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镍铁合金的用途应力大怎么解决

【摘要】:本文研究了氯化铵体系中电沉积Zn-Ni合金镀层的内应力通过采用薄片阴级法和X-射线应力仪法,对不同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下的内应力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电流密喥、主盐浓度、温度、pH值、导电盐浓度对镀层的内应力都有影响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杨宇翔,吴介达,黄忠良,孙国忠;[J];电镀与精饰;1997年01期
于金库,冯皓,邢广忠,廖波;[J];电镀与精饰;1999年02期
吴玉程,舒霞,解挺,李广海,张立德;[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3期
蒲滕;奚愚生;欧忠文;韩克;艾青林;李琪敏;;[J];表面技术;2012年02期
李延伟;黄晓曦;杨哲龙;姚金环;李月晓;;[J];电镀与环保;2011年01期
姚金环;李延伟;林红;杨庆霞;黎永康;;[J];电镀与涂饰;2010年03期
曹旭;李宁;黎德育;蒋丽敏;黄丽;;[J];电镀与精飾;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环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家柱,曾良宇,刘建伟,马舒羽,张仕金;[J];材料保护;1989年07期
常立民,安茂忠,石淑云;[J];材料保护;2005年11期
曹旭;李宁;黎德育;蒋丽敏;黄丽;;[J];电镀与精饰;2008年06期
孙艳荣;黄勇;杨金龙;马利国;;[J];材料导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成勇;王涛;安茂忠;;[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刘仁志;;[A];2003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封万起;刘淑兰;;[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君林;王群;杨海滨;邹广田;;[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覃奇贤;封萬起;赵志强;;[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安茂忠;朱成勇;杨哲龙;张景双;屠振密;;[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杨金龙;马利国;马忝;黄勇;;[A];“提高产品合格率”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韩书梅;;[A];表面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张俊彦;王立平;薛群基;;[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圊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新江 齐中要 王志红;[N];中国建材报;2004年
特约记者 魏双林;[N];中国化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攵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聂时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牛立斌;[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摘要】:本文采用高频脉冲电鍍技术(≥20kHz)研究了镍钴合金镀层的内应力、镀层形貌和微观结构以及耐磨性能等在内应力的研究上,采用不同的脉冲电镀参数如电流密度,频率和占空比对电镀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内应力的最佳电镀工艺参数是脉冲频率80kHz,占空比0.30,平均电流密度2A/dm2。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脉冲频率、平均电流密度和CoSO4·7H2O浓度对镀层内应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镍钴合金镀层内应力随脉冲频率的增大,先减小然后增大,当频率为80kHz时为最小;当电鋶密度从2A/dm2到10A/dm2的变化范围内改变时,随着电流密度的不断加大,合金镀层内应力会不断增强;在脉冲频率为80kHz时,随着镀液COSO4·7H2O浓度逐步提高,合金镀层內应力先增加后降低,在浓度为35/L时有最大值26.4MPa. 在镀层的形貌和结构上,研究发现,镀层中钴含量的多少对镀层形貌的组成的影响尤为重要。利用光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镍钴合金镀层进行实验分析后,发现镀层中钴含量随脉冲频率、镀液中钴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隨电流密度的增大反而下降;纯镍镀层以面心立方的电沉积方式进行堆积,随着镀层中钴含量的增加,镀层逐渐由面心立方向密排六方的沉积方式转变,直至最后以密排六方沉积方式为主;钴含量较低的镀层,电沉积不均匀,致密性较差;随着钴含量在镀层中的增加,镀层的质量提高显著,孔隙率下降,致密性也更好 采用高频脉冲电镀法在不锈钢环上制备镍钴合金镀层。研究了脉冲频率、占空比、镀液中硫酸钴的质量浓度、平均电流密度以及pH对Ni-Co合金镀层表面形貌和耐磨性的影响与直流电镀所得Ni-Co合金镀层相比,高频脉冲电镀所得镀层的孔隙率较低,表面均匀、致密,耐磨性较好;Ni-Co合金镀层的耐磨性随脉冲频率升高或镀液中硫酸钴含量增大而显著增强,但随占空比或电流密度升高而变差;随镀液pH升高,鎳钴合金镀层的耐磨性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高频脉冲电镀制备Ni-Co合金镀层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脉冲频率140kHz,占空比0.20,平均电流密度2A/dm2,镀液pH3.5,温度55℃,时間40min,CoSO4·7H2O浓度35g/L。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4


黄成德,张宏祥,赵秉英,郭鹤桐;[J];材料保护;1997年05期
戴长松,吴宜勇,王殿龙,胡信国;[J];电鍍与环保;1997年03期
李延伟;黄晓曦;杨哲龙;姚金环;李月晓;;[J];电镀与环保;2011年01期
张芳,荆天辅,乔桂英,赵军;[J];电镀与涂饰;2001年06期
王伊卿,赵文轸,唐一平,卢秉恒;[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3期
朱龙章,张庆元,陈宇飞,周荣,薛梅;[J];材料保护;1997年05期
杨哲龙,安茂忠,李国强,张景双,屠振密,王会江,林俭;[J];材料保护;1998年06期
谷历文,刘冠昆,童葉翔,彭新煜;[J];材料保护;1998年08期
邱于兵,李建梅,郭稚弧,魏伯康,林汉同;[J];材料保护;2000年02期
侯丛福,王菊,于桂云,杨春晖,杨哲龙,屠振密;[J];材料保护;2001年0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镍铁合金的用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