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居民对垃圾兑换超市国家扶持的知晓率

废品拿到超市换商品_扬州日报
第B02版:身边事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扬城首家“垃圾兑换超市”开张
废品拿到超市换商品
按“碳排放量”可兑换800多种商品
&&&&本报讯&(叶蕾&素丽&古月)在“6·5世界环境日”即将来临之际,位于梅岭街道便益门社区马太巷的一家超市开业了。令人奇怪的是,这家超市不收现金,而是收购旧书报、旧家电、饮料瓶等再生资源,用来换取日常生活商品。&&&&虽然是小超市开业,但是市文明办、市发改委的主要负责同志都来到了现场进行观摩,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据梅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韩才华介绍,该超市是扬城首家再生资源兑换超市,居民送来的废旧物品有三种兑换方式,按照市场价格计算金额后,可兑换商品,可兑换货币,可兑换成环保志愿服务的积分。&&&&据便益门社区主任介绍,该超市由原社区居委会的闲置用房改造而成,通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赋予环境保护教育和环保志愿服务等功能。&&&&这家50平米的“垃圾兑换超市”陈列了800多种商品。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在再生资源价目单上有两种标价,旧报纸,市场价格为每公斤0.8元,碳排放量积分为80分。居民对碳排放量这个新名词颇感好奇,超市负责人李红军在一旁当起了环保宣教员:通俗地说,碳排放量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旧物品回收利用,减少碳排放,就是减轻了大气污染。居民连连点赞“垃圾兑换超市”实用,家中的废旧物品不仅能换到商品,还能为环保事业作贡献。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归扬州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
| 广告服务 | [ 帮助 ][ 评论 ]新闻爆料:finance@ 电话:(010)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证券公司要真正履行勤勉尽责等责任,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不能“只荐不保”、一上了之。
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为财富管理配置资产的基本条件,要促进其与财富管理行业协同发展。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金融业应用活各类资金,提升融资的质量与效益,促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的发展。
随着制度红利落后于预期,企业开始犹豫是否继续留在创新层。
分层使得创新层企业的投资价值有了监管背书,估值得到了相应提升,出现被A股收购的情况。
监管机构希望通过制度进一步优化,让尤其是创新层企业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不仅是股权融资。
应尽快推动并强化创新层企业的信披规范要求,同时给予超出其他挂牌企业的待遇。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81166
传真:81900
邮箱:finance@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垃圾兑换超市”创新我市垃圾分类新模式
  记者姜华斌报道组程磊文/图
  50个塑料袋换1包黄酒、30个易拉罐换1包盐&&8月29日,开化县华埠镇华民村的&垃圾兑换超市&开张,村民们拎着一袋袋纸板、塑料瓶等废品前来兑换盐、酒等生活用品。
  去年,开化县苏庄镇高坑村以&鸡毛换糖&为思路,把&垃圾&和&柴米油盐&联系在一起,开出了我市第一家&垃圾兑换超市&。今年,该模式作为垃圾分类的创新举措,在全市迅速推广。市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计划投资672万元建设494个&垃圾兑换超市&,目前,已经完成340多个。借助数额不大的资金投入,乡村垃圾分类工作得以深化,实现了垃圾再减量、环境更整洁。
  新面貌
  生活垃圾不落地,
  路面难寻一烟头
  行走在华民村的村道上,路面干净整洁,几乎寻不到一个烟头或一张纸片。
  &烟壳、烟蒂等10多类垃圾能够换成生活用品,很少有村民舍得把它们丢到地上。&华民村妇女主任汪玉仙说,今年5月,村里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虽然村两委做了大量工作,还是存在垃圾分类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垃圾落地的情况。采取垃圾兑换后,垃圾量明显减少。
  如何实现村庄环境的长效保洁?华民村在&垃圾兑换超市&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引入积分制,鼓励村民参与村庄保洁。每个月,由退休干部、党员等组成的督察队会对村民的门前三包、庭院绿化等进行打分,当月满90分的农户可到&垃圾兑换超市&领取一块肥皂作奖励,全年每月满90分可领取一把拖把。
  同时,华民村还推出了《志愿者爱心积分卡》,村民每参加一次村里组织的清洁活动,都能记上1分,每分相当于5元钱,可到&垃圾兑换超市&换取等价生活用品。
  新模式
  引入废品收购市场主体,
  兑换更灵活
  &开业初,货架上全部商品几乎每周都会被兑换一空,村里经济压力很大。&马金镇妇联主席余新女说,今年5月,该镇上街村的&垃圾兑换超市&正式开业,由于村庄位于集镇,店铺多、流动人口多、生活垃圾多,加上村民兑换积极性高,超市面临巨大的运营压力。
  为减轻压力,确保超市长期运营,马金镇把当地废品回收站引进了超市。村里免费提供一处紧邻超市的空地,挂上&上街村便民服务废品收购站&的招牌,每周一上午9点到下午3点超市开放时,收购站人员到场以市场价回收废品,收购站不便回收的生活垃圾由村民拿到超市兑换。
  汪彩娥是村里的保洁员,她说:&上周我用废品换了10多元钱,还有1袋洗衣粉。有了兑换超市,家里盐、肥皂等生活用品都不用买,大家兑换积极性很高,每天清运的垃圾里几乎看不到塑料袋,垃圾量比以前少了四分之一。&
  余新女说,目前,马金镇已有25个村开设了&垃圾兑换超市&,还有11个村正在筹建。&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结合本地实情探索新模式,比如在自然村多而散的行政村跟小卖部合作,由村里出资交给小卖部运营。通过创新,让垃圾兑换制度在乡村扎根,从而实现垃圾不落地的最终目标。&
  原标题:
  &鸡毛换糖&,换来美丽乡村遍地开花
  &垃圾兑换超市&创新我市垃圾分类新模式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毛利霞)
手机订阅:联通用户发送811到 电信CDMA用户发送102到 移动用户发送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洛南县设立首个“垃圾兑换超市”
作者:王英丽&&&&&&&&&
为了引导群众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洛南县积极尝试垃圾有偿回收模式。通过前期认真调研,在洛南县巡检街社区设立了首个“垃圾兑换超市”,并于日前正式运营。
垃圾兑换超市运行模式是一种“村民收集分类、定点兑换物资”的垃圾处理模式,村民将可回收利用的酒瓶、矿泉水瓶、废纸、废铁等废弃物拿到定点垃圾回收超市,可兑换一定数量的日常生活用品(洗衣粉、肥皂、食用盐等)。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村民也得到了实惠,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有偿回收,确保垃圾兑换超市的正常运行,社区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人口密集的社区移民搬迁点悬挂环保宣传牌12块,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二是在社区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教会群众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三是成立一支由党员、村组干部组成的义工队伍,督促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四是社区给居民发放统一编号的可回收垃圾分类袋、分类垃圾箱,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五是制定了垃圾兑换超市管理制度,详细标明了垃圾兑换的流程、品种、规格、数量、计量办法等,并配备专人管理。通过此种模式,促进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来源:洛南县环保局)
(责任编辑:马维娜[实习])
Copyright ? 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邮编:710054 广告招商:029- 传真:029-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新闻热线:029-
投稿邮箱:.cn
陕ICP备号-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继休宁县流口垃圾兑换超市开业,汪村镇汪村“惠农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紧跟步伐,于11月8日汪村镇“垃圾兑换超市”面向老百姓正式开张营业,地点设在汪村村委会,占地30平方米。
垃圾兑换超市
  村民们热情响应垃圾兑换
  “汪村垃圾兑换超市终于开业啦!我马上把家里攒的塑料瓶、塑料袋拿来换盐啦!”当日上午,在汪村镇汪村村委会“惠农便民综合服务中心”门口,村民们拎着大袋小袋的“垃圾”,大家有说有笑地排着队,等着把自家收集的垃圾换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老人家,您是垃圾兑换超市开张的第一位顾客,您有30个矿泉水瓶,可以兑换一包盐。”汪村村书记兼垃圾兑换服务站的负责人吴世华对前来兑换的老人说道。老人名叫余太来,家住下汪村组,他通过村委会发放的一封信了解到垃圾兑换服务站的开业,大清早就拿着收集到的塑料瓶到服务站排队等候兑换。
村民兑换生活用品
  垃圾兑换管理模式有章有据
  汪村村垃圾兑换服务站由该村村委会成员负责管理,服务站日常工作由村委会及村监委共同管理监督,保障服务站正常开放、兑换公平公正。垃圾兑换服务公约、兑换商品具体明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上墙公开,同时为前来兑换商品的村民建立“绿色账户”,采用累积积分法为“绿色账户”积分,依据积分情况评选季度、年度环保之星,进一步增强村民环保意识,提升村容村貌。
  创新模式持续释放社会效益
  结合当前深入开展扶贫攻坚行动,立足垃圾兑换服务平台,创新贫困户帮扶模式,在服务站设立农产品代售点展示柜,通过垃圾兑换服务站与平鼻岭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协作,收集当地贫困户绿色农产品,由平鼻岭商货统一标识包装在展示柜销售,销售利润用于一部分用于补贴贫困户,一部分用户垃圾兑换服务站的“可持续”收支。下步,镇村将继续加大垃圾兑换服务站资金争取及投入力度,结合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服务站能够持续释放社会效益,增强老百姓绿色环保理念,又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休宁县又新添两处垃圾兑换超市
  另悉,板桥乡在板桥村卫生所里也设置了一个“垃圾兑换超市”。超市内用于兑换的商品琳琅满目,有牙膏、牙刷、酱油、食盐、毛巾、洗洁精等日用品。
  据村委会副主任汪卫华介绍,板桥村建这个垃圾兑换超市,是顺应当前文明创建和全域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创新垃圾清理方式,以垃圾兑换日用商品的方式,促进广大村民转变垃圾收集观念,提升创建水平。(胡婷 汪有义)
&&&&&& & 正文
休宁县新添两处垃圾兑换超市
&&黄山文明网
  继休宁县流口垃圾兑换超市开业,汪村镇汪村“惠农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紧跟步伐,于11月8日汪村镇“垃圾兑换超市”面向老百姓正式开张营业,地点设在汪村村委会,占地30平方米。
垃圾兑换超市
  村民们热情响应垃圾兑换
  “汪村垃圾兑换超市终于开业啦!我马上把家里攒的塑料瓶、塑料袋拿来换盐啦!”当日上午,在汪村镇汪村村委会“惠农便民综合服务中心”门口,村民们拎着大袋小袋的“垃圾”,大家有说有笑地排着队,等着把自家收集的垃圾换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老人家,您是垃圾兑换超市开张的第一位顾客,您有30个矿泉水瓶,可以兑换一包盐。”汪村村书记兼垃圾兑换服务站的负责人吴世华对前来兑换的老人说道。老人名叫余太来,家住下汪村组,他通过村委会发放的一封信了解到垃圾兑换服务站的开业,大清早就拿着收集到的塑料瓶到服务站排队等候兑换。
村民兑换生活用品
  垃圾兑换管理模式有章有据
  汪村村垃圾兑换服务站由该村村委会成员负责管理,服务站日常工作由村委会及村监委共同管理监督,保障服务站正常开放、兑换公平公正。垃圾兑换服务公约、兑换商品具体明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上墙公开,同时为前来兑换商品的村民建立“绿色账户”,采用累积积分法为“绿色账户”积分,依据积分情况评选季度、年度环保之星,进一步增强村民环保意识,提升村容村貌。
  创新模式持续释放社会效益
  结合当前深入开展扶贫攻坚行动,立足垃圾兑换服务平台,创新贫困户帮扶模式,在服务站设立农产品代售点展示柜,通过垃圾兑换服务站与平鼻岭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协作,收集当地贫困户绿色农产品,由平鼻岭商货统一标识包装在展示柜销售,销售利润用于一部分用于补贴贫困户,一部分用户垃圾兑换服务站的“可持续”收支。下步,镇村将继续加大垃圾兑换服务站资金争取及投入力度,结合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服务站能够持续释放社会效益,增强老百姓绿色环保理念,又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休宁县又新添两处垃圾兑换超市
  另悉,板桥乡在板桥村卫生所里也设置了一个“垃圾兑换超市”。超市内用于兑换的商品琳琅满目,有牙膏、牙刷、酱油、食盐、毛巾、洗洁精等日用品。
  据村委会副主任汪卫华介绍,板桥村建这个垃圾兑换超市,是顺应当前文明创建和全域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创新垃圾清理方式,以垃圾兑换日用商品的方式,促进广大村民转变垃圾收集观念,提升创建水平。(胡婷 汪有义)
责任编辑:方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休宁垃圾兑换超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