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a41能装东芝的东芝固态硬盘怎么样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新年!一口气入两颗东芝原厂SSD,拆解加测试双手奉上
14800浏览 / 55回复
&&&&&&&2015年来了,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去年工作各种繁忙老出差,的确也没花太多时间来折腾硬件和数码产品,真心觉得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感觉了。大奶机和办公室的笔记本早就想升一下级了,干脆一次性搞定吧,入了东芝的Q系列的SSD 128G和256G各一颗。没钱......也任性一下好了,新年讨个好彩头。&&&&&&&&&东芝原厂盘的外观真心低调,纯铝外壳外加一张贴纸就搞定了,一点花哨都不玩,比我任性。&&&&&&&&&发现256G的比128G的厚一点,买的时候也没注意。&&&&&&&&&原来256G是9MM的,128G是7MM的。不过问题不大就是了,128G打算给公司笔记本用,256G给大奶PC升级。&&&&&& &&&&&&&&128G的有一张蓝色小贴纸。&&&&&&&&进入拆解环节----本来不打算拆的,没了保修也比较烦,万一那啥呢?!&&&&&&&&不过我第一次买东芝的原厂盘,我挺好奇里面长什么样子就是了。&&&&&左边的是128G的,右边是256G的。&&&& 128G竟然还带了一张黑色的防磁、放导电贴片。估计是由于7MM盘体比较薄的缘故。&&&&&拆下来的两张背板。&&&&&&&&&&&厚度主要是这张背板决定的。&&&&&&&&左边128G,右边256G。主控和闪存颗粒上都有导热防震贴,湿湿的,黏黏的。&&&&&颗粒上的字体不是太容易看清楚,两颗SSD都是没有缓存的。但是PCB上还是设计了缓存的位置。&&&& 128G是4颗闪存颗粒,256G是8颗闪存颗粒。&&&&&& 128G的主控和颗粒:&&&&&&&&&&&& TC358790XBG,台湾产。&&&&&&&& 128G原厂东芝颗粒是中国产的 VB0009。&&&&&&&& 256G的主控上可以看得出MARWELL的影子,主控编号为TC58NC5HA9CST&&&&&&& 256G的颗粒为台产,规格和128G的一致。&&&& 128G的PCB上的标示:&& 256G的PCB标示:&&从PCB上来看,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标示也不能代表什么的样子。&&&&&&&&接下来上测试成绩:一:Anvil'S Storage Utilities:256G相比128G果然成绩要高不少。二:AS SSD BENCHAMRK128G的成绩911分。读写都很出色。&&& 256G的成绩:910分。比128G竟然还低一点,我猜是不是我的SATA线不是太给力。&&& 三,ATTO DISK BENCHMARK128G的最佳读取为552M/S,最佳写入为508M/S。256G的最佳读取为550M/S,最佳写入为518M/S。&&&&&四,CRYSTAL DISKBENCHMARK128G的成绩:256G的成绩,写入的确更加优越一些。五,HD TUNE的成绩:&&&&& 没有缓存HD TUNE果然波动比较大,不过实际使用中并感觉不到。&&& &&&&& 从东芝原厂Q系列SSD的表现来看,容量的增大似乎没给性能带来太多的影响。和某些主控不同的是,Q系列128G和256G的表现差距并不大。买128G的兄弟们,也不用心理不平衡了。
话说拆拆更健康么...
有钱就是任性!壕又来秀装备了。
先收藏,,,
&小日本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帮顶, 威武!
开启AHCI, 安装Intel高速存储驱动。。。
没看买,来看看
支持好友作业,下次我也搞一块256G玩
期待SSD能尽快出大容量固态1T2T都好!
给力。支持好友佳作!祝好友及家人新年安康快乐!
支持好友!!
支持好友,快乐每一天!!
支持一个了
不懂!欣赏好友佳作!
真投入呀,支持好友。
欣赏佳做!
支持好友!
谢谢分享。。。。。
支持好友!
太给力了!!!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缝缝补补又三年:华硕 X201e 升级:TOSHIBA 东芝 Q300 120G SSD 固态硬盘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缝缝补补又三年:华硕 X201e 升级:TOSHIBA 东芝 Q300 120G SSD 固态硬盘
前言常言道:电脑修得好,备胎当到老。不知从何时起楼下修电脑小店的生意都转到我这边了。也许是我比较厉害技术好,更可能的是因为我不收钱&。前些天接到了一位妹子的求助,说是笔记本系统启动出错。简单检测一下,发现是硬盘坏道太多。但是这台笔记本用的是7mm的薄盘,如果想换机械硬盘的话,选择不是很多,比如这个:&最便宜的7mm笔记本硬盘也要269,转念一想已经可以买到入门级的120G固态了。这台笔记本原本的硬盘是320G的,但是使用量还不到50G,换成120G固态问题也不大。而且固态硬盘大都是7mm,还起来也更容易。决定好换固态之后,那问题就是选择了,由于笔记本的配置很低,而且也只是轻度使用,所以固态也没想着选多高端的,比如:&在上次买了朗科的N5M固态硬盘之后(晒单在这里),&前言又到了新生开学+国庆黄金周的日子。之前答应给朋友选电脑的事情终于也要落实下来了。朋友是玩音乐的,打算配一台电脑用来学习创作。本来一共有5000元左右的预算。不过朋友打算买一台61键NovationLaunchkey键盘。大概要花掉1600左右,所以剩下不到3500元。钱不多,要完成的任务可不少:| 赞179 评论187 收藏257&对朗科有莫名的好感。所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N5S,然而当时并没货,又因为是急需所以只能放弃了。&另外一个想到的是创见340,虽然定位低端但还是蛮良心地用了同步MLC。至于没买的原因还是跟上面一样,需要的时候没货,等不需要的时候又有货了&。Q系列的成功让东芝重新点燃了对ssd领域的野望,15年新推出了Q300/300 pro系列产品,用以抢占市场并且以高低搭配模式扩张占有领域。Q300是东芝Q系列的新品,对应入门级,采用了自家的四核TC58NC1000GSB-00SJAHH1BB处理器(有渠道称因为东芝与群联有合作,其实此货就是群联P最后选的是东芝的Q300,上次曾经买过东芝的Q Pro固态硬盘(晒单在此),&前言前段时间朋友想升级下自己的笔记本。加个固态硬盘。由于不(shou)慎(can)将硬盘给弄坏了。痛定思痛下将笔记本交给我代劳。就想先买一个120/128G的固态。和朋友一起挑挑选选,最开始选的是:金士顿(Kingston)HyperXFury系列120GSATA3固态硬盘...| 赞49 评论82 收藏65&表现还不错。不过Q Pro已经停产,取而代之的是改用了TLC的Q300。Q300凭借着亲民的价格也已经在低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使用TLC还有些争议。不过考虑到这次的笔记本主要是轻度使用,而且性能的瓶颈也不在硬盘。所以就决定是他了&开箱&升级包装上,东芝毫不掩饰地在包装上就写明了3-bit-per-cell NAND Flash,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LC。虽然目前还有不少争议。不过我觉得现在固态硬盘的主要任务还是降低价格、提高容量。TLC在这点上有天然优势。至于速度和寿命的问题。有3年保修我不怕&!&&背面,写了些Q300的主要特点,其实都是些固态硬盘的优点而已。最亮眼的莫过于右上角的一个标志:INVENTOR OF Flash Memory(闪存的发明者),东芝也算是有一定科技实力底蕴的公司。可惜一个会计丑闻就让东芝陷入了如此的困境,令人百感交集。开箱之后,可以看到除了固态硬盘和相关说明之外,Q300还附带了一块垫片,给使用9.5mm硬盘的机器使用。这点在Q Pro时代已经有了,非常贴心的做法。不过这次就用不上了。近距离看看,Q300使用的是铝合金外壳。拿在手里轻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个金属外壳。另外贴纸上也写明了产地:Made in China是肯定的,只是不知道是出自哪个代工厂呢?虽然自己还没有遇到过收到二手商品的情况。但是考虑到“二手东”名声在外,仔细看看金手指有没有划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触点全新无压力!看完固态,是时候看看今天的男二号,华硕X201e笔记本电脑。一个11.6寸的上网本,最低配的版本,赛扬847处理器(1.1Ghz)、2G DDR3 1333内存、320G机械硬盘。这样的配置在现在确实略显落伍,不过勤俭节约是美德,缝缝补补又三年不是么&。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的键盘手感还真不错!拆机也算比较简单,翻到D面,拧开红圈圈住的9个螺丝就可以拆开D面更换零件。虽然不如之前的神舟K610D简单。但是也比某些要拆C面拆键盘才能换零件的机器良心多了。拆机完成,看看主板上,内存是板载的、CPU是BGA封装的。除了硬盘和网卡之外没什么可换的。所以加个固态就到顶了。拧开三个螺丝,轻轻一拨就能拆下原来的硬盘。把支架拆下来,拧到新的固态硬盘上。再装回到主板上,按部就班,没出什么状况,很容易就完成了。换下来的硬盘,是日立的7mm薄盘。320G/5400RPM,而且只是3Gb/s的接口,生产时间已经是08年。另外从HITACHI的商标也可以看出它的历史悠久(2011年日立硬盘被WD收购,现在改用HSGT昱科的商标)。7年历史,是时候退役了,让新选手上吧!性能体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加固态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更快的开机速度。在更换了Q300之后,升级了Windows 10系统。从上面的动图可以看到:从屏幕点亮到进入锁屏界面,大概是5秒钟。进入桌面后可以立刻运行程序而不用等一段时间。这都是固态硬盘带来的最直接的性能提升。虽然硬盘性能已经不再是瓶颈,但是碍于落伍的CPU和内存。整体的性能还是比较吃力。在跑分上面,本来预计由于性能瓶颈,跑分应该会比较低才对。结果却出现4K-64Thrd跑了844.94MB/s。这个肯定是AS SSD Benchmark的Bug了。毕竟SATA-3接口的理论最大速率才6Gb/s。这个Bug也让Q300的总分去到了1469,我之前的3个固态都高。所以仅供娱乐,笑笑就好!总结优点:价格最便宜的大牌SSD速度基本满足要求自带塑料垫片非常贴心缺点:TLC的寿命和性能有待观察Q300这款固态自推出以来争议就挺大的。主要就是TLC到底可不可靠这一点上。可靠性需要时间去检验。但是就目前来说,我觉得Q300对于轻度用户来说是完全满足需求的。无需花费太大的代价就能获得极大的性能/体验的提升。而在数据的安全性这一点上,再昂贵的设备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只有做好重要数据备份才是颠簸不破的真理。至于对性能有需求的玩家,还是去选择使用MLC、主控更强的固态硬盘吧!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64)
文中提到的商品
赞143评论158
赞76评论232
赞169评论128
赞1741评论999
赞874评论901
赞1104评论1116
赞688评论410
赞784评论77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东芝L600系列的能加装固态硬盘吗?
1343浏览 / 60回复
各位高手 请问东芝L600系列可以加装固态吗?装多大的合适啊?具体什么接口的!谢谢大家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机械硬盘就是用的东芝家的,这次固态硬盘继续选择东芝~评论五年保修很放心,比机械硬盘保修时间还要长,东芝的400电话在盒中一张纸上不起眼的地方:评论同样不起眼的还有东芝的官网地址,也是在上图里的,东芝的固态硬盘工具箱、系统迁移工具,都可以在官网找到。SSD到手第一件事就是跑个分,不能免俗啦,持续读写很威猛。总分1024,巧了,这个数字对于程序员来说有着美妙的整数含义~评论ATTO测试,从64K区块开始,读写就都已经突破500MB/s,可见东芝Q300&Pro小数据块存取的性能也很强评论CrystalDiskMark:继续双500,如果不是SATA3.0接口限制的话,相信可以更高评论Anvil's&Storage&Utilities&1.1:这软件好长的名字评论
接下来就是到东芝官网下载固态硬盘工具箱了Toshiba&Storage&Utilities,蓝色主题很干净性能优化器功能,就是手动Trim,Windows&10上已经自带这个功能,默认每周运行一次诊断扫描,体检一下:设置预留空间,就是手动增设OP,能增强SSD在重压力使用下的稳定态性能,用容量换性能,家用的话其实不必开:系统优化选项,包括DIPM和Superfetch/Prefetch两个项目,按工具箱的建议调整就是了。DIPM最好开启,Superfetch/Prefetch禁用(因为SSD速度已经足够快,没必要缓存)安全擦除功能,这个还是等着将来某一天如果你想卖掉自己SSD的时候再来体验吧,这个功能可将SSD上数据完整抹除,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度恢复出来,即安全擦除:
本司是电脑及电脑配件批发商,喜欢DIY的和准备DIY的大叔,欢迎咨询扣扣或者TEL:159-&价格公道&品质保证&服务周全&欢迎光临噢*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芝固态硬盘固件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