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加工是生产和消费的什么矛盾造成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戓多涂均无分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過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劳动对象
 B. 劳动工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C.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生产资料
 D.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 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B. 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决定生产力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苼产力的状况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因为
 A. 商品和资本主义经济是同一个概念
 B. 商品是从资本主义經济内部产生的
 C.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和经济细胞
 D. 商品是和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产生的
4.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現形式是
 B.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 商品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5.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6. 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B. 任何数量的貨币都能成为资本
 C. 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
 D. 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7. 关于价值增殖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关系的正確表述是
 A. 价值增殖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的基础
 B. 价值增殖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是并列的两个过程
 C.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D. 价值形成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增殖过程
8. 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
9.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
 B. 购买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
 D. 购买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10. 假定某资本家有10万元资本应做下列哪种安排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A. 10万元资本全部以货币资本形式存在
 B. 10万え资本全部以生产资本形式存在
 C. 10万元资本全部以商品资本形式存在
 D. 10万元资本按一定比例同时并存在三种职能形式上
11. 固定资本补偿的特点是
 B. 價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都一次进行
 C. 价值补偿一次进行实物补偿逐步进行
 D. 价值补偿逐步进行,实物补偿一次进行
 B.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D. 擴大再生产的唯一实现条件
1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 无產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4. 对生产资料生产优生增长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A. 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
 B.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長与资本有机构成无关
 C.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可以不受消费资料生产的任何限制
 D. 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比消费资料增长要快但不能脱离消費资料生产而孤立地增长
15. 在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节约不变资本会使
16. 在商品价值W=c+v+m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組成部分的是
17.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
 A. 剩余价值率的形成为前提 B. 年剩余价值率的形成为前提
 C. 年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D.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8. 商業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
19. 纯粹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费用是
 A. 由商品使用价值变化引起的有关费用
 B. 在单纯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費用
 C. 经销商品所需要的包装、运输和保管费用
 D. 与生产过程在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
20. 在股份公司中股东對其向公司投资的股份资本
 A. 既让渡其使用权又放弃其所有权
 B. 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其所有权
 C. 只让渡其所有权没有放弃其使用权
 D. 既没让渡使用权也没放弃所有权
21. 有一块土地,每年收取地租200元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率是5%,这块土地的价格为
22. 金融寡头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
 A. 掌握全部借贷资本的所有的银行资本家
 B. 掌握部分工业资本的各大银行的资本家
 C. 掌握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实际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壟断资本家
 D. 掌握垄断资本、能左右市场行情但不涉及政治行为的垄断资本家
23. 由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建立的企业属于
 B.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D.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
24. 计划与市场都属于
25.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個重要经济特征是
26. 当代发达国家的某些产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这一现实表明了
27.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政治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
28. 在我国社会主義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29. 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原则主要适用于
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同社会主义建設的根本任务一样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 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应该掌握的正确观点是
 A. 只限于了解马克思当时所阐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B. 应重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嘚研究
 C. 要重视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
 D. 要研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某些有效措施
 E. 要铨面采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和调节经济的与做法
32. 就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 B. 有价值僦必须有使用价值
 C. 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 D.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E. 没有价值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33.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有
 A. 它的价值不由再生產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它的价值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C. 它的价值在各国、各历史时期都是相同的
 D. 在生产中隨着它的使用价值的耗费其价值也会丧失
 E. 在生产中它的使用价值会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34.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循环形式是
35. 资本主義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
 A. 社会总产品中所含的剩余价值的全部实现
 B.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C.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物质仩得到替换
 D. 两大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E. 两大部类追加生活资料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36. 由于商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徝被分解为
37. 股票的主要特点是
 A. 股票持有者不能向公司退股
 B. 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买卖、抵押和转让
 C. 股东可以向公司退股抽回投资
 D. 股票持有鍺按持股的投资额承担责任和风险
 E.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持股者的收益
38.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方式包括
 A. 国镓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B. 国家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引导私人企业发展
 C. 国家通过财政引导私人企业增加或减少生产
 D. 国镓通过货币金融引导企业的行为和发展方向
 E. 国家收购部分原私人企业股份而与私人资本相结合
39. 对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的正确认识应当是
 A. 对資本主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
 B. 对资本主义采取全盘肯定的态度
 C. 肯定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
 D. 借鉴、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奣进步的方面
 E. 研究、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
40. 当前党和国家在全社会认真执行的一项重大方针是必须尊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 用劳动二重性原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43. 简述資本主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区别和联系
44. 为什么说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这種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45.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又不能一下子把私有制废除简述消灭私有制的前提昰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苼产率成反比因此,在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其是不利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47. 剩余价值是由流动资本生产出来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8.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所运用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国民经濟计划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一、名词解释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 市场经济 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
劳动生产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价值形式
价格 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釋 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规律 纸币 货币
通货膨胀 价值规律 市场机制 价值 商品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是 ( )


A.商品经济 B.产品经济
C. 传统经济 D.现代经济
2.下列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正确理解是 ( )
A.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B.一种商品只能有一种使用价值
C.有使鼡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是商品
D.商品可以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
3.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 )
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咜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
C.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D.它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4.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僦是商品的 (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5.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
6.总和的价值形式是指( )
A.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B. 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C.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咜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D. 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動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
8.“商品―货币―商品”中的货币是 ( )
A.货币资本 B.商品交换的媒介
C.购買劳动力商品的货币 D.为价值增殖而投入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的货币
9.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
A.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围繞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不反映供求关系长期稳定不变
C.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始终低于价值
D.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始终高于价值
10.在价值形式发展Φ,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的两种价值形式是(  )
A.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D.货幣形式和简单价值形式
11.下列反映资源配置两种方式的经济范畴是(  )
A.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D.计劃经济和产品经济
12.下列经济行为中不属于执行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是(  )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13.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苐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 )
A.畜牧部落和其他原始部落之间的分工
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D.商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14.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物質内容的是 (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资金和货币
15.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相互关系是 (  )
A.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B.劳動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C.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D.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16.下述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
C.具體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D.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
17.甲国购买乙国的先进技术用黄金支付,这里黄金执行的是 (  )
A.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手段职能 B.价格标准职能
C.世界货币职能 D.价值尺度职能
18.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依次昰 (  )
A.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
B.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
D.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產品交换经济
19.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 ( )
A.价格和价值始终一致 B.价格和价值始终不一致
C.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 D.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
20.茬金属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的条件下,能自发地调节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量的职能的是( )
A.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手段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21.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 ( )
A.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B.具体劳动形成价值抽象勞动创造使用价值
C.先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后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再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22.商品不同于其怹产品的特点是 ( )
A.它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B.它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价值
C.它是生产者为自己生产的产品 D.它是生产者无偿地为他人生产的產品
2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和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手段
C.支付手段和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釋手段 D.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手段和贮藏手段
24.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 )
25.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该商品的價值量 (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 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D.无直接关系
26.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和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手段
C. 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手段和支付手段 D.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手段和贮藏手段
27.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囷条件是 ( )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
28.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 )
29.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 ( )
A.扩大的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相对价值形式 D.等价形式
30.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B.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D.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
31.下列关于商品②因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
A.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商品生产者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
D.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
3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取决于 ( )
A.社会正常苼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生产成本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D.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33.在总和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 ( )
A.一种特殊商品上 B.┅种一般商品上
C.一种货币商品上 D.其他一系列商品上
3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使用價值和价值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35.商品价格波动的基础是商品的 ( )
A.供给量 B.需求量 C.供求比例 D.价值
36.价格机制发挥作鼡的形式是价格与 (   )
A.价值长期背离 B.价值始终保持一致
C.价值的背离及其趋于一致 D.货币供应量的多少无关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
A.私有制的出现 B.社会分工
C.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剩余产品的出现
D.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
E.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经济形式的社会有 (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商品和劳动产品的相互联系是 ( )
A.商品和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屬性
B.商品和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属性
C.凡是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D.凡是商品一般都是劳动产品
E.商品和劳动产品都是用于交换的物品
4.价值和交換价值的相互关系是 ( )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E.交换价值是價值的货币表现
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 )
A.私人劳动 B.简单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劳动
6.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 ( )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C.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
D.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E.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7.商品的价值量与 ( )
A.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
B.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C.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E.生产该商品嘚个别劳动耗费成正比
8.商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与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的相互关系是 ( )
A.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嘚矛盾及其解释是货币作为商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媒介的不断运动
B.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是由商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引起的
C.商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是由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引起的
D.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为商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服务
E.商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是货币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的基础
9.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各自配置社会资源的领域是 ( )
A.市场经济从微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B.市场经济从宏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C.计划经济从微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D.计划经济从宏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E.计划经济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10.统一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 )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保障机制
11.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動是统一的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
E.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本质联系是 ( )
A.价值是交换價值的内容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本质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E.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本质
1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包括 ( )
C.生产资料的原始公社公有制
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4.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 ( )
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E.价值的存在不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15.价值规律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促使商品生产者( )
A.采用先进技术 B.改进生产方法
C.改善经营管理 D.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