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需要塑料多少年才能降解发展强大起来

  大家好,我是说书人猴哥,在很久以前啊,我们总能听见这样的话,那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赶英超美,我们要超过那些帝国主义,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特别是美帝,中国人对于这个国家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什么呢,爱的是美国如何民主,法制,多么的自由,充满人权,当然了美国有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上个世纪,很多人都有一个美国淘金梦,都觉得美国遍地黄金,那么我们恨的是什么呢?恨得就是美国太霸道,哪都要插上一脚,还有就是帝国主义嘛,帝国主义都是要迫害我们的,所以我们恨它。而且还有很多关于美国的阴谋论,美国要如何如何,总而言之,爱的人是爱得死去活来,恨的人也是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无论爱恨,我们心中其实还是有一个要超过美国的那种期望,我们被压迫久了,也想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一下,咱也得当一次老大不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确实是突飞猛进,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GDP也是每年都在涨,似乎我们确实有这个实力快赶上美国,甚至超过它了,那么到底我们还要多久呢?多久才能超过美国呢?这个问题,猴哥是回答不了了,但是有人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著名的青年经济学者叶楚华先生,叶楚华先生80后,但是思想相当超前,在网路上也是很有名气,当然是主要是拍砖的比较多,他研究的东西让很多人都觉得可笑,但是他就专门写了这一本书《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很详细的论述了我刚刚提出的那个问题,我读过,觉得很有意思,当然了说得对与不对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但是至少也有了一种新的解读方法  当我们讲要怎么超过美国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美国这个国家它到底有多富?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知道美国的穷人大概是在什么水平,我们就能了解这个国家到底是富还是穷了,书中是用了2003年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就说在当年,美国有3000万所谓的穷人,那么这些穷人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呢?其中有73%的人是有汽车的,这其中又有尽三分之一是拥有两辆或者是更多的;99%有冰箱;75%有洗衣机;73%有电烤箱;97%有彩电,其中又有一半是有多台彩电的;46%的穷人是有自己的房子的,平均价在10万美元左右,同时这些穷人看病是不花钱的,而且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是可以得到美国政府的补贴,向政府申请领取食品券,一人家庭每月是155美元,2人家庭是284美元,3人是408美元,4人是518美元,6人是738美元,7人是816美元,8人是932美元,8人以上每多一人就增加117美元。  而且在美国法定的最低工资在5至15美元之间,而且养老体系十分完善,一般的退休员工拿到的退休金大概是工作时的80%,公务员更高,相当于1.2倍。这就是美国穷人的生活状态
楼主发言:140次 发图:0张 | 更多
  你这个孤陋寡闻的大傻瓜,  中国在六十年代就赶英超美了,  现在应该说,中国还有多久就能冲出银河系,走向全宇宙了
  以上所说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美国发达而宽松的金融行业培育起来的百年不变的国民信贷消费的习惯,这让每个美国人都有了花不完的钱。美国总统布什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就说“每次一个美国家庭搬进了他们自己的房子,美国就变得强大了一点”,所以美国有很多鼓励人们拥有房产的政策,比方说“零首付”,然后也有各种各样总类繁多的贷款形式,甚至有24个月不用还贷款的政策,到后来甚至出现了只要贷款人口头承诺而不需要任何书面文件的贷款。在美国的这种放任的贷款制度下,终于酿成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多人会认为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是不是就此就终结了呢?那么只能说你很傻很天真,这个模式在美国是不会消失的,只要美国稍微调整一下,恢复了元气,那么还是依然会沿用这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就是人家美国发达的基本逻辑,怎么可能消失呢? 可能看到这你晕了,不要晕,继续往下看,这种借贷消费的实质其实是在印钱消费,美国就是用这种印钱消费模式席卷全球的财富,让自己国民过上好日子,这就死个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而已。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年底了,像楼猪这样的五毛冲击发帖量,争取拿奖金过年!
  顺便提醒一下楼猪:发这种帖子,你老母可是要被大伙问候的,请楼猪老母做好准备!!  顺便提醒一下楼猪:发这种帖子,你老母可是要被大伙问候的,请楼猪老母做好准备!!  顺便提醒一下楼猪:发这种帖子,你老母可是要被大伙问候的,请楼猪老母做好准备!!  顺便提醒一下楼猪:发这种帖子,你老母可是要被大伙问候的,请楼猪老母做好准备!!
  肯定要经过大事件。看是动武还是外交。我看交棒没这么容易。推荐你看下推背图。上面可以告诉你时间。信不信由你
  2013年GDP为568845亿元RMB,增长7.7%。  
  我们都说美国很富,这种富可能超出你的想象,但实际上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这种“穷”更加是挑战你的想象,因为美国可以算是世界上欠债最多的一个国家。《中国经济周刊》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在技术层面已经破产”这篇文章称美国总共欠债已经达到了73万亿美元,但是资产仅仅有50万亿美元,当然了他得出这样的数据是有根据的,我们不谈,但是单就73万亿对50万亿的差别,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确实可能已经破产了,但是我们看看美国,不仅没有破产,而且正在引领全球的经济复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欠债数十万亿还不破产呢?你可能会说,欠债的是大爷呀,美国人欠的太多了,所以各国都不敢让他破产,不然钱收不回来呀?这种说法当然是扯淡了,因为如果能让美国破产,其他的那些大国怎么会在乎那一点点债务?有大把的国家想在美国破产后取代美国。事实上,美国破产这样的话题就是个伪命题,压根儿就不该拿出来讨论,因为美国不像其他的国际呀,人家是超级大国呀,你想让他破产,这不是开玩笑吗?别说是欠了73万亿,就算是欠了730万亿你有能怎样?大不了人家赖账了,你难道还想和它动武,打仗?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的不是美国到底要不要破产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为什么美国会欠下这么多的钱,而且在欠下这么多钱的同时还能够这么繁荣,这个问题才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猴哥微信公众号“有聊茶馆”微信号 youliaochaguan,想看到更多好文章,就关注我吧
  债务危机己经发生,赶什么?  
  叶楚华先生认为,要搞清楚上面的问题,首要要弄懂美国的经济模式,那就是作者提到的“印钱消费”模式,对于这个模式,你可能不了解,那么我们简单讲讲  简单的说呢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其实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经济时代,基本上任何一种产品,只要你要多少,就能生产出多少,这不像是在早期的工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不足,很多东西造不出来,那么闲杂缺的是什么呢?缺的就是购买力,消费的不足成了经济的瓶颈,这个说法真是太新鲜了。在这个时候呢,美国就玩了一个把戏,那就是它印刷美元,去购买全世界的产品,解决了全世界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美元其实就是废纸,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是由于美国的综合国力等因素,导致了美元作为了世界结算的货币,这个废纸就变得可以去购买全世界的产品的货币,美元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无限持续的庞氏骗局(关于什么是庞氏骗局猴哥将在后文提到),美元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有无数的人和国家接受他,承认它,有无数的下一家接手,所以它有价值了。在书中作者更提到,在理论上说,美国根本不需要再从事任何的经济生产活动了,只要银行24小时不断的印刷美元然后发给国民,就可以维持全国人民的富裕生活了,并且美国的这种方式不仅不缺德,反而是所有相关方都能获得巨大的利益。这么说你更加是云里雾里了,我们打个小小的比方就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
  没人看么?
  大概需要50年吧  
  已经统治世界了
  我们现在假定世界上就只有三个国家,美国,中国和日本,美国不生产任何的东西,它就靠印钞来购物,美元是国际货币,中国和日本都是严重产能过剩的国家,,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都存在大量的产能无法开工,比方说,中国每年有能力生产15亿双袜子,而国内智能卖掉10亿双,这就意味着有5亿双袜子是产能过剩的,又比方说,日本的小汽车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每年可以生产100万辆,但是日本国内只能消耗79万辆,那么他们就有30万辆的产能过剩。看到着,各位有没有对着这种产能过剩有着无比的惋惜呢?明明是可以生产出这么多东西的,但是仅仅是由于没人买,所以不能生产出来,因为厂家只认用货币表示的利润,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厂家当然是不干的,这个状态能不能改变呢?当然能改变,美国还没有出山了,美国这个时候就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美国手上可是握有世界通用的美元,所以美国可以拿着美元来买中国的东西,中国也能拿美元去买日本的东西,那么这就好办了,美国只要印刷处足够多的美元就行了呀,然后拿着印刷的美元来购买中国的4亿双袜子,再去日本买25万辆车,这样一来,中日的产能过剩就解决了一大部分,然后呢,中国再拿着美国给过来的美元去买5万辆日本车,同样日本也可以把中国剩下的1亿双袜子买了,哇塞,有没有发现,在美国参与进来之后产能过剩解决了,世界多创造了5亿双袜子和30万辆小汽车,是不是相当值得兴奋!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这其中美国其实什么都没干,只是打开印钞机不挺的印美元,美中日三国都获利了!对于美国来说他白白获得了4亿双袜子和25万辆车,而对于中日两国来说他们都获得了美元,美元在这个时候也体现了价值,那就是中日之间可以拿着美元去买互相的货物。其实现实世界的经济和我的比喻其实是一样的,你仔细回想吧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GDP是很高的,但是其实美国的经济是一个空壳经济,我们分析美国的GDP会发现,它的80%都来自于服务业,所以这部分GDP是不产生任何的物质财富的,有一个很流行的段子就是,两个经济学家在地方发现了一堆牛屎,一个经济学家对另一个说,你要是把这堆屎吃下去,我就给你1亿美金,然后那个经济学家毫不犹豫的把屎吃下去了,然后吃屎的经济学家指着旁边的另一堆牛屎说,你要是把他吃下去我就给你1亿美金,我们就互不相欠,刚才那个经济学家毫不犹豫的把屎吃下去了,两个经济学家对自己的老师说了这件事,老师非常兴奋,拍着他们的肩膀说,你们已经为国家贡献了2亿美金的GDP 了!地球上什么物质都没产生,仅仅是吃了两堆牛屎就创造了2亿美金GDP
  其实这和美国的GDP差不多,美国所谓的服务业其实就是装模作样的想方设法的把印钞机印出的美元发到美国人民的手中而已。这与直接印钱然后发给美国人的性质是一样的,这样做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什么时候美国会破产?那就是当其他国家都认识到印钱购物的道理之后,不需要美国的印钱购物了,咱们自己印钱购物了,到这个时候,美国就会一夜之间变成只能维持温饱的国家
  现在有个很热的词叫“中美国”,意思就是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金融关系密不可分。在很多人看来,中美国简直就如童话一般那么美妙,但是没有人思考我们在中美贸易当中究竟是得到了什么?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中美贸易的全过程,美国人用100美元从中国购买货物,美国人得到了货物,我们得到了100美元。然后按照根据法律的规定,中国厂商得到的这100美元必须去商业银行按照汇率换成人民币,然后商业银行再把100美元交给中央银行,换回同样的人民币。那么央行的人民币从哪来呢?当然是印钞机印的,央行每收到一笔外汇,就会按照汇率印刷等额的人民币支付给对方,这样央行就形成了外汇储备,再下一步呢,央行会把很大一部分外汇储备用来购买流动性高,安全性好的金融产品,很显然主要就是美国国债了。兜了一圈,美元又回到了美国人的手中,他们得到了美元又继续借贷给他们的老百姓,老百姓再玩儿命的刷卡购买中国货。如此循环,我们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我们的产品也源源不断的流向了美国。如果我们得到的这个外汇仅仅是维持了这样一个循环的话,那么你会发现,我们其实啥都没得到。其中有一个更为吊诡的事情是,中国范围内的产品每流出一部分,中国境内的人民币就会凭空增加一部分(因为央行要印钱来买外汇),也就是商品减少了我们的钱却增加了,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呢?有一点经济常识的都应该知道,那就是通货膨胀。中国的农民工兄弟拿着低工资,却享受着高物价,而大洋彼岸的美国朋友们,则是美元跑了,货物却增加了,所以人家怎么滥发货币都不会有通货膨胀,因为人家的货币都跑国外去了
  近些年,还有一件事是很热议的,那就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人民币升值是个好事,表示了我国的国力在崛起,当然了,肯定是有这个因素的,但是其实人民币升值有很大程度是美国逼着中国这么干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是和黄金挂钩的,美国承诺任何国家随时都可以用36美元1盎司的比例兑换美国的黄金,但是在越战时期,美国的财政出现了巨额赤字,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动摇了,纷纷拿着本国的美元去换黄金,美国根本没办法应对全世界的挤兑,所以干脆耍赖了,不履行这个承诺了,美元由此爆发了真正的危机。但是我们还得说老美有办法,不久,美国就通过外交手段把他的美元和石油挂上钩了,美元成为了国际石油市场唯一的结算货币。  各位注意了,从此世界经济就开始了一个极度恐怖的时代,那就是美国人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债务经济模式,在全球进行了借钱,印钱购物的时代。首先,美元和黄金脱钩了,所以无论美国怎么印钱也不用担心各国由于对美元的不信任而挤兑美国的黄金;第二,美元与石油的挂钩也确保了美元的地位,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储备大量的美元。这样就使得,美国从此可以不必再进行产品的生产,而只需借钱和印钱来买世界各国的产品就可以了。
  今天到此结束,明天继续
  超过美国?洗洗睡吧  
  首先是印钱,那么印了钱怎么发到美国人的手中呢?那么就是靠服务业,前面我们就已经提到了,美国的服务业站到了GDP的80%,其实这些都是忽悠人的把戏而已,今天你为我开个车门,我给你100美元;明天我再帮你开下厕所门,你再给我100美元;今天我给你女儿教教钢琴,你给我1000美元;明天我再为你提供下法律服务,你再给我1000美元。美国的GDP从实际来讲就是这么回事儿,表面上是GDP,实际上就是为了发钱,通过服务业的变态高工资,把印刷的美元发到全国人民手中去,然后国民拿着这些美元去买外国的产品,实现富足的生活。不要被美国的高GDP给吓到了,实质上美国并没有生产多少的物质财富,其次呢就是借钱,美国人的印钱和发钱的速度很快,但是美国人用钱的速度更快,他们花得不过瘾,所以拼命的办信用卡,拼命的借钱花,这些钱从哪借呢?大部分都是从像中国这样的美元储备大国来借。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本质是美国这种借钱消费模式的危机。美国的疯狂借钱消费模式,快让美国虚脱了,因为绝大部分制造业都被美国赶到了国外去,再这样无休无止,那么美国就会变成一个空壳子。所以,美国需要中场休息一下,休息完了,继续借钱购物
  从危机开始的前一两年,美国就要求人民币升值,危机爆发后,更加急切,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美国政府就是想把握这种印钱、借贷购物的速度,别让美国人一直借钱来买中国货,到最后美国人什么都不会生产了,所以,美国的战略就是要避免这种虚脱的后果,你人民币就暂时的升值一下,让美国人购买中国货更加贵一点,难一点,控制一下他们的速度,把部分的制造业再转回到国内来,等美国喘过气来了,你看着吧,那个时候美国又要逼迫人民币贬值了,因为还要继续让他们的人民过幸福的日子!
  话说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该国政府储蓄率六年之内增加了1倍;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该国的基尼系数0.45;该国100家最大企业有75%是国有的;该国在政治上没有竞争;他对外资非常开放;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十年内农业人口就减少了三分之一,这是哪个国家呢?各位肯定猜出来了,这是中国。我可以说你说的是对的,也可以说你是错的,因为从表面上的数据来看,确实很符合当前的中国,但实际上这描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巴西。不必惊讶,巴西就是一个曾经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国家,保持了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很悲剧,在他即将成为发达国家的行列时,一下就崩溃了,直到今天,巴西任然在发达国家的门前徘徊。  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保持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该国政府非常的强势,牢牢控制着社会;该国实行非常自由的市场经济,同时对外开放;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该国的渔村一下变成了工业化城市;该国的腐败问题常被外界诟病,而权力与资本的结合日益成为问题;该国分配不均的问题不断的恶化;该国学者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是腐败不是问题,腐败甚至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该国银行的烂帐坏账很多,金融体系很不健全……那么这一定是中国了吧?当然不是,这是印尼。  印尼也是一个曾经高速发展的国家,但是,在他即将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时候也轰然倒塌。世界上像这样的国家多得很,事实证明了什么呢?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是很难得。这两百年的经济史就摆在那,真正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有多少呢?放眼全球从二战后至今的60多年,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地区可以成为发达呢?就是给位熟知的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以及不那么为人们熟知的北欧的芬兰、爱尔兰和冰岛三个国家。  像巴西、印尼这样的再通往发达国家的道路上功败垂成的国家数不胜数,这包括了所有的拉美国家,所有的非洲国家(南非除外)。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实在是太难了。
  我们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你很容易发现,世界上从来都只有极少数的国家是先进发达的,穷国和所谓的发展中国家从来都是大多数。如果大家都叫发达国家,那么世界就没有发达国家了。通往发达国家的道路就像高考,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千万不要天真的以为靠着每年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发达国家了。
  @天桥说书人猴哥 还有永远
  要谈中国赶上和超过美国的这件事,就必须先谈怎样成为发达国家的话题,如果你连发达国家都成为不了,超过美国又何从谈起。所以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来和各位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国家才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当代国富国穷的基本逻辑和真相是什么。而要搞清楚这个逻辑,就必须先搞清楚现代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让我们从温总理经常挂在嘴边的信心二字谈起吧。  2009年春节期间温总理出访欧洲是定位为“信心之旅”;往前推,1月9日到11日温总理在江苏考察工作,每到一个企业提的最多的也是“信心”两个字;日,温总理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举行座谈时提出在危机中著名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是温总理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也是他每日的所思所想。  由于温总理在如此多的场合反复强调信心与经济复苏的关系,不妨称之为“信心经济学”。面对危机,为什么不先强调客观方面的努力,而是首先反复强调信心?这是因为,现代经济已经是心灵的经济,“看不见的心”已经和“看不见的手”一样成为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了操控现代经济的力量。  确切地说,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仍然在发挥作用,但是更隐蔽地,看不见的心却在操控着看不见的手,是最深层的决定性力量。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看不见的心,就是指直接作用于经济运行的心灵力量,并且这种心灵力量直接外化为经济运行的特定规律,它是无数微观市场主体心灵的合力。  在工业化完成之前,经济规律的心灵规律并不明显。在工业化完成之后,一方面,由于生产的发达普罗大众在满足温饱之后仍有大量剩余财富用于追求更高的精神满足,这种精神需求催生各种响应产业的发达,比如影视娱乐产业、各类文化产业,这些满足精神需求的产业除了遵循市场价格和供求规律外,还直接由大众心灵规律操控;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本虚拟经济直接受作用于大众的心灵,成为一种独具心灵规律的现代经济。现代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区别就在于以“看不见的心”来替代“看不见的手”,探讨金融的心灵规律。
  具体地说,看不见的心在三个层面操控整个经济,第一个层面是虚拟经济层面,即金融证券市场,看不见的心直接决定市场走向。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的确是由看不见的心决定的,经济学界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长期来看找不到股市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例如,熊市和牛市的区别,既不是股指的高低、也不是市盈率的高低,更不是股票价格的涨与跌,区别熊市和牛市的关键其实是投资者的投资心态:不妨回顾一下07年“5.30”以前的中国股市以及“5.30”以后沪指冲击6000点大关时的中国股市,只要股指敢跌,就有人敢买,这就是牛市。再看看沪指6124点见顶以后的中国股市,每一波上升或反弹,就有人想卖、想解套、想割肉,这就是熊市。所有技术指标只不过是股票投资者心理状态的集中反映罢了。  第二个层面是宏观经济走势,看不见的心直接决定宏观经济走势,在经济萧条开始后,经济萧条引发信心丧失,信心丧失导致投资、消费萎缩,这进一步加速经济萧条,这样无限恶性循环下去,就是一场灾难。所以调控经济,首先要从心灵出发,把这个恶性循环的第一个链条打破,它就没法进行下去,经济就会止跌回升。温总理的信心到底为何物?我想它就是这种打破恶性循环链条的力量,一种使经济反弹的心灵力量。在危机中,看不见的心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决定作用是首要的,经济转好,首先要有信心,有信心开足了马力,创造一个新的复苏的起点,才会有经后的持续经济回升,可以说,什么时候信心恢复了,什么时候宏观经济就开始从新腾飞。信心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才是客观的努力。  第三个层面是纯粹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经济领域,这些领域的运行规律完全由社会心灵决定。比如明星娱乐经济,炫耀性经济,“意识形态经济”(欲知其含义,请到网上搜索本人的《愤青是个大市场》一文),品牌虚拟经济,这些经济的规律既要遵循传统的市场规律,同时更要受到心灵的牵引。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心灵经济,已经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既细致入微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呈现在各个领域的微观经济中,又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事实上,整个现代经济已经是一种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这样一种经济时代的国富国穷的逻辑需要我们重新去把握,这种逻辑已经不同于工业化早期的国富国穷逻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已经可以付之一炬。
  @伟哥的输 25楼
23:03:37  @天桥说书人猴哥
还有永远  -----------------------------  这倒未必
  我还需要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给大家:庞氏骗局。相信对这个词有所了解的读者已经反应过来了,我前面提到的张三养狸猫的例子其实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至于胸无点墨的张三是天才自创还是“学习了”理论加以运用,就不得而知了。  什么叫做庞氏骗局呢?它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的意大利人,他1903年移民到美国,干过包括油漆工在内的各种工作,但他却一心想发大财。他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1919年的某一天他忽然灵感浮现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来到波士顿向大众兜售。  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庞齐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齐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齐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齐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齐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齐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情人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  当然,作为张三的祖师爷,旁齐也享受了和张三一样的悲惨结局——这是必然的结果,你要想旁氏骗局不破灭,只能是下线可以发展到无限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1920年8月这个游戏就玩到了终点,庞齐破产了。庞齐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甚至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可惜没能得逞。1949年,庞齐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齐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写的很好,无脑喷子真多。中国想成为发达国家。难难难啊  
  @唐笙珑 31楼
23:20:03  写的很好,无脑喷子真多。中国想成为发达国家。难难难啊  -----------------------------  很多人根本是不会仔细看帖子的,没看完就开喷
  楼上有人光看个标题就开喷了
  @avgust 34楼
23:32:01  楼上有人光看个标题就开喷了  -----------------------------  是的,很多人都是,自以为自己啥都懂,每天只知道喷,毫无目的的喷
  花800年 看能不能实现人家类似的制度  这个恐怖很难
试想一群猪能搞出什么  假如实现了,再花200年 看能不能科技进步  引用网易名言:猪一样的民族,猪一样的命运
  @一巴掌打死8个 36楼
17:11:24  花800年 看能不能实现人家类似的制度  这个恐怖很难
试想一群猪能搞出什么  假如实现了,再花200年 看能不能科技进步  引用网易名言:猪一样的民族,猪一样的命运  -----------------------------  猪一样的民族?难道你不是这个民族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才能成为发达国家呢?首先要是一个金融发达的国家,一说起金融,肯定大家平时听得也不少,但是可能很多人可能对一些金融词汇不是理解得那么清楚,比方说外汇呀,股市呀,银行呀,这些东西的本质可能你们都不是很清楚。在谈为什么金融那么重要之前,我先为大家清楚解释一下这些词汇的本质  首先我们说外汇,外汇的问题涉及到中美经济的许多核心,中国2.4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过程、政府对其的使用方式都隐含了“中美国”的运作本质。中国要想超越美国,必须在外汇储备和汇率问题上有新的战略。  那么什么是外汇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老王家里面有15口人,老王家住的院子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大院的里面只能流通人民币,要是出了大院,都只能用美元购物,那么为了要在院子外面去买东西,老王家就必须得储备美元--每个人要想出院子买东西,首先就得把自己手上的人民币换成美元,王家有个规定,那就是680远人民币可以换100美元。王家大女儿要去院子外面卖菜,坐车来回各需要10美元,所以她就得拿68元人民币去老王那换10美元打车,最后她卖了110美元的菜,坐车回家用了10美元,这时还剩100美元回到院子里面,在院子里面美元是不能用的呀,所以她就得把100美元拿到老王那,老王就印刷680元的人民币给她。这样,老王家的GDP就增加了680-68=612元人民币,同时,老王的手里就增加了100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有什么用呢?当然是有用的,老王的孙子想去院子外吃个麦当劳神马的,就得先把自己的人民币换成美元呀,所以老王就得拿出外汇储备。
  看了这个例子,相信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外汇了,说得再简单一点,外汇就是用来买国外产品的货币。通常大家对外汇有两个十分明显的误解。第一:外汇在不断的贬值。这种误解是最普遍的,因为美元一直都在相对人民币贬值,而外汇储备又主要储备的美元,所以外汇贬值看起来时理所应当的!这当然是错的,外汇是用来购买国外产品的储备,它代表的财富已经印成人民币发给国人了,所以自然是不能根据他能交换多少人民币来评判它是否贬值。我们用外汇是用来买国外商品的,所以只要美元在国外的购买力不变,外汇就不会升值或者贬值
  睡觉,明天接着更
  回复第1楼(作者:@真的想起来了 于
17:53)  你这个孤陋寡闻的大傻瓜,  中国在六十年代就赶英超美了,  现在应该说,中国还有多久就能冲出……  ==========  
  那么第二个误解时什么呢?那就是有人提出,现在我们国家储备了这么多的外汇,那么我们干脆把外汇发给公民,让公民去消费,然后刺激内需。这个说法显然也是不对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外汇所代表的的财富已经印刷成人民币发给群众了,所以,你把外汇发给老百姓,老百姓还是要到银行去换成人民币才能消费,这个央行直接印钱发给百姓是一个道理,这个时候钱增加了,但是东西没增加,带来的只能是通货膨胀。任何人在国内的购买能力都没有增加,所以显然,内需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如果民众拿着钱去购买外国产品呢?这就直接让外国商品取代了内部消费,内需同样是没有增加的
  说完外汇,我们来说股市,身边周围很多人都在炒股,那么股市这玩意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些虚拟的东西,怎么就有价值呢?同样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张三,这个张三其他的本事没有,但是就是能忽悠,1998年,张三只身跑到了东北的某个中等城市,装起了投资商去跟政府谈要办个养殖场的事情。也不知他是怎么忽悠的,政府竟然是同意了,还给他贷款把养殖场给开办起来了,那么张三到底是养什么呢?养狸猫,张三声称他们团队培育的狸猫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只要是进行养殖,那么销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最诱人的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公司负责收购全部的狸猫,这东西一买就要买一公一母进行配对,公司呢负责原件收购产出来的狸猫仔。对于狸猫来说,一年一对可以生育四只幼崽,摆明了就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嘛。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这种事情是不相信的,张三就先跟你签订合同,保证是全部回收,这时候一小部分人将信将疑就跟张三签订了合同,几个月后张三果然是回收了幼崽,这部分人尝到甜头了呀,当然是要扩大养殖范围,甚至是呼朋唤友一起来养狸猫,这个雪球是越滚越大,到了1999年,这个城市已经有近千户的人都在饲养狸猫。
  自己顶一个
  不知道看到这,各位看客老爷有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张三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相信大家是看出来了的,没错,张三回收的小狸猫其实都卖给了下一波养殖者,而全然不是卖给了什么制药厂。自己要下一波的饲养者大大超过了前一波,这个雪球就可以一直滚下去,那么什么时候到尽头呢?那就是再也没有人来接盘的时候,这个事情就进行不下去了。到了2000年底,张三已经拥有了上千万的财产。就在这一年,由于张三的养殖业带动了全市的经济发展,他顺利当选了人大代表,这下可好,更加坚信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这样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张三的养殖狸猫的行业。2001年底,张三的收入已经有上亿元了,这个时候,张三估计养殖户的数目差不多到了这个城市的极限了,他携款潜逃了。当然最后张三被抓进了班房。我们可以继续续写这个故事,那就是张三一直扩张自己的这个养殖业,以至于有一波接一波的接盘者,然后生意逐渐扩大到了全国,这时候他的养殖业其实就相当于了股市。
  股市的原理和张三的养殖业本质上是一样的,正是由于不断的有接盘的人,所以这个市场才具有了价值,如果接盘者突然没有了,那么这场游戏也就到了结束的时候。
  看那么多官二代移民的就知道…起码下辈子超不过…不然哪个当官的傻逼?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有一个潮流,那就是办贵族学校,最开始从广东等沿海地区开始,最后发展到全国各大城市。故事的主人公暂时化名李四,李四也是一个大忽悠,但是很有智慧,很快他就看透了办贵族学校的奥秘所在,于是他准备自己办个贵族学校赚钱,可是他啥都没有呀,这要怎么办?于是李四来到了北京,一到北京他就租了一辆奥迪直接跑到了景山中学找到当时的校长,商量合作办学的事情。校长一看,此人器宇轩昂,又有豪车,当即就答应了下来,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合同。这时有了景山中学的办学合同,李四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投资人,愿意出资200万办学,接着李四又忽悠下一个投资者说我有200万外加景山中学的联合办学合同,咱们一起办学赚钱,就这样他忽悠了上千万的投资,最后他拿着钱就忽悠政府给地,很快学校就建成了。
  然后开始招生吧,他的学校只有高中部,招生简章这样写,每年收费50万,学满三年全额退还,那就是说不考虑利息,相当于免费读三年高中呀,所以学生很快也找到了。并且李四手上有上千万的投资,有景山中学联合办学的合同,有政府的地,这是极为靠谱呀。所以学校很快建成,而且设施豪华,绝对称得上是一所贵族中学。接下来,李四就玩了一个很简单的把戏:那就是每年都把新生的学费退给高三毕业的学生,那么只要每年都能招到新生,那么李四的手中就永远握着两届学生的学费,那可是上亿的资金呀。
  李四的学校和现代银行的原理是一样的,银行把新存的钱用来支付老客户取走的钱,那么手中握着的钱就可以发放贷款赚利息了。
  通过上面的三个例子,我们对金融应该是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金融就是虚的,空的,它的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本身也不直接的创造价值,它就是一种接棒的游戏,由于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在接棒进行的过程中它才会表现出来。再者,凡是金融泡沫必然就会有破灭的一天,因为他是虚空的,是靠接棒者在维持的一个虚假的市场价格,我们用脚后跟都能想到,接棒者是不可能无限多的。最重要的是,金融可以让一个国家不劳而获。道理很简单,一方面,金融是虚的,不用任何的生产劳动,只需要创造一个合理的接棒的规则就可以了;另一个方面,金融可以拥有无限膨胀的价格,一旦金融跨出了国界,那么它就可以交换其他国家实实在在的财富。
  要想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光靠金融的强大是不够的。还有第二个因素,那就是心灵经济的作用。什么叫心灵经济呢?那就是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经济形式,比方说什么电影呀,唱片呀这些娱乐业。电视剧《走向共和》里面有一个这样的情节,说是清朝末年袁世凯在天津搞新政办洋务,也就是引进当时国外的各种近代工业和新鲜玩意儿,其中就包括电影。洋务搞得差不多的时候袁世凯就请慈禧太后来天津视察,老佛爷很给面子,说来就来了。袁世凯安排人把老佛爷视察进行全程录像,制作成电影胶片,然后请老佛爷进入电影院进行观看。这可是慈禧第一次看电影啊,而且第一次看的电影就是她自己当主角的电影,别提有多震惊和兴奋。不过兴奋之余,慈禧却对袁世凯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她说:“这东西好是好,可终究是个画饼啊,画饼可不能充饥啊,还是搞点实际的东西吧。”(大意,不一定是原台词)  显然,好莱坞的导演和明星们是不会同意慈禧太后的观点的,因为他们天天都在画饼充饥,他们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用来买武大郎的烧饼的话可以绕地球好几圈。什么情况下画饼可以充饥?那就是画饼也能忽悠别人来买单的情况下,你的画饼可以换来无数的真饼。好莱坞电影不就是这样吗,他可以无限复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全球范围内席卷财富。
  看看最近在中国热映的电影《阿凡达》的业绩吧。《阿凡达》在中国稳坐票房冠军,中国成为《阿凡达》最大的海外市场,累计票房为1.76亿美元(约合12亿人民币)。而在北美累计票房更是达到了7.069亿美元,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北美票房突破7亿美元的影片。而《阿凡达》的全球累计票房达到24.81亿美元。(以上数据截止日)  24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呢?你可知道重型航母(排水量60000吨以上)的航母造价35亿美金左右,组建编队(4艘护卫舰4个驱逐舰2个反潜,1-2个潜艇)共35亿美金左右,舰载机,需要35亿美金左右,共100亿左右,也就是说推出四部《阿凡达》这样的电影,就可以建造重型航母战斗群;中型航母(吨)航母造价15亿美金左右,编队15亿美金左右,舰载机15亿左右,共50亿左右,两部《阿凡达》搞定;而轻型航母(30000吨以内)航母造价5亿美金左右、编队7亿美金左右、舰载机5亿左右,共20亿左右。可见一部《阿凡达》的收入就可以造一个轻型航母战斗群。
  《阿凡达》一片导演十多年前的另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同样是创造了十八亿三千五百三十万美元的票房神话。  这就是现代娱乐业的威力,面对这样的事实,你能说明星娱乐业不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吗?有数据显示,娱乐业的每年出口额多年来一直占据了美国每年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之高!
  明星娱乐业无疑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你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它实行的是市场经济,那么就一定有这种经济形式的繁荣存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可以说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娱乐产业的,那时候大家都崇拜毛主席,而不是崇拜明星,那时候只有革命电影,只有样板戏。改革之后,在港台明星娱乐业迅速进入中国大陆,一夜之间催生了大陆规模庞大的明星娱乐业,影视歌全面发展,从一开始只有港台明星和相关娱乐产品,到今天的大陆自产的多如牛毛的本土明星和产品,其发展不可谓不波澜壮阔。  对于这种现代经济形式,我们应该怎么看待?首先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无论你喜欢与否,它都已经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会一直存在和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繁荣,而不可能衰败和消亡。因为,人们普遍满足温饱的时代,多余财富只能用来满足的精神需求,影视娱乐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无可取代。
  其次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娱乐业对于当代世界各国国富国穷的意义是什么,它对于一个富国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力争成为发达国家的落后国家又有什么意义。这是本书关注这种经济形式的落脚点。  我要告诉各位,娱乐业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不在于娱乐了大众,更不在于催生了一批大大小小的富翁明星和导演,它的真正意义只能在体现国与国的经济交往中。  这是因为,娱乐业其实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和财富,相反它是在耗费巨额的物质财富。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好莱坞拍一部电影假定花费1亿美元,然后在全球上映票房收入20亿美元,从GDP核算的角度美国会增加19亿美元。那么,世界果真会因为这一部电影而增加了19亿的财富吗?显然是扯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没有任何增加,而是拍电影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在观看电影之后转移了20亿给美国,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其实是蒸发了1亿美元,也就是好莱坞拍电影耗费的一亿财富,拍电影炸毁的各种道具(汽车、飞机)等等是世界范围内财富的损失。
  可见,娱乐业的所谓产值是通过转移别的产业的价值而来的,它本身毫无价值,相反还摧毁了大量财富。这也就是说,假如娱乐业圈定在一国之内折腾的话,这一行业的带来的总的效果就是一部分财富从大家手中转移到了明星和导演,社会的总财富没有任何变化,同时,这一国境内的物质财富要因为拍片子而损耗一定的数量。所以,娱乐业如果不能走出国门,它对一国而言就是一种内耗,带来的是一国财富的净损失。  中国大陆的娱乐业基本上就属于自己瞎折腾的类型,被周边的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全面包围,毫无招架之力。这样的娱乐业是国家的祸害。  娱乐业只有走出国门,用电影、音乐、明星品牌等娱乐产品去席卷别国的财富,它才具有价值。因为,尽管拍一部电影在全球上映带来的是全球范围内财富的净损耗,但是对于拍这部电影的那个国家而言,它却是获利巨大的:它拍片子耗费的资源远远少于得到的票房收入。
  所以,明星娱乐业对于当代国家富强的含义就是,它必须成为席卷别国财富的工具,如果不行,则至少要能抵挡别国的娱乐业入侵。这个逻辑我在后文还有诸多论述,暂且打住。  三、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现代经济:它渗透到了每一件产品、每一个产业  写到这里,我要来总结一番了。说这么多,无非是要告诉各位一件事情:我们所处的已经是一个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经济是主导,是龙头,它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与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成正比,越是发达的国家,它的经济就越是精神的。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中国古人不就说了吗:饱暖思淫欲、衣食足而知廉耻,仓禀盛而知礼节。温饱之后,就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我们还可以搬出需求层次理论来论证它。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4)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以下7个层次: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归属和爱的需求。4、尊重的需求。5、认知的需求。6审美的需求。7、自我实现的需求。  可见人的生理需求属于最低级需求。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层次的需求的产生都必须建立在比他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例如,一个人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那他就不可能去追求审美的享受。
  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这七个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去追求的,从经济角度看,这种追求的限制条件就是人的收入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多,人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首先是满足生理的需求,解决了温饱,衣食无忧,才有了求知欲、审美欲,才会去追求尊严,进行炫耀性消费。对一个个人来说,他的收入越高,在他的所有消费中,精神层面的消费的比重就越大;同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越是富裕的国家,他的精神层面的产业就比重越大,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满足精神需求的产业,我们知道它在发达国家的比重都在70%以上,在美国更是高达80%。
  人类经济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是工业化的实现,工业化的完成和生产力的大规模提高,导致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工业化国家中的任何一个人,他通过工作之后所获得的收入,在满足衣食温饱之后都有大量的结余,这些结余最终都成为追求精神满足的消费需求。换言之,这样的时代是一个大众化的追求精神满足的经济时代了,正是因此,心灵经济才会形成庞大规模,才会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也才有了从关系国家富强的角度研究它的价值。  须知,在工业化以前的时代,任何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的人一生的劳动成果,紧紧足以养家糊口而已,炫耀性消费和其它类型的精神消费是极少数的有闲阶级的专利。这个阶段的心灵经济显然没有成为一国经济的主导,也不会与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有着密切而重要的关联。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就已经进入到衣食无忧、普罗大众追求精神满足为主的经济形态,而中国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朝那样的形态发展,中国的这种变化,主要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在这三十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心灵经济形态从无到有,直至遍地开花,无孔不入。影视娱乐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宠物经济,炫耀性经济,金融投机业乃至赌博业等等等等,都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并且其比重日益增大,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些方面的支出也日益增加。
  在当今世界和中国之中,不仅这些纯粹的满足精神需求的经济形态不断发展,而且这种层面的经济也几乎渗透到了许许多多的那些本来不属于精神层面的产品和行业之中,你可以发现,今天的每一个产业、每一件产品都或多或少的汇聚了某种精神成分。比如,任何一种产品都要讲究包装,你买了它至少别让它丢了你的面子,别让人看着砢碜。  所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精神经济的时代,是一个走进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时代,在这种新的经济时代中,我们必须从心出发探讨国富国穷的当代国富论。
  我们怎么成为发达国家:当代世界国富国穷之真相  现在各位各位终于清楚地知道我们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面对的当代经济在实质上与一百年前是多么的不同,在这样一个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时代,国富国穷的逻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亚当斯密《国富论》只能造就当代穷国,要在今天走向富国行列,我们需要新的“国富论”。  三、当代国富论:升级版的国际剥削  不知各位是否熟悉这句话,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我要告诉各位我们的祖先真是充满了经济学智慧啊,这句流传下来的话道出了亘古不变的经济原理:“剥削”是发财的唯一通道。请各位首先注意,我这里用到这个词并不是要回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去,我这个和他的那一套没什么大的关系,我是做纯粹的、客观的经济分析,不带任何意识形态色彩。  一个人怎样才能发财,变得富裕,很简单,就是他付出了很少,回报却高的惊人,这就叫做发财。如果一个人靠劳动一分力一分钱,他顶多就能养活自己而已,要发财,必须想办法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无偿地拿过来,至于怎么拿,方法多得是。比如,你可以掌握暴力,这样就可以直接抢,当了皇帝收税,天子子民都为你干活;你可以靠骗,布下一个大骗局,让数量众多的人自愿把钱掏出来给你,积少成多,你就发财了,比如前面说到的庞氏骗局;你还可以用钱生钱,古代只能是放高利贷、经商,囤积居奇,现代的话你可以是碰运气炒股或者有过硬的关系靠消息炒股,当然还有其他金融方式;当然,现代很多产品都“金融化”,比如房子,你可以去投机房产,一年翻一番,你就把别人的财富转移到你那里了。
  中国超越美国,至少还需要200年!如果美国也还在飞速发展的话,也许还得更长时间!
  这所有的发财方式,都是靠着剥削二字,也就是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不论你用什么坑蒙拐骗、投机倒把的方式,发财了就是本事。人都是一颗脑袋两只胳膊两条腿,单单靠自己真的不可能直接创造出什么可以发财的财富。你质疑说,比尔盖茨不就是靠自己成为了世界首富吗?是的,他是靠自己的专利,但请听明白我的话,我是说人不可能直接创造可以达到发财级别的财富,比尔盖茨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当然不是他直接创造了财富,恰恰是他通过他的首创专利产品作为“剥削”工具,让无数人为他创造了财富而已。
  明白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上升到国家层面理解国富国穷的真相相当重要,对于个人成立的某些命题,放之于国家之间也照样成立。我可以先告诉各位答案: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是靠着“剥削”别国而富强的,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是通过各种设计精巧的中介物来让穷国人民为他们劳动、为他们创造天量的财富的。这就是当代国际剥削(再次强调,我不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谈这个问题)。  直观地说,100年,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是,他们用高生产效率的工业产品来交换落后国家的农产品、原料,所以他们富足;今天,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区别是,他们用高附加值的“心灵产品”来交换我们的“物质产品”,所以他们持续繁荣。  深层次地说,100年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少数几个率先工业化的国家,他们生产高生产效率的工业品,这种工业品对于大多数的国家而言都是稀缺的,他们有定价权,因为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垄断性。他们用这种具有定价权、垄断性的产品卖到全世界,交换数量众多的穷国的、到处都是的农产品和原料,这就是原始版的国际剥削。一百年前的西方国家正是靠着这种国际剥削,而发家致富,席卷全球财富。一句话,他们用垄断性的产品交换别人的竞争性产品,这就是最初的国际剥削的含义。
  @清岚美涧 63楼
23:11:42  中国超越美国,至少还需要200年!如果美国也还在飞速发展的话,也许还得更长时间!  -----------------------------  了解了本质,也许可以一夜之间就办到
  我为什么把这种市场交易成为剥削呢?很简单,在这种交易中,西方人用很少的劳动量,交换了世界穷国们的数倍、乃是数十倍、数百倍的劳动量。这种交换的基础就在于少数几个工业国对于工业品的垄断性,我有的你们没有,你们有的到处都是,所以我可以漫天要价,交换你的“下贱”劳动产品。  100年后的今天,各国都有了工业体系,都有了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产品,那么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国际剥削就无以为继了,怎么办,如果这样下去,其他国家很快就赶上了发达国家,而如果发达国家不能使得别国的人民为他们白白付出巨量的劳动,他们是不会再保持富裕的:我说过了,一个单个的人单靠自己的劳动不可能直接创造可以发财的财富,一个国家单靠自己的国民也不可能直接创造可以达到富足的水准的物质财富。  不用担心,当今的发达国家早就发明了一套新的剥削方法,那就是升级版的国际剥削,那就是用发达的心灵的经济去比对你的实实在在的经济,用“虚”来交换你的“实”。 好,你们这些傻瓜国家不是说你们也有工业品了吗,那么,我告诉你,我这个工业品表面上看起来是和你的一样的,但是实际上要比你的高贵一百倍,因为我的是国际名牌。
  @天桥说书人猴哥
22:30:14  我们现在假定世界上就只有三个国家,美国,中国和日本,美国不生产任何的东西,它就靠印钞来购物,美元是国际货币,中国和日本都是严重产能过剩的国家,,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都存在大量的产能无法开工,比方说,中国每年有能力生产15亿双袜子,而国内智能卖掉10亿双,这就意味着有5亿双袜子是产能过剩的,又比方说,日本的小汽车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每年可以生产100万辆,但是日本国内只能消耗79万辆,那么他们就有30万辆的产能过剩。看到着,各位有没有对着这种产能过剩有着无比的惋惜呢?明明是可以生产出这么多东西的,但是仅仅是由于没人买,所以不能生产出来,因为厂家只认用货币表示的利润,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厂家当然是不干的,这个状态能不能改变呢?当然能改变,美国还没有出山了,美国这个时候就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美国手上可是握有世界通用的美元,所以美国可以拿着美元来买中国的东西,中国也能拿美元去买日本的东西,那么这就好办了,美国只要印刷处足够多的美元就行了呀,然后拿着印刷的美元来购买中国的4亿双袜子,再去日本买25万辆车,这样一来,中日的产能过剩就解决了一大部分,然后呢,中国再拿着美国给过来的美元去买5万辆日本车,同样日本也可以把中国剩下的1亿双袜子买了,哇塞,有没有发现,在美国参与进来之后产能过剩解决了,世界多创造了5亿双袜子和30万辆小汽车,是不是相当值得兴奋!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这其中美国其实什么都没干,只是打开印钞机不挺的印美元,美中日三国都获利了!对于美国来说他白白获得了4亿双袜子和25万辆车,而对于中日两国来说他们都获得了美元,美元在这个时候也体现了价值,那就是中日之间可以拿着美元去买互相的货物。其实现实世界的经济和我的比喻其实是一样的,你仔细回想吧  —————————————————  没考虑过汇率,这是刻舟求剑,这世界要是靠印票子就能发达,美国人也不会发展高科技和军事了,不出力不费脑子就有钱赚,傻子才费力干活,费脑子发明新鲜玩意儿。  
  中国和朝鲜比谁命长还差不多  
  听说人民币都向月球发行了,就等领导一句话便可统一全球  
  猴哥回来了,猴哥继续更新
  在前面,我们讲到了当今帝国主义的一套新的剥削方法,这种方法的剥削效果远远比枪炮压迫来得更加的凶猛
  前面我们说到了国际名牌这个东西,当有了国际名牌这个东西之后可不得了了,我的这个东东以一当百,你得拿一百个看起来同样的产品来和我这个产品换才行。我们这些傻瓜国家们被他们忽悠得晕头转向,觉得这很有道理啊,马上成交。这就是每天每时发生着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  各位看明白了吧,当今发达国家只须玩弄一个概念,可以使得他们的劳动交换我们百倍的劳动,这样的交换之下,他们能不物质极大丰富吗?而我们又如何能不处于“勤劳而不富裕”的状态。  事实上,当代发达国家远不止玩这种贴标签的游戏,贴标签他们还需要把物质产品生产出来,更绝的是,干脆连物质产品都不用生产,直接拿虚拟的东西来卖给你,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金融产品、娱乐产品等等等等。虚拟的东西作为国际剥削的工具而言具有更加强大的威力,因为它往往可以无限复制,并且复制起来不需要什么成本和重复的劳动,你比如好莱坞大片吧,自从一部片子拍完录制在胶片中,美国人付出的劳动基本上就结束了,那只不过是数量很少的几个演员付出的个把月的劳动而已,然后这个胶片可以无限复制,全球公映,席卷全球财富;公映完了,还可以全球发行影碟,也是无限复制。金融产品则更虚,复制电影还需要胶片或者光盘,金融产品只需要几个电子符号就行了。  他们这些虚的产品,都只需消耗极少的劳动,但是他们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呢,则是相当的高,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票房动辄数十亿美元,各位千万不用傻傻地以为好莱坞创造了这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其实只不过是用电影这种工具让世界人民的财富转移到他们手中而已。从实质上说,是他们通过电影这种把戏,实现了极少的劳动交换我们成百上千倍的劳动的真略目标。
  以上是我们谈论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发达国家,那么我们现在了解了发达国家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操作的之后,那么我们要想成为发达国家,甚至超过美国是不是就很有可能呢?是不是就很简单呢?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在这个部分我将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中国超过美国到底是难在哪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怎么样才算是真正赶上了美国,现在有太多的人从GDP的指标去预言中国超越美国,正如我在开篇中所言,GDP超过美国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要说真正有一定价值的是人均GDP超越美国。  中国的总体GDP超过美国基本上已经没什么悬念,最悲观的估计也不超过二十年,就会成为现实,这个学过初中算术的人都能算出来。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而这一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约为6.83,那么换算成美元,去年的GDP约为4.91万美元。而美国2009年GDP是14.33 万亿美元。我们可以最保守地假定今后中国每年的增长率都是百分之八。至于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也可以根据它最近十年来的增长率做一个估计:  %  %  %  %  %  %  %  %  %  %  %  根据这些数据,不妨假定美国经后每年增长率为2%,那么很容易算出来大概二十年中国就会超过美国。当然这是很保守的估计,一方面中国基本上每年的增长率都是超过百分之八的,而美国则经常是低于百分之二。  截止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新预测是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在日发布的,他们预测中国只需要十年也就是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它还预测,到2030年全球十大经济体排名将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照2008年的数据统计,目前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为: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  普华永道宏观经济部门负责人约翰?霍克斯沃思说:“按照预测,中国可能最早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到2030年很可能将继续领先美国。”到2030年,中国、美国、欧盟和印度占全球GDP的比例将分别为19%、16%、15%和9%;而2010年的比例为13%、20%、21%和5%。
  如果非要我说,我就说是一万年!
  @累得不轻 76楼
22:59:50  如果非要我说,我就说是一万年!  -----------------------------  敢问兄台是如何推断的
  事情已经很清楚,中国在一二十年内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已经基本没什么悬念。当然,这离我所谓的中国赶上美国的概念还差了很远,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赶上美国,绝非是指GDP总量超过了美国。  那么,中国怎样才算是真正赶上了美国呢?必须是中国学会了美国(也是当代所有发达国家的逻辑)富强的逻辑,并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做了,并且取得了和美国相当的成就,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中国真正赶上了美国。具体来讲,要实现以下几点:  首先在硬指标上,中国的人均GDP必须达到与美国的相匹敌水平,这是从经济上赶上了美国的最基本的指标。总量无意义,只有人均才象征着每个国民的富裕程度,才与国民的富足程度直接挂钩。美国目前的人均GDP是四万美元左右,中国是接近4000美元,相差还相当悬殊。所谓人均GDP与美国相匹敌,不一定是说中国也要达到4万美元,中国人口太多了,是美国的四倍多,中国的人均年GDP能达到美国的一半,就相当不容易了。
  其次,中国的虚的产业或者说软实力必须能够与美国抗衡。也就是说,中国的品牌就是世界品牌,世界各地都以拥有中国货为荣;中国电影风行全球;中国文化成为了世界主流文化之一;中国的金融在世界上占据首要位置之一,人民币必须成为国际货币;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中国赶上美国,就意味着中国也能和今天的美国一样,依靠品牌和专利技术在全世界收“租金”,可以不事生产而生活富足;可以像今天的美国一样,让国民享有印钱购物的红利;可以像今天的美国一样,通过金融把世界的财富都集中到本国来;可以像今天的美国一样,一部电影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就够打造一艘航空母舰。  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发达国家一定是要让别国人民为他们生产劳动的,而他们的国民则大部分从事清闲、低强度的行业,同时还能过着物质极为富足的生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都是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所谓的第三产业,就是装模作样的把戏,今天我为你服务,明天你为我服务,工资还要开到老高。你上卫生间,我给你开个门,小费的收入要抵得上一个发展中国家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才行,这就是发达国家。
  中国真正赶上了美国,就必须到了这种地步。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虚的产业,让国民都可以优哉游哉地过日子,把大多数的人民从物质生产劳动上解脱出来,让他们都去互相“服务”,并且拿到高工资。我们的物质产品从何来,很简单,和美国一样,用虚的东西去全世界忽悠而来。  我这样说绝不是调侃,而是相当地认真告诉各位事实。世界上绝不存在这样的发达国家,即他们的物质产品都是自己生产,靠自己国民的劳动而实现物质极大丰富,这样的国家不可能是发达国家,因为从事物质生产本身就是劳苦之事,一个举国大部分人都很劳苦的国家,怎么称得上是发达国家呢。  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真是太难了,按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要赶上美国恐怕更是难以上青天。中国赶上美国难在哪?很简单,从内部讲,中国经济太实在,不会玩虚的,玩不好虚的;从外部讲,美国人玩虚的玩得太好了,并且他们拥有剥削中国的四架大马车,所谓中美国,就是美国人用虚的东西牢牢套住了中国,让我们当牛做马为他们提供天量的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
  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印钱购物的空壳经济,这个空壳经济是靠着中国才能维系下去的。只有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把美国掀翻在地,才有了赶上美国的可能。
  不会玩虚的,就永远没法超越美国  说了这么多,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中国经济太实在,我们三十年来都没有去玩虚的,或者说不知道怎么玩,也去尝试过,但没玩出花样和名堂来。  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不学会玩虚的,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成为发达国家,毋庸说超越美国。  如果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虚的产业与之对抗,那么诸如国际金融业、明星娱乐业、奢侈品、国际品牌等等来自发达国家的紧窟咒就会一直牢牢地附着在我们身上,任由他们抽光我们的血而无能为力。  发达国家向我们出口的都是国际品牌化的各种电子产品、机器设备、精密仪器、民用飞机、汽车以及高级耐用消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这种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的进口与我们的廉价商品出口之间的对比是恐怖的,例如,1997年中国与法国双边贸易中,法国对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为24架飞机,其总价(约为12.1亿美元)竟大大超过中国向法国出口的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及纺织纱线等前十类商品的总价值(约为10亿美元)。  这还算好的,尽管法国大飞机必定是暴利的,其价格也一定是不公道的垄断价格,但为毕竟我们还得到了我们自己生产不了的大飞机,这大飞机怎么说还有巨大的实用性。
  更坏的还是这样一些情况:一部好莱坞电影从中国卷走十亿人民币;一个奢侈品小皮包被中国人用十万人民币买走;成百上千亿的中国资金去购买诸如次贷债券之类的美国金融产品……  最后的结论就是:中国必须学会玩虚的。  七、案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全部真相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把本章以及本书前面的内容都可以串起来。  看似完美的“6+1”理论  近年来,在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用以解释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那就是郎咸平提出的“6+1”理论。
  郎咸平在许多不同场合阐述过这个理论。他认为,今天的国际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阶段。产业链包括七大环节:一是原料与生产,二是产品设计,三是原料采购,四是仓储运输,五是订单处理,六是批发经营,七是零售。在这七个环节中,后面六个环节是需要大量大学生去做的,第一个环节则是基本不需要大学生的,而中国恰恰在国际分工中分到了所谓的“6+1”中的 “1”,即生产环节,也就是说中国的主要产业是低端制造(对产品物质形态的制造),这种产业根本不需要大学生,中国在“6+1”中的 需要大学生的“6”中极度欠缺,所以导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咋看这一“理论”,似乎无懈可击,完美地解释了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实际上,郎咸平先生的确找对了门路,可惜的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下去,这种“6+1”理论的解释只能是肤浅的。为何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美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吧。
  如果比GDP,也就是5年的事儿,如果比社会发展阶段,还有很久。  
  美国为什么能长期消化大量大学生就业  从20世纪末开始一直到今天,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大学生就业愈发艰难,无论是量(就业率)还是质(工作的好坏)上都每况愈下,而这十多年恰恰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繁荣兴盛的时期。这就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离奇之处。美国绝不会出现这种局面,美国只有在遭遇经济萧条时才会出现暂时的大学生就业困难,这种局面往往是几十年才一遇,在大多数时期,美国大学生毕业之后是高枕无忧的。  即便是在经济危机和金融海啸之后的今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并未遭遇特别严重的就业寒冬,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在今年4月对850所大学的3.5万名毕业生所作的抽样调查,在申请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9.7%的学生找到了工作,乍看起来很吓人,其实2008年同一比例是26%,今年与去年相差并不大。从就业的“质”的层面看,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49,353美元,几乎与2008年的平均起薪49,300美元相同,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起薪还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比如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上涨了2.3%,达到49,754美元。
  这么多专业起薪逆势上涨,说明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质在提高,这个事实只能说明美国大学生就业即使有困难,那也是暂时的、局部的、不严重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能长期吸收那么多的大学生就业呢?  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美国拥有的是高技术、垄断性、“虚”的产业,这些高技术和虚的产业恰恰就是大量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高技术自不必说,美国的军工、航空、计算机、互联网等都是需要大量大学生的,本国的学生还不够用,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吸收优秀人才。  至于“虚”的产业,就是指美国基于综合国力和文化优势,建立的非物质形态的产业,这主要包括“虚拟化”经营的世界级品牌(美国仅经营品牌符号本身,物质产品放到中国大陆来生产)、金融服务业、娱乐产业、少量奢侈品等等,这几样虚的东西,无一不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搜刮财富的强大工具,而这些产业,恰恰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做。
  @茕茕行者 85楼
23:16:46  如果比GDP,也就是5年的事儿,如果比社会发展阶段,还有很久。  -----------------------------  这句话在理
  我举一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美国的耐克鞋有30%左右都是中国东莞一家叫做裕元工业的台商企业生产的,假定一双耐克鞋最终售价1000元人民币,裕元工业顶多能拿到100元,中间商(运输、售卖)和品牌所有者(即耐克总公司)各拿450左右。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把中国人生产的鞋子,贴上一个商标之后又卖给了中国人,赚到的钱又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进口五双同质量的鞋子,这就是说中国的裕元工业每为耐克生产一双鞋子(卖给中国人),最终还要再附送五双同等质量的鞋子给美国人穿。这样的空手套白狼的国家,物质能不极大丰富吗?美国本土保留的是产品的品牌塑造和产品设计等“虚”的层面,这些层面恰恰是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完成的。  高技术、垄断性(对全球而言)和“虚”的产业保障了美国大学生的持久高就业率,这就是我的解释。  郎咸平之谬  那么,我的解释与郎咸平的“6+1”理论有什么异同之处呢?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看到了“虚”的层面是能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所在,没错,吸收大学生的就是“6+1”的“6”。不同之处在于,郎咸平只停留在了表面的七个环节,错误地得出今天的国际竞争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结论。
  要证明郎咸平的错误非常简单,按照他的理论,我们只要发展好“6+1”的“6”就能在国际产业链竞争中取胜,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迎刃而解,而实际上,中国在 “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六个环节早就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许多世界品牌的这六个环节都是中国人在做,除了产品设计这一环可能稍逊,其他五环中国人做的非常好。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根本就不在于这六个环节本身,问题仍然在于产品(品牌),国际竞争仍然是产品的竞争,而不是所谓的产业链竞争,你只要创立了世界级的品牌,那六个环节自然而然就运作起来,如果你没有品牌,去搞这六个环节就如同“巧妇做无米之炊”。也就是说,所谓的六个环节,是围绕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去运作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品牌竞争胜利之后催生了六个环节,而不是靠六个环节本身去竞争。如果中国创造出一个可以和耐克匹敌的世界级运动品牌产品,那六个环节马上就会运作起来,大学生就业岗位就源源不断。
  品牌的打造只与六个环节中的“产品设计”有关联,单靠产品设计是打造不出品牌的,品牌打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工程。所以说,“6”是果,而不是因,把大学生就业难归根于“6”本身是荒谬的。  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是治本之策  “6+1”理论除了肤浅之外,还在于片面,仅仅设计了产业领域的大学生就业,而实际上,政府部门也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领域,政府对大学生的需求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维持日常运作,二是开发公共产品(包括国防产品与技术研发、制度设计、法律建设、经济政策研究等等)。大量的大学生是直接进入政府工作或者为政府打工的,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也就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我想综合考察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但政治层面只一笔带过:  其一,国家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低技术发展战略,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投资严重不足,这一领域恰好是需要大学生来完成的。
  楼主的狗屁分析都是没用的。  中国必然走不出一个与现有发达国家相同的发展模式,例证就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以来,还没有哪个产业从中国转移,而且世界也不仅仅只有发达国家和中国,还有众多发展中国家。  多说一个国家,50年内,印度狗屁不是,印度的体量决定了,如果在中印的竞赛中落后,就再无机会,因为中国会提前拿走所有大国发展所需的物质要素和宝贵的时间。  
  其二,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法制化进程障碍相当大,行政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法律“说话”不算,这就导致法律人才的需求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像美国那样,每一个人都聘请为自己长期服务的私人律师,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将大大增加(增加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不够用了,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就会转法律类。  其三,其他一些短期政府政策。  我们回到经济层面作为探讨的重点,毕竟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从经济角度看,只有两类产业“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大学生就业难在于缺少这两种“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而不在于什么“6+1”。  从高技术产业看,我们的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汽车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没有一个能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量太小,自然就无法吸收更多的大学生来生产、研发产品。在这些方面,中国哪怕能在一个领域占据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就能让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就能大大改观,韩国都能创造出现代这样的世界品牌,难道中国举全国之力就不能做出一个来吗?
  从“虚”的产业看,我们几乎不拥有世界级的品牌,没有一个奢侈品牌;我们的明星娱乐产业冲不出华人圈;我们的金融业非但不能剥削别人,反而成为国际游资席卷我国财富的工具,所谓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也主要靠大陆支撑着。虚的产业无一例外都是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如果我们有世界级的品牌,我们就可以虚拟化经营,让印度的廉价劳动力为什么生产物质产品,我们只须雇佣大量大学生进行技术研发、外观设计,广告宣传(明星代言),须知,韩国三星手机仅仅外观设计团队就聘请了五百多名艺术类的大学生,软件和硬件等技术类的大学生更是数量巨大。  如果我们有真正的世界级的金融服务业,我们经济类的毕业生就不必挤破脑袋去外国的投行,我们自己就能消化掉这些毕业生。  如果我们有能走出国门的明星娱乐业,我们就需要大量的文科大学生进行编剧、摄像、表演、导演、营销、宣传、策划等等,事实是,我们连“韩流”都抵挡不住。我们所谓的去了好莱坞发展的导演和演员,只不过出口转内销而已,他们只是充当了美国人占领中国市场的好工具。我们的娱乐明星也如果只能在华人圈里折腾,那么所能吸纳大学生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
  如果我们能有在世界范围内或者至少在亚洲范围内大行于世的软件、网游产品,我们就可以吸收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软件开发和产品生产。事实上,我们的网游市场被韩国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纵观所有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某些虚的产业或高技术产业上在国际范围内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他们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共同原因。法国有无数奢侈品和国际品牌、还有飞机,德国也有诸多国际品牌,日本汽车工业世界首屈一指,美国军工、金融服务业、汽车行业也是世界领军,韩国也有三星、现代等国际品牌。所以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不在于“6+1”,不在于高校扩招,也不在于专业不对口,我们的大学生比例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在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一句话,我们缺乏“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要解决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大力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要在高技术和虚拟产业上在世界范围内杀出若干条血路,日本和韩国都能做到,中国也一定能做到,须知,日本和韩国乃至香港和台湾都是依靠大量虚拟产业寄生在中国大陆无数劳动者身上的,我们必须摆脱这样的悲哀局面!
  美国剥削中国的四架马车  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赶上美国,更为艰难的地方在于,当今世界已经形成的发达国家的格局,这些“既得利益”的发达国家将拼命维护现有格局,极力阻止新兴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领头羊,它本身的对中国的经济战略就是中国赶上美国的极大障碍,中国有发展经济的所谓三架马车,而美国拥有剥削中国的四架马车,这四架马车每时每刻都开足了马力,压得你中国透不过气来,想要有出头之日谈何容易。通过本书前文的铺垫,各位已经不难想象美国有哪四架马车剥削中国,那就是金融、品牌、娱乐业和技术专利,这四样东西无一例外是一本万利的虚的东西。  三、剥削中国四架马车之三:虚拟化经营的世界超级品牌  我已经在本书中多次强调,品牌已经是当代帝国主义剥削发展中国家的重型武器,通过品牌来剥削,其“效率”远远超过了旧帝国主义的战争掠夺。我也多次阐明了,在品牌上当代发达国家的富国逻辑:一百年前,发达国家用工业品交换我们的农业品和原料,所以他们富裕;一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也能生产工业品了,发达国家如何维持以往的“剪刀差”呢?用品牌,他们对我们说,你们看啊,虽然你们造的工业品和我们的是一样的,但是其实不一样,我们的是品牌产品,是高档品,用起来倍有面子,所以我们一个产品可以换你们的几十个几百个乃至于成千上万个(同样的产品,他们的价格是我们的x倍)。  所谓的品牌,卖的是符号,值钱的是符号。物资层面的工序成本都差不多,比如熟悉皮鞋行业生产读者的都知道,商场里售价上万元、几万元的皮鞋,其成本也就是几十元人民币。同理,售价上万元、十万元、数十万元的路易威登的小皮包,成本也高不到哪里去。现在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一样的“血”一样的“种”,一样的皮一样的包,贴个世界品牌的标签身价就百倍了。
  发达国家拥有品牌,用同样的东西可以交换我们百倍的东西,这样的剥削你可曾在马克思那里读到过?没有,因为还没有人真正认识到这种残酷的剥削,这种剥削率百分之一万的剥削,你学过的剥削,都是不超过百分之百的(以往的剥削是指资本家从工人创造的财富中拿走的比例,总会给工人留点,不会达到百分之百,不然工人饿死了,谁给你干活),所以品牌的剥削,是超乎你想象的剥削。美国的一个可以换我们一百个,净赚了九十九个。
  我要告诉各位的是,美国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品牌剥削发展到今天又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新阶段,那就是虚拟化的品牌经营。美国人最初是怎么搞出的这种发明创造的呢?很简单,我前面说了,品牌商品的“价值”不在于商品物质实体本身,而在于其符号,我都能看明白的问题,美国无比奸诈的资本家怎么会看不出来?既然如此,他们就想啊,干脆老子只经营“品牌符号”算了,我没必要再辛辛苦苦去造产品,产品的生产就让那些穷国代劳吧,等他们生产好产品,我们贱价收购过来,贴个标签,价格翻一百倍出售。这就是虚拟化的世界品牌经营。美国的品牌总部只负责做广告和产品设计,在全球推广品牌符号,不断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产品物质实体则全部由穷国(例如中国)代工。  这种虚拟化的品牌经营是美国哪个哥们最先发明的呢?是耐克的创办人Phil Knight.耐克从20世纪70年代就完全不生产鞋子了,它全部的生产流程都交给了日本和西欧的厂商,80年代则进一步蔓延到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和印度,90年代东南亚也逐渐有了耐克的代工者。耐克总部都干些什么呢?就是品牌经营,做广告,比如请乔丹做代言;产品设计,比如1994年设计了“双重气垫系统”的运动鞋,1998年又推出了“全掌气垫鞋”。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塑料多少年才能降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