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科威特在哪里做生意的吗

科威特商务礼俗_科威特
科威特商务礼俗
科威特国(The5tqteofxuwaii),筒称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海湾西北岸。
  面积1.78万平方公里。自然地理方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多沙漠,严重缺水;另一个是石油
  资源丰富,人口183 万;科威特籍人占41.6% ,他们大部分属于阿拉伯各氏族。另外一半人
  口是外来侨民。半数以上居民在首都科威特市(Kuwait)及其郊区。居民中95% 信奉伊斯兰
  教,逊尼教派是国教。
科威特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政府积极参与伊斯兰教活动,资助一些国家兴建清真寺和文
  化中心。全国有100 多座清真寺,现有的清真寺是居民的宗教和文化活动中心,平均不到1000
  人就有一座。目前还在大量修建清真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装饰更加华丽。宗教职业者地
  位很高。领取优厚的薪水,时常受到政府1的接见。伊斯兰教法很严,按传统派伊斯兰教
  学者的解释,伊斯兰教信徒不准喝酒,违者要严加惩处,饮酒或私通者,要当众鞭打;偷盗
  者要断其手指。现在科威特居民中,大约有6%的人信仰基督教,主要是侨民此地的欧洲人,
  还有部分黎巴嫩人、叙利亚人。少数人信仰印度教、犹太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
  语。公元7 世纪,科威特属于阿拉伯帝国版图,1871年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939年
  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61年6 月19日宣布成为独立的国家。西部有中立区,与沙特阿拉
  伯分别统治。现政府为君主立宪制,宪法于日生效。元首掌行政权,并任命内
  阁协助处理政务。国家元首由萨1家族世袭,称为埃米尔(原意为统治者),政府各部由
  统治家族中的一名谢赫任部长。国会成员50人,民选,任期4 年。元首有权解散国会。首都
  科威特市(KuwaItCity),是重要港口,有国际航空站。石油是科威特的经济命脉,国家财
  政收入的90%以上来自石油贸易。
科威特妇女一向很注重穿着,在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女子随年龄变化衣着也有变化。
  今天的科威特,从高级“奔驰”轿车走出来一位头戴头巾与头箍,身穿白色大袍的1或富
  商,手挽身着艳丽而时髦衣裙的太太的情景已屡见不鲜。按照科威特的商务礼俗,冬月往访,
  宜穿保守式样西装。拜会政府机关或大公司须先订约。和其他中东国家一样,每次见面,至
  少得喝两杯土耳其咖啡或两份钦料。对方约会,往往不准时。科威特禁酒,有关酒的注意事
  项必须知晓。做生意时,销售姿态宜低。宜持印有阿拉伯文对照之名片。
科威特有150 ~200 家知名家族式贸易商,经销各种工业品和消费品。科威特商人往往
  同时兼营进口、批发和零售。当地商人不高兴接受你从沙特阿拉伯等邻国派来的宙务代表。
  他们喜欢直接与制造商打交道。当地商人邀你赴宴,一定全是男性,带个礼物去,但不要是
  送给有关他太太的。更不要询问他太太、小孩的事。科威特的船旅馆,在阿拉伯海湾地区名
  闻遐迩。它是利用早已退役的科威特古代商业大船改建而成的。经过潜心设计,改建的船旅
  馆仍然保持古朴的特色。它坐落在景色秀丽的海滨,生意兴隆,宾客如云。
商务活动,最好于11月至翌年4 月天气较凉时前往,避免圣月往访。当地假日年年不同,
  行前宜先查询。当地饮水安全。
科威特人由于宗教的影响,青年男女的婚事亦多具宗教色彩。按照传统的教俗,婚事必
  须由男女双方的父辈包办,由媒人说合而戍。婚礼通常要举行10天,前7 天在女家,后3 天
  在男家,故有人称之为“马拉松式”的婚典。科威特人喜欢养鹰。由于当地气候十分炎热,
  一年只分冬夏两季,冬季大约于12月份左右开始,可以持续两个月或稍长一些时间,直至小
  草长出。从小草长出的夏季开始,科威特人的放鹰季节便开始了。这时,养鹰人带上自己精
  心饲养的鹰离开城市。到南部沙漠,这些沙漠与沙特阿拉伯王国相连,伸延至阿联酋。为了
  放鹰,科威特人越过国境是常有的事,不会被追究。鹰价钱昂贵,有的可高达3000科威特第
  纳尔。因此,富有的人才能养鹰,有时,为了物色到上好的鹰,他们不惜远程旅行,到世界
  各地花重金购买。如果送给科威特人一只好鹰,那可算是极为昂贵的礼物了。
科威特海关免税香烟200 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类严禁。各类货币出入无限制。
  计程车免小费。饭店、旅店一般附加10%小费于账单内。其他服务每次给50~100files小费。中东人生活习俗与禁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东人生活习俗与禁忌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
科威特有5家公司入选 2014年中东品牌价值50强
&&& 据科威特《祖国报》援引英国品牌管理和品牌评估独立顾问公司Brandfinance发布的《2014年中东品牌价值50强榜单》显示,科威特有5家公司入选,占据榜单的8%,而来自沙特与阿联酋企业共占据榜单的70%。其中,科威特电信运营商Zain公司排名科威特品牌第一,中东第12,品牌价值12亿美元;科威特金融公司排名科威特品牌第二,中东第18,品牌价值8.05亿美元;科威特国民银行排名科威特品牌第三,中东第19,品牌价值7.86亿美元;科威特物流企业亚智力公司(Agility)排名科威特品牌第四,中东第37,品牌价值3.8亿美元;科威特食品公司Americana排名科威特品牌第五,中东第44。&&& 从2014年榜单整体看,阿联酋航空公司蝉联第一;沙特电信公司STC排名第二;阿联酋电信公司排名第三;沙特移动公司(Mobily)排名第四;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排名第五。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中文名: 科威特国
英文名: The5tqteofxuwaii
别名: 科威特
国歌: 《科威特国国歌》
面积: 17818
人口: 270
主要民族: 巴勒斯坦人、埃及人、印度人、伊朗人等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
常用语言: 阿拉伯语、英语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
首都: 科威特城 Kuwait
主要城市: 哈瓦里省、艾哈迈迪省、法尔瓦尼亚省
国家代码: KW
国际组织: OPEC、阿盟、OIC、
最大城市: 科威特城
面积排名: 世界第152名
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人类发展指数: 0.760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域名缩写: kw
电话区号: +965
人均GDP: 47,982美元
GDP总计: 1766.67亿美元
水域率: 忽略
人口密度: 200.2人
国家领袖: 谢赫萨巴赫
政治体制: 君主制
时区: UTC+3
货币: 科威特第纳尔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
国家代码: KWT
国歌: 国歌
首都: 科威特城
所属洲: 亚洲
简称: 科威特
环境美丽的科威特海湾面积17818平方公里(包括阿拉伯半岛的东北角及其附近的布比延、费莱凯等岛屿)。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岸,西、北与伊拉克为邻,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濒波斯湾。海岸线长213公里。全境为一波状起伏的荒漠,西南部的杜卜迪伯高平原海拔275米,为全国地势最高的地方。北部有山地,西部有莱亚哈丘陵。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其余为沙漠平原,一些丘陵穿插其间。地势西高东低。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淡水极少,饮水主要来自伊拉克及淡化海水。有布比延、等10多个岛屿。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25-170毫米。
人口270万(2002年)。其中科威特籍人口85万,占总人数的38%。外籍侨民139万,占62%。外国侨民主要有人、埃及人,其余为、、和其他人。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伊斯兰教为国教,居民中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约70%属,30%为。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六个省:、哈瓦里省、艾哈迈迪省、法尔瓦尼亚省、贾哈拉省、穆巴拉克·卡比尔省。东南同沙特阿拉伯交界处有中立区,面积5,700平方公里,富藏石油。1970年两国对该区划定界线,分别统治。
科威特公元7世纪为的一部分,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统治科威特。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内志的阿奈扎部落中的迁移到科威特,1756年取得统治权,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1822年英国从巴士拉迁至科威特。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强迫科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英成为科的宗主国。1939年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54年科成立了以阿卜杜拉·萨巴赫为首的最高委员会。1960年从英国人手里先后接管了司法权和货币管理权。日科威特宣布独立。日被伊拉克出兵侵吞,并由此而引发了。日,海湾战争结束,贾比尔等政府官员返回科威特本土。 日,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o艾哈迈德o萨巴赫去世,享年77岁。堂弟王储萨阿德o阿卜杜拉o萨利姆o萨巴赫即位。1月21日,首相萨巴赫o艾哈迈德o贾比尔o萨巴赫主导的内阁会议决定启动宪政程序,逼迫萨阿德逊位,让首相萨巴赫继任。然而萨阿德却要求国会在第二天集会,让他正式宣誓就职。1月24日萨阿德被迫放弃王位。1月29日,科威特国会无异议通过首相萨巴赫出任埃米尔案。首相萨巴赫随后宣誓即位成为埃米尔“萨巴赫四世”。5月21日,埃米尔萨巴赫发布敕令,解散科威特国民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因为部分议员就修改议会选举法问题与首相发生争执。6月29日,国民议会大选投票正式举行,科威特女性有史以来首次行使选举和被选举权。
科威特妇女争取平等政权
政体科威特是君主世袭制酋长国,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一切法律以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均由批准后才能生效,国内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内阁重要职务由成员担任。科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义是立法的基础,埃米尔必须由穆巴拉克·萨巴赫后裔世袭。立法权由埃米尔和议会行使,埃米尔有权解散议会和推迟议会会期;行政权由埃米尔、首相和内阁大臣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在宪法规定范围内以埃米尔名义行使;王储的任命由埃米尔提名,议会通过;埃米尔任免首相,并根据首相提名任免内阁大臣等。国民议会为立法机构,一院制。其主要职能有:制定和通过国家的各项法令和法规;监督国家财政执行情况;行使各项政治权力,会由50名经全国选举产生的议员和现任内阁大臣组成,每届任期四年。政府由王储兼首相和组成,负责执行国家的内外政策,向埃米尔负责。科威特内阁批准赋予妇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修正案。
宪法正式颁布宪法。宪法规定,科是一个主权完整、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教法是立法的主要依据;埃米尔必须由后裔世袭;立法权由埃米尔和议会行使,埃米尔有权解散议会和推迟议会会期;行政权由埃米尔、首相和内阁大臣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在宪法规定范围内以埃米尔名义行使;王储由埃米尔提名,议会通过;埃米尔任免首相,并根据首相提名任免内阁大臣等。
议会科威特国民议会于日成立,是立法机构,一院制。其主要职能有:制定和通过国家的各项法令和法规;监督执行情况;行使各项政治权力。议会通过的法案需经埃米尔批准才能生效,埃米尔有权否决或提请议会复议某项法案,但如议会仍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或在以后某届议会以简单多数通过,该法案则自动生效。议会有权就政府的内外政策及有关事务向首相和内阁大臣提出质询,要求其解释有关情况;组成调查委员会对任何事务进行调查;自由表达其观点和看法;通过对内阁大臣投不信任票罢免其职务;通过不与首相合作的决定等(在这种情况下,将由埃米尔选择解散议会或解除首相的职务;如埃米尔解散议会后,新仍通过不与首相合作的决定,则首相自动被罢免)。 议会由50名经全国选举产生的议员和现任内阁大臣组成,每届任期四年。自1961年科举行首届议会选举以来,迄今共举行过选举。本届议会于日选举产生,亲政府的部落议员在本届议会中占有较大优势,共获24席,党派背景的议员数量减少,其中自由独立派3席、穆斯林兄弟会2席、萨拉夫派2席、科学萨拉夫派4席、什叶派1席,而独立人士席位有所增加。议长:贾西姆·穆罕默德·胡拉菲(JASSEMMOHAMMADAl-KHOURAFI),日就任,2003年7月连任。
政府由和内阁大臣组成,负责执行国家的内外政策,向埃米尔负责。本届内阁系科独立后的第22届内阁,于日组成,共有16名成员。主要成员有:首相:(SHEIKHNASSERMUHAMMEDAL-AHMEDAL-SABAH);第一副首相兼内政与:贾比尔·穆巴拉克·哈马德·萨巴赫(SHEIKHJABERAL-MUBARAKAL-HAMADAL-SABAH);副首相兼:穆罕默德·萨巴赫·萨利姆·萨巴赫(SHEIKHMOHAMMEDAL-SABAHAL-SALEMAL-SABAH);副首相兼内阁与议会事务国务大臣:穆罕默德·达伊夫拉·沙拉拉(MOHAMMEDDEIFALLAHSHARAR);能源大臣:艾哈迈德·法赫德·艾哈迈德·萨巴赫(SHEIKHAHMEDFAHADAL-AHMEDAL-SABAH);:艾哈迈德··萨巴赫(SHEIKHAHMEDAL-ABDULLAHAL-AHMEDAL-SABAH)。
政党科禁止一切政党活动。但海湾战争后,在科议会选举中出现了几个主要政治派别: 1、:1991年3月成立,为穆斯林兄弟会和传统派组织,掌握许多金融和商业公司,财力雄厚。主张以温和手段促使科成为更遵循伊斯兰法的国家。2、:系什叶派组织,主张采取温和的方式实施伊斯兰法。3、:由商人富豪组成,多为科工商会会员。4、:1991年3月成立,成员多为知识分子,自称是左派民族主义组织。强调人民权力,反对王室成员垄断内阁职位,但不反对埃米尔世袭制。5、自由独立派:主张民主、自由和进行民主改革。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和文教、新闻界人士。
外交科威特外交外交政策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强调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间的争端,致力于维护科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将维持对伊拉克制裁、寻求国际社会同情和保护作为其外交工作重点。与美等西方国家关系密切,并有驻扎。积极维护阿拉伯国家团结,努力加强同伊斯兰国家的联系,强调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里的协调与合作,共同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主张与“大马士革宣言”国在地区安全方面进行协调。在国际事务中,科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反对侵略扩张,认为联合国应为维护世界的安全与和平发挥作用。主张解决第三世界债务问题。科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日,科威特与中国建交。2004年7月,萨巴赫首相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
国际态度科威特
伊拉克问题:科威特是伊拉克的邻国,与伊有亡国之恨,视萨达姆政权为科安全和稳定的主要威胁,支持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伊战后,科率先承认伊临时管理委员会,欢迎和支持其后组成的伊临时政府和过渡政府,并接待伊一些政要访科,2004年7月恢复了与伊的外交关系。科欢迎安理会关于伊拉克问题的1511号决议,认为有必要维护伊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制定结束美对伊占领时间表。科希望在相互信任、尊重联合国决议和国际条约的基础上与伊建立兄弟般的双边关系,愿帮助伊人民摆脱苦难和进行战后重建,并宣布向伊捐赠15亿美元的援助。
中东和平问题:科支持中东和平进程,认为“土地换和平”是公正解决巴以争端的基础,主张以色列应全面执行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有关决议,遵守同巴签署的所有和平协议,从被占领土全面撤军,停止改变耶城状况和在被占领土建定居点等行径,谴责以对巴人民的镇压和以“定点清除”方式杀害巴派别领导人,支持主导下的中东“路线图”计划,认为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和直接对话才能解决巴以问题。
反恐问题:科威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完全支持国际社会为打击恐怖主义并消除恐怖主义根源所做的努力,但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国家、民族或宗教挂钩。科支持美打击恐怖活动,并应美方要求向其提供反恐情报,同意美将负责指挥行动的中央总部陆军司令部从美本土移至科威特。
人权问题:呼吁加强国际合作,确保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人权条款得到充分执行,认为各国政治、经济等制度各有不同,但都应努力捍卫人权,使人类尊严得到保障,人民有言论自由权。
裁军和无核化问题:支持国际社会制止军备竞赛的各种努力,支持缓和世界各种争端、热点问题,特别是缓和中东、南亚、印支半岛的紧张状况。呼吁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核武器扩散。呼吁国际社会努力使中东成为无核区并要求以色列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欢迎已达成的有关消除化武和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禁止核试验和核不扩散等条约。
联合国改革:认为联合国现有机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是大势所趋。联合国改革是整体改革,旨在加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能力和作用,便于有效决策。、及其机构的改革都是联合国改革的内容,仅仅关注增加安理会常任国不是科希望的结果。认为安理会扩大的原意不在于如何增加常任国。安理会应代表不同的宗教、民族和文化,以体现多样性。支持阿拉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安理会长期拥有席位。
科威特海底气田科威特和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68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南部的布尔干油田为世界最大油田之一。天然气储量为1.49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1%。石油是科威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民经济的支柱,财政收入90%以上来自石油。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出口创汇的95%。 1978年产原油11,000万吨(1991年为631.5万吨),为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除开采石油外,现正开采丰富的。非石油生产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其中包括农、0.4%,制造业13.3%,、水0.1%,2.7%,批发、零售6.3%,餐饮旅馆业0.8%,运输、仓储和通讯4.6%,4%,0.2%,房地产和商务服务7.3%,社区社会服务22.4%等)。近年来,政府在重点发展石油、石化工业的同时,强调发展多种经济,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国外投资。工业以石油开采、冶炼和石油化工为主,其他工业有面粉、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 科在OPEC中的出口配额为200万桶/日,实际日产量为260万桶。到2011年,科威特的原油日加工能力将从目前的93万桶大幅提高到140万桶。科威特的主要油田有,位于科威特东南部。大布尔干油田是世界最大的,也是仅次于的世界第二大油田。科威特可耕地面积约14182公顷,只占全国面积的1%,无壤培植面积约156公顷。近年来,政府重视开发农业,但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最高时只占1.1%。以生产蔬菜为主,农牧业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和。畜牧业主要饲养、、。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和,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5%。进口商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制品、粮食和食品等。
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90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0%,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储量为1.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1%。 科威特工业
工业:工业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为主。年财政年度科石油收入为205亿美元,占该财政年度总收入88.7%。2005年科日产石油约250万桶。
农渔业:可耕地面积约14182公倾,无土培植面积约156公倾。近年来,政府重视发展农业,但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最高时只占1.1%。以生产蔬菜为主,主要依靠进口。农牧业从业人口1.4万,主要为外籍人。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虾、石斑鱼和黄花鱼。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产值约1300万科威特第纳尔。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十分发达。全国公路总长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300公里。汽车拥有量为96.8万辆,其中私家车80万辆。科威特有一座国际民用机场,两座军用机场。机场起降架次3.3万次/年,客流量370万人次/年,运货量14万吨/年。主要港口是和。
实行免费教育,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均为四年制,小学和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全国现有各类学校1056所,其中公立学校613所,私立学校336所,其余为成人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在校学生共46万多,教师为3.7万人。教育经费为国家预算的10%左右。政府重视扫盲,1982年颁布了义务扫盲法,建立了62个扫盲中心,率已从1957年的54.5%降到2003年的6.46%。  
科威特军事兵力现役部队1.55万人。1.1万人。编有3个装甲旅、2个、1个、1个、1个、1个后备队旅、1个阿米尔卫队旅、1支特种部队(正在组建中)、1个、1个。 主战:共368辆,其中M-84型75辆(另库存有75辆),M-lA2型"酋长"218辆。步兵战车:共450辆,其中BMP-2/-3型196辆、""254辆。:共321辆,其中M-113A2型230辆、M-577型40辆、TH390"法赫德"40辆(库存)、TPz-1"狐狸"11辆。:共218门。其中,113门,包括155毫米M-109A3型23门、AU-F-1型18门(库存)、F-3型18门、PLZ45型54门;27门(300毫米"斯莫奇"9A52型);共78门,包括81毫米60门、107毫米M-30型6门、RT-F1型12门。:118枚以上,其中"陶"式118枚(包括TOW-2型44枚、HMMWV型66枚、M-901型8枚),M47"龙"式若干枚。无坐力炮:84毫米约200门。:84枚。:35毫米若干门。海军约2000人(含海岸警卫队500人)。:10艘。:共6艘,其中机械化登陆艇2艘、4艘。空军约2500人。飞机129架,其中作战飞机80架、32架。攻击/战斗机:FA-18型39架(F/A-18-C型31架、F/A-18-D型8架),F-1CK(F-lC)/F-1BK(F-lB)“幻影”14架。防暴兼教练机:"图卡诺人"16架以上,"霍克"MK64型11架。运输机:L-100-30型3架、DC-9型1架。直升机:AS-332型4架、SA-330型9架。训练/武装直升机:SA-342型16架。武装直升机:AH-64D型16架。防空部队编有15个连。 预备役部队2.37万人。准军事部队国民警卫队0.66万人,编有1个装甲营、1个特种兵营、3个预备役营、1个警察营,装备装甲侦察车20辆、装甲输送车92辆。海岸警卫队500人,装备扫雷艇/船30艘以上、5艘、通用3艘。兵役制度实行义务兵役制,义务兵服役期限2年(1年),预备役期14年。驻外兵力日,科威特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说,根据联合国决议,科已决定派部队参加联合国在苏丹南部的维和行动,以维护苏丹的安全与稳定。随后,政府宣布,科威特计划6月份派遣100至150名士兵参加联合国在苏丹的维和行动。外国驻军、、在科威特驻军约3万人。据科威特媒体日报道,美国军方将把科威特境内的多哈军营交还科方。截至12月20日,美军已将这座军营中三分之二的人员和装备撤往阿里夫坚军营,其余人员和装备将于2006年撤出。(节选自)
科威特城科威特城(KuwaitCity)是科威特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港口;也是波斯湾海上贸易的国际通道。位于波斯湾西岸,风光明媚、绚丽多姿,是阿拉伯半岛一颗明珠。年最高气温55℃,最低8℃。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38万,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70%以上属逊尼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公元前4世纪,的舰队东征后由印度洋经波斯湾回国,在现在科威特城的西岸建筑了一些小城堡,这就是最初的科威特。18世纪中叶,科威特城从一个荒凉的村庄发展成有各种船只往来的海港。1938年科威特发现石油,1946年开始开采。日益繁荣的石油经济使国家面貌焕然一新,首都科威特城也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科威特城已初步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日,科威特宣布独立,成立了科威特国,并正式将科威特城定为首都。但伊拉克政府对不予承认,坚持认为科威特是伊拉克领土的一部分。为此1991年爆发了“”,最终美国领导的盟军打败了伊拉克,并且在科威特和周围六个阿拉伯国家获得了合法的驻军基地。市内到处都是具有伊斯兰风格的高楼大厦,以国家元首办公的、、、、最为著名。造型美观奇特的和贮水塔是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设施,也是其他城市难以见到的景色。几乎每家的屋顶上都有或方或圆的贮水箱;全市有几十座。科威特城最雄伟的是科威特大塔。大塔由3座造型各异的塔组成,高耸在市区东部岬角顶端的海滩上。右边的主塔高187米,直径32米,由上下相距40米的两座球型建筑串成,分别象征和。下方的大球除容纳100万水外,还有一个可容纳500人的餐厅和一个花园。花园内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世界各地的名花在这里争奇斗艳。
萨巴赫萨巴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SABAHAL-AHMEDAL-JABERAL-SABAH),埃米尔。生于1929年,曾任外交大臣,后兼任新闻、石油和内政大臣。1992年10月-2003年7月任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2003年7月被任命为首相。日继任埃米尔。曾于1977年、1988年、1990年(8月和12月)和2004年访华。(SHEIKHNAWAFAL-AHMADAL-JABERAL-SABAH)。王储。生于1937年,是萨巴赫 埃米尔的同父异母兄弟。年任省长,年,任内政大臣年,任国防大臣;年,任社会事务和,年,任国民卫队副司令(大臣级)。年,任第一副首相兼内政大臣。2006年2月被立为王储。 (NASSERMOHAMMADAL-AHMEDAL-SABAH),首相。生于1940年,是萨巴赫埃米尔的侄子。1964年获政治学士学位。年,历任科驻联合国欧洲总部代表、驻伊朗大使、驻阿富汗大使。年,任新闻部次官。年,任新闻大臣。年,任社会事务和劳工大臣。年,任外交及劳工事务国务大臣。年,任埃米尔宫廷事务大臣。2006年2月出任首相。
风俗习惯科威特风俗尊重科威特作为伊斯兰教国家的信仰。 伊斯兰教主要禁忌:禁酒和,贩卖者最高可判死刑;禁食猪肉和猪肉制品,禁用革制品;禁食死肉(非宰杀)和;期间禁止在公众场合抽烟、饮水和进食,违者拘禁至月终为止;禁止西方保险品种如人身险和人寿险等。(TheDiwaniyah):迪瓦尼亚原意是“客厅”,是科威特居民开设的、贝都因男人与亲朋好友聚会聊天的、单独的或客厅,很早以来一直很时兴,早期是渔民闲时交换鱼情、天气和家常生活的场所,现在流行经世济民,针砭时弊和兴务实业等热点、焦点话题,类似,已成为科威特社会商业和政治生活的核心。各家族迪瓦尼亚举办的时间,每周均在报上公布。除名流显贵、举办的迪瓦尼亚外,一般均无妇女参加。
饮食特色科威特鱼是科威特人的重要生活食用品,最受他们的欢迎,并被认为是世界上味道最美的鱼种这一。在科威特,许多家的墙上都挂有祖贝德鱼的画片,他们常以此来引为骄傲。他们很喜欢吃中餐。他们把中餐视为世界上最好的饭菜。他们用餐习惯席地而坐,用手抓饭吃。但近年来受外界的影响,很多人也使用起饭桌和椅子来。科威特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色香味美,注重菜肴质高最小。②口味一般不喜太咸,爱微酸、辣味。③主食以米饭为主食,也吃蒸饺等面食品。④副食爱吃、、、、、类肉及蛋类;蔬菜喜食、、、茄子、洋葱、、土豆等;调料爱用、、、、等。科威特美景⑤制对凉拌、烧、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然偏爱。⑥中餐喜爱中国的及。⑦菜谱很欣赏、、、、、、、、、、、烤肉等风味菜肴。⑧水酒喜欢喝茶中或以及咖啡等饮料,凡含酒精的一切饮料均属禁品。⑨果品喜爱水果中的、、、、、等;干果爱吃、、等。
礼仪餐桌礼仪科威特人多选择饭店宴请外宾,吃的是西餐,如果要好的朋友则请到家中,用传统饭菜招待。吃饭时,将准备的饭菜一次性上齐,宾主洗过手后,开始用手抓食物,待客的传统饭菜有、烤羊肉、、、等。主人总是不时地将、撕碎后放人客人面前的盘子里,显得异常亲密友好。 科威特饭后,主人多要招待客人吃水果。科威特是沙漠国家,自然条件差,粮食、蔬菜、水果都要依赖进口,市场上价格一般比较贵,用水果招待,表示主人对待朋友的一番心意,客人即使吃得再饱,也要多少尝一点,以领受主人的深情厚意。客人起身告辞时,主人还要为客人举行熏香告别仪式。主人递上一盏铜制,炉内的燃烧着,冒着香喷喷的青烟,客人接过后,将香烟往自己怀里扇几下,回递给主人。最后,主人拿出一杯,客人摊开手掌.主人往客人手掌里滴几滴,客人将香水涂到脸上或上,顿时浑身溢香。客人要再三诚恳地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如果是第一次交往的朋友,可以说:“非常高兴同您相识,希望我们相互间再有见面的机会。”“请代我向您全家人问好!”“欢迎您有机会到我家里作客。”客人离家时,主人总是要挽着客人,依依不舍地送到院门外,并要再一次握手、拥抱、亲吻,客人也应握手、拥抱、以回敬,最后相互道别。商务礼仪科威特外交礼仪科威特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政府积极参与伊斯兰教活动,资助一些国家兴建清真寺和文化中心。全国有100多座清真寺,现有的清真寺是居民的宗教和文化活动中心,平均不到1000人就有一座。目前还在大量修建清真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装饰更加华丽。宗教职业者地位很高。领取优厚的,时常受到政府官员的接见。伊斯兰教法很严,按传统派伊斯兰教学者的解释,伊斯兰教信徒不准喝酒,违者要严加惩处,饮酒或私通者,要当众;偷盗者要断其手指。现在科威特居民中,大约有6%的人信仰基督教,主要是侨民此地的欧洲人,还有部分黎巴嫩人、叙利亚人。少数人信仰、。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公元7世纪,科威特属于阿拉伯帝国版图,1871年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939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日宣布成为独立的国家。西部有中立区,与沙特阿拉伯分别统治。现政府为君主立宪制,宪法于生效。元首掌行政权,并任命内阁协助处理政务。国家元首由萨巴赫家族世袭,称为埃米尔(原意为统治者),政府各部由统治家族中的一名谢赫任部长。国会成员50人,民选,任期4年。元首有权解散。首都科威特市(KuwaItCity),是重要,有国际航空站。石油是科威特的经济命脉,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来自石油贸易。 科威特妇女一向很注重穿着,在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女子随年龄变化衣着也有变化。今天的科威特,从高级“奔驰”轿车走出来一位头戴与,身穿白色大袍的官员或富商,手挽身着艳丽而时髦衣裙的太太的情景已屡见不鲜。按照科威特的商务礼俗,冬月往访,宜穿保守式样西装。拜会政府机关或大公司须先订约。和其他中东国家一样,每次见面,至少得喝两杯土耳其或两份钦料。对方约会,往往不准时。科威特禁酒,有关酒的注意事项必须知晓。做生意时,销售姿态宜低。宜持印有阿拉伯文对照之名片。科威特有150~200家知名家族式贸易商,经销各种工业品和消费品。科威特商人往往同时兼营进口、批发和零售。当地商人不高兴接受你从沙特阿拉伯等邻国派来的宙务代表。他们喜欢直接与制造商打交道。当地商人邀你赴宴,一定全是男性,带个礼物去,但不要是送给有关他太太的。更不要询问他太太、小孩的事。科威特的船旅馆,在阿拉伯海湾地区名闻遐迩。它是利用早已退役的科威特古代商业大船改建而成的。经过潜心设计,改建的船旅馆仍然保持古朴的特色。它坐落在景色秀丽的海滨,生意兴隆,宾客如云。商务活动,最好于11月至翌年4月天气较凉时前往,避免往访。当地假日年年不同,行前宜先查询。当地饮水安全。 科威特人由于宗教的影响,青年男女的婚事亦多具宗教色彩。按照传统的教俗,婚事必须由男女双方的父辈包办,由媒人说合而戍。通常要举行10天,前7天在女家,后3天在男家,故有人称之为“马拉松式”的婚典。科威特人喜欢养鹰。由于当地气候十分炎热,一年只分冬夏两季,冬季大约于12月份左右开始,可以持续两个月或稍长一些时间,直至小草长出。从小草长出的夏季开始,科威特人的放鹰季节便开始了。这时,养鹰人带上自己精心饲养的鹰离开城市。到南部沙漠,这些沙漠与相连,伸延至。为了放鹰,科威特人越过国境是常有的事,不会被追究。鹰价钱昂贵,有的可高达3000科威特第纳尔。因此,富有的人才能养鹰,有时,为了物色到上好的,他们不惜远程旅行,到世界各地花重金购买。如果送给科威特人一只好鹰,那可算是极为昂贵的礼物了。科威特海关免税200支或50支,或半磅。类严禁。各类货币出入无限制。免。饭店、旅店一般附加10%小费于账单内。其他服务每次给50~100files小费。
传媒全国共有7家日报,其中阿拉伯文版5种:《舆论报》、《政治报》、《火炬报》、《祖国报》和《新闻报》;英文版有两种:《科威特时报》和《阿拉伯时报》。各种杂志56种,以上多为民办。科威特通讯社系国家通讯社,建于&1956年10月,1980年起用阿拉伯文、英文向国外发稿。科威特广播电台建于1951年,用阿拉伯语、英语广播。科威特电视台建于1962年12月,用4个频道播放阿拉伯语和英语节目。还通过卫星接收站转播埃及卫星电视节目。&
外侨之国科威特科威特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个富裕小国,人口总数183万。有趣的是,科威特公民在自己的国家中竟是“少数民族”,只有68.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7.3%,而外侨却有100多万。这些外侨大多是移民来的劳工,其中44.8万人是来自埃及的阿拉伯人,非阿拉伯人约57.6万。在科威特,许多宾馆饭店都雇佣菲律宾姑娘做服务员,商店里的售货员多为印度、、、和等国的人,而从事建筑工作的则多为和。今日科威特已成为一个五光十色的多民族社会。外籍劳动力作为移民大量流入,是由科威特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在“石油时代”到来之前,移民的流入量很有限。但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加和当地工业的发展,对专家和熟练工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科威特本地人数量有限,科威特领导人意识到,如果不吸引,纵使有巨大财力也无法迅速实现现代化。外来劳工招募最初是由外国石油公司来完成的,这决定了移民的民族构成。当时,它们在贝鲁特、孟买和卡拉奇开设代表处招募劳工并向科威特派遣,因此招募的外籍劳工多为叙利亚、黎巴嫩、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科威特在独立后更多吸引的是阿拉伯劳工,巴勒斯坦、和人构成了移民的大多数。因经济需要而引发的第一次劳工移民是不加控制的。成千上万的阿拉伯、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为了挣大钱蜂拥而至。移民的大量流入也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住房、学校和医疗机构都非常紧张。为此,7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当石油价格下降而导致国家收入减少时,科威特政府曾试图设法减少长期在科居住的,用亚洲国家,特别是那些远离科威特并与之没有任何历史联系的国家的劳工来代替阿拉伯劳工。在此期间,不仅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移民数量增加,而且、、和的移民也大量涌入。 科威特美景外国侨民在科威特有发财的机会,但也充满辛酸和不如意。至今,移民中尚无一人能取得科威特国籍和得到科威特公民所能享受的待遇。据1962年的科威特宪法,只有其祖先自1920年起就在科定居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享有充分权利的科威特公民。一但成为科威特公民,就意味着将拥有数不清的特权和。但目前科政府并不打算扩大这个获得该国及福利的圈子。科威特曾不只一次提出用当地劳力代替外来劳动力的问题,但一直难以解决。原因之一是科威特本地人口数量有限,本地劳动力仅占劳动力总数的1/5。此外,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青年人不仅在上学期间脱离劳动,从学校毕业后又多去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业任职。而私营企业主更愿意雇佣廉价的外国劳动力。科威特政府现行的政策是要保持一定本国人口的比重以及本地和外国劳动力资源的平衡。它为此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并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为增加本地干部的人数,科政府还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多元化来完善教育体制,并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和高等学校招生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科当局还将采取一些非传统的做法,比如说吸引妇女参与生产活动,以增加本地劳动力的数量。
奇特之处古陶罐形状的饮水机水比石油还金贵 造型奇特的科威特饮水机 在当今世界上,说水比石油还金贵,也许有人不相信,可对地处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科威特来讲,这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石油蕴藏丰富的科威特,除沿海地区有少部分平原外,其余的国土全是浩瀚沙漠,淡水资源极度匮乏。然而,像所有的阿拉伯兄弟一样,从取水困难的游牧时代开始,科威特人就用水罐盛满清水放在帐房外,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供远方来客随意饮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威特利用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在全国人口最集中的首都科威特城城郊,兴建了大型工厂,并在对面的海滨建起三座高耸入云的大水塔,使科威特民众从饮水困难中解脱出来。即使如此,科威特人以水待客的古老传统依然被下来,只不过现在的方式有所改变———科威特政府用现代化的饮水机,换掉了每家每户门前摆放的原始。前不久,去科威特探亲时,下车伊始便发现,不论是街头还是巷尾,几乎处处都摆放着造型各异的饮水机。这些实际上是一台台有消毒过滤功能的自动化供水设备,通过管道连接上。为保证卫生,防止疾病传染,这些饮水机一律不配公用杯子,若正好口渴又没带喝水的杯子,就只能先把手洗净,再用手去接水喝。科威特城的饮水机造型丰富多彩,人们根据不同的环境将其装饰成不同的式样。既带有浓 厚的阿拉伯色彩又彰显现代气息的饮水机,已成了科威特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传统的阿拉伯市场里,饮水机是形状的;而那个高大的瓶子,则是公共汽车站里现代造型的饮水机;要是看到矗立街头的饮水机被装扮成古代和阿拉伯古堡的模样,可千万不要觉着奇怪,因为还有更新鲜的呢:都说“水火不相容”,可是这台饮水机偏偏就被做成了一盏的样子,虽然不能点亮,但却温暖人心。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石油沥青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长江科学院院报 -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OPEC) ,简称“”。 欧佩克共有12个成员国(括号内为加入欧佩克的时间),它们是:
欧佩克成员国 (1969年)、(1962年)、(1960年)、(1960 年)、(1960年)、(1962年)、(1971年)、( 1961年)、(1960年)、(1967年)和( 1960年)、(2007年)。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6:01:29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精准流量 独家入口 品牌增值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在科威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