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国旅游带胶片单反相机相机还是单反

&主题: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中意的顶级135单反一家来一台!
&[ 主题管理员: 徐可 ]
泡网分: 58.129
帖子: 7956
注册: 2002年01月
下了很大的决心,终于凑齐了我最喜欢的5款顶级胶片单反,它们分别是:佳能EOS1V、尼康F5、徕卡R8、康泰时RTS3和美能达α9,入选有几条标准,如下:
& & 1、美观,一部美观的相机,可以增加相机的美感,令人爱不释手,甚至达到“可近观可而不可亵玩焉”的境界。从相机的外观理解设计师的构思,欣赏相机设计美学。
& & 2、功能,顶级的相机拥有顶级的功能,或者独步天下傲视群雄的拿手秘笈。虽然很少用到所谓的顶级功能,但至少代表了相机制造的高科技水平,代表一个时代的尖端技术。
& & 3、品牌,相机行业竞争激烈,经过数码化大潮的洗礼生存下来的相机品牌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倒闭的品牌则给各粉丝留下深深地留恋。选相机,不能不考虑品牌。
& & 4、镜头,按照相机厂商的广告出镜率,最多的当属标准镜头。标准镜头也是制造最简单、光圈最大、价格最低廉的镜头系列,这5部相机具均配置了50毫米 F1.4光圈的标准镜头。
& & 5、感情,对一个品牌、一部相机、一支镜头,总是有些感情,也就是品牌崇拜心理,只有具备了这种崇拜,才具备了拥有的权利!& & & &
& & 这5部相机,我拿来也不是拍片的,我把它们摆在书橱上,回到它们当年征战的峥嵘岁月,来一把怀旧。它们各各身怀绝技,有的代表自身品牌的顶级产品,有的代表一个时代的开始或终结,有的代表一项尖端技术的巅峰。在正式介绍他们之前,我应该对看到这里有疑问的DX做出解释。
& & 1、为何不是F6,而是F5?既然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型号,则有理由选择自己的中意。在我初学摄影时期,望着商场玻璃橱柜标价2W1千元的F5直流口水,从那以后,F5的外观深深在脑海里留下烙印。而那时的1999年,F6还没影儿呢!F6再顶级、在专业,对我来说也没感觉。其实,1V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不如1N的,但毕竟我用过几年1V,还算是有些感情。
& & 2、为何不是R9,而是R8?这个问题,答案和前面的F5与F6多少有些类似。
& & 3、为何没有宾得品牌,说实话,实在看不上MZ-S的造型,太难看、太别扭。Z1P还凑合,但是也太廉价了点,呵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宾得粉丝只能对不住了。
& & 4、为何只有电子单反,而没有机械单反?在我开玩摄影的1999年,正是一个电子单反称霸市场、机械单反落日黄花的年代。我有印象的机械单反,貌似只有F3。或许有机会,可以再来一轮收购,把NEW-F1、F3、LX、OM4、R6.2、S2等收齐开贴。另注明一下,R8不完全算机械单反,不装电池,居然不能过片!
& & 总而言之,收齐这5台相机,纯粹是怀旧作崇,把当年买不起的机器以白菜价揽入怀中,何尝不是一种满足?
& & 当我面对这5台机器,犹如一位富豪站在他的私人车库门口,望着他的兰博基尼盖拉多、法拉利F458、保时捷911、阿斯顿马丁DBS和奔驰迈凯轮722,今天我开哪一辆呢?
本帖最后由 徐可 于
05:43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9967&&回帖:113 &&
泡网分: 35.996
帖子: 3308
注册: 2002年02月
看来LZ年龄不大, 估计30-40岁, 实话说你这几台机器在我眼里不是最漂亮的, 但情人眼里出西施, 也许你年轻时买不起又着魔的机器就是最好的机器, 俺眼里最漂亮的顶级机和不是顶级但经典机如下:
尼康: F3, F4
佳能: 手动 New F-1/AE-1P, 自动&&EOS-1N
美能达: XD-7, X-700
Olympus: OM-2, OM-4
Pentax: LX
Contax:&&G2, RTS III总体不漂亮,额头太大,但其机械复杂扎实程度和局部设计很好, 入榜
Leica:&&M7
我认为收全以上机器在照相机事业上算是圆满了, 要成色全部98以上, 部分机器要黑白双煞如F3T/M7/OM-2, New F-1要AE顶普通顶各一架, 全部收全数量在20左右,花费10万
泡网分: 18.245
注册: 2007年07月
zhujw 发表于
拍这个挺费劲的,就晚上有点时间,随便拍一张吧。
壮观!看来工作量是不小。
泡网分: 24.947
帖子: 4989
注册: 2008年07月
很好,很强大。
在我看来,还差个Zeiss Ikon 706 SL。
泡网分: 26.936
帖子: 1367
注册: 2003年08月
toyota07279 发表于
相比起电子相机,我还是更钟情于纯机械相机
漂亮,机身漂亮,镜头颜色更漂亮
泡网分: 1.948
注册: 2011年09月
srh1983 发表于
想看图,这些手动牛机出现在一张图上应该是挺难得的拍这个挺费劲的,就晚上有点时间,随便拍一张吧。
泡网分: 26.15
帖子: 6145
注册: 2007年07月
这些机子里,最爱R8,快门声音太特别太好听了
本帖由 Verizon iPhone 4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48
注册: 2011年09月
srh1983 发表于
想看图,这些手动牛机出现在一张图上应该是挺难得的这两天就照个合影传上来!
泡网分: 18.245
注册: 2007年07月
zhujw 发表于
去年初也有了和LZ一样的想法,于是不到一年我就入了:
NIKON:F、F2、F3、FM
CANON:F-1、NEWF-1
PENTAX:LX
OLYMPUS:OM1、OM2、OM3、OM4
CONTAX:RST、RX
LEICA:LS、LS2、R8
MINOLTA:XK、XE、XD7
全是当年的以机械为主的单反经典(R8除外),当然还有一堆旁轴!想看图,这些手动牛机出现在一张图上应该是挺难得的
泡网分: 2.519
注册: 2011年06月
召唤神龙吧,骚年
泡网分: 1.948
注册: 2011年09月
zhujw 发表于
去年初也有了和LZ一样的想法,于是不到一年我就入了:
NIKON:F、F2、F3、FM
CANON:F-1、NEWF-1
PENTAX:LX
OLYMPUS:OM1、OM2、OM3、OM4
CONTAX:RST、RX
LEICA:LS、LS2、R8
MINOLTA:XK、XE、XD7
全是当年的以机械为主的单反经典(R8除外),当然还有一堆旁轴!对了,还有ALPA 6B、6D、11D和zeiss牛眼 本帖最后由 zhujw 于
20:37 编辑
泡网分: 1.948
注册: 2011年09月
徐可 发表于
您是真玩家,对每个机器了如指掌,不过我的旁轴目前在手的是6部,比单反还多,更重要的是,旁轴都是用来拍照的,单反都是用来看的,R8上了一卷两年了没拍完,A9里的卷还没取出来旁轴我只收了:
徕卡:3C、3F、3G、M1、M2、M3、M4、M5、M6
美乐时:35全系列14个型号
罗伯特:6部
福伦达:至尊2部
泡网分: 13.149
帖子: 13042
注册: 2003年04月
gardjet 发表于
和你略有不同,我玩胶片主要是玩他的旁轴和ps机,玩的是便携性,这几部胶片单反体积都过于大,但是共同点是都要玩顶级的。所以我的胶片旁轴可换镜头机身就是M6,G1,G2,这三部。徕卡的M嘛,旁轴的精髓,无论M几,我觉得都是无所谓的,所以就买了相对便宜的M6,旁轴可更换镜头自动对焦机器,G1,G2各来一部,G1小巧轻便,G2相对功能更全面一点,都很有玩头。镜头M口只有50 2,YY看家M35 1.4,目前还买不起,但迟早也是要收回来的。G头因为M50更合我胃口,所以出了G45,目前G21 28 35 90,这几个,性价比很不错。便携PS机是T3,CM,TC-1,GR1s,巧思,禄来35这几部也算是PS机的顶级作品了。各有特点,T3的镜头素质不是盖的,蔡味十足,CM体积略大,拿在手上的感觉,竟然和M6相差无几,因为CM实在太厚了,而且圆角设计,compact M的名号也不是吹的,操作便捷,徕味十足,TC-1让我惊讶于他的精妙的设计,体积和禄来35相差无几,竟然做到了自动对焦自动过片,还有那个机械式联动距离显示标尺特别有意思,镜头素质好,色彩很美能达,GR1s就是薄,除了装卷的位置,其他地方都比一卷胶卷要薄,镜头素质尚可,操作是最便捷的,曝光补偿最方便的PS机,巧思其实体积并不小,跟M6差不多大,但是轻,镜头素质也过硬 ...
和俺的喜好相近哈~和俺收的也差不多
泡网分: 58.129
帖子: 7956
注册: 2002年01月
gardjet 发表于
和你略有不同,我玩胶片主要是玩他的旁轴和ps机,玩的是便携性,这几部胶片单反体积都过于大,但是共同点是都要玩顶级的。所以我的胶片旁轴可换镜头机身就是M6,G1,G2,这三部。徕卡的M嘛,旁轴的精髓,无论M几,我觉得都是无所谓的,所以就买了相对便宜的M6,旁轴可更换镜头自动对焦机器,G1,G2各来一部,G1小巧轻便,G2相对功能更全面一点,都很有玩头。镜头M口只有50 2,YY看家M35 1.4,目前还买不起,但迟早也是要收回来的。G头因为M50更合我胃口,所以出了G45,目前G21 28 35 90,这几个,性价比很不错。便携PS机是T3,CM,TC-1,GR1s,巧思,禄来35这几部也算是PS机的顶级作品了。各有特点,T3的镜头素质不是盖的,蔡味十足,CM体积略大,拿在手上的感觉,竟然和M6相差无几,因为CM实在太厚了,而且圆角设计,compact M的名号也不是吹的,操作便捷,徕味十足,TC-1让我惊讶于他的精妙的设计,体积和禄来35相差无几,竟然做到了自动对焦自动过片,还有那个机械式联动距离显示标尺特别有意思,镜头素质好,色彩很美能达,GR1s就是薄,除了装卷的位置,其他地方都比一卷胶卷要薄,镜头素质尚可,操作是最便捷的,曝光补偿最方便的PS机,巧思其实体积并不小,跟M6差不多大,但是轻,镜头素质也过硬 ...
您是真玩家,对每个机器了如指掌,不过我的旁轴目前在手的是6部,比单反还多,更重要的是,旁轴都是用来拍照的,单反都是用来看的,R8上了一卷两年了没拍完,A9里的卷还没取出来
泡网分: 33.557
精华: 2帖子: 5212
注册: 2004年11月
精彩,除了顶级货,各家的准专业型号科技含量更高,a7, MZ-S, EOS-3,F100以及Contax N1
收齐这些型号,也应该非常有意思
泡网分: 58.129
帖子: 7956
注册: 2002年01月
urbandecay 发表于
唉,我以为有好东西呢,都是没用了的每个人追求的和心结不同,能凑齐摆来看看也是一种乐趣,能带来这种乐趣的就都是好东西
泡网分: 58.129
帖子: 7956
注册: 2002年01月
zhujw 发表于
去年初也有了和LZ一样的想法,于是不到一年我就入了:
NIKON:F、F2、F3、FM
CANON:F-1、NEWF-1
PENTAX:LX
OLYMPUS:OM1、OM2、OM3、OM4
CONTAX:RST、RX
LEICA:LS、LS2、R8
MINOLTA:XK、XE、XD7
全是当年的以机械为主的单反经典(R8除外),当然还有一堆旁轴!现在这些机器都白菜价了,你这一堆还没有一部1DX值钱,但是可玩性很高了
泡网分: 5.239
帖子: 5306
注册: 2006年03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948
注册: 2011年09月
去年初也有了和LZ一样的想法,于是不到一年我就入了:
NIKON:F、F2、F3、FM
CANON:F-1、NEWF-1
PENTAX:LX
OLYMPUS:OM1、OM2、OM3、OM4
CONTAX:RST、RX
LEICA:LS、LS2、R8
MINOLTA:XK、XE、XD7
全是当年的以机械为主的单反经典(R8除外),当然还有一堆旁轴!
泡网分: 21.824
精华: 3帖子: 9651
注册: 2009年02月
我来挂个眼科
泡网分: 0.493
注册: 2011年06月
访客 发表于
兄台的宝贝不少啊,只是我觉得似乎还有进一步调整、压缩、升级的空间,比如CONTAX G系列,留下自己觉得最经典的,腾出弹药折腾一下中幅旁轴中画幅旁轴,入过一个690,没有120扫描仪,然后又出掉了,决定就玩135了。
泡网分: 62.06
帖子: 8123
注册: 2003年02月
gardjet 发表于
和你略有不同,我玩胶片主要是玩他的旁轴和ps机,玩的是便携性,这几部胶片单反体积都过于大,但是共同点是都要玩顶级的。所以我的胶片旁轴可换镜头机身就是M6,G1,G2,这三部。徕卡的M嘛,旁轴的精髓,无论M几,我觉得都是无所谓的,所以就买了相对便宜的M6,旁轴可更换镜头自动对焦机器,G1,G2各来一部,G1小巧轻便,G2相对功能更全面一点,都很有玩头。镜头M口只有50 2,YY看家M35 1.4,目前还买不起,但迟早也是要收回来的。G头因为M50更合我胃口,所以出了G45,目前G21 28 35 90,这几个,性价比很不错。便携PS机是T3,CM,TC-1,GR1s,巧思,禄来35这几部也算是PS机的顶级作品了。各有特点,T3的镜头素质不是盖的,蔡味十足,CM体积略大,拿在手上的感觉,竟然和M6相差无几,因为CM实在太厚了,而且圆角设计,compact M的名号也不是吹的,操作便捷,徕味十足,TC-1让我惊讶于他的精妙的设计,体积和禄来35相差无几,竟然做到了自动对焦自动过片,还有那个机械式联动距离显示标尺特别有意思,镜头素质好,色彩很美能达,GR1s就是薄,除了装卷的位置,其他地方都比一卷胶卷要薄,镜头素质尚可,操作是最便捷的,曝光补偿最方便的PS机,巧思其实体积并不小,跟M6差不多大,但是轻,镜头素质也过硬 ...
兄台的宝贝不少啊,只是我觉得似乎还有进一步调整、压缩、升级的空间,比如CONTAX G系列,留下自己觉得最经典的,腾出弹药折腾一下中幅旁轴 本帖最后由 访客 于
18:15 编辑
泡网分: 0.493
注册: 2011年06月
和你略有不同,我玩胶片主要是玩他的旁轴和ps机,玩的是便携性,这几部胶片单反体积都过于大,但是共同点是都要玩顶级的。所以我的胶片旁轴可换镜头机身就是M6,G1,G2,这三部。徕卡的M嘛,旁轴的精髓,无论M几,我觉得都是无所谓的,所以就买了相对便宜的M6,旁轴可更换镜头自动对焦机器,G1,G2各来一部,G1小巧轻便,G2相对功能更全面一点,都很有玩头。镜头M口只有50 2,YY看家M35 1.4,目前还买不起,但迟早也是要收回来的。G头因为M50更合我胃口,所以出了G45,目前G21 28 35 90,这几个,性价比很不错。便携PS机是T3,CM,TC-1,GR1s,巧思,禄来35这几部也算是PS机的顶级作品了。各有特点,T3的镜头素质不是盖的,蔡味十足,CM体积略大,拿在手上的感觉,竟然和M6相差无几,因为CM实在太厚了,而且圆角设计,compact M的名号也不是吹的,操作便捷,徕味十足,TC-1让我惊讶于他的精妙的设计,体积和禄来35相差无几,竟然做到了自动对焦自动过片,还有那个机械式联动距离显示标尺特别有意思,镜头素质好,色彩很美能达,GR1s就是薄,除了装卷的位置,其他地方都比一卷胶卷要薄,镜头素质尚可,操作是最便捷的,曝光补偿最方便的PS机,巧思其实体积并不小,跟M6差不多大,但是轻,镜头素质也过硬,有他的特点,禄来35简直就是暗器,体积小,全机械,可以完全掌控曝光和对焦然后在不动声色中完成拍摄的机器只有他了,镜头素质一点都不含糊。这几台便携机各有各的玩头,各有各的乐趣,出门随手带上一个,都不会让你失望的小机器。这样的乐趣在数码上是无法体会到的。
补充上个全家福: 本帖最后由 gardjet 于
17:51 编辑
泡网分: 58.867
帖子: 6834
注册: 2002年11月
顶贴,和你一样的不多,中意也要去有选择的选择,不能滥交哈。
泡网分: 104.333
帖子: 13567
注册: 2002年08月
毒品1号!今天是禁毒日。
泡网分: 91.916
精华: 3帖子: 22567
注册: 2008年05月
已有佳能1VHS、1NRS和尼康F4,玩过尼康F6和F5,这些已知都值得拥有
曾经也先后有好几段时间也分别口水美能达A9、宾得LX、尼康Nikonos RS、康泰时RTS III、宾得645NII、宾得MZ-S、美能达A7、佳能N-F1、奥林巴斯OM-4,因为后来我喜欢的胶片纷纷停产了,再想想只买机身不买头也白玩儿,于是就解毒了
泡网分: 2.224
注册: 2008年03月
一直梦想一台尼康的F6,胶片机最后的王朝。一直在继续拍摄胶片影像,喜欢胶片时代相机的机械感觉。现在数码时代了,我手上的胶片机还是不舍得放弃,而且谁不想玩,我还是愿意拿来玩,哈苏Xpan,尼康F3,FM3A,F100,佳能EOS5 还有玛米亚645Super,这些上个时代的玩意,一直都是我手中的工具,继续留下带着时代痕迹的影像。
泡网分: 0.448
注册: 2012年04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83.197
精华: 2帖子: 13671
注册: 2001年12月
酒杯 发表于
支持上啊ALPA!徐可兄的阿尔帕都上了好几年了
泡网分: 53.033
帖子: 7645
注册: 2004年02月
吧嗒熊 发表于
为何没有Alpa?顶级,没有之一支持上啊ALPA!
泡网分: 53.033
帖子: 7645
注册: 2004年02月
长白山 发表于
相比之下老徐是进步了,我已经落后了100多年
不是落后是进步。你这一张顶几十张,也就是你按一下快门别人要按几十下,你一分钟干的活别人要几小时甚至几天,135一辈子也拍不了810那么大的片子啊
&版权所有:&&&&您当前位置:
怀旧?|?不得不说的9款经典胶片相机
  点击上方“行行摄色摄影团”关注微信公众号:ixxsschina,每天都有精彩摄影资讯。      尽管大部分专业摄影师已经放弃胶片,转投数码,但胶片仍是一种相当流行的摄影载体,仍能为我们带来启示。   一、前言:不可取代的胶片相机   不可否认,现在是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蓬勃发展让绝大部分胶片相机失去了市场,也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胶片将亡,这是早几年就已出现的言论。不过,正如CD并未完全取代磁带一样,胶片相机仍会受到一批摄影发烧友的喜爱,并将一直持续下去。究竟,胶片100多年的历史不是数码相机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所能完全取代的。   胶片的宽容度,经典相机把玩的乐趣,大、中画幅相机的巨大成像优势,这是都是回归胶片相机的理由!数码、胶片双修,也正静静成为一种潮流……   当然,尽管目前胶片相机售价低廉,曾经高高在上的专业单反相机现如今跟菜市场的白菜没什么两样。但笔者以为,购买胶片相机要坚持两点原则:经典、保值,这样既能享受经典胶片相机带来的把玩乐趣和细腻成像,同时又不至于让自己的钱包过于委屈。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在笔者看来目前最值得购买的胶片相机。      二、蔡司主义——康泰时G2   康泰时G2代表了卡尔&蔡司135相机的精髓,一直被作为135旁轴系统中的经典机型,虽然康泰时英雄气短,在数码的大浪潮下黯然离去,但仍留下了许多让人称道的相机与镜头,G2即是其中之一。   1994年推出的康泰时G1是世界上第一台可更换镜头的AF旁轴相机,它具有旁轴相机的几乎所有优点,小型轻量,钛金属机身,性能可以媲美专业单反相机。G1的推出引发了摄影界的巨大轰动,并由此引发了此后持续数年的旁轴相机热潮。不过,G1是康泰时1961年后首次推出的旁轴相机,带有很大的实验性质,并不算尽善尽美,所以1996年康泰时推出了G1的升级版G2,它改进了G1的很多不足,非凡是在自动对焦方面,G2的自动对焦速度要比G1快得多。另外,最高快门速度提高到了1/6000s,闪光同步速度提高到了1/200s,卷片速度也从G1的2张/秒提高到4张/秒等等。所以,尽管G1的二手价格要比G2便宜将近2000元左右,笔者以为还是G2更实用,更值得购买。   另外,康泰时G系列卡尔&蔡司镜头物廉价美,如Planar T* 45mmF2和Sonnar T* 90mm F2.8镜头九成新的二手价格均只需1000多元。当然,也不乏布满诱惑的镜头,譬如Biogon T* 21mmF2.8和Hologon T* 16mm F8,非凡是Hologon T* 16mm F8,这款世界上最好的民用超广角镜头被很多玩家称之为“神之眼”,是骨灰级G2玩家必进的一支镜头,它和世界上仅300多只的Hologon T* 15mm F8一样代表了卡尔&蔡司光学在135镜头系统上的最高成就。      三、小即是王道——康泰时T3   康泰时T系列照相机是由德国闻名的跑车和设计公司“保时捷”设计的,本着“小型、轻型、易于携带、紧凑、提供高精度拍摄”的产品概念,最早在1984年推出了Contax T,接着是1990年的Contax T2,这两款相机在市场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销售总量超过220000台,于是康泰时于2001年2月推出了Contax T3。   与T和T2的Sonnar T* 38mmF2.8镜头不同,T3使用的是全新的Sonnar T* 35mmF2.8镜头,它的反差和分辨率都很优秀,边缘几乎没有畸变,色彩还原逼真,细部表现柔和,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只最好的35mm镜头相媲美。T3另一个重要的改进是最高快门速度提高到了1/1200s,几乎是其他袖珍相机的2倍还多。   作为世界上最好的顶级袖珍相机之一,T3自然受到了无数专业摄影师的万千宠爱,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即使是现在,T3九成新的二手价格仍4000元以上,其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四、终极梦想——徕卡MP   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被很多人认为是135相机的终极梦想,而MP则被许多徕卡迷们称为“摄影者终身的工具”。   2003年,徕卡公司推出了MP取代已停产的M6。MP的全名是“Mechanical Perfection”,即“完美的机械”。其实早在1956年,曾经有一批M系列相机标出MP的型号出现在市场上,数量仅几百台,多数被收藏家所珍藏,极少有摄影师舍得使用它。   而这款新的MP被认为是35mm机械相机登峰造极的产品,它反数码化和自动化之道而行之,使用纯机械的快门结构,可以不依靠电池使用,各种需要运动的部件都极其可靠和顺滑。另外,MP取消了机身正面红色的徕卡圆标,显得非常低调,这也是遵循了广大徕卡玩家意愿的结果,非常适合“扫街”。当然,亮骚的话就不如M6和M7了。   假如想体验机械相机,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是终极目标;而想体会徕卡M的精髓,MP是最有代表性的,它也是众多徕卡迷的终极目标。      五、生不逢时——尼康FM3A   尼康FM2是尼康相机家族的一颗常青树,从1982年问世连续生产了18年,创造了相机史上的神话,在中国FM2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直到日,尼康终于推出了FM2的升级版FM3A。   FM3A延续了FM2的许多优点,包括坚固的金属机身,简单有效的中心重点平均测光,1/4000s的最高快门速度,1/250s的闪光同步速度。同时,FM3A配备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不用电池也能全范围正常工作的混合式快门。另外,FM3A增加的功能还包括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TTL闪光控制、DX编码自动识别和新型的更明亮的取景对焦屏等等。其他方面,FM3A延续了FM2的风格,可以继续使用MD-12马达,和FM2一样有黑色和银色两个版本,操作方式也与FM2并无二致。   尽管FM3A有些生不逢时,正赶上数码化的大潮,没几年便停产了。但作为尼康最后一款经典的手动相机,FM3A在退市后反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价格也一路飙升,全新的FM3A价格在5000元以上,甚至比它退市之前的价格还要高很多。      六、偶然的奢华——宾得LX   宾得135相机一直是针对各级摄影爱好者的,能称得上专业相机的到目前为止仅有一款,那就是LX。   宾得LX发布于1980年,在此之前宾得为这款传说中的相机研发倾尽了将近10年的心血,它和佳能New F1、尼康F3一起并称当时世界三大顶级135单反相机。事实上,LX是当时技术最好的135单反相机,佳能New F1、尼康F3都远不及它。它被认为是最紧凑、最坚固的专业135单反相机,与佳能New F1、尼康F3相比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同时它又拥有最好的防水防尘结构,而且可以更换机顶。它有手动曝光和光圈优先功能,程序曝光更是前所未有地长达125s,它的测光范围也是目前相机里最广的,自动曝光范围是极为夸张的EV-6.5~EV20,它的机械快门在零下30&或没有电源时依然能正常运作。宾得LX持续生产了21年,是世界上制造时间最长的135单反相机。   即使从现在的角度看,宾得LX依然是宾得最好的135单反相机,也依然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手动对焦单反相机之一,它是所有宾得fans最梦寐以求的机器。      七、宽幅的世界——哈苏Xpan II   617宽幅相机近几年在风光摄影领域大出风头,不过,617中画幅相机太大太重,操控也不方便,并不适合初学者。   哈苏Xpan II   1998年上市的哈苏Xpan是哈苏的第一款135相机,但是它绝对不是一台常规的135相机,它的最大特点是同样可以拍摄6:17画幅的照片,当然它也可以拍摄24&36mm的常规照片。Xpan是由哈苏与富士合作设计并由富士生产的,富士的相应型号为TX-1。Xpan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于是2003年哈苏推出了Xpan的改进版Xpan Ⅱ,并随即停止了Xpan的生产。      八、宽幅的世界——富士TX-2   富士的对应机型为TX-2,两者在功能上没有任何区别。它最重要的改进是增加了取景器里面快门速度和曝光信息显示,增加了多重曝光功能。另外,B门最长时间扩展到540s、增设电子遥控快门线、45mm和90mm镜头遮光罩增加锁定机构等等也是非常实用的改进。Xpan Ⅱ可以使用3只镜头,分别是30mm F5.6,45mm F4和90mm F4。使用30mm F5.6镜头拍摄宽幅照片时相当于135相机16mm的焦距。   富士TX-2   哈苏Xpan Ⅱ非常适合拍摄大场面的风光,比起617中画幅相机无论是价格还是操作、重量上都要简单地多。从价格方面来看,富士TX-2比哈苏Xpan Ⅱ要便宜10%以上,性价比更高一些。      九、中画幅旁轴——玛米亚7II   假如喜欢拍风光,中画幅相机相比135相机具有巨大的成像优势,但相应地体积也往往较大,重量也比较重。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譬如玛米亚7Ⅱ。   玛米亚7Ⅱ   玛米亚7Ⅱ的前代产品是1995年上市的玛米亚7,它具备6&7cm的片幅,又具有小型相机的便利操作,再加上表现优异的配套镜头群,很快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誉。玛米亚公司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推出了改进型玛米亚7 Ⅱ,它在玛米亚7的基础上增加了多次曝光功能,进一步扩大了配套镜头系列,并研制开发一系列摄影附件,摄影功能和操作都更为完善。它拥有6只配套镜头和1只附加镜头,其镜头数量在中画幅旁轴相机中是最多的。另外,玛米亚7 Ⅱ具有135相机同样的便捷,购买135全景转换套件安装在玛米亚7Ⅱ上还可以跟哈苏Xpan Ⅱ一样使用135胶卷拍摄24&65mm的宽幅照片,这种设计也是玛米亚7Ⅱ的一大卖点。   玛米亚7Ⅱ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的6&7cm画幅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920g的机身重量显得非常小巧轻便,加上旁轴取景相机中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配套镜头和最为齐全的功能,是购买中画幅旁轴相机的首选。      十、双反之王——禄来2.8GX   与单反相机相比,双反相机结构简单,更方面的制造误差都要更小;使用没有后帘的镜间快门不仅得到了近乎无声的拍摄效果,也带来的更小的机身震动;另外,体积和重量都要远远小于同画幅的单反相机,因此便于携带和拍摄。禄来无疑是双反相机的代表,而2.8GX又是禄来双反相机的代表作之一。   禄莱Rolleiflex 2.8GX 纪念版   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系列破产重组之后,禄来于1987年重返市场,而它的第一款产品便是禄来弗莱克斯2.8GX,底片规格为6&6cm,使用120胶片可拍摄12张。它从经典的禄来2.8F型相机改进而来,基本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加装了内测光系统和TTL自动闪光装置。禄来2.8GX的取景镜头为Heidosmat 80mm F2.8,拍摄镜头则是禄来Planar 80mm F2.8HFT。它采用康帕的镜间快门,1~1/500s及B门。它的左侧是调焦轮,右手负责按动快门及卷片、上弦摇柄,内置测光范围为EV3~18,胶卷感光度设定范围为ISO25~6400。   禄来2.8GX拥有中画幅相机里面最好的成像质量,尽管双反相机已经不再是主流的相机类型,但是我们在回望摄影的历史时,可以见到无数的传世之作出于这种类型的相机。时至今日,禄来2.8GX不仅是职业摄影师和相机收藏家们争相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仅存的珍品相机之一,在笔者看来也是最值得购买的相机之一。   后记:尽管胶片、数码双修对热衷赶时髦的人来说毫无诱人之处,但正如谁所说的那样,男人总是对机械类的东西感爱好,从Zippo到手枪,从汽车到航天飞机,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冷冰冰的机械相机。所以,假如你不仅仅把相机当成摄影的工具,更把相机当成把玩、收藏甚至生命的一部分的话,相信你迟早逃不出这些经典的胶片相机的魔爪。更何况,现在正是入手胶片相机的最佳时机。 ▼
想学习专业的系统摄影知识?▼如果你想学习更专业、系统化的摄影知识,加小海微信ixxss601报名。仅需¥100元一年,即可学习36次系统摄影课程 + 48次摄影大咖分享 + 上百部前后期摄影视频课程 + 作品优先点评,让你的摄影水平从零到精通。
  把你想看的关于摄影的文章告诉小海,小海就给你推送你想看的文章!   关注公众微信号:ixxsschina学摄影,看摄影,每天都有精彩摄影资讯。声明:本文由金陵热线网友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金陵热线立场。跟团游旅游相关:旅游报价 旅游首选 电话:400-090-5190
跟团游旅游相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片单反相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