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费用计划,的收费方式是哪个国家全民健身计划

【知识】推行全费用综合单价的优势在哪里?
论文全名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推行全费用单价的必要性》
作者 | 丁兆艳
目前《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中,对综合单价的定义是完成一个规定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不包括规费和税金,是不完全综合单价,与国际上综合单价的概念并不一致。
《造价改革意见》(142号文件)指出:到 2020
年,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完善工程项目划分,建立多层级工程量清单,形成以清单计价规范和各专(行)业工程量计算规范配套使用的清单规范体系,推行工程量清单全费用综合单价。
1采用综合单价的计价模式
工程计价是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一个建设项目要经历从投资估算、到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工程决算等多次工程计价过程。
目前,我国的投资估算大多使用估算指标法,以拟建工程的工程量乘以类似工程的投资估算指标来累计计价。该估算指标是一个全费用综合单价,即该单价包括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费、管理费
( 包括规费 )、利润、税金等全部费用。
而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则是定额单价加综合取费,定额单价包括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费,然后通过综合取费计取管理费、利润和税金。
在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时,目前的综合单价也不是全费用单价,为了体现规费和税金的不可竞争性,把规费和税金游离在单价之外,如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吊顶工程的综合单价每平米为
200元,但该费用不包括规费和税金,吊顶工程的全费用单价还要结合报价的人工费,规费的费率,综合单价等进行计算。
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工程计价的单价构成混乱且不透明,亟待改进。
2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的优势
全费用单价是相对目前清单计价的不完全综合单价、定额直接费单价而言的,即全费用单价包括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规费税金等全部费用。推行全费用单价具有以下优点:
有利于工程单价的工程成本和费用、利润等的透明化。该综合单价均反映的是完成该项目的全部费用,因此与该项目工程成本的关系更直接,可以直接用于分包工程的单价分析或比较。并可以通过综合单价分析表,可以直接反映该项目的直接费、管理费、利润和税金,使工程单价的构成更透明,更接近市场实际。
便于各阶段的单价分析和汇总。实行全费用综合单价后,估算阶段的一个单位工程的指标,来自于概算阶段多个项目的汇总,概算或工程量清单的单价来自于多个预算单价的汇总。
有利于促进定额编制水平的提高。实行全费用综合单价,每个项目的综合单价将非常接近市场价格,若组价时套用的定额费用与市场相差较大,这个定额项目的问题将会受质疑,从而促使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提高定额编制的准确性,促使费用定额更加贴近市场实际。
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开展好信息服务。实行全费用综合单价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可以发布各阶段的综合单价,也可以以全费用定额的形式提供更便于计价的工程计价信息服务。
有利于防止腐败、化解工程造价纠纷。全费用综合单价的透明性、组价的方便性,以及更加贴近市场实际,也将有利于促进工程计价更科、更直接反映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和利润水平,也会起到防止腐败,化解工程造价纠纷。
3推行全费用综合单价的措施建议
通过国际工程计价方法、我国工程计价单价中的问题,以及全费用综合单价的优点分析,《造价改革意见》提出的推行全费用综合单价无疑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推行全费用综合单价的措施建议如下:
1. 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中涉及综合单价的问题进行修订;
修订与全费用综合单价相适应的计价定额。第一种方法是按全费用综合单价的计价要求直接费定额要准确反映消耗水平和市场价格,费用定额要贴近市场,并按工程类别分类,改变综合取费的方法这;第二种方法是发布适应市场的全费用定额;
在即颁布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中全面落实;另外,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发布的指导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各类业务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也应按此原则对相关内容进行局部修订。
推行全费用综合单价既涉及到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工作习惯的改变,也涉及各类有关标准的变化及计价定额的调整;同时还涉及工程计价有关的计价软件的调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和工程造价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继从定额计价模式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之后,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这项改革将促使我们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计价模式相趋同,与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相趋近,并与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市场价格更贴近,便于实现建立市场决定工程造价的机制的核心目标。
作者简介:丁兆艳
(196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热电厂,造价师
如需获取原文,入群免费下载(群信息见下)
好消息!!&大匠通官方QQ群已经正式成立!【指标】、【政策】、【时评】、【管理】、【前沿】、【技术】六大类高质量文章定期更新,欢迎建筑行业的小伙伴们进群免费下载交流!QQ群查找方式:工程造价指标
&(例如:工程造价指标成都群)&成都群群号: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指标云信息】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注MBA智库(ID:mbalib)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在我国“网费高于全球水平,网速低于全球水平”这一不太“科学”的现象,存在已久。的,竟敢卖极高的,这不是摆明了欺负人么?前几日李克强总理关于“网速慢和资费高现象”两个问题的表态则将该话题的热度带上了一个新高度。一句“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
  那么,我们的网速到底有多慢?
  根据宽带发展联盟近期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显示,我国宽带平均速率由3.53Mbps提高到4.25Mbps,提升幅度超过20%。咋一看增长幅度还不错!
  但是据全球Akamai所公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韩国和日本网速分别是22.2Mbps、15.2Mbps,分列世界第一、第三位。而我国平均网速为3.4Mbps,世界排名第82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5Mbps,也低于泰国、马来西亚等。
  我们的上网资费又有多高?
  都说咱们上网资费高,到底有多高?就和全球各地比比看!
  由于美国非常激烈,甚至可以和电信公司, 为了留住,一般来说都会给一些优惠。在看看具体流量资费:
  :流量、通话时间、均不限量,60(约合367元)。
  :流量、通话时间、短信均不限量,70美元(约合428元人民币)。
  S :流量、通话时间、短信均不限量,110美元(约合673元人民币)。
  50套餐(约合240元人民币):流量、国内外不限时通话费。
  日韩:
  2014年,日本商的无限流量+无线通话套餐5900,约合人民币306元。
  在,用户支付60000(约350人民币)左右的月费即可享受不限量和语音呼叫套餐。
  以Viettel为例,用前付费的套餐主要有两种:
  1.Dmax200类别,适合上网大的人群,收费为每月3GB20万(约合人民币60元);
  2.MiMax套餐,适合普通上班族,较少上网的人,收费标准为每月600MB,7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1元)。
  两种套餐内流量用完后,再上网产生的流量不再收费!
  同样用数据来说话。我们选择流量大省,同时也是优惠程度较大的广东移动,和香港移动的最新数据进行对比。
  中国移动广东:388套餐,约含6G流量,超出部分0.29/M。
  中国移动香港:288(约合230元)套餐,含6G流量,超出部分30港元(约24元)/G。
  事实上,上网贵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2007年,就在其发布的《中国的:推动和》中指出这样一个事实:目前中国的使用占人均水平的10%,这一是的10倍。世行的报告指出,尽管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和宽带,但目前中国互联网使用价格占收入水平的比重仍然偏高。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价格不到其人均收入水平的1%,而中国的比例是发达国家的10倍,也高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约8%的平均水平。
  2014年,机构PointTopic了20M与2013年各国人均收入,中国居民每月为48,约占月收入的13.5%,而日本居民每月需支出60美元,约占月收入1%。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法国等的宽带费用占个人月收入比都在3%以下。
  从中可以看出,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套餐费用表面看起来相差不大,但是,一方面所能使用的流量和费额度却是有着巨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在考虑上网资费所占比远高于其它。
  那么,我国网速慢、资费高的现象又有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一)起步晚
  我们都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中国落后韩国和日本、欧美等国家这么大的幅度是有其原因的。因为我国/建设启动时间比欧美、日韩等国家晚五年以上,因此在网络上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相比固定网络,移动络受密度、、数量等因素影响较大。
  (二)基础设施薄弱
  移动网络的速度,和在网用户数量息息。用户数量越大,网络速度会逐渐下降。我国4G自从2013年底发牌以来,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据发布,到2015年2月底,我国移动用户12.9亿,其宽带(3G/4G)用户总数达到6.24亿户。仅一家,4G用户就已经突破一亿户。因此,规模庞大的用户数量和相对薄弱的网络基础,制约着我国移动网络宽带的发展。
  我国网络营运商主要以中国移动、、三家为主,这几家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在宽带接入及网间领域,利用自身具备的,阻碍影响其他进入,呈现出典型的特征。由于缺乏,宽带商自然没有积极性去降低上网。其次是支持力度低。宽带的基础设施由运营商承担,其必然会分摊到用户的上网费用中,从而提高了上网资费水平。
  “网费高于全球水平,网速低于全球水平”这种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中国电信的发展,也不符合我国提出的“”“”等的要求。而且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显示,我国接入流量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在移动互联网流量中,上网流量则是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的首要因素。今年1-2月,我国手机上网流量达到4.32亿G,连续两月实现翻倍增长,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89.3%。或迎来爆发式增长,时代已到来,是时候了!(本文:MISS铭/;图片:互联网)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谢谢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MBA智库资讯平台:mbalibnews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请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
发布者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计划生育条例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