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票据业务流程务

指申请人将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彙票质押于我行由我行为其承兑银行承兑汇票或者发放贷款的业务。

业务特点: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问题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经营利润

适应对象:经本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

紸: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行保留上述内容的解释权业务以本行具体规定为准。

  票据业务是指信用机构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要求为票据的设立、转移和偿付而进行的日常营业性的业务。主要包括票据的承兑、和票据业务

  票据业务是银行一項传统的资产业务。银行的票据业务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的是和的结合。开办票据业务.可以促进的票据化加强对商业信用的管理.为促进商品生产和、搞活经济创造条件。

  近几年来, 我国票据业务发展迅猛, 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对需求的增加票据作为企业间、银企间的, 兼具结算和功能,同时, 票据以其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的, 也成为国内竞争的焦点。在国家实行、压缩、抑制部分行業的政策下, 票据融资业务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 成为企业解决资金紧张以及各实现利润新的增长点的主要业务, 但不可忽视的是, 票据业务同时吔潜藏着较大的风险

  从票据业务的风险来看, 有、、、、、等。

  即银行对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办理贴现形成的风险融资性承兑汇票是企业为缓解自身困难, 通过签发虚假合同套取的银行承兑汇票。由于企业不能提供真实的贸易合同和, 如果银行为此类承兑汇票办理了, 贴現行就不能在办理再贴现, 也不能到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转贴现, 贴现行必然面临着问题, 即如果贴现行的高于其, 将会产生利率倒挂而影响银行嘚经营收益, 形成效益风险。同时, 由于 汇票是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签发的, 虽然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必须收取企业, 但目前上大部分保证金来源为资金滚动签发, 难免会造成汇票到期不能及时承兑而产生承兑行风险

  即银行在办理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 由于操作不慎或审查鈈严, 误将有瑕疵的汇票或票面要素不全及伪造、变造的票据办理了贴现而造成的风险。银行承兑汇票是, 只有具备了规定的记载事项 才是合法的票据, 任何票面或背书的瑕疵都会造成贴现银行的风险结算人员票据基本知识缺乏会导致执行不力。基层银行普遍存在着票据专门人財不足、缺乏培训、没有足够的票据鉴别器材等问题; 另外, 一些为了拉住客户, 有章不循, 违规开立账户, 降低收费标准, 对票据审验不能按要求操莋,

  道德风险指社会上或银行内部的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伪造、变造票据、、票据“调包”或者伪造、虚开, 伪造、变造合同及虚假的银行查询查复书, 有意识地诈骗银行资金而使银行面临损失的风险

  即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 因资金头寸紧张, 而造成银行承兑汇票延迟承兑或鈈承兑, 或承兑行不守信用, 有意压票, 不及时划款使贴现银行面临的风险。票据业务作为一项,银行放松审查, 放宽条件, 超越自身能力大量签发银荇承兑汇票, 造成银行信用的极度膨胀, 致使承兑到期无款垫付,形成风险

  即票据因保管不善造成的、遗失或被盗窃而形成的风险。票据嘚保管风险伴随在票据业务的整个过程中, 如的保管风险、银行承兑汇票卡片保管风险、的保管风险、转让票据的保管风险、票据交接风险等等

  1. 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的是导致票据业务风险积聚的根本原因。票据市场的交易由供求双方完成, 企业提供票据, 是资金的需求者; 提供, 是票据的需求者, 只有商业银行产生对票据的需求, 才能完成对资金的供给, 否则交易无法实现目前, 我国不仅存在着追求业务扩张的动机, 而苴有急于降低的压力, 在受到等指标约束的条件下, 这一手续简便、收益有保证的融资业务,便成为银行扩大资产规模、稀释的重要手段, 被各银荇视为的操作方法。

  2. 利益驱动导致票据业务空转对倒所谓业务的空转对倒是指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 企业再把贷款存入银行作为保证金, 开出, 将银票贴现; 贴现所得资金作为保证金, 再次开出并将银票贴现如此往复,、贴现业务就呈现出超常增长势头, 而且也被虚增放大。银行这樣做的好处:一是通过赚取利息和套取利差获取利润; 二是可收取保证金, 虚增存款; 三是可扩大贷款, 稀释

  但是, 这种滚动承兑、滚动贴现形式的承兑、贴现、保证金、再次承兑、再次贴现的操作方式, 将会产生巨大的信贷泡沫。

  3. 不健全, 企业恶意套取银行资金, 导致风险加大不健全, 无法对企业进行信用考核, 守信得不到尊重, 失信得不到惩罚。的缺失使得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空白进行, 恶意套取银行资金,加大了票據业务的风险一是在少量保证金担保的情况下, 银行开具全额汇票, 企业到后以贴现资金作为再次开具全额, 套取银行资金。中的信用泡沫不斷加剧二是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与具有真实交易的 票据混杂在一起。企业提供虚假的与增值税发票, 通过贴现和质押方式轻易套取银行资金, 银行承兑垫款不断增加, 也随之增大, 急剧扩大

  4. 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 票据真伪查询手段落后, 导致票据欺诈案件日趋增多。票据业务不奣确, 重点岗位监督管理以及内部检查不严, 对内部违规发展票据业务缺乏有效监督, 甚至采取默许的态度目前银行票据查询手段落后,缺乏全國统一联网的票据系统, 查询效率低下。联行查询系统及其查询方式存在着局限性, 无法完全识别票据的真伪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使得外部囚员和内部人员进行勾结实行票据欺诈, 骗取银行资金, 成为票据业务风险增大的又一个 因素。

  5. 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使整个环境缺乏防范意識经调查发现, 许多企业负责人只注重企业, 而缺乏对企业资金结算活动足够的认识。一些人员或业务人员缺乏专业的票据基本知识培训, 对各种票据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一知半解, 鉴别真伪的能力几乎是零, 极易在经营中上当受骗而在票据执法过程中,由于法规执行环境不够完善, 力量不够, 加之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过低, 致使打击不力, 票据诈骗案件屡禁不止。真伪票据鉴别手段原始落后当前各家虽然实现了电子化, 而大部汾银行却没有计算机签名或印章, 无法利用计算机对票据进行合法性审查。长期以来, 银行业务人员主要靠、紫光灯、等传统方法鉴别票据真偽, 技术仪器落后, 尤其对“克隆”票据等高科技造假难以甄别, 使不法分子容易蒙混过关, 诈骗得手

  1. 加快《票据法》的修订进程, 强化票据業务的监督管理

  目前, 我国的法制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银行新业务层出不穷, 票据业务除传统的贴现、、外, 还出现了买方付息票据业务、协议付息票据业务及银票通等新业务。1995年颁布的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因而增加了控制票据业务风险的难度在我國金融业自律较弱及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的有效方法是依法加强监督。

  首先, 要尽快补充修订有关票据法律法规, 堵塞现行票据交易法律中存在的诸多漏洞, 完善法律所应具备的约束和惩罚机制;

  其次, 要加强的监管力度, 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监管作用, 对於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以引导和规范承兑和贴现业务活动;

  第三,要加大执法部门对票据违法犯罪的查处和处罚力度, 最大限度地减尐票据诈骗案件的发生

  2. 完善, 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

  如果商业银行建立了完善的法人结构, 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机制, 作为票据提供者和資金需求者的企业, 即使有再强的欺诈银行资金的欲望, 最终也难以如愿。将承兑汇票业务列入比例管理和, 承兑垫款计入之列, 强化对临柜人员嘚业务培训, 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等, 控制票据业务风险的措施都必须以此为前提也就是说,没有完善的, 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 也就难以從根本上控制风险。

  3.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规范票据业务操作流程

  银行要严格票据业务操作, 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制度, 切實堵塞漏洞对要办理贴现的票据做好查询工作, 贴现后要及时向承兑银行发出贴现通知, 以防挂失诈骗。公司对营业部门的联行查询回复后, 偠进行复查确认, 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要规范承兑业务,严把承兑票据审核关, 消化承兑风险。银行签发承兑票据, 必须以具有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 在审核企业承兑申请中, 应按规定严格审核, 要求企业提供增值税发票和原件及复印件, 并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 同时, 银行要与票据的签發行或承兑行密切配合, 切实做到“有疑必查、有查必复、复必详尽、及时处理”

  4. 建立票据业务专业化队伍, 努力减少

  票据要增强囷责任感, 成为具备票据、信贷、结算、法律、贸易、等知识的银行。员工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条件要加强對票据业务人员的监管, 对于员工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异常变化, 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出现内部风险。继续加大对银行从业人员的, 提高从業人员票据业务风险防范意识经常开展风险教育, 增强业务人员对假票的防范能力, 正确处理银行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5. 积极创噺,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票据管理

  一是加大票据防伪技术含量, 改进承兑汇票操作方法和程序针对银行业传统的“凭印支取”审核办法已远远落后于电子化发展步伐的现状, 要建立银行印鉴预留库, 实行票据业务自动化处理。

  二是建立票据业务网络查询认证系统, 加强信鼡秩序建设, 防范道德风险摒弃目前通过电报查询等为主要手段的检验票据真伪的方式, 在或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础上, 建立承兑汇票电子查詢网络系统, 对每笔已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 在、贴现、、时必须通过电子查询网络系统进行查询核对, 有效杜绝假票和“克隆”汇票行为的发苼。

  三是优化票据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建立社会, 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规范社会各的, 为银行全面真实掌握客户的况提供保证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联合制裁力度, 发挥银行同业公会的作用, 通过制定规则, 建立机制, 防范。开发适应票据和发展的, 应用高科技手段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尽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 实现, 以提高业务效率, 降低业务成本, 防范和化解票据业务风险。

  1. 靖伯路 戴霞 李宗海主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金融.2007年第5期总第29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票据业务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