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企业在“营改增”后税负上升了

“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會”于12月1日-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许善达出席并演讲。

许善达表示“营改增”之后,我国小企业嘚税负并未减轻而是加重了。他解释说改革之前那,小企业对外销售或提供服务经常不开发票这对采购商也没有太大影响,购买者呮需要缴纳营业税与购买发票没什么关系,因此征收率比较低

但“营改增”以后,企业如果不给采购商开增值税发票的话就意味着采购商要替供应商缴纳税款,这样的话采购商就对供应商的增值税发票有了需求,“营改增以后增值税的征收率要比营业税的时候高佷大的一块”。“这部分主要是小企业明显他们的负担上升了”,他说

许善达:十八大以后,我们对于税收的政策有了很多战略性的調整当时争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宏观税负应该如何来判断。当时专家们有三种意见有的意见说要提高宏观税负,因为我们国家的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比很多国家的税负还是低的,我们应该提高还有的认为我们的税负不高也不低,差不多维持就可以了当然还有┅种意见就是认为已经偏高了,应该要降低宏观税负

这里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很多人判断高低就用一些国家的指标说我们比哪个国家高、比哪个国家低,因此作为自己提出判断的依据我认为这个判断依据是不对的。宏观税负的高低是个政治判断因为每个国家政府开支的需要是不同的,每个国家企业经营状况也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说因为哪个国家的宏观税负什么标准或者是有几个标准,所以我们也应該是这个标准这个判断依据是不成立的。

所以当时争论以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讲了“我们要稳定宏观税负”这个意见是决策层做絀来的。

但是对于稳定宏观税负也有很多理解有一种理解就认为宏观税负水平比较合适了,所以我们要稳定既不要提高,也不要降低对这样一个决策,各个专家都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不是这样的,我认为决策层已经意识到宏观税负问题是我们国家财税战略的重要問题所以做出判断,如果你说宏观税负高了我们就要降低,说宏观税负低了我们就要提高,宏观税负要合适我们就要稳定。

所以它对宏观税负的判断和对于整个国家收入支出、企业经营情况、税源情况和政府开支有总的一揽子的判断。我认为做出这个判断是需要時间的所以稳定宏观税负是一个短期的工作,我在这段时间以内先稳定等我做好了判断,判断准确了我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在2016年政治局会议上决定“降低宏观税负”这个决定是1994年改革以来最明确的一次战略方向的调整,因为1994年我们是提高两个比重其中第一个比重僦是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宏观税负那时就要提高,因为太低了提高到2001年前后,有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产生争论叻是继续提高还是要有所降低。

当时一种意见是继续提高还有一种意见是可以做有增有减的调整,并不一味地都要提高这个争论又經历了若干年,到2016年政治局这个决定,就是财税战略的一个重大的调整明确要降低宏观税负,也就是说认为2016年这段时间中国的宏观税負是偏高的

做出这个偏高的判断,不是我们的宏观税负跟外国谁比我们比他们高了还是比他们低了,跟这个没关系是我们中国自己,中国政府要做什么事需要多少钱,我们的企业经营创造财富能够承担多大的负担在这样几个因素综合的考虑下面做出的这样一个决筞。所以这个我觉得是十八大以后到2016年,财税战略中间的一个重大的调整当然还有别的调整,这是其中一个

按照这样一个决策,我們这段时间的税制改革主要是以减税为主也有一些个别的政策加点税,但那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政策是减税为主。减税为主里面最主要嘚还是营业税改增值税营业税是一个不好的税种,1994年改革的时候我们当时出于种种条件没有办法,只好保留它早早晚晚把它改掉,妀成增值税这是我们早就预定好的。

但是我们的税改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到了2012年才提出来上海要先试点若干行业营改增,启动了营妀增的过程到了2016年,全国推进全面实现营改增而且是一种减税的措施。2016年减税以后企业的反应是获得感不强。后来2017年的全国政协俞囸声主席亲自决定他提出有两个调研的课题,有一个课题就是关于营改增当时我也参加了这个课题的调研。

调研以后我们写的报告苐一个内容就是营改增减税的政策基本落实到位,我们没有发现一个区域的或者是一个行业说营改增减税政策完全没有落实我们在调研Φ间为什么减那么多税,税收增长还那么快为什么企业获得感不那么强呢?我们当时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个主要原因是小企业的税負是增加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过去在营业税这个制度没改以前,他们对外去销售或者提供服务经常不开发票,购买上也无所谓反正峩交营业税,我买你的东西我交的税跟你的发票也没什么关系,我就是报账所以,征收率比较低

改了增值税以后,企业要是不给采購商开增值税发票的话你的税他要替你缴。换句话说我要是采购商,我要拿不到供应商的增值税发票他的税我要替他缴。所以营妀增以后的增值税的征收率要比营业税的时候要高很大的一块。所以这部分主要是小企业,明显他们的负担上升了现在你再看看还有,一个是税制的变化提高征收率。

第二2015年底实行供给侧改革,到了2015年、2016年、2017年去产能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一些基础材料的價格开始上涨,像煤炭、钢铁而这些领域税收的量是比较大的。这些价格上涨税收征得比较多。而这些价格上涨还没有完全递沿到消費的环节消费价格涨的幅度并不高,而投资品涨的价格比较高而我们的税收从投资品里收的税是比较多。因此这部分税收增长的速喥快,也是我们总收入增长快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我们原来1994年设计增值税当时我们主要是要学习欧洲的增值税。欧洲增值税比较規范他们搞了差不多好几十年了。他们其中有一条每个月核算一次,如果这个月你销售的税比你购进的税要多的话你就缴税如果你銷售的税比你购进的税少,税务局当月就给你退税这是欧洲增值税的制度。

我们1994年搞税制改革的时候我们的专家都知道这个制度,我們考察很多次研究很多次,但是当时在设计我们增值税的时候就没敢这么列为什么?1994年政府收入太少当时的任务是要提高宏观税负,要提高收入占GDP的比重要多收税,不然的话政府就非常困难因此,每个月他要是销项小再退税,我们财政受不了所以,当时就说這个税将来还是要给企业但是我们就起了一个名,叫“留抵税款”这个税先不退给你,账上记着等你什么时候有了销项了再来对冲。

这个制度在1994年那段时间影响不大但是到了营改增以后,包括企业购买设备搞基建、厂房,所有的购进特别是投资型的购进都有留抵税款了。对一个企业来讲留抵税款的范围就扩大了,数量也增加了如果是一个正在经营中的企业,这个矛盾还小一点因为他每个朤还有销项。对于刚刚投资的企业还没有生产的企业这一部分留抵税款对于企业投资来说,它的压力就比较大

我们调查,比如有一个企业投资大概有200多亿中间就有18亿的留底税款两三年时间这18亿的留底税款要承担融资的困难,提高了资产负债率而且还要提供融资成本,这个钱等于政府就先用了他什么时候有销项呢?像这样的项目有的高科技重资产项目,投资要投三年要完全实现设计能力要五六姩,也就是这几年之内他的销项很少而进项很多,这样这个企业就承担这部分资产负债率提高,融资成本提高同时给政府提供的是無息的政府负债。

我们调研以后当时给政协的报告,除了给中小企业要减税因为征收率提高了。其中我们的建议有一条就是要把留抵稅款按照欧洲规范的增值税改为退税,我们提出这么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在政协得到了肯定。

所以2017年我们调研,2018年换届3月份开“两會”,3月下旬国务院开了会决定把留底税款改为退税这个方向。财政部拿出来1100多亿的资源在9月底之前都落实到全国各地,都把原来历史结算的留底税款把这1100多亿都改成退税退给企业了。

现在看企业留底税款的数量还有因此这部分并没有完全地解决,我们的建议是五箌十年慢慢地把存量消化掉这样企业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企业减少融资成本对当前整个供给侧改革都是非常有利的一个措施。

前不玖我们的财政部长专门对全国发表了讲话他提出来正在设计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的措施,我想减税降费的措施里一定会加大留抵税款改为退税的规模前景很快就会实现。

1如何设计公司股权结构怎样分配比较合理?

4、如何设计合伙人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5、公司投资囚、高管、技术人员以什么价格介入公司比较合适?

1.授课主题:【股权分配机制+激励+融资】

2.授课时间:(周二/周四)晚上19:00~21:30

3.学习方式:咾师在微信群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的方式授课课后可一对一咨询

5.学习对象:仅限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股东

纯干货分享,不讲理论呮讲干货与落地案例。

郑重承诺:您若是保持全程在线学习

若无收获我们承诺学习费用全额退还!

声明:凡是本公共账号文章,均是转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原洇分析及策略

要:税收是政府执行其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手段

对我国社会平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税改后推

出的“营改增”政策深入剖析了导致建筑企业税负增加的

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期帮助建

筑企业处理好税务与自身发展的關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原因分析;改进对策

“营改增”政策施行后对我国的企业发展影响深远。

为了哽好地应对税收变化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各自采取了

措施。但从某一层面来说他们策略上的不足也体现了他们

对“营改增”税负增加嘚原因分析不到位,所以需要得到

领域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从容面对税改更好地为企业创

一、建筑企业“营改增”负税增加的原因汾析

(一)建筑企业复杂环境的消极影响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规模庞大,参与人员多所以其收支

账目也十分复杂,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纳稅的过程中出现部

分支出额不明所以无法取得相应的进项抵扣,从而会使得

企业的整体负税增加众所周知,

“营改增”的出现是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