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张表,满足什么关系规则,就是商业规则和道德准则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能够接受地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高级数据库技术_(2)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高级数据库技术_(2)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15:09:3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高级数据库技术_(2)
官方公共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问题讨论——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关系型数据库及其设计方法
1.1 理解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是什么?数据库就是一些长期存储的数据信息的集合。“数据库”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DBMS)的数据的集合。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1、允许用户使用数据定义语言(DDL)建立新的数据库并且指定它们的模式(Schema)。
2、允许用户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查询数据和更新数据。
3、支持存储大的数据,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仍保证安全,使其对数据库查询和更新的有效访问。
4、控制多用户的同时访问,是一个用户的访问不影响其它用户,保证同时访问不会损坏数据。
1.2 关系模型的建立
关系型数据库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0年,IBM的研究员E.F.Codd博士发表了《大型共享数据银行的关系模型》一文,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后来,他的几篇补充文章,奠定了关系数据模型的基础,即关系数据库的基础。
关系数据模型是以集合论中的关系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几个概念:关系模型中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间的联系均由单一的结构类型--关系来表示。在实际的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关系也成为表,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由若干个表组成。
1.3 CODD准则
1.4 SQL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1.5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术语
表是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单元,它是一种直观组织数据的方法。
表由行和列组成。即数据表中的“行”和“列”,或者称为“记录”和“字段”。
表中所示的数据是一个简单的雇员信息表。
这个简单的表格描述了关系型数据库中最重要的两个必要条件,即:
关系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在逻辑层明确地表示为表中的值。
每个数据元素可以通过使用主键名、主键值、表名和列名的组合进行逻辑访问。
2.1 表之间的关系
关联是不同表之间的数据彼此联系的方法。关联同时存在于形成不同实体的数据项之间和表实体本身之间,构成了数据库规范化的基本核心问题。数据关联有三种基本类型:
1、一对一关联
例如:一个学校只能有一个校长。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和这个人唯一关联。
2、一对多关联
例如:一个人可能没有小孩,也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小孩。
3、多对多关联
例如:学生和课程之间就是多对多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以选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又可以同时被多个学生选择。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需要通过一个中间表,也就是学生选课信息表来描述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中,遇到的大多数实体之间都是多对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无法直接用数据库进行描述的。那么就需要将多对多的关系拆分成两个一对多的关系进行处理。
2.2 关系型数据库的范式化
构造数据库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
范式:就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范式化:就是按照范式法则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组织的过程。
使用范式的目的:消除数据冗余,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范式的种类: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修正的第三范式(BCNF)。
2.3 第一范式
第一范式(1NF)要求:
1、数据库中的数据项(表中的每一列)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2、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
3、在数据表中每一行只能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
4、所有的记录具有相同的字段个数。
例如:对于员工信息表,不能将员工信息都放在一个列中显示,也不能将其中的两列或者多列放在一列中显示;员工信息表的每一行只能表示一个员工的信息,一个员工的信息在表中只出现一次。即,第一范式要求无重复的列。
2.4 第二范式
第二范式(2NF)要求:
1、必须满足第一范式
2、表中不包含与主键无关的信息。换而言之,就是要求数据表中非主键的列要有主键来唯一决定。
非主键的列要与主键的全部发生依赖关系,即不能只与主键的部分依赖。
存在一个学生选课程的关系表:SCI(SNO,CNO,GRADE,CREDIT)
SCI(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分)
根据以上条件,选取SNO和CNO两个字段作为组合关键字。
---------------------------------------------------
---------------------------------------------------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关系型数据库及其设计方法 1 理解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是什么?数据库就是一些长......
关系型数据库及其设计方法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sql server2005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第2章 关系型数据库及其设计方法 第2章 关系型数据库及其设计.........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
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自动划分方法的设计-论文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
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自动划分方法的设计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自动划分方法的设计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树形结构设计与实现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计算机...结束语本文讨论的树型结构设计方法,利用了数据冗余减少 了数据表的数量,相对.........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笔记 1、 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简称 er),是目前...实体类型间的联系应无冗余; 7、 优化初步 er 图的方法: 实体类型的合并,指.........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原理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原理 为 e-r 图中的每个实体建立一张表。 为每张表定义一个主键(如果需要,.........
数据库实用技术 sql server 2008 第三章 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
基于c++ 的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 c++的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数据库是按一定结构组织的, 各种应用相关的所有数据的集合。 它包含了.........
关系型数据库与hbase间的数据迁移介绍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依照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对所有表进行初步设计; ? 对表模式进行bcnf分解.........
在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理论的诸多方面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 )。 a.数据依赖b.第一范式c.概念设计方法d.第二范式_答案解析_2016年_一模二模三模联考_图文_.........
数据库设计 本章将从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实例入手介绍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相关理论......
附件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综合实验 任一、 目的与要求 务 书 培养学生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 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 使用 c#.........
在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理论的诸多方面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的是( )。 a.数据依赖 b.第一范式 c.概念设计方法 d.第二范式 _答案解析_2016年_一模二模三模联考.........
在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理论的诸多方面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的是( )。 a.数据依赖b.第一范式c.概念设计方法d.第二范式_答案解析_2016年_一模二模三模联考_图文.........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以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人......
基于c++的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数据库是按一定结构组织的, 各种......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范式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关系型数据库设计范式 设计关系型数据库时,为使数据库结构合理,需遵从不同规范,这些规范被称为范式。.........
的新方法——数据分组设计法...地 关系型 数据库应用系统 分组设计 法 cls......
■ 24小时热门信息
(notes的结构非常象access数据库,所以我以access为例介绍): 类似: (1)notes是一个文档型数据库,它的数据是以文档的形式存放的。access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它的.........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与分析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关系型数据库设计与分析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笔记 1、 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简称 er),是.........
关系型数据库的工作原理x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国 关系型数据库的工作原理作者:christophe 发表: august 19, 2015 译者:… 提起关系型数据库,.........
实时历史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一个分......
■ 相关热门内容
从关系型数据库到非关系型数据库自 1970 年,埃德加· 科德提出关系模型之后,......
bnosql 数据库探讨 -- 非关系型数据库随着互联网 web0 网站的兴......
2非关系型数据库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盛大网络 nosql......
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和应用_互联网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基础理论与架构分类,部署方案与性能分析,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nosql 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和应用 contents.........
第五章+非关系型数据库_互联网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中科院 云计算 教材 云......
nosql database非关系型数据库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非关系型数据库概述oracle 白皮书 2011 年 9 月 oracle nosql 数据库 oracle nosql 数据库 .........
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 四大分类 键值(key-value)存储数据库 这一类数据库主要会使用到一个哈希表.........
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非关系型数据库博客分类: ? ? 数据库 企业应用 nosql(nosql = not only .........
■ 热门推荐《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Access)》期末复习提要(知识点) - 南京财经大学考试通的日志,人人网,南京财经大学考试通的公共主页
(th)10月15号开始,宿舍11:30断电(doge)(doge)(doge)~~主页君决定做一个早睡早起的好青年(哭)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Access)》期末复习提要(知识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Access)》期末复习提要(知识点)数据来源:
2012_13学年第一学期
一、笔试题型与分数分配:1、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2、写出函数或表达式的值(5题,每题2分,共10分)3、阅读程序写出结果(5题,每题2分,共10分)4、填空题(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5、编程与SQL语句题(3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5分)
二、笔试考核要点如下:
(一)数据库基础:(1)数据管理技术的五个发展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 40s中&50s中特点:①数据不能长期保存②数据和程序之间无独立性③数据不共享&2)文件系统阶段: 50s中&60s中背景:①应用需求:科学计算,管理②硬件水平:磁盘、磁鼓③软件水平:有文件系统④处理方式:联机实时处理特点:①数据可组织成文件,长期保存②数据具有较低的独立性③数据共享性低,冗余度大3)数据库系统阶段:60s末&特点:①共享性②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③整体结构化&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阶段&5)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阶段(C++,JAVA)&&(2)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mdb(3)数据访问的基本单位&字段(4)应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1)采用特定的数据结构,以数据库文件组织形式长期保存。2)实现数据共享,冗余度小。3)具有较高的独立性。4)具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5)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什么&数据库系统阶段(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6)数据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的含义1)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中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应用不需要改变。逻辑独立性存在于外模式和内模式之间。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2)物理独立性:用户的与存储在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库中数据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即内模式发生变化,应用不需要改变。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P6)(选择,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三级模式不包括:数据模式)1)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与硬件、软件环境、平台(DBMS)无关。&&&&&&&&& 概念数据库:由物理数据库映射而成。2)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用户所看见和理解的数据模式,给出了用户的局部数据描述。由概念模式推倒。&&&&&&&& 用户数据库:由物理数据库映射而成。3)内模式(物理模式):给出了物理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取方法(数据存储的文件结构、索引、存取路径)。&&&&&&&&& 物理数据库:实际存在于计算机中。&
(二)Access数据库的组成与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与关系模型的定义 (P9)1)层次模型:把客观问题抽象为一个严格的自上而下的层次关系。用树型(层次)结构表示类型及实体间的联系。2)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概念基础上的,用的形式表示和实体间的联系,这个二维表就叫关系。(2)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的&图示识别& (P9)1)层次模型:(树形结构)2)网状模型:(3)关系运算的分类:
考点一:传统的集合运算:前提:具有相同的模式1)并运算&2)差&3)交&
考点二:专门的关系运算&&属性不变、元组减少1)选择运算:一元运算、只对一个关系进行,行上的变化&&属性减少、元组不变&2)投影运算:一元运算、列上的变化3)乘积运算(广义笛卡尔积)关系R:n个属性、P行元组关系S:m个属性、q行元组R&S:m+n个属性列,p&q个行元组等值连接:不要求有相同的属性名。4)连接运算(笛卡尔连接)先写出笛卡尔积,在积中挑选符合条件的5)自然连接运算前提:依据公有属性值相等所建立的连接操作要求:①两个关系之间有公共属性列②取两个关系中公共属性列值相等的元组进行连接6)除运算(笛卡尔积的逆运算)条件:①关系中必须包含R中的所有属性②关系中有些属性是R所没有的操作规则:①运算结果由那些T中有但R中没有的属性组成②结果中的任一元组,由它与R中所有的元组的组合在T中都有出现7)等值与自然的比较:①等值连接属性可同可不同,自然连接必须有相同②自然连接必须去掉重复的属性,等值无要求③自然连接用于有公共属性的情况,交运算
考点三:关系运算的&图示&演算
考点四:关系运算的具体化(即与具体操作命令的&结合&)(4)关系模式中&实体&与&联系&均可表示为什么关系(5)记录(属性组、元组)、属性(字段)等术语的相互关系
字段、字段名
属性、属性名、属性组
记录(属性组、元组):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一行就是一个元组,元组的各分量分别对应于关系的各个属性。关系模型要求每个元组的每个分量都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属性(字段):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个列有一个属性名,列的值称为属性值。(6)主关键字(主键、主码)与外部关键字(外键、外码)1)主键:选定一个候选关键字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2)外键:不是这个关系的主关键字,是另外一个关系的主关键字推断:题目给出几个关系,判断那个字段是主关键字,那个字段是该主关键字的外部关键字(7)实体之间的三种联系及实例判别1)一对一2)一对多3)多对多实例判断:历年真题每年一道。(8)E-R模型的三个基本属性(概念)、E-R图的画法(P8)1)实体:矩形、在框内注明实体名称2)属性:椭圆、用连线与实体相连3)联系: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用连线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9)Access数据库的七种对象,基础对象是表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页(10)Access是什么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11)Access数据库的基本特点(选择)1)存储方式单一,便于用户的管理和使用2)Access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3)Access提供了各种向导、图例,方便使用4)界面友好,易操作5)采用OLE技术,能够方便的创建和编辑多媒体数据库6)支持ODBC标准的SQL数据库的数据7)支持使用VBA,开发应用界面8)可以构建与Internet的应用&&&补充二级考点:&1、数据模型的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2、数据模型的分类:
(1)概念数据模型(、信息模型):概念数据模型必须换成逻辑数据模型,才能在DBMS中实现。
(2)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模型、非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出现的最早、树形结构)、关系模型(二维表、结构单一)、面向对象模型。此模型既要面向用户,又要面向系统,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
(3)物理数据模型():是面向计算机物理表示的模型,描述了数据在储存介质上的组织结构,它不但与具体的DBMS有关,而且还与和硬件有关。每一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起对应的物理数据模型。DBMS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大部分物理数据模型的实现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而设计者只设计索引、聚集等特殊结构。3、数据库的设计阶段:(1)需求分析阶段:数据字典。(2)概念设计阶段:E&R模型。(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4)物理设计阶段:4、关系模型的组成: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5、关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主关键字不能为空)、参照完整性(取值可以为空;不为空的时候,那么该值在以该外部关键字作为主键的关系中已经存在)、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字段的有效性、记录的有有效性)。
(三)数据库与表的操作:(1)在Access 2003主窗口中,多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P36)共享方式(默认,打开+编辑)、只读方式(打开)、独占方式(自己,打开+编辑)、独占只读方式(自己,打开)(2)数据库压缩与修复的作用优化数据库性能,减少存储空间(3)实施参照完整性时,设置级联更新、级联删除的实际意义(具体化)(P89)1)级联更新:匹配的记录在子表中,不能更改主表中的主键。2)级联删除:匹配的记录在子表中,不能删除主表中的主键。3)规则的种类:更新规则、删除规则、插入规则(4)排序与索引:1)表的主键自动设置主索引,即为有(无重复)索引,且不可更改。备注型、超链接型、OLE对象型字段不能参与索引。主索引:组成主索引 (主键)的值,在表中必须是惟一的,不能有重复值。主索引一定是唯一索引。普通索引:有(有重复),但在索引文件中存储的仅是重复值中的第一个记录,每一张表中,可以创建多个唯一索引。对字段值没有限制。唯一索引:有(无重复),字段值唯一。2)Access中无&候选索引&之说(在关系模型中有&候选关键字&,注意区分)3)建立&多字段&索引的方法(P88)打开设计视图&&&&& 【视图】&&&&&& 【索引】&&&&&& 第一行是主索引PrimaryKey,第二行输入一个索引名称,多个字段名称。注:不能用于索引/排序的字段类型:备注型字段、OLE对象数据类型字段、超链接型。4)多字段排序的要点(P84)①在数据表中必须相邻,不一定都要最靠左②排序的优先级从左到右③多字段要按相同的顺序排序;不同字段有不同的排序顺序,使用【高级筛选/排序】5)建立索引的主要目的:提高查询速度(5)Access提供的数据筛选方式:(P85)(选择)【记录】&&&& 【筛选】1)窗体筛选:按输入到表框架的准则筛选记录2)按选定内容筛选:显示与所选记录字段中的值相同的记录3)内容排除筛选:(此筛选的实际含义)显示与所选记录字段中的值不相同的记录4)高级筛选/排序:可以对一个或多个数据表、查询进行筛选,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字段上添加排序次序。5)按筛选目标筛选:6)数据筛选结果的含义:将满足条件的筛选结果显示在屏幕上(6)输入掩码的设置码(0、9、A、a、#)及其作用(P61)0:必须输入数字(0~9)&&& &&掩码如:(00)00-000&&&& && 例:(12)55-2349:可以选择输入数字或空格& & 掩码如:(99)99-999&&&&&&&&&&& 例:(12)55-234&& (& )55-234A:必须输入字母或数字&&&&&&&&&&& 掩码如:(00)AA-A&&&&&&&&&&&& 例:(12)55-a&&& (80)AB-4a:可以选择输入字母或数字&& 掩码如:aaaa&&&&&&&&&&&&&& 例:5a5b&&&&&&&&&&&&& A& 4#:可以选择输入数据或空格(在&编辑&模式下空格以空白显示,但是在保存数据时将空白删除,允许输入加号和减号)&:必须输入一个任意的字符或空格(7)常用通配符的含义、使用通配符写出符合条件的表达式(设置查找条件或有效性规则)(P101)1)要会使用各种运算符(包括:In、Between、Like等运算符)、通配符(?、*、#)写出条件表达式2)通配符:&*&:任何字符&?&:一个字符&#&:与任何单个数字字符匹配(8)字段标题属性、默认值的含义(P62)1)标题属性:若设置了标题,则在列的栏目名称处显示,若不设置,显示字段名称。2)默认值:追加记录时,自动为字段填入设定的默认值。(自动编号和OLE对象不能使用默认值)(9)字段的隐藏与冻结的意义与操作 (P69)&(10)记录删除是否可恢复不能(11)OLE对象类型的字段通常可包含什么(P53)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图像、声音等(12)在&数据表视图&中,多字段排序的优先顺序(P84)从左到右(13)在&数据表视图&中,主、子数据表的嵌套深度(P92)8级(14)字符型、日期型常量的定界符(15)空值与空串的关系:空值是什么都没有,空串是&&,是长度为零的字符串。
(四)查询与SQL语句:(1)操作查询的种类及作用:1)生成表查询&&用于保存查询结果并可用于覆盖已有表2)更新查询&&用于修改表中的数据(一条或多条记录的字段值)3)追加查询&&用于向表中添加记录4)删除查询&&用于删除表中记录(2)查询的数据源、保存的内容、结果的&动态性&查询的数据源可以是表(单表或多个相关联的表),也可以是查询。运行的结果是一个数据集,也称为动态集。创建查询之后保存查询的操作,只有在运行查询时才会从查询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并创建它;只要关闭查询,查询的动态集就会消失。(3)查询的&图示&识别(类型、结果等)看到一个查询界面,知道是那种查询,有什么样的运行结果。(4)交叉表查询的三种字段(行标题、列标题、值)(P123)&&(5)参数查询的设置(P129)1)参数查询利用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参数,并检索所输参数的记录。2)单参数查询:在某一字段的条件行输入&&[请输入*****:](注意,提示的文本内容可以包含字段名,但不能与字段名完全相同。)3)多参数查询:在某几个条件行输入&&[请输入*****:](6)查询的视图方式(P109)、查询的类型1)五种视图方式:基本视图:设计视图,数据表视图,SQL视图 + 数据透视表视图,数据透视图视图(根据查询的设计视图判断所创建查询的类型。)2)查询的类型:①选择查询: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按一定的条件检索数据,可以对记录(分组或全部)进行求和、计数、平均值等多种类型的计算。②交叉表查询:用于计算并重新组织数据的结构,以便更好的观察和分析数据。③参数查询:将选择查询的条件设置为一个带有参数的通用条件。④操作查询:⑤SQL查询:使用SQL语句对表进行各种操作。包括: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子查询。&(7)SQL语句:(结构化查询语言)
CREATE\DROP\ALTER
INSTER\UPDATE\DELETE
GRANT\REVOKE
1)五种SQL语句的功能:(P142)①Create table & SQL:创建表结构(字段数据类型的英文名称)语法:CREATE&& TABLE&& &表名&&&& &&&&( &字段名1&& &数据类型& [&宽度&] [&字段级约束条件&]&&& &&&&[ ,&字段名2&& &数据类型& [&宽度&] [&字段级约束条件&]&]&&& &&&&[ , CONSTRAINT& &记录级约束条件& ] )
功能:创建表的结构说明:A:完整性约束条件有两类:&&& &O字段级约束条件(仅涉及一个字段)&&& &O记录级约束条件(涉及多个字段,必须用CONSTRAINT定义)B:约束条件的设置:&&& &ONot& Null&& 字段不能为空&&& &OPrimary &Key&&&& 主键&&& &OUnique&&&&&&& 唯一索引例:CREATE& TABLE& cj ( xh& Char( 10 ) , kcdm& Char( 6 ) ,&&&&&& cj& SmallInt& Not& Null , &&&&&& CONSTRAINT& xhkcdm& Primary Key ( xh , kcdm ) )②Alter table & SQL:修改表结构(添加/删除字段、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与大小等)语法一:ALTER& TABLE& &表名&&&&...
阅读(2981)|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银行的业务规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