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后时代时代,我只想看哪些人赚到了钱.该怎么玩

第15版:文化
中国城市报
往期回顾 &
知识付费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专家呼吁:加快立法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中国城市报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分钟产生的信息量如漫天飞雪般,当然,这也是一个时间短缺的时代,很多人不愿花时间做选择。这更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成功的捷径。订专栏、课程、讲座、直播……在这种需求下,知识付费应运而生。  从2016年知识付费元年开始,到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相继出现,再到日百度正式以百度小课入局,知识付费赛道的“选手”们正在不断增加。  知识付费再一次受到舆论关注,知识卖钱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知识付费发展迅速  2017年12月,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2017年内容付费用户规模达1.88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付费技术和付费观念逐渐普及,知识付费的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上,知识付费的传统自古就有,从古代拜师学艺交“束脩”,到现在购买一本书籍杂志,其实都是为知识付费。  从2016年知识付费的元年开始,多款热门知识付费app及相关产品爆发出现,知乎推出付费咨询“值乎1.0”和实时问答互动&“知乎Live”,新浪微博出品了“微博问答”,喜马拉雅FM开展“123”知识狂欢节。2017年,知识付费热度更是持续增长,喜马拉雅FM再次发起“123”知识狂欢节,当天产品成交额达到1.98亿。罗振宇推出的“得到”用户数量达到1300万,总学习时间超过2亿小时。知识付费的领域也更加拓展细分,形式更加多样化。自媒体也相继参与,推出原创内容,情感教主咪蒙推出了“教你如何月薪五万”99元的付费课程,新世相也推出了付费平台“新世相读书”。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的知识付费产品形态主要包括音频录播、图文分享、在线问答、视频直播、录播以及一对一咨询等。付费模式则包括订阅合辑付费、单次付费和打赏、授权转载付费等形式。从二者的相互组合来看,音频、视频的录播一般是以订阅合辑的形式付费,课程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而在线问答和一对一咨询则一般是通过单次付费,图文分享则主要是打赏和授权转载付费等等。  作为知识付费行为的主要载体,各大平台一般不会局限于一种产品形式和付费模式,而是往往会打出多种模式的组合拳。以知乎为例,知乎推出了知乎Live、付费咨询、赞赏功能和付费电子书,用户可以选择“一对多”的在线直播课程,也可以选择“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并对优质内容进行赞赏。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一部分用户的好奇心,也可以实现为用户定期输出专业内容。  更愿为“干货”买单  起初,知识付费最初为什么让人趋之若鹜?原因在于它像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在传统的教育培训与普通免费信息的中间地带,催生出了一片新园地。对于知识答主来说,长期储备的知识有了变现的机会;对于大众来说,花一点费用,就可以获得公众人物、行业领军者传授的内容。  从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活跃用户数据来看,近年来保持不断扩大的趋势。克劳锐公司发布的《2017自媒体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调查的2000名用户中,58.9%的用户有过付费行为。  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的李小姐可以算是喜马拉雅FM的资深用户,早在1年多前便开始使用,购买过3、4个课程,每份课程的价格从99到199元不等,内容主要涉及文学、经济等等。“这些课程干货很多,都是行业大咖、专家学者来分享知识,用处很大的,说不定在日后的工作中便能够用到。”李小姐向记者表示。  李小姐也坦言,如何将学习的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中是个大问题,但她也表示这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目前主要是开拓眼界。  从事建筑行业的蔡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室友曾经在薄荷阅读上购买过一份“100天读完4本英文书”的课程,每天都会在朋友圈“打卡”。一段时间过后,他在室友的推荐下也购入了该课程。“经常看到身边的亲朋好友分享自己购买的课程,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自己难免也会有些从众心理。”蔡先生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购买付费课程的话,蔡先生表示自己更愿意购买技能型的课程,比如CAD绘图课程等等。不过,蔡先生也提到自己每天微信中订阅的公众号发的内容都无法全部阅读,更别提付费课程了。“工作了之后,时间都不是自己的了,想学点什么确实很困难。”  在知识付费大火了一段时间后,“分答”等付费模式被批评为“碎片化、娱乐化、收割粉丝”。“大V”、专家能带来用户的购买冲动,但不代表一定有高完播率和高满意度。试过一轮后,大家发现,知识付费这件事,最大的隐性代价是时间,用户听完才能评判,导致其一旦发现“货不对板”,会极大挫伤用户对知识付费的兴趣和期待。  有专家将知识付费比作“营养针”,不能依靠它维持真正的健康。真正的教育根本不可能是几段视频,真正的终身教育,正是系统的、专业的、非娱乐化的教育。“一切轻量的、碎片化的、体验大于效能的知识付费,只能是真正的终身教育的补充。”  知识付费的未来会怎样?  从用户需求来讲,知识付费瞄准了人们在“没时间”与“自我提升”之间的焦虑感,进而产生了为成长买单的购买行为。但大多数知识付费用户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知识的增加与思考能力没有提高之间的矛盾。用户想获得思考能力的提升,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对于知识付费产业来说,若想走得更远,仍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调动读者的思考主动性,让其获取真正的“知识”而不是花钱定制碎片化的“懒人模式”?如何避免内容重合,让产品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如何建立起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通过不掺水的、专业的、有价值的知识性内容,让消费者真正“学有所得”,感到“物有所值”,是知识付费继续前行的关键。  艾媒咨询分析认为,知识付费行业头部内容生产者资源稀缺,且部分行业大咖难以长期专注于知识内容的持续产出,所以细分垂直领域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该机构预测,垂直化细分领域将会成为未来一个重点,即争夺新的细分优质知识领域。随着细分垂直领域内容提供者价值的日益提升,平台也在调整知识内容输出结构,更多细分领域专业性内容得以呈现给付费用户。  对于知识付费的未来,业内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建议,知识付费产品打造者要需要不断提升内容质量,丰富形式,走向“精细化和专业化”;同时,也要加快知识付费领域的立法,紧跟互联网发展态势,让知识付费产业发展有法可依、健康发展;政府要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盗版和不良内容,为知识付费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消费者在购买知识产品的同时,要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知识付费的下半场该怎么玩?知识付费的下半场该怎么玩?科技离不开数字百家号做内容已经快三年了,做付费内容也有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中我和我的团队经历了内容创业的兴起,也搭上了知识付费这趟车。如今知识付费这个词也被喊了一年有余了,现在我就站在一个从业者的角度和你聊聊我眼中的知识付费的裸体到底是个啥样。先来说说为什么知识付费会火,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三点:一、知识领域的基建水平完善以前如果你说你想靠内容赚钱,先要有个刊号,然后再把内容搬运到纸上,做成书、报纸或杂志来售卖。而现在知识散布在各种媒介上,喜马拉雅、优酷、秒拍、分答、知乎、公众号等不同形式的平台让你可以把知识变成图文、音频或视频留存下来。同时微信支付、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和平台完美的结合,让你把“这次钱包忘家里了”的理由都说不出来就买单了,决策成本都跟着往下刷刷的降。二、当下年轻人整体的认知焦虑以前没觉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多重要,而现在好像每天不学点什么新知识,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油然而生。曾经有个大佬跟我讲,财富上的差距被拉开还好说,认知上的差距一旦被拉开后基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就好比北漂一族每年回家过春节,发现和老家的同学好像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话可谈。三、自媒体变现在知识付费兴起前,谈到自媒体如何赚钱,好像只有广告和内容电商,都是基于流量的变现方式。而这个行当属于头部资源统治一切的行业,广告主基本都被头部所瓜分,是一个上面歌舞升平,下面民不聊生的生态环境。但知识付费给自媒体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不需要大流量也可以赚到钱,因此内容创业正在发生质变。以上三点是成就知识付费兴起的主要原因,可我看到的却是知识付费将会发生的一次可预见的瓶颈期,原因同样是三点:一、付费内容=注水猪肉因为我是一个从业者,因为我购买了大量的知识付费产品,从内容上来说值得购买的产品真的少之又少。现在只要是在某一领域小有名气,即使没什么真才实学,从知乎找些高价值的内容自己洗遍稿就成了新的付费产品,然后卖出去再给群众们洗脑。就好像连锁加盟行业一样,有的品牌是为了做实实在在的品牌,而有的人就是想赚点加盟费,大家出发点不一样,内容就势必参差不齐,毕竟这是一个赚快钱的窗口期。二、平台战略拿音频来举例子,目前的音频付费产品还是一个头部资源赚大钱,腰部资源赚小钱。有知识、没资源不赚钱的阶段。为什么呢,因为平台的战略是你站外帮我带多少流量,我站内给你补多少流量。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是什么微博、微信大号,不能从站外导流到你的付费产品里,那么站内你的内容再好也不会有多少人看到,因为平台根本不会给你推荐的机会。三、用户觉醒如果你是一个已经购买了3种以上付费产品的朋友,那么我只有一个问题,你达到了预想的提高吗?是不是听了那么多牛逼人的课,依旧不知道我该怎么变得牛逼?其实这就对了,因为目前的大部分付费内容解决的是认知四象限中的后两部分,即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说这些内容仅仅是告诉你原来还可以这样,让你从不知到知道,但从“知道”进阶到“精通”靠的不是几十分钟的音频课程,而是完整的深度学习的课程体系。所以我购买的一些付费产品更多的是给我一些启发与借鉴。从目前所有付费内容的打开率也可以看出来用户觉醒的越来越多,打开率也就越来越低。可以说因为有了知识付费,内容创业进入了下半场。原来泛娱乐化的内容做不了付费内容,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垂直有深度的内容。而知识付费的下半场该怎么玩呢。目前知识付费还是一个劣币驱除良币的阶段,看看现在的付费音频产品就可以知道。拿我同事买的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付费课程为例,这个节目每天灌输大量的鸡汤,其核心大意是我现在有多成功,我之所以这么成功是因为我的时间管理相当给力,你特么要能喝下我这碗鸡汤,保证你会和我一样成功。如果你觉得你还是没我成功也不重要,再买我的咖啡和效率手册,保证让你成功如我。大家可以看下知乎的评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但平台因为这个主播可以站外引流,因此一次又一次的banner大图伺候着。我只想说,真正平台的危机会出现在第一年节目会员到期后,用户复购将面临重大的信任危机,毕竟大家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内容垃圾带来的时间成本。而真正用心在做内容的人因为没有站外引流的能力,做了一年的付费内容还没赚到钱,第二年我想他应该不会再继续产出价值和平台合作了吧。所以我有几个建议给三类朋友,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多少改变一下这个行业,让内容创业走得更稳更久。对于内容平台的朋友:我希望大家不要本着开超市的思路去经营平台,知识型产品追求的不是大而全,而是有料、用得上。既然叫自己是知识型电商,那就该学学人家做电商的那帮人,用户评论、完播率、收听量、订阅量才是衡量节目好坏的标准,不是站外能带多少流量决定站内推不推荐。我特么要是搞来流量,录点放屁声你们也给推荐呢?赚快钱的不要想着做平台,做平台的我建议也别老想着赚快钱。对于生产内容的朋友:我希望大家真的脚踏实地、本本分分的做内容。都说做内容的人有商业洁癖,没商业头脑,不好意思收钱。我只想说那是以前,不怕你耍流氓,就怕耍完流氓还装逼。我特么这两年见到太多伪知识学者自费出本书,然后天天出去装逼骗人的。你们特么就不怕哪天被人家当场揭穿piapia打脸是么。对于知识消费者:我想说的是你们真的不要希望可以通过99元就可以改变人生,知识产品最大的价值是让你从原来的知识空白变得和别人有点谈资、让你可以找到你需要深度学习的那扇门,这特么不是点读机,哪里不行点哪里。大部分付费产品对你最大的帮助是告诉你,你到底该学什么,至于怎么学,那是教育培训机构的责任。所以千万不要预期过高,也不要想通过买知识达到自己的心安。说了这么多关于知识付费的话题,其实我仅仅是作为一名从业者,希望这个行业不被某些人给毁了。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红利期、泡沫期和稳定期。而对于知识付费领域能否可持续发展靠的是平台、内容生产者不断的优化内容和机制,让良币驱除劣币。同时用户也要给这个刚刚形成的市场更多的包容与理解。真正的付费内容应该是给用户提供稀缺性的内容,这个稀缺性的内容才是价值的体现。拿我最近做的一款小产品来举例子,我前不久做了一个私密的小圈子,每天向这个圈子里发布一些最新的行业趋势报告,其实这些报告哪里都能下载。而我提供的价值是从成千上万份报告中筛选出最有价值、最值得关注的300份,我们的价值是我们通过每天的拆解和30次的分享帮你找到报告中的商机。所以同样是在一个小密圈app中,有人一年承诺给用户最少1000份报告,卖88/年。而我们卖299依旧不断有人下单。为什么,这就是大家所提供的内容价值不同导致的溢价不同。因此我最后要说,如果你觉得你做的事情不愧对良心,那就让内容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让用户看到价值,也别不好意思为价值定价格。-END-······································▼商务合作:(文章转载请联系)▼可以留言了~欢迎吐槽!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科技离不开数字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运气不够,试着营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如何利用知识付费赚钱_百度知道
如何利用知识付费赚钱
&#xe6b9;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格子匠知道合伙人
新一代在线教育解决方案
知道合伙人
格子匠专注在线教学/知识付费领域,致力于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帮助拥有教学资源、内容的机构和个人更加方便快捷的部署在线教育系统,链接更多的学员;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快捷的享受教育带来的变化。
知识付费赚钱的方法途径有很多。将你所拥有的知识学识整合成视频或图文或音频,然后将这些知识/内容/课程传到网络上进行售卖,你可以入驻知识付费平台,也可以自己开发公众号,小程序。格子匠作为知识付费产业的第三方支持工具,能帮助有资源有内容的机构和个人搭建知识店铺,实现内容/知识变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条折叠回答
为你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专访姬十三:2018了,知识付费应该怎么玩?专访姬十三:2018了,知识付费应该怎么玩?36氪百家号或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随着2018的到来,“知识付费”这个概念已经迈入了它的第三个年头。经过了第一年的概念风口、四大平台(知乎、分答、得到、喜马拉雅)的建立与发展,第二年大公司和自媒体纷纷入局,生产者和消费者迅速增多,智能推荐、社交渠道和线下场景逐渐引入;知识付费在功能、内容、模式上,都正逐渐告别它的幼年期,向一个更成熟、更多元的产品形态,乃至商业生态进化。那么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来了:2018年,新的知识付费玩法应该是什么?原有的知识付费平台,在这个新的商业形态里,又应该做哪些改变?在所有知识付费产品的创始人中,姬十三不仅因为分答在两年前的火爆,率先引发了知识付费的风潮,也因为他正在筹划一次新的进化:将此前的“分答”改为“在行一点”,而在内容上实现全面的迭代革新。为什么姬十三要这么做?他究竟看到了什么?在产品发布之前,我们来到分答,与他聊了聊。“分答”到“在行一点”我们的访问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分答”作为一个在知识付费领域已有很高认可度的品牌,为什么要选择在此时进行修改,并且是弱化了曾经是知识付费代名词的“分答”?“分答这个品牌,目前已经不能概括我们的调性了。”姬十三告诉36氪:“它给大家的感觉是,一分钟语音问答,这两个字的字面意义太明显了。”在2016年,分答作为第一个知识付费“爆款”产品,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也给人们对于“什么是知识付费”提供了最直接的印象。但另外一方面,这种固定在产品形式而不是核心品牌的印象,但也客观上令人认为:在行、分答仅仅是两个“爆款”知识付费产品的“合并”,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产品体系。在姬十三的愿景中,这个知识产品品牌应该围绕“在行”的概念而建立。在行在此处不仅仅是指的轻咨询产品形态,而是有双重含义:第一是每个人都是学习者:“每天学一点,更在行一点”;第二是为人们对接各个领域的真正行家,为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场景提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产品。这意味着整体知识产品形态的升级:除了外人熟知的分答(语音问答)和在行(轻咨询)以外,在行约见更强调三个深度的知识产品:小讲、小班和课程。比起分答而言,“小讲”、“小班”和课程三者看起来都是“较重”的知识产品,这不免会让人猜测他们的差别。姬十三解释说:小讲是类似于讲座的产品,以三十分钟的时间解决用户在具体场景中遇到的问题,聚焦实用性问题,给出用户急需的“锦囊妙计”。相比小讲的即听即用,课程则更类似于其他知识品牌的长期课程:由在行约见邀请名家教授、顶级行家授课,每节课10-15分钟,总课时为期数月到半年,系统入门学科或领域知识。“小班”则是通过20天到一个月的长期时间,由一位讲师,通过每日输出10 - 15分钟的知识点,组织讨论和布置作业的形式,帮助用户每天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用户之间可以互动,讲师也会跟用户进行深度互动。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讲师会配备一个四五个人组成的助教团队,来应对各种可能产生的需求。小班课程结束之后会修整半月,在半月内主讲人完成课程的再次迭代和升级,而下一次又会进行再次迭代,不断根据更新内容。姬十三说:“我们希望找到最专业的人,通过我们创新的知识产品服务方式,为普通人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解决生活与职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对知识付费存在着一种批评:它无法保证用户保持长期的学习状态,从而复购率和效果都不佳。从这个部分看,“小班”解决了用户惰性和缺乏实操的问题。但“小班”并不是对“深度”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对需要实用性知识用户,可以在“小班”养成习惯的同时,收听“小讲”来获得立即可取的对策方案。而对于追求深度系统性知识的用户,则可以通过课程来进行投入学习。除此之外,用户可以在分答里进行即时答疑,再用约见来进行一对一的深度对话,通过多管齐下,知识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姬十三透露,不同的产品类型,实际上还与知识体系上不同颗粒度的知识建立了关联。目前,在行一点的内部知识结构图已经来完整的覆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的所有的场景领域,根据这个知识结构然后在不同的方向上去生产内容,例如初等经济学、给普通人的理财指南和购房建议,不同层级的知识点对应到最适合的知识工具上。这样,知识图谱就与工具结合起来,成为了真正成熟的知识产品。预测2018:知识付费最终的归宿是知识经济在谈到在行约见的未来之后,我们进入另一个话题:2018年的知识付费的未来是什么?谈到2018年的知识付费,很自然的谈起了年初火热的直播答题。在行年初推出了类似头脑王者的知识答题小程序“我最在行”,引入了有奖答题闯关的模式。直播答题能够给知识付费什么样的启示?它会给知识付费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姬十三认为:直播答题的重点并不在于人们所认为的“直播”,而在于“交易”。知识付费是人们最容易理解的知识交易形式,但是除此之外,直播答题告诉人们,知识交易还可以有其他各种形式。知识工具的升级,知识交易的创新,包括越来越多人感受到终身学习概念的迫切,会逐渐使得现有的知识付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知识付费”概念的淡化,或许正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 ——一 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了各种知识供需的知识市场。那么知识付费平台应该怎样做?姬十三将它分为两条线:“一条就是为终身学习去产生更优质的不停迭代的内容,以来提供最好的学习体验,甚至是全新创造性的体验。一条就是基于知识的交易形式,包括它的呈现与支付方式,这里面会有各种各样创新的点出来”。第一条线实际上是一条内容线。在这条内容线上,大公司具有巨大的流量优势,部分如微博、头条等已经开始布局。在微信流量下降后,大量的自媒体希望用知识付费替代传统的流量变现模式,也会增添新的竞争因素。知识付费平台要在这条线上生存下来,必须完成自己的内容深耕,深化、细化自己的内容优势包括服务优势,解决用户的核心知识需求。在这里,“服务”二字并没有看上去的简单,它包括内容形态、生产者服务、渠道推广等一系列的综合。此前的知识付费平台一年的所谓“停滞期”,其实正是摸索其中所有可能的陷阱和问题。“今天其实大家就慢慢明确了,应该去找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需要花多少时间来做这个事情,他有没有决心来做这件事情,他的团队和我们的团队应该怎么去搭配,怎么去互动,这个的确周期挺长的,它的确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够试得出来的。”随着人们越来越成熟,用高额的补贴“抢IP”的阶段也会逐渐过去,真正能够吸引有价值的知识生产者的方式将会分为:打造生态环境、树立特定的内容调性、增进知识生产者知识变现的效率和减低知识变现的成本上面。第二条线,则需要更多的创意,更要考虑新技术增加的变数。去年人工智能的智能推荐与知识图谱,几乎成为了每个知识平台的标配。而2018,新的技术会是什么?目前暂时还不知道。“甚至在一个多月前,我都很难想象直播+答题加发点钱这个东西能够成为2018年1月份的一个小风口。所以这两个知识和交易这两个元素夹杂到一起,在年会产生怎么样的创新我们都是无法预知的,但这也是创业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姬十三说他们是一支很有创造力的团队,过去创造了在行、分答,并不断迭代产品发展出了课、班、讲,成为了唯一提供包围式知识服务的公司。这些年来,姬十三一直要求团队拿出20%-30%的精力做目前产品线以外的事情。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2017年是一个大家高歌猛进的一年,2018年就会精细,因为知识+交易这件事情更成熟了,新的玩法也会更多的加入,变局会更复杂。”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36氪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36氪官方账号。每一条新闻都有价值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时间: 21:38:18
发布:网赚平台 | 分类:微信技巧 | 评论:10 | 浏览:
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分析
Post: 21:28:01
深有感受,表示看懂了,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有时候就是太贪图安逸而看不见未来更强大的自己
Post: 13:39:55
别埋怨,别逃避,接受现实,关掉手机,学吧!
Post: 14:35:48
互联网总是追随和拥抱变化的
Post: 12:58:18
知识付费才是正解
Post: 15:42:33
个人不是很看好这类的项目
Post: 14:31:45
有需求有买卖,赚钱也是一样,找到目标人群,就使劲做好了
Post: 10:57:09
Post: 7:46:08
厉害,学习了,这个确实可以操作一下!
Post: 22:22:46
知识付费是潮流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相关文章】 20:57:19 22:48:7 21:18:49 22:32:50 23:1:45 22:7:47 22:5:30 21:35:41 22:57:42 22:11:43
本月最热网赚项目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付费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