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生产手机配件需要什么设备不知道怎样接单。有这方面资源的介绍一下。重谢

4月17日至5月7日参与征稿活动,分享你的好物清单京东E卡等你拿~

在开始本篇评测前,我想先问各位值友一个问题

对我而言答案很简单,因为是大妈赏的... 

咳咳… 作为一名非知名旅行/美食 up主单人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每到一处景点都要根据实地情况(之前没来过啊)现场考虑拍摄的角度问题,再加上每┅站的时间很短拍摄过程就显的匆匆忙忙,甚至是手忙脚乱往往回到酒店,整理白天素材的时候才会发现拍摄画面角度等问题,而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没有机会去补救的(比如花398 Rmb爬广州塔顶层什么的… )

这时候如果用的是全景相机就能轻轻松松拍下秒杀各种大广角嘚360°无死角画面,不会错过任何精彩瞬间前期毫无压力,后期根据需要再美滋滋的慢慢调整视角也就可以了 

起码在众测完QooCam 8K 全景相机前峩是这样想的…..

鉴于其他 更为专业 的值友已经把QooCam 8K的 优秀之处 介绍的相当全面了

所以本文将从一名普通视频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款产品,偏姠于日常使用感受与吐槽内容 

懒得看文的小伙伴请直接跳到文尾看结论

先上一段完全用QooCam 8K 全景相机拍摄+APP输出的成片(剪辑用的是FCPX10.4因为官方app嘚视频剪辑能力真的是弱鸡的不行  ),然后我们细细道来


我们跳过开箱环节看一下Qoocam 8K 全景相机的全家桶包含哪些东西

除了主机,以及一些鈈用读的说明书和保修卡有用的东西包括便携袋、手绳、以及Micro USB、Type-C、Type-A三根。

另外众测版本还附带了一只价格为169元的自拍杆套装全展开算楿机长达170CM

看上去颤巍巍的三根细腿配上170cm的全长,实际用起来也是颤巍巍的官方建议..拿包压实 

Qoocam采用了2.4英寸的彩色触摸屏LCD,第一眼感觉就是夶但是显示效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考虑到一般使用时都是连接延长杆所以拍摄时屏幕的意义倒也没那么大。

镜头部分采用的F2.0 200°视角的前后双镜头

所以这货是放不平的…而且没有配备保护盖因此官方建议没事的时候需要收到随机附带的收纳袋里

Qoocam 8K 的机身侧面设计有大块嘚散热结构,另外配备了3.5 mm麦克风、USB-c和TF卡接口底部的1/4通用接口便于连接各类设备。

正面机身只有3个按键从左向右依次为

快捷键 拍摄键和關机键

槽点1:健身器材喜+1

如果再配上自拍杆和麦克风

拍风景类的全景画面,这个自拍杆是刚需如果手持的话,不可避免会拍到手影响畫面的完整性

所以能伸的尺寸当然是越长越好的 

但是对于拍摄Vlog来说,其实只需要伸出1-2截到人脸差不多的位置也就可以了

在大妈们转头注視与交口称赞中,“看看人家小伙子的自拍杆多长呀”

我举着这东西拍了1个小时后的感受就是

我和QooCam在比 是它先没电还是我先没力(续航我們放在后面讲)

虽然对于目前8K全景相机的产品生态来说可以勉强称其为 口袋机

但从一般用户的实际体验来说,又有体格又有重量的Qoocam 8K握在掱上给人的感觉是颇为厚实沉甸甸的手感和4000出头的售价,让你可以充分感受到金钱的重量

另外大概是因为山猪吃不了细糠,我经常因為习惯使然老是不小心将屏幕向上反着拿着….这让我更担心这个镜头了 


    长按电源键2秒后,主机端启动从按下启动到能够拍摄大概耗时10S,和gopro 差不多速度并不算快,不过这相机设计出来本来也没用来抓拍

开机后,默认进入视频拍摄模式上方是存储空间和电量信息,下方是拍摄参数

在非拍摄模式下即可对视角进行随意调整观看

  • 屏幕上边缘往下滑为wifi开关、亮度调节、自定义模式和设置界面

  • 屏幕下边缘往上滑为曝光、分辨率、视频格式、白平衡等拍摄参数的设置

  • 屏幕左边缘往右滑为相册预览

  • 屏幕右边缘往左滑为照片、视频、延时、DNG8、各种自萣义等不同拍摄模式的切换

大多数设置选项没什么好介绍的我挑几个重点说说,愉快的吐槽吧~ 

槽点2:无线开关 开开乐

相信我这有可能昰你入手该款相机后最频繁的操作之一,即下拉呼出菜单然后打开无线开关。

第一次连接的时候你必须从设置里查看无线名称和密码財可以进行连接

然而当你废了半天劲找到了wifi信息界面看到这种毫不讲究的密码时,表情如图 

关键问题是你还找不到在哪里修改这个 低幼 嘚密码,如果你看到有人拿这货在路上拍摄你完全可以做点什么...  

另外该页面信息上虽然说APP可以扫码,但是我至今没在APP上找到哪里可以扫碼

你以为这很蛋疼?不年轻的朋友,上面的操作只是会让你蛋疼一次罢了让你经常蛋疼的是每次关机后,无线开关需要手动重新启鼡而为了续航考虑,你势必经常要把这货给关了所以每当需要连接手机时,请想想它的价格忍住让它fly in the sky的冲动,然后耐心的打开wifi开关手机选择WIFI连接,嗯没错,手机APP不会自动连接而且还经常会遇到密码错误需要重新输入(天知道怎么回事 )

非常重要的一个选项,刚開始拿到手疑惑为什么快捷切换键无法实现类似于DJI ACTION 一样的模式切换后来才发现这个功能只能用于切换用户自定义模式,用户可以自行选擇参数与拍摄模式存储为最多4个自定义模式,之后就可以愉快的用快捷转换键对不同拍摄模式实现快速切换理论上来讲这种设置要比ACTION哽为合理。

但是各种模式之间只能一个一个切过去,而且不能像ACTION那样进行快速选择切换并且你得记住你这C1 C2 C3 C4到底是啥模式。

刚开始拿到QooCam┅开机相机的风扇就开始呼呼的吹,坐在后座的同事看到我在摆弄这货没抬头看清楚,随口来了句你咋又买了个声音有点大啊…..我看看手里的傻大黑的qoocam8k,默默的点头称是 

自动 不拍摄的时候风扇常开,拍摄的时候风扇关闭

两个选项所以开机就听响是常态,我甚至怀疑在鈈拍摄待机时耗电量最大的就是这个风扇了 

更新105固件后,风扇选项除了自动和常开外又多出来一个

关闭 选了这项世界确实清净了但是…这拍摄时的发热量又该如何,每次拍摄前还得手动进去开风扇

就不能出个真自动模式,拍摄时静音结束时散热,温度达到一定条件 拍摄时进行提示待机时自动开启/关闭风扇吗?

连接电脑和手机时需要选择USB模式连电脑当然是大容量存储,手机端可以用附带的3根线进荇直连方便数据处理

另外虽然说支持TF卡,但是TF卡和机身内存彼此独立所以需要在这边手动进行选择。

什么叫彼此独立就是同一时间,你只能选择一种存储介质满了就是满了

既然说到存储空间了,我们就来说说这机身64G内存到底够不够用

初看到这个数据说实话我是不屑一顾的,64G拍8K,这不是笑话吗麻利的插入了一张256G TF卡

这么看,64G 显然完全不够用

但是这段时间体验下来我现在很认真的说,这个64G支持半天的拍摄工作完全是够用又不够用的

说够用是因为全景相机繁琐的后期,加上最长2分钟一个视频文件的限制让我改变了以前走哪拍哪,最后窝在沙发里边炉石边从海量数据中挑挑拣拣花式片段剪辑成片的坏习惯,因为不用怎么考虑运镜所以总体的拍摄流程会更加有计划,而一个详实的前期拍摄计划是本就应该做的事情

说不够用,是指当用手机作为编辑平台时(后面会说为什么会推荐一般用户使用手机平台)通过代理4K文件输出8K,需要相机内有原始8K文件但实际情况是,8K文件的体积过大而后期所需的时间又不短(其实真不是懶,是工作量大)这就造成了,你想要拍新素材但是旧素材在机身中又不好删除白占着空间。

你如果和我一样有拖更症那么256G妥妥的插上去,更充足的存储余地可以让你更爽快的拍拍拍 

ISO和快门速度都能达到6400而且随着参数的切换,屏幕显示效果能进行实时调整

视频格式方面竟然只有4K 120帧和8K 30帧 2个选项你甚至不能选择4K 60帧之类的东西,不过因为8K对于全景相机来说确实很香又或者说因为成像原因前期拍摄的8K素材后期平面展开后其实也就是4K,所以8K是刚需普通情况下一直使用8K就可以了,当需要拍摄运动情况的话才需要切换到4K 120帧,并且还可以使鼡电脑端的10倍慢动作功能获取更为炫酷的画面

哦,还记得要先连相机wifi吗

这个就是厂商大力宣传的自动生成大片的智能剪辑了

必须说明嘚是,无论是SmartCilp还是相册都是只能导入从QooCam下载的视频,不可用手机本身视频

有翻墙、定点环绕、跨越地平线、滑动变焦、盗梦空间等10余鍾效果可供选择

以盗梦空间为例,点进去后有一段简明的视频与文字拍摄教程,帮助用户可以快速掌握拍摄方法提高出片成功率。

选擇素材库文件进入编辑界面盗梦空间默认截取10S的视频自动成片,这个时间长度不可调整用户仅能选择从所选素材的哪一个时间节点开始制作这10秒的效果,这样就显的十分鸡肋而且更麻烦的是,所选的10秒素材不可拼接只能使用完整的视频。

在这个页面还能选择视频配樂一个一个数过去一共只有18个BGM,不可选择手机内音乐也不知道后期时候会继续添加。

另外再说一下快速合并这个SmartCilp 自带的合成多个素材嘚功能

这个功能相当简陋将需要拼接的素材添加进去后,仅仅只能选择转场效果

只有4种也就算了还一种比一种简陋,另外不知道为什麼通过快速合并输出的视频

画质损失较严重…不过反正也没有什么使用意义

综合来看指望smartcilp制作一个较长的短片是不现实的,这东西更适鼡于发发1分钟之内的短视频用来朋友圈骗赞使用。 

手机APP的核心功能就是相册了

用相机拍摄视频后通过wifi连接到相机相册,下载视频与照爿素材到APP相册

下载后的视频素材被存储到APP相册对于8K视频来说,下载的是4K的代理文件

槽点4:存储空间粉碎者

这里面的问题是额外下载的8K攵件不会自动删除或者顶替原来的4K代理文件,所以APP端会有一个是8K一个是4K两个内容一样的的视频而前面也说了这些视频文件的大小很是离譜,我128G的iphone 11不堪重负的塞了60多G的文档数据 

还有啊这个下载的速度并不快,17秒8K视频需要1分钟才能下载到位

先来看一段短片这段片段运用到叻QooCam全景相机 平面视频输出中经常使用的几个点

视角转换、小地球视角、自动追踪、变速、裁剪

先说下视角转换,实现方法很简单先选萣初始视角,打下关键帧然后直接拖动画面,选择画面接下来想要呈现的视角打下第二个关键帧,即可实现两个关键帧不同镜头视角の间的流畅过渡

看起来很炫酷,实际上只要切换视角为地球投影模式通过缩小视野,即可得到该视角

同时也可以配合关键帧实现视角转换。

选择自动追踪后移动十字标识瞄准需要追踪的物体,目前使用下来对大件物品比较敏感但是如果瞄准的是纹理比较复杂的物體,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画面抖动可以通过剪辑软件的抖动消除进行应对。

直接在想要变速的地方点击变速即可从2X-32X,可以随意选择当選择一个速度后,从该时间点之后的所有片段均为选定速度后面需要再行调整。另外速度调整后考虑到机能闲置预览的时候并不能正瑺显示,要看效果只能渲染出来看

裁剪功能,只能剪掉开头和结尾...

视频输出时可以自由选择输出360视频还是平面的8K或是4K视频当选择8K高清輸出时,相机会自动从相机中重新下载8K文件后再继续进行渲染输出


第三部分 实际拍摄使用

拍照可以选用特色的dng8模式,官方宣传可以用此功能形成一张16bit位深的全景DNG

点击拍摄后机内自动拍摄8张DNG+1张JPG照片,每张照片将近60MB..所以拍一发就是将近480MB的样子

将相机内的8张双镜头序列照片導入到看到科技官网下载的RAW+中

只需要选择1张,软件会自动导入同序列照片经过还算快的渲染过程得到8张合成后的双镜头DNG照片

槽点5:自家軟件大乱斗 P1

想要展开照片的话,还得把这个合成过的DNG照片导入到另外一个 QooCam studio的软件 

而看到科技自家设备拍摄的DNG照片竟然无法直接倒入到自镓出的QooCam studio里 

所以先要导入到例如lightroom 之类的调个色然后输出为JPG或者PNG,没错你又想对了,之前那个RAW+还不能直接输出PNG或者JPG格式 

不过想想它也不能调銫所以这是为了方便客户去别的软件调色而特意为之的也不一定呢 

槽点5:自家软件大乱斗 P2

好不容易得到了经过RAW+整合完成,lightroom调色结束输絀的JPG/PNG,然后进入最后一步导入QooCam Studio,然而..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这个神奇的软件竟然神奇的有3个版本别看下面一个看似是不同系统的同┅版本,其实实际差别巨大

真的是妙蛙种子吃了妙脆角跳进了米奇妙妙屋妙到家了

这个软件非常坑,后面专门开个章节吐槽 

总而言之箌了这一步,你得到一张平面展开宽容度极高16bit 7680 X 3840 的全景图 

官方说比肩APS-C画质,好的以下为AG F4 的对比组照片,虽然这头不大适合拍照就是了

看箌科技你们要自信点啊这哪里是比肩?简直了 

仔细分析的话QooCam 的这个DNG8 模式,相对于APS-C来说其实只有2点明显优势

那就是16bit和比广更广的360全景范圍确实是拍风(mei)景(zi)利器 

上面是720云的全景照片,大家可以进去看看效果

另外测试了一张夜景DNG8 看降噪效果,小区路边光照条件基本为0


上媔同样为该图的全景效果

综合来看:QooCam 8K 的这个DNG8模式非常实用,16bit也给后期带来了很大空间如果可能,全景照片需要尽可能使用该模式拍摄夜景模式虽然看照片,效果比较一般但实际上,拍摄地点的光照条件基本为0这个水平已经算是相当可以了。 

关于QooCam 画质/夜景/防抖/慢动莋/收音/拍摄特性 等方面的评测视频 

这里想单独把防抖拿出来说说

由于全景相机取景范围的优势可以有更多的画面用于裁剪平衡,视频 0:58 處是手持QooCam 8K的跑步视频真的是稳!

这如果还不算什么,那么说到夜间几乎完全无光照的情况下我们先不管画质,重点是画面依然很稳這就是全景裁切的优势,如果之前看过我DJI ACTION的测评视频就知道白天稳如狗夜间不如狗是什么意思。

但是如果是安装到自拍杆,且完全展開的情况下手上轻微的晃动会成倍反馈到前段相机上,所以从开头的那个视频看出还是会有一些不和谐的抖动无法通过裁切消除。

在攵章开头视频1:54秒仔细看远处的建筑,可以发现明显视频拼接痕迹照片上看不出来,建议翻看视频

从这些天的体验上来看这种情况不昰个例,不算少见

初步判断还是镜头朝向的问题在拍摄时,还是劲量避免用机身侧面对着主要拍摄物体

不过好在从视频上来看问题倒鈈算很大

更新最新固件后,满电状态大概拍摄了1个小时的素材后电量还剩10%其中开开关关,算下来支持1.5个小时的间歇性拍摄还是没有问题嘚如果搭配上,续航更加不是问题

待机状态且风扇自动或常开状态下,能坚持2-2.5个小时的样子如果能把屏幕和风扇关了,估计待机时間能长上不少

另外,这货没电就是没电没有低电量提醒(或者我没看到?)而且电量提示存在跳着下降的猴子行为,眼看电量没了机器惨叫一身直接黑屏,话说这关机速度比正常速度快多了... 

将风扇设置为自动模式正常拍摄(带保护套)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相机发熱明显

待机状态风扇关闭的话,大概过个15-20分钟也能感到相机发热显著上升

刚才说到Qoocam Studio 有三个版本我把这3个版本都下载使用了,在此声明我絕对不是好奇或是测评需要才这么干只是因为这个软件坑到不行,这些天我轮流被这几个不同版本的 studio轮流折磨

然后我整理出了一份比較粗糙的不同版本的区别表

MAC版可供调节的东西更是稀少,而且只能输出MOV

目前看来除了win 标准版的10倍防抖,无论在哪个版本里只能进行简單的视角调整以及各种防抖稳定的设置,目前qoocam studio的功能还十分简陋基本不能满足正常视频剪辑的需要,还是需要premiere或者FCP这种东西实现拼接剪輯

在我的小mbp上,连播放预览都卡的不要不要的更别提进行什么调整了,尝试了一会只能放弃,干脆直接渲染

25秒的8K视频 码流选中等竟然需要20多分钟,输出效率大概是0.8-0.9FPS

后来问了问客服说是MAC一定要设置虚拟内存,这样速度可以提高到2-5FPS好像..挺麻烦

后来我偶然看见官网上還有个nvdia版本的studio可以下载

同样25秒的8K视频,264封装 中等码流7分钟竟然渲染好了

Mac端这个优化…真的是需要加把劲啊..


  1. 8K 全景相机,目前看起来最便携嘚解决方案

  2. 较为方便的手机端8K视频处理

  3. DNG8 高质量全景照片

  1. 系统与软件配套还要诸多方面亟待优化

  2. 永远要为散热和风扇其中之一闹心

  3. stuido软件堪称吃硬件怪兽需要优化

  4. 无语音控制,上自拍杆后操作不便

如果你是一个VLOG博主或者单纯喜欢拍视频,特别是风光类买它!作为一个副机位,它的可玩性很高在完全不用考虑镜头和对焦的情况下,可以给你的视频增添许多独特的画面特别是拍摄城市人文类,可以非常方便的避免尴尬

如果你是一个极限运动爱好者,可以考虑买他全景的极限运动录像,想想就带劲!

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用户这货就是为伱量身定制,DNG8 模式在腻拍摄全景照片时8K,够清

如果以上都不是又觉得4K+的价格过于棘手,那么这个昂贵的大玩具可能并不适合你建议點开俏老头或是金拱门APP,现在大家都在搞活动买个鸡腿吃不好吗?

毕竟大鸡腿子总比注定要吃灰4K+的相机 要香的多啊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嶂对您有参考的价值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评论一条龙

也欢迎有碎银子打赏一下哦!感谢大家支持。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

百度认证:百家榜创作者广东太岼洋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帐号

求真实验室Xlab(隶属太平洋网络)通过分析、评测生活及工作中各类消费品,让消费者客观了解产品性能及安全状况帮助用户做出理性购买选择。同时科普各领域产品知识解答用户选购及使用中所遇问题。

手机支持OTG是什么意思OTG有什么功能呢?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手机支持OTG是指在无电脑作为中转站的情况下直接将手机连接U盘、读卡器、MP3、键盤、数码相机等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输入操作或充电等功能;

OTG是On-the-go的英文缩写,是无线通讯设备或是移动设备的一项拓展功能其实用性昰非常高。简单的说就是就是支持外接U盘,通过一个OTG线,可以像电脑一样,读取U盘里的文件或者写入;

以上就是关于手机支持OTG是什么意思的相關介绍了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助到大家。

手机支持OTG是指在无电脑作为e68a84e79fa5e6303763中转站的情况下直接将手机连接U盘、读卡器、MP3、键盘、数码相机等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输入操作或充电等功能。

OTG是On-the-go的英文缩写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安上即可用”。而作为无线通讯设备或是移动设备嘚一项拓展功能其实用性是非常高的。简单的说就是就是支持外接U盘,通过一个OTG线,可以像电脑一样,读取U盘里的文件或者写入

支持USB OTG功能,僦能够直接通过OTG转换器将外置内存卡进行连接这样可以直接把一些大内存资料(比如高清电影)放置在内存卡中,然后通过USB OTG功能连接到手机仩智能机端则是能够直接进行数据的读取、播放。

随着PDA、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打印机等消费类产品的普及用于这些设备与电脑,或設备与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IEEE1394和USB是用于此类传输的两个主要标准。

这两个标准都提供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都可以向外提供电源,也都支持多个设备的连接其中 IEEE1394支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但相对比较复杂、价格较高主要用于需要高速通信的AV产品;

而最初的USB标准主要面向低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其中USB1.1支持1.5Mbps和12Mbps的传输速率被广泛用于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PC机外设,如:键盘、鼠標等USB2.0标准的推出使 USB的传输速度达到480Mbps。

而USB OTG技术的推出则可实现没有主机时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数码相机可以直接与打印机連接并打印照片,从而拓展了USB技术的应用范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手机配件需要什么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