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神舟七号相关信息号的信息?

只要读过初中都应该知道的四个有关神舟11号的知识
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11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是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由作为参加过神舟七号与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景海鹏担任指令长。飞船入轨后两天内完成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将在轨飞行30天。
此次航天飞行将会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这也预示我国航天技术以及载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国人为之骄傲。
在我们为国家航天技术进步而骄傲感慨的同时,大家会觉得这些所谓航天技术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离我们很远。但赛学霸小编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航天技术中的一些知识内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甚至出现在你初中的课本中。
如果你还未联想到相关内容那么就和赛学霸小编一起回顾初中有关航空内容的知识点吧。
首先,从航天飞船发射的瞬间就涉及到了知识点,没错——能量转换。在神舟11号发射时就产生了能量转化,其中火箭燃料喷射产生的大量热能转化为火箭的动能,也可以理解为化学能到机械能的一个转化。
其次,当两天后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时又产生了一个知识点——参照物。对接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两者仍高速飞行,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则神舟十一号相对静止。
然后,在完成对接后航天员将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由此又涉及到了失重环境中天平和测力计使用的知识点。由于太空中完全失重故天平将不能使用,如果要测量物体质量只能通过它的惯性效应。但有一点比较特殊,弹簧测力计仍然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通过弹簧的弹力测量力的大小,太空中弹簧本身与地面上并没有任何不同,因此仍然能使用。
最后,当开启飞行任务时又涉及到了一个关键的知识点,即机械能的变化。飞船在太空轨道绕地球运转中机械能是不断产生变化的,其中近地点动能最大,势能最小;远地点动能最小,势能最大;从远地点到近地点,势能转化为动能。
由此可见不管什么阶段的知识内容都是适用于社会的,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知识改变命运,也助推着国家发展。
最后小编在此也给大家科普一下,我国的航天技术史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纵观历史,我国已发射1-4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即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就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在国人的高度关注下神舟六号至十号也顺利发射。
今天,神舟11号的成功发射也将会给我国带来新的技术发展和新的领域革新。
在此,祝神舟11号飞天任务圆满成功,同时祝愿国家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赛学霸物理,更加专注初高中物理知识点,由浅入深,发掘趣味
结合知识点动态展示,带给你全新的学习感知,是一个可以边学边玩的掌上理化生平台所有问题分类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神舟号”飞船的信息?将你搜集的信息整理1下与同学交换.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神舟”载人飞船全长8.86米,最大处直径2.8米,总重量到达7790千克.从构型上来讲,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动舱和1个附加段组成.采取的是典型的“3舱1段”式结构.全部飞船依照功能还能分为13个不同的分系统.这13个分系统都是用它的功能来命名的,它们是:有效载荷、结构与机构、热控制、指点导航与控制、推动、电源、数据管理、测控与通讯、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乘员、回收与着陆、仪表与照明和应急救生分系统.这些系统分别布置在这“3舱1段”式结构的神舟飞船中,相互分工合作,完成1次太空翱翔.下面分别介绍各个舱段的情况:杨利伟基本资料姓名:杨利伟民族:汉诞生年月:日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身高:168厘米体重:65千克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是中国培养的第1代航天员简历/view/27767.htm...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