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国家医疗保险政策有收伤完保险这条内容吗?

工伤保险案件中关于“工资”的认定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肖荣
  近年来,法院受理的工伤保险待遇案件日益增多,在处理这些案件时,面临着不少法律适用新难的问题,其中如何认定“本人工资”就是审判实践中一直有争议的老问题,还有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后否享受工资待遇等等新问题。这些问题处理,有的法律没有规定,有的规定不明,以致呈现出法律难适用,标准难统一,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对此,笔者结合审判实践,从理论和实务上对此作一探讨。
  一、关于停工留薪待遇的认定问题
  停工留薪期的认定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依法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间。停工留薪期就是停工留薪期的起止时间,停工留薪期从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起算,对此,审判实践中一般并无异议,但对于停工留薪期的截止时间,在审判实践中却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停工留薪期应当截止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其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同时,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这里的“误工时间”也就类似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停工留薪期”。另一种观点认为:停工留薪期应当截止于治疗终结之日,其依据同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停工留薪期应当截止于治疗终结之日。其一,对于伤情不重的职工,经治疗完全可以治愈而致于致残,当然就无需进行伤残鉴定,因而其本身就无伤残鉴定日之说;其二,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精神看,应该是在劳动者有必要暂停工作并接受治疗的,才有停工留薪期,如果劳动者经治疗能够提供正常劳动,就无需暂停工作,这实际上是丧失了享受停工留薪待遇的前提和基础;其三,从审判实践上看,有的劳动者为了获得更长的停工留薪期而不及时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此导致停工留薪期延长,这对用人单位来讲是不公正的。因此,以劳动者医疗终结之日作为停工留薪期截止时间,更符合停工留薪期的立法本意和审判现实。
  审判实践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停工留薪期的判定:一是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协商一致进行确定;二是法院综合认定,在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法院可以根据工伤职工受伤部位和程度,结合医疗服务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或证明书,认定停工留薪期。至于工伤职工受伤部位和程度确定,一般情况下,一定的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对应一定的停工留薪期,多部位或多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的,对应的各停工留薪期中最长的期限作为该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不得累加。目前,不少省市都明确规定了工伤职工伤情相对稳定期的参考标准,这为停工留薪期的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停工留薪工资福利待遇的认定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如何认定“原工资福利待遇”,在审判实践中也存在诸多争议,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加班工资)和津贴;二是本人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三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报酬;四是按照《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指全部工资,即不仅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工资,还包括加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均有失偏颇,第一,工资的概念本身就是工资总额的简称,工资总额的确定,包括加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对此,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号)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资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第二,《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原工资福利待遇”与《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中“本人工资”表述有所不同,这里的工资并没指向是本人工资;第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报酬通常为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实际履行过程中劳动者工资水平远高于此标准,因此合同中约定工资不能等同于实际工资。
  “工资福利待遇”应当是工资总额加福利。审判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定:其一,关于工资的认定问题,如果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应按工伤前12个月所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如果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如果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也就是尚未支付工资的情况,一般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其二,关于福利的认定问题,福利不属于工资范围:如,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还包括 住房公积金、午餐补贴等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等。
  二、关于本人工资的认定问题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缴费工资,是指可以纳入缴纳社会保险费范围的工资性收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工资就是按国家统计部门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内发放的工资。如何认定“本人工资”,下面笔者就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一分析。
  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不一致如何认定 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不一致时,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结算工伤待遇应以实际工资为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假如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那么职工的缴费工资应该与实际工资一致。但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在缴纳工伤保险费过程中,不如实申报工资总额,而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本人工资项目中的基本工资部分缴纳工伤保险费,这样导致缴费工资和职工的实际工资不一,对此,对于因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差额所致工伤待遇差额,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可见,工资总额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不明如何认定 审判实践中时常遇到这种情况:工伤职工在用人单位不足12个月时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因不足12个月,也就没有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了。那么如何认定本人工资呢?审判实践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人单位支付了工资但不足12个月,对此按实际工作月份数计算本人工资,这在审判实践上没有争议;二是工伤职工工作不久就受工伤且用人单位尚未支付工资。对此,如同停工留薪待遇一样,有约定的按约定工资标准计算本人工资,但对于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有人认为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本人工资。笔者认为这不符合法律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本人工资低于60%的,才能按60%计算,而用人单位尚未支付工资,又怎么确定其工资是低于6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定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一般可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从该条可以看出,工资报酬约定无效或没有约定时,按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确定的,因此,此种情况下,劳动者本人工资应以其同岗位同工种同事的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为准。当然,审判实践中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没有同岗位同工种,笔者认为,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计算本人工资。
  举证责任 审判实践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企业既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支付清单、也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在一无工资单、二无社保缴费基准工资证明的情况下,劳动者无法举证证明自己的工资标准,而用人单位又拒不提供工资支付凭证,工资标准的举证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对此,笔者认为,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举证责任倒置,若用人单位举证不能,就推定劳动者的主张成立。其一,用人单位持有工资证据。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因此,用人单位是工资证据的持有者。其二,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同时,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因此,如果劳动者无法举证证明其工资标准,而用人单位以不正当理由拒不提供,法院可以直接推定劳动者主张的工资标准成立。
  三、关于停工留薪期满后是否支付工资的问题
  如前面所述,劳动者停工留薪期止于治疗终结之日,而治疗终结之日与享受工伤待遇之前尚有一段时期(如等待伤残等级的评定、继续治疗等),这段时期用人单位是否继续支付工资,由于《工伤保险条例》没有规定,因而在审判实践上出现了一些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据此,除工伤医疗待遇外,劳动者不再享有其它待遇,而工伤医疗待遇是指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不含有工资待遇,故停工留薪期满后用人单位无需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者是因工作原因受伤、无法工作,其可得利益受到了损失,停工留薪期满后用人单位仍应向劳动者支付原工资待遇。 
  以上观点都有失偏颇,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首先,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工伤职工虽然停工留薪期满,但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未解除,虽然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不能继续享受停工留薪待遇,但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或生活补助,由于工伤停工留薪期满后双方劳动关系并未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有向劳动者承担相应的义务。尤其是劳动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财产关系,还包含人身关系,如职业培训、劳动保障、劳动保护、休息休假等非财产性义务。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非因劳动者的原因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劳动者的最低生活保障。不能认为劳动者必须要提供劳动才能得劳动报酬,正如《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停工留薪期原工资待遇不变一样。其次,工伤职工可以享受病假工资。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号)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支付问题作了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作者单位:四川省华蓥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顾小娟
相关新闻:
4月20日至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率中国法院代表团访问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和世...&&nbsp版权所有: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伤保险,你工作中不得不知道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年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10周年。 2014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举行了系列工伤保险的宣传活动,上海工伤保险知识的宣传活动也于今天拉开序幕。据悉,人社部同时推出了工伤保险知识的网上竞答活动,读者可登陆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站()和中国劳动保障报手机客户端参加,竞答时间即日起至6月15日结束,随机抽取的100名优胜者将获得100元的手机充值卡。
冷默 皓文今年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10周年。 2014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举行了系列工伤保险的宣传活动,上海工伤保险知识的宣传活动也于今天拉开序幕。据悉,人社部同时推出了工伤保险知识的网上竞答活动,读者可登陆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站()和中国劳动保障报手机客户端参加,竞答时间即日起至6月15日结束,随机抽取的100名优胜者将获得100元的手机充值卡。HR,看看你不知道哪个?用人单位工伤保险“七知”1知 禁止和杜绝使用童工,否则将受到处罚用人单位首先必须依法用工,禁止和杜绝使用童工。一旦发现使用童工,劳动监察部门将按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处以每月使用1人5000元的罚款;使用童工发生伤亡事故的,将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人保部《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支付赔偿金,其中死亡的按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赔偿;1-10级的分别按上述基数的1-16倍赔偿。2知 使用劳动者就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告知权利义务以及所从事的岗位工种存在的职业危害等情况,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由用人单位对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知 企业应提供相应劳动保护条件和设施企业用工应当依法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条件和设施,防止发生生产事故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否则,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发生事故和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4知 用人单位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并将参保缴费情况在单位内公示。5知 若发生事故伤害,企业需30日内提出认证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当履行救治伤员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区县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将承担自事故发生之日至申报工伤期间的所有待遇费用。6知 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待遇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待遇,为5-6级工伤职工提供合适岗位或支付伤残津贴;为1-4级工伤职工缴纳基本医疗费,向解除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义务。7知 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严肃劳动纪律,加强事故防范,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你来判断一下?工作时间坠楼,能否以“三工”情形认定为工伤?[案 例]陈某系某酒店冷荤间厨工,工作职责是配合厨师进行领料和餐盘端递,常规工作的活动范围是厨房的冷菜间。日19:00左右陈某离开冷菜间,独自一人前往厨房办公室,被发现从该办公室窗户坠楼身亡。公安部门经调查后,出具了排除他杀的结论。根据酒店员工的证词证实,事发前一段时间内厨师长在厨房内工作,不在厨房办公室也未找过陈某,同时也没有其它证据显示陈某接受过其他领导指示离开冷菜间前往厨房办公室或其它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事后,陈某丈夫朱某要求酒店方面为陈某申请工伤,酒店认为陈某不是工作原因导致坠楼不同意申请工伤。朱某遂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区人社局经过调查核实后认为,陈某坠楼事故虽发生在工作时间,但事发地点不是陈某日常的工作岗位,也可以排除因工作原因导致坠楼身亡,故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朱某不服,向区政府法制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了区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争议焦点]本案中陈某坠楼的办公室不是日常工作区域,陈某也不是在受上级指示后才去办公室的。主要分歧在于坠楼原因不明,却发生在工作时间,也是在工作的酒店内部区域,能否就此以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的“三工”情形来认定工伤。■认定工伤的主要理由:陈某丈夫朱某认为,事发时陈某仍在工作时间,厨房办公室等办公区域,陈某作为厨工也理应是工作场所之一,陈某在酒店坠楼又属于意外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认定不是工伤的主要理由:1.从陈某的本职工作来看,当时进入厨房办公室没有这个必要,而且办公室窗户也被人为打开。窗台上原本放着的水杯、绿植等被摆放到桌子上,内侧窗纱也被取下放在地上,这些行为均与其工作职责无关。2.根据对酒店员工所做的笔录来看,事发前包括厨师长在内的领导都没有指示过陈某去厨房办公室,也未要求其完成其它工作任务。据此,陈某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不是因为有领导指示,也不是因为有新的工作任务所需。3.公安部门仅排除陈某死因系他杀所致,但并未出具其它相关结论,现无法对陈某是否意外坠楼做定性判定。故在对陈某坠楼事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之前,有必要对陈某此次坠楼是否因工作原因所致,再做调查分析。一般来说,工作原因包括员工自身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也包括上级领导或组织临时指派的其它工作要求。根据已经调查到的情况来看,陈某去厨房办公室既不是日常工作职责所需,也不是受领导当时的指示,也就是说陈某当时到办公室的目的与工作无关。而工作原因是认定工伤的必要条件。综上,陈某虽然坠楼时间是在工作时间内无疑,但坠楼的办公室不是陈某的日常或临时分派的工作区域,坠楼原因也可以排除工作因素。在排除陈某因工作原因坠楼的前提下,可以作出陈某的死亡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所列情形,也就不予认定为工伤。[案例评析]本案由于发生在工作时间里,事发地点也是在公司,在未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之前,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该起事故属于工伤。不过,从《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立法本义来看,能否认定工伤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工作原因。也就是说,在区县人社局调查取证过程中,对于采集到的证据资料不足以证明类似陈某的事故是意外所致,为避免因为草率认定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符,就需要加强对事实情况的判定和排除,尤其在各方证据相互印证后能够排除是工作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那么就应当不予认定工伤。员工,你最想知道哪个?工伤保险10大热门疑问■从业人员符合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从业人员符合哪些情形可视同工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从业人员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哪些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从业人员虽符合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故意犯罪的;2.醉酒或者吸毒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有何规定?应当向哪里提出申请?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从业人员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人员应当到哪些医疗机构就医?工伤人员治疗工伤,应当持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专用卡)到本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伤情稳定后,应当及时转往本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本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目前,全市有5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工伤人员可以在统筹地区外就医吗?工伤人员因伤情治疗需要,经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证明,报社保经办机构同意,可以到统筹地区外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治疗。从业人员因工外出在统筹地区外(含境外)发生工伤事故,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待抢救脱离危险伤情稳定后,应当及时转到本市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长期居住在统筹地区外的工伤人员,所在用人单位报社保经办机构同意,可以选择1至2家当地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作为工伤人员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哪些内容?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从业人员发生工伤故事后,在停工留薪期内可以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从业人员发生工伤事故后,可以享受以下待遇:1.工伤医疗和康复待遇;2.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标准为工伤人员负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应予以补足;3.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人员在停工留薪期内需护理的,由用人单位负责。■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后,其近亲属可以享受哪些待遇?从业人员因工直接死亡或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因工致残1-4级工伤人员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上述待遇的具体计发标准为:1.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从业人员因工死亡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从业人员本人因工死亡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发给,其中配偶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在此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人员生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什么是浮动费率?何时调整?浮动费率,是指社保经办机构在用人单位按基础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当年度的工伤保险支缴率,核定其在下一年度应当浮动的工伤保险费比例。市社保经办机构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每年核定一次,并在下一缴费年度核定用人单位缴费基数时同步调整。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