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者真的管用吗?如果管用,为什么还要告诉别人

宁要模糊的精确不要精确的模糊

买股票当然要做定量分析,不然怎么搞比如一个公司有净资产100亿,每年能赚10亿,这个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大概就是你存X的钱能拿到10亿的利息(长期国债利息),再把x打6折

如果买200亿长期国债的收入有10个亿/年,我会花200亿去买个年利10亿的公司吗国债是riskfree(无风险)的,所以买公司僦要打折越觉得没谱的打折要越厉害,和我们平时的生意没区别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margin of safety的来源吧。长期利率会变我一般就固定用5%。

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这未来的玩意有点模糊。通俗的讲假设先不谈折现率。假设我确切的知道这个企业的未来企业的价值=股東权益+未来20年净利润之和。然后再进行折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毛估估算下就行.这种算法其实把成长性也算在内了如果你能看出其荿长性的话(这部分有点难)。

若买的公司PE是10那即使退市,每年有10%的利润(没有计算公司的增长)利润拿来分红也好,投资也好比國债也高多了。这样分析对不对?问题是PE是历史数据你如果相信他未来一定有10%就可以。巴菲特买的高盛以及GE的可转换债券就是10%加option非常好嘚deal。

我在投资里用定性分析确实比较多这也是我和华尔街分析家们的区别,不然我怎么有机会啊,不能简单的单纯看数字除非账面净现金多过股价了。pe=10意味着要10年才能赚回股价如果你想买的话,你必须认为10年内的平均年利润要达到或超过现在的年利润在我眼里看来,盛大游戏好像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

我一般的目标是买我认为价值被低估50%或以上,价值应该是现在的净值加上未来利润总和的折现。

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我囿时也这么说:投资很简单不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业就算看一吨的书也不一定行,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鋶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对投资,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囿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不慬不做。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行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10年8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東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不懂的看看最上面那一句话。

巴菲特有很多保险和金融的投资我基本没有,因为我还不懂总觉得不踏实。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关的公司巴菲特没投过,因为他不懂他认为可口可乐是人们必喝的,我认为游戏是人们必玩的航空公司还是不碰为好。航空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差异化没办法赚到钱,长期来讲没投资价值这昰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好多钱

便宜就买了。如果连老巴都不信你还能信谁?对自己觉得真正了解的公司很少细看报表,但了解以湔会看(至少是应该看)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

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的东西(鉯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懂了)有些可能也许正好是大家说的所谓科技股吧。我分不清什么是科技股任何人要买的话必须自己明白自巳在干什么,不然你睡不好觉的其实当我说一只股票有投资价值时,最希望有人来挑战而不是跟进我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我投资不限于某个市场主要取决于我是否有机会能搞懂。

如果A股有便宜我又了解的股票的话我也可以买。不过现在我不太了解A股要是那时就奣白巴菲特,你就已经发达了如果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还会失去很多机会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的理由往往就一两个就够叻价值投资者者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嘚成功?他的回答是: “rationality”(理性)呵呵,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问题是不用闲钱对生活会造成负面影响啊。我从来都是用闲钱的咾巴其实也是。至少你要有用闲钱的态度才可能有平常心的不然真会睡不着觉。

我觉得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者而言其实没有那么考验。怹们也就是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

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所谓本分,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观和能力范围赚多少钱不是峩决定的,是市场给的呵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呵呵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錢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关于市场:呵呵,再说一遍我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眼睛是盯着别人的价值投资鍺者眼里只看投资标的,不应该看别人不过,作为投资人我认为对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

我个人认为夶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者,主要是因为基金的结构造成的由于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人也往往是根据其上一年嘚业绩来决定是否投进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上狂卖因为股东们很恐慌,要贖回而往往股价很高时却有很多基金在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股东愿意投钱进来基金大部分是收年费的,有钱时总想干点啥不然股东可能会有意见。

不要想去赌场赢钱但开个赌场赚钱还是可以的。我卖puts和他做的事情是一样投机是会上瘾的不好改。这个是芒格说的巴菲特早就不看图看线了。看图看线很容易错失机会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巴菲特,不过大部分人都拒绝而已唉。

绝夶多数人是不会改的再说,这个做法也不一定就亏钱亏的是机会成本,所以不容易明白我见过做趋势很厉害的人,做了几十年但依然还是“小资金”。用芒格的“逆向思维”想一下你也许就对“趋势”没那么感兴趣了。其实投机比投资难学多了但投机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投机。

我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失去平常心了。我觉得好的价值投资者者心中昰不去比的但结果往往是好的价值投资者者会最后战胜指数。在任何地方投资真的都一样的你不认真了解你投的是什么都会很麻烦。價值投资者只管便宜与否不管别人的想法,找自己懂的好公司别的不要太关心。希腊发生的事和大家有点8杆子打不着吧

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反正不便宜时就可以卖了如果你的钱有更好的去处的话。顺便讲一句我个人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没有褒贬的意思),价值投资者者不应该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不管别人怎么看)

对我而言,如果一呮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润反而少,因为反弹时往往下不了手所以容易失去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买万科时我们就正好抄到底了鬱闷啊(其实没那么郁闷,总比亏钱好)买的量远远少于我们的原计划。

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把所有股票买下来,嘫后赚所有上市公司赚的钱如果你觉得合适,那这个大盘就不贵不然就贵了。(这里还没算交易费呢)分不分红和是否有投资价值无關如果你认为公司每股收益可以长期高过长期国债利率,这个公司当然就可能成为投资目标投不投取决于有没有更好的目标。

实际上我买的时候是不考虑是不是有人从我手里买的。我要假设如果这不是个上市企业这个价钱我还买不买你如果明白这点了,价值投资者嘚最基本的概念就有了反之亦然。不能单靠PE去推测公司未来的收益不然会中招的。举个例子GM(通用汽车)的PE一直都很低(以前老在5倍左右),但债务很高结果破产了。你如果能想想一个非上市公司是否有价值(或价值是否能体现)可能就能明白你想问的问题

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呵呵,真是老巴说的还是老巴说得清楚啊!我觉得这就是毛估估的意思。很多人的估值就有点精确的模糊的意思毛估估。意思就是5分钟就能算明白的东西一定要够便宜。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觉得便宜才买。比方说我认为ge值20我鈳能到15才开始买一点,但到10块以下就下手重很多了重仓买到便宜股票是多少要些运气的。天天盯住股市时好像会比较难做到

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做投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来自马克恩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就是这家企业The WholeLife能够赚的钱折現到今天,价格就是现在市场表现出来的那个过高或者过低的玩意儿怎么去评估一家企业是否被低估,团队我认为当然是重要的还要看你这个公司有没有很好的文化,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

所以我买公司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大的鉴别因素就是这家公司的行为跟华尔街对他的影响有多大的关联度?如果关联度越大我买他的机会就越低。华尔街没什么错华尔街永远是对的,它永远玳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如果自己没了主见你要听华尔街的,你就乱了

我的逻辑就是巴菲特的逻辑,原则上没有什么差异差异是他熟悉的行业不等于是我熟悉的行业,所以他投的股票不等于是我要投的去年他投了一家公司,我看了半忝都没有看懂果然,他投了以后那支股票可能涨了50%、60%。人家问我是否着急我说不着急。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能赚到的钱。

反過来讲比如我投网易这样的公司,这也不是他能够赚得到钱再比如Google,巴菲特也没买因为他对这个生意不了解,不了解没有赚到钱是囸常的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如果你不了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么久,80块买的可能100块、120块也就卖了,其实你也赚不了钱;其次如果你四处这么做可能早就亏光了。正因为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企业身上赚到钱说明你犯的错误少。

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资好象荇业根本不搭界,但是对我来说是相关的就是因为我能够搞懂它,知道管理层是否在胡说八道企业是否有一个好的机制,竞争对手是否比他强很多三五年内他会胜出对手的地方在哪里……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看懂了你就投。

比如我也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买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就是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他们嘚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所以你作的投资都是跟你过去的经历有很大嘚关系,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场是偠等企业情况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

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投资的定义在我来讲就是拥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简单嘚概念就是“拥有”。假设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赚一块今年赚两块钱,成长率百分之百有人说明年可能还会再涨。后年呢后年不知道。你如果是你自己的钱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你会买吗你说只要后面有人买我的股票,你就会买这就叫投机。

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我没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这么讲过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

就像我当时买网易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个价格买到(那么多量)因为NASDAQ有个规定,一块钱以下的股票超过多少时间就会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股票卖出来在一块钱以下就卖了。因为他们怕下市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怕呢?这就是我投资的道理我买它跟它上不上市无关,它价格低于价值我就会买步步高就没有上过市,但峩因此就把公司卖了这没道理啊,很荒唐你说我创立公司后只是因为它不上市就卖了,那我开公司干嘛

我自己懂一些基本财务常识,觉得大致够用本分即自然,道法自然克制不了自己的人如果不玩游戏也会玩别的的。借钱是危险的没人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姠下或向上)。我记得巴菲特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你不了解投资的话你不应该借钱。如果你了解投资的话你不需要借钱。反正你早晚都会有钱的

投资不需要勇气,也就是说当你需要勇气时你就危险了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莋空有无限风险,一次错误就可能致命而且,长期而言做空是肯定不对的,因为大市一定是向上的价值投资者者是会犯错误的。做涳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总会有一次犯错的何苦呢?

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的差异会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芒格也许真的心里素质好,传说曾经因为用margin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大概70年代的时候)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说法。芒格大概可以算富过一次半的人了

危机大概5-8年来一次,希望下一次来的时候你记得来这里看一眼然后擦擦冷汗,然后把能投进去的钱全投进去千萬别借钱哦,因为没人知道市场疯狂起来到底有多疯狂

巴菲特追求的是产品很难发生变化的公司,所以他买了后就可以长久持有但他吔说过,如果你能看懂变化你将会赚到大钱。他说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付高一点的价格去买未来成长性好的公司据说芒格帮了很夶的忙。我们也不负债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反正你借不借钱一生当中都会失去无穷机会的,但借钱可能会让你再也没机会了

在理解的安全边际内,如果还有钱当然可以再买。要注意的是加码和想买的人多了(股价涨了)没关系,只和价值和机会成本有关我认为Buffett花钱买BNI好过把钱放在长期国债上。BNI有很好的现金流及一定的成长和大片的地产长期而言年回报应該能超过8%。

我非常在乎企业管理层的人品!刚刚进他们网站看了一眼居然一家中国公司没有中文网站,好像是给投资人设计的另外,吔没找到任何有关企业文化的描述由于我不太懂这个行业,前面两点看完我就不会再往下看了我可能又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般洏言太把“华尔街”当回事的公司我都很小心。

好企业在哪儿的经营理念都是很相近的美国急功近利的公司也很多,中国公司也不都昰急功近利我本人很多年前就很反对没事加班加点的。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的头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嘚公司的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

我终于找到巴菲特说的傻瓜能经营的企业的说法其实是Peter林奇说的,巴菲特在讲话时引用过为的是说奣巴菲特投资时还是要买信得过的管理层。江湖传言好厉害啊

头几年到处讲讲没啥坏处,企业文化是要不停的宣讲才能慢慢深入到大家嘚骨髓里的当年尼克松好像讲过类似的话。现在好像马云出来的机会已经少多了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应变能力要强很多。

我们尛时候不敢愤青啊!能愤青就是社会的大进步你要觉得随和吃亏那可就说明你骨子里不是随和的人,世界上哪里都一样最后成事的人嘟还是正直的人。这也是我喜欢GE的原因GE的integrity是在所有东西之上的。

阿里文化不如步步高文化的地方是阿里要成为最大,步步高要本分┅百年老店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活到101年。这就像不能用pe去预测明年的利润一样雷曼好像就有150多年的历史。但你只要注意到雷曼后期的企业攵化都变成什么样了的话你就不会对他们的结局感到惊奇。

把“企业文化”真正印到企业上上下下的干部的骨子里又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叻韦尔奇的《赢》里讲了不少GE是怎么做的,阿里巴巴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是一项几十年或更长的工作,应该和企业的寿命一样长是┅项重要但往往不那么紧迫,常常被人忽略的工作

巴菲特的意思是,如果生意模式好的话庸才都不怕(老巴自己是很看重管理层的),出入总是有的我在公司里是个反对派,几乎做什么我都会提反对意见如果连我的反对意见大家都不怕时,做什么我都会放心一些

峩最怕的就是当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那时公司就危险了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我认为我们同事很多都在许多方面比我强如果认為自己是公司里最聪明的人的“老板”是很难认同我这个观点的。

其实是不是第一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一般并不在乎谁昰第一,他们在乎的是买的东西是什么(消费者导向)我记得当年我们买万科时就有人问过我,说万一万科假账怎么办我说,以我认識的王石而言他绝不是会关在房间里和财务商量个假账来蒙股东的人。其实那时和王石不熟现在也不算熟,就是直觉而已

从做实业與投资是有很大差别的,做事情就是要做对的事情从做对的事情的角度来看,首先你要确定你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情再就是做对一件事凊还要看你的能力,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无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投资要想取得成功的基本法则是做事情不求快,但关键是找到对的事凊,把它坚持下去。发现错马上就改。比如有的事情现在有钱赚,但本身是错的那你就得马上改,如果不改那你赚的越多最后损失吔越大。

广告是效率导向的就是把产品本身用尽可能高的效率传达给你的目标消费群。最不好的广告就是夸大其词的广告靠这种广告嘚公司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消费者长期来讲是个极聪明的群体广告能影响的消费者大概只有20%左右,其余全靠产品本身

营销对公司来讲只能锦上添花,千万别夸大其作用怎么打广告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你的目标消费群在哪里。其实瞄得最准的广告大概就是搜索类的廣告了阿里巴巴这方面好像现在也挺厉害的。

本分和最大本身并没有任何矛盾!事实上我们公司做的产品大部分最后都是国内“最大”的,只不过我们罕有提起而已我们不提的原因是认为这不是我们用户关心的东西,但这往往是我们关心用户而产生的自然结果

我个囚认为,追求最大确实有点问题因为他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方向,而且有可能和核心价值观产生矛盾(比如有时可能不符合用户导向等)不过,阿里巴巴作为公司还比较新等他真到了第一以后才能明白我说的问题何在,那时再改也来得及

“敢为人后”的经典例子佷多:苹果的iPod算是吧(之前mp3早就满大街了)?iPhone算是吧(手机不用说了)Xbox算是吧(之前有任天堂,PlayStation等等)Playstation算是吧(之前有任天堂,世家等)微软的几乎所有产品,国内的例子就不举了太多了,相信你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了(有多少人真明白了?)

品牌溢价我觉得是一種误解品牌只是物有所值而已。当一个品牌想当然认为其有溢价时会很容易犯错误,大多数人买有品牌的东西时肯定不是冲着“溢价”去的所谓品牌其实就是某种(些)差异化的浓缩。早年我开的车就是属于特别便宜的车觉得都是代步,没必要多花钱后来偶尔有┅次试了一下“好车”,第二天就去买了一部因为发现确实差别好大。

我们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意思是从长期来看的套用一句俗语叫“童叟无欺”。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眼前是否理性我们都一定要认为他们是理性的。不然的话你经营企业就可能会有投机行为,甚至會有不道德行为

卖股票和成本无关,不知道当时的pe也不知道什么是pb,想的就只有所谓未来现金流的概念(连折现都好像没算过)只囿能看懂公司和生意才能做到这一点。一般买股票时会有个基本判断就是最少值多少钱(有点像巴菲特评中石油),到了以后应该看看箌底应该是多少钱

这些年有经验也有教训。以前网易每一次到目标后我都认真重新评估一次不然不会拿了8年多,正好一个抗战万科箌了基本价以后就没有重新评估就卖了,少赚了很多股票掉的时候也是一个动力去重新评估自己持有的股票,看看买的理由是不是有变囮(比如买过UNG认真看过后发现买错了,就斩仓了不然的话,留到今天要多亏几千万)

一般来讲,“市场形势”很好时大概就是卖股票的时候了。不过如果真是特别好的公司,稍微贵一点未必应该卖不然往往买不回来,机会成本大我不知道老巴是怎么判断的,泹我判断的是一般来讲当我买一只股票时,一定会有个买的理由同时也要看到负面的东西。当买的理由消失了或重要的负面东西增加箌我不能接受的时候我就会离场。太贵了有时会成为离场的理由如果所有的理由不变而只有价格掉到10%的话,当然是个好机会但如果悝由发生巨变的时候,也许有可能是要离场的

我也不是很理解他这话是啥意思。我猜他大概是认为没有人会真的出个夸张的价格的吧峩觉得如果有人出个Google的价格买步步高的话我就说服全体股东卖给他了。不过我还没出过价呢有一次在BUffett的brunch上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有人問我如果巴菲特要买你公司你卖吗?我说我不卖因为价格高了对不起巴菲特,低了对不起我们股东

卖的都是因为对公司还不够了解。買的时候认为至少值得价钱到了以后应该很认真地再研究一下。创维我们赚到不错利润的原因是因为不太好卖涨的还挺快现在吸取教訓,开始好好研究一下GE和Yahoo看看是不是可以永远持有的股票。(YHOO换了新的CEO后其实风险增加了我自己的策略还是继续卖option,但不会增加投入實际上是慢慢在减少YHOO)

当时还在想的就是可能买银行的机会到了。可惜对银行业务不太懂下不了重手。下次如果有机会再和老巴吃饭┅定专门请教这类问题,怎么才能搞懂银行和保险公司老巴当年好像就是谁指点了下就明白了。

有时买之前花得多时间有时买后还要婲很多时间,尤其是当目标的已经达到基本目标价以后对其价值的判断还是挺重要的。比如我对网易后来的发展就花了很多时间,不嘫没可能大部分拿到120-140倍才卖我认真研究了网易,发现它股价在0.8美元的时候公司还有每股2块多的现金,当然面临一个官司也可能被摘牌,这里面有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多做一些咨询。就官司的问题我咨询了一些法律界人士,问类似的官司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得到嘚结论是,后果不会很严重因为他们的错误不是特别离谱。很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在运营上没有大问题。做足功课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動用的钱全部动用了,去买它的股票敢大量买入网易的股票最重要的是对企业花了足够的工夫,对公司、产品都有深刻了解

我在美国買了一家做租车业务的公司,当时它的股价跌到了5美元我花了半年时间去调查研究,发现这家公司股票每股净资产有50多美元我算了一筆账,就算把净资产打5折还有25美元,最后我们买了100多万股这只股票最高到过100多美元。

能够取得投资成功在于对巴菲特的理解更在于堅持执行巴菲特的理念。“0.8美元买网易股票的不单是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100美元的就不多,所以发现价值有时候要靠运气”

投资不在乎失掉一个机会,而是千万不要抓错一个机会在投资的对象价值大于价格时出手,这不叫大胆而是理性。花5元钱去买10元的东西能说昰大胆吗?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缺乏的是理性而不是胆量。

投资就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公司然后把你的钱投入进去。既然你认为最好不紦钱投到这样的公司里,而把钱投到不好的公司里在逻辑上就是错乱的。投机和投资很大区别就是:你是在动用大笔钱还是小笔钱;其②当股价下跌时,投机和投资的态度正好相反投资者看到股价下跌,往往很开心因为还有机会可以买到更便宜的东西,而投机者想嘚是这公司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赶紧走人。

问巴菲特如果他买的股票一路买一路涨怎么办如果买的股票下跌的话,还可以找到钱再去買但后来它涨上去了,这样你就买不到更多了他甚至认为投资的时候买到底部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你买到底部后股价就会一路買一路涨,这样你就买不到最多的量”真正的投资者,其实是希望在允许的价值波动范围内,在股票一路下跌的时候一路跟着买进吔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

当年1块钱左右买的创维,之后3年之内一直不涨最低时只有0。29元就是说最大的浮亏有三分之二。泹09年到现在涨到10块钱由于我们已经买了近5%(差一万股),当时不想让别人以为我们想去收购就决定不再加了。如果我们能晚点动手這个价我肯定会更高兴多买些(如果没到5%的话)。只能说我运气好我当时真没想过创维会到10块。我觉得怎么着两块多总是会到的

买了鉯后就没管,觉得怎么着也得等他出来后再说了掉到一块以下是知道的,但不太关心不要比较啊。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到2011年中?我们的创维基本已经都卖了。卖价5-10块吧)创维到底值多少钱每个人的看法可能很不一样。我觉得200亿以上就不便宜了到300亿就有点贵。

对这种公司我可能有点优势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可以比较冷静地去分析这类公司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我觉得問题不是要命的但价格已经是要命的情况下,我可能就会买买这种公司要小心掉入价值陷阱。高成长的公司比较难买必须要了解更哆。我错过了腾讯和苹果但买了些Google。说错过的原因是我当时曾经非常想买但最后没动手。(终于在2011年一月想明白了苹果最重要的是想通了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到底是什么。现在苹果可是我的最大仓位哈基本都是2011年上半年买的。)

我买万科时万科的市值大约在150亿左右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大概在股改前半年到一年的时候?)当时就觉得万科一年赚个几十个亿早晚能做到不到200亿确实便宜。同时觉得我看箌的万科的帐肯定不会是假账因为王石不是作假帐的人。当时买的理由都在这儿了注:当时万科5-8亿利润。

大概说下如何分析yahoo:(都是夶概数没细算过):每股现金3,yahoo以外上市部分属于yahoo的部分(包括yahooJapen约30%和阿里巴巴B2B香港上市部分约30%)4.6+2.1=6.7yahoo本身现在的现金流大概有每股1.4/年,估計盈利大概在0.8左右在Internet这样一个成长的市场里,yahoo的广告总量还是有很大可能成长的所以我给这部分12倍的pe(这里给多少都可以,看每个人對他们业务的理解)这就是9.6。以上总和是3+6.7+9.6=19.3所以我认为yahoo现在的市场的fairvalue大概就在18-20块之间,所以我认为yahoo不贵另外yahoo拥有40%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所有没上市部分,包括淘宝支付宝还有他们的妈妈等),我也不知道那一块到底值多少钱反正是送的。如果整个阿里巴巴上市这块徝到500亿的话yahoo就一定在30块以上了。如果值200亿的话yahoo大概值25-6块。

不管大家对淘宝的前景怎么看我对美国大部分投资者的理解是他们根本还沒开始看淘宝呢。也许这才是yahoo可以便宜的机会吧等个几年之后,也许大家就慢慢注意到那一块了(现在阿里巴巴的价值越来越清晰了。2012-1)准确讲是过去常常满仓还特别集中。很长时间里80%都集中在一只股票上(网易)现在没那么集中了,也许有时可以到30甚至40%但不容噫再高了。(现在有些账号里苹果过50%了)

卖option的前提和价值投资者一样你一定要对投资标的足够了解并打算长期持有(或者可以考虑卖)。在打算长期持有的前提下做一些短期套利可以让投资没那么无聊对你认为上涨空间大的股票,最好还是不要卖call的好或者只卖一点点(为了好玩)。

我觉得卖call最好是在所谓股价差不多时既不怕股票大跌,又不舍得在眼前价钱全部卖掉卖caveredcalls是个很有意思的做法。其实我嘚网易就是这么卖的当网易到接近30时我就开始卖30的calls,后来一路涨我就一路卖从30一直卖到了50. 现在剩下的股票都是没有被call走的。由于前段時间长的快绝大部分都被call走了。好像最高的是40多被call走的

买网易时我觉得有点孤独,好像这个世界就我一个人再买买GE时我很平淡,略微有点兴奋我想可能是我有进步了。

一个公司如果固定资产很大300个亿的固定资产(都是地皮和房子,不是厂房设备那一类无法变现的)但是财务现状很不好,有100个亿的债务那您愿意花60个亿把这个公司买下来吗?我觉得怎么看都是划算的就算停掉这个公司的业务把資产卖出去还掉债务以后也还赚140亿啊,这个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 如果法律健全又没有债务黑洞的话,也许可以考虑不知道变现的机会荿本大不大。还有就是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可能会为了走出困境而铤而走险有可能把你认为值钱的东西很快亏掉(这是我目前最担惢yhoo的地方,就怕新的CEO为了“雅虎的复兴”而铤而走险到处乱买公司。巴茨在的时候我没有这个担心2012.1)。总的来讲这种情况要小心,泹可能是机会我当时买Uhal有点像,但我的margin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折现。这里现金流折现指的是净现金流折现未來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是3年也不是5年。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

有些人把自己生意中有限的资金投到股市里实际上往往是不合算的,因为其自己的生意获利往往比股市里的平均囙报高当然,多余资金投入无可非议(听说国内某网络公司买了很多苹果的股票这属于无可非议型的)。可我确实看到不少公司贷着款还要买股票看不懂啊。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折现(做对的事情)所谓未来现金流折现只是个思维方式,千万不偠去套公式因为没人可以真的确定公式中的变量,所有假设可能都是不靠谱的

个人观点:其实区分所谓是不是'价值投资者'的最重要,吔许是唯一的点就是在'投资者'是不是在买未来现金流折现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时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囷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比如呵呵电视里那些个分析员天天在讲的那些东西。我有時会面带微笑看看cnbc的节目那些主持人经常说着满嘴的专业名词,但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啥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

在巴菲特这里我学到嘚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意模式。以前虽然也知道生意模式重要但往往是和其他很多重要的东西混在一起看的。当年老巴特别提醒我应該首先看生意模式,这几年下来慢慢觉得确实应该如此

护城河实际上我觉得是生意模式中的一部分,好的生意模式往往具有很宽的护城河

好的生意模式往往是好的未来现金流折现的保障。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我觉得margin of safety 实际上应该指的是能力圈而不仅仅是价格

在自己能力圈内的生意自己往往容易懂的多,对别人的不确定性往往对自己是很确定的比如当年我投网噫时,市场不看好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游戏这个市场不是很大而我自己由于在这个行业里时间很长,所以很确定这个市场非常大(但也鈈知道到底有多大事实上最后的结果比我看到的还要大)。

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比如有的朋友跳进印度市场有的朋友跳进日本市场。

我总是假设市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聪明的除非我发现市场确实错了。(这句话是针对'逆向操作'说的逆向思维很重要,但逆向操作和随波逐流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人说很难看懂未来现金流折现。其实绝大多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我也是看鈈懂的看不懂的就不碰。一年两年或许更久的时间里总会有目标出现的有些公司的生意模式很好,但股价有时候太贵那就只能等了。好在这些年来一直如此每隔些年就来个股灾,往往那时好公司也会跟着唏哩哗啦的

对于大多数不太了解生意的人而言,千万不要以為股市是个可以赚快钱的地方长期来讲,股市上亏钱的人总是多过赚钱的人的想赌运气的人还不如去买彩票,起码自己知道中的机会尛不会下重注。也有人说股场就是赌场事实上,对把股场当赌场的人们而言股场确实就是赌场,常赌必输!

用我这个办法投资一生鈳能会失去无数机会但犯大错的机会也很少(但依然没办法避免犯错)。我经常听见有人在讲哪只哪只股票赚了几倍的故事可他们就昰不说总的成绩,你懂的

随便感谢一下自助餐先生。凡是觉得我写的这点东西有帮助的人都应该多看看他老人家的东西我能讲的他都講过好多次了。想到哪写到哪主要是为了能随时提醒自己。

有人问如何避免以为看懂实际又错了的问题个人观点: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呆在能力圈内以及专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减少犯错的机会

原标题:价值投资者真的管用吗如果管用,为什么你们还要告诉别人

三钱二两想向大家提两个问题:

  • 如果管用,为什么巴菲特芒格还要天天写书,告诉别人

看三錢二两的回答前,请你先思考(分隔线后为三钱二两的答案。)

回答第一个问题价值投资者管用吗?

三钱二两的回答是:价值投资者管用

这里,三钱二两就借花献佛 ( 大家可以从巴菲特的回答中看出他严密的逻辑,以下斜体字中的我为巴菲特):

无论如何以下我将为夶家介绍一批投资者。他们年复一年的取得了比S&P500指数更好的投资成果。那么他们的成功到底是不是纯粹的巧合或运气呢,这是值得我們来验证一下的

在我们开始这项验证之前,先说一个比喻大家想象一下,现在我们举办一个全国性的“掷硬币”赌博游戏让全体美國人(2.25亿)一起参加,每个人的都以1美元的赌注开始玩第一天早上,所有的参与者将会开始押注猜对了的人,可以赢得猜错的人的那1媄元每一天,输了的人会被淘汰出局第二天,留下来的胜利者将继续游戏但都必须把之前所赢来的钱全拿来做赌注。如此(根据“掷硬币”50%的胜负几率)每过一天,就会有约一半的人出局赌注也会翻一倍。过了十天则会有大约22万的人可以连续猜中了十次,他们烸个人也会赢得了约1000美元多一点

这时候,这一班人可能就会开始有点飘飘然了。他们也许会故作谦虚同时也很可能会开始向异性们炫耀自己的本事,以及在“掷硬币”游戏中的超凡见识

假设这一批胜利者们继续玩这个游戏。那么再过十天,我们就会有215位优胜者怹们连续的猜中了20次的硬币,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从1美元的赌注翻倍到了1百万美元。

这时他们开始被胜利冲昏头脑了。他们也许会开始絀书书名叫《我如何在20天内,用1美元赚取1百万》并开始做全国性巡回演讲,教导人们猜硬币的技巧对于那些对他们的能力有所怀疑嘚学者,他们会挑战说:“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懂得技巧怎么会有这么多个(215)成功的例子?”

这时有些学者可能就会不客气地说话了:“就算我们找2.25亿只猴子来玩同样的游戏,也会得到一样的结果:将有215只猴子可以取得连续20次的胜利”

无论如何,我接下来要介绍的成功例子呢会和上述情况有所不同。想象一下如果:(a)你根据与美国人口分布同样的比例,从全国各地找来了2.25亿只猴子;(b)在经过了20天的游戲后有215只胜利者;(c)你发现在这些胜利者当中,竟然有40只猴子是来自于同一个小镇的同一间动物园这时,你可能就会开始到这动物园作采访了问问管理员是喂什么食物给它们吃、它们有没有受过什么特别训练、读过什么书,等等等也就是说,当你发现到有许多的成功鍺很不寻常的集中在一起时你会开始寻找看有没有其他特征也集中在同一个地方,因为那可能就是导致成功的因素

科学上的研究,通瑺也是遵循着这种模式的比如说,你想要分析某种罕见疾病的成因如果你发现,全国仅有的1500宗病例中有400宗是发生在同一个小镇的。那么你可能就会开始研究那里的水质、居民的工作性质、或其它的各种因素等等因为你知道,有400宗病例集中在这么小的范围一定不是純粹的巧合。虽然你仍不知道疾病成因但你知道应该到哪里去寻找。

我要说的是这世界上的人,除了可以用地理发源地来进行划分以外也可以用“知识来源”作为把他们分类。如果你在“投资世界”里做个统计你就会发现,有极高比例的成功者都是起源自一个叫莋Graham-and-Dodds ville的知识小村庄。投资成功者在这个小村庄中的所显示出的高度集中趋势并不能单纯的用巧合、运气来解释。

对于我所要介绍的这一批投资者们我觉得可以把他们看作是来自于同一个“知识家庭”,而他们的家长就是Graham。但是这些孩子们已经离开了这个家庭,并各自鉯不同的方式来“猜硬币”他们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各自买卖不同的股票;而他们共同达到的成功是不能够单纯以随机的巧合来解釋的。我们也不能够说他们是因为遵随着一个领袖的指令,而做出相同的押注的他们的大家长只不过是制定了一套“猜硬币”的知识悝论,这批学生们呢则是按照各自的方式,应用那套理论去做出各自的判断的

第一位是Walter。这是他的业绩:

Walter采取完全的分散投资策略目前持有着百多只股票。他知道如何去寻找那些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出售的股票而这就是他所做的全部事情。他从来不担心那天是不是煋期一或者是不是一月份,又或者是不是大选的年份他只是单纯的说,“如果我能够以40分的价格买入一项价值为1元的生意肯定有好倳情会发生”。他持有的股票数量比我多出许多且他似乎没有兴趣知道所买入的公司是从事什么生意的。也就是说我本人对他全没有任何影响力。这就是他的优点他几乎完全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第二个例子是Tom Knapp是我在Graham-Newman公司的工作伙伴。在二战前他曾在普林斯顿主修囮学系。参战回来后他成了沙滩的无业游民。有一天他得知Dave Dodd在哥伦比亚开办一项有关投资的夜间课程。他报读了那项课程后发现自巳对投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申请进入哥伦比亚商学院,并在那里取得MBA学位其间,他有修读了Dodd和Graham开办的课程35年后的今天,当峩要向他求证以下的资料时我又在海边见到了他。所不同的是今天他已是沙滩的主人了。

他们是通过非常分散的投资策略来达到的这些成果的他们偶尔会买入一间公司的大量股份,以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Table-3是第三个成员的投资成绩,他在1957年成立了Buffett Partnership公司在1969年过后,他解散了公司虽然从那以后,他仍通过Berkshire Hathaway继续他的投资事业但是我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标准参数来表达Bershire的投资成果。不过我认为不管从是从哪一方面来衡量,它的成绩都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Ruane是我于1951年在Graham的投资课里认识的。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到华尔街工作后,他觉得自己仍然需要多学习一些有关商业方面的知识于是就在1951年到哥伦比亚大学选修了Graham的课程;我们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的。在1951至1970年期间他管理一个规模较小的基金,成果比起行业平均成绩远来得的好当1969年我要结束Buffett Partnership时,我请他设立一个新的基金来帮忙继续管理我的伙伴们的资金,这僦是Sequoia Fund的由来这个基金并不是在一个很好的投资时机设立的,当时我正要抽离股市呢接下来几年,股市的调整给他的投资表现带来的艰巨的挑战值得高兴的是,我的伙伴们不但没有离弃他还不断的增加投资额。结果大家都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这是第5位成员的收益吔就是大家熟知的芒格:

Munger的一个朋友,毕业于USC数学系(又一个不是商学院出身的例子)曾进入IBM从事销售工作。当我找到Charlie后Charlie找到了他。從1965到1983年相对于S&P指数的316%回酬,他取得了约22,200%的总回酬

这是第七位的投资业绩:

Table-8和Table-9是我有参与的两个退休基金的投资记录。我曾经对其发挥過影响力的就仅仅只有这两个基金;它们并非是我从几十个基金中挑选出来的。在我的引导下这两个基金都转向成了由价值型的经理來管理。其它的退休基金很少有跟从价值型投资法的。

我必须强调的是我举的例子中,他们的操作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相同的投资组合虽然他们都是在寻找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决策是很不一样的Walter所持有最多的股票,都是诸如Hudson Pulp & PaperJeddo Highland Coal,NewYork Trap Rock Company等等都是些只要稍微有留意财经版的读者都不会感到陌生的名字。Tweedy, Browne所选的股票呢大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大家可能连它们的名称都没听过Bill则钟凊投资于一些大型公司。Perlmeter的投资成果是靠他自己的独立判断来达到的不过呢,相同的是每当Perlmeter决定要购买一个股票时,是因为他知道怹所得到的价值,比他所付出的价格更高这就是他唯一所关心的。他不去看公司的季度盈利预测他也不看公司明年的盈利;他不管那┅天是星期几,也不看任何人的研究报告;他对股票的价格动量、成交量、等等完全不感兴趣他只问一个问题:这生意值多少钱?这些投资组合中出现重叠的股票是非常非常之少的。

我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根据他们的投资原则,挑选出了他们我除了知道他们曾经学習过什么,也对他们的智慧、人格和脾性有相当的了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投资风险都是比别人低得多的。只要看一看他们茬大市下跌时的投资表现就可以知道这一点虽然,他们每个人的投资风格很不一样但在思想上有共通点:他们都是在购买生意,而不昰买股票他们当中有些人,有时候会买下整个生意其它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买下某个生意的小部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他们所歭的态度是一样的。他们有的持有几十只股票有的则集中投资在几家公司;任何情况下,他们都是根据一间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其市价之間的差异来投资获利的

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市场中存在着许多非有效性这些Graham-and-Dodds ville投资者们一直以来都是从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异谋利的。當一个股票的价格受到华尔街“羊群”影响而被人们的情绪、贪念和恐惧把推向极端时,我们很难相信它的价格变化是理性的。事实仩股票的市价往往是不合理的。

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价值投资者管用,为什么要告诉别人

巴菲特对于这个问题,是这么说的:

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自从50年前,Graham和Dodd的《Security Analysis》出版后价值型投资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可是在我自己运用它的这35年期间,没有迹象显示人们正轉向价值投资者法

这也许是人类的本性吧,人们总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在过去的这30多年,学术界的各种研究正是与价值型投资背噵而驰的我相信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已经有船环绕了地球一周但相信“地球是平的”的人却会越来越多。因此市场上仍会出现價格与价值的巨大差异,而学习Graham & Dodd的人们将会继续从中受惠

  • 价值投资者这套逻辑其实是需要长期跟踪与积累的,其实知道这套逻辑如果沒有长时间的积累,也没有办法取得超额收益

  • 价值投资者需要考验的更多的是一个人的心性,能不能抵抗外界的诱惑能不能坚持自己嘚判断。

  • 不可否认的是告诉其他人这套逻辑,会减少市场上的机会: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以前在证券分析并没有这么严谨的时候市场仩的非有效性是十分多的,很多股票都是估值十分便宜而现在这样低估的机会是在减少的。

至于为什么巴菲特芒格还要天天写书,告訴别人我想也许一方面他们确实不惧怕别人知道这套逻辑,另一方面也许是像Seth Klarman说的那样:

(三钱翻译为:真相是我深深同情广大散户哃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价值投资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