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的p2p平台p2p平台怎么赚钱的最新相关信息

网贷新规大限将至 P2P平台怎么做合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自泛亚、E租宝事件之后,卷款跑路、非法集资等诸多罪名将P2P行业闹得沸反盈天,网贷平台的合规化已经成为共识。日,被视为行业合规重器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发布,并对行业作出了12个月过渡期的安排,而今时间过半,行业的合规化进展如何?平台如何才能做到业务与合规之间的平衡?   下线活期理财,上线银行存管   “随存随取,收益灵活”,这句话几乎成为活期理财的标配。活期理财产品成为诸多P2P平台迅速做大规模的利器之一,根据盈灿咨询统计,排名前100位的网贷平台,有35家平台售卖活期理财。   目前主流的活期理财资产端来源,主要是货币基金,即通过与银行、基金公司合作将闲置资金投入到货币基金里,这种形式最典型的则是余额宝;或者债权转让的方式,实现活期理财,不过,一旦将债权做成随存随取的活期理财,就必须转让交易活跃,买家和卖家的时间点高度契合,否则就可能形成期限错配或者资金池,这对定位于信息中介的网贷平台,是触犯了监管红线。   上海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云峰更直接指出,现在所谓的大数据和智能匹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活期理财期限错配的问题,不少活期理财产品其实是典型的资金池,平台存在直接挪用资金和发生挤兑的可能性。   为了和监管细则看齐,实现平台的合规化调整。上述 35家平台中去年至少已经有7家平台主动关闭了活期理财产品,包括积木盒子、投哪网、民贷天下、大麦理财等,此外还有不少平台逐渐减少活期理财产品的份额。   不过,关闭活期理财,只是从产品设计上避免期限错配的问题,资金池却最为监管层和投资者诟病。银行存管作为避免资金池嫌疑的主要措施,成为网贷平台合规化运营的必备要素。   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中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有2700多家,截至日,共有261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仅占网贷平台总数的一成,而其中完成对接的平台仅有116家。   近日,在抱财网与江西银行存管协议发布会上,抱财网联合创始人张志威表示,过去银行对P2P处于观望态度,且双方系统、数据等各方面的对接处在摸索阶段,进展较慢,而现在像江西银行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系统和经验,预计在整改期内可以完成资金存管对接。   对接时间从1年到8-9个月,再到现在的6个月,银行也在为平台合规化争取时间。离过渡期大限越来越近,P2P平台是否能够完成存管成为行业的生死线。   目前已有民生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恒丰银行和华兴银行等38家银行布局P2P存管业务。尽管2月23日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被视为给予银行开展P2P存管业务的支持,但各大银行对平台的注册资金、交易规模、运营时间等硬性要求普遍较高,届时,实现资金存管的平台则处于行业的第一阵营。   业务转向,从标准合规到健康运营   事实上,除活期理财外,企业级融资项目成为早期P2P迅速做大资产端的重要通道,如陆金所、红岭创投、抱财网等。   “达成银行存管合作的同时,还需解决标的额度问题。”张志威坦陈,抱财网此前的业务之一是来自小微企业的借款,其中部分融资额超过新规中的企业100万元限额。按照新规,抱财网现有项目到期后,新上线标都严格执行个人和企业借贷额度的双限。   陆金所已经减少大额标至停发。虽然红岭创投官网上仍在发布超过100万元的大标,但红岭创投也表示,3月28日起,线上平台不再发大标。大标资金规模大,资金运转效率高,盈利能力更强,但规模并不代表健康,风险反而更集中。在新规将P2P平台限定在小额分散之后,就意味着大标平台的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红岭创投等一批平台转向消费金融领域,而抱财网今年则选择了更重的传统业务——房抵贷。张志威透露,抱财网今年要主攻二三线城市的房抵贷业务,在当前环境下,房产已然是相对安全和优质的资产。   网商银行以及之前的阿里小贷,凭借阿里生态系统中的用户行为与信用分值进行测算,迅速放款,这种轻营运模式却让平台的不良率控制在1%,其中网商银行远低于1%。小额信用贷款在一定的生态圈中可以形成资金循环,但如果没有完整的闭环运营环境,信用风险有缺口,传统的抵押模式则拥有更高的安全系数。   张志威告诉记者,抱财网的资产项目需要进行借款人尽调、数据模型评测、项目实地考察等多维度充分了解信息后,才会进行项目推介。对于房抵贷,抵押品则严格遵循借贷比例。   同样看好房抵贷市场的还有传统房产中介机构,如我爱我家推出的互联网房产金融服务平台我家贷,以及链家地产旗下的网贷平台链家理财都在运营房抵贷业务。不同的是,链家理财与我家贷业务集中在一线城市,以房屋买卖客户为主,而抱财网则是面向二三线城市群体。   可以发现,在行业遭遇冷静期、债市频频出现违约案例的情况下,房产抵押项目依然人气爆棚。链家理财与我家贷的房产P2P标的可以做到秒杀。2015年初运营的链家理财,当年交易额138.2亿元,2016年全年实现的交易额应该在28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预计今年交易额超过500亿元。   除了合规靠谱的业务模式外,张志威认为,一个健康的P2P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包含有效的风控体系、便捷的用户体验、安全的技术平台、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合理的信息披露和完善的投资者保护。其中,合理的信息披露则来源于前期详尽的项目调研,常态化的信息披露也有助于进行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随着行业合规化路径逐渐明晰,P2P也会变得更健康,业内专家表示,P2P一定会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合理收益率将略高于信托。经过这一轮调整,业界普遍预计P2P平台或将减少80%,合规是前提,而健康的生态是平台持续平稳发展的关键。(责任编辑:罗伯特)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你还没有登录!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收藏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P2P平台想顺利渡过“合规年” 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据《2016年中国P2P行业半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已经下降至2349家。另外,《半年报》还指出,2016年上半年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515家,其中良性退出(停业、转型)的共有247家,恶性退出(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的共有268家。
  平台数量阶梯下降的走势和良性退出比例的攀升,充分说明了P2P行业洗牌的初见成效,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存量优化期,预计下半年洗牌还将加速。基于这样的形势,一些跟不上市场要求的平台很可能会被迫退出,那么余下的那些拥有固定市场份额、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平台应该如何发力,才能顺利渡过这个P2P行业难得一遇的“合规年”呢?
  一、政策方向
  诚然,2016年P2P行业的主旋律是“合规”,能否准确把握政策方向、顺应监管趋势进行合规化整改就成了P2P平台当下所面临的最大考验。结合此前发布的十余项文件来看,政策对P2P平台的合规要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明确平台的中介定位。过去几年,P2P投资人总是奉行这样的铁律“无刚兑,不P2P”,这种思想既体现了投资人对本息保障的迷恋,也折射出P2P平台可能因兜底而背负巨大运营压力的残酷现状。出于良性发展的考虑,监管层不得不勒令P2P行业明确信息中介定位了。就现阶段的征信环境及投资环境来看,纯信息中介模式的发展未必顺利,一旦平台不兜底,投资人会认定是平台不对风险负责,必然会出现阶段性的用户及资金撤离。然而所谓的担保即安全实际上是一个误区,越是去担保化,反而越能够倒逼平台完善风控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识别能力。
  再退一步讲,即便是平台不兜底,银监会也默许了P2P平台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或公司进行合作。短期内打破刚兑虽然困难重重,但不论是从政策还是发展上看,纯信息中介模式才是P2P平台应当沿用的主流模式。
  第二,加强资金的安全性。资金安全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包含着项目安全、资金存管、等诸多要素。现阶段来看,其中最受监管层和投资人关注的就是资金存管了。自从《指导意见》首度公开明确P2P行业应纳入银行作为存管机构以后,P2P行业就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银行存管之路。
  银行存管之于P2P平台到底有多难呢?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已经公开宣布与银行签订了资金存款协议的P2P平台约有126家,但真正上线了银行存管系统的仅有35家,占比低至1.5%。然而对于P2P平台来说,银行存管再难,却也得迎难而上。一方面,监管态度明确,银行存管多半会成为今后P2P行业的标配,那么在这段自发整改期内未能落实的平台极有可能会被列入不合规名单中,生存几率再度降低。另一方面,今年P2P行业局势极度震荡,投资人信心锐减,若能够引入银行存管,有传统金融机构介入间接为平台进行品牌背书,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平台投资人恢复信心。
  二、业务方向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P2P行业累计成交量为8422.85亿元,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25%,但对比2015年同比增长284%、环比增长80%来说,今年上半年P2P行业发展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行业增速放缓对于个体而言的一大好处就是,不用麻木地被市场推着向前,能够慢下来重新审视平台现状,包括业务操作是否合规、资产形式是否具有竞争力、平台模式是否具有生命力、风险管理是否足够专业化等等,这些都是P2P平台在洗牌期内应该及早发现的问题,也是平台探索未来的基石。
  首先,平台应当确保项目规范,杜绝灰色操作。所谓的灰色操作是指一些短期上看无伤大雅、长期可能发展成致命隐患的不合规业务流程,P2P行业典型如拆标(大拆小、长拆短),资金池(各种理财计划)等。不论是拆标、假标、还是资金池,都会造成同一个局面,即资金与项目的流动性难以匹配,池子里的资金往往都是以滚动拆借的形式在运作,假设某个项目爆发风险,必然会对池子造成连带影响,最终出现大面积的兑付危机。有统计显示,问题平台类型中资金池业务风险占比最高达到了40%。
  其次,重新审视现有的资产开发模式。国内P2P行业普遍采取的是线下开发资产,并逐渐衍生出了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前者由P2P平台总部直接控制业务方向,同时进行最终的风险筛查,后者则是各地区加盟商对业务发展进行自主决策,总部仅给予一定的品牌支持和基本的操作指导。业内采取加盟模式的平台以翼龙贷、人人聚财、微贷网、开鑫贷等为典型,常见的直营型P2P平台有宜信、果树财富、投哪网等。
  从风险把控上来看,加盟其实是要劣于直营的,由于加盟商资质难以统一,业务开发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无法彻底规避,坏账率一路攀升,最后还得总部来擦屁股,同时还将给P2P平台的整体品牌声誉造成不小的伤害。这几天陷入兑付危机的名车贷就在其公告中称加盟商诈骗是引发资金链危机的一大因素,可见加盟模式的风险。但直营模式也并非没有短板,平台每增加一个线下直营分店,都需要支出不小的人工费、场地费等办公成本,一旦决策出现偏差,直营门店的业务表现不佳,无疑会加剧平台的运营压力。整体而言,加盟模式不仅考验平台对加盟商的筛选能力及约束力,还需要把握好加盟商的风控能力及专业度,而直营模式又对平台的决策能力及现金流状况要求颇高。
  最后,严格控制成本,及早实现自我造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否具备造血功能是决定其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P2P平台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P2P平台不论是引入风投还是登陆资本市场,都需要满足一定的盈利要求。另一方面,从资金安全的角度来说,往往是那些长期亏损经营、资金窟窿大的平台,更容易爆发违约风险。而P2P作为一个经营金融的产业,自然离不开钱。线上获客,投放、推广、贴补利息、活动让利,没有一样是不花钱的;线下呢,几百号人的业务团队,光是人工成本一个月就要上百万。如何以有限的资金成本来实现开源(资产端发展)和节流(营销成本控制)的双赢,是摆在众多中小平台面前的大难题。
  三、运营方向
  2016年的P2P行业不似往年,大多数平台的年度战略目标都由扩张变成了合规。笔者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P2P平台的策略都不会是围绕获客来制定,而是以合规化发展为第一诉求,全面规范后紧接着要做的就是打造差异化品牌特色,只有练好这些内功,才有能力与竞争者抗衡。综合现阶段的政策要求及行业发展趋势,P2P平台下半年应当将信息披露、风险揭示列为重点工作。
  第一,充分的信息披露。基于P2P平台的信息中介定位,保障投资人的知情权、建立完善成熟的信息披露体系一直是监管层对P2P行业的重点要求。《指导意见》及《征求意见稿》早早就明确了P2P平台信息披露责任,而此前公布的《上海个体网络借贷(P2P)平台信息披露指引》,监管方要求平台公示的信息多达49项,更是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信披细则。结合监管层的态度来看,说信息披露是P2P平台合规化的必由之路一点也不为过。因此下半年P2P平台要重视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尤其是项目信息和运营数据的披露。
  第二,必要的风险揭示。如今在P2P行业盛行的畸形刚兑之风很大程度上是拜行业早期过于回避风险所赐。行业发展初期,平台为了快速圈占市场,在获客上如今看来可以用剑走偏锋来形容,即过分夸大P2P行业的本息保障,刻意回避P2P理财的风险性。伴随着P2P“零风险”招牌的走红,投资人的认知误区也一再加深。如今在监管的驱动下,平台不得提供担保,也从侧面印证了行业对投资人新一轮的风险教育即将开始,在这种大背景下,平台虽然可以通过外部辅助手段,例如风险备付金、保险等形式来强化安全,但基于监管要求,也不得不开始进行适度的风险揭示了。
(责任编辑:赵然 HZ00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P2P平台想顺利渡过“合规年” 要先做好这几件事》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P2P平台合规路上暗藏的五大风险-网贷新闻-网贷经典
您现在的位置: >>
P2P平台合规路上暗藏的五大风险
时间: 14:09:42 点击:164
自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也就是说,一年的整改期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合规转型是目前平台的第一要务。
11月28日,有消息称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局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为新注册及已经设立并开展经营的平台备案登记给予指引。这对于行业规范、良性发展又推进了一步。
据零壹财经数据显示,2016年4月互金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新上线平台持续减少,11月份仅上线2家平台,而转型及问题平台数量持续维持高位,导致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呈加速下降趋势。预计到今年年底正常运营的平台将减少到1500家左右。截至日,问题平台(不含转型平台)共有3163家,占平台总量的比例高达65.9%。
然而,在平台转型合规中,由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天然属性,监管部门的包容或滞后性,监管法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合规的风险也不言而喻。平台在转型合规中,已经开始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但合规与否监管部门并未有界定。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本文梳理出了平台转型合规的五大风险。
风险一“条”“块”监管不协调
8月24日发布的《暂行办法》无疑赋予了银监会更多具体的监管工作和职责,这也将有效弥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人手不足、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等劣势。事实上,这种银监会协同地方金融办的管理方针,也暗合了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的思想,可以有效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虽然这种协同管理的方式很务实,但也存在不足。由于银监会与地方金融办并不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实际操作中,地方金融办能否领会银监会的监管精神并准确落实,银监会能否体察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双方的信息能否保持顺畅,监管的节奏能否保持一致,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地方金融办的压力大任务重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悉,仅在北京,类金融企业就有10万家以上。这其中包括包括小贷、融担、融租、典当、交易所等各种各样的业态。而在管理这些类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办一直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由此,业界对金融办监管地方平台的能力和效果也心存疑虑。
事实上,如果地方金融办仅仅起到备案和信息收集的作用,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有效的监管,将很难达到规范行业的效果。同样,银监会长期来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收效没有预期的理想。理论上,这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协同管理的模式可以互相弥补缺陷,但实际上能否管理好平台,却让人疑虑。
风险二联合放贷规避借款限额
《暂行办法》出台之后,其中的某些规定曾引发相当大的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限额。据《暂行办法》规定:单一个体、自然人在同一平台上的借款上限为20万元,在多个平台的借款上限为100万元;单一组织、法人在同一平台的借款上限为100万元,在多个平台的借款上限是500万元。
借款额度的严苛限制,让众多大标平台一筹莫展,但就此直接退出市场也不可能。因此P2P平台纷纷开始寻求合法规避监管的办法,包括业务转型,多设平台或分散贷款人,或者是联合放贷。
所谓联合放贷,简单来讲指多家平台就同一项目进行放贷。然而,这种联合放贷的模式虽然符合《暂行办法》借款上限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却可能隐含风险。以个人房地产抵押类P2P贷款为例,一个借款人将市值200万房产进行抵押借款100万,5家P2P平台可抱团分别给予其20万的融资额度。
按现有法律规定,房产只能在一个借款标的进行抵押登记,法律规定不可对抵押物进行多次抵押,即其他4个借款标的名义上为房产抵押贷款,但实质是个人信用贷款,一旦借款人出现兑付违约,抵押物的处理和受偿顺序也是一个很大的争议点,相关投资者难以追溯被抵押房产进行赔付。
风险三金交所模式
《暂行办法》中限额的问题,无疑给做大单业务的平台套上了镣铐。目前市场上存在一部分平台为突破借款限额的限制,寻找到地方金交中心合作即金交所模式。所谓的金交所模式,是指P2P平台,通过与金融资产交易所合作,将自己的用户,变成金交所的注册用户,将资产通过金交所进行严格审批,审批过后发挥P2P平台的信息中介职能,将不符合新规的大单,通过金交所实现合规的对接到客户。
这样的模式好处有很多。首先,整个交易是在金交所体系内完成的,严格的底层资产审批流程,屏蔽了一些资产质量差,或者存在自融嫌疑的行为。其次,金交所并没有对大额借贷限额的监管规定,满足了比较优质的大额借款合规发行的需求。
金交所业务属于国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重要一环,对加快地方性金融资产流转有重大意义,监管主体为各省金融办。虽然各省金融办监管尺度不尽一致,但总体来说,金交所的审批流程较一般更加严格,资产质量更优秀,而且能及早发现e租宝这种自融行为,对降低风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风险四走民间借贷“回头路”
一直以来,民间借贷都伴随着不太好听的名声,相关的信息也十分不透明,监管难以触及,亟待阳光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零售在内的很多行业都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作为民间借贷的网络版,行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诞生之初,行业的业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借款人和出借人通过网络实现资料提交、资金转移、合同签订等,相关数据和交易记录都有数据存证。更具有想象空间的是,一旦所有的数据归集到一起,对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获取很多有价值的派生信息。
也正因为如此,监管也一直要求P2P平台做好信息披露、备案和银行存管等,并对平台的IT技术水平进行了一定的要求,相关的合同协议也要全面保存。相比民间借贷,P2P的信息透明化,流程标准化,利率市场化等特点将使得其业务规模、利率、借贷余额和风险状况等信息容易被抓取,可以被统计、监测和预防,由以往的完全“地下”变得“阳光化”。
虽然这一切的初衷很美好,但是实际的情况却不是如此。对于平台,本来就只能赚取居间撮合的一小笔收入,绝大多数平台都难以盈利。而《暂行办法》出台后,一方面,平台合规成本高,中小平台盈利能力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当人均20万元的借贷限额明显不能满足借款人需求时,潜在交易需求也许只能转头再进入“地下”。这无疑将使得本来已经部分阳光化的民间借贷再次掉头重回地下,因为监管挡不住市场需求。
风险五沉淀资金抽离
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P2P已经从最初的个人间借贷,演进到企业借贷、保理、房地产抵押、供应链等各个领域,传统信贷的各个细分领域,几乎都有P2P模式的渗透,其中大额借贷占据了不止半壁江山。自《暂行办法》发布以来,在业界引起了持续的热议,特别是限额的规定,引发了普遍的关注。
第一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借款人(含个人和单位)借款余额在20万元以上(不含20万元)的P2P贷款余额7257亿元。借款人(含个人和单位)借款余额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元)的P2P贷款余额5015亿元。
换言之,目前沉淀着5015亿元&-&7257亿元的大额P2P资产,而这些资产以企业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保理等业务为主。新规一出,且不说新增业务,现有超限额的存量如何消化,就是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从《暂行办法》发布到明年8月份的这段时间里,P2P行业需要从上述领域中抽回超过5000亿元的贷款。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抽贷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何况还是中小企业。如果将这些资金抽离出来,可能会产生借款企业(借款人)因资金断裂进而倒闭的风险,引起实体经济和部分地区的连锁反应。但如果不将这些资金抽离出来,意味着P2P平台不合规将要退出,事关生死,平台只能抽贷,这将是一次行业的阵痛。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不详 来源:江西金融
网贷经典始终聚焦网贷、支付、信用卡、理财大数据等,目前在全国财经网站中排名居前,网贷经典可以为用您提供一手的市场数据和高价值的网贷资讯,欢迎沟通交流合作!联系qq: 官方QQ群:
上一篇:下一篇:
共有评论 1 条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网贷经典()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平台靠什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