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公司让我提出来,因为我是取消农业户口口,公司存档案的地方不给存,公司把档案给我自己让我存到户口所在街道.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广告合作:400-894-1618
网站微信:shunyiqu
查看: 1467|回复: 11
求助!哪能存农业户口档案???
在线时间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顺义在线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经咨询,顺义人才不收农户的,派出所说只管理户籍不接收档案的,{:soso_e101:}请问各位在线的朋友们,有农户的吗?档案存哪了?
欢迎关注顺义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zaixian)与顺义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qu_com)
在线时间 小时
问问劳动局
顺义劳动局、人才都不收&
欢迎关注顺义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zaixian)与顺义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qu_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我的档案在哪里我都不知道
还真有心大的........&
欢迎关注顺义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zaixian)与顺义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qu_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我都是自己拿着
欢迎关注顺义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zaixian)与顺义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qu_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我的档案在哪里我都不知道
你要是农业户口,学校在毕业的时候,会给你一个档案,如果是居民户口,你最好问问学校给你转到哪里了,时间长了就没了,最好快找找
欢迎关注顺义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zaixian)与顺义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qu_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要是在自己手里的,那就在自己手里了,哪也不接收,我的人事档案都在自己手里,农户的在那上班不用提档,都到哪哪建档
决定采纳你的意见,谢谢!&
欢迎关注顺义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zaixian)与顺义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qu_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放劳动局去,公司和人才是不会要的
欢迎关注顺义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zaixian)与顺义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qu_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自己手里拿着吧,就是被拆封档案袋
别拆封是吧!我记住了,谢谢!&
欢迎关注顺义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zaixian)与顺义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nyiqu_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投诉邮箱:&&&新闻热线:021-
你的个人档案都已经安置好了吗?别不把它当回事!
原标题:你的个人档案都已经安置好了吗?别不把它当回事!
  七月流火,又一批应届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这时,有个问题不容忽视――你的个人档案都已安置好了吗?记者发现,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自己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弃档”现象。近日,记者就个人档案的管理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专职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表示,个人档案非常重要,千万别不把它当回事,不要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悔没保管好。
  没有档案,考上公务员难入职
  有些人认为,自己不会进入体制内,所以个人档案没什么用,对档案的去向漠不关心。然而,按目前我国的人事制度管理办法,个人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有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从事人事工作多年的林先生说,可能大多数人平时用不着个人档案,但在关键的时候,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它都一样重要。例如,假如有人没有档案,那即使考上了公务员,也几乎入不了职。此外,要调户口的话,也涉及到个人档案。
  “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档案在哪里,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应届大学生小刘说。据记者调查,像小刘这样的应届大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普遍对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人才流动的加速和人事管理的改革,个人档案已不再与人们“形影不离”。近年来,“遗弃”个人档案的现象越来越多。“我们这里有十年八年不管自己个人档案的人,一般我们会主动与他们沟通,通知其过来缴费,但有些联系方式不准确的,就无法联系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高新区分部副部长梁毅峰说。
  管理严格,个人不能自行保管
  存放和保管好个人档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据梁毅峰介绍,毕业生档案接收没有专项的文件规定,但应遵循干部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本人自带。“档案转递必须密封并贴封条加盖骑缝章,不得私自拆开查阅。如档案封条破损、被拆封或未加盖骑缝章,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不予接收。”
  哪些机构可以接收和保管应届大学生的个人档案?梁毅峰称,具有人事档案保管权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直接接收应届大学生的个人档案。应届大学生的个人档案,如果已参加工作,在公有制单位工作的可以放在单位;在非公有制公司工作的需要委托人才市场管理,档案管理收费标准为120元/年。如果是升学或继续就学的话,就存到新的学校。如果是暂缓就业,就转到户籍所在的省教委,由其代为保管两年。上述情形以外的,由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收、管理。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并且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如果遗忘,可从毕业院校查起
  个人档案丢了怎么办?梁毅峰称,若个人档案丢失,在今后办理事情时,如需出具以档案为依据的证明材料将无法办理。“档案具有原始性,补办非常麻烦,有些材料根本无法补办。如果是学生档案丢失的话,那可以到原毕业院校补学籍档案材料。”
  若是忘记档案放在哪里的话,要如何查询呢?梁毅峰介绍说,可以从原毕业院校的档案馆开始查起,查询档案转往的单位名称、机要号,或到户籍所在地的省、市、区人才中心以及工作单位查询。
  个人档案材料 分为十类构成
  第一类 履历材料
  第二类 自传材料
  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 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
  第五类 政审材料
  第六类 党团材料
  第七类 奖励材料
  第八类 处分材料
  第九类 工资、任免、出国等材料
  第十类 参考材料
  (晶报民生记者 罗俊杰 实习生 宋佳)
  羊城晚报相关报道
  高校毕业生对个人档案重要性认识不够 遗失麻烦大
暨南大学档案馆内景
  “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 这说的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自己个人档案的态度。
  7月,大学毕业生们正式踏上了工作岗位,这时,有个问题不容忽视――你的档案都已安置好了吗?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部分高校毕业生对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弃档”现象,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个案分析
  档案自己拿 不慎成死档
  小吴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有企业,按照国家政策,其户口、档案都调到了其所在的国有企业。后来机缘巧合,小吴从国企辞职后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小吴请原来的同事帮忙处理离职的事情。就在这时,出现了档案问题。“不知怎么回事,档案被同事转寄送到我手里来。”由于北京的人才市场不接非北京户口档案,而把档案存在人事代理公司,自己非常不放心。工作一忙,我也就没有去处理档案存放问题,结果档案就一直放在手上了。”
  两年过去,一直在小吴手里的档案成为“死档”。“就算我办理了结婚证,也无法办理准生证,糟糕透了。”小吴说:“打电话咨询公司所在县的人事局档案专员,他们告诉我:因为是‘死档’,这两年的工作我不能算工龄。更重要的是,我想考职称没法考。因为我要考的职称需要3年工龄。而其实我已经工作五年了!”
  小吴想到了“档案激活”,而当他去咨询北京人事代理公司询问费用时,对方虽说具体面谈,但是起步价就要8000元,还上不封顶。“现在不办,以后我也得办,晚办不如早班,早办毕竟工龄能多算!这笔费用,看来是被吃定了,想想都郁闷烦心!”
  在个人博客上,小吴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写了出来,他说,作为一个毕业了5年左右的毕业生,回头去看档案,毫无疑问,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有机会重来,我自己一定会把这“档”子事搞好。
  高校走访
  管理形式各不同 档案遗失麻烦大
  上周,记者专程采访了暨南大学档案馆林馆长和华南师范大学学工处王部长。从两位被采访者处记者获悉:广州各大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各有其方,形式不尽相同。
  据林馆长介绍,暨南大学学生档案由暨南大学档案馆统一管理,档案馆给学生提供长期保管档案的服务。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可以把档案交由档案馆管理,前两年免费,两年后按每年120元/年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相比广州市的人才交流中心200元/年的收费标准,相对比较实惠。
  每年毕业季,暨南大学会有3000份左右的毕业生档案留下来,暨大档案馆会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为学生提供便利。林馆长说:“由于对个人档案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部分学生‘弃档’现象。‘弃档’学生多数为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也有少数出国或者自主创业经商的国内学生。”据林馆长介绍,目前档案管理还保管着70年代的档案。
  由于暨大档案馆永久性的档案管理服务,所以毕业多年后再回校寻找个人档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记者了解到,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暨大学生一直将个人档案留在学校,20多年后,该毕业生要进入体制内工作时,不得不千里迢迢回校找档案,因为没有个人档案,他就无法通过政审。“可见档案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还是很重要的,学生不能忽视自己的档案”。
  据了解,暨大档案馆在管理学生档案方面非常科学,在电脑里输入学生姓名等基本个人信息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档案,提取档案的手续也很简单,一般情况下有某单位的调档函并补交档案管理费即可办理。
  经过一周的走访,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广州各大高校对学生档案的管理方法不尽相同,五花八门。目前只有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学生档案由档案馆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学生档案由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管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档案由各学院分别管理。华南师范大学的档案管理则是: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档案由学生部学生事务管理科管理,本科四年级的毕业生档案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管理;研究生的档案由研究生处管理科进行管理。该校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管理在校生的档案。华南师范大学对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办法是:将学生档案转至生源,由所在地市的人事局或教育局接收。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省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管理,暂缓期满后有就业指导中心将档案转至所在生源地的人事部门或教育部门接受。
  在采访时,记者从王部长那里了解到,尽管该校不给毕业生提供长期档案保管服务,仍有部分学生档案由于某些原因而遗留在了学校,目前遗留在华南师范大学的档案最早的有80年代的毕业生档案,不过这些档案绝大部分是注销的档案。
  “前段时间有位1988届毕业的学生回校查询档案的去向。但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通过查看遗留下来的档案存根等材料,都没有查询到该生的档案去向。据该生描述,如果档案遗失,可能会影响他退休手续的办理。”王部长告诉记者。
  专业解读
  有些材料无法补办 千万不要忽视档案
  据华南师范大学学工处王部长介绍,尽管在毕业期间,学校会给向学生强调个人档案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个人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毕业时对自己的档案去向是漠不关心的,没有及时查看档案的去向。如某些学生的档案寄出去后,本人没有及时跟踪,有单位门卫代为签收,门卫未及时将档案交给人事处,导致档案被搁置甚至遗失,最后只能复印邮局的签收单进行追踪和证明。
  神秘的档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到底有什么用?广州市人事部门一名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档案平时可能大多数人用不着,“但在关键的时候,无论体制内外都一样重要”。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人如果没有档案,即使考上了公务员也几乎任不了职。
  华南师范大学学工处王部长向记者介绍,按目前我国的人事制度管理办法,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都需要使用档案,所以档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档案具有原始性,补办非常麻烦,有些材料根本无法补办。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反正不会进体制内,档案没什么用,对自己档案的去向漠不关心。
  暨南大学档案馆林馆长建议说,现在有些大型外企也会到学校审查拟将录用学生的档案,以此作为诚信考核的参考标准。所以不管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工作,档案作为个人成长的轨迹和证明,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刘云 实习生 刘虹)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你的个人档案都已经安置好了吗?别不把它当回事!
日 08:26 来源:晶报
原标题:你的个人档案都已经安置好了吗?别不把它当回事!
  七月流火,又一批应届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这时,有个问题不容忽视――你的个人档案都已安置好了吗?记者发现,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自己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弃档”现象。近日,记者就个人档案的管理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专职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表示,个人档案非常重要,千万别不把它当回事,不要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悔没保管好。
  没有档案,考上公务员难入职
  有些人认为,自己不会进入体制内,所以个人档案没什么用,对档案的去向漠不关心。然而,按目前我国的人事制度管理办法,个人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有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从事人事工作多年的林先生说,可能大多数人平时用不着个人档案,但在关键的时候,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它都一样重要。例如,假如有人没有档案,那即使考上了公务员,也几乎入不了职。此外,要调户口的话,也涉及到个人档案。
  “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档案在哪里,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应届大学生小刘说。据记者调查,像小刘这样的应届大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普遍对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人才流动的加速和人事管理的改革,个人档案已不再与人们“形影不离”。近年来,“遗弃”个人档案的现象越来越多。“我们这里有十年八年不管自己个人档案的人,一般我们会主动与他们沟通,通知其过来缴费,但有些联系方式不准确的,就无法联系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高新区分部副部长梁毅峰说。
  管理严格,个人不能自行保管
  存放和保管好个人档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据梁毅峰介绍,毕业生档案接收没有专项的文件规定,但应遵循干部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本人自带。“档案转递必须密封并贴封条加盖骑缝章,不得私自拆开查阅。如档案封条破损、被拆封或未加盖骑缝章,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不予接收。”
  哪些机构可以接收和保管应届大学生的个人档案?梁毅峰称,具有人事档案保管权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直接接收应届大学生的个人档案。应届大学生的个人档案,如果已参加工作,在公有制单位工作的可以放在单位;在非公有制公司工作的需要委托人才市场管理,档案管理收费标准为120元/年。如果是升学或继续就学的话,就存到新的学校。如果是暂缓就业,就转到户籍所在的省教委,由其代为保管两年。上述情形以外的,由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收、管理。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并且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如果遗忘,可从毕业院校查起
  个人档案丢了怎么办?梁毅峰称,若个人档案丢失,在今后办理事情时,如需出具以档案为依据的证明材料将无法办理。“档案具有原始性,补办非常麻烦,有些材料根本无法补办。如果是学生档案丢失的话,那可以到原毕业院校补学籍档案材料。”
  若是忘记档案放在哪里的话,要如何查询呢?梁毅峰介绍说,可以从原毕业院校的档案馆开始查起,查询档案转往的单位名称、机要号,或到户籍所在地的省、市、区人才中心以及工作单位查询。
  个人档案材料 分为十类构成
  第一类 履历材料
  第二类 自传材料
  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 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
  第五类 政审材料
  第六类 党团材料
  第七类 奖励材料
  第八类 处分材料
  第九类 工资、任免、出国等材料
  第十类 参考材料
  (晶报民生记者 罗俊杰 实习生 宋佳)
  羊城晚报相关报道
  高校毕业生对个人档案重要性认识不够 遗失麻烦大
暨南大学档案馆内景
  “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 这说的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自己个人档案的态度。
  7月,大学毕业生们正式踏上了工作岗位,这时,有个问题不容忽视――你的档案都已安置好了吗?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部分高校毕业生对个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弃档”现象,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个案分析
  档案自己拿 不慎成死档
  小吴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国有企业,按照国家政策,其户口、档案都调到了其所在的国有企业。后来机缘巧合,小吴从国企辞职后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小吴请原来的同事帮忙处理离职的事情。就在这时,出现了档案问题。“不知怎么回事,档案被同事转寄送到我手里来。”由于北京的人才市场不接非北京户口档案,而把档案存在人事代理公司,自己非常不放心。工作一忙,我也就没有去处理档案存放问题,结果档案就一直放在手上了。”
  两年过去,一直在小吴手里的档案成为“死档”。“就算我办理了结婚证,也无法办理准生证,糟糕透了。”小吴说:“打电话咨询公司所在县的人事局档案专员,他们告诉我:因为是‘死档’,这两年的工作我不能算工龄。更重要的是,我想考职称没法考。因为我要考的职称需要3年工龄。而其实我已经工作五年了!”
  小吴想到了“档案激活”,而当他去咨询北京人事代理公司询问费用时,对方虽说具体面谈,但是起步价就要8000元,还上不封顶。“现在不办,以后我也得办,晚办不如早班,早办毕竟工龄能多算!这笔费用,看来是被吃定了,想想都郁闷烦心!”
  在个人博客上,小吴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写了出来,他说,作为一个毕业了5年左右的毕业生,回头去看档案,毫无疑问,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有机会重来,我自己一定会把这“档”子事搞好。
  高校走访
  管理形式各不同 档案遗失麻烦大
  上周,记者专程采访了暨南大学档案馆林馆长和华南师范大学学工处王部长。从两位被采访者处记者获悉:广州各大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各有其方,形式不尽相同。
  据林馆长介绍,暨南大学学生档案由暨南大学档案馆统一管理,档案馆给学生提供长期保管档案的服务。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可以把档案交由档案馆管理,前两年免费,两年后按每年120元/年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相比广州市的人才交流中心200元/年的收费标准,相对比较实惠。
  每年毕业季,暨南大学会有3000份左右的毕业生档案留下来,暨大档案馆会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为学生提供便利。林馆长说:“由于对个人档案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部分学生‘弃档’现象。‘弃档’学生多数为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也有少数出国或者自主创业经商的国内学生。”据林馆长介绍,目前档案管理还保管着70年代的档案。
  由于暨大档案馆永久性的档案管理服务,所以毕业多年后再回校寻找个人档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记者了解到,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暨大学生一直将个人档案留在学校,20多年后,该毕业生要进入体制内工作时,不得不千里迢迢回校找档案,因为没有个人档案,他就无法通过政审。“可见档案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还是很重要的,学生不能忽视自己的档案”。
  据了解,暨大档案馆在管理学生档案方面非常科学,在电脑里输入学生姓名等基本个人信息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档案,提取档案的手续也很简单,一般情况下有某单位的调档函并补交档案管理费即可办理。
  经过一周的走访,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广州各大高校对学生档案的管理方法不尽相同,五花八门。目前只有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学生档案由档案馆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学生档案由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管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档案由各学院分别管理。华南师范大学的档案管理则是:本科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档案由学生部学生事务管理科管理,本科四年级的毕业生档案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管理;研究生的档案由研究生处管理科进行管理。该校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管理在校生的档案。华南师范大学对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档案的管理办法是:将学生档案转至生源,由所在地市的人事局或教育局接收。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省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管理,暂缓期满后有就业指导中心将档案转至所在生源地的人事部门或教育部门接受。
  在采访时,记者从王部长那里了解到,尽管该校不给毕业生提供长期档案保管服务,仍有部分学生档案由于某些原因而遗留在了学校,目前遗留在华南师范大学的档案最早的有80年代的毕业生档案,不过这些档案绝大部分是注销的档案。
  “前段时间有位1988届毕业的学生回校查询档案的去向。但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通过查看遗留下来的档案存根等材料,都没有查询到该生的档案去向。据该生描述,如果档案遗失,可能会影响他退休手续的办理。”王部长告诉记者。
  专业解读
  有些材料无法补办 千万不要忽视档案
  据华南师范大学学工处王部长介绍,尽管在毕业期间,学校会给向学生强调个人档案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个人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毕业时对自己的档案去向是漠不关心的,没有及时查看档案的去向。如某些学生的档案寄出去后,本人没有及时跟踪,有单位门卫代为签收,门卫未及时将档案交给人事处,导致档案被搁置甚至遗失,最后只能复印邮局的签收单进行追踪和证明。
  神秘的档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到底有什么用?广州市人事部门一名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档案平时可能大多数人用不着,“但在关键的时候,无论体制内外都一样重要”。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人如果没有档案,即使考上了公务员也几乎任不了职。
  华南师范大学学工处王部长向记者介绍,按目前我国的人事制度管理办法,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都需要使用档案,所以档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档案具有原始性,补办非常麻烦,有些材料根本无法补办。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反正不会进体制内,档案没什么用,对自己档案的去向漠不关心。
  暨南大学档案馆林馆长建议说,现在有些大型外企也会到学校审查拟将录用学生的档案,以此作为诚信考核的参考标准。所以不管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工作,档案作为个人成长的轨迹和证明,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刘云 实习生 刘虹)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户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