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总部经济对周围地区的辐射4避难所科技总部作用

林恩全:北京总部经济发展仍需增强辐射力
日11:20&&&
E-mail推荐:
近年来,总部经济在北京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6月底,跨国公司在京总部企业和研发机构达到639家,亚马逊、默沙东、摩根大通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北京新设16个项目,合同外资14.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23.5%。2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北京投资了637个项目。北京作为世界500强“总部之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北京总部经济之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集中,成为全球第二大世界500强总部之都。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北京入选世界500强的总部企业达44家,已经超过纽约和巴黎,仅次于东京的49家,成为全球第二大世界500强总部之都。从隶属关系看,2011年北京有大型中央企业总部222家,实现增加值3013.2亿元,占全市总部经济的40.9%,实现利润占全市总部经济的66.2%。
(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明显增长,业务领域不断扩大。2012年,北京共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7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4家,占在京投资世界500强企业的30.2%(共有27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京投资)随着政策投资环境的日益完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京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从原有的投资决策、资金运作、财务管理、技术支持与研究开发,逐渐向进出口及国内分销、物流配送、服务外包等业务扩展。
(三)行业集中度高,第三产业是吸纳总部企业、服务全市经济的主体。从总部企业的行业构成看,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批发零售、制造业和建筑业,这六大行业聚集了全市1014家总部企业,占总数的78.7%,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总部企业的69.5%,吸纳就业占全市总部企业的61.7%。总部企业对所在行业的支撑带动作用突出,如金融业中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占金融行业的7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占该行业的47%。
(四)总部企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CBD、金融街等特色总部聚集区发展迅速。全市1288家总部企业中,分布在海淀、朝阳、西城和东城四个城区的就有978家,占总部企业总数的75.9%,实现增加值5410.8亿元,占全市总部企业增加值的73.5%。同时,金融街、CBD、中关村等一批特色总部聚集区快速形成,成为全市总部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
北京总部经济发展面临四大突出问题
(一)与世界城市相比,北京总部企业跨国指数偏低,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北京拥有的总部企业仍以国内企业为主,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较少,不仅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差距较大,与新加坡、香港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相比也有很大提升空间。近年来,北京虽有不少企业积极“走出去”跨国经营,但多数大企业的主要目标市场仍在国内,尚未真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跨国经营领域和经营能力亟待提高。2010年,北京海外资产排名前10位的总部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仅为26.58%,不仅远低于“2011世界100大跨国公司”60.78%的平均跨国指数,也低于“2011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40.13%的平均跨国指数。
(二)体现世界城市产业特征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企业总部较少。与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的花旗银行、时代华纳、路透社等知名企业相比,北京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总部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金融、工程建筑等领域,体现世界城市产业特征的高技术企业总部和文化创意企业总部不多。如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排名第一的联想2010年全球销售收入仅215.9亿美元,远落后于惠普公司(1260.3亿美元)、戴尔公司(614.9亿美元)。北京文化、科技资源丰富,但跨行业经营文化创意、高技术等新兴行业的企业较少,尚未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面临上海、深圳等城市对总部资源的激烈争夺。目前,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城市,都将总部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纷纷出台了鼓励国内外总部企业入驻的优惠政策。与上海相比,北京在国内大型央企总部方面优势明显,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远低于上海(380家),入选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仅10家,比上海少13家。近年来也有一些跨国公司如福特、卡夫等将地区总部从北京搬到上海。同时,深圳、南京、杭州等许多城市,以及天津、河北等周边地区也加大对总部企业的吸引力度,比如河北实施“双百工程”(吸引一百家央企进河北、吸引一百所科研院校进河北),各城市对总部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对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四)促进总部企业聚集的政策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北京虽实施了《关于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政策,但现行的总部政策仅局限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缺乏针对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京设立总部、区域性总部的相关政策,难以满足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京设立总部、二级总部和职能总部的客观要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北京与国内主要城市总部经济政策比较
(一)从认定标准看,北京、上海两市标准相当,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上海、北京作为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的首选城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标准相当,都规定母公司资产总额不低于4亿美元,在中国累计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美元,管理型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美元,在中国境内外投资或授权管理的企业不少于三个。相比,广州、深圳等城市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认定标准较低,如广州规定资产总额3亿美元以上,注册资本200万美元以上。
(二)从政策支持看,以财政奖励为主,北京奖励力度相比上海更具优势。比较京、沪的政策支持力度,北京的奖励力度相比上海更具优势。如北京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达1-5亿元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营业收入5-10亿元的给予500万元奖励;10亿元以上的给予1000万元奖励。而上海只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5亿元的给予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给予1000万元奖励。
(三)从政府服务看,上海设有专门促进机构,政策执行力和灵活性更强。上海成立了总部经济促进中心,承担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职能,为服务总部企业提供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而北京对总部企业的服务分散在商务委、外联办等部门,尚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从政府服务内容看,一是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总部企业的效率。北京、上海在政策中均规定10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审查并做出相关决定。二是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其他便利措施。与上海等城市相比,北京的便利服务措施更全面,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高管的家属出入境、居留、子女入学、通关等均提供便利条件。
(四)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制定了内外资统一的企业总部促进政策。总部经济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北京、上海等处于第一梯队,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总部为主;南京、杭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处于第二梯队,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优势不明显,采取“跨国公司职能总部、国内大企业区域性总部”两手抓的策略,纷纷制定内外资统一的总部政策。如南京实施了《鼓励境内外大型企业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认定条件统一为:母公司资产不低于15亿元,在境内外投资或授权管理的企业不少于3个,且在南京注册资本不低于2亿元。对经认定的总部或地区总部给予统一的财政奖励、税收优惠、办公用房补贴、人才等相关政策。
打造世界高端企业总部经济之都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多部门服务总部企业的长效机制,形成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合力。一是借鉴上海等其他城市经验,从全市层面构建总部经济管理的多部门联动机制,明确总部企业认定、总部招商、人才服务、环境营造等工作的职责与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定期交流与沟通,切实解决总部企业在京聚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加快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认定工作,建立总部认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半年或每季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一次认定、颁证和表彰,及时通报全市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新增企业名单等,加大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的宣传力度。三是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总部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对接,实施对全市重点总部企业、龙头总部企业的对口服务机制,及时掌握总部企业的各种需求,帮助其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在京总部企业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论坛等交流活动,为有需求的总部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服务。
(二)研究制定差别化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在京投资新设二级总部、实体性经营机构。一是紧密结合不同类型、不同职能总部的实际需求,如研发总部对科技人才、创新环境的需求较高,综合管理总部对政府决策资源、信息资源较为敏感等,探索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优惠政策。二是适当拓展总部经济政策的适用对象,制定针对央企在京设立二级总部、国内大企业在京设立全国性总部或职能总部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京开展投资、结算、营销、采购等实体性经营业务,切实提高总部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三是鼓励具备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将研发、设计、营销等功能环节剥离出来,在京成立独立的职能型总部,加强土地、审批等方面创新,支持和鼓励总部企业扩大在京项目增资、异地生产基地和分支机构投资,增强对更大范围高端资源的控制力和辐射力。
(三)瞄准金融、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打造几大特色总部集群。重点围绕金融、文化创意、高技术和战略新新兴产业等优势领域,打造几大特色总部集群,促进城市国际影响力提升。一是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为目标,支持本土金融机构加速跨国经营,着力聚集一批外资银行、保险等跨国金融机构地区总部和国内大型基金、租赁、私募、期货等新兴金融企业总部,全面提升北京金融业国际化水平。二是充分释放首都文化资源效能,以新闻出版、文化传媒等领域为重点,打造一批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文化航母型总部企业,提升首都文化产业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中心建设。三是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聚集,鼓励本土大型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跨区域、跨国经营,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集群规模,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制高点。
(四)创新总部聚集区开发管理机制,提升总部承载力和持续发展活力。与国外典型总部聚集区相比,CBD、金融街等区域的经济产出能力和集约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加快高端企业总部聚集,应积极探索总部聚集区开发模式与管理体制创新,提高总部企业承载力与发展活力。一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商务地产综合运营与服务集成商的合作,争取其在京投资总部经济重点项目,承担总部楼宇建设、管理运营、增值服务、产业培育等主要功能。二是建立总部企业引入与开发企业、楼宇业主收益相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入符合北京产业方向的优质总部企业,凡成功引入在京注册纳税的总部企业,给予开发商或楼宇业主一次性奖励。三是对已入驻总部楼宇的企业尤其是冠名总部大楼的企业,加强对其经营业务和办公用房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不达标企业退出机制,保证总部楼宇真正用于总部企业发展。
(五)建立区域协调联动机制,以“总部-制造基地”链条增强总部之都辐射力。借鉴“首钢搬迁”模式,探索建立北京与其他城市产业布局调整机制,适时适度地将不适宜在京发展的制造基地向周边转移,留下并吸引更多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总部聚集,构建合理的“总部-制造基地”分工合作链条。由北京及其他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对企业外迁生产基地、在京设立总部和职能总部过程中面临的土地供给、利益分配、政策落实、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进行统筹协调与解决。与其他城市共建一些跨区域的特色产业园区或基地,配套建立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和长期诚信合作机制,实现北京高端企业总部之都和周边中小城市生产制造基地的有效对接。
作者单位: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研究室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责任编辑:秦华、朱书缘)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 && && &&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北京总部经济聚集区
北京总部经济聚集区
来源:中机院&&&点击:
  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聚集,总部经济规模居全国前列。
  北京发展较快,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聚集,规模居全国前列。
  一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国际总部资源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北京有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如ABB、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等,其中经商务部认定的地区总部有20家,具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153家,占全国投资性公司总数的50%以上。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一些职能性总部如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也成为重要的总部资源,北京有外资研发中心239家。
  二是国内企业集团总部等国内总部资源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力量。北京聚集了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等在内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160余家,其中金融企业集团41家。2007年《财富》世界500强,我国大陆有22家企业入选,其中18家总部设在北京。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成长起一批本土性企业,如联想集团,除北京外联想还在上海浦东、广东惠阳等建立了现代化生产基地,并在墨西哥、印度、波兰等国外地区建立生产工厂。同时,从国内其他省市迁移过来的企业集团也成为北京总部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如经纬纺机总部从太原迁到北京,远大空调总部从长沙迁到北京,蓝星集团总部从兰州迁到北京,冰山集团总部从大连迁到北京等。
  北京总部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初步形成了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丰台总部基地等几大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成为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这些总部经济聚集区定位明确、特色突出,如CBD定位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聚集地、金融街是金融总部聚集区、海淀园是以IT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总部及研发中心聚集区。
  1、商务中心区(CBD)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在建国门至朝阳门、东二环路至东三环之间,开辟具有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业、和商务办公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商务中心区。&目前,CBD已经成为促进朝阳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BD占地面积不到朝阳区总面积的1%,但是2007年CBD企业入库区地税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34.83%,占全区地税入库各项收入的38.30%。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CBD成为我国高档商务区的代名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成为知名企业聚集的区域。截至2007年12月底,入驻CBD区域的各类法人机构共计486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17家,跨国公司800多家,拥有经商务部或北京市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多家,外资投资性公司88家。同时,CBD还聚集了150多家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及办事机构,以及200多家中外律师、会计师、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CBD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最集中的总部经济聚集区。
  北京CBD是全北京乃至全国商务、服务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CBD的高档商务写字楼占全市总量的70%,北京白领的65%,海归高层经理人员的80%,跨国公司驻中国代表处的65%和北京代表处的95%,北京最好的十大写字楼的全部,北京最好的十大宾馆中的八家,北京最好的十家餐饮企业中的八家,最大的十家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八家,所有最大咨询公司和几乎所有最主要的市场研究公司。
  北京CBD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展示出经济质量高度集约、产业结构高端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发展国际化等特征。2007年,北京CBD的70座商务楼宇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创造税收871元,年度每平方米税收超过1000元的楼宇有20座。其中,华艺写字楼、嘉都大厦、国贸中心、嘉里中心、汉威大厦等九座楼宇每平方米税收贡献均超过3000元。2007年度,企业数超过100家的30座楼宇共创造税收收入47亿元。在产业发展上,CBD形成了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主导、以国际金融业为龙头、聚集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国际金融业发达。目前,CBD已有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蒙特利尔银行、巴西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法国安盛保险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意大利商业银行等百余家金融机构。CBD外资银行数已占北京市外资银行总数的80%左右,北京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名的中外资银行中有7家都已入驻CBD。北京CBD国际金融总部功能区的聚集效应正在得到加强。二是传媒等成为北京CBD的重要产业。中央电视台将在近期内进驻CBD,同时CBD还聚集了北京广播影视集团及其所辖的歌华集团、歌华有线网络、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北京信报、房地产报等一批文化传媒业巨头,以及90%的外国驻京新闻机构。
  CBD具有毗邻使馆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且传统上就是北京跨国公司聚集的区域。近年来,CBD和北京市政府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做了大量的努力。北京市针对跨国公司,实行了&首问负责,一次告知,有函必复,不得苛求,规范服务,高效热情,公开透明,依法行政& 的工作标准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外商投总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利用一年一度的朝阳商务节,搭建招商平台,不断提升CBD的文化魅力和品牌效应。CBD未来将主要通过国贸三期、北京财富中心和中央电视台新台三个含金量高的项目,进一步拓展空间和提升自身的发展层次。
  2、金融街
  北京金融街位于长安街北侧,是我国金融资产最密集的区域。金融街中心区是一个以金融办公为主,集办公、公寓、酒店、休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组群,占地34公顷,总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金融街功能定位是,确立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把金融街逐步建设成为资金最密集、市场最活跃、资讯最发达、环境最优美的国家级金融决策监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支付结算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并着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金融街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金融业总部经济聚集区。目前,金融街集中了几乎所有国有金融机构的总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11家全国性、地区性银行总部或地区总部,110多家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以及纽约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瑞士银行、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美国道富银行等2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同时,金融街还拥有80多家中央直属企业,包括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等,2007年进入《财富》全球经济500强的22家中国企业中,有8家总部在西城区,有7家设在金融街。金融街还聚集了众多以企业总部为服务对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等各类中介结构,会展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也得到长足发展,金融服务已初步形成。金融街企业中有559家从事第三产业,占区域单位总数的95%,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和利税总额都占到区域总额的99%以上。金融街占地面积仅1平方公里,2007年实现三级税收858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9.3%。金融街以西城区1/33的土地贡献了全区1/4的税收,成为西城区经济实力的标志区和示范区。随着金融政策的放开,尤其是人民币业务的完全开放,金融街未来将主要致力于自身的国际化,凭借其金融监管机构众多、中央企业等高端客户众多和区内就业人群收入较高等优势大力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入驻,提升金融街的国际化程度,发挥金融街的国际影响力。
  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原则批准了金融街的拓展方案,西扩工程将以原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为基础,向东、西、南拓展约141平方公里,核心区将拓展到2.59平方公里。随着金融街西扩工程的逐步推进,将有效解决金融街现有空间的&拥挤&问题,更好地弥补现有金融街配套设施的不足,为北京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新的空间载体。
  3、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它以北大、清华、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217平方公里。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园企业总数突破1万余家,经济总量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名列前茅。联想、方正、同方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以IT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企业总部及研发总部聚集区。目前,海淀园有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113家,其中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有50余家,包括微软、IBM、甲骨文、SAP(思爱普)、赛门铁克、EMC等世界最知名的软件企业、信息服务业企业。① 此外,海淀园还有国内大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70余家。IT产业已成为海淀园的主导产业,拥有联想、方正、同方、紫光、用友、大唐电信、港湾网络等一批知名企业总部。依托中关村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总部的发展,园区各类配套服务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服务业的规模、实力不断扩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也逐步显现。
  首先,带动了创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中关村计算机服务、软件、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以及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等五大创新型服务业成长较快,2006年实现总收入2091.4亿元,占整个园区总收入的31%。软件、动漫游戏、、移动增值服务等成为中关村服务业发展的主导领域,涌现出用友、联众、当当网、空中网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有力地推动园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以海淀图书城地区为中心,向周边文化创意产业带辐射。基地聚集了新浪、百度、腾讯等百余家创意企业,2006年基地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超过了40亿元。
其次,金融、法律、中介等也得到较快发展。中关村西区不仅是高科技企业、大型企业集团总部、高科技产业管理机构的聚集地,还聚集了一批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如国民人寿保险、花旗银行北京分行、中国银行海淀支行总部、中智外企服务中心、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等。此外,中关村的购物中心、星级酒店等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已建成20万平方米的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集合了大型超市、百货店、精品店、电影院、美食餐饮等不同服务业态,为入区企业和员工提供了&一站式& 的购物及休闲功能,满足了区域&综合性购物休闲&的需求。目前,面对技术创新日趋活跃、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都实施&新北京、新奥运& 战略的新机遇,海淀园正在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二次创业&,充分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中关村品牌,在国际竞争中以&中关村创造& 塑造中关村品牌,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逐步走向产业链创新和品牌创新。
  4、丰台总部基地
  北京丰台总部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0公顷,规划建设500栋企业总部楼,自2003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目前303栋总部大楼已全部竣工,总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21个总部会所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近4000平方米的员工餐厅、员工公寓以及超市、办公超市投入运营。目前,总部基地全部总部楼的入驻率已经超过80%,聚集了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航天时代、建龙钢铁、中牧股份等200多家企业和企业总部,领域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行业。丰台总部经济的发展实践,一方面使单一的企业总部聚集在一个平台上加强了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内在的聚集效应,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另一方面,企业总部集群与丰台科技园的支持、服务产生协同效应,园区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及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使企业总部更好的发挥决策作用,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发展壮大,从而构成了对企业的强大区域吸引力。此外,北京(望京)电子城西区、顺义临空经济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等新的总部经济聚集区正在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电子城西区。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聚集发展,是电子城西区的主要特色。目前,园区已入驻各类企业600余家,2007年园区实现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196.94亿元,出口创汇3.10亿美元,上缴各种税金9.99亿元。电子城西区总部经济发展初具规模,总部聚集特征明显。一方面,园区聚集了摩托罗拉、爱立信、安捷伦、北电网络、索尼爱立信、朗讯、三星等10余家移动通讯类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总部,被媒体称为&望京现象&。另一方面,园区拥有双鹤药业、中材国际、金汉王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总部,大唐电信也签署了入园意向。顺义临空经济区。以首都机场为核心,以空港工业区、空港物流基地等6个功能组团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以航空产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业为代表的临空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临空经济区集聚了国航货运、中航油、德国汉莎等一批国内外航空公司,航空及相关企业达158家。同时,还有松下、索爱、JVC、TNT、空中客车、日本邮船等3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50余家中外企业。2006年临空经济区实现增加值253.3亿元,占北京GDP的3.2%。近5年来,临空经济区增加值年均增长35%左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税收年均增长在50%左右,也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07年7月底,开发区入区企业2259家,其中三资企业517家,内资企业1742家;累计吸引投资155.35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124.7亿美元,占80.3%。开发区拥有诺基亚、GE、施耐德、松下电工、中芯国际、BAYer等8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其中世界500强40余家。2006年开发区平均每公顷土地吸引投资1009万美元,创造工业产值174亿元,实现税收694万元。东二环交通商务区。近几年,东二环商务区以总部企业入驻为特征的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明显。目前,商务区入驻了中国石油、中海石油、北京移动、国华电力、中铁物流、中青旅等10余家大型企业总部,涵盖了能源、电信、金融、旅游等支柱产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07年底,入驻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的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3741个,实现增加值218.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10--0-
传真:010-
备案号:京ICP备号-3扫一扫关注中机院园区规划产业规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辐射4避难所科技总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