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经济周期长周期结束还是开启新周期

还原真相 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图)
01:49:03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考察中国经济的真相,绝对不能忽视三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要看清中国当前各类经济活动的真相,有些活动或问题还真需要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才能看清楚真相,在短期内是不易看清其本来面目的;二是空间维度。即要看清中国经济的真相,必须把有些经济活动放在全球经济范围内考虑;三是自系统维度。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空间维度,即必须把国民经济中特定的经济活动、事件放在一个正处于转轨的大国自系统范围内予以观察。  要读懂中国经济真相,需要“三维观”。而要确立“三维观”,又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和经济史的功底。此功底如已故诺贝尔奖得主科斯所说,又绝不是简单的“黑板经济学”知识,而是“黑板知识”、一国国情、特定国际环境、经济史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价值观的融合。  夏 斌  近几年来,书店里关于“读懂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怎么了”、“中国经济的真相”之类的书籍似乎一直有增无减。此现象说明什么?起码说明:第一,此类书大有市场需求;第二,看来要说清楚中国经济的真相还真不容易,否则,为什么出版商会不厌其烦,出了一本又一本,学者会持续不断地去研究,去创作?  什么叫“真相”?“真相”本是佛教用语,“犹言本来面目”,引指事情的真实情况。那么经济的真相是什么?自然是讲经济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什么是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举例来说,13亿多人口的中国,30多年来,年均GDP连续保持近10%的增长,确实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被海内外人士刮目相看,誉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这是真实的,是大家确实能感受到的;同时中国政府又承认:当前中国经济是“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而且“不改革死路一条”,这同样是对中国经济的客观表述,是真实的。两者相择,到底哪个“真实”是真正的“真实”?若都是真实,前后的经济逻辑又如何解释?又如何揭示中国经济的“真相”?又举例,经常碰到有人问我:人民币对外在升值,对内却贬值,为什么?人民币到底是在升还是在贬?当前币值的“真相”是什么?国内缺资金,为什么把这么多美元借给美国花?房价为什么越调越高?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举出不少。另外,网络与媒体上可常常看到诸如“中国经济十大悖论”之类的表述和发问。确实,当下的人们对中国经济各种问题的解疑难以自圆其说,纷纷表示真相难辨,迷惑不解。  百姓碰到的各种中国经济疑问,专家学者对此也是众说纷纭。到底如何说清中国经济真相,澄清经济分析的是非?这使我想起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巨著《经济分析史》导论篇中所说的:“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其又说道:“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史学家的技术好比是经济分析这辆大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经济理论的概念,和其他科学部门一样……某一类——经济的、生物的、机械的、磁电的和其他的——现象,实际上都是个别发生的事件,其中每一事件发生时都显示出它本身的特性。但是经验也告诉我们,这些个别发生的事件有某些共同的性质与共同的方面”,……可以形成“一般化的抽象”(商务印书馆出版)。
&&&1&&&&&&螺纹此轮飙涨是新周期的透支?还是新趋势的开始?|上交所|经济周期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参会报名:由新浪财经主办的银行业年度盛典“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银行综合评选颁奖典礼”定于8月24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举行,敬请期待。[]
  来源:格隆  
  感谢有这个机会与中欧的同学们沟通一下经济与投资。
  交流之前我做个调查:你们各自的企业,今年有做扩大再生产的,也就是有在追加固定投资的,举个手。
  一个,七十分之一。
  中欧是中国最顶级的商学院,在座的也全都是掌握诸多资源的大企业家,是中国经济肌体的最基础细胞,经济是冷是暖,该怎么办,都是聪明人,其实你们心里比我更清楚。请我来讲,无非是希望通过第三者听到一点与你们感受不一样的结论,安慰一下自己的忐忑与忧虑。
  刚才在台下交流时,其实我已经表达了我对经济与投资的基本看法。看得出来,很多人听了还是很失落,说宏观的核心数据都不错啊,比如航运和出口,比如PMI,比如PPI。
  很遗憾,我可以给大家做做心理按摩,但我成不了你们需要的那根稻草。我们不能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我刚才统计了一下,在座的有不下十家公司是最近“火气正旺”的原材料、有色、煤炭等周期行业,也在借机收缩,在可着劲填过去的坑,在大力回收、储备现金。
  如果你对整体有信心,告诉我,你的公司为何不追加投资,扩大规模?
  微观企业都在收缩,宏观整体数据的丰满,你信吗?
  至少上交所都不信。&昨天有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中孚实业等周期股,光涨股价不涨业绩,遭上海交易所连续发函问询,理由均为公司产品价格大涨同时股价也顺势上扬,但业绩却难有起色,中孚实业、广晟有色也双双因股价异动停牌。其中,上交所表示上半年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但广晟有色盈利状况未有明显改善,仍亏损3300万元左右;另外,上半年中孚实业的电解铝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而一季度公司盈利状况未有明显改善,归母净利同比下降96.8%。但上述两家公司近期股价均大涨,上交所要求公司分析原因及合理性。
  上交所是清醒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是清醒的。在螺纹钢一口气窜到了一吨4000块,期货一天成交1073万手,按1手10吨换算,成交量超1亿吨,超过今年上半年全国的螺纹钢产量(9959万吨)后,协会郑重发文说,当前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非市场需求拉动或市场供给减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机构对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督察以及“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进行了过度解读。
  微观企业也是清醒的。他们非常清楚这波周期产品价格上涨是怎么回事,当然不可能正常去释放业绩。傻瓜才释放业绩。抓紧填坑,备冬粮。后面冬天可能长着呢。
  反倒是那些投身周期股炒作的投资人,打着自欺欺人的“新周期”旗号,今朝有酒今朝醉,互相挖坑,互相忽悠,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都相信自己不会接最后一棒。
  这就是经典的博傻。
  ▌二、
  下面我们来聊聊刚才你们一直在争论的“新周期”。
  其实这个是没什么好争议的。我在大学学了十年的经济学,我尽我所能阅读了能阅读的所有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我从没看到过一个不需要需求支撑的经济周期。这次“新周期”争论,把经济学研究弄成网红闹剧,刷流量,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有个“熊鹏先生日记”,是这样表达对此事的看法的:“从2011年开始,但凡中国经济有复苏苗头,就总有人跳出来高呼中国经济走出了新周期。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投机。投政治的机。”
  说资本市场的人无知,有点过了,这里应该都是聪明人。但投机的定性是没有错的。资本市场也喜欢听“好话”,喜欢报喜不报忧,新周期论只是投其所好而已。在这个市场混口饭吃,大家都不容易,人艰不拆。
  但如果你是作为操盘实业的,或者拿着真金白银做资产配置的,也天真到相信“新周期”,那就真的“死不足惜”了。
  很多人会争论说“新周期”成立的核心逻辑是压供给。这里存在两个显而易见的认识误区:
  第一,翻阅全球有文字记录的经济史,你见过单靠压供给能带来新周期的吗?
  经济是一个生产+消费的闭环,任何经济周期成立的核心要素,永远只会是需求。任何没有需求买单的供给压缩,最多只能形成短暂的局部狂欢,既无法形成闭环传导,更会导致风险在经济产业链的某处积压,甚至令原本失衡的经济链条随时可能断掉。
  你看到了煤炭的狂欢,你没看到电力企业天天在关起门骂娘。
  煤炭、有色、钢铁一天一个价,&PPI打了鸡血一样上窜,CPI却连续创新低(见下图),这种背离本身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这意味着上游洪水滔天,下游却一片干旱。这意味着经济血管里有一个三峡大坝一样的巨大肿瘤,完全堵塞和截断了上下游的自然顺畅运行。
  上游企业一片欢腾,华菱钢铁去年半年亏17亿,今年半年赚15.7亿,一家几乎没救的企业瞬间变成了绩优公司,下游CPI还不断下行,没有一点通货膨胀压力,一派歌舞升平。
  这意味着,一桌麻将,大家都赢钱了,没有输家。
  其实最简单有力的的一句问诘是:谁见过CPI不上行的经济周期?
  第二,供给压得了吗?
  这次,政府有形之手组织下山东一次停产321万吨电解铝,这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你真觉得山东的320万吨电解铝会一直停产?除非你把人家厂子真的用推土机平了,机器设备都砸了,工人也全部遣散。
  很明显,所谓的压供给,只是政府有形之手牵头的短期价格联盟。
  供给,其实一直在那里,没多,也没少。
  现在很多人跟着中央环保组的步伐去买股票,这是一种典型的火中取栗的“小聪明”。因为没有基本面。这波周期股行情,是典型的人造局部牛市,基本就是人为压供给、哄抬价格造就的,需求没有任何哪怕短期的改善,长期就更不用说了。
  简而言之,没有新周期,只有老故事。
  我们只是在赚点快钱,而现在的周期品到了赚快钱的泡沫时代,争基本面没意义。你告诉我神火的股价是基本面驱动的,我是不信的,至少不是主因。现在下车,可能错过行情最好的一段,但坚信这东西能持续,你最后一定还是会亏回去的。
  对周期股,我一直的建议是和巴西狂欢节标语一样的:狂欢吧,但记得坐在离出口近一点的地方!
  ▌三、
  其实周期股还能拿多久,并不重要。只有经济还有未来,隔个几年,轮也总会轮到它们。
  更重要的判断是:我们的经济,到底在哪里?
  或许也不复杂:看看我们自己在哪就对了。经济并不是雾里的那朵花,我们自己本身就是经济。
  如果自己饿得老眼昏花,却寄希望经济步入一个新周期,你还不如去教堂做祈祷更靠谱。
  我所担心的是:这轮堪称滑稽的“周期崛起”,不但不能带来“新周期”,反而会让我们期待的真正“新周期”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
  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低人工成本”的“老经济”已难以为继,但“新经济”发动机尚未见给力——此即所谓的“经济转型”期。
  供给侧改革的本意,是对传统产业的存货出清与产能出清,为新经济腾出资源与空间。如果供给侧改革最终变异到一场“被淘汰者的复辟与狂欢”,变异成一场资本市场短视之徒的“饕餮盛宴”,那我们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都真的只能自求多福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
  这轮人为制造的表面的虚假繁荣,必然会令那些至始至终严重依赖债务支撑的传统产业,继续在千疮百孔的资产负债表上狂欢,这等于在给它们“ICU”待遇,给它们额外上了“呼吸机”:
  而这种债务支撑的狂欢,本质就是对社会信用的绑架与透支。我们看到了M2下行破10%的表象,却鲜有人看到社融总额基本无法下降的无奈:
  只有涉及到银行体系人民币资产负债表变动的金融行为才会改变M2,而外汇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这些纳入社会融资总额的,基本不在M2里。
  两者的剪刀差拉大,只意味着一件事: 我们其实已被传统“旧经济”深深绑架,深陷“旧经济”泥潭而难以自拔。
  这就是为何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你竟然能看到诡异的“周期股”狂欢。
  ▌尾声
  最后一点时间,我和大家聊点与经济和投资或许无关的历史话题。
  最近几乎所有人都被电影《战狼II》刺激得热血沸腾,包括我自己。
  这其中暗含的逻辑是:集体的强大与荣耀,等同于自身的强大与荣耀。
  当然我们自己知道,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其实没什么关系。这和扰民的广场舞,山东一群统一服装、打着旗帜的人强行抢占机动车快车道暴走是一个逻辑:个体从集体的“荣耀”中产生虚幻的存在感与满足,并努力去寻找、维护和强化这种集体荣耀的线索与表象。离开了组织化的集体,人们似乎连灵魂都无处安放。
  我们必须看到,回顾历史,除了新中国,我们整个民族,活得其实一直都蛮辛苦的,真的可以说是一路颠沛流离。
  电影能短暂麻醉一下神经,解决不了根本的温饱问题,最终总得回到严肃的现实问题:集体是否真的强大?以及,普通个体怎样从中分到一杯羹?
  我大学读了十年经济学,但期间我不务正业,几乎阅遍了图书馆里能借到的历史书籍。这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我看问题的周期,不是按月、按年,也不是按20年、30年看,我会一个朝代一个朝代为周期来看。
  每个朝代都会有它的兴衰。
  判断一个朝代处在它的哪个阶段,远比研究当时时点的数据更有用——尤其是当朝代处在它的“垃圾时间”段的时候——这种时间段,对普遍个体而言,就意味着“要命时间”。你死于一个朝代垃圾时间的概率,要比其他时间段高出无数倍。
  这种垃圾时间,延续得越久,杀伤力越大。大侠小恶魔兰尼特斯专门论述过这个垃圾时间:
  很多人说:大清在太平天国之后,还硬撑了50年呢!
  大清在太平天国之后,确实是还硬撑了50年。但这句话对于普通个体来说,得有一个前提:你一家老小得在太平天国运动之中存活下来。太平天国运动,江南“十室九空”,你如何确保你不是“九空”里的那一家呢?
  满清的“垃圾时间”,其实远远不止50年。对于满清来说,白莲教起义后,就进入了“垃圾时间”。关于满清的“垃圾时间”,有很多照片可以作为物证:在清末市井生活照片中,底层P民衣衫褴褛,面无表情,目光呆泄,宛如丧尸。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垃圾时间”,只是有的朝代长一些,有的朝代短一些而已。你不能被历史书上数字所欺骗。
  比如:
  一)东汉的垃圾时间
  历史书上的数字是公元220年。但其实从公元145年,梁氏外戚集团专权开始,东汉就进入“垃圾时间”了。
  也就是说,东汉的“垃圾时间”长达75年,在这75年中,底层百姓的生活,基本上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这75年的“垃圾时间”里,发生了以下事情:
一、166年第一次党锢事件,169年第二次党锢事件;
二、《太平经》入宫,太平道逐渐形成,反应了东汉末年,政治黑暗与底层百姓生活的困苦;
三、184年黄巾起义;
四、189年,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进京;
五、196年,董卓西走长安,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之后为三国乱世;
  至220年,曹丕篡汉称帝,东汉灭亡。
  这个时候,整个国家的人口已经死亡70%以上,两个最大的一线城市,长安被多次屠城,洛阳被夷为平地。
  当然,如果你站在军阀的立场上看这75年的“垃圾时间”,尤其是最后几十年的比赛,确实打得非常之精彩,简直是群星璀璨!
  只不过,群星璀璨的背后,是普通民众堆积如山的森森白骨。
  二)唐帝国
  唐帝国自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被朱梁所篡,共历时289年。
  但在公元751年高仙芝兵败恒罗斯,唐帝国就进入了“垃圾时间”,并长达156年,堪称一绝。
  在这156年中,底层民众要遭遇哪些事情呢?
一、被安禄山的军队侵扰劫掠。
二、被黄巢的军队抓捕,丢进巨型磨盘中碾为肉泥,充当军粮。
三、被回鹘军队抢劫强奸。
四、被南诏军队抢劫强奸。
五、被沙陀黑又硬抢劫强奸。
六、被各地农民起义乱军抢劫抄家(浙东袁晁之乱、浙西方清之乱、苏常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
  你和你的家人好不容易在以上事件当中存活下来,你以为垃圾时间到907就结束了,天下就太平了?
  想得真美!
  这156年,只是唐帝国的“垃圾时间”而已,接下来还有“五代十国”呢。 直到公元979年,宋军攻克太原,五代十国结束,这场耗时228年的血腥比赛才落下帷幕。
  如果按30年一代人计算,整整有6代人,从出生到死亡,全部在乱世当中度过!
  直到第7代人长大,才能享受到一点太平日子。
  不要被历史书上的数字所欺骗!
  一个朝代历时200年,不代表这个朝代200年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
  基本上每一个朝代,最后三分之一的时间,对于普通P民来说,都是要你命3000的“垃圾时间”。
  当然,对于从小练习狼牙棒,励志要“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人来说,这个“垃圾时间”,正是他们建功立业、大戏连台的时间。
  除了新中国建国后,可以说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在历史上过得都是蛮辛苦的,在各朝各代的垃圾时间段尤其如此。
  如果我们把自己家族看做一个连续的体系,把我们先辈遭受过的苦难看做是佛教中上辈子的“修行”,我总在想:究竟什么样的远方,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真正能国富且民强,以配得上我们的颠沛流离!
责任编辑:张伟想了解更多关于《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改革和转型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融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邹曦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经济新周期是否存在?新周期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近期在资本市场引起极大争议。融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邹曦从业16年且对“周期”研究甚为透彻。他早在2016年4月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新的周期,2016年二三季度将成为中国经济两三年内的底部位置。就目前宏观经济数据、市场表现来看,似乎正朝着邹曦去年的预判在进行中。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呈现出了“逆经济周期短期不经济,顺产业周期长期经济”的特点,这一轮新周期可能持续时间较市场预期长。正因为看好新周期,他认为市场将会持续有所表现,板块上看好、钢铁、煤炭、白酒、传媒、电子、汽车、环保等。  “改革+转型”  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据悉,邹曦曾在2016年4月份提到:中国经济已经开启新的周期,进入了结构性温和复苏阶段。时隔一年多,他继续坚定认为,中国经济新周期已经开始,判断经济持续下行是不对的。  “其实自2016年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就出现复苏征兆,当时市场主流解读是由短期政策刺激所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还在走老路,因此经济复苏属于阶段性脉冲、不可持续。”而邹曦认为,逆周期刺激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但更主要力量在于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已初见成效。中国经济已经开启新的周期,2016年二、三季度将形成中国经济的底部,而这个底部的有效期可能会达到2~3年。  邹曦表示,当时的逻辑依然成立,而且市场正在验证当初的判断。目前市场处在温和复苏的过程中,没有下行空间。  对于经济新周期的动力在哪里?邹曦表示,从供给端、需求端来分析,既要找到经济周而复始的因素,也要找到供给、需求之间结构性变化的因素。  “有些经济学家判断经济将下行,可能忽略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邹曦直言,“有形的手”在中国是有效且合理的。从供给端来看,政府“有形的手”在市场有效出清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已经出清了,新的周期往复可以重新启动。  邹曦表示,中国特色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优化,既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优势,又更好地遵循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原则,对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是有实际作用的。改革和转型初见成效,今年则进一步见证了改革的成果。  “目前这一波金融去杠杆,是改革进行到最后阶段的一个表征。”邹曦表示,为了社会和经济面稳定,中国改革中市场出清顺序往往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去杠杆意味着改革基本进入后期。  新的经济周期也意味着新的变化。邹曦也表示,第一,未来新的产能是高效的、低污染的;第二,消费升级覆盖面更广,持续性更强,而新一波的消费需求会在三四线城市启动;第三,投资倡导新基建,呈现出了“逆经济周期短期不经济,顺产业周期长期经济”的特点。  目前新基建项目基本做到了顺产业周期布局,比如在的基础设施上布局充电桩、通讯网络建设等,在消费升级方面投建高铁、三四五线城市基础设施等。  10年A股实战投资  所有股票以“周期”对待  相比其他基金经理,邹曦与“周期”有着更深缘分,从最开始研究以周期行业入手,投资上更爱将所有股票用“周期”来对待,独具特色。  从五道口毕业后,邹曦于2001年进入基金行业,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A股从业经验已经超过16年,现任(,)、基金经理。  谈及投资理念,邹曦直言更偏爱强调组合管理、各类资产相对均衡,总结一句话:“一般情况下的α,极端情况下有限度的β”。一般而言,市场将仓位归为β,而他同时认为风格之间的取舍也是β。  “我将驱动力相近的行业归为一个板块,大致划分四个大板块。”邹曦表示,四大板块分别为利率驱动的板块、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的投资相关板块、消费驱动的消费板块、技术进步驱动的技术板块。而这四个板块之间的配置属于β范围,而板块内部之间个股的选择属于α。  在甄选个股方面,邹曦有自己的一套策略。他坚定认为盈利增长是驱动股价上涨的根本动力。但在具体分析中,他又会把所有的股票当作“周期”对待。所有的公司都是周期股,只不过每家公司、每个行业的周期长短不一。  他进一步提到,金融、地产、投资品等受宏观长周期的影响;白酒、家电等消费股则受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环保、军工、计算机等行业则受到技术进步周期的影响,而消费电子这是比较典型的智能终端带来的产业周期的繁荣。  选择真正成长性的企业,最关注哪些因素?邹曦表示,首先看可持续的PEG,未来可持续的盈利增速是否和估值相匹配;其次看公司经营层面,其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是否有护城河、盈利增速能否跟上等。  不过对于成长股,邹曦表示布局不太考虑成本,成长股在成长结束前股价不会停下来,但需要通过一个个时点来验证,成长股的股价不会一步到位。  四大板块中寻找潜力股  基于对经济新周期的看好,邹曦对A股后市相对乐观,他从四大驱动力相近的板块寻找标的。  “自去年开始看好A股市场。去年以来市场表现出了结构性机会,而近期股表现较好也是对后市看好的进一步确认。” 邹曦还表示,外资机构对A股的看法发生了很大改变,“北上”资金后市或将持续流入。  不过,邹曦认为,指数要出现明显上涨,还须等待金融风险处置之后,“金融去杠杆是市场出清最后一个阶段,而金融去杠杆又分三个阶段演进:缩表――风险甄别――风险处置。目前正处于“风险甄别”第二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会出现金融风险的处置,甚至会有金融机构暴露风险,不排除倒闭、或被接管。”他认为,金融风险虽然会给A股市场带来冲击,但冲击也有限,甚至不排除期间仍旧有结构性机会。  至于后市看好的行业或者板块,邹曦表示,从驱动力相近的行业划分四个大板块看,利率驱动的金融地产板块中看好保险行业;以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的投资相关板块,则看好钢铁煤炭产业链,以及与供给侧改革相关标的;消费驱动的消费板块,看好白酒和传媒;技术进步驱动技术板块中,看好电子、新能源汽车,硬件相关板块。  他进一步表示,主题投资方向上则看好环保、新能源汽车。谈及,邹曦认为今年7月27日创业板指数大涨3.62%,创业板指数的底部已确定,未来可以关注估值和盈利增长匹配的个股。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改革和转型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时寒冰正式出关:始于2016年的经济新周期开始了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人大智库报告:经济超预期复苏 新周期尚未开启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述经济周期与证券周期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