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014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投入的标准是多少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苏教办高﹝2015﹞13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5〕31号)要求,现就做好201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推荐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建设布局相对合理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实验教学中心体系,持续开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建设内容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在教学、队伍、资源、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具有:
  (一)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目标清晰、载体明确、评价科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重视基本规范的养成,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视与科学前沿、工程实际和社会应用实践的密切联系。
  (三)先进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重点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体验相结合,基本规范养成、基础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四)先进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年龄、职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重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的选拔和使用,加大人员培养培训力度,拓宽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人员交流的途径。形成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能力强,信息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五)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和安全环境。实验仪器设备配置符合教学要求,体现学科专业特色,适应科技、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的变化与发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实验教学资源及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运行维护保障充分。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经常性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创造性地开展体现学科专业实验教学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实验教学文化建设。
  (六)先进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模式。坚持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开放共享、高效管理原则,对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对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理顺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建立健全评价与保障机制,完善并落实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利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建设校内外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条件。
  (七)先进的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建设普通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建立统一的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课程管理、师生交流、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实现实验内容、空间、时间、人员、仪器设备等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持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八)突出的建设成果与示范作用。实验教学中心特色鲜明,实验教学效果显著,建设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学生实验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遴选推荐
  (一)推荐对象与数量
  1.推荐对象。本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对象为我省普通本科院校的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其中,中央部委所属院校仅限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地方所属高校申报范围不作限定。
  2.推荐数量。教育部2015年计划遴选产生100个左右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中遴选30个左右的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在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和军队高等学校中遴选70个左右的实验教学中心。分配给我省的推荐名额为6个,请符合遴选条件的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自愿申报,每校限报1个。推荐高校应紧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特色,以利形成我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科学布局,并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
  (二)遴选程序
  省教育厅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学校申报、专家评议、材料公示、省教育厅审定的方式,遴选确定推荐名单报教育部。教育部将按照&简政放权、管评分离&的原则,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负责申报材料受理、资格审查和遴选等工作。遴选结果将在教育部网站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由教育部授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三)经费支持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由省财政专项经费和高校自筹经费共同支持。省财政专项经费将参照中央财政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投入标准支持省属高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并纳入我省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学校应保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正常运转经费和教学改革经费。建设经费重点用于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资源开发,模拟、仿真、虚拟等实验环境研制,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师资队伍培训和交流,建设成果及经验的共享等。
  四、申报材料
  (一)书面材料
  1.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附件1,一式两份)。
  2.关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相关支撑材料(关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的批件以及学校有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规章制度、建设成果等文件)。
  书面申报材料请用标准A4纸双面打印装订,经学校审核后加盖公章。
  (二)电子材料
  1.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Word格式、PDF格式各一份,容量不超过10M)。
  2.关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相关支撑材料(关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的批件以及学校有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规章制度、建设成果等文件)(PDF格式,容量不超过50M)。
  3.实验教学中心情况视频材料。应包含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与环境全貌,典型实验项目内容等,反映实验教学建设基本情况。视频材料要求MP4格式,尺寸为,容量不超过200M,播放时间长度不超过10分钟。
  4.其他必须的支撑材料。
  (三)网站材料
  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需建设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求能够实现中心总体概况实时展示、教学资源建设、实验教学日常运行管理、师生互动交流、开放共享支撑服务等动态功能,便于中心建设成效的科学评价,便于校际间相互交流学习。以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依托的独立网站要求图文并茂,具体包含立项申报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整体情况介绍、学校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制订的相关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项目论证报告、实验教学计划、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信息等内容,同时提供信息化管理平台访问途径,以便于评议专家客观评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成效。
  五、材料报送
  请各校于7月20日前登录&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共享平台&(http://jsgxpt./)进行网上报送,在线填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swf格式),同时做好现场答辩准备工作。书面材料和光盘材料于7月23日报至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电子材料一并发送至电子邮箱:。报送地点:江苏教育大厦15楼1508室。联系人:魏永军,联系电话:025-;祖强,联系电话:。
  附件:
  省教育厅办公室
  日发布日期: 14:39:23来源:高等教育处&&&&&&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
中央人民政府
陕西省政府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网站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教育出版信息网
中国语言文字网
中国信息技术远程培训
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中国职业成人教育网
中国留学网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中国基础教育网
国家留学网
各省教育门户网站
河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教育厅
江西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厅
青海省教育厅
云南省教育厅
海南省教育厅
湖北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陕西教育网站
陕西省学生体育网
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网站
陕西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网站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
陕西教育网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陕西职成教育网
陕西语言文字网
陕西校外教育网
市级教育局网站
西安市教育局
宝鸡市教育局
咸阳市教育局
铜川市教育局
渭南市教育局
延安市教育局
榆林市教育局
安康市教育局
商洛市教育局
县级教育局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陕西省教育厅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 邮编:710061
值班电话:029-
门户网站编辑室电话:029- 邮箱:mhwz@
本网站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 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日常维护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您的位置:&&&&&&
关于开展201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15]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z2012{4号)精神,我部决定2015年继续开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建设布局相对合理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建设内容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在教学、队伍、资源、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具有:
  (一)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
  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目标清晰、载体明确、评价科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重视基本规范的养成,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视与科学前沿、工程实际和社会应用实践的密切联系。
  (三)先进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
  创新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重点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体验相结合,基本规范养成、基础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四)先进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
  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年龄、职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重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的选拔和使用,加大人员培养培训力度,拓宽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人员交流的途径。形成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能力强,信息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五)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和安全环境
  实验仪器设备配置符合教学要求,体现专业特色,适应科技、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的变化与发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实验教学资源及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运行维护保障充分。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经常性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创造性开展体现学科专业实验教学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实验教学文化建设。
  (六)先进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模式
  坚持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开放共享、高效管理原则,对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对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理顺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建立健全评价与保障机制,完善并落实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利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建设校内外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条件。
  (七)先进的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
  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建设普通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建立统一的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管理平台,推动课程管理、师生交流、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实现实验内容、空间、时间、人员、仪器设备等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持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八)突出的建设成果与示范作用
  实验教学中心特色鲜明,实验教学效果显著,建设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学生实验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申报与遴选
  2015年计划遴选产生100个左右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按照“简政放权、管评分离”的原则,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负责申报材料受理、资格审查和遴选等工作。
  (一)申报范围与程序
  本次申报单位是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和军队高等学校,申报对象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军队同层次实验教学中心。
  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军队高等学校向军队院校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每所学校申报项目不超过1个。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根据申报名额(见附件1)推荐。
  (二)申报材料
  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提交以下材料:
  1.《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见附件2)。
  2.实验教学中心情况视频材料。包括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仪器设备与环境的全貌,典型实验项目内容等。
  3.关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支撑材料。包括相关政策、保障措施、规章制度和建设成果等。
  (三)申报方式与时间
  1.日以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军队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将联系人信息(见附件3)发送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邮箱:。
  2. 9月7日至9日,将推荐的实验教学中心1-3项申报材料上传到“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申请书内容须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中填写,同时上传PDF格式申请书,容量不超过10M。视频材料要求MP4格式,尺寸为,容量不超过200M,播放时间长度不超过10分钟。支撑材料要求PDF格式,容量不超过50M。
  3. 9月18日之前,将推荐的实验教学中心申请书纸质材料(一份)和推荐情况汇总表(见附件4)函寄(送)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高晓杰收,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401室,邮政编码100082。逾期不再受理。
  (四)遴选工作
  支持中央部委所属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计划遴选30个左右。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和军队高等学校建设范围不作限定,计划遴选70个左右。
  遴选结果将在教育部网站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由我部授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四、其他要求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军队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应参照2012年中央财政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投入标准,提供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学校应保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正常运转经费和教学改革经费。
  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根据本通知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大投入,持续建设,高质量完成建设工作。
  五、联系方式
  (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联系人:高晓杰,电话:010-,电子信箱:;网络申报技术支持,联系人:郝永胜,电话:010-,电子信箱:。
  (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实验室处,联系人:李强,电话:010-,电子信箱:。
  附件1-4从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下载。
  附件:
教育部办公厅
】【】【】  {编辑:庄元}
细览版权信息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由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发展而来。中心以学科雄厚的软硬件资源为依托,发挥学科在纤维材料、分离膜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方面的优势,2007年被天津市授予“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实验室”,2012年入选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非织造布材料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等9个专业,开设了高分子科学实验、化纤工艺实验、复合材料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材料加工综合实验、材料创新实验等7门实验课程,每年为近800名学生开设实验,每年实验人时数可达162240时·人/年。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国家级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以及天津市“十五”到“十二五”综合投资建设及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资金建设,实验教学设备仪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中心拥有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64台套,包括实验室智能管理、加工制备、测试表征和模拟训练等方面,所有仪器设备价值8300余万元。其中发挥中心科研特色和优势,自主研发实验设备30余台套,目前自主研发价值10万元以上的设备11台套。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电话:022-
&邮件:wujifei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中央财政三农投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