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四川省青川县广元市青川县县城里开家手电筒厂需要投资多少……货源从

4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我的图书馆
4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青川县地图
青川县为广元市下属县,地处北部边缘,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处于中西部交接地带。周围与的、的、,四川省的、,的市中区、朝天区、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
青川县幅员面积3271平方公里,约490万亩,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辖9镇28乡,271个行政村,1952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中,占98%,有汉族、、、、等9个民族,其中回族乡两个。
县人民政府驻乔庄镇,邮编:648100。代码:510822。区号:0839。拼音:Qingchuan Xi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青川县-全县概述
青川县社区
青川悠久,文物古迹甚多。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自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为历代兵家之争,商贾必经之地。氐人曾在此建“仇池国”,历史上著名的、、,横穿县境东西,连接古丝绸之路。三国时著名的“蜀中三关”之一的白水关雄踞县城东南。
在县城附近发掘的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木牍,为研究封建社会初期的和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青川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融,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积淀。青川有着光荣辉煌的革命文化,红军在此英勇奋战,留下的传播着无尽的文化精神食粮。青川有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在元代就设置青川县,解放,今属四川省广元市,县政府驻地乔庄镇,距省会成都349公里。
青川县-历史沿革
青川县资源在中国的地位
青川县位于四川北部盆周边缘,自秦至今,境内建置已经2000多年,其治地多在乔庄、青溪、白水(今沙州)等地,交替重出,古称“蜀北咽喉”。东与陕西宁强县及广元市市中区、朝天区接壤,南连江油市和剑阁县,西邻平武县,北界甘肃省文县和武都两县辖地。
4月,长征经过青川,曾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分财物的革命斗争,并建立了县、区乡苏维埃政权组织。
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62军一部奉命解放青川,并于同年建立了青川县人民政府、青川县工作委员会。
青川1939年已有党员活动,党中央从延安派回的中共地下党员谈长青、史册到青川开展了迎接解放的革命活动。
青川有史无志。于开始编写,9月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书分六卷,下限至1985年,共130章,557节,图30余幅,彩照20多幅,计100万字,1994年被评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青川县夜景
青川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修志工作,成立了以历任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编纂领导小组。县级各部门也开展了编修部门(行业)志的工作,先后出版了、、、、、、、、、、、、、《土特产.灾害志》、、、、、、、、、、、、、、、、、、、等34部分志。《人物志》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市一等奖,、获市二等奖,《卫生志》获市三等奖。
青川被省委、政府、成都军区认定为革命老根据地,12月曾派团进行了慰问。
青川县-行政区划
青川县辖9个镇、25个乡、2个民族乡、1个:
青川县-自然地理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04°36′----105°38′,北纬32°12′----32°56′,处于中西部交接地带。周围与陕西省宁强县、甘肃省文县、武都县,四川省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市中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
青川县-人口及就业
全县总人口25万人,男女结构1.11:1,自然增长率4.5‰,其中非农业人口4万人。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9.2万人,占总人口的36.8%,高等教育1.5万人,占总人口的6%。城乡从业人员总数13.9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占81.7%,第二产业占6.8%,第三产业占11.5%。城镇劳动工资:平均工资5064元/人年,其中:服务业4780元/人年,制造业1928元/人年。
青川县-资源概述
青川县诱人的风景
青川物华天宝,地腴物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坡度大于25°的占幅员面积的73。8%,最高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春寒秋凉,夏短冬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随地貌呈立体变化。年平均气温13.7℃,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3.6℃,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雨量1021.7毫米,年均日照1337.6小时,日照率30%,无霜期243天。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巨大。
1、 土地资源
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0.01921万公顷,规划中工业用地0.00709万公顷,商业用地0.00059万公顷,住宅用地0.003万公顷,其它用地0.0035万公顷。
2、 矿产资源
青川县矿产资源
青川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已发现各类矿点70多处,矿种20多类。主要有:⑴、,平均品位0.1390~2克/立方米,岩金一般含金品位0~9.03克/吨。⑵初步估算储量20万吨,平均品位0.1099%。⑶,发现矿点13处,矿石平均含铜0.08~2.57%,金属储量7604吨。⑷,总储量184.89万吨,含量14.3~43.5%。含铁3.36~8.9%。⑸,探明矿点17处,估算储量2500万吨,矿石含铁30~52.15%。⑹,可采储量180万吨,平均发热量6450卡/千克。⑺,被专家称为“中华第一黑矿”,探明储量140.19万吨,矿石含油33.14%,焦油29.78%,沥清平均25%,灰分平均37.82%。⑻石英矿,分布全县,已探明储量B+C+D级1327.12万吨,D级27.1万吨,二氧化硅平均含量99%以上。⑼含镍蛇纹岩,探明岩体5个,其中Ⅱ号矿体控制蛇纹岩储量940.24万吨,伴生镍储量2.11万吨。⑽铝土矿,探明储量414.10万吨。⑾白云岩,探明储量8730万吨。⑿,发现矿体15个,矿石地质储量6万吨。⒀矿泉水,发现岩溶泉3个,水质优良,日流总量10.16~19.38万吨。
3、森林资源
青川县原始森林
全县幅员面积为3271平方公里,有林业用地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2.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公顷,疏林地面积为941.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为52767.8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4719.8公顷,苗圃地面积为6.3公顷,无林地面积为25452.6公顷。
全县有活立木蓄积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46019.1公顷,蓄积4016505立方米;防护林面积45314.2公顷,蓄积3801246立方米;面积5114.9公顷,蓄积209478立方米;特用林面积22725.0公顷,蓄积3444407立方米;有大径竹114.6万株,杂竹22吨。
全县现有4000余种、野生动物440多种,有、、、等珍贵树种,境内有占地73万亩的国家级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4、 水利资源
青川县电力产业设备
青川县属长江上游的嘉陵江水系,县境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有19条溪河流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河流有:、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蓄水量1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0多万千瓦。
解放以来,全县以农村水利为重点,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建各类水利工程1273处,工程洪水总量3206万立方米,有效灌面4.99万亩。通过各项工程,兴建了各类人畜饮水工程1400处,解决了10.63万人,8.399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全县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已利用量为1.068亿立方米,仅占11.3%,人畜饮水工程已利用量为364万立方米,仅占地下水资源的12%。
5、 旅游资源
考察旅游团
青川地处成都——剑门蜀道----广元皇泽寺、千佛岩----白龙湖----阴平古道、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平武报恩寺----九寨沟旅游线的中段。白龙湖的“秀”、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稀”,阻平古道的“奇”,战国墓群和文物古迹的“古”,构成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的白龙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位于剑门蜀道、黄龙寺和九寨沟等国家级风景名胜之间,与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金牛道、景谷道、阴平古道和国际熊猫旅游线交汇于此,集湖泊、岛屿、山峦、森林、峡谷、溶洞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等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旅游度假胜地和休养、疗养及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
6、 其他资源
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资源丰富,全县有3000万株,投产1500万株,年产核桃2000吨;以茶叶为主的绿色食品业,以“名、优”制胜,茶园19000亩,年产茶150吨,“箭竹牌七佛贡茶”、“白龙玉竹”、荣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黄山碧剑”、“白龙玉竹”、“白龙雪芽”荣获四川省第五届“甘露杯”名茶评比优质名茶奖;以、、、为主的山珍食品享誉国内外,年产木耳300吨、香菇700吨。以天麻等为主的中药材,以银鱼、武昌鱼、花白鲢等为主的名优水产养殖业,资源十分丰富,年产干天麻100吨、水产品500吨,蚕桑业发展迅猛,青川蚕茧质量上乘、产品出口免检,到2003年全县栽桑总量达8000万株,养蚕8万张,实现产茧4万担。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境内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等数十种可供观赏的野生动物,大草坪云海、、、,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阻平古道上的、、、、等三国文化遗址众多,是寻幽探古的好去处。
青川县在改革开放发展中,坚持以开放促开发,发开发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上形成了以食用、、林果、畜牧为主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已经建有电力、冶金、采矿、化工、食品、制药、森工等近二十多个工业门类,并拥有了以机动车灯玻璃、防火阻燃材料、铁合金、、矿产品、拼木地板等为代表的一批拳头产品。为了加强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212国道、108国道、川甘公路和宝成铁路穿越县境,县乡公路星罗棋布,8条出境公路为青川对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邮电、通信手段日趋先进,县城开通直拨国内外的5000门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无线寻呼,绝大部份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实现了通信的现代化;全县建起了3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形成了以国网为主,地
青川县-黑熊
方网为辅,覆盖全县的供电网络,不仅工农业生产和民用电价便宜,而且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城市功能、设施齐全,县城乔庄建成了四川省第四个省级卫生县城,广元市第一个市级文明县城,现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全县已达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全县被评为四川省文化先进县。由于青川有丰富的资源,低价格的电力,廉价的劳动力,闲置的厂房设施,优惠的政策,良好的外部环境等等,近两三年来,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已有20多个企业投资青川,到青川兴办企业,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对外开放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青川,山青水秀,魅力无穷,青川,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青川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带领全县25万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发扬“负重拼搏,团结争先,求实创新,富民兴县”的青川精神,沿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高唱“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角,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迈向二十一世纪。
青川县-旅游指南
自然旅游区
历史名胜古迹
毛寨省级自然保护区
青川县-毛寨省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上游山系和山脉之间,境内山峦叠障、沟壑纵横;高大的山体,陡峻的地势,让人疑为落入凡间的天神所化。区内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最高点海拔2344.3m,最低点海拔639m,垂直高差达1700多米,属深切割中、高山地貌。保护区土壤湿润,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降雨量1000mm以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毛寨保护区多姿多彩、四季分明的景致。冰雪融化,林区内绿意盎然,奇花异单争香斗艳,夏日,晴空万里,林区内高大的树木撑起了一方绿色的帐篷,置身其间,乐而忘忧;秋日,清风如一枝彩笔将林区点染得五彩斑斓:冬日,层层的积雪又为林区披上了银装。
金子山风景区
青川县-金子山风景区
位于青川县南部,东连剑阁,南接,西靠竹园,北毗。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覆盖率达59%。绵广高速公路横穿全境,距宝成线3公里。属系的之列,其山势雄伟,怪石林立,异峰突起,层岸叠嶂,禽珍兽异,鸟鸣獐跳,山青水秀,花果飘香。是一个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修身养性的旅游胜地。风景区博自然之气,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文化厚重、美丽富饶。传说当年牛郎织女一对有情人被王母娘娘活活拆散,悲愤交加的织女在被强行带走时,取下头上的金簪欲给牛郎,不慎失手从半空中坠落,碎裂的金簪散落在这里,为此,这里因“金”而得名的地方就有多处,除金子山之外,还有金山、金石、金院等。
青川县-金牛古道
又名石牛道,是二千多年前巴蜀地区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道路。它南起成都,过、、,越大、小剑山,经而出川,穿,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金牛古道全长约二千余里,在广元境内的一段计约二百多华里,其间山重水复,栈道相连,沟壑纵横,蜿蜓崎岖,最为奇险。
古白水关 在今青川县永红乡五里垭村,距垭下古城仅一江之隔。白水关地处古代交通线上,陆路北通秦陇,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龙江而上可得到,下可达,乃至,是一重要军事关隘。白水关最早见于史册是。法正为刘备分析当时形势时提到过白水关,他说:“鱼腹(奉节)、关头(即白水关)实为益州祸福之门。”法正认为当时进入蜀只有两条路,一是东沿长江取鱼腹(奉节)可入蜀,二是北从陆路取白水关亦可入蜀。因而守住鱼腹、关头是福,失掉鱼腹、关头必然有祸。晋人张荟载:“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载:“有关尉......”正因为白水关地理位置重要,秦汉以来历朝历代设关筑寨,派兵戌地,为了争夺白水关,这里战事频繁。
青川县-农业畜业
农业:农业人口21万人,可耕地面积37.96万亩,荒山面积50多万亩。粮食总产量11万吨/年,油菜2478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35元/年。
畜牧业:年出栏生猪16万头,牛3000头,羊6万头。
青川县-企业发展
1、 企业概况
青川县企业发展
依托自身丰富资源,大力发展全县企业。工业上目前主要建有电力、、、化工、食品、制药、森工等近二十多个工业门类,主要有西南硅砂公司、竹园电解发锰公司、万盛制药公司、宏兴公司、川光公司、防火阻燃材料公司、自然资源公司、青和资源公司、浙园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全县工业总产值1.88亿元(1999年数,90价),实现增加值6292万元;紧紧抓住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现已发展乡镇企业5400个,形成了以工业、建筑业、效能运输业、商品服务业和从事种养业等五大基础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近2万人,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50900万元(数),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乡镇企业各行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24.2%,实现了富民富财政。通过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建(引进)天然沥清矿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青川经济的快速发展。
2、 企业知名品牌简介
县目前主要以山珍食品系列、、资源开采等为主的产品结构,绝大多数产品在国内外都有较高声誉。其中天元牌黑木耳获全国二届农博会银奖;创新产品天元牌蕨根粉获二届巴蜀食品节特别金奖;沙州牌《儿咳宁》口服液获,99四川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星川牌天然核桃乳获,94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及,94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糠醛、75#号硅等产品还获得出口免疫权;天皇牌车灯、、、防火阻燃系列产品等都有较高知名度,即将研制开发成功的天然沥清盛称“中华第一黑矿”,是世界上罕见的天然氧化;处于筹备阶段的工业硅已受到国内外客商青睐。
青川县-经济概况
1. 对口帮扶结友情:
青川县发展概况
从以来,上虞市、对口帮扶青川县。上虞、诸暨两市本着“真帮实扶,携手共进”的原则,对青川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援助,有力地推动了青川县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是两市和浙江省科委、省物产集团等单位捐赠无偿资金450.5万元,无偿物资141.55 万元,合计592.05万元,建防旱池1000口,修公路10公里,建园500亩。二是发展水产养殖业,无偿为青川提供技术、资料和种苗,指导养殖母亲虾、武昌鱼,通过技物援助,使青川县水产养殖业有了长足发展。三是修建了5所希望小学,为青川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奉献。四是启动12个越温示范村建设,通过“五改三建”,发展经济项目,基本达到小平。五是引进合作项目50多个,活跃了青川地方经济,为青川民营经济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五是干部对口交流,挂职锻炼。青川已向浙江交流干部20余人,通过挂职锻炼,学习浙江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等经验,为青川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2.“九广”合作谋发展
一是从开始,“九三”委与青川县合作的养殖项目已获成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九三”江苏省委负责技术指导和银鱼种苗的提供,青川县依托丰富优质的白龙湖水资源,双方合作的银鱼养殖项目,大小银鱼长势良好,质量上乘,居全国一流。二是从开始“九三”江苏省委每年对青川县30名失学儿童进行助学援助。
3.建设项目
青川县企业发展
厦门明达玻璃成都有限公司青川硅砂分公司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的原料生产基础。1996年建厂,1997年正式投入生产。该公司依托青川县丰富的硅砂矿产资源,通过加工生产硅砂。经过技改和改制兼并,该公司步入良性化发展轨道,生产经营实现大跨越。现年产量达10多万吨,随着大矿山的建设,到生产能力达16万吨,达20万吨,实现满负荷生产运行。
4.如期实现越温达标
1986年青川县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扶贫的贫困县。历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解决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过去13年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把扶贫攻坚解决温饱作为全县中心工作和统帅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坚持资金跟项目走,保证扶贫资金快速发放到户。1998年和1999年两年全县共投入扶贫信贷资金2300多万元。三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种养林果业与扶贫产业。四是狠抓各项扶贫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13日通过省、市扶贫攻坚越温达标验收工作组检查验收,青川县贫困人口平均纯收入达到591。27元(90不变价),人均粮食产量达489.03公斤,“五个一”标准达50%以上,青川县如期实现了37个贫困乡镇、125个贫困村、12670户、51399人的越温达标。
青川县旅游区
青川地处川、甘、陕三省结合部,周围与三省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宝成”铁路复线、国道212线、九寨沟旅游环线横穿境内,境内有西南最大的人工湖----白龙湖,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县内有10条出境通道,交通、通讯网络健全、便捷,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青川是省内外重要的矿产原料基地,正在逐步建成嘉陵江上游的生态县,全省乃至全国的名优农产品基地县。青川人民依托境内丰富的资源,瞄准致富目标,巧打资源牌,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喜人,GDP以年均5%----7%的增幅上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0价)5.02亿元,工业产销率达95%,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5.2亿元,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举实现越温达标,县委、县府正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巩固越温成果,努力抓发展,迈步奔小康。行政区划:青川县辖37个乡(镇),271个行政村,1952个农业合作社。地形地貌:行政区划面积327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气象:年平均气温13.7℃,1月份平均气温2.5℃,8月份平均气温23.6℃,年平均降雨量1021.7毫米。
经济开发区
青川县竹园经济开发区始建于一九九二年。自建区以来,重点培育出浙园水泥厂、西南硅砂有限责任公司、青川电解锰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龙头企业,开发了一批以、、电解锰、等为代表的拳头产品。开发区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水电路三通,商饮服务配套,社会服务功能齐全。
开发区交通便利,宝成、绵(阳)广(元)、剑(阁)青(川)横穿全境,开发区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信息传递方便、快捷。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主要有、、黄、、、、、等,竹园小水沟石英砂岩矿为中国西南地区储量最大的石英砂岩矿。
为加快竹园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步伐,开发区管委会认真贯彻县委、县府制订的优惠政策。本着“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的原则,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信誉,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投资开发这片热土。
青川县-对外开放政策
1、 投资方式及规模
青川县一景
(一) 外来投资者的投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独资、合资、合作、兼并、购买企业产权或租赁、承包及合作双方认为合适的其他合法形式。(二) 投资新办企业立项不受投资规模限制。(三) 投资者可用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技术、品牌等)进行项目合作。
(一) 在青川县新办的企业可享受国家对贫困地区规定的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3年后,企业还可在3年内享受同级财政给予的相当于该企业实交企业所得税额的50%以内的补助。新办企业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可以按50%以内的金额由同级财政给予补助。县外兼并青川县严重亏损的国有、集体企业,可享受新办企业财政补助的优惠政策。企业吸纳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和减员增效分流人员,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主的,经批准可在底之前免征营业税及其附加、企业所得税3年。 对在新开发的荒山、荒地、滩涂上生产农业特产品()的,自有收入时起3年内免交农业。(二) 对新办企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除交市以上的部分外,3年内可按规定标准低限的50%以下收取。
3、 土地、厂房使用
青川县企业厂房使用
(一) 凡兴办生产性企业需新征土地的,其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按法律规定的最低限额计付,其中需新征用农用地的,除按国家规定最低限十四等标准计算向市以上缴纳的有关费用外,县级分成的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部分可以给予50%以上的返还。以划拨方式取得新征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免交土地出让金;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新征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免交县级分成部分的土地出让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原有场地作价入股或作为合作条件,或依法利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其他土地与投资者合营从事农、林、牧、渔业开发的,在合同期限内可不改变集体土地性质,由合营企业使用。以有偿出让方式使用存量国有土地兴办企业的,土地出让金除上交市以上的外,县、乡镇分成部分可视其情况给予50%以上的优惠。一次性付清的可再优惠5%,确有困难的先付50%进场,其余部分2年内付清。土地出让年限可以达到40年。 以租赁方式使用存量国有土地的企业,根据投资额的多少可免交一定年限的土地租赁费:投资50万元至1000万元的免交2----5年,1000万元以上至3000万元的免交6----7年,3000万元以上的免交8---10年。青川县可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其入股所获利润可留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
(二) 对投资兴办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出口创汇产品的企业,可视情况在一定时期内无偿使用青川县县闲置的厂房、设施等。
凡来县合资、合作、独资的企业,由其自行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实行用工自主,自主确定工资待遇、分配形式,企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管理解聘和辞退企业职工。
青川县概貌
(一)对来县投资合作的生产性企业(项目),符合“三有一不”条件(即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的,金融部门将对其与本县企业一视同仁,积极给予必要的流动资金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
在县的审批权限范围内,对投资者实行“一站式”办证服务,随到随办。按国家规定需要行业主管部门核发许可证或专项审批的,在收到完备的报批文件后1--2天内办完有关手续或提出审批意见。
(三)所有行政性收费都必须按收费许可证亮证收费。企业有权拒交并举报无证的一切乱收费。
(四)对兴办的重点企业实行领导挂牌服务制度,挂牌服务的内容:一是没有挂牌领导的同意,任何部门不得对企业进行检查;二是没有挂牌领导的同意,任何部门不得对企业收费;三是挂牌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征求企业的意见,检查优惠政策的落实况;四是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同时,建立外来企业协调会议制度。
青川县领导团
(五)凡来青川县县合资、合作或独资的企业,一律为无主管企业,只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不受任何部门任何单位的行政领导,不接受任何部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的指挥和干预。
(六) 凡在县投资的投资者及其家属,无论是农业户口或是非农业户口,都可自愿入青川县乔庄城区的非农业常住户口,除收取上交市有关部门及县公安等部门有关手续的工本费外,不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七) 在县的投资者,其子女在入学、入托等方面,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对促进青川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投资者给予应有的政治荣誉。
6、奖励对引进项目、引进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或者提供商品信息、推销本县产品取得成效的县内外人员给予奖励。
青川县-基础设施
1、 地方电力建设基本情况
青川县地方电力建设
全县境内河流纵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有25.97万千瓦,已开发的仅0.46万千瓦,占可开发总量的1.77%,新建水电站:装机2×200千瓦,桥楼电站装机2×1250千瓦,装机100千瓦,关庄电站装机2×100千瓦,青溪电站装机3台590千瓦,装机2×125千瓦,新顺电站装机2×65千瓦。并同时完成了电站供区的电网配套建设。因电力能源严重不足,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受到严重制约。为了缓解电力严重不足的局面,促进青川县县经济大发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势在必行。
2、 公路城市建设情况
青川县公路
全县形成了以县城乔庄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公路网络,县内100%的乡镇、80%的行政村、56%的农业合作社都通公路,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有公路0.25公里。现公路已达40条80段,总里程692.54公里。国、省、县道均实现了无等外级公路,县内有国道1条46.25公里、省道1条102.85公里、县道8条191公里、乡道13条220.24公里,林区专业道11条132.21公里,油路总里程达134.2公里,泥结碎石路316.7公里。全县已有出口通道10条,东通广元、、,、、,西上平武、,北上武都、。
城市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建管并重,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市政建设为龙头,以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并举。现城市建成面积达2.5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达90.82万平方米,其中住房面积达52.6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23.20平方米;县城改扩街道16条,总长达14.20公里,构筑防洪堤4.8公里;建自来水厂两个,日供水量达5000吨,供水面积4.70平方公里;城市绿化率为98%,城区人均绿地面积6.40平方米;各类环境设施均符合卫生标准,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
青川县-科技与文化
1、 科研机构:
&(一) 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青川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7月组建,县属16个业务部门设兼职科学技术情报员,收集传递科技资料,停止活动。复置至今,办理日常工作。(二) 食用菌研究所组建竹荪研究领导小组,设真菌研究室,对、、等进行人工栽植和袋料栽培研究,实验成功。大面积推广人工栽培竹荪等技术、香菇袋料栽培技术、耳椴木点种技术。几经易名,正式定名“青川县食用菌研究所”,选址青川县乔庄镇小坝。主要从事常用食用菌如、、、、、等的品种选育及制售原种生产种。,积极从事人工栽培研究,人工栽培实验取得成功。
2、文化服务机构
(一) 文化旅游局
青川县文化服务
成立于七月。直属单位7个,从业人员125人。主要职责是执行党的文化方针政策,主管全县文化工作的开展。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活动的繁荣,一手抓全县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工作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繁荣。
(二) 文化馆成立于四月,固定资产190万元,占地面积1014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被评为省一级文化馆。该馆现有国家书法家协会会员一人,省书协美协会员二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一人。该馆长期举办青川县少儿业余艺术培训班,为全县培训了大量业余艺术人才。
(三)图书馆始建于一九九一年元月,固定资产76万元,馆舍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28万余册。一九九八年达国家二级图书馆。二00一年将建成电子阅览室。
(四)新华书店
青川县新华书店
十月建成,主要从事图书、教科书的发行,文化用品、音像制品等经营,为广大文化生活者提供服务,满足广大读者需求。通过强化对教材、图书和音像制品的管理和“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占了图书市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年创利润30多万元,实现税金10多万元。先后被省、市、县有关部门评为“最佳收货店”、“以文补文”先进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红旗党支部”等,还曾被评为全国“爱我中华读书活动宣传发行先进单位”。
(五)电影公司成立,固定资产240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该公司通过内部整顿和改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文艺招待所其前生为县剧团,成立于。划归县文化旅游直属企业。现有固定资产80万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以“一流服务,优廉消费”的宗旨,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3、中小学数量及在校人数
全县现有各类中小学287所,中小学生36060人,其中:小学264所,在校学生27013人;中学(含高中、附设初中)23所,在校学生10027人。有教师进修校1所,普通高完中2所,职业高中1所。全县有教职工2900人。其中研究生2人,大学114人,大学专科711人。
青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地方风情,勤劳朴实的青川人民,共同构建了青川文化特有的风格。
(一) 健全的文化网络。全县现有县直文化事业单位7个,乡镇文化(中心)站37个,村文化室100个,形成了以县文化旅游局为主管,县文化馆、、新华书记、电影公司、剧团为龙头,乡镇文化(中小)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文化系统现有职工125人。一九九七年被评为“四川省文化先进县”。
青川县地方文化
(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以一年一度的“中国青川熊猫山珍节”、“青川县歌舞大奖赛”、“青川县农村业余文艺调演”为主,结合节假日庆祝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县每年大型文化活动均在10次以上,各种小型文化活动近100次。每年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50余期,培训人员近2000人次。群众文化活动已深入人心,颇受社会好评。
(三)繁荣的文艺创作。以《阳光潮》、《浅丘陵》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每年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出版近五十件。参与摄制的电视剧《记得那年深秋》在中央八台和四川电视台播出。书法作品在全国、省、市参展获奖年均上100件。摄影作品在省市参展获奖每年近20幅。以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为代表的舞台作品每年均有2--3件在省、市参演获奖。
(四) 高素质的创作队伍。全县现有各级各类艺术家协会会员96人。作协会员24人,其中省协作会员3人;书协和美协会员45人,其中国家书协会员1人,中国书协会员2人,省书协会员3人,省美协会员2人;摄影家协会会员15人,其中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人;市级音乐、舞蹈、曲艺协会会员12人。拥有一批年富力强,功底精湛,爱岗敬业的中青年文艺创作家。
(五)辉煌的前前景。青川县将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县级各类艺术协会将陆续成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川的文化艺术事业将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青川县-民族风情
青川回族的婚姻习俗
青川,是广元市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县,有2个回族乡(即蒿溪、大院),8个民族村。全县有回族人口近6000人。青川回族的婚俗在广元极具代表性。
青川县貌美的新娘子
青川回族的婚姻习俗可分为四个阶段:1.。提亲又称“看门户”,即由男方父母亲可以信赖的亲友为自己的儿子。一般情况下由男方父母看中本民族某一中意女子之后,请亲戚前去了解女方本人及家庭情况。2.。订亲又称“认房份”,俗称“认大小”。原因是订亲这天要将女方的父辈亲兄叔爸,娘舅娘亲请齐,由媒人一一介绍,该叫啥的就叫啥,被称呼者每人有一份情礼,还要给称呼你的人添喜钱,多少根据自己决定。经过认房份就算正式订亲了,自此男女双方都不得再向他人订亲或接受他人订亲。3.。青川回族的娶亲活动中有一项称“”(念喜经),也即证婚。由阿訇俗新郎,念“伊扎布”(确定的意思)意思是表示祝福。在这种情况下,新娘一般不出场,由男方的直系男性儿童替代。在“念配”前,阿訇一般要问明男、女双方是否自愿,如果男、女双方都回答自己愿结为终生伴侣的,阿訇才给予念配。念配以后,按习俗,家人还要往新郎、新娘的床上和来宾中撒一些、、子之类的果品,这叫撒“喜果”,意在早生贵子,代表了家人及亲友对新郎新娘的一种祝福。念配之后,还要举行闹洞房仪式,闹洞房还要给新郎的亲戚打“喜”(用红粉、红膏往脸上抹)闹洞房越热闹越好,以活跃气氛。4.。举行婚礼后的第三天,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到娘家后,新娘、新郎先要向女方父母请安,然后分头走访、拜会亲友。走访亲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男方认识女方的亲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男方以后加强与女方亲戚的联系。“回门”以后,即告结束。
青川县-宗教信仰
青川县伊斯兰教发源地
青川县有,、、和五大教派,经县政府批准恢复开放的寺观教堂有15处,其中伊斯兰教的6处、佛教3处、道教3处、天主教和基督教各1处。基本满足了青川县信教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为宗教界人士开展宗教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批准开放恢复的寺观教堂中,加强了依法管理,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各寺庙相继成立和组建了董事会、管理委员会,有管委主任管理寺庙的行政事务工作,上传下达,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宗教职业人员主持开展宗教活动。
青川县伊斯兰教的分布情况是:,座落在青溪镇大东街,有信教群众900余人,有宗教职业人员;桥楼清真寺,座落在桥楼乡河西村下屯里,有信教群众800人左右;前进古城沟清真寺,座落在前进乡黑家河;蒿溪清真寺,座落在蒿溪场镇西边,有信教群众1200人左右;大院花盖河清真寺,座落在花果村陈家园社,有信教群众1000人左右。
佛教有的,座落在青溪镇北门外,主神是佛祖和观音;宝蓬寺座落在县城乔庄的桅杆梁,主神是佛祖和观音,清云寺座落在营盘乡大瓦山,主神是佛祖和观音。
道教有三锅石的祖师庙,座落在三锅石乡五台山顶峰,离乡场镇约15公里山路,主神是真武祖师,乔庄座落在乔庄松树梁,主神是禹王大帝,竹园龙应山三郎庙座落在竹园龙应山,主神是三郎太子。基督教在沙州场镇,天主教在青溪镇干树叉。
青川县-名贵特产
青川七佛茶
产于四川省青川县,位于东北边缘,最低海拔580米,最高海拔2100米,茶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山脚四季清流妙漫,土壤肥沃,冬暧夏凉,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国伐纣成功后,苴国侯(苴国,今广元一带,国郡设于今老昭化,称葭萌关),用当地所产的桑、蚕、丹、漆、茶等上供给周武王,这是讫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遂有后人传颂的“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七佛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逐步开发出七佛秀芽、七佛贡茶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国际大奖二次(10 月获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名茶优奖、1999年9月获日本“无青川县茶会”科技开发奖)、部省级奖项五次(中茶杯、甘露杯、茶博会)、市级奖项二次;极大提高了青川七佛茶叶的知名度。
青川县七佛茶
七佛贡茶售价,极品:1800余元/斤,特级:800元/斤,一级:400元/斤;七佛秀芽售价,极品:1200元/斤,特级:600元/斤,一级:300元/斤;大宗茶售价在30-60元之间。产品畅销广元、、等省内市场,并远销到、等省外大城市,且供不应求。
七佛茶场现已成为集良种茶苗繁育、茶叶种植与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链条式企业。目前拥有无性系良种苗圃园50亩,示范园60亩,改造老茶园800亩,建良种茶园1500 亩,已建年产10000头绿色生态商品猪基地,常年可为茶园提供有机肥。争取到2005年,可生产高档名茶3000公斤,大宗茶50000公斤,实现产值210万元,税收40万元,为茶农人均增收260元。
青川县蕨菜
,别名蕨儿菜、鹿角菜、拳头菜等。蕨菜是凤尾蕨科蕨属中多年生。原产和。蕨菜是一种野生蔬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山坡阴地及林缘中。近几年来也开始人工栽培。
蕨菜中含有丰富的、、类、、、、、、等营养万分同时在医药上还具有驱虫、清热解毒、补气升阳、消肿利尿、驱风散寒、降血压和促进细胞更新等功能。
蕨菜是大家都熟悉的山野菜,在青川县国食用的历史悠久。主要是在春末夏初采收嫩菇叶作鲜菜食用,也可腌渍和晾晒制干。同时蕨菜的根部还含有大量,可以加工成淀粉食用。
是青川县名贵特产。又名竹菌,又“菌中皇后”、“山珍之王”、“植物鸡”美名驰名中外。唐代中已有记载,最早只有帝王才能享用。含高达32.8%。是一种珍贵的营养食品,也是一种优良的神经营养品,对治疗高血庄、高胆固醇及过多症有较好效果。近年进入国际市场,颇负盛名。常年各市场有大量可供交易货源。
青川县-5.12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6点12分第一个灾后医疗救助点在青川县医院广场上出现
2008年14点28分,青川县突发7级以上重特大灾害,持续10分钟,至13日下午13时,已发生强烈余震600余次,为青川有史以来第一次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此次地震的震源为四川省(详情&&),同日,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
青川县突发天灾,人员伤亡特别惨重。经初步统计,全县人员死亡800人以上,伤5000人以上,另有300余人尚在废墟之中,其中,木鱼初中学生宿舍垮塌,90余名学生被填埋,尤其是、、、、、、等乡镇损失极其惨重。
房屋成片倒塌,地震发生后,全县房屋全部受损,80%以上房屋垮塌,沙州、木鱼、板桥,大院、三锅等乡镇夷为平地,全县25万人无家可归。
基础设施全面瘫痪。供、供、供气、供、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部中断,短期难以恢复。群众安置异常艰难。全县25万群众无房居住,全部露宿在空旷地带,吃饭、饮水、睡觉、就医、照明等都面临严重困难。
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对青川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市长、市应急工作副总指挥长马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王振会,市委常委、广元军分区政委13日凌晨徒步赶赴青川灾区,亲临一线紧急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青川县委、县政府紧急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各方力量紧急投入救援,并火速派人徒步赴广元报告灾情。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青川抗震救灾工作在市长马华等市领导的指挥下,青川干部群众和省、市派往青川的救援队伍,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突出重点,科学施救,紧张有序地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周密部署救援工作。等按照“救人为先、确保道路、妥善安置、紧张有序”的理念,统筹各方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成立了9个片区工作组,奔赴36个乡镇查灾救灾,组成了死伤人员搜救、伤员救治、交通、通讯、饮水、食品供应、供电、帐篷搭建、宣传报道、死者善后处置、防疫消毒、安全稳定等12个工作组,定人定责定目标,迅速投入救援工作。组织武警、公安、民兵预备役和全县机关干部职工到农贸市场、东桥宾馆、县中医院、原环保局办公楼、木鱼初中4个重点死伤人员搜救点、4个临时伤病救治点、9个灾民集中安置点开展救援救助工作。
紧急疏散居民
全力开展自救。全县近20个小时与外界失去联系,县委、县政府冷静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充分调配、整合县内的生活物资和救援设施设备,正在争分夺秒地开展自救,13日中午12:30分,抢通县城至金子山的出入境公路。
青川发生6.4级余震 后山裂缝地带暂无垮塌2008年16时21分,四川青川又发生了6.4级余震,有强烈震感。青川当地政府第一时间表示,该县曾出现裂缝的后山暂时没有发生垮塌。
青川县城震感十分强烈,与5月12日当天的情况十分相似,震感持续1分多钟,由弱迅速至强并在震荡中逐渐减弱,有30秒钟的剧烈震荡,当时人员纷纷冲出帐篷跑到空地上。
这是5月12日以后当地发生的最大余震,地震发生后,县城内电力、没有中断,县城内声音随处可以听到,目前已收到人员受伤报告,但具体数目还不清楚,当地政府正在进一步核实并组织救治。
馆藏&1089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青川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