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没有失独老人郭敏基金会

&&&&&&&&&&&&
推荐标签: |  |  | 
您的位置:&&& &&&&& &&&&& &&&&& &&正文
上海:失独家庭最期盼“生育援助”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下周将交付表决,目前以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呈现怎样的架构?记者从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了解到,本市户籍人口可享受的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待遇涉及六个方面。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自2004年实施至2012年底,8年里全市《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双方发证39.6万余对,单方发证25.8万余件。本市先后制定实施了《上海市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若干规定》《本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方案》《上海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办法》,其中六个方面的奖励补助涉及――
&&&&■ 晚婚晚育奖;
&&&&■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父母双方每人每月30元;
&&&&■ 年老退休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独生子女父母每人5000元,婚后无子女人员每人1万元;
&&&&■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父母双方每人每年1200元;
&&&&■ 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独生子女伤残的,父母每人每月400元;独生子女死亡的,父母每人每月500元;
&&&&■ 生育保险,2008年市人口计生委、上海保监局联合出台《上海市计划生育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独生子女保险计划。
&&&&同时,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关怀行动,扶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去年,本市出台失独家庭每月补贴500元的政策,而在政策扶助、生活关爱、心理疏导之外,有生育需求的失独家庭最希望能有“生育援助”。为此,去年底市慈善基金会“世代基金”项目在黄浦区小东门街道首开“失独大龄夫妇生育援助热线”,定点上海长庚生殖医学研究所、上海天伦医院,为有生育需求的失独、大龄夫妇开展医疗援助。热线开通以来,已接到500多位失独、大龄夫妇申请援助电话。
&&&&又讯 上海“单独两孩”相关生育政策调整将于下周初公布方案,如果你符合条件(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欢迎参加新民网上的微调查(网址:),一起来交流下你对是否生育“单独两孩”的心里话。(记者 姚丽萍)
[ 责任编辑:邰设慧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邰设慧
原稿件来源:上海失独父母搭建公益组织抚慰失独家庭-中新网
上海失独父母搭建公益组织抚慰失独家庭
  上海10月23日电(记者 宗晨亮)失去独生子女是父母最大的痛苦,然而上海却有这么一群坚强的失独父母,他们不但自己走出痛苦,且组成公益组织,为更多失独家庭带去心灵的慰藉。
  名为“构建关爱平台、服务和谐社区”的公益项目23日在上海启动。这个由失独父母组成的公益组织,将走进申城社区,并联合社会、企业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失独家庭。
  据悉,今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心理咨询工作室和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首次联手开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培训了专为沪上失独父母提供心理关爱的“志愿者”共26人。如今,第二批志愿者也开始参与培训。
  这些失独父母参与学习不是为了文聘,而是为了更专业地为其他失独父母提供心理辅导。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副理事长袁丽燕表示:“第一批学员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后,不仅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助人的专业技能,使星星港工作专业化、规范化。”
  在上海的许多社区里,有不少丧子或失独后从未走出家门或小区的人,他们悲观颓丧,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为帮助这些人,在这次仪式上,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将与爱心企业上海市静安区心灵导航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上海硕风国际旅行社、上海世基律师事务所爱心结对,联手为失独家庭打造身心健康的家园。
  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的理事、福寿园集团副总经理伊华表示:“公益组织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 与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联手开展专业培训只是个开始,借此与更多社会爱心力量联手,深入社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才是星星港想做的事情。”
>相关新闻:
>地方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北京:三类人群可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北京市民政局日前公布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北京市未来将引入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公办养老机构,将公办养老机构分成公办公营、公办民营和公建民营三种模式运营,并明确公办养老机构为政府供养保障对象等三类人群,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保障。
  失能高龄老人 纳入保障对象
  未来,哪些人群可以优先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在昨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意见,未来公办养老机构将重点服务政府供养保障对象、困境家庭保障对象和优待服务保障对象三类人群。
  李红兵介绍,考虑到失独家庭老年人群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且老无所依的特殊性,失独家庭中失能或7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将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的范畴。
  全面放开养老市场也是北京市今年养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公办养老机构除公办公营外,还将实行公办民营和公建民营两种模式。
  公办养老机构 不是&疗养院&
  李红兵介绍,公办养老机构要逐步将护养型床位比例提高到80%以上,公办民营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至少保留20%的床位,用于接收以上三类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今后要进入公办养老机构还需要完成入住评估,&公办养老机构应该是护理院不是疗养院,要提供廉价和适用的养老服务。&
  李红兵表示,在城市地区,可根据街道公办养老机构分布情况,按照集约资源、方便照料的原则,确定协作服务形式。在农村地区,原则上每3至5个毗邻乡镇组成协作区域,选择该区域内一所设施条件较好、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属公办养老机构,作为定点机构,接收区域内政府供养保障对象和困境家庭保障对象。
  此外,还要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改造工作,明确改造时限,逐步将护养型床位比例提高到80%以上。
  ■ 焦点
  养老机构非企业费用不会涨
  公办养老机构引入社会资本,会不会实行市场定价,造成养老费上涨的情况?昨日,李红兵在发布会上介绍,公办公营的养老机构将实行政府定价,而公办民营和公建民营这两类养老机构中,用于接收上述政府兜底的保障对象,价格将实行由发改委等部门根据成本测算和政府补贴等推算出的政府指导价,面向社会的床位则实行市场价。
  李红兵说,三类养老机构都不能注册成为企业,而是民办非企业运营机构,他们没有土地成本的概念,地上物的建设也由政府埋单,因此不需要转嫁到老人头上收费来消化建设成本,因此费用不会上涨。
  入住养老机构须先经过评估
  北京市民政局介绍,公办民营、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除拿出至少20%的床位用于接收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外,其余床位可用于接收其他有需求的失能老人。为了确保入住的都是失能老人,本市近期将建立公办养老机构评估登记和分类入住机制。依据对申请人进行评估的结果,安排在相应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
  李红兵透露,评估将制作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对老人能否自己吃饭、行走等6个方面进行评估,&一半都不能那就是中度失能,五六项都不行那就是重度失能&,评估结果将作为老人入住养老院的依据。
  &公办养老机构要体现公益属性,提供的是廉价和适用的养老服务,适用既保证不能劣质又要适度不过于奢华。因此,服务对象都将以失能和高龄老人为主。&李红兵说,普通的60岁以上老人将不再作为公办养老机构的主要接收对象。
  ■ 探访
  敬老院接收老年人 综合考虑困难程度
  昨日,记者从西城区牛街民族敬老院了解到,这家敬老院用于保障政府兜底对象的床位已经超过了35%。据悉,牛街民族敬老院共有220张床位,首批接收的78位老人均为街道的三无人员或患有智障、身体残疾的老年人。当时这些老人每月所有的费用不到1200元。
  牛街民族敬老院是2008年西城区民政局在原牛街敬老院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这是西城区的一家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由民政局作为法人,公开招标牛街商贸公司来运营养老服务。据了解,这家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是85岁,90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个。
  该敬老院院长杭金生告诉记者,未来养老院再接收新的老年人入住时也不再按顺序接收,而是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困难程度。他表示,公办养老机构即使是民营也要体现公益属性,在接收新的老年人入住时会考察他们的个人的情况和家庭的情况,按照市里的改革部署,继续优先保障失能和高龄老人入住。
  敬老院办公室主任李女士告诉记者,敬老院占地1万1千平米,土地都是免费使用,每年政府还要拨款给敬老院用于修缮。&因此我们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仍然能以低廉的价格服务困难的老年人。现在我们面向社会接收老年人的收费每个月是2700元左右,在主城区是比较低的标准。&
  ■ 链接
  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体系
  1 机构类型
  公办公营 政府拥有养老机构所有权,并行使运营权。
  公办民营 政府通过承包、委托、联合经营等方式,将政府拥有所有权并已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的运营权交给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
  公建民营 政府通过承包、委托、联合经营等方式,将政府拥有所有权但尚未投入运营的新建养老设施的运营权交给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
  2 职能定位
  公办公营养老机构 承担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职能。
  公办民营、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完成应承担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职能后,可利用空余床位为本市其他老年人提供服务,其服务收益应主要用于改进管理服务能力、维护日常设施设备等。
  3 接收对象
  公办养老机构接收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和其他失能或高龄的老年人。
  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分为三类:
  1.政府供养保障对象:城市特困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中的老年人;
  2.困境家庭保障对象: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孤寡、失能或高龄的老年人;
  3.优待服务保障对象:享受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待遇人员、因公致残人员或见义勇为伤残人士等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人员中失能或高龄的老年人。
  4 保障体系
  街道(乡镇)属公办养老机构 承担所在街道(乡镇)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职能,接收有入住需求的政府供养保障对象和困境家庭保障对象。
  区县属公办养老机构 接收街道(乡镇)属公办养老机构满员后转送的失能且高龄的服务保障对象。
  市属公办养老机构 接收优待服务保障对象。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511号20楼
电话:021-
邮编:200041&&&&传真:021-
上海慈善网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511号20楼
电话:021-
邮编:200041&&&&传真:021-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独老人郭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