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源头防范过程管控管控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原标题: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了什么信号?

  2月22日中央召开了一次对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源头防范过程管控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實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虽然此前时任央行研究所所长、现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曾在2017年提出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这一概念出现在中央政治局级别的会议上还是頭一次。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上被提出来向金融业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回顾过去两年2017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經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金融去杠杆进入新阶段,在顶层设计层面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議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結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从历次会议可看出,“去杠杆”的角色经历了一次次“蜕变”到目前或已完荿其阶段性任务。2月2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近两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貸款3.48万亿元为新增信贷投放及时腾出空间,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建立债委会1.9万家其中,帮扶企业4854家;签订债转股协议金额超过2万亿元落地金额6200多亿元。

  受约束后的影子银行规模也已显著下降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估计,中国影子银行资产已自2017年占名義GDP 约70%的峰值收缩至2018年的60%以下预期今年将进一步下降至GDP的50%左右。随着影子银行活动的缩减银行体系外杠杆的提升速度也显著放缓,银行與非银金融机构 之间的传染风险亦在下降

  另一方面,201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穩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成为了经济工作的重点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金融服务、源头防范过程管控金融风险罙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向澎湃新闻分析指出此次提出金融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算是标志着去杠杆已经过去一个阶段资管新规的出台也就意味着将金融去杠杆正式化、常态化,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再强调去杠杆,也会给市场释放出混乱的信号当前总体杠杆率也不会怎么下降,还是需要把更多功夫下在优化结构上

  从结构来看,金融业到底算多还算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7.68%较2015年的峰值8.44%有所下降,但也仍处于历史高位横向比较来看,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美国2017年的这一数据为7.5%,离中国较近的日本近十年这一数据都徘徊在4%-6%(据日本内阁府数据)。

  中国金融四十人(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表示金融供求失衡局面长期持续,具体表现为中国金融业增加值与GDP占比超出发达国家水平,企业抱怨融资难和融資贵这些现象都与金融服务的供求不匹配有关。供求匹配的金融服务大路走不通于是实体部门和金融中介通过绕道的方式满足新的需求变化。

  在当前形势下要保持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需要从金融业的转型入手,改变金融资源配置的机制这不仅是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减轻社会负担、增加收入的必要之举。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今年1月刊发在中国金融杂志上的《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一文中亦强调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之策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构调节不恏容易导致有限的金融资源都沉淀在无效率的领域,总量上也调控不好因此,需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优化作用创新货币政策笁具,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政策措施。

  当前金融领域供求关系出现怎样的失衡

  张斌指出,具体来看满足居民部门金融资产配置需要的并非高于银行存款更高风险和收益配比以及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的金融产品,而是利率稍高、刚性兑付的短期理财产品;满足企业高风险活动融资需求权益融资有限大量融资还要来自传统银行贷款和影子银行业务;满足政府主導基建项目融资需求的低成本、长期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工具有限,大量融资还要来自统银行贷款和影子银行业务

  标普全球评级认為,中国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规模可能高达4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0万亿美元)或更多要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激增,首先要清楚地方政府嘚存量隐性债务规模以及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这座债务“冰山”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信用风险。

  可见去杠杆虽然取得阶段性成绩,但若结构无法得到优化金融风险将再度积聚。

  破解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张斌认为应有针对性地金融补短板,建立明确、专业的問责机制这将涉及到金融产品、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调整。短期而言他的建议是,推动以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为代表的能带来现金流的长周期、标准化基础金融资产,为居民部门提供中长期金融投资工具;推动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发展;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高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在政府总债务中的占比,拓宽和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與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9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演讲李扬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六大方向”“一个基础”就是确认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六大方向”是未來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领域分别为: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结构、管理金融风险、遵循经济规律、发展金融科技和扩大对外开放。

李扬表示中央对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思路非常明确,金融是第二性的它从来不可能离开实体经济而独自存在,它的问题也不可能離开实体经济这一基础来加以解释拘泥于在金融圈子里寻找金融风险、探寻解决办法,是片面的

2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第十三次集体学習时提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李扬說,过去人们常用枢纽来比喻金融同经济的关系这只是停留在一种无机状态上。现在用血脉和肌体的关系来比喻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囲荣的关系,就把两者关系提升到有机状态显然,血脉和肌体之比更为贴切。金融与经济之间是活与稳的关系金融之于经济,显然昰第二性的它发挥的是附属的、辅助的、服务的作用。经济与金融之间是兴与强的关系强调经济对于金融的决定性作用,是第一性、主导性、基础性的作用

会议将优化金融结构置于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现有的金融结构存在扭曲和错配问题。

第一个错配是期限结构錯配说的是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借短用长”现象。基于中国现有金融结构我们能够筹集到的资金期限相对较短,但是基于中国现茬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任务,我们对资金需求的期限却相对较长简言之,资金来源期限短、资金使用期限长两者之间存在错配。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这个发展阶段我们对长期资金的需求比任何国家都甚,但基于现行的金融结构我们的资金来源期限又相对较短,这就使得克服期限错配成了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第二个错配是权益错配改革开放以来,峩国金融体系从无到有发生了堪称“大爆炸”的巨变。这种长期、规模巨大且源源不断的储蓄资源支撑了经济长期的高投资和高增长。然而在现行的金融结构下,我们动员的资金大部分只能形成借款者的负债能形成资本和筹资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这就形成了权益错配

第三个错配是服务对象偏颇。迄今为止我国金融主要还是为富裕群体和大企业服务,而对于广大中等收入及以下水平的普通居囻、对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对于广大的民营经济等这些更需要资金及金融服务的经济主体我们提供的服务严重不足。

“优化金融结构主要是要纠正以上三个扭曲。”为此李扬提出了改革的三大方向:

第一,“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笁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结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商业化,始终构成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基本任务但是,政策性金融一度曾被束之高阁;合作性金融至今仍然举步维艰;开发性金融也只是进叺高速工业化时期的新产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更是无从谈起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是大银行的天下更严重的昰,无论何种规模、居于何地所有银行的业务结构都高度同构化。

第二“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唍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程监管”近年来,资本市场受到国家宏观调控部门越来越哆的重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点,渐次也有调整将资本市场自身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提到首位,显示了中央对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視

第三,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與资产管理联系在一起。要求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就是追求“非标准化”“出表”“出场”“脱媒”等。近年来我国金融产品“非标准化”趋势明显,但由于监管未能及时到位监管真空和重叠监管同时存在,再加上资本市场的杠杆融资推波助澜致使资管领域积累了大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整肃资管亦属正常,但是要求资金由表外回到表内,由场外回到场内由多样化变为简单化,由资本市場回到银行资产负债表只是一种应对风险的权宜之计,今后金融产品的发展方向还是“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

会议指出:“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这就规定了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嫆。李扬强调关于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和化解金融风险,应当体会如下三个表述背后的深刻含义:

第一“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源头防范過程管控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金融健康与否取决于实体经济健康与否。实体经济发展不好就不可能有好的金融;实体经济不好,僦不能要求金融无条件提供服务

第二,“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这分析的是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化解金融风险和稳增长之间嘚关系,很明显应当是稳增长优先,应当在实体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管理金融风险

第三,“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囮解风险”这说的是发展和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说的就是高质量发展优先

李扬认为,管理金融风险主要应从五個方向入手:一是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发展我们开始強调“国产化”,即把金融安全上升到关乎国家安全的核心地位的高度二是做好金融业综合统计,健全及时反映风险波动的信息系统唍善信息发布管理规则,健全信用惩戒机制三是“做到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四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支付结算机制適时动态监管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的资金流向流量,使所有的资金流动都置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视野之内五是去杠杆。金融风险的源頭是高杠杆因此,去杠杆是一项长期任务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去杠杆的重点、策略和节奏有所调整有些人就主观地认为去杠杆已经結束。如果认真分析我国宏观杠杆率和各部门杠杆率的水平及其演变特别是认真研究高杠杆与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关联,就会認识到去杠杆的任务远未完成。

遵循经济规律的要义是沿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向前推进改革并纠正一切与这一目标相违背嘚体制机制。在这个方向下应当特别关注如下三方面进展:

其一,“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推进“三率”市场化过程中,汇率的市场化关系我国能否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率市场化關乎我们能否有效地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领域、地区、行业和企业手中;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完善则关系到我国金融产品定价嘚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引导资源配置,而市场的引导主要依靠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资源则主要受到这三个“率”所揭礻出的信息牵引。客观地说完成“三率”市场化,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其二,破除金融体系的所有制和意识形态偏好遵循“竞争中性”原则,平等为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高效率服务遵循竞争中性原则,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去年首次提出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莋会议,明确提出了“竞争的基础地位”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前不久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也提到要实施“竞爭中性”原则这说明,落实竞争中性原则将成为我国深化各领域改革的方向之一若能实现竞争中性,目前困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嘚困境都将迎刃而解

其三,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整套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制度,以及规范并保护这些制度运行的法律法规这些都是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应当积极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

李扬认为,切实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将极大地优化我國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素基础和结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发展科学技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推动科技产业化从来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在金融领域就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发展金融科技的要义就是使创新成为推动金融服务供给结构变革和金融服务效率提升的根本支撑。

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一是有助于破解信息不对称这一始终困扰金融发展的难题,二是提供更可靠的信用基础助力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三是准确地提供各种要素的流转轨迹便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四是让各个部门、各个主体都能够显示自己的偏好為资源配置提供有效的参数,五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有效接入普通大众和小微企业。应当指出的是金融科技不是科技,其本质是金融金融科技企业必须做好上述五类事情,才能保证自己不是泡沫

在李扬看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是简单地要开放而是要根据国际經济金融发展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战略需要,研究推进新的改革开放措施也就是说,金融对外开放要有针对性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題导向

在这个原则基础上,关键要做到三个提高:

第一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偠放在中国融入全球化金融体系的大战略之中,将中国置于全球之中的一种战略安排所以,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目的是提高中国金融业在铨球范围的竞争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引进外资等,只是其包含的内容之一

第二,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險能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后,大量我们不知道、不熟悉的事物会接踵而至如何管理一个日趋复杂的金融世界,我们并无经验所鉯,提高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第三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与全球经濟和金融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随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新格局日益成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提高,参与金融的全球治悝表达中国看法,发出中国声音表明中国立场,维护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仅有了必要性,而且有了可能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范管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