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做USB移动硬盘的家用nas存储方案

感动不可重来,上手NAS,组建自己的私有云_最数码科技论坛_太平洋电脑网最数码论坛
感动不可重来,上手NAS,组建自己的私有云
最数码寨主
贡献13666, 距离下一级还需1334贡献
头衔:最数码寨主注册: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不知不觉,家里的小兔子还有几个月到一周岁。虽然累得很,但是看着小兔子一天一天长大还是非常开心的。和所有的新当爹妈的朋友一样,我们也是没事就给女儿拍照,尽量记录着她成长的一点一滴。虽然,现在云盘很方便,但是把珍贵的照片尤其是有部分带隐私的照片放别人的服务器真的可靠吗?&&&&一般来说,备份有几种最常用的。自身硬盘备份,刻录光盘备份,云盘备份。本地硬盘备份,虽然自身的电脑比较多,我已经至少有三份,不过,同步的时候就比较惨了光盘备份,容量有点少,而且光盘其实很脆弱的,花了也许就永远都读不出来了。而且,现在谁有空去折腾光驱。对于我这种动不动就RAW格式的来说,光盘那点容量不够看。而且,查阅保管都不方便的说。云盘,前面说了。万一某云盘保密机制不完善,万一云盘的母公司倒闭了?当年图空间大,用了某流氓软件公司的云盘,而那个公司是最喜欢挑起事端的。顿时有误入国军的感觉,虽然云盘天天用,但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我还是不信它。不仅仅我对女儿的照片有兴趣,直系亲属也是。于是,我动了心,组建自己的私有云。这可不是mini主机啊,更不是htpc,这是我新入手的NAS从朋友收回来的二手货,简单粗暴地拆了一对西部数据绿盘,就开始玩NAS前面板比较简洁,就只有五个指示灯,两个按键,一个USB3.0接口依次是,运行状态指示灯,局域网网络指示灯,USB设备指示灯,硬盘1,2指示灯按键就是一个开关,以及一个一键备份到USB设备的功能键后面板就丰富多了,HDMI可以通过外接电视机或者显示器直接操作双千兆网口,双USB2.0接口,还有一个USB3.0接口单论扩展接口的数量,基本上可以让低端主板汗颜了接口多,就是任性,不仅仅可以外接USB存储设备备份,导入数据,还可以外接键盘,鼠标,显示器作为一套运行威联通自身OS的简易平台界面和功能有点类似与智能盒子可以上网,听音乐,看电影。基本上可以作为一套瘦客户端使用了和一般的nas不一样,TS251完完全全就是一套简单的X86系统的主机这是一套基于BayTrail架构的双核主机,想不到吧虽然近年来,ARM发展不错,但是比起传统的X86性能还是凑合而已硬件配置方面,赛扬J1800双核双线程cpu,主频是2.41G,2GB&DDR3内存,可以扩充到8GB,基本上就是一套超低功耗的PC不多说,直接安装使用硬盘安装采用最保守的螺丝固定,四个螺丝固定,避免硬盘在长期工作中因为不必要的震动造成硬盘损坏导致数据丢失严格来说,安装后以后,只要接上网线,通电,你就基本上可以不管它了。本来NAS最重要的特性就是稳定,要是得亲自折腾的,那就失去了意义了通过QNAP联机即可,同一局域网里面都可以通过这个软件访问如果,硬盘是新安装,就需要对系统进行一次初始化放心,向导式操作,非专业人士都可以懂的NAS名称,登录密码都是可以设置的第二步,时间和日期,这个很直观,就跳过不说了网络设置,其实就是网络IP地址的设置,如果是小型的单位,有数十台计算机的,建议设置固定IP,一般家用的,用自动获取IP都够了,也就是DHCP服务这一步,建议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贪多,平台那边选择自己常用的平台,MAC和linux用不上的话,可以先不开服务的话,建议全开,要不你会失去TS251的乐趣的诚然,TS251定位是商用,如果就当一般的文件存取服务器用,那就是暴敛天物硬盘这一步是重点磁盘区类型有:可选择静态磁盘区(效能最佳)、完整配置磁盘区(效能与弹性较好)以及精简磁盘区(弹性最佳)我采用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静态磁盘区和RAID1模式。既保证性能有能完全发挥RAID1镜像功能RAID1相当于就是同一份数据,同时抄送到两个或者两组硬盘中比方说,我跟老板发送资料,如果其中一个资料丢失了,另外一个还有一份,很方便就能恢复,完全不会影响工作虽然,RAID1硬盘空间利用率最低,但是实现数据安全保护的成本反而是最低的。因为只要两个硬盘就可以启动了实在话,对于NAS产品的信心是有的,但是对于硬盘质量的信心就...........另外还有JBOD模式--把两个硬盘“合拼”为一个大硬盘;Raid0模式,把数据分别写入到两个或者多个硬盘中,数据几乎等于单一硬盘的叠加,跑分不错。由于其原理相当于把数据分奇偶校验写入到两个硬盘,数据提升很明显注意了,第一次使用,无论你选那种模式,系统都需要格式化分区。建议如果不是新盘,建议组建之前做好数据备份做好初始化工作,就可以登录了登录见面是不是有点像小清新网站?其实背景的图片墙可以自定义的,不过不建议让系统自动抓去存储的照片。原因?你懂的向导式功能介绍在控制台面板,可以管理硬盘,用户,安全设定等底层信息在存储--磁盘区,可以看到,我的一对2TB&绿盘已经组建好Raid1了。至于储存池,由于我的选择的是静态磁盘区,性能模式,因此就没有了储存池的功能NAS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安全,数据安全才是关键拒绝清单内联机,就是黑名单功能,反之,另外一个就是白名单功能,好简单吧系统状态,里面的信息比较多,比起cpu,内存使用,磁盘使用量才是更加需要关注的。在这里还可以关注一下传输量,如果,有不明的巨大数据传输估计就是资料泄露,要采取措施了还可以设定邮件,远程通过邮件简要地知道NAS的状况前面提及,TS251具备两个USB2.0,两个USB3.0这种气死H61主板的接口配置,那么,我除了接键鼠,还能做什么呢?好简单,备份和导入数据外接USB存储设备,包含U盘,移动硬盘之类的,会提示打开方式第一项就是直接打开,第二项是直接备份,第三项是高级设置使用file&station很直观的操作界面,一目了然,稍微适应一下就懂了假如要播放外接设备或者NAS存储的视频文件,可以选择实时转码播放,对于在外面远程手机登录,转码浏览一下,节省不少流量的当然,也可以直接播放,流媒体播放的话,用VLC更适合(需要在客户端安装)选择文件或者文件夹,点上传,实际上就是相当于“下载”到客户端(电脑,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都可以)如果是把外置设备的数据复制到NAS,可以用更多功能--复制到/移动到进行复制,移动和台式机一样,USB3.0接口的速度极快。10G多的照片,一下子就复制完了很多人会说,为啥NAS不走网络,用物理连接呢?我倒是觉得,原始数据导入,一定要快。我家里没有千兆交换机,百兆的话,仅有10MB左右的速度,千兆也就是100MB左右,哪有我读取速度200MB以上的大容量U盘或者SSD做介质的移动硬盘威武照片主要是通过photostation进行预览基本上来说,TS251不能算是NAS,可以算是一套系统,任何一个功能都有对应的App,甚至可以作为一套瘦客户端使用。一直以来,很多朋友都在问,NAS可以diy吗?可以,但是没有专业应用的NAS,也不过就是一个网络移动硬盘而已
[本帖最后由 中山狐 于
23:45:15 修改]
最数码红棍
贡献387, 距离下一级还需113贡献
头衔:最数码红棍注册:
最数码小弟
贡献53, 距离下一级还需147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最数码小弟
贡献6, 距离下一级还需194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任性的家伙
最数码小弟
贡献14, 距离下一级还需186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太啰嗦了,差评
最数码小弟
贡献16, 距离下一级还需184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这狐狸真能折腾啊
最数码小弟
贡献14, 距离下一级还需186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618我要装机,求配置
最数码小弟
贡献13, 距离下一级还需187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楼主,安钛克vp550可以带i7+980ti吗?
最数码小弟
贡献6, 距离下一级还需194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没看懂,shenmogui啊
最数码小弟
贡献14, 距离下一级还需186贡献
头衔:最数码小弟注册:
这东西多少钱啊?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主题:功能最强大的家用NAS(其实是家用云服务器)DIY进行中
&浏览:183710&& 回帖:678 &&
泡网分: 9.26
帖子: 1267
注册: 2009年02月
zjf555 发表于
我是HTPC+NAS做在一起的如何做?运行虚拟机?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3.004
帖子: 4148
注册: 2005年09月
鼓捣N54L+西数红盘3T*2
碰到两个问题:
1. bios设置好了raid1,并且建立,但是安装win2012R2后系统内仍然是2个独立硬盘。装了amd的raidxpert也不行。
2.由于0磁盘通过mbr做了系统盘,造成有700多g的控件无法被使用,有没有方法解决?
泡网分: 0.853
注册: 2010年01月
我是HTPC+NAS做在一起的
泡网分: 0.011
注册: 2014年09月
哈哈,帖子真长,看了我半天。折腾NAS好久了,最近终于找到了满意的方案:
1. N54L搭配NAS4Free,文件系统当然是ZFS,目前3T*4,做了Raidz1,可用空间8T,内存只有4G。
2. 由于在买N54L之前已经买了一个2盘位的群晖,所以不能浪费,放了个2T*2,做Raid1。
3. N54L放可公开的普通文件(Raidz1),群晖放个人文件(Raid1)。
4. NAS4Free虽好,但是界面比群晖差太多,而且我想使用Video Station等应用来索引归类音视频文件。 另外,之所以使用ZFS,最喜欢的特性就是一整个池子随便用,当然不能破坏这种统一性,所以通过群晖挂载NAS4Free的共享,保持统一性。这样通过群晖实现对所有数据的访问,充分利用群晖的界面和应用,又能使用ZFS保障数据安全。
4. NAS4Free当作下载服务器,常开;群晖不开多余服务,平时关机,群晖安全性有限,不用的时候离线可以降低被黑的风险,另外毕竟群晖硬件配置也不高,还能省点电。
5. ZFS唯一的缺点就是读写速度有点慢,差不多20M/s,后来加了个HDD作为缓存,速度提升到了50-80M/s,不过速度我不担心,一是可以换SSD缓存,二是毕竟内存才4g,若扩展到16g,相信也慢不了。
6. 另外有一个Gen8,准备装Exsi,专门用于测试,不放数据。
泡网分: 0.266
注册: 2012年06月
这个要赞一下,ZFS还是个单独物理机安全,ecc内存也是要考虑的。
现在很多趋于所有系统虚拟到一个机子上,其实是误区。
数据服务器最好是独立的物理机,esxi的高端应用同样也是这样要求的。也可能很多人确实不把自己的数据当回事。但里面总有部分没节操又倒霉的出了事后又会跑出来怨天怨地的。ZFS本来的特点就是非常依赖主机性能的,家用只是因为压力低并且有某些重点功能其实用不上,才能说可以用较相宜的硬件来使用它而已,但如果配置太过不足,还是会削弱其安全性。
泡网分: 4.631
帖子: 2541
注册: 2011年05月
James007ss 发表于
ZFS一定要从最底层控制磁盘,即使用RDM的方式都依然有危险性。这个要赞一下,ZFS还是个单独物理机安全,ecc内存也是要考虑的。
现在很多趋于所有系统虚拟到一个机子上,其实是误区。
数据服务器最好是独立的物理机,esxi的高端应用同样也是这样要求的。
泡网分: 0.266
注册: 2012年06月
睡魔 发表于
淘宝上2、3000块的服务器买个回来干这活儿行吗?家用FreeNAS+ZFS的话,CPU方面要求反而不及内存了,完全安全优先考虑用ECC的话,8G单条ECC的KST条子看在什么地方买,正品都应该要600左右,1G对应1TB,这也就8TB的容量。其它方面的硬件其实就看具体使用的需求了。
泡网分: 4.908
帖子: 5768
注册: 2014年04月
mikary 发表于
普通家用1000块左右的东西就够,大多数人根本用不上狼七这么高大上的配置,G1610就跑得很欢了。
商用那就上不封顶了~G1610未免太高大上了,ATOM D525都已经绰绰有余。
泡网分: 33.164
帖子: 3931
注册: 2002年02月
睡魔 发表于
淘宝上2、3000块的服务器买个回来干这活儿行吗?普通家用1000块左右的东西就够,大多数人根本用不上狼七这么高大上的配置,G1610就跑得很欢了。
商用那就上不封顶了~ 本帖最后由 mikary 于
11:51 编辑
泡网分: 15.795
帖子: 1932
注册: 2007年08月
淘宝上2、3000块的服务器买个回来干这活儿行吗?
泡网分: 64.987
精华: 1帖子: 9322
注册: 2004年12月
咱把这东西量产吧。
泡网分: 113.233
精华: 5帖子: 37953
注册: 2000年12月
James007ss 发表于
自己去看吧,10楼的开发者并非不懂和不知道有RDM的,但依然告诉大家你非要在VM上用ZFS,那就等于放弃所有数据,我E文是不大好...DIY出事本来就不能怪别人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66
注册: 2012年06月
WolfX-700 发表于
第一步就是用裸映射给FreeNAS硬盘的操控权 谢谢
自己去看吧,10楼的开发者并非不懂和不知道有RDM的,但依然告诉大家你非要在VM上用ZFS,那就等于放弃所有数据,我E文是不大好,但觉得这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不信邪的可以继续放胆用,记得出事后不要抱怨怪别人就好。
本帖最后由 James007ss 于
03:40 编辑
以下内容由 James007ss 于
10:31 补充
总之如果只是自己玩玩,那随意。但如果真的拿来做正式NAS存储数据,这个风险就真的要仔细考虑。开发者这算明白说了他们不对这种做法负任何的责任。
泡网分: 113.233
精华: 5帖子: 37953
注册: 2000年12月
James007ss 发表于
搜资料无意中找到这个帖,翻了下,发现好像很多网友都在用FreeNAS+ZFS的方案来做NAS,而且是在VM的虚拟机方案上采用。
这2年下来帖里的网友都没出事,我真庆幸大家的RP都非常不错。
FreeNAS+ZFS确实是家用NAS上很优秀的解决方案,我认为配置足够的情况下,它的优点的确非常实在,但整个帖里我留意到似乎只有唯一一位网友说了不建议在虚拟机上用这个方案,但他也没有详细说明为什么,而其他网友可以说是无视了这个建议的。
其实这个建议准确的说法是:不建议在虚拟机上使用FreeNAS,更绝不要在虚拟机上使用FreeNAS+ZFS。
理由是这样的:(以下为个人目前所知最新的资料)
FreeNAS默认有2种FS(文件系统)让用户选择,UFS和ZFS,这2种FS以我所知是目前恢复数据难度最高的FS,UFS虽然还可能恢复数据,但相比NTFS、EXT、XFS等等,难度高相当多,成功率则大幅降低,难度仅次于ZFS;至于ZFS,一句话:目前没有任何第3方工具可恢复ZFS数据。
ZFS是目前世上最先进的FS(没有之一),但它难以恢复数据的原因可能正正就是这个。虽然它本身具备超级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假如它无法自行恢复,那你就只能跟你的数据正式告别。
而在VM上使用ZFS,由于ZFS是需要(必然 ...第一步就是用裸映射给FreeNAS硬盘的操控权 谢谢
泡网分: 0.266
注册: 2012年06月
搜资料无意中找到这个帖,翻了下,发现好像很多网友都在用FreeNAS+ZFS的方案来做NAS,而且是在VM的虚拟机方案上采用。
这2年下来帖里的网友都没出事,我真庆幸大家的RP都非常不错。
FreeNAS+ZFS确实是家用NAS上很优秀的解决方案,我认为配置足够的情况下,它的优点的确非常实在,但整个帖里我留意到似乎只有唯一一位网友说了不建议在虚拟机上用这个方案,但他也没有详细说明为什么,而其他网友可以说是无视了这个建议的。
其实这个建议准确的说法是:不建议在虚拟机上使用FreeNAS,更绝不要在虚拟机上使用FreeNAS+ZFS。
理由是这样的:(以下为个人目前所知最新的资料)
FreeNAS默认有2种FS(文件系统)让用户选择,UFS和ZFS,这2种FS以我所知是目前恢复数据难度最高的FS,UFS虽然还可能恢复数据,但相比NTFS、EXT、XFS等等,难度高相当多,成功率则大幅降低,难度仅次于ZFS;至于ZFS,一句话:目前没有任何第3方工具可恢复ZFS数据。
ZFS是目前世上最先进的FS(没有之一),但它难以恢复数据的原因可能正正就是这个。虽然它本身具备超级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假如它无法自行恢复,那你就只能跟你的数据正式告别。
而在VM上使用ZFS,由于ZFS是需要(必然建议)直接控制硬盘,连RAID卡都不建议使用,VM上用ZFS等于你完全隔离了ZFS和硬盘的实际联系,ZFS本身所有操作都直接受到VM干预,那么当发生问题时,ZFS的自我恢复能力就大打折扣,如果这打折扣的恢复能力无法恢复数据,后果就是跟数据说88。
英文比较好的朋友可以自行在FreeNAS的相关网站论坛搜索下,绝不建议在VM使用ZFS的话,是FreeNAS开发者之一说的,并不是我在这里乱说吓人。
并且即使实机使用FreeNAS,也都建议尽量采用可配置ECC内存的平台,因为ZFS本身对内存依赖是非常高的,假如发生问题后,恢复操作当中如果内存发生问题(虽然机会极小,但大家也是可以找到实际案例的),你恢复的数据就会完全错误,而你又没有谨慎的验证HASH码就直接那数据还原回去,那你就等于亲手毁灭了你自己的数据,因此如果条件允许,请一定要使用ECC内存。如果条件不允许,要谨记恢复数据的步骤必须慎之又慎的多做几次HASH验证。 本帖最后由 James007ss 于
02:18 编辑
以下内容由 James007ss 于
03:39 补充
ZFS一定要从最底层控制磁盘,即使用RDM的方式都依然有危险性。
以下内容由 James007ss 于
22:37 补充
再补充准确点的描述:ZFS是目前家用环境上可选用的世上最先进的FS(没有之一)。
非家用环境毕竟还有很多是我所不了解的。
泡网分: 20.518
帖子: 1556
注册: 2007年01月
很久没来了,不知大伙玩到哪一步了?现在流行或者说你们在玩什么服务器软件?freeNAS?黑群晖?
前段时间也拿个了旧电脑+U盘装了个freeNAS玩一下,基本上能正常使用。
但后来,发生了点问题,现特上来咨询一下,希望能有高手解决(关于网卡装驱动的问题):
装的freeNAS是8.2版本,装在U盘里,从U盘启动,在传输文件时发现板载的网卡是100M的,于是上,PCI口,装在机子上没反应!
(此网卡装在其它的电脑,XP的机子也没反应,但装在WIN7机子正常工作,说明卡是正常的,跟系统有关!)
,欲安装它,但不成功,从readme文件了解到,如果安装不成功,应编辑 /boot/loader.conf 文件,但这个文件是只读的呀!编辑不了,怎么办?
泡网分: 41.459
精华: 1帖子: 6599
注册: 2003年08月
搭车求教一个问题。我制作OpenMediaVault安装U盘不成功,情况如下:
1. U盘是去年在京东上买的8GB Sandisk
2. 光盘映像文件openmediavault_0.5.0.24_i386.iso是从官方网站下载
3.&&Windows XP下运行dd命令制作启动U盘:
& && && &dd if=F:\baiduyundownload\openmediavault_0.5.0.24_i386.iso of=\\?\Device\HarddiskVolume14 bs=4096
4. 计算机启动时更改启动选项,选择U盘启动
5. 启动现象:报错,找不到系统,提示插入启动盘.....
请教一下,到底问题在哪里? 是不是dd命令不能将iso映像到U盘吗? 官方网站就是这样指导的:
To install OpenMediaVault download the ISO image. You can burn the ISO to a CDROM or create a bootable USB stick.
To install the ISO on an USB stick use the following command:
sudo dd if=xxx.iso of=/dev/sdX bs=4096
泡网分: 31.225
帖子: 15039
注册: 2008年11月
Luxul 发表于
嗯,等回复的时间已经在setup Samba4 了。相比Win Server, 不得不说。。。是有点蛋疼
不知道 2012R2 对软RAID支持有没有改善?没啥蛋疼不蛋疼的吧,也就smb.conf 里面去掉几个注释加几个注释而已。
本帖最后由 PowerPCG5 于
17:04 编辑
泡网分: 29.958
帖子: 2152
注册: 2003年04月
PowerPCG5 发表于
没啥蛋疼不蛋疼的,15年前我就用Samba做DC了嗯,等回复的时间已经在setup Samba4 了。相比Win Server, 不得不说。。。是有点蛋疼
不知道 2012R2 对软RAID支持有没有改善?
泡网分: 31.225
帖子: 15039
注册: 2008年11月
Luxul 发表于
一个ubuntu的机器正用来集中保存文件(10T 左右数据,9个硬盘软RAID),准备放到局域网分享;
有Windows Server 2012R2 可以用;
1,在Ubuntu装上SAMBA4 分享文件,并且作为Domain Controller,继续闲置2012R2
2,在Ubuntu装上SAMBA4 仅仅分享文件,并且装V 在Virtualbox上面装 Windows 2012R2 作为DC
那个更蛋疼一点?
谢没啥蛋疼不蛋疼的,15年前我就用Samba做DC了
泡网分: 0.721
注册: 2008年03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9.958
帖子: 2152
注册: 2003年04月
WolfX-700 发表于
目标:4盘位 (不包括系统盘) NAS兼Vmware ESXi Server
NAS部分准备跑Freenas系统
然后跑一个Win7 装AirVideo Server实现1080P级别的实时转码传送给ipad
跑一个Windows SBS 做其他用处
跑一个UBUNTU dnsmasq 实现智能地址解析(翻墙神马的 你们懂得)
主板:Asus P8H77-I
CPU:I7-3770K
内存:4G*2(8G*2在路上)
狼兄 及 其他师兄:
一个ubuntu的机器正用来集中保存文件(10T 左右数据,9个硬盘软RAID),准备放到局域网分享;
有Windows Server 2012R2 可以用;
1,在Ubuntu装上SAMBA4 分享文件,并且作为Domain Controller,继续闲置2012R2
2,在Ubuntu装上SAMBA4 仅仅分享文件,并且装V 在Virtualbox上面装 Windows 2012R2 作为DC
那个更蛋疼一点?
泡网分: 0.058
注册: 2013年05月
bjzhou 发表于
很感兴趣,请问什么操作系统支持 RAID-Z ?freenas 支持
泡网分: 27.866
注册: 2003年01月
dalanxiansheng 发表于
据说RAID5已经不可靠了。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用ZFS文件系统的RAID-Z?很感兴趣,请问什么操作系统支持 RAID-Z ?
泡网分: 0.284
注册: 2013年06月
speeding 发表于
i3都Overskill了。E450也贵了。如果不买专用NAS,象HP MicroServer就是个好选择。强烈推荐N40L/N54L,自己怎么折腾都行
泡网分: 12.332
帖子: 2321
注册: 2010年05月
40美刀搞了一台HP HP Compaq Business dc7800 (Core 2 Due E4600,2GB内存,80GB硬盘,两个3.5寸位,一个光驱5.25寸位)
打算加块2TB硬盘(短期内不组RAID,因为平时还有其他USB移动硬盘做手动的备份),用来DIY NAS。作为第一台DIY NAS,我对这个配置很满意了。
请教狼资,用什么系统比较可靠、省心,FreeNAS、NAS4Free、群辉...看得眼花缭乱,然后文件系统又有Ext4,ZFS,群辉的SHR。
我主要用来备份数据(一台macbook pro开TimeMachine)、iTune播放、跨平台文件共享(Mac里面直接当做硬盘来读取)、偶尔搭个FTP玩玩。用上两三年以后,可能直接彻底再搞一套配置好一些DIY的NAS,到时候要容易迁移数据。
人在米国,也不好老下BT,所以BT功能倒是可有可无。
泡网分: 9.434
注册: 2008年12月
WolfX-700 发表于
已经4.1-4.2升级过 数据没问题狼兄,能不能PM个DS3612xs DSM 4.2-3211++ x64 ( 版) 的下载链接,先谢了~
泡网分: 14.359
注册: 2007年04月
PowerPCG5 发表于
Ubuntu下直接apt-get install mldonkey 即可我装的是NAS4Free啊
泡网分: 31.225
帖子: 15039
注册: 2008年11月
mosaics 发表于
经过在虚拟机上几次试验之后,今天终于在实体的NAS4Free机器上安装了MLDonkey。现在emule和BT都能在nas上挂机下载了。
在PC上装了sancho终端管理MLDonkey,非常好用。点击网页中的ed2k链接,不用打开sancho,MLDonkey也能够自动进行下载。Ubuntu下直接apt-get install mldonkey 即可
泡网分: 0.042
注册: 2008年01月
据说RAID5已经不可靠了。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用ZFS文件系统的RAID-Z?
&版权所有:&&&&&&[&& 原创&&]&& 作者:&&|&&责编:孙玉亮
  NAS简单理解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独立电脑,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那么具备处理性能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来辅助处理,就像我们的计算机需要安装操作系统一样,所以群晖的DS414slim也是同样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到群晖官网下面画红框的,一个是引导NAS工具,为Synology&Assistant。另一款则是DSM系统,其实就是群晖DS414slim的操作系统,目前是最新的5.0版本。需要下载的两款软件  下载完成后,运行为Synology&Assistant进行安装。Synology&Assistant进行安装  进入Assistant工具后,会默认自动搜索群晖产品,只要在同一网络内,就可以自动识别到。已经识别到群晖DS414slim  接下来选中识别出来的群晖设备,点击联机按钮,会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其目的就是帮助用户安装群晖NAS的操作系统。如下图:群晖操作系统安装提示一  下面的步骤为会用到之前下载的第二个文件——DSM系统。安装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系统推荐的自动下载安装,第二种则是通过浏览自动安装。这里笔者选择的是自动安装,因为已经下载好了操作系统。如果不太明白的用则可以选择自动安装,两者最终实现效果相同。群晖操作系统安装提示二  安装系统之前还需要设定管理员的密码,切记不可以忘记这个密码,因为后面的登陆和远程访问都需要这个密码来进入,所以还是设定比较常用的密码为宜。群晖操作系统安装提示三提前知晓NAS里面硬盘有无数据群晖操作系统安装提示四  完成上面步骤后,就可以进行安装操作系统了。在此期间用户不需要进行操作,相比比较傻瓜,也大大降低了用户在使用NAS时候的困难。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闪存卡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65¥186¥2157¥298¥259¥2510¥10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当电脑硬盘容量满了,多数使用者第一个想法就是买一块几TB的硬盘来扩充,如果是笔电的使用者,第一个想到的是买一个外接式硬盘来备份资料,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那是当你还不知道有「NAS」这个好用的东西,才会这么想。倘若你知道NAS这个私人网络储存服务器之后,或许你会改变你的想法与思维,让档案的共用、共享可以更便利,同时也可以在行动装置上、跨平台上做存取,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吗?
  对于NAS,多数使用者还是搞不太懂到底是什么玩意?甚至有些人可能因为不懂、不清楚而产生抗拒了解新事物的,想说用最简单的方式做资料备份、扩充硬盘就好,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假设硬盘突然坏掉了,糟糕,资料没有额外的备份了,该怎么办?资料可不可以救回来?只有一颗硬盘的资料保护,你觉得充足吗?如果里面是记录你满满的回忆或是重要的文件资料,我想这绝对得不偿失。
  那对于资料的保护,是否有其他更为推荐的方式?其实是有的,随着公有云的发展,私有云也逐渐盛行,甚至有些人会透过一些淘汰的电脑翻新,安装一些软体让他变成一台超低成本的NAS。虽然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技术门槛有点高,你要先刷BIOS、重灌、安装,对于新手来说,这并不是最便利的解决方式,因为身为使用者的我们,就是要简单、快速、便利,太繁杂的手续反而会让我们回归最原始的备份方式。
  究竟什么是NAS,其实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就是一台小型的云端硬盘服务器,也是一台小电脑,在家里接上网络,就可以透过网络读写这台NAS服务器上的资料了。
一,更便利的资料共享存取与权限管理
  在以前,公司的文件交换可以说是非常麻烦,部门与部门之间交换资料,就得使用移动硬盘,拷来拷去,同事A先把资料复制到电脑后,接着换你复制你要的档案,有时候甚至要请同事先把硬盘接到电脑后,再开共享磁区,让你去他电脑存取,可是有时候他下班不小心关电脑,你还没做完,变成你会无法存取资料,使用上非常的麻烦。
  以上的窘况你可能没有遇到过,但事实上,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虽然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不算慢,但是对于多人资料的存取并不是这么容易,得交换轮流使用,或是则一台电脑作为共享的设定,非常不便利。如果在办公室、家中,同时有好几个人要存取同一个硬盘,那么,就得排队轮流存取档案,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与不便。
  传统的移动硬盘,资料要存取必须要接上USB线,甚至有些USB电力不足,得额外接上AC变压器,才能让外接式硬盘转动,而且外接式硬盘如果碰撞、摔到,可能会造成资料读写出问题。因为外接式硬盘并不是固定在原地的设备,而是可以让你拿着走来走去。硬盘最怕就是碰撞,还让它存在于这么危险的环境,资料的安全非常令人担忧。
  但是现在,你可以透过NAS的配合,直接把硬盘插入在NAS中固定,仅需要将资料通通存在NAS中,透过网络共享磁盘,就算同是电脑关闭了(NAS待机),你也依然可以透过NAS把资料抓出来使用,而且磁盘还可以依照使用者的权限做管理与限制。一台NAS的耗电量也比一般电脑的电源功率还要低,长期待机,其实也不太需要担心电费问题,因为大概只有10多W而已,比起开机的电脑好几百W,很省电了。
二,更快的处理速度,硬件设备提升
  说到了硬件设备,不得不提及一下外接式硬盘最令我无奈的地方,笔者买过两颗外接式硬盘,结果因为长时间的使用、USB的插拔,造成接口会有点挑线的状况,有些USB传输线接上去不一定能读取,甚至会出现是否格式化?而这样的状况,当然笔者不会轻易的点下去(但是就是有人会去点),一旦点下去资料就通通没了。
  外接式硬盘的使用上就怕它因为摇晃坏轨、传输线与传输口之间的相处不融洽,造成无法挽回的问题,如果将硬盘好好地像一般电脑一样,接在电脑中,不去动它,反而不会让接口造成消耗,也不会发生无法读取的问题。另外,因为早期都是USB2.0的传输线,就算现在是USB3.0,但是速度还是比不上千兆的内网传输与资料存取,速度上就落差一截,在资料传输上外接式硬盘并不适合随时存取、随时编辑,因为只要一个线动到,可能就中断连线,便利性相对较差。
  透过NAS,我们可以直接在网络共用磁盘区开启档案,进行编辑、存取,甚至笔者都把动画、电影存在NAS,想要看的时候就透过网络共享读取NAS里的文件,直接看影片、看电影,便利性十分足够,而且因为在同一局域网下的高速度读取,顺畅度不会受到打折。
三,更安全的资料保存,RAID多重备份
  一般人会把认为需要备份的资料、不常用的资料备份于外接式硬盘,但是却忽略了多重备份的概念,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因为风险过高。因为这样的想法,被忽略的多重备份概念就延伸成为,我把影片放这个硬盘、我把资料放在另外一个硬盘做备份,这样也比较安心。不过我们并不知道哪一颗硬盘会损坏?感觉就是二选一的抉择,风险还是过高,有时候放一放甚至会把硬盘搞丢,资料也等于损失一半,管理上也不是那么便利。
  不过,透过NAS,我们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因为两颗以上插槽的硬盘(2bay以上)可以做Raid备份,我们可以先不用管Raid有哪些种类,但是最简单说明就是把所两颗以上的硬盘串接起来,资料储存空间你可以共用,你不需要分影片在甲硬盘、资料在乙硬盘,通通丢进NAS就并做Raid就可以了。因为有些Raid允许坏掉其中一颗硬盘,不论是哪一颗硬盘坏掉,所有资料都还会存在着,只要买一颗新硬盘补回去,让NAS系统替你的硬盘补回那个空缺,就可以解决了呢!
  外接式硬盘的资料储存空间是分散的,透过NAS的SHR技术、Raid技术等等,可以帮你的硬盘做更大的空间应用,不再只是1TB、2TB外接式硬盘的使用,而是把空间全部串起来,不再因为A硬盘剩下10GB、B硬盘剩下20GB,然后手边有一个25GB的档案,无法存取造成还要多额外购买外接式硬盘的问题,透过NAS可以把零散的空间组合起来,让你买的硬盘空间是可以连续的,不因为外在因素而造成空间的浪费。
四,更轻易的跨平台存取:电脑,手机,平板,电视
  关于平台的存取,我想手机要存取外接式硬盘都有一定的难度了,就连U盘也是一个问题,虽然可以透过其他方式存取,但你不觉得出门在外,手机可能要读一个移动硬盘的档案或是一个U盘的档案,还要带移动硬盘或是U盘出来,显得非常笨重不顺手,不符合人实用性。但是现在透过NAS,就可以连回家里存取家中的NAS内的共用资料夹。
  那你可能想说,我又不会设定IP什么的,这么困难,我怎么可能连线的出来?以笔者的NAS为例它有一个Tcloud ID,让你人在外面也可以很轻易的读写家中NAS的资料。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私有云,不放心公有云,就可以启用Tcloud私有云端。
  那电视呢?家里电视若可以连接网络,就可以做不一样的影音娱乐了,以TOS为例,如果电视或是手机可以安装的应用程序,可以安装一个ES文件浏览器,就可以存取电脑内建立的电影库。如果电视只可以联网或者是小米盒子也可以改透过DLNA的方式与NAS直接串连读取档案,在电视上直接拨放NAS中的影音,这是外接式硬盘很难做到的地方。
  说到这里,NAS已经脱胎换骨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服务器、网络共享硬盘,而是一个跨出存储以外的便利设备。透过NAS,可以让资料整理更自动化,并随心所欲地开启、关闭你的私有云端,不用受限于免费空间的规定。
五,更出众的应用:下载机,影音娱乐,照片,架站都搞定
  我想,这应该是外接硬盘完全不可能会具备的部分,因为外接式硬盘仅是一颗硬盘,可以透过USB存取的硬盘,变化性当然不会像NAS这样一台小型的服务器这么的广泛。但是,这也是NAS的一个优势,把储存变得更有趣了。让储存资料不再只是资料的传输,好好利用硬盘内空闲的部分做其他事。以一般大众最常使用的部分,我想就是「下载」了。
  平常下载BT/PT、下载高清站上面的电影、音乐等等,都是要电脑挂载,然后不能关机的去睡觉,而且电脑又是重要的资料处理中心,长时间的读写,若没有好好做好磁盘重组,会让硬盘内的资料散乱、使得硬盘的消耗更快,如果电脑硬盘挂掉了,我想这个不仅要重装系统,连资料通通都没有,实在是得不偿失。而NAS的出现改善了这一部分,因为有些NAS也具备下载功能。
NAS与外接式硬盘比较结论:
  透过以上的一些比较,相信大家对于NAS的了解可能更多一点,得知NAS不仅仅是储存功能,还可以看电影、下载影片、听音乐、手机抓档案还有一个很便利的管理介面,那我想你可以准备败家一台NAS了。
  外接式硬盘有它的便利性,但是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它的活跃程度已经逐渐降低,以前交报告、交作业大家都喜欢带着移动硬盘或U盘,但现在大家都习惯通过网络上把档案抓下来,公有云、私有云的运用已经围绕在我们周围了,是时候该让外接式硬盘退休了。
  想要拥有便利性、快速、安全的档案存取与备份,NAS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了家庭使用之外,其实NAS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帮助更大,因为NAS本身就是工业用机器,就是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只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迅猛,NAS才开始逐渐面向家庭用户。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介绍最新的科技资讯与前沿科技技术,提供专业的高科技产品信息...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用nas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