象多与职业有关,如销售、咨询、媒体等从业人员频繁使用通讯工具,往往在铃声一响时就得立即投入工作,这些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诱发“幻听”。在就业高峰时期,不少应届毕业生和失业期的求职者也会加入手机“幻听一族”。
防治方法:目前困扰都市人生活的“手机幻听”现象,其实只是人身体出现压力时的一种表现,是身体潜意识给出的提醒,只要摆正心态,增强自信,真诚主动与人沟通,这样压力就会被克服,还有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是经常更换手机铃声,并采用一些相对舒缓的乐曲,以放松身心。因为长时间使用单一的手机铃声,会强化大脑感应,容易幻听。
手机病四,眼部症状
&&&&还有就是由于手机屏幕字体较小,需要使用者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眼部疲劳,诱发近视、干眼症等眼疾。现在很多朋友几乎成天抱着手机不放,一些人坐公交车或吃饭时还不停地上网、“织围脖”,这会让眼睛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眼睛‘闹意见’是早晚的事。”
防治方法: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使用3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通过闭眼休息几分钟或是眺望远方来缓解眼部疲劳,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另外,在乘车或是运动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手机,以避免对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
总结: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已经离不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在使用之时,需要提醒自己,一些使用习惯正在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手机病”重在预防,注意生活细节、有节制地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加强锻炼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自测:你是否进入“手机症候群”?
⒈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不安。
⒉手机不在服务区内会感到坐立不安。
⒊睡觉也要开着手机。
⒋老去看手机是否自动关机。
⒌常常觉得手机在响、在振,拿出来看并没有。
如果有超过三项以上的朋友,就需要注意了,加强身体的锻炼,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休息,找时间出去看看风景或与朋友聚聚,缓解一下压力.
&&&&过度依赖手机破解之道;
&&&&根据笔者经验,最有效的破解之道是手机仍用3G,不升级4G,这样,手机只有通话,发短信功能,这样使用手机,可避免手机病发生.&
蹇犱繆涓夊厓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816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手机依赖危害大 6招教你如何克服手机依赖症
本文导读: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各方面资料的首要选择,也是与人交流的平台,越来越难以脱离它而生活了,那长期以往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  在现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等等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我们为科技的迅速发展而感到高兴,可是同时,这些电子产品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手机依赖症。这个手机依赖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去治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1、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手机和其他多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容易忽略疲劳感
  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3、 削减思考的能力
  吕宝才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4、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也更容易引起冲突。
  5、总听见手机振动声。
  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
  二、如何克服手机依赖症
  1、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对于成年人,吕宝才建议大家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很多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玩,其实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车外,放松一下身心。&
  2、试着不带充电器
  你可以尝试不带充电器,逼着自己减少手机上网(这个很耗电)的时间,这个办法很有效。换一个非智能手机,功能单一、无复杂操作&&对手机依赖的毛病或许慢慢就没有了。
  3、我能经常感到满足
  所有的依赖症的根本原因都是&没有满足感&,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感到满足是一种怎样的状态,那么你就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因此你需要经常告诉自己,我对这样的状况感到满足,我知道当自己感到满足时是怎样的状态。
  4、转移注意力
  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工具&的角色。
  5、把手机装在包里
  拿在手上会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手机的存在,一旦离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妨放在包里,调一个响亮些的铃声,这样既可以避免漏接电话,也可以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6、多读书看报和运动
  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三、手机依赖症小测试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手机依赖症,做做下面的测试吧,如果以下问题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1、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2、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你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
  3、你会不会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
  4、接听电话时你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5、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6、你是否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7、你晚上也开着手机吗?
  8、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责任编辑:实习周婷)
心理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度依赖手机英语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