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40报告:为什么货币通胀是什么意思高增长没有带来通胀

货币超发的偏见与悬案:为什么货币高增长没有带来通胀?通胀率 - VD时尚新闻网
VD时尚新闻网
&&&&&& & 正文 &
货币超发的偏见与悬案:为什么货币高增长没有带来通胀?
时间: 04:19
点击:1563次
来自:网络原创
作者:华尔街见闻
导读: 本文节选自CF40宏观经济医生研究系列——宏观经济专题研究第1期,作者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官方微信,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货币超发一说很流行。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展速度远超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欧美央行、中国广义货币与GDP之比位居世界…
本文节选自CF40宏观经济医生研究系列——宏观经济专题研究第1期,作者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官方微信,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货币超发一说很流行。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展速度远超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欧美央行、中国广义货币与GDP之比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广义货币规模如此之大,货币购买力下降仿佛天经地义,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压力以及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各种担心不绝于耳。仅从过去二十年的历史看,上述担心与现实情况严重对立。货币确实发的很多,但是人民币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综合购买力没有严重下降。过去二十年,中国平均通胀率2.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8.0%,发达经济体1.8%,中国过去二十年的平均通货膨胀水平不仅远低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不逊色太多。过去二十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大幅升值64%,剔除价格影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57%,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8%,人民币可谓强势货币。人民币对于住房的购买力确实显著下降,但是货币超发带来的房价泡沫一直未能证实。货币超发担心与现实严重对立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可能是货币超发的判断没有错,只是时机未到;另一种可能是货币超发的逻辑和判断实为偏见。“时机未到”的解释难以成立。对货币超发的担心旷日持久,几十年前就有经济学家把广义货币M2称为“笼中虎”,言下之意是这么高的M2随时可能会成为通货膨胀或者其他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源。但是几十年看下来,“时机未到”一说很难成立。中国较高的货币增长速度并非最近的事。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广义货币增长速度一直很高,而从经验上看货币增长对物价的影响最多滞后10-14个月,货币超发带来的物价飞涨早应该出现,但现实中并非如此。货币超发会带来货币贬值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在金融市场上反应极为敏感,不会滞后到二十年时间。如果是货币超发引起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很难想象价格泡沫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持续了几十年的泡沫也不能被称为泡沫。所谓“时机未到”经不起检验。下文讨论第二种可能,即货币超发逻辑链条究竟有哪些遗失,以至于形成认识上的模糊和误区。本文不是在2-3年的短期内看待货币超发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也不适用于短期。当我们判断货币不存在超发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没有出现过短期内的货币超发,而只是说从二十年平均意义上不存在货币超发。接下来本文回答四个问题:为什么货币高增长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胀?为什么货币高增长没有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为什么畸形的高房价不能归咎于货币高增长?中国是否存在货币超发?进入正文之前,先梳理几个重要的事实,对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有基本了解的读者可略去这段内容。事实1,中国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基于银行体系的典型信用扩张模式如下: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其中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准备金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存款性金融机构基于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储备金,派生了一系列贷款和存款合同,这些合同即是信用派生行为。企业和居民部门得到了贷款和存款,企业和居民的主要购买力亦主要由此而来。除了基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还有其他信用扩张的方式,比如政府发行国债,企业发行债券或者股票,或者民间借贷等等。这些活动也会产生或明或暗的债权债务合同,派生信用和购买力,但是不必然带来银行体系的货币扩张。就中国情况而言,基于银行的信用扩张占主体部分。仅从社会融资余额分布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债券和股票融资占全部社会融资余额的14%,其余部分主要是各种形式的贷款。事实2,广义货币M2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单位存款、个人存款,以及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四个部分。截至 2015年12月,M2规模139万亿人民币,上述四个部分的比例分别是现金5%,单位存款45%,个人存款40%,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10%。前面三项很直观,最后一项是指证券、保险、信托等众多形式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给定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规模还相对有限,存款成为居民和企业最重要的金融资产。考虑到居民和单位存款主体的显著行为差异,以下在分析M2高增长相关问题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存款增长分开解释。为什么货币高增长没有带来高通胀?以通胀为依据,不能证实中国过去二十年存在严重货币超发。货币高增长为何没有带来高通胀需要回答两个问题:货币是否决定通胀?如果货币决定通胀,那为什么货币高增长没有带来高通胀?货币增长是中长期通胀的源头。一直以来,通货膨胀是不是货币现象备受争议。从月度数据观察,年期间M2的月度同比增速与CPI同比增速相关性很低,二者当期相关性只有0.27,考虑到M2对CPI的影响有8-12个月的滞后,8-12个月滞后的M2与CPI同比增速相关系数也只有0.39-0.41不等。但是,M2与CPI同比增速的年度数据却显示出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当期相关系数0.5,滞后一期的M2与CPI同比增速相关系数达到0.7。货币增长难以解释短期物价波动,但是对中长期通胀水平有较强解释力。(图3 广义货币增速能较好解释中长期通胀;数据来源: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从机制上看,货币增长难以解释高频率通胀数据,但能较好解释低频率通胀数据不难理解。货币增长是购买力增长的源泉。货币增长带来购买力增长以后,有些商品价格会超调,有些商品价格则过了很久才会上涨甚至不涨,货币增长与高频率的价格变化未必是很好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考虑到生产率变化、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外部冲击对价格的短期影响,货币增长与高频率价格变化的对应关系就更加模糊了。但是低频率价格数据当中,商品价格调整中的超调和价格粘性信息被过滤掉了,没有货币条件支撑的外部冲击最终也主要反映为相对价格变化而难以决定中长期的平均价格水平,低频价格数据更加平滑也更好地对应了货币增长带来的购买力变化。从中长期起来看,通货膨胀是个货币现象的结论依然成立。既然货币增长主导中长期通胀水平,为什么二十年来平均增速高达16.7%的M2增速为什么没有带来高通胀呢?通胀取决于供求,不仅要考虑以M2为代表的需求增长,还需考虑供给增长。供给方增长的代理指标可以选取真实GDP增速,过去二十年中国的真实GDP平均增速9.4%,同时假定2-3%的物价增长处于合意水平,供给方真实经济增长和温和物价增长所需要的M2增长就达到了11.4-12.4%之间。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和M2增速远高于欧美而没有引起通胀,大部分可以归结为中国供给方的高增长有效平抑了购买力上涨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过去二十年M2增长远高于GDP增长与合意物价增速之和,多余的部分为什么没有转化为更高的通胀呢?如前所述,M2包括个人存款和单位存款两个主要部分。过去十五年个人存款平均增速16.2%,单位存款17.9%。上述问题可以转化成为什么个人存款和单位存款增长没有一一对应地转化为购买力增长并形成较高的通胀压力呢?鉴于个人和单位行为的显著区别,需要对此分别解释。个人存款增长是个人金融资产积累过程,也是购买力提高过程,个人金融资产增长速度高于购买力提高速度是为了满足个人金融资产积累所需。个人的消费支出增长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当期收入,二是财富水平,特别是具有较好流动性的金融财富水平(不包括房地产)。前者在金融账户上主要反映为M2当中的个人存款增长部分,后者是M2个人存款存量部分再加上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比如证券、保险、养老金等。中国过去二十年的情况是个人存款增长高于消费支出增长,剩余部分被用于积累个人银行存款,这解释了为什么个人存款高增长没有带来一一对应的支出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为什么居民部门持续积累个人银行存款?对此有多种解释:收入分配恶化,大量的个人存款在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的少数富人手中;消费信贷欠发达,助学贷款、耐用品消费信贷在中国发育程度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发达,预防性储蓄动机强;人均金融资产存量低且金融资产形式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前三种解释已经有很多关注,本文重点讨论第四种解释,比较而言这种解释也更有说服力。从全球比较来看,相对中国收入水平而言,个人金融资产水平较低。个人存款增长不仅在于满足购买力增长的需要,还要满足个人金融资产积累需要。这解释了为什么个人存款高增长没有一一对应地转化为消费支出增长,没有带来通胀压力。可以想象如下情景:M2当中个人存款增长同时,如果证券、保险、养老金等其他金融财产形式有较大的规模且较快增长,那么个人金融财产规模会比单纯依靠个人存款形式的金融资产规模大很多,如是则居民部门以银行存款形式的金融资产积累意愿会下降,M2增长太快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是发达国家的情景。反观中国,个人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增长虽快,但是保险、养老金等其他金融资产规模很小,各项金融资产加在一起的总金融资产和金融净资产规模很有限。中国个人金融财富积累主要依靠银行存款。根据安联公司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Allianz GlobalWealth Report, 2015),2014年中国人均金融总资产1.3万美元,人均金融净资产1万美元,人均金融资产与人均GDP之比是1.3。全球人均金融资产3.4万美元,人均金融净资产2.5万美元,人均金融净资产与人均GDP之比是1.8。由此可见,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于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的人均金融资产偏低。从结构上看,全球平均的金融金融资产的分布是银行存款38.4%、证券(主要是债券和股票)26.5%,养老和保险31.7%;而中国相对应的分布式52.7%、40.1%和7.2%。中外对比,中国的个人金融资产过渡依赖银行存款,而养老和保险金融资产占比少之又少。个人存款只是M2存款的一部分,还有更大一部分是单位存款。单位存款增长也是潜在的购买力增长,对通货膨胀形成压力。很显然,17.9%的单位存款增长也高于单位支出(投资和消费)增长,为什么单位也要积累银行存款呢?单位存款包括企业、事业、机关、部队和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存款。截至2015年底,62.5万亿的单位存款当中,33.7万亿单位活期存款,28.8万亿单位定期存款。不同单位类型的存款背后的行为动机差异很大,而缺少区分不同存款主体的详细存款结构数据给分析带来了很大挑战。单位存款当中,以企业单位存款为主体。以下我们提出几种对企业存款高增长且没有带来相应通胀压力的解释。解释1,企业投资高增长要求运营资金/银行存款随之高增长。过去是十五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9.5%,超过单位存款增速17.9%。解释2 ,给定较高的投资需求以及金融市场发育的相对滞后,企业需要依靠自身的金融资产积累扩大投资。近十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的构成当中,自筹和其他资金占比在70-80%之间,银行贷款在10-20%之间。解释3,出于避税的目的,企业家将收入存放在企业单位账户而不是个人账户。小结一下,M2虽然增长很快,但存款增长持续高于支出增长,相当部分是为了满足金融资产积累需求。金融资产积累需求的原因多个方面,除了家户部门收入/财富分配差距、消费信贷不发达以及社会保障不发达,还有一个重要的解释视角是:中国人均金融资产存量不高,且居民部门只能通过个人银行存款的形式积累金融资产。给定中国保险和养老金融资产发展太慢的现实,只能通过个人存款增长实现个人金融资产增长。这解释了为什么超出供给增速的个人存款增速没有带来一一对应的支出增长和高通胀。单位存款的主体是企业存款,企业存款高增长原因可能源于融资限制下的被迫储蓄、高投资带来的高营运资金需要,以及避税等。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独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哈勒普:再进总决赛没有首次激动 今年表现配得上
搜索你需要的,寻找属于你自己的方向! 欢迎加入投稿和心得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哈勒普:再进总决赛没有首次激动 今年表现配得上
编辑: admin
来源: 挂号网 时间:
,同时,医疗信息化对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在稍后发出的优酷全员信中表示,3000万会员只是一个起点,优酷将坚持实业心态,加速平台连通,2017年将会为市场带来更大惊喜。影院热映新片、独播网络电影是用户最愿意付费的内容;同时,用户对独播网络剧、热播剧的付费意愿也相对较高。  武汉大学拿到的配比是五千万以内的100%,五千万以上的50%。
  “在线估房”,秒速申请  目前,客户可以通过两个渠道体验到“在线估房,一键贷款”服务。  其中,男性对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月收入高于女性。  澳银资本投资总监李晋认为,互联网+中医是最近非常热门的投资领域,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人们对中医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而且能接触中医的机会也很少,通过互联网与中医的结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推广作用,比如与电商的结合,增加了人们购买中药的途径,通过网上问诊平台,在家里就可以接受名中医的诊疗,越多人接触中医,中医就能为更多人所接受,传统的中医才能借助互联网焕发新活力。两款游戏推出后很快进入了商店游戏榜单的榜首,第二款游戏推出不久后曾因用户太多经历了服务器崩溃。
  购机时提及PConline太平洋电脑网将会获取更好的服务或优惠。  其次,落实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YouTube这群大号也在开辟新的业务,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新业务就包括写书、出专辑、签约制作公司、开网店、推自己品牌的产品。应惟伟为此感到激动,他认为,当学生在校时能感受到这些捐赠人如何回馈学校,捐赠意识就会像一颗种子一样种进他们的大脑。
”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贺东东说。  今年7月1日,《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新政”)正式实施,要求新旧移动游戏必须取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即版号)。毕竟,这个经历过两度更换操盘手的项目,似乎已不再是一个完美的香饽饽。草案规定,幼儿园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龄前儿童,或者实施其他损害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不得收受、索取学龄前儿童家长财物。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科贝尔:盼在中网赢更多比赛 北京天气很不错
下一篇:《疯狂的拳头》开机 神秘大咖加盟秀美肌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黑珍珠卡里罗现身重回天津 已训3周不惧江苏女排
美银美林上调香港今年GDP增长预测至1.3%
林妙可自拍扮柯南 网友:好酷的可可!
意甲-佩里希奇救主锋线强援首秀 国米平止3连胜
巴萨昔日主帅再就业!曾率阿根廷2次输美洲杯
《怒火》收官曝剧照 王雷邓家佳铸真传奇
新鸿基金融:受美股高收影响 周四恒指高开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作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主流的经济学观点当中,判断货币超发主要有两个依据: 一是超出合意水平的通货膨胀,二是系统性风险。
  以通货膨胀作为依据判断货币是否超发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温和且稳定的通货膨胀最有利于经济资源(资本和劳动)的充分合理利用;2,货币当局所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决定通货膨胀率最有效的政策手段。因此,货币当局是否发行过多货币,通货膨胀率是最简明、合意的事后证据。
  具体到各国的政策实践当中,还需要确定选择哪一个通货膨胀指标作为判断依据。在消费者价格、生产者价格、GDP缩减因子等大类价格指标中,各国的政策实践都选择消费者价格。
  选择消费者价格而不是生产者价格至少有以下三个角度的解释:
  消费者价格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增加值的覆盖面远大于生产者价格,消费者价格稳定的福利含义高于生产者价格稳定;
  消费者价格相对生产者价格粘性强,能更好过滤价格波动噪音对总需求变化方向的判断;
  消费者价格比生产者价格更准确地衡量了居民生活支出成本变化,稳定消费者价格即是稳定民生,能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GDP通缩因子比CPI更完整地覆盖了就业和增加值,理论上作为通胀目标可能更有优势,但缺陷在于GDP通缩因子相较CPI准确性低且严重滞后,GDP通缩因子是事后推算得到的数据,而CPI则是实时调查数据。CPI选择了消费者价格作为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确定是哪个消费者价格,是CPI还是核心CPI。对此学术界有很多讨论,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有兴趣的读者参阅Mankiw and Rice(2002)、Prasad andZhang(2015))等。
  系统性风险是评价货币超发的另一个依据。系统性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体系或者市场坍塌的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谈到系统性金融风险,必然涉及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具有“太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或者“连接太广泛而不能倒”(Too interconnected to fail)的特征,以至于一旦这些机构破产会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危及整个体系。
  系统性风险在学界和政策制定层早有关注,但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风险做出反应的更普遍认同主要来自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仅从通胀角度看,无论是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危机前夜,还是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前夜,通胀水平不高但都面临一触即发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事后看,仅以通胀作为货币环境是否适宜的唯一标准出现了误判。金融危机不能完全归咎于货币超发,但是货币超发确实为居民和企业部门过度涉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提升提供了温床。正如Itamar Drechsler等几位作者(2014)所指出的,过低的名义利率(货币超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带来更低的流动性价格并提高了杠杆率,导致过低的风险溢价,更高的资产价格和更大的经济波动。产生系统性风险的诱因可能并不主要来自于货币因素,比如金融创新和监管缺失带来的过度涉入风险、隐形政府担保等都可能让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过去涉入风险。但是,无论原因如何,如果系统性风险快速提升,货币政策有责任做出反应。
  中国自金融危机以来杠杆率快速提升,金融体系坏账率提高,这些现象是否可以看作是金融系统性风险提升的标志,是否可以作为货币超发的依据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厘清几个重要事实。
  1, 总体杠杆率上升。从国际比较来看,企业杠杆率过高,政府和居民杠杆率适中甚至偏低。
  2, 企业杠杆率上升主要来自地方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私人制造业部门的杠杆率并未上升。
  3, 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的利润远不足以偿付债务,银行坏账率和企业债务破产率随之上升。
  毋庸置疑,融资平台和国企杠杆率飚升以及由此带来的金融机构坏账率甚至是破产概率上升推高了系统性风险。但是系统性风险提升是否归咎于货币超发难有定论。摆在货币当局面前的是艰难的得失平衡。高货币增速所得是保持就业和经济增速相对稳定。考虑到近年来中国的CPI水平较低、PPI连续多年负增长,经济运行有低于潜在增速的可能,保持一定的货币增速避免总需求不足和通缩无可非议。
  所失有两个层面,一是当前体制和经济环境下,货币越多,信贷资源越是过度流向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恰恰难以偿还债务,说明其投资效率堪忧,于资源合理配置不利;二是金融中介潜在坏账率提升并带来系统性风险。比较而言,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更重要的损失;系统性风险虽然上升,但是从系统性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的必备条件是流动性危机,而中国在应对流动性危机方面的余地还有较大空间。
  货币高增长虽然带来系统性风险提升,但是解决系统性风险的出路主要不在于货币。货币增速过高会提供系统性风险; 货币增速过低也不能降低中国当前的系统性风险,货币收缩带来的通缩和真实债务增长恶性循环反而可能加剧系统性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出路在于解决地方政府和国企的预算软约束、理顺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投资和融资机制、完善金融风险监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河南省唯一重点新闻网站,是经河南省委、省政府同意,由河南报...
347366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通胀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