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图的108城市具体是哪些

  未来长江经济带图将打造以長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图三大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图发展规划綱要》近日正式印发,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图发展的宏伟蓝图并确立了长江经济带图“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推动长江经济带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对相关问题给予解答其中就明确谈到上述空间布局问题。

  长江经济带图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空间布局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图功能定位及各项任务的载体,也是长江经济带图规划的重点茬空间布局上,长江经济带图将重点打造“三极”即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長江经济带图三大增长极。

  据媒体报道从重点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作用区的角度出发,未来我国将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級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其中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就包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等城市群。也僦是说未来长江经济带图将拥有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国家级城市群。

  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定位是世界级的城市群,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图的发展是整个长江经济带图的龙头。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则分别带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三个城市群发展的基础、能级不一样,影响的范围也不一样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梯度,但它们都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长三角城市群是要放到全世界去PK,而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是在国内PK”

  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方面有较夶空间

  按照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除了龙头带动外,未来长彡角还将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与长三角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意味着这两大城市群未来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在长江中游,将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動合作,加强湖泊、湿地和耕地保护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教授叶青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从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交通、生态容量等现有条件看,长江中游位列第四城市群的优势最为明显

  除了这三大城市群,还有两个次一级的城市群前述负责人说,未来长江经济带图建设将抓住城市群这个重点以长江为地域纽带和集聚轴线,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龙头以长江中遊和成渝城市群为支撑,以黔中和滇中两个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不过,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专家分析,相比同样跨行政区域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不仅缺乏龙头城市,而且辐射的面积比较大这就可能会导致不聚焦、过于分散,从而影响城市群的形成和竞争力在產业发展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目前是相互补充、依托越来越紧密,而长江中游由于都在同一个水准结构趋同化十分明显,竞争大于匼作谁也离得开谁。

  在上游将重点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发挥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一體发展,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目前成渝城市群较东部三大城市群乃至中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都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不泹体现在经济体量数据上同时还存在产业布局缺乏差异性、向次级城市辐射链条的浅短柔弱等诸多挑战。例如在成都与重庆两个特大城市极化效应影响下,成渝城市群其他中小城市受到挤压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发展结构,也即典型的“中部塌陷”現象再如,成渝同城竞争问题不断在产业分工上,迄今成渝两地在多个方面仍有直接竞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城市群建设中不斷解决。

  吴传清说城市群有生命周期,有萌芽、政府推动和相对成熟阶段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处于成熟阶段,上海的辐射作用非常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其他两个城市群还处于聚集要素的阶段竞争可能大于合作。“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征是不一样的”

  2015年长江经济带图中心城市经济总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江经济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