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模式就是人手一个iPad,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吗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查看: 667|回复: 3
刍议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刍议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冯源 文献荣&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摘要:未来的教学环境将会越来越趋于信息化,基于这样的教学环境,可对原有教学模式或步骤进行重构,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所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从教学环节来看,可将课堂空间扩展开来,通过微视频、学案等方式,把以往的课堂教学内容,“翻转”到课前预习,课堂中则及时解决预习中所反馈的问题,以及处理一些重、难点,并适当进行归纳提升。而在课后的复习巩固中,对于一些典型的训练、习题等,也可以配以相关的微视频进行讲解,以便学生复习、纠错。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课堂中要处理的问题和内容变得更具针对性,从而实现课堂的聚焦和高效。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环节;微视频
& & 在最近的一些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中,经常会提及“翻转课堂”、“未来课堂”等理念。根据笔者的粗浅分析和思考,了解到以“可汗学院”为代表的“翻转课堂”,其实是为了解决一些远距离授课问题才应运而生的,而且都是利用网络或者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化设备的基础之上。简而言之,即是基于相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对原有教学模式或步骤进行重构,从而更有效地解决自身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所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自身”所面对的教学环境。毕加索曾说:“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s steal.”(拙工抄,巧匠盗)。如果我们对这些别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直接生搬硬套,可能不见得适合。而未来的教学方式将会越来越趋于信息化。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借助相关的信息化设备,结合学校原有的丰富、成熟的教学、教研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模式呢?结合以上观点,笔者初步设想,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操作。一是硬件及功能方面,必须基于相关的信息化设备,这是先决条件,也是大势所趋;二是教学环节方面,既然硬件上已经“鸟枪换炮”,那教学环节上就必须重构,并且必须针对自身的教学环境,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尤其注重对教学环节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硬件要求及其功能特点
(一)硬件要求
信息化教学的概念早就有人提出并讨论,但这里要讨论的是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要更新的就是设备。以前的信息化教学都是建立在台式电脑之类的设备上的,并且只能在计算机房进行。很多中学的机房也只有一两间,除了计算机课,对于其他科目来说,顶多是心血来潮的时候,用来玩个噱头,根本不可能普及开来。当然,更不可能把每个教室都变成机房。后来笔记本电脑逐渐普及,尤其是最近几年平板电脑这一设备的出现,仿佛真的是找到那“如意金箍棒”了。这件“称手的兵器”,最大优点在于其便携性、手写功能以及便捷的网络功能,可直接进入教室,适用于各科教学。要构建一个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需要的设备有:1.教师机和学生机(以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相关设备);2.服务器;3.网络通信设备;4.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箱等);5.相关的信息化软件配置。[1]
(二)功能特点
在相关的教学管理系统和硬件设备的支持下,信息化网络教学环境具备了多种与教学相关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播教学;2.屏幕监视;3.远程控制;4.文件传输(含微视频、学案、试题等);5.电子举手;6.分组讨论;7.网络考场。[1]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环节简析
如何重构教学流程从而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点,这里就有必要提到之前所谓的“翻转课堂”了。结合到本土的实际情况,我们所谓的“翻转课堂”需要关注的是,在每一节的教学中,应该将哪些内容放到课前预习,哪些问题(包括预习中所生成的问题)放在课堂中来解决,以及还有哪些内容适于课后加深、加强。这些都要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也将以往的备课范围扩展到课前、课中和课后。因此,笔者拟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中)”以及“课后复习巩固”这三个环节来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分配,现简单阐述如下。
& & (一)课前预习环节
& & 1.对该环节的教学设想
& & 未来的课堂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利用平板电脑的便携性和网络化的特点,任何时候,只要学生想学,就可以掏出设备,从学校网站上下载相关的教学视频、动画、学案等内容,进行预习或自学。当然,为督促学生,教师可以预先布置适量的预习任务,可以是教学视频中附带的思考题,也可以是相关的学案,学生完成后通过网络反馈回来,教师再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以及重、难点设置等都是预估的,而借助新的信息化设备,更能真实地实现因材施教。
2.对该环节的备课
这里也对教师的备课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有的章节的预习内容可能以学案方式体现,那学案如何设计,该有哪些取舍?或者,是否配以相应的微视频进行讲解?如何录制视频,以及时长多少?这些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当然,这里更提倡的是以微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翻转”。即尽可能地将每节课的内容通过微视频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前就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到课堂上就主要解决预习中所反馈的问题,以及处理一些重、难点,进行归纳提升。
& & 3.关于微视频
& &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微视频教学方式的优点。笔者非常鼓励学生自学,尤其是高中,内容较多,光靠老师讲是讲不完的。而在自学过程中,或者做习题时,学生如果遇到问题,而老师又不在身边,无法得到解答的时候,以往的办法就是翻教材或翻答案。但很多同学是不愿意或者是没有耐心去翻的,尤其是那些排版密集的教辅答案,确实翻起来让人感到心烦意乱。而由教师录制的相关微视频的讲解,虽然难以代替真人,但多少好过无声的文字。并且,它还具有可重复的优点,而教学内容经常都需要重复,尤其是那些具有普适性的定律、定则、概念。拿高中物理来说,经常会有学生还没理解好那些定律、定理是怎么来的,就凑合着拿去用了;或者常常混淆“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等内容;当然,也有永远搞不清“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基本概念的。就算课堂上讲过了,复习了,也听懂了,但一到拓展应用的时候,又常常会被打回原形,不知所措。然后只好回过头来问老师,倘若反复问多遍了,又害怕老师有情绪:“哎呀,我都讲过N遍了,怎么又来问?”另外,有学生在找不着老师问的时候,干脆就放弃。这些问题逐渐遗留、堆积,后续的学习过程就容易掉链子。试想,如果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或者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板题,通过微视频讲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有需要的话,可以利用一些碎片时间来反复观看。而那位藏在视频中的老师将永不厌烦、永不倦怠,而且无须露脸,只留其声即可。值得指出的是,学生刚开始也许会不适应微视频教学,但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多元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不仅可以有微视频,更可能通过游戏、模拟等方式来实现教学。适应这些方式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需要培养。
(二)课堂教学环节
1.对该环节的教学设想
平板电脑的触摸屏便于手写,加上网络功能,能有效地、精确地实现课堂互动。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随时用无线方式传输习题等内容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让他们在其上完成解题过程,然后切换到任意一位同学的画面,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正确或错误的例子,再通过投影仪及时展示、点评。其间,不听讲或没有动手纠正错误的学生,很容易被发现。相比以往抽选个别同学上台到黑板上展示的方式来说,新设备的使用可以让教师对教学环节把握得更加精细,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正是解决了以往的实际教学环境中所不便解决的问题。
2.对该环节的备课
该环节的备课内容,一定要跟课前预习的内容有所衔接。教师可以有一些预设内容,但更应该注重学生在预习中所反馈的问题。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能够及时将课前预习的情况,通过相应习题或提问反馈给教师。教师即可根据相关情况,及时修改或调整课堂教学的备课内容,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也更具目的性、建构性。同时,这也算是一种延时的互动。
& & (三)课后复习巩固
1.对该环节的教学设想
伴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考试方式从以往的纸质试卷变成了计算机房的上机考试。即便是高考,虽然还是用的纸质试卷,但其阅卷方式也在悄然变化。而随着平板电脑结合网络等更具优势的教学设备的出现,未来的作业,同样可以由纸质媒介向电子文档过渡。带来的好处不仅是节约纸张,易于收发,关键是可以借助相关软件,便于批阅、统计。电子设备在这方面最能体现其高效性和准确性。另外,对于作业中的典型习题等,可以配以相关的微视频进行讲解,便于学生复习、纠错。
2.对该环节的备课
教师备课时,也要对课后的内容予以选择。内容上可以是习题,也可以是课外活动等形式。但一定要与课前预习和课堂讲解的内容衔接到位,真正起到巩固加深的作用。当然,作业的完成情况、错误率的统计等信息,也是尤其值得关注的。
以上介绍颇为简单,但不难得出结论,即利用平板电脑的便携性、手写功能和便捷的网络功能,可以把课堂空间扩展开来。将以往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翻转”或是扩展到课前和课后。这样一来,就使得课堂中要处理的问题和内容变得更为集中和更具针对性,实现课堂的聚焦和高效。总的来说,基于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比传统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便于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说,以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去看传统产业,就会发现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那么,如果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教学,也是大有可为的。同时,新的教学模式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教师角度来说,必须由以前的控制者转变为帮助者,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对学生而言,需要从被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管理者,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同时,学习情境也将随之发生变革,更加强调协作性、知识建构性。在学习任务方面,也将更具真实性、挑战性和跨学科性。而在评价方式上,将体现出更多的生成性和平等性。[2]
四、结束语
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有一些规范性要求。一是硬件设置方面,必须严防学生利用电脑上网浏览不良信息;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对违反规定者予以严格处罚,务必引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笔者记得有媒体人曾从历史角度归纳并指出,科技和文艺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世界就夹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就像是中间的火车。但火车在这两条平行线上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每当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时候,文化艺术的发展速度往往就会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反之亦然。而迅速发展的那一方面,总会伴随危机,需要另一方面的补救,二者此起彼伏,相辅相成。目前的时代,正处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些技术渗透于教学也是必然而有利的,但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从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未来对这些新的教学模式所引起的种种后果或者弊端,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勇于探索的过程中,也要对随之而来的问题做好准备,及时反思,才能稳步前行。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翻转课堂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营管理者》2015年23期
翻转课堂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中,特别是法学高等教育,经济法一直是一门重要课程。因此,如何克服传统经济法教学模式的缺点,合理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教学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信息化挂钩的先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方式的变革。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翻转课堂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以期对高校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助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922.29-4【正文快照】:
2011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愈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针对于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翻转课堂就是在这样的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愈发关注利用网络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9期
何克抗;;[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斌;朱守业;刘苗苗;;[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祝智庭;;[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王维;;[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张艳;闭海;;[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郁晓华;祝智庭;;[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田阡;;[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顾秉钰;;[J];甘肃科技;2012年24期
张文川;;[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05期
韦亚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6期
肖章柯;杨鹏;冯爱秋;;[J];北京教育(高教);201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正涛;;[A];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佳;[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杜永刚;[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赵炜军;[D];广州大学;2011年
孙幸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曾博;[D];湖南大学;2011年
霍亚丽;[D];南京大学;2012年
王春丽;[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曹乐炀;[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孔超;[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吕德福;[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丽;[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李克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李克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何克抗;;[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何克抗;;[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何克抗;;[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何克抗;;[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黎加厚;[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桑新民;[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余胜泉;杨现民;程罡;;[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久政;钟洪燕;;[J];教育与职业;2008年09期
任少雄;;[J];科技风;2009年19期
黄延廷;;[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18期
范少虹;;[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2期
刘艾莉;;[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庄捷;;[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杨健;;[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5期
高凌霄;崔昌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苗会;;[J];民营科技;2012年09期
姜吾梅;;[J];中国市场;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永强;;[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江永强;;[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李秀清;;[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裴斐;辛丽燕;;[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大旗;[N];中国财经报;2001年
陶文辉;[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晟;[D];湘潭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 :&>&&>&
“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摘&&要: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们的学生,慕课和&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更先进的&先学后教&模式。&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和团结协作的班级共同体。
关键词:课堂教学,慕课,翻转课堂
&信息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大趋势之一。还没有一项技术像信息技术这样,对全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快速的影响。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日。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2012开始,慕课正在酝酿一场新的教育革命。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慕课MOOC,M代表massive(大规模),O代表Open(开放),O代表Online(在线),C代表Course(课程),是一种个性化的、自主的、高效的教学新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将慕课的出现理解为:继班级授课制以后最大的一次革命,将为我国基础教育带来很大的变化。它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使得优势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全民共享。他说:&不同于一般的在线课程,简单地将四五十分钟的课程放到网上。慕课则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个视频大约保持在10分钟左右,恰好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在视频结束时,会出现检测与反馈,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完成一系列小测试,来确定他们是否精准地理解课程中的概念。无论同步还是异步,最终都会获得来自教师、其他学习伙伴的解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现实。&慕课让我们不仅在全球各个角落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是移动的,可以走到哪学到哪,甚至可以反复学,十年二十年后再学。
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又翻译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翻转课堂&,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胶着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学生在家观看教师事前录制好的讲课视频以及拓展学习资料,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课堂时间用来解答学生自主提问、订正学生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学习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慕课和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更先进的&先学后教&模式。
二、&翻转课堂&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
好的&翻转课堂&应当是学生兴趣浓厚、互动性强、课堂上思维活跃、教师的讲解更具针对性,效率高的课堂。大规模微视频开发和&翻转课堂&的实施,让个别化、自主性、互动式教学成了可能,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激发。慕课的发展将对学生如何学习、怎样有效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1、&翻转课堂&让学生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学习时间
过去的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在课上聆听教师授课,而且如果学生因病或参加活动会被落下功课,而现在则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应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的进度,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大大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再从头听到尾,而是可以跳过自己已掌握的内容,重复播放难懂或还没有掌握的部分。而且还能在网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也能提出自己疑惑与看法。
2、&翻转课堂&让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增强
翻转后的课堂需要用合作学习来防止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从而实现巩固强化、系统梳理、拓展深化和探究创新。通过网络及时的反馈,教师还可以了解到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所在,能够在课堂上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课堂设计和辅导。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辅导员,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教师更多的成为学生身边的导师而非单纯内容的传授者,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强化了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组员间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会提出生成性(而非预设)的问题,让合作学习更加充满了魅力。&翻转课堂&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并且学生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能在课堂上解决自己的疑问,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更多的学生会爱上学习,会学习,而不会因为听不懂而放弃。
3、&翻转课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提问&优秀学生&的方式推进教学,实际上课堂教学演变成&教师+少数优秀学生&一起教的现象,更多的学生充当了看客。而&翻转课堂&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尤其是对学习难度较大的章节,教师制作的微视频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可以反复的看微视频,直至自己理解知识点,如果还有疑惑和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网上留言,第二天与同学和教师在课堂上探讨,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学生学习看得懂的知识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加快上课进程,使教学更加有效,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并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和团结协作的班级共同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自信、乐观、积极、勇敢、严谨、务实。
&&一个学生可能不在乎老师说他&笨蛋&,但是他会在乎同学的评价。在传统课堂,这些学生可能根本不来上课,即使来教室,可能也学不到什么。但在&翻转课堂&这些发生了改变。&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的学生,每个人都是家里的宝,每个人都极具强烈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翻转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魅力。
三、&翻转课堂&如何实现翻转
(一)教师培训
慕课无疑将会改变教师,而这种改变是从网络技术改变教学方法开始的。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大,甚至会推动整个教育的巨大变革。慕课元老特龙教授曾表示,慕课课程所带来的是挑战,而不仅是课程的变化。他说,这种方法打破在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教师效能与学生成果评价的教学神话,而代之以基于证据的、现代的、数据驱动的教育方法论,这种变化会带来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提出了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本位&转变、从&个体奋战&向&团队合作&转变。
所以要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录频技术、课前课中实际操作三方面的培训。1、新课程理念
首先是教师的观念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尤其是对一个新生事物,并且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新生事物。所以先得对教师进行理念培训,可以请专家开设讲座,学习网上的各种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重点让教师知道&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其次是要有较高的学科素养,具体表现在对学科整体与结构的理解、对学生的深刻了解、对数字技术一定的把握。
最后是要有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增值评价、自身进步评价、组织质量评价
2、录频技术
我们的学生成长于信息化的浪潮中,对于电子产品是天生具有敏锐的动手能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等在生活中很是常见,但我们教师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明显对电子产品是一窍不通。但未来的学习肯定离不开信息通讯技术,所以如何克服这个难题,我们教师得学会制作视频。当然还有一种办法是教师间的相互合作,老教师提供想法,年轻教师进行录制,师师之间也应该是亲密合作的。
根据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师范生微视频大赛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对微视频制作提出了以下7点要求:
①目的性,教学目的明确,主题突出,一个微视频解决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讲解时围绕主题,重点突出;
②科学性,没有知识性错误,讲解错误(不规范)或者是书写错误(不规范);
③可学性,技术运用恰当,形式和内容搭配好,符合学科特点;教学节奏控制适当;
④悦读性,视觉效果好,便于学习和思考,简洁明了;
⑤悦听性,内容讲解科学,清晰,生动,幽默,亲和;
⑥基础性,只是一个组成部分,不是教学过程的全部,抓住知识点最基础部分,而不是试图解决学生学习的全部问题;
⑦录制效果好,无声音、图像干扰。
3、课前课中实际操作
课前的准备有三个环节:编写导学案;录制微视频;师生在线交流。
课堂教学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六个环节组成:交流分享在家中自主学习的收获;进阶练习研讨;组内交流疑难问题;课堂练习;巩固提升;再次讨论新的收获。
(二)学生培训
学生培训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者成为翻转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并让学生了解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为翻转课堂常态化进行做好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使用平板电脑学习等三方面的培训。
随着慕课的发展,全国各地中小学积极开发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微视频,并尝试&翻转课堂&的实施,积极探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助于最新数字化手段的,个别化、自主性与互动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自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会受到慕课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能享受到慕课的好处。慕课是今后较长时间内,基础教育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参考文献:
1.郭英剑,《中国科学报》,,第7版,观察
2.李曼丽,张羽,黄振中,《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中国青年报,,03版
3.劳拉&帕帕诺,《2012,MOOC之年》,2012-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