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 塑性分析 弹塑性 分析 位移哪个大

地震作用下多层剪切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的实用计算方法--《土木工程学报》1984年03期
地震作用下多层剪切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的实用计算方法
【摘要】: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多层剪切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的基本规律;通过统计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改进的等能量原理实用计算方法,可简便地求出“均匀”及“非均匀”多层剪切型结构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文中还对多层剪切型弹塑性结构变形集中的薄弱楼层位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判别公式,并附有算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一、前言 当前,世界公认的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进入塑性状态,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不倒塌。结构由弹性进入塑性状态后,其控制指标已不再是强度而是变形,因弹性分析不能正确给出结构在弹塑性阶段的变形,故仅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进萍,何政,吴斌,邱法维;[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吕大刚,王光远;[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左春仁,左振宇;[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常业军,刘学应,汤德义,谢家明,汪恭怀;[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何浩祥;闫维明;周锡元;;[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1期
杨宝璋,秦兵,肖伟,周晓夫,高小旺;[J];工程抗震;2003年03期
经杰,叶列平,钱稼茹;[J];工程力学;2003年03期
赵彤,徐福泉,郭弘,周同和;[J];建筑结构;1999年09期
高小旺,李荷,王菁,肖伟,王金妹,孟钢;[J];建筑结构;1998年04期
高小旺,沈聚敏;[J];建筑结构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金钊;蒋秀根;剧锦三;汪九林;;[A];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Ⅱ)[C];2005年
庄金钊;蒋秀根;剧锦三;汪九林;;[A];国际农业论谈——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常业军;刘学应;程文瀼;;[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周文胜;谢行皓;;[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高小旺;王菁;肖伟;孟钢;王金妹;;[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高小旺;钟益村;陈德彬;龙明英;;[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庄金钊;高小旺;杨仁树;;[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戴红;赵鸿铁;;[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肖明葵;[D];重庆大学;2004年
张海燕;[D];湖南大学;2005年
李铁英;[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鱼水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丁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张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刘瑞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马骏驰;[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贲庆国;[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章宇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孙义刚;[D];湖南大学;2006年
刘威琼;[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陈亮;[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国强,冯健;[J];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01期
周天华;石宇;何保康;杨家骥;杨朋飞;;[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韦承基;魏琏;高小旺;李万智;;[J];工程力学;1986年01期
王东升,翟桐,郭明珠;[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02期
朱镜清,朱敏;[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2期
郭子雄,刘阳,杨勇;[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5期
樊海涛,何益斌,肖宏彬;[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5期
翟长海;谢礼立;;[J];地震学报;2006年03期
尹保江,黄宗明,白绍良;[J];工程抗震;1999年02期
尹保江,黄宗明,白绍良;[J];工程抗震;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千里;程光煜;叶列平;陆新征;;[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姚谦峰;;[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陈颖;王东升;;[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科技年报2003论文集[C];2003年
黄宗明;白绍良;赖明;;[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吕大刚;王光远;;[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哲锋;[D];湖南大学;2006年
马宏旺;[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郑忠双;[D];浙江大学;2001年
严松宏;[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史庆轩;[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徐善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袁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李应斌;[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黄炜;[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张喜德;[D];广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华伟;[D];湖南大学;2001年
张彬彬;[D];重庆大学;2001年
刘纲;[D];重庆大学;2002年
周铁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王学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田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杨成;[D];重庆大学;2003年
张国彬;[D];重庆大学;2003年
刘跟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张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义刚;汪梦甫;;[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何浩祥;闫维明;乔亚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张维嶽,高小旺,李荷;[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3期
左春仁,左振宇;[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吕大刚,王光远;[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何政,欧进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2期
欧进萍,邹向阳,龙旭,吴斌,潘凯云,王凤霞,张杰民;[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欧进萍,何政,龙旭,吴斌,邹向阳;[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侯钢领,何政,吴斌,欧进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3期
何政,欧进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业军;刘学应;程文瀼;;[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周素琴;郭子雄;;[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王菁;肖伟;孟钢;王金妹;高小旺;;[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白国良;丁建;蒋建;;[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雷宏刚;李铁英;魏剑伟;;[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高小旺;钟益村;陈德彬;龙明英;;[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毛小勇;肖岩;;[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支旭东;吴金妹;范峰;沈世钊;;[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毛小勇;肖岩;;[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毛小勇;肖岩;;[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杰;[D];天津大学;2003年
李江;[D];天津大学;2003年
袁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涂文戈;[D];湖南大学;2003年
张国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肖明葵;[D];重庆大学;2004年
黄尚安;[D];湖南大学;2005年
黄金桥;[D];浙江大学;2005年
韩炜;[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0年
李铁英;[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志涛;[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闻骥骏;[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刘纲;[D];重庆大学;2002年
滕振超;[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周利剑;[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庞振勇;[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王学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瞿岳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鞠文中;[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张国彬;[D];重庆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国强,沈祖炎;[J];工业建筑;1992年03期
李文昌,林钟祥,丁浩江;[J];力学季刊;1985年04期
陈胜宏;[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1986年06期
艾有刚;张心平;李艳洁;徐泳;;[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黄林冲;徐进;周翠英;程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窦长揆;[J];建筑结构;1996年09期
李会知,杨建中,刘敏珊;[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李会知;刘敏珊;陈淮;吴义章;;[J];工程力学;2006年10期
何广乾,魏琏,戴国莹;[J];土木工程学报;1982年03期
戴国莹;[J];建筑科学;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韦昌富;李幻;王吉利;;[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李志山;容柏生;;[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瞿伟康;李桂青;;[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成世峰;张玉良;张铜生;;[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方鄂华;周云龙;;[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C];1990年
吴平川;魏翠玲;高春华;;[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李银平;杨春和;尹雪英;;[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林智斌;钱若军;桂国庆;;[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谢靖中;;[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报告集[C];2007年
庄云;郭子雄;;[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宏彪;[N];建筑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琪;[D];河海大学;2005年
张远高;[D];清华大学;199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志国;[D];四川大学;2004年
杨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孙文林;[D];湖南大学;2006年
高玉娟;[D];天津大学;2007年
孙忠贤;[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林明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庄鹏;[D];郑州大学;2002年
刘纲;[D];重庆大学;2002年
秦雪映;[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邓永胜;[D];天津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弹塑性分析方法-360文档中心
360文档中心免费免积分下载,各行业
知识、技术、信息等word文档下载网站
弹塑性分析方法
弹塑性分析方法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方法也称为推覆法,该方法基于美国的FEMA-273抗震评估方法和ATC-40报告,是一种介于弹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之间的方法,其理论核心是“目标位移法”和“承载力谱法”。 目录1. 引言2.1 静力弹塑性分析2.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3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1 基本原理3.2 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4 工程应用介绍5 结语展开1. 引言 2.1 静力弹塑性分析 2.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3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1 基本原理 3.2 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4 工程应用介绍 5 结语展开编辑本段1. 引言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2条规定,对于特别不规则的结构、板柱-抗震墙、底部框架砖房以及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钢结构、7度三、四类场地和8度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对于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甲类建筑等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条也规定,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如带转换层、加强层及错层、连体、多塔结构等,宜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   历史上的多次震害也证明了弹塑性分析的必要性:1968年日本的十橳冲地震中不少按等效静力方法进行抗震设防的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1971年美国San Fernando地震、1975年日本大分地震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相反,1957年墨西哥城地震中11~16层的许多建筑物遭到破坏,而首次采用了动力弹塑性分析的一座44层建筑物却安然无恙,1985年该建筑又经历了一次8.1级地震依然完好无损。   可以看出,随着建筑高度迅速增长,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完全采用弹性理论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设计已经难以满足需要,弹塑性分析方法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2.现有弹塑性分析方法综述2.1 静力弹塑性分析  1. 计算方法   (1) 建立结构的计算模型、构件的物理参数和恢复力模型等;   (2) 计算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3) 建立侧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分布形式,将地震力等效为倒三角或与第一振型等效的水平荷载模式。在结构各层的质心处,沿高度施加以上形式的水平荷载。确定其大小的原则是:水平力产生的内力与前一步计算的内力叠加后,恰好使一个或一批杆件开裂或屈服;   (4) 对于开裂或屈服的杆件,对其刚度进行修改后,再增加一级荷载,又使得一个或一批杆件开裂或屈服;   (5) 不断重复步骤(3)、(4),直至结构达到某一目
免费下载该文档:
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相关文档搜索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课程作业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1.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直接通过动力方程求解地震反应。 由于地震波为复杂的随机...ANSYS 弹塑性分析 非 线 形 分 析 指 南 弹塑性分析 在这一册中,我们将...其材料特性的定义步骤如下 1 定义弹性模量 定义 MISO 数据表 2 3 为输入的...2. 3. 4. 高度& =150m时,5.5.1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高度&200m 时,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高度在150~200m 时,可视结构不规则程度选择静力或时...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是: “通过对结构逐步施加某种形 式的水平荷载,用静力推覆分 析计算得到结构的内力和变 形,并借助地震需求谱或直接 估算的目标性能需求点,近似..., 2《 XX ) 文 章编 号 10 0 6 56 9 (2 0 0 ) 01 一 00 52 一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及 其应 用程 绍革摘要 : 王 , 理 张 允顺 , (中国...ANSYS弹塑性分析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ansys 弹塑性分析的例子(载自互联网)
20:03:29| 分类: 材料科学初探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 法)的确切含义及特点 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有动力非线性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和静力非...建筑结构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原创
26万人點击關注 建筑结构 动力弹塑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数值仿真技术...第二章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目的:以弹塑性问题为例,介绍材料(物理) 目的:以弹塑性问题为例,介绍材料(物理)非线性问 的有限元方法。 题)的有限元方法。 特点: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弹塑性分析,弹性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超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设计期刊论文格式-- 正文
超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设计期刊论文格式
来源: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州510655  作者:刘凡军杨诚  关键字:  超高层
弹性分析 塑性分析
发布时间:  点击:463
&某超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设计
1刘凡军&&2杨诚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510655)
摘要:本工程结构高度187.50m,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超B级高度,体型特别不规则。设计中采用SATWE和Midas俩种不同的软件进行小震弹性、中震不屈服和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结构选型合理,满足规范抗震设防要求。
关键字:超高层&&弹性分析&塑性分析&
Abstract:&&the&project&is&a&reinforced&concrete&&frame-shearwall&tube&building&with&a&
height&of&187.50meters,&which&execeeds&the&design&limit&and&especially&irregular.&The&
building&was&analyzed&with&SATWE&and&Midas&under&minor&earthquake&and&moderate&earthquake&respectively.The&results&shows&that:&the&structural&type&selection,&meet&the&requirements&for&seismic&resistance.
Keyword:&&Super&high&rise&&Elastic&analysis&&Elasto-plastic&analysis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以西,西侧为临江规划路,东侧为规划路,总建筑面积约126210m2,地面以上建筑面积约92907m2,共有3栋高层住宅;本文取其中一栋超高层做出分析,本建筑物地面以上52层,首层层高9.0m,标准层层高3.5m,结构高度187.50m,高宽比7.9。
2&结构选型
根据住宅的特点,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作双向布置,中部设置直接落地核心筒,部分剪力墙在第2层转换,标准层与转换层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1与图2。
图&1&标准层结构布置图&&&&&&&&&&&&&&&&&&&图&2&转换层结构布置图
3&荷载取值
3.1&&恒荷载与活荷载
恒载与活载均按规范和业主方的要求取值。
3.2&&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且考虑本建筑物的体型特点,计算位移时的风压0.53KN/m2,承载力设计时,风压为0.58KN/m2,舒适度验算风压为0.3KN/m2。
3.3地震作用
广州地区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4&超限程度判断
主体结构高度187.50m,竖向不连续,在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最大扭转位移比X向为1.30,Y向为1.28,均大于1.2,扭转不规则,平面凸出尺寸大于相应边长50%,平面不规则,判定本塔楼为超B级高度,体型特别不规则。
5&计算分析
5.1&多遇地震下结构弹性分析
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采用SATWE(2011年3月版)和Midas&Building计算,均采用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并考虑偶然偏心的作用。主要的计算结果见表1~表3。
表1&&结构自震周期
表2&&结构重力、风及地震作用
结构总恒载(kN)
结构总活载(kN)
总荷载(kN)
基底总剪力
基底总倾覆弯矩
基底总剪力
基底总倾覆弯矩(kN)
表3&&最大层间位移角及位移比
层间位移角
最大位移比
1/840(34层)
1/912(38层)
1/999(34层)
1/916(34层)
由表1~表3可知:SATWE与Midas&Building结果接近,证明结果合理可信;Tt/T1小于0.85、最大层间位移角大于1/653、最大位移比小于1.4,均满足规范要求。
5.2&弹性时程分析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时采用地震安评报告所提供的2条多遇地震人工波(user6、user7)和5条实际记录地震波(user1、user3、user11、user12、user13)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图4:
图3&弹性时程分析时楼层剪力曲线&&&&&&&图4&弹性时程分析时楼层位移角曲线
底部平均剪力不小于CQC法结果的80%,每条地震波底部剪力均不小于CQC法结果的65%,7条地震波符合规范要求;大部分楼层CQC法的结果大于7条波时程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对于上部几层CQC法的结果略小于7条波时程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在结构承载力设计时,放大地震作用力系数进行构件设计。
综合考虑小震组合的弹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各项整体指标均能满足相关规范的有关要求或未超出规范规定的最大限值;变形也满足规范的要求,能达到小震作用下&完好无损坏、变形小于弹性位移限值&的第一阶段的抗震性能目标。
5.3中震不屈服验算
采用SATWE软件分析,在设防地震作用下,X与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329、1/420,满足&轻度损坏,变形小于3倍弹性位移限值&的中震抗震设计目标。
5.4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是考虑结构的弹塑性性质,通过直接输入地震波的方式来得到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破坏情况,考察结构是否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要求,分析软件为PUSH&EPDA。计算时采用地震工程勘测中心提供的两地波(User12、User13)波(User7),本文仅取其中有代表性的User13进行阐述,具体结果如下图:
图5&&X向User13楼层最大位移角曲线&&&&&图6&&Y向User13楼层最大位移角曲线
对以上图例分析可得:塔楼能够满足罕遇地震下的变形目标,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135,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7.5条的规定;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曲线与弹性计算结果在形状上基本一致,结构无明显薄弱层;整个分析过程中,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均未出现剪切破坏点,结构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及较好的延性,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目标。
通过对小震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中震不屈服验算、弹塑性时程分析可得:结构体系选型合理,均能满足规范的所提出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
参&考&文&献:
[1]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2010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GB&&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2006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职称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详细报告
职称论文发表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