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看固态硬盘寿命还有多久寿命

固态硬盘寿命检测(SsdReady)1.3.194 官方免费版-东坡下载
东坡下载:内容最丰富最安全的下载站!
→ 固态硬盘寿命检测(SsdReady) 1.3.194 官方免费版
固态硬盘寿命检测(SsdReady),是一款专门用来检测SSD固态硬盘的寿命的工具,虽然固态硬盘的速度相对于传统的机械硬盘的提升是非常大的,但是固态硬盘的改价格的寿命限制了他的使用,通过本工具能够快速便捷的检测出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非常的便利。硬盘寿命检测工具有什么用固态硬盘寿命检测(SsdReady)功能特色固态硬盘虽然有着启动快,延迟极小的优点!但是缺点是寿命不如普通硬盘,如果你先更了解你的SSD固态硬盘的寿命,那么这款SsdReady可以帮助您。SsdReady是一款ssd固态硬盘寿命检测工具,与其他检测工具不同的是 SsdReady通过统计一天的硬盘使用量来推算寿命。硬盘寿命检测工具怎么用固态硬盘寿命检测(SsdReady)使用方法1.解压缩并安装软件2.在开机的时候运行SsdReady 并点击【Start】按钮,3.然后将 SsdReady 放到后台。等结束一天的时候要关机的时候,再点击【Stop】,4.这样就能统计出一天的磁盘写入量,从而估算出最终这块固态硬盘的寿命
安卓官方手机版
IOS官方手机版
固态硬盘寿命检测(SsdReady)截图
固态硬盘寿命检测(SsdReady) 1.3.194 官方免费版
本类最新软件
山东电信 网友 客人 发表于:
固态硬盘寿命想了解更多的实情时,却发现能看到的都是一些理论方面的介绍,难得一见真正的对固态硬盘寿命进行测试并得出令人信服
本类软件推荐
9.8M / 12-03 / 5.2.2 官方最新版
53.8M / 08-31 / 7.1.1 官方最新版
10.4M / 06-03 / 2.0.201.1910 官方最新版
28.9M / 01-19 / 3.4 官方绿色版
2.3M / 06-03 / 1.0.1.3 官方最新版 【2015装机必备软件】
本类软件排行
装机必备软件
关机分区卸载U盘
请简要描述您遇到的错误,我们将尽快予以修正。
轮坛转帖HTML方式
轮坛转帖UBB方式十多年前你跟我说打游戏能上亚运会,估计要被爸妈揍懵。
时至今日,苹果已经展现出了想要将更多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意愿。不过即便如此,“...
别害怕,这个故事的画风还是很欢乐很励志的。
Touch ID还是放在正面比较好,使用起来比较直观。
这款于2015年9月推出的Nexus 6P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被曝出存在无限重启问题。
如果一条宠物狗不小心误咬了并且咬破了电池,那么很有可能会产生火焰。
你认为自己用 iPhone 拍摄的,最满意的照片是哪张呢?不如我们和锋友们一起,晒晒自己...
静待今年下半年就会知道是什么样的了。
现在随着交通越发的发达便利,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出国旅游成为了大家享受生活,认识世...
Armel Jestin 最近给我们带来了一款名为《Vignettes》的新作,这是一款不借文字或角色...
游戏以关卡的形式推进,在每一关当中玩家的任务都是一样,那就是要建造一座桥。
继承自《奇妙清单》,又比《奇妙清单》多了一点新东西。至于那款已经连开发团队一起被...
《飞船逃生》在画面上采用了时下非常流行的像素风格,略显粗糙的像素颗粒加上不怎么美...
本作当中整个场景设计非常小,几乎就只占据屏幕中间的一部分区域,搭配上阴暗的画面特...
这次大概终于玩到了一个真的手机版 RPG,难能可贵。
对于新款 12 英寸 MacBook 以及 Touch Bar 版 MacBook Pro 的用户来说,设备接口不足...
WOW Lens Case 是一款做工非常精致的保护壳产品,它能够为 iPhone 提供 4 个镜头。
这款保护壳目前已经通过了苹果的 MFi 认证,并且满足 Qi 无线充电标准。
要知道现在越来越多 VR App 支持 Apple Watch ~
AirPods如此受欢迎,相信苹果肯定也会好好的对待它,为我们带来更棒的AirPods 。
但未来情况将发生变化,预计最早 2018 年时苹果会将这一适配器从新 iPhone 设备的标配...
Apple Pencil 的收纳是一个问题,那我们可以考虑给它配个笔盒。
一直以来,iPhone 配套的 Lightning 数据线的耐用性都是用户抱怨的一个方面。
纠结ssd寿命的看这里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2321 小时 UID
帖子 精华1
主题帖子人气
金苹果, 积分 17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1 积分
转载自PCEVA ssd界浴室大神
我只是搬运工 对ssd感兴趣的各位推荐你们去坐坐 里面有很多精品文章
日,请回了块Intel X25-V 40G Gen2 的SSD,在Trim固件和Win7的支持下,进行耐久度测试。
使用自己编的程序,进行全盘覆写7X24小时折磨,目的:直到写挂为止。
写入的文件模式为A和B:
其中A为持续写入类:
10~100KB占80% (系统缩略图之类)
100~500KB占10%(JPG图片之类)
1~5MB占5% (大的图片,MP3之类)
5~45MB占5% (视频片段之类)
其中B为随机写入类:
1~100字节占100%
(系统log之类)
1.jpg (20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3月30日领回家。
-----------------------------------------
4月5日状态:
2.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15.518TB约等于全盘容量的426倍,其中随机文件写入426GB。
CDI里E9磨损度从100降到90,(34nm的PE为5000次,这里去掉10%也正常)
--------------------------------------------
4月12日状态:
3.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37TB约等于1030倍全盘容量,其中随机写入了1TB文件。
CDI里的E9磨损度降到79,E8的备用区降到99(减少了1),重映射块增加到2(05)
------------------------------------------------------------
4月24日状态:
4.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75TB约等于2065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2TB。
CDI里的E9磨损度降到59,E8的备用区没变化。重映射块增加到3(05)
-------------------------------------------------------------
5月7日状态:
5.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112TB约等于3084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3TB。
CDI里的E9磨损度跌到39了。重映射块增加到6(05)
-------------------------------------------------------------
5月18日状态:
6.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149TB约等于4114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4TB。
CDI里的E9磨损度跌到19了。
---------------------------------------------------------------
5月30日状态:
7.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187.2TB约等于5143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5TB。
CDI里的E9磨损度变成了1。
----------------------------------------------------------------
6月10日状态:
8.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224TB约等于6158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6TB。
CDI里的数值和上次一样,全部没有变化。
----------------------------------------------------------------
6月22日状态:
9.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261TB约等于7196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7TB。
CDI里的数值还是没咋变,除了重映射块变成了7(05)
-----------------------------------------------------------------
7月3日状态:
10.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298TB约等于8212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8TB。
CDI里的数值除了重映射块变成了9(05)外没变化。
-------------------------------------------------------------------
7月14日状态:
11.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337.1TB约等于9264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9TB。
CDI里的数值无变化。{:4_139:}
--------------------------------------------------------------------
7月26日状态:
12.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376TB约等于10338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10TB。
CDI里的数值无变化。{:4_136:}
----------------------------------------------------------------------
8月5日状态:
13.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410TB约等于11274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11TB。
CDI里的数值还是没变化。。{:4_135:}
-----------------------------------------------------------------------
8月18日状态:
14.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447.2TB约等于12228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12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忽然增加到12个。
------------------------------------------------------------------------
9月1日状态:
15.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485TB,约等于13334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13 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增加到16个。
-------------------------------------------------------------------------
9月14日状态:
16.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523TB,约等于14371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14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增加到1C - 28个。
--------------------------------------------------------------------------
9月28日状态:
17.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559TB,约等于15419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15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增加到1E - 30个。
----------------------------------------------------------------------------
10月12日状态:
18.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597TB,约等于16458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16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增加到27 - 39个。
------------------------------------------------------------------------------
10月27日状态:
19.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633TB,约等于17467倍容量,其中随机写入17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增加到2A - 42个。
-------------------------------------------------------------------------------
11月16日状态:
20.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671TB,约等于18492倍,其中随机写入18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增加到30 - 48个。
--------------------------------------------------------------------------------
12月7日状态:
21.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708TB,约等于19517倍,其中随机写入19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增加到4C - 76个。 E8的备用区终于从99变成98了。
--------------------------------------------------------------------------------
12月28日状态:
22.jpg (38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745TB,约等于20538倍,其中随机写入20TB。
CDI里的重映射块05增加到4F -79个。
----------------------------------------------------------------------------------
23.jpg (36 KB, 下载次数: 0)
01:25 上传
全盘写入782.9TB,约等于21569倍,其中随机写入21TB。
CDI里的重映射05增加到5D - 93个。
目前还在折磨中,至此开机了接近7000小时,期间每12小时暂停下进行下Toolbox优化。
看到这些数字,你们谁还纠结耐久度的?从买回来的3月30日开始不关机就在写入,写了快300天了看上去还是稳如泰山。
一般返厂的SSD大多是固件弄坏的,而非颗粒磨损坏的,返回厂里重新开卡(量产)下就能继续用了。
固件坏一般出现在忽然掉电锁死,映射表破坏锁死,固件刷坏等等。正规大厂出来的固件都要做大量的测试来保证兼容性(几百到上千小时的测试导致固件的发布延期严重),即使这样也碰到了Intel,Micron的固件门,可见漏网之鱼确实不少(世界上的兼容机搭配千奇百怪),不过像sandforce这类基本每2个月都在更新固件的产品到底好不好也指的深究啊。
<p id="rate_355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神人&人气 + 3
" class="mtn mbn">
<p id="rate_805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锋有你更精彩:)&人气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492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a
href=&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499589&pid=&fromuid=1&&&span &谢谢,下岛国动作片再也不用东西了!24小时不停下载!&/span&&/a&&人气 + 7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锋有你更精彩:)&人气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41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a
href=&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499589&pid=&fromuid=1&&&span &好长啊!托得手痛啊。&/span&&/a&&人气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93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锋有你更精彩:)&人气 + 3
" class="mtn mbn">
<p id="rate_54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有几分给几分,你太强大了&人气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62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谢谢分享,我也在使用SSD&人气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70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精品文章^_^&&我也买的intel的ssd,就是冲着是专业&人气 + 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787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这个精神,感谢&人气 + 1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0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分享^_^&人气 + 1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6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的模拟硬盘实际使用中的情况,所以个人以为证明不了什么的。分还是&人气 + 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11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分享^_^&人气 + 7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9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反正5年质保,纠结个P&人气 + 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73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ssd只买intel&人气 + 3
" class="mtn mbn">
<p id="rate_125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牛b文加分不解释&人气 + 3
" class="mtn mbn">
评分次数33
威锋有你更精彩:)
威锋有你更精彩:)
威锋有你更精彩:)
有几分给几分,你太强大了
谢谢分享,我也在使用SSD
精品文章^_^&&我也买的intel的ssd,就是冲着是专业
这个精神,感谢
感谢分享^_^
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的模拟硬盘实际使用中的情况,所以个人以为证明不了什么的。分还是
感谢分享^_^
反正5年质保,纠结个P
ssd只买intel
牛b文加分不解释
威锋有你这么N的人真是吾等的荣幸!!
灰常有用灰常有说服力
伟大的行为!支持!
威锋有你更给力:)
牛人,为汗水加分
威锋有你更精彩:)
威锋有你更精彩:)
为你的烧钱顶一个~~
技术贴。。
精神可嘉&&支持
终于我不用纠结了
威锋有你更精彩:)
感谢楼主评测,数据很宝贵
支持楼主!
感谢分享^_^
这么积极这么没人支持呀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1724 小时 UID
帖子 精华6
主题帖子人气
日 开机0132小时 加电19回 数据量G
日 开机4480小时 加电19回 数据量G
日 开机4809小时 加电20回 数据量G
日 开机6185小时 加电20回 数据量G
分析1、4:
总开机 6185 - 132 = 6053小时 = 秒
- 15526.81 = G = M
= 36.4 M/s
总开机 4480 - 132 = 4348小时 = 秒
- 15526.81 = G = M
= 38.2 M/s
这么慢。。。。。有不是那个SF的主控限速的……奇怪…
99%的帖不看二遍~希望我关注?加分、PM是最有效的办法~另:技术求助请开帖,不接受PM求助。论坛使用帮助除外
作为版主,相信在管理操作中一定会得罪人,但希望有更多人因为我的管理而受益。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2728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A smile on it as long as
这么积极这么没人支持呀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4012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遗憾就是后来他不更新了,也不知道写死没有。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4783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我的SSD用了一年。。写入才3T多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396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不纠结了,很强悍的技术帧啊 ,写5000次的寿命估计我的电脑都 坏了它还没坏。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269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坚持到底!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196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支持楼主!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3868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厉害,支持楼主的探索精神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553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虽然看不懂,不过还是帮顶
威锋旗下产品
Hi~我是威威!
沪公网安备 29号 | 沪ICP备号-1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天极网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固态硬盘寿命倒底有多长 专家实测yesky 14:34
  近年来,高端及系列越来越多的采用来提升整机性能,尽管众所周知固态除了在正常的使用中带来更快速度的外,还具有零噪音、不怕震动、低功耗等优点,但大家对固态硬盘的寿命问题的担忧和疑虑却从来没有打消过,毕竟我们宝贵数据安全性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我们用和google来搜索固态硬盘寿命想了解更多的实情时,却发现能看到的都是一些理论方面的介绍,难得一见真正的对固态硬盘寿命进行并得出令人信服的数据的文章。
  小编收到一款来自瑞耐斯(RENICE)厂家送测的32GB ZIF 接口的SSD,突然萌生一种对产品进行寿命实测的想法,关系到对产品寿命的测试可能会直接导致整块硬盘彻底报废,经过与厂家协商,最终征得厂家同意,希望小编的评测让大家对SSD寿命有个直观的认识。
  对于采用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的SSD来说,怀疑其使用寿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理论上MLC的写入寿命为1万次,SLC的写入寿命为10万次,那么,我们是否这样认为:当我们连续保存一万张图片或者1万个word文档到基于MLC芯片的固态硬盘时,这款硬盘就意味着寿命的终结呢?
  显然,一定不是这样的,即使我们使用的SD卡(同样采用MLC芯片)不停的拍照,让图片写入卡内,循环使用几年,我们的SD卡依然“健在”。这样因为,所谓的1万次理论寿命是指在同一区块上写入1万次才会导致该区块损坏,举例来说,1GB的Nand Flash你每次都将这块Nand Flash中写满文件(不一定是写入1GB文件,因为Nand Flash有写入放大系数,为便于理解,可以宏观的理解为每次写入1GB文件),循环写入1万次才会导致该块Nand Flash的寿命终结,事实上,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防止系统不停的向同一区块写入内容,这就是所谓的“磨损平衡”算法。所以,一款SSD好坏的核心不是仅仅看其读写速度有多快,而是其控制芯片的算法,事实上,大部分的主控厂商都可以通过软件方面的更改让SSD产生更快的读写速度,为了保证SSD的稳定性,一些厂家宁愿选择刻意降低其读写性能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
  测试之前,小编先介绍一下今天要测试的SSD及测试所用软件:
  测试SSD:
  瑞耐斯(RENICE)送测的这款硬盘是1.8” ZIF接口硬盘,采用韩国Indilinx ECO主控,使用桥接芯片将SATA接口转接为PATA接口,据小编所知,这款主控SATA读写性能可达260MB/秒和230MB/秒,由于受桥接芯片速度的控制,转接后的速度只有不到100MB/秒,甚是可惜。目前ZIF接口的硬盘在惠普2510P,苹果的MAC BOOK AIR等产品中使用。
  基本参数:
  规格:1.8”
  接口:40 pin PATA ZIF
  缓存64MB
  外尺寸:71mm x 54mm x 5.2mm
  重量:&40g
  外壳:铝合金外壳
  读取速度:95MB/秒
  写入速度:75MB/秒
  4KB随机读 IOPS 6000
  寻道时间:0.1毫秒
  输入电压:3.3v±5%
  待机:0.5w
  平局无故障工作时间:&1500000小时
  产品包装盒:
  瑞耐斯1.8” ZIF接口固态硬盘包装盒
  内部分两层,上层为产品和一个螺丝刀,下层配备一个和一条USB2.0,方便用户升级自己的后可以将自己机械硬盘装入移动做成一个1.8“的,由于ZIF接口的移动硬盘盒在市场上非常少见,这样的配备无疑是对终端使用者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包装盒内部
  :BurnIn test
  BurnIn test软件是款可以对脑各种硬件进行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的软件,可以同时测试包括、、、硬盘、、usb接口等15项内容。
  我们此次测试的目的是假设这款SSD用于普通用户日常办公,我们想知道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保证我们数据的安全性,SSD的可靠性是否是我们所怀疑的那么脆弱。
  那么首先我们得知道对于日常办公而言,用户每天需要写入硬盘的数据量大概是多少。
  小编收集到韩国主控厂商Eastwho所提供的他们花费4个月时间用于监测关于不同用户日常使用硬盘的写入状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普通办公者(Typical user)每天的平均写入数据约为1.4GB,而程序员之类(Heavy user)的用户每天平均写入数据量高达5.2GB。
  基于上述的假设,我们这次测试设置如下写入1000个循环,每次写入磁盘总容量的15%,这款32GB的SSD格式化后的实际容量只有29.81GB,即,每次写入4.4715GB(29.81GBX15%=4.4715GB):
  设定写入 / 验证1000个循环,一个循环的意思是指软件自动在磁盘根目录下写入一个大小为4.4715GB的文件包,然后再对这个文件包进行读取验证,验证结束即为一个循环:
  设定每次写入磁盘总容量的15%;
  设定完毕,点击OK按钮,开始进行测试
  软件先按照设定文件包的大小在SSD的根目录写入一个指定大小的文件包;
  写入完成后,开始对写入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数据包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数据的丢失,如果数据验证数据包不完整,就会出现错误提示,在错误信息栏记录一次错误,这样的验证是为了保证SSD的可靠性,无论进行多少个循环的测试,一定不允许有任何一次错误的发生,否则就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或者系统崩溃,有任何一次错误提示的SSD一定是不合格的SSD。
  数据验证是每写一个文件包,就进行一次验证,验证完毕后,继续写入,然后验证,以此类推;当文件写入量达到SSD总容量的94%时,软件会全部删除已写入的数据,重新写入。
  通过61小时7分43秒的连续4.4715GB文件的写入/验证操作,总写入量为4471.5GB,没有出现任何错误信息:
  这样的测试意味着什么?
  普通用户平均每天的写入操作是1.4GB,那么4471.5GB的写入操作就相当于用户使用3193.9天的写入量,折合8.75年。
  对于程序员用户而言,每天的写入操作是5.2GB,那么,4471.5GB的写入操作就相当于用户使用859.9天写入量,折合2.35年。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款硬盘的健康状况吧。
  小编吃惊的发现,经过近4471.5GB文件的写入操作竟然没有产生一个坏块!主控的强大功能令人震惊。
  换句话说,即使我们使用5年,这款SSD的寿命依然是值得信赖的,相比较机械硬盘而言,考虑到其抗震动等特点,在开机情况下移动电脑过程中SSD不会导致物理损伤,其可靠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强了。
  相信不少读者会产生一个疑问:上述的测试仅仅是进行了4471.5GB的写入操作,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并不清楚SSD到底经受了多少次的擦除动作,而擦除的操作才是真正决定SSD寿命的因素。
  我们从BurnIn Test的测试原理可以来推算这一疑问的答案。
  当我们对所选择的SSD进行测试时,软件会自动在磁盘的根目录下用具有一定规则的顺序代码创建文件,并对所写入的文件进行读取验证,文件的大小是我们所设定的磁盘容量大小的百分比(如我们设置的29.81GB的15%,数据文件大小是4.4715GB),文件会自动填充磁盘的空白区域,直到SSD空间使用94%时,软件会自动删除所有文件,然后重新开始填充。
  那么,我们很容易的计算出,29.81GB的SSD,填充数据达到SSD容量94%,填充的数据总量为28.0214GB时才会进行一次删除操作, 每次填充4.4715GB的文件,软件需要进行6.266次的写入才会有一次的删除操作,那么,我们进行4471.5GB的写入,实际上只进行了159.59次擦除操作,小编认为,这才是这款SSD虽然经过这么多数据的写入后依然毫发无损的真正原因。
  既然MLC的寿命是擦除1万次,究竟这款SSD需要经过多少次的写入以及总的写入量是多少时才会产生1万次的擦除呢?
  我们很容易可以倒推出,当进行1万次擦除操作时,我们需要进行62660次写入操作,那么我们写入的数据总量是GB,即使对于每天写入数据量很大的程序员而言,这个数据量也需要他们使用147.62年才能完成,而普通办公用户需要548.3年。
  至此,一些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事实上,我们每天在办公过程中是不停的进行创建文件、下载文件然后删除文件等操作,而不是当数据达到磁盘容量的94%时才会进行删除,这样的测试有意义吗?
  事实上,SSD的写入方式与传统硬盘不同,当我们写入数据时,SSD首先会安排在空白区域进行写入,日常操作所删除内容的区块并没有马上被重新使用,只有当SSD的空间被使用完毕时,才会在已经删除内容的区块上重新写入。
  同样,我们也很容易得出结论,SSD容量越大,被擦除操作的几率也就会相应越少,其使用寿命也就会越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如此之快,5年以后,你现在所花费数百甚至数千元购买的SSD尽管状态良好你也未必会选择使用它,新的产品恐怕在SSD寿命终结之前已经取代了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陈书博)
IT新闻微信公众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新鲜资讯
使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
您可能想看的内容
大家都在看万元PC两年见证!SSD性能寿命真实揭秘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Valest&
责任编辑:liganlin&
  【PConline评测】SSD是不是会越用越慢?用久了的SSD是否比机械硬盘还慢?SSD是不是寿命很短很快用坏?相信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想升级SSD的用户,而网上现有大部分相关信息都是比较理论化的计算分析,缺乏一个直观的实例,因此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家都不敢说得太肯定。  今天我们就来点实的,拿出2年前一部配备SSD硬盘的万元PC,测测看这用了两年的SSD是否还能行,也看看现在的SSD与它相比差距又有多大,并为遇到近似情况的一些用户升级SSD提供建议。万元PC两年见证!SSD性能寿命真实揭秘两年老的万元PC与SSD概况介绍:2010年的万元PC:联想ThinkPad T410S  我们这次测试用的老PC是一部2010年的联想ThinkPad T410S超薄商务本,基本配置为一代移动i5 CPU、14寸高分屏、4G内存和120G的SSD固态硬盘,当年报价高达10000元以上,是比较高端的产品。当年SSD固态硬盘还没有现在这么&平民化&,因此配备SSD的主要就是这些非常高端的品牌机,而如果追溯起来,其实这部机的前辈,2009年的ThinkPad T400S,都已经有配备SSD了。大部分T410S标配的SSD:三星 MMCRE28G8MXP-0VB  ThinkPad T410S采用的是1.8寸小型化硬盘,尺寸比一张银行卡略大,采用Micro SATA接口(Micro SATA不是mSATA),其中配备SSD的型号基本上用的都是三星生产给OEM厂商使用的MMCRE28G8MXP-0VB,这款SSD采用MLC闪存颗粒,支持SATA2.0标准,标称连续读写速度为220MB/s读和180MB/s写,当年报价数千元,不仅在ThinkPad上有,HP和戴尔的高端机型使用的也是它。落后的规格  光看连续读写速度,这款SSD还是可以的,不过如果你用CrystalDiskInfo之类软件一检测,马上就会发现悲剧,三星这款老SSD的出厂固件基本都不带NCQ或者TRIM支持,同时联想也没有为它提供相关的固件升级支持,也就意味着不可避免会越用越慢。-----------------------------------------------------------------------------小知识:Trim是个什么?  简单来说,你可以把SSD理解为俄罗斯方块游戏,数据就是方块,不能重叠只能堆积,而TRIM就是在你删除文件时清除方块的工具,如果没有TRIM,你就不能及时回收空间,会让数据堆满,导致GameOver&&这不会让SSD挂掉,只是会让SSD主控花费大量时间和力量去挤空间出来,结果就是导致SSD性能暴跌。完整的TRIM支持需要SSD硬件上和操作系统软件上都支持,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TRIM.小知识:Win7使用什么指令查询是否启用TRIM支持?  以管理员权限打开一个命令行窗口,输入&fsutil behavior QUERY DisableDeleteNotify&(不含双引号),然后回车,如果结果是&DisableDeleteNotify = 0&则表示已经启用TRIM支持,而如果结果为&DisableDeleteNotify = 1&则表示还没打开TRIM支持。默认Win7都会打开TRIM支持,除非用户使用的是盗版的、经过修改的系统。另外,就算SSD不支持TRIM,系统也可能会打开TRIM支持。-----------------------------------------------------------------------------淘宝还高价有卖?还能用?  这么老的SSD,规格落后些也是情有可原,然而这款SSD却还在淘宝上以&原装&、&拆机&之类噱头用500元以上的高价在卖,最高叫价甚至可以到2000元,看起来极端不可思议,这玩意真值那个钱?更重要的是,这SSD连TRIM都没有,像我们的T410S那样直接用上2年,还能用吗?速度还有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针对网友在评论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观点,我们在这里进行集中回答、分析:1、4楼,那东西虽老,但是做系统盘用的话,分分钟秒机械盘  PConline编辑回复:读取速度秒杀机械硬盘,这个应该没有争议,不过写入性能,笔者保留意见,有时的确很悲剧,比如用普通方法安装Win7,这种老SSD可能要花比机械硬盘长得多的时间,笔者装个Win7 PRO花了40~60分钟。2、6楼、28楼,寿命计算方法不懂,求教  PConline编辑回复:SSD一生能够写入的总数据量是有限的,当写入数据量达到那个值时SSD就会死去,这就是SSD的寿命。通常我们用闪存的P/E次数来计算,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  这个总数据量的值是通过实际容量x闪存能够承受的P/E次数来计算的,比如一个30G的SSD,用的是5000P/E的闪存,一生能写入的总数据量是15000G.算出了SSD能够承受的总数据写入量,接下来就是分析我们一年会有多少写入,然后总数据写入量除以每年的写入量,就可以得到直观SSD的寿命:xx年。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计算方式,实际上SSD的寿命还和主控算法、用户使用方式有关。理想情况下,主控应该将数据比较平均分布到闪存芯片上,这样闪存不会填满,也就不会激发P/E,而不好的情况,主控把80G数据集中填充到几个闪存芯片上,那么那几个闪存就会激发P/E,它们的寿命就会下降,如果这几个闪存都挂掉,那么就算其他几个闪存还活着,SSD也会挂掉&&你可以将这一切理解成能作有限次填满的俄罗斯方块。3、22楼,intel 320 40G的SSD用了10个月已经有明显的掉速了  PConline编辑回复:看懂了寿命计算方法,你就应该明白SSD容量越小死得越快,厂商当然不想你的SSD死得太快,怎么办?当然是给低容量SSD设定比较低的减速阀值,一旦你写入量到这个阀值,主控就会开始让SSD掉速,避免你的SSD死得太快。你可以用数据擦除,全盘清零这种数据尝试加速,不过略微有点折腾,关键还得靠Intel SSD Toobox啊。4、25楼,缓存是一直在擦写的,小编没考虑到啊   PConline编辑回复:缓存读写很厉害,所以的确会影响寿命,不过这些因素很复杂,很难去衡量计算。如果真想延长SSD寿命,重新设置系统的各种缓存、优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Windows能用比较轻松的方式在全盘只读权限和全盘读写权限间切换,那就好了,可惜,Win8也木有这样的东西。-----------------------------------------------------------------------------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看固态硬盘寿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