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变截面中为什么有的截面是以桥面作为节点开始点,有的以质心作为节点开始点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midascivil笔记教程.docx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midascivil笔记教程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视图控制,将俯视图改变成标准视图,操作:视图-视点(标准)。一般将二期荷载作为梁单元荷载(单元)施加,施加之后在图中会显示箭头方向荷载表示,使其不显示的方法是,显示-荷载-荷载数值和梁单元前面的钩去掉。截面的选择,在进行截面设计的时候,如果后期要进行psc截面验算,一定要选择设计界面进行截面选择。Midas中无法导入cad中画的圆形截面。设计界面采用单箱双室截面且中腹板有加掖时候,其中顶板和底板厚度数值输入时候,其厚度均加入加掖高度。边界条件施加首先应当先设定辅助点,为了更好的模拟支座对主梁的约束效应。开始点是零意思是单次张拉。变截面设计,两个控制截面应当均是同一种截面。(同为工字形截面或同为T形截面。)变截面设计,首先设计两个控制界面,然后再设计两个变截面,此时是对每一个单元设定的变截面形式,最后应该再设计变截面组。局部坐标轴的定义是为了确定支座的摆放方向。10、定义荷载工况时候,若果要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其荷载类型应当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11、cad中所做的图,不同的图层在midas中分成不同的结构组。12、梁划分节点:截面变化的位置,13、选择材料时候,如果选择不计重量的混凝土,应将规范选择为无,然后将容重设定为零。14、变截面:首先设定控制截面,然后设定变截面,最后设定变截面组。三步骤。15、midas中的模型需要用cad绘制的时候,应当将不同的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图层。16、构件之间的链接也属于边界条件,例如各个主梁之间的链接。17、18、定义荷载如果是施工阶段施加的,荷载类型即为施工阶段荷载。例如自重如果定义为恒荷载,则该荷载会被施加两次,分别在施工阶段和施工阶段之后。19、与混凝土有关的条件是混凝土龄期和构件的理论厚度。20、材料收缩徐变之后的构件的理论厚度,一般只考虑纵梁的理论厚度。板式橡胶支座与桥梁的链接,其边界条件一般用节点弹性支撑模拟。空间桥梁边界条件的模拟一般建立辅助节点进行模拟。21、midas””视图里面有交叉线选择22、输入一根梁的钢束情况后,若想要将该梁的钢束情况也复制给其他梁,此时,其它梁的单元情况应该和这根梁的情况一致。添加钢束情况对话框里面,可以移动复制钢束也可以修改钢束特性,在移动复制对话框中移动复制距离可以用点击两点确定。23、“添加钢束形状”中的钢束布置插入点是指所输入钢束各点坐标的原点坐标。24、编辑钢束形状时候要点击适用,否则点击确定的话对话框会自动关闭,还需要重新输入。25、在对话框中双击结构组即可以对应选择模型窗口中的相应单元。26、几个单元做成变截面组之后,如果再加入节点此时程序会自动将分割的单元自动的变成变截面组。还有钢筋的分配单元也会自动分配。27、梁的临时约束,一般是指梁预制好之后的存梁阶段,采用简支梁一般支撑。最少约束是一端是约束三个平动自由度和约束沿梁轴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另一端是约束Z方向的平动自由度。板式橡胶支座与梁的链接一般用节点弹性支撑链接,需要输入xy方向的剪切刚度,和竖直方向的刚度。28、修改节点局部坐标轴的方向在边界条件里面选择。29、“修改单元的材料时间依存特性”即修改构件理论厚度。在其左侧点击一个小方框显示各单元的理论厚度表。30、边界条件有主梁与支座的链接,临时支撑,永久支撑。在定义施工阶段时候,对于预制存梁阶段,边界条件有主梁与支座的链接,还有临时支撑。当再定义架设主梁阶段时候,其边界条件应当为永久支撑,再去掉临时支撑,其方法是选中临时支撑之后,添加到钝化对话框里面。31、设计施工阶段完成以后应当对每一个所定义的施工阶段进行检查,此时,对模型窗口的显示内容设定,显示出所有荷载和边界条件。32、使用阶段的荷载主要有移动荷载和温度梯度,其不需要定义荷载组,荷载组只是在施工阶段进行定义。32、输入完升温荷载之后不要急于将对话框关闭,输入降温时候可以对此进行编辑,选择之后输入相应的降温(降温是升温的一半,前面再加负号)编辑完成之后,再点击编辑。33、移动荷载输入,车道荷载输入对话框中,偏心距离向上为负,向下为正,桥梁跨度是指对于车道荷载分为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桥梁的跨度决定了集中力的大小。比例系数是指当桥梁跨径大于150m时候应当进行折减。34、车道荷载的加载方法是将车辆荷载的合力作用于主梁的中心,然后计算出由于车辆荷载对于主梁的偏载的扭矩,再施加在主梁上。35、移动荷载的横向联系梁加载方法是指直接将荷载施加在横向连系梁组上,自动进行分配。36、对于斜桥定义横向联系梁移动车道荷载时候,其车道线应该与主梁有一致的斜交角。即对话框中的斜交角。37、对于移动荷载施加有两类,一类是偏载另一类是中载。对于偏载有时候最外侧车道不能施加到横向联系梁上。38、加载最少车道数和加载最多车道数是指程序会自动的比较施加车道数的多少荷载最大。39、对于静力荷载工况一般有施工阶段分析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MIDAS新手问题之GEN篇;问1:midas采用弹性楼板时,能自动考虑梁翼缘;问2:midas建模是不是太复杂啊?可不可以先P;在pkpm中经过SATWE计算后的模型可以转换到;问3:请教面荷载的输入方法?我知道一个方法:一个;a、一种是结构存在竖向面荷载――例如楼面荷载、屋;在竖向荷载布置的时候,可以通过选择四个角点来布置;在不规则结构中无法形成刚性板因
MIDAS新手问题之GEN篇
问1:midas采用弹性楼板时,能自动考虑梁翼缘的作用吗?即自动刚度放大! 答:梁翼缘作用在分析时主要是反应在梁刚度放大上,在程序中可以通过“截面特性调整系数”这一选项进行修改边梁及中梁刚度。另外在截面定义的时候也可以修改刚度值。
问2:midas建模是不是太复杂啊?可不可以先PKPM建模再调入计算分析! 答:在midas中支持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例如pkpm、sap、staad及CAD等程序进行数据转换。
在pkpm中经过SATWE计算后的模型可以转换到midas中,其中需要有个转换的程序,这个是midas自带的。转换后的模型中包括材料特性、模型特征、楼面荷载等信息。如果熟悉程序的话midas建模也是相当快的,比画图也差不多了多少。
问3:请教面荷载的输入方法?我知道一个方法:一个个地点一个封闭平面的节点去选择一个面,然后输入荷载,还有其它快捷的方法吗?如像PKPM的面荷载输入? 答:面荷载的输入分为2种情况:
a 、一种是结构存在竖向面荷载――例如楼面荷载、屋面荷载,
b、一种是横向面荷载――如风荷载,水压力或土压力。
在竖向荷载布置的时候,可以通过选择四个角点来布置已经定义的楼面荷载值或压力荷载(注意:只需要选择最外围的角点即可,不需要逐个房间点取)。
在不规则结构中无法形成刚性板因此无法由程序直接计算风荷载,此时需要在结构立面建立一个专为导荷载而用的“虚面”――即该板单元刚度和重量对结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虚面上进行加载,可以形成实际的风荷载。
问4:若模型中有只拉单元,是不是还要加个非线性工况?怎么加?怎么组合? 答:模型中的只受拉单元在一般计算时通常是等代为桁架单元来计算的,因此在非线性分析才显示出只受拉单元的特性。
做非线性的时候按照常规组合即可,读取内力、位移等数值时查看只受拉单元就OK. 至于你想做个自定义的工况的话,在形成荷载组合那个菜单里自己修改参数定义一下就行。 注意:该种情况用的不多,通常程序已经按照荷载规范中荷载组合方式进行组合了,先看看组合说明再做,别做无用功。
问5:想继续请教几个问题:
1(折板加载)空间不同一平面的4个节点围成的面
2空间曲面的加载
3快捷键保存。。。开始----注册表可以实现吗?
4高版本如果打开低版本的模型一般有问题吗?
答:1.板单元在空间不同的平面内不能生成面,不知道兄台的加载面是如何形成的?可以用三角形分割,再进行加载,三角形的板单元比较皮实一些。
2.曲面在圆柱面上可以,在球面上不太规则的时候不行。不过可以在MIDAS/FX+中可以生成面。
3.这个没注意过,需要再确认下。
4.高版本打开低版本没有问题,不过不能读取原来低版本的计算结果。
问6:1我算过一个复杂结构,后来才发现要考虑竖向地震,怎样才可以把原来的荷载 组合删除?(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又重新自动生成组合,很多荷载组合重复了)
2问一个结构概念的问题:考虑竖向地震后,是不是把自重和荷载都转为xyz的质量? 我定义Z方向后,发现我的EZ竖向地震工况结构没有内力?不知道那里出错了?
答:1.删除表格与EXCEL使用一样,直接DELETE就可以了。另外在生成组合时可以点击&替换&,即可重新生成需要的荷载组合。
2.概念要清楚,做竖向地震分析没有该方向的质量是无法计算的。周期是与质量有关的,这个物理概念不会没有吧?有限元程序与一般设计软件不同,还是多想想原理再进行分析。别当了程序的奴隶。
问7:我想问一下,我是一个新手,在做一个钢结构的设计,已经运行分析计算出内力了,现在要进行设计,请问做设计时主要要设置“设计”菜单中的哪些参数阿?还是都默认设置就行?还有就是那个“计算长度系数”让软件自动去算得出的结果准确吗?
答:一般设计参数和钢结构设计中的参数都看看,需要的设置一下,不需要的过了就OK。程序是次要,关键还是设计概念要明白。
计算长度系数要程序自动计算就可以了,好像是用钢结构附录里的那个表算的。人为定义的话考虑不了梁柱刚度的影响。
问8:谢谢,还有一个问题,我计算一个结构的震动模态,可是前15阶振型中居然没有扭转振型,我是用弹性板假定,另外我查了下生成计算书的文件,其中的每一层的质心坐标的x,y方向数值都是0,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质心错了影响了扭转振型的出现?应当如何检查?
答:应该是与质量有关系,重新将荷载和自重转换下质量。结构的特性是与质量和刚度 有关,先把质量对上了再看其他数值。
另外可以在结果表格里查看下模态信息,比计算书中的更详细些,也容易找到问题。 实在不行了,上传下模型让大家给你看看。
问9: 我的模型是按弹性板假定计算的,可是结果中层偏心的各项数值都是零?不知道 怎么回事?扭转振型也没有出现
答:1楼:计算时提示如下报错:WARNING : MAXIMUM NUMBER OF ITERATION HAS BEEN REACHED
CHECK TOLERANCE IN THE RESULT TABLE
说明:迭代的次数已经达到最大,那么肯定是特征值分析定义的时候出错了。
不知道兄弟用的啥版本,我这是用730算的时候的结果。你可以尝试用LITZ向量法算
一下。你那个空间振动会影响竖向振动的特性,用里兹向量可以过滤掉一些局部振动的振型,算的比较准一些。
2楼:谢谢解答,我用的是712版本,没有出现上面的报错,litz法我不太会用,你觉得会不会是我的模型中存在问题,会不会有多余的点或者单元?
3楼:刚给midas公司打了电话,midas软件只能考虑刚性楼板假定下的扭转振型,不能考虑弹性楼板,我想这或许是所有软件都不能考虑吧。
4楼:你那个楼层设置的也不对,就是按照刚性板计算得出的数据也是不能用的。
好多计算还是MIDAS公司内部的人知道的多一些,毕竟是人家开发的。弹性板不计算扭转,又学了一招,呵呵。
问10:midas的墙单元必须建立在整层上,我也不想那么划分层,可是没办法,由于开动口的原因不这样划分他不让我计算~~~
答:这个说法不对,墙单元如果只是为了分析的话是没有必要按照层来做的。
按照层输出的话计算结果不对,而且也不需要那样的结果。
问11:请教:不知楼主发现没有,原来旧版本里用LOAD.SAT和STRU.SAT转换为MADIS模型的。现在PKPM2008里好像找不到这两个文件,应该是用那两个?
答:midas可能还不支持PKPM升级后转换吧,数据文件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过一阵估计就会有新的转换外挂了,先将就着用低版本的吧
问12:还想问个问题,如果一根梁被中间的一个节点分成两段,且这两段梁的单元方向刚好相反,那么对计算分析、设计的结果会不会有影响?也就是说用不用在计算之前将同一根梁的单元坐标方向调整一致?
答:这个不需要担心,梁单元坐标轴不同在计算时都不会有影响。
只是在表格结果查看时i端和j端内力数值会交换,在单元应力查看时符号反向。 在图形中内力、位移等曲线仍然是正常显示。
问13:再问个问题,在钢结构设计中,假如一根梁有3跨,那么在指定构件时是将整根梁定义为一个构件,还是应当将这根梁其中的每一跨都分别定义为一个构件?
第二个问题,就是接我第一个问题,假如这根梁其中的一跨在侧向有次梁支撑时,那么程序在计算杆件的时是否会自动考虑杆件在平面内(外)两个方向的计算长度不一样,还需要我人为的去输入吗?
答:兄弟应该是说连续梁三跨的情况吧?这个不需要人为定义,需要定义的是指有构件被打断的情况。三连跨的情况应该会自动判别为3个单独的构件。
若是梁格内有次梁支撑的话,需要指定一下主梁,程序会由梁柱刚度比(钢结构附录D算法)来计算Ly和Lz2个方向的计算长度。
问14:斑主说“程序会由梁柱刚度比(钢结构附录D算法)来计算Ly和Lz2个方向的计算长度”,我认为这个指定的是柱子的计算长度,可以参见钢结构附录D,对于梁来说,midas的计算长度好像是根据平面内外的支撑点来确定的~~~
还有斑主说的构件被打断时才需要定义构件,能举个例子吗?比如说上面三跨梁中的其中一跨是由若干个单元组成的,是不是就需要将这些单元选择组成一个构件?
答:xiaobai兄,这个是我的错,说的不对。柱是按照附录算的,而梁是按照支撑条件来计算。
梁能自动判别面内和面外的计算长度,不过好像有时候这个程序算的不大准,也会出错。还是多看一下。
我说的指定构件意思就是在midas中只识别单元不识别构件,因此你得把被次梁分割开的主梁单元形成的一个构件,这样才能正确计算出主梁在平面内的受力。
问15:第一次做pushover,新手请教几个问题:
1关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我用PKPM设计,但是midas给出的配筋和PKPM有一定的 差距,这样实际配筋和pushover时不符,这样对pushover的结果影响大不大?
2这个是50层结构(200m),一般用什么加载模式比较合理?我分别用了加速度和模态,两 种结果差异显著.
3问一个概念的问题,
能力谱比需求谱,如果找不到性能控制点,说明什么,怎处理呢?
4图中另外四条加速度和位移谱有什么用的吗?
性能控制点处谱的加速度sa,很模糊它的单位,是0.7043m/s2或是0.7043g?和平时的(8度 0. 2g=0.2*9.8=1.96)?
答: PUSHOVER是超限项目中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分析方法,这个涉及到很多我们平时 用不到的内容,相比小震及中震设计,其理论较高一些。因此需要从PUSHOVER的原理出发来搞定,推荐先看看ATC-40,这个是PUSH的老祖宗,最初的原理就是从这个规范来的。 针对楼上说的问题,我只能略说一二:
1,需要用实际的配筋来验算其大震下的抗震能力,如果不是实配的结果肯定会有影响。
2,用模态是算控制点位移以位移为收敛条件,而加速度是按照模拟基底剪力法的层剪力形式加载,是荷载控制方式。
现在用位移控制算的较多,也容易找出结果,个人认为还是用模态的较好些。况且有个MIDAS培训例题也是那么做的,呵呵。
3找不到性能点是因为没有推出来结果,先推出屈服状态来再判别是什么结果。
4.谱加速度对应的是加速度的单位
问16:楼板是不用线单元扩展面单元建的吗?还是在形成层信息的时候就自动考虑了 ,如果是形成层信息 自动考虑的话,局部板厚不同是怎么体现?
答:楼板可以直接建立板单元,也可以由线单元扩展而成。
形成层的时候不形成楼板,考虑楼板荷载时可以建立不同厚度的板或者是布置不同的荷 载值。这个可以用小模型来试算一下,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问17: 请教3个问题:
1框架剪力墙按照高规,框架如果不满足0.2Vo和Vfmax,需要调整,那调整在midas如何 实现的?
2地下室作为嵌固端,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把顶板所有节点约速x,y方向位移,是所有 的节点或是周边边缘与土接触的节点?
3对于组合截面钢砼构件,分配塑性较时,说截面不能分配塑性较时.怎处理?
答:兄弟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这个MIDAS调整不了,计算出来的配筋不准,还是自己手核一下比较好。官方的说法是程序该功能暂时屏蔽,也不知道啥时候能用。
地下室的土体也就是对外围起作用嘛,再说了嵌固端是说刚度比较大,地下室板还是有变形的么。这个仅约束外围就可以了。
分配铰分配不上?这个可能是定义的错误,你说的也不太详细。不行就发模型让大家看看。730版本应该支持型钢混凝土或者钢管混凝土的铰布置。
问18:1.clon0218兄说“梁能自动判别面内和面外的计算长度,不过好像有时候这个程序算的不大准,也会出错。还是多看一下。”
我的观点:的确会出现程序自动计算面内和面外长度时出错的情况,而且比较严重,我只好一根一根去手动定面内面外长度,请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毕竟杆件太多了也不是个事。
2.clon0218兄说“我说的指定构件意思就是在midas中只识别单元不识别构件,因此你得把被次梁分割开的主梁单元形成的一个构件,这样才能正确计算出主梁在平面内的受力。” 我的观点:可不可以不指定构件,因为指定构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程序自动计算面内和面外长度,可是程序总是取错,所以干脆以每个单元为单位,分别手动赋予它真实的计算长度。
3.midas计算出来的钢结构应力比结果中三个应力比R1,R2,R3,其中R2取值不对,它取的只是平面内的稳定,可是R2应该取平面内和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最大值,而且它出的详细计算书中也是这么取的,和图形显示的明显不一致,这个错误太严重了。我的是730版本,不知道712有没有这个问题
答:1楼:这个计算长度我以前没大注意过,主要是看看应力变化和位移,很少用到设计功能。MIDAS的设计功能与平时的习惯不大一样,还是要多看看说明啥的。除了指定构件能准确判断以外,其他还没有见到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就兄台说的第二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不妥,如果以单元为单位,不指定构件的话主梁面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MIDAS新手问题之GEN篇59等内容。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2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问:转换梁上支撑两道剪力墙怎么建模? 答:可以在转换梁两侧设两个结点,在结点上再建立两道剪力墙,同时将此...  MIDAS/Gen 建立模型时,如何考虑楼板刚性的问题? 问: 在 MIDAS/Gen 中建立模型时,如何考虑楼板刚性的问题? 答: 步骤如下: 楼板的刚性效果是在“模型&建筑物...  Midas Gen 自己使用问题总结 注意:Midas Gen 使用操作内容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程序主菜单-帮助”系统中查到,非常方 便。 一、零散问题总结 1、Midas 中的质量 ...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MidasGen的建模、分析功能初探 隐藏&& MidasGen 的建模、分析功能初探 ...  GEN 常见问题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gen 常见问题简介,适用于新手 ...8、问:在 MIDAS/Gen 中建立模型时,如何考虑楼板刚性及弹性问题? 答: 刚性...  问:在 MIDAS/Gen 中不能显示墙单元的局部坐标轴,这是什么原因? 答: 在 Gen 中的墙单元必须与上下层相连, 当生成层后即可显示墙单元的局部坐标轴。 问:程序...  Midas Gen系列培训资料 18页 免费 MIDAS新手问题之GEN篇 6页 免费 MIDASGen入门...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  midas/GEN/civil//sds/FEmodeler 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区别? civil 主要集成了...Midas-civil2006培训 170页 5下载券
MIDAS新手问题之GEN篇 6页 免费 ©...  (总结)midas gen学习总结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Midas Gen 学习总结一...Midas学习总结-典尚设计 5页 免费
MIDAS新手问题之GEN篇 6页 免费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midas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解答.doc 3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模型”中的常见问题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3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34.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34.4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44.5 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44.6 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54.7 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54.8 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64.9 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64.10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74.11 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84.12 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84.13 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94.14 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94.15 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104.16 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114.17 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114.18 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124.19 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134.20 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134.21 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144.22 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164.23 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174.24 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184.25 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194.26 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 204.27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214.28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214.29 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224.30 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244.31 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244.32 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254.33 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254.34 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264.35 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264.36 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274.37 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274.38 “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284.39 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294.40 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294.41 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304.42 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304.43 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314.44 如何删除重复单元? 31 “模型”中的常见问题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具体问题MIDAS/Civi为三维空间分析程序,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相关命令模型〉结构类型...问题解答“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有多种结构类型可供选择(3-D、X-Z平面、Y-Z平面、X-Y平面、约束RZ)。建立模型时,直接在本对话框定义相应的平面结构类型(X-Z平面、Y-Z平面、X-Y平面)即可。相关知识三维空间模型的一个节点有6个自由度。当结构类型定义为二维平面类型后,一个节点的自由度就变成3个。对于二维平面类型结构的节点定义边界条件时,只对相应的3个自由度定义约束即可。相关问题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具体问题物理重力加速度为,工程重力加速度为。在程序中如何查看并修改重力加速度值?相关命令模型〉结构类型...问题解答可以在“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查看重力加速度值。程序默认的重力加速度是物理重力加速度,如需要按工程重力加速度进行计算,可在本对话框直接修改重力加速度值即可。相关知识进行特征值分析时需要单元或节点的质量数据,单元的自重转化为质量时,程序将利用此重力加速度计算单元或节点的质量。相关问题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具体问题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中跨为奇数跨的悬索桥模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程序提示错误“遵守事项:中间距离数为偶数”。如何建立中跨为奇数跨的悬索桥模型?相关命令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悬索桥...问题解答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功能只能建立偶数跨的模型。需要建立奇数跨度模型时,首先利用建模住手建立原奇数跨+1跨(偶数跨)的模型,然后删除中跨跨中的吊杆单元,再利用“悬索桥分析控制”功能重新更新节点坐标以及几何初始刚度即可。相关知识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的模型,往往与工程师预想的模型有些差异(例如主塔与加劲梁的连接处以及边界条件等),此时就要用户自己调整模型至预想模型。模型被修改后,原来的节点坐标以及几何初始刚度不能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idas正截面抗裂验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