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浙江振泰担保公司倒闭闭了吗

loading...
您的位置: &
冷水滩区开投资公司的企业家为何倒下一大半
hnyzzsy 发表于
  自今年三月份以来,永州市冷水滩区已有十几家大型投资担保类公司倒闭,涉及资金十多亿,受害群众达五千多人,涉案公司如下:  江华工商联主席黄桂华为法人代表,夏中祥、宋光荣为股东,在市公安局门口开的永州市银业投资公司,已于今年3月8日倒闭,因无法完全偿还债务,黄桂华至今还赖在牢里不出来,涉案资金7000多万,群众五百多人;  省人大代表黄青柳为法人的万喜登投资担保公司,于6月12日开始不能返还本息,涉及民间资金3个亿,银行资金五个多亿,受害群众达三千多人,黄青柳已被公安机关立案取保候审,变卖资产;  7月12日,以大众永州4S店、甲壳虫酒店为晃子,徐小燕、周柏林为负责人开的宏泽财富投资公司宣布倒闭,涉案资金高达1.1亿,涉及群众达500多人,法人徐小燕怕黑社会讨债的人追杀,到区公安局主动自首,愿意坐牢,区公安局领导至今不敢收留;  8月4日,以吕伟为法人代表,刘志勇为董事长的永州市宏聚投资担保公司宣布倒闭,涉及资金2700多万,群众120人以上,刘志勇原为永州市三洋电梯的市级独家代理商,在房地产行业、红木家具行业及市政公程建设打拼多年,曾被评为2014年永州市十大经济能人,现已被冷水滩公安局收监。  8月7日,以邵阳市亿万富翁夏中祥为法人代表,周欣琳为总经理开的永州市华夏祥荣项目投资公司宣布倒闭,法人夏中祥自8月7日开始至11月16号再未在永州市公众场合露面,公司已关门,涉案资金2000金多万,受害群从达127人,群众多次到区公安局上访,夏中祥于10月29号被列为网上追逃,于11月16日在冷水滩城区被抓获归案;  8月下旬,冷水滩电力花园旁龙飞置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龙飞跑路,其公司开发的西城华府涉嫌一房多卖,被多位业主投诉。投资公司以两分五以上月息吸储的资金本息都不能支付,多位业主已到区经侦大队报案,龙飞本人也被债主打得骨折到中心医院住院好几天,现已被区公安分局追逃抓到后关押;  位于时代花园门口,以伍高峰为法人,何斌、贺峰为股东的金亿万合投资担保公司,于8月17日发生资金链断裂,已彻底停止支付投资人本息,公司许诺在三年内,待已开工的所有项目完工后再返还本金,利息从月息二分五降为8厘,还要等三年后才有希望支付,公司在道县新县政府对面投资的和一酒店随即停工,因在外头还有部分工程款未收回,债权人暂未报案。  以严斌为法人代表,以雅阁酒店为广告晃子开设的恒九万家投资担保公司,于日发生资金链断裂,公寓已被法院冻结,营业性门面已无钱装修,原打算10月1日酒店开业的计划泡汤,因有大酒店资产维稳,债权人暂未集体上访;  以岚天食品公司董事长刘波为法人代表,湘君面业、湖南南中科农业入股参与开设的金开喜投资控股集团,于月开始出现资金链断裂,再没有人顺利拿回本息,因有永州市多家有名的民企入股,外头还有较多有抵押的高利贷未收回,通过股东做债权人工作,暂时没有人到公安去要求立案。  此外,冷水滩区出现问题的还有位于老电线厂的中赫投资置业公司,有很多投资债权人拉横幅近期正在公司门口闹事,还有位于冷水滩区计生委对面的中纳联投资已关门走人。  冷水滩开投资担保类公司的法人或股东大多数是当地曾经的风云人物,曾经的企业家、政协、人大委员、经济能人,目前因企业不振气,缺少现金,又有急于扩大企业规模的想法,加之近来房地产行业盈利能力不强,部分高利息借出去的款收不回来,打赢官司并不一定能收回本金,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一旦部分大型投资公司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挤兑现象,不能及时兑现本金,只能被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让自己仑为阶下囚。不排除有个别空壳公司是以诈骗钱财为目的,弄到钱后就快速消失跑路。  我个人认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本地投资担保类公司的监管,提高准入门监,特别要要求办理金融许可证,对月息超两分的吸储行为要重罚,工商、公安及金融部们每隔一段时间要对违法经营的公司进行重罚及吊销营业执照,对已成事实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求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老百姓利益,保护好地民营金融担保公司健康发展,繁荣金融市场,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红网 - 百姓呼声 - 冷水滩区的大型投资担保类公司为何倒下一大半?
| 市州直达(-------------) |
&即时滚动 >>
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
冷水滩区的大型投资担保类公司为何倒下一大半?
hnyzzsy 发表于 &12:25:02『标签:&->&』
  自今年三月份以来,永州市冷水滩区已有十几家大型投资担保类公司倒闭,涉及资金十多亿,受害群众达五千多人,涉案公司如下:  江华工商联主席黄桂华为法人代表,夏中祥、宋光荣为股东,在市公安局门口开的永州市银业投资公司,已于今年3月8日倒闭,因无法完全偿还债务,黄桂华至今还赖在牢里不出来,涉案资金7000多万,群众五百多人;  省人大代表黄青柳为法人的万喜登投资担保公司,于6月12日开始不能返还本息,涉及民间资金3个亿,银行资金五个多亿,受害群众达三千多人,黄青柳已被公安机关立案取保候审,变卖资产;  7月12日,以大众永州4S店、甲壳虫酒店为晃子,徐小燕、周柏林为负责人开的宏泽财富投资公司宣布倒闭,涉案资金高达1.1亿,涉及群众达500多人,法人徐小燕怕黑社会讨债的人追杀,到区公安局主动自首,愿意坐牢,区公安局领导至今不敢收留;  8月4日,以吕伟为法人代表,刘志勇为董事长的永州市宏聚投资担保公司宣布倒闭,涉及资金2700多万,群众120人以上,刘志勇原为永州市三洋电梯的市级独家代理商,在房地产行业、红木家具行业及市政公程建设打拼多年,曾被评为2014年永州市十大经济能人,现已被冷水滩公安局收监。  8月7日,以邵阳市亿万富翁夏中祥为法人代表,周欣琳为总经理开的永州市华夏祥荣项目投资公司宣布倒闭,法人夏中祥自8月7日开始至11月16号再未在永州市公众场合露面,公司已关门,涉案资金2000金多万,受害群从达127人,群众多次到区公安局上访,夏中祥于10月29号被列为网上追逃,于11月16日在冷水滩城区被抓获归案。  8月下旬,冷水滩电力花园旁龙飞置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龙飞跑路,其公司开发的西城华府涉嫌一房多卖,被多位业主投诉。投资公司以两分五以上月息吸储的资金本息都不能支付,多位业主已到区经侦大队报案,龙飞本人也被债主打得骨折到中心医院住院好几天,现已被区公安分局追逃抓到后关押。  位于时代花园门口,以伍高峰为法人,何斌、贺峰为股东的金亿万合投资担保公司,于8月17日发生资金链断裂,已彻底停止支付投资人本息,公司许诺在三年内,待已开工的所有项目完工后再返还本金,利息从月息二分五降为8厘,还要等三年后才有希望支付,公司在道县新县政府对面投资的和一酒店随即停工,因在外头还有部分工程款未收回,债权人暂未报案。  以严斌为法人代表,以雅阁酒店为广告晃子开设的恒九万家投资担保公司,于日发生资金链断裂,公寓已被法院冻结,营业性门面已无钱装修,原打算10月1日酒店开业的计划泡汤,现在已从某投资公司借用了二百万资金发放部分利息,因有大酒店资产维稳,债权人暂未集体上访。  以岚天食品公司董事长刘波为法人代表,湘君面业、湖南南中科农业入股参与开设的金开喜投资控股集团,于月开始出现资金链断裂,再没有人顺利拿回本息,因有永州市多家有名的民企入股,外头还有较多有抵押的高利贷未收回,通过股东做债权人工作,暂时没有人到公安去要求立案。  此外,冷水滩区出现问题的还有位于老电线厂的中赫投资置业公司,有很多投资债权人拉横幅近期正在公司门口闹事,还有位于冷水滩区计生委对面的中纳联投资已关门走人。  冷水滩开投资担保类公司的法人或股东大多数是当地曾经的风云人物,曾经的企业家、政协、人大委员、经济能人,目前因企业不振气,缺少现金,又有急于扩大企业规模的想法,加之近来房地产行业盈利能力不强,部分高利息借出去的款收不回来,打赢官司并不一定能收回本金,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一旦部分大型投资公司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挤兑现象,不能及时兑现本金,只能被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让自己仑为阶下囚。不排除有个别空壳公司是以诈骗钱财为目的,弄到钱后就快速消失跑路。  我个人认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本地投资担保类公司的监管,提高准入门监,特别要要求办理金融许可证,对月息超两分的吸储行为要重罚,工商、公安及金融部们每隔一段时间要对违法经营的公司进行重罚及吊销营业执照,对已成事实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求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老百姓利益,保护好地民营金融担保公司健康发展,繁荣金融市场,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网友30:政府要行动第1楼加强金融办的职责,必须要清理整顿投资担保类公司,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不然随便挂个牌子就可以办业务,这与打劫老百姓没什么区别,无法稳定地方,增加不安全因素,老百姓的钱都是血汗钱,中央有政策让老百姓在普惠金融中得实利,政府就应当管理起来,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20:35:30网友28:有些情况不是这样的第2楼大众永州4S店的老板应该是涂小燕,不是徐小燕,涂小燕好像也没有到公安去投案自首吧,楼主小心涂总告你侵犯名誉权哦!还有,恒瑞公司现在做得风生水起,在广东都开辟了好大一片市场,楼主不知在哪里道听途说了那些鬼话,生怕永州不乱啊?&14:31:28网友24:莫乱黑人第3楼看了这个贴,了一跳,马上到恒瑞公司去了一趟,一切正常!nnd,没搞清情况,莫乱港好不好!&14:40:24网友29:不要恐慌第4楼此帖已火,现在网络、微信上到处在转,恐慌气氛在冷水滩上空弥漫,很多投资客户坐立不安,生怕自己的血汗钱打了水漂。不过,同志们别紧张,据最新情报,除了已出事的那几家,如银业、华夏祥荣、龙飞外,大部分的公司还是没有大问题的,包括万喜登在内,基本还是能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的,至于像恒瑞这样的优质公司,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人家昨天还开了一个好大的投资交流会,衡阳都来了几百个代表。&15:29:29时刻网友1:回复:冷水滩区的大型投资担保类公司为何倒下一大半?第5楼瞎扯,编者收集资料要收集清楚,宏泽投资公司法人代表涂小燕,不是徐!还有不是公安局不收,是宏泽投资的债权人分两派,一派想钱要不回来了,就要让涂小燕坐牢,告上法庭!另一派是抱着涂小燕能拉一笔贷款或者奥迪4s店能顺利摘牌,想把钱拿回来,不想让她进监狱!编者这种报道在混乱民众的视听,是会坐牢的!&16:04:09abc9007:莫乱港第6楼连雅阁借了某公司200万这种事情都知道?这是怕永州不乱啊?涂小燕变徐小燕?再说了,企业有短暂的困难是正常的,周围的朋友在湘源投资、金亿万合、金开喜和恒瑞投资都有投资,人家现在都在正常经营啊。楼主这是要进窑子的节奏啊,造谣事不小啊。 &16:22:25hf0515:揪出来这个人第7楼估计是同行狗咬狗,这是要制造混乱么?你是要让我们的投资款打水漂?黑得我马上去核实了下自己投资的那个公司,育才路的公司都一切正常啊。信不信把你揪出来,让群众暴打一顿?&16:34:45时刻网友2:回复:冷水滩区的大型投资担保类公司为何倒下一大半?第8楼发贴的人胡说八道!华夏祥荣投资公司的总经理是邹雪蕾,不是周欣琳。自公司资金链开始出现断裂后,邹雪蕾为了避责提前申请休产假。在公司内部没有得力合适的助手处理公司外围事情的情况下,是周欣琳主动担起责任处理公司外围的相关事宜包括跑银行贷款,项目有关手续的办理。&19:39:51时刻网友7:回复:冷水滩区的大型投资担保类公司为何倒下一大半?第9楼发贴的简直是胡说八道&19:51:32乱说一淘:发贴乱说。回复的人也乱说。太针对人第10楼发贴乱说。回复的人也乱说。太针对人 人在做。天在看、乱传话。。就夸张了。污蔑别人干什么&23:02:03白佬佬:回复第11楼不管是真是假,给全市人民上了生动的一课,投资有风险,小心别人挖坑埋你!!&19:30:55冬日的阳光:湖南湘君面业有限公司没有入股金开喜投资公司的声明第12楼  对于文章中写道的“以岚天食品公司董事长刘波为法人代表,湘君面业、湖南南中科农业入股参与开设的金开喜投资控股集团”等内容,我公司严正声明:湖南湘君面业有限公司没有入股金开喜投资公司,也没有参与任何该公司任何业务运作,该公司的任何债权、债务与我公司无关。 &11:18:53北往的客:我知道事实真相第13楼&&&&宏泽财富4S店涂小燕吸储的资金有一个多亿用在东安石期市镇搞了个烟竹山庄,占地几千亩,并预付了老百姓10年的租金,还未产生效益投资人就撤资了,只能分几亩薄田给投资人了。恒瑞投资周勇军从广东其他投资公司调来巨资来应对永州总公司的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现在能正常营业。金开喜投资很金多股东已退出,董事长刘波把责任全揽到自己一人身上,紫金丰泰拆借了三千多万,宏泽财富转借了一千多万,暂时收不回来,现公司天天有人来要债,但刘波勇于担当,真汉子。恒久万家董事长严斌因贪小便宜,私自作主扩大雅阁酒店容积率,且酒店实际占地比规划图向前推进了两米,房管部门要罚秋晖房产公司三百万,否则不预办两证,造成了资金链断裂。严斌本身又是冷水滩城中派出所的民警,十二月初可能被立案批捕。宏聚投资吕伟,刘志勇兄弟因涉嫌恶意诈骗,三兄弟每人买的车都在百万以上,已被公安机关批捕。金亿万合投资法人伍高峰被迫已把道县新县政府工地基建工地打包承包出去,包工包料,如果工地顺利完工,投资人本金有希望收回来,利息就不用谈了。华夏祥荣投资公司夏中祥吸储的资金大多数用在放高利贷及情妇周欣琳身上,放出去的高利贷收不回来,因当事人坐牢去了,部分没去坐牢的因不合法而不能执行到位,情妇也不愿意管,自己只有去坐牢。万喜登投资公司法人王青柳因开万喜登农庄身陷泥潭,投进去的2.5亿人民币长期没有产生实际效益,民间吸储的三个亿每月都要付两分的月利息,酒店及敬和堂赚的钱都不够还息,据查,万喜登自己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光利息支出达3.7亿,万喜登法人因是省人大代表,批捕要省人大批准,最近是在取保候审变卖优质资产。11月份迫卖大会并不顺利,三年还本计划可能破产。银业投资法人宋光荣因欠投资人七千多万,资金大部分通过各种渠道转移走了,自已愿意坐牢,牺牲他一人,造福下一代。&10:54:10万岁爷:莫贪第14楼看到投资公司的宣传的高额回报时也不顾政府部门及银行的风险提示,恨不得把命都搭进去,等出了问题有怪政府了,天朝特色啊!&09:16:06这是第1 - 14条评论,共有14条评论。&首页&上一页&1页&下一页&尾页
?(*)代表必填项目网上昵称:(中文不超过8个字,英文不超过15个字符。公开,不可修改) 真实姓名:(保密)手机:(保密)联系电话:(保密)E-mail:(保密)其他联系方式:(保密)家庭地址:*发言主题:上传图片: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大小限制200K内)*发言内容:验证码:&&&&扫一扫,关注红网《百姓呼声》官方微信!红网《百姓呼声》栏目提醒您:1、所有内容,一经提交,均无法撤消或修改,请您慎重对待每一次发言;2、在必要时,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3、所有留言本站在未调查核实前,概不负责其真实性。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破产事件真相
我的图书馆
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破产事件真相
左宗棠在新疆的胜利,几乎成为晚清对外战事中唯一的胜利,朝廷也把他的爵位由一等恪靖伯,晋为二等恪靖侯,并成为军机大臣,可谓“入阁拜相”。时人有诗云:“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时,左宗棠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胡雪岩作为左宗棠的“后勤部长”,也走到了他人生的顶峰,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日中而落,月满则亏”,正当左胡组合如日中天之时,另一对政商组合——李鸿章和盛宣怀已经在暗中策划,如何把左宗棠和胡雪岩这对搭档干掉。1政客各自打算盘自从“洪杨之乱”以来,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没有完全好转,又遇到现代化转型,确实处处都需要银子。朝廷手里能动用的流动资金,以“关余”为大宗,封疆大吏们想办事,眼睛也都盯着这笔钱。李鸿章和左宗棠,均是位高权重、雄心勃勃,想干一番扭转乾坤的大事业。那时办洋务、建水师,包括打仗,有点像时下地方政府超过经济承受能力大搞形象工程。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想让形象工程上马创造政绩,就得自己想办法筹措部分资金。方法是现在仍被广泛运用的——企业垫支,政府埋单。对于胡雪岩而言,这显然是一笔利润丰厚的大买卖,更可助左宗棠捞到更大的政治资本。此时,胡雪岩为左宗棠找到了一条筹饷的新路子:从外国商号得到一次总付的贷款。这种贷款没有抵押,由政府担保。担保人是通商口岸的海关,审批人是各省巡抚。各省保证,在规定的期限内,一定会将款项加利息归还给外商。这为左宗棠解决了大难题。办起事来,如果只是手拿朝廷批文,伸手向东南沿海五省要钱,肯定靠不住的。各省经历了多年的战争,财政非常困难,付款不可能及时,要是先把银子拿到手里,让各省慢慢去还贷,最为稳妥。借外债打仗,在清廷来说,是破天荒第一遭,不合祖制。但国库空虚,战事要紧。朝廷权衡之后还是同意了。这件事的操作,左宗棠不便出面,胡雪岩当仁不让。他早已步入洋场,跟上海滩那些洋行大佬们混得很熟,由他出面,当然是马到成功。从这时起,胡雪岩就充当了政府借贷外债的经纪人。经手这么一笔巨款,中间的好处不言而喻。当时上海向中国人放贷的洋人很多,给中间人的回扣颇为丰厚。如1877年的借款,出现四种利息。汇丰银行年息10%,左向清廷呈报时,改为月息1%。这样,年息就变成了12%。其后,又以德商泰来洋行“包认实银”为词,每月加息0.25%,折合年息为15%。遇闰年,则达年息16.25%。几种洋债利息,高的年息18%,低的年息9.75%。当时,刘坤一致书左宗棠,以为借洋款百万,利银至二十四万两之多,当为不得已而偶一为之,不可频频举洋债。左宗棠冷笑,他并非“不得已”,而是有意就高不就低。高息不但能速集巨款,满足军用,还能迫使各地方省份迅速协饷,否则举借洋债的本利都要由他们偿还。有洋人的鞭子在后面抽着,各省不敢拖欠,左宗棠不用求人,督抚们自会上紧。与此同时,无论是朝廷,还是各省,财政是有限的,如果支付了高息,也就是把有限的资源一下子给了左宗棠,也就没有多余的银子支援李鸿章了。左宗棠利用“洋债”把朝廷有限的资源吸收到了自己这边,李鸿章自然叫苦不迭,北洋水师第一次购买外国巡洋舰是在1879年,而大规模购置军舰则是在1880年之后,就是这个道理。左宗棠借英国人的银子,还有一层意思——以夷制夷。李鸿章求和,多半要跟赔款打交道,左宗棠主战,战场上“以夷制夷”,先发制人,借洋款来打洋人。西征,借英国人的款来对付俄国人。英国人为什么借款给左宗棠,就因为他对付俄国人,那时,英国人在全球范围内遏制俄国人。为防俄国人南下地中海,英国人扶持土耳其;为防俄国人东扩至太平洋,就鼓动日本人;为防俄国人南下印度洋,他们欲与中国联手。因此,西征借款对于英国人来说,既有商业利益,又有国家利益,而左宗棠以高息且高调方式向英国银行借款,那是做广告,西征得到英国人的支持。左宗棠在汇丰银行贷款,银行本身并非贷款主体,它只是债券经销人,替中国发行国债,因此,每一笔西征借款,都以债券形式在市场上公开销售,通过发行债券,左宗棠西征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凡购买债券者,主观上虽未必都支持西征,但客观上,高息使他们以购买债券的方式投了西征一票,承认了中国的主权及其地缘政治空间。左宗棠把高息作为最好外交手段,他借英国人的钱来遏制俄国人。因此,中法战事一起,左宗棠欲如法炮制,以高息“绑架”英国银行,跟他一起投入到战争中。杭州河坊街胡庆余堂药号内的胡雪岩像高息也给胡雪岩留了回扣空间。银行发行债券,年息8%,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不算回扣,仅利差就是一笔巨大的利益。胡雪岩是独立商人,以利润为生命,左宗棠自己领兵打仗尚且要饷,胡为他筹饷,理应获得与其奉献及其效益相应的回报。可朝廷的制度安排里没有这一项,左宗棠只好擅自作主,让胡雪岩高息中吃利差作为回报了。可胡雪岩万万没有想到,吃利差和拿回扣,成为日后对手置他于死地的要害。2高新技术产业战1882年1月,胡雪岩给左宗棠写信,表示愿意出资,独力建设长江沿岸电报,他说自己为此可动用的资金在一千万两以上,这笔巨款几乎可以买下李鸿章过去十年辛苦创办的全部洋务企业。最让胡雪岩费思量的,是官场上微妙的人事格局。左宗棠与李鸿章是政治上的死对头,当时主管洋务的却是李鸿章,这让深谙官场门道的胡雪岩十分迟疑。果然,李鸿章和他的搭档盛宣怀,在电报问题上设置了重重障碍。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建议清政府架设线路,叫外国人掌握中国的电信大权,不仅丧失利益,且危害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建立中国自己的电报线——盛宣怀与胡雪岩不约而同都有了这个念头。此时,左宗棠已被朝廷委派为两江总督。在他即将赴任时,胡雪岩乘机提出:“左公可知李鸿章打算办电报的事?左公不日将去两江,何不也试一试?”胡雪岩接着解释了电报的政治、经济意义,认为如果开设电报,一定能形成源源不断的创收新途。于是,左宗棠上奏折提出开办电报局。李鸿章得知后十分生气,盛宣怀却指出,左宗棠贸然提出开办电报局,必成众矢之的。果然,慈禧太后对电报这个新鲜事物拿不定主意,守旧大臣群起反对,电报之事就被搅黄了。此时,盛宣怀拉上太古洋行的郑观应,在李鸿章的防务区大沽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架了一条电报线。天津的电报线架成后,李鸿章动用他的影响力,邀请了光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等宗室大臣到现场观看。这些人哪里见过这么“尔发彼得,倏忽而至”的通信方式,不禁纷纷赞叹不已。李鸿章于是乘势上书,要求开设电报局和电报学堂,并保举盛宣怀为电报局总办。在李鸿章的强力推动下,设立电报局的计划很快被奏准。盛宣怀李鸿章和盛宣怀先抑后扬,谋定而后动,干净漂亮地赢得了“电报开设”这一战役的胜利。左、胡两人得知此消息后憾恨不已。但即便位高如左宗棠、老练如胡雪岩,这个时候也没有意识到,盛宣怀入主电报局以后,将会给他们造成多么沉重的打击。3做期货叫板国际资本在李鸿章和盛宣怀的阻挠下,胡雪岩办洋务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之后,胡雪岩把自己的全部资源投入了生丝期货。当时,英美各国开始在上海开设机械缫丝厂,这使得中国传统手工缫丝业濒临崩溃。洋商为了进一步垄断蚕丝出口市场,拼命压低生丝价格,抬高厂丝价格,从中攫取暴利。1868年,生丝每担市值517两,到1875年,已下跌至285两,再过八年更暴跌至200两。目睹此景,胡雪岩认为商机浮现。缫丝产业蒸蒸日上,而作为原材料的生丝却价格日跌,这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据他的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因此,胡雪岩决定靠自己的财力,与之一博。胡雪岩的正面敌人就是英国的怡和洋行,此时双方正在围绕生丝生意的霸主地位展开着激烈的较量。胡雪岩开始介入生丝生意后,对洋行的高压有了切肤之痛。他开始仔细寻找洋行价格控制体系的破绽。洋行控制了生丝贸易融资、国际汇兑、外销渠道和航运保险,又有大英帝国的炮舰做后盾,似乎不可战胜。然而胡雪岩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洋行的死穴——难以控制生丝的生产源头。胡雪岩决心占据生丝源头这一战略制高点,一举击破洋行对生丝的定价权。1880年前后,欧洲农业遭受天旱,生丝收成减产。看准时机,1882年5月,生丝出产之时,胡雪岩出手了。胡雪岩开始悄悄行动,在江浙育蚕村镇四处采购,广发定金,控制货源。果然,市场上5月份生丝收成估计可达八万包,然而“在8月份,逐渐清楚的是,收成被多估了两万包”。胡雪岩见丝就收,近乎疯狂。晚清学者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详细记录了这场商战的惨烈景象:其年新丝一出,胡即派人大量收购,无一漏脱,外商想买一斤一两而莫得,无可奈何。到1882年夏天,他共囤积了近两万包生丝,占全部货源的近四成。为彻底控制价格,他力邀丝业同行组成生丝价格同盟,坚持高价出售,试图一举拿下生丝的定价权。一开始,胡氏战略似乎奏效。西方学者斯坦利在《晚清财政》一书中记录,1882年9月,上海一级生丝价格已高涨至17先令4便士,而在伦敦交易所的价格仅为16先令3便士。国内价格反超国际期货价。怡和洋行们突然发现不出更高的价钱就难以买到生丝,他们试图各个击破,但胡雪岩篱笆扎得很紧,稍微有些规模的丝商都被知会要遵守大家约定好的报价。怡和洋行无奈之下,只能请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出面斡旋。赫德二十八岁就执掌了大清海关,属于典型的少年得志,但与胡雪岩比起来还稚嫩得多。他以邀请胡雪岩合伙办丝厂为诱饵,以“市价以外,另送佣金”为条件,企图说动胡雪岩做出价格让步。不久,日本商家也登门求购,开出的价格是,按照当时的市价,再加八百万两白银,谈判后,同意加到一千万两白银。形势一片大好。然而胡雪岩拒绝了,他要更高的价格。就在这时,“欧洲的蚕丝却见丰收,伦敦和欧洲大陆市场能够不顾中国的歉收”。洋行转而寻求收购欧洲本土生丝。以致丝价大跌,几家大型丝商破产。胡雪岩的处境开始不妙了。要知道,维持价格控制需要高昂的成本,对加盟丝商的利益补偿、高价收购生丝、提高定金比例、不菲的货栈费用、巨大的融资成本、运输、保险、人工全都要钱。惊人的资金占用使得胡雪岩的现金流变得非常脆弱。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北洋派干将盛宣怀开始行动了。他正在密谋“废掉”胡雪岩。4信息战和信心战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矛盾天下皆知。左宗棠收复新疆,其声望与地位达到顶峰。李鸿章发现,左宗棠之所以能为朝廷立下那么多的功劳,都是因为胡雪岩在后面的支持,所以提出“倒左先倒胡”。1883年,中法战争又阴云密布,左宗棠再次主战,李鸿章再度主和。李鸿章生怕大笔资金再度流入主战派手中,致使北洋系经费来源不足,因此决定发动“倒左”攻势。打仗打的是钱粮,欲制住左宗棠,必先废掉左宗棠的“钱袋子”胡雪岩。当李鸿章得知胡雪岩要耗巨资打生丝大战,而左宗棠又不在两江的消息后,就与盛宣怀筹划置胡雪岩于死地。清末大北电报公司上海站电报间内,电报员正在忙着工作。该公司是丹麦、挪威、 英国、 俄国等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电信机构,成立于1870年, 出资的是外国人,基层员工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10年 后,中 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电报局——天津电报局始告成立胡雪岩丝毫没想到,自己已经落入李鸿章和盛宣怀的陷阱。胡雪岩与各地分号联系收购事宜,处处都需通过方便快捷的电报。由于盛宣怀掌握着电报局,利用对电报的监控,胡雪岩买进卖出的情况被控制了电报网络的盛宣怀完全一手掌握。他频频发出电报,指挥属下对胡雪岩的蚕丝生意进行阻击,并利用私人关系致电各外国商行,请他们暂时不要购买胡雪岩的蚕丝。当胡雪岩的大笔流动资金积压在蚕丝上时,正好赶上要支付军费,财政状况顿时变得捉襟见肘。恰好这个时候,胡雪岩向汇丰银行所借的一笔款项到期,需要偿还本息共八十万两。和往常一样,这笔钱本不是胡雪岩私人所用,而是由他做中间人向外国银行所借,还款时也由他出面为国家先行垫付,再由各地财政补上。若在平时,这八十万两银子根本不在胡雪岩眼里,随手就垫上了,无奈此时青黄不接,他只好眼巴巴盼着上海道协饷能尽快到账。盛宣怀手握电报资源,对胡雪岩的财务状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他敏锐地意识到,时机到了!于是他亲自到上海,利用李鸿章的官威使上海道台邵友濂答应,将这笔协饷往后拖二十天。胡雪岩等不来这笔救急钱,汇丰银行又在盛宣怀的鼓动下,开始催款了。按理说,八十万两银子对胡雪岩来说也不是大钱,可因为和洋人叫板,胡雪岩已经得罪了洋行以及整个买办集团。当时号称“洞庭山帮”的买办领袖席正甫,正为汇丰银行工作。在他的策动下,整个上海滩竟没有一个人借胡雪岩银子。无奈之下,胡雪岩只好从自己的私产阜康银行里抽出八十万两,先还了汇丰银行。通过电报,胡雪岩的每笔调款活动都逃不过盛宣怀的眼睛。当胡雪岩支付完贷款,阜康银行库内正好缺乏现银。一方面,他托相熟豪绅大商到阜康银行提款挤兑;另一方面他又通过电报,以上海为中心,在各地散布“胡雪岩蚕丝生意大赔,阜康银行已面临倒闭” 的谣言。一时间,取款的人踏破了阜康银行的门槛。眼看挤兑风潮即将形成,胡雪岩急忙赶往上海催办协饷,同时还向北京发电报,恳求坐镇军机的左宗棠援手相助。邵友濂得到风声躲出去了,而胡雪岩发出的求援电报却被盛宣怀严令扣下。适逢中法开战和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局动荡,胡雪岩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周转失灵。挤兑风潮愈演愈烈,胡雪岩只好把自己的地契和房产都抵押出去,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希望能渡过难关。无奈大势已去,阜康银行轰然倒闭。胡雪岩这时才得知,幕后黑手竟是盛宣怀。正当胡雪岩的“阜康集团”轰然倒塌时,1885年初,左宗棠的楚军在西南边陲获得“镇南关大捷”。李鸿章却罕见地在世界外交史上搞出一个特例,以致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签订了一个有利于法国的《中法新约》。左宗棠辛苦取得的胜利,竟被李鸿章送给了法国人,他愤恨地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1885年9月,左宗棠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病故。这时,李鸿章又上了一道足以置胡雪岩于死地的奏折——奏折中声称,胡雪岩向洋鬼子借高利贷,吃了朝廷的回扣。慈禧太后勃然大怒,下令一查到底,胡雪岩被抄家、革职。从此,北洋、淮军系压倒了湘军,李鸿章和盛宣怀这对政商新典范笑到最后,控制了大清帝国的主要财政资源。扩展阅读光绪九年(1883)底,胡雪岩破产了。&这年12月6日,兼管顺天府事务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毕道远和顺天府尹周家楣,联名上了《阜康商号关闭现将号伙讯究各折片》,告知朝廷京城阜康银号倒闭,这是目前在清宫档案中查到关于胡雪岩破产的最早记录。奏折说阜康银号伙计汪惟贤前来自首,供认银号已经倒闭,负责人已经弃店逃跑。&银号的老板即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五年前经左宗棠奏请,清廷刚刚赏给胡雪岩黄马褂。按清制,黄马褂向来只赏有军功之人,胡雪岩为清代唯一获得此赏的商人,可谓异数。&京城中的消息灵通人士已经知悉阜康银号倒闭的消息。12月5日,时为工部尚书的翁同在日记中记述:京都阜康银号,大贾也,昨夜闭门矣。清廷接到奏折后,当日立即下旨,要求毕道远、周家楣将阜康银号所经手的公私款项逐一查明登记备案;令闽浙总督何璟以及浙江巡抚刘秉璋查胡雪岩在浙江原籍的资财,以备抵债;还要求各省督抚将辖区内的胡雪岩产业先行查明。&清廷采取密谕的方式,只有军机大臣以及接到谕旨的有限几个人知晓此事,这是为了避免引发社会动荡。一个民间银号的倒闭让清廷如此紧张,密旨中透露了原因,“该号商经手公款及各处存款甚多”。清时日本人大桥式羽所著的《胡雪岩外传》中所引户部尚书阎敬铭奏折,京城阜康银号倒闭后,“光绪九年十一月间,(胡雪岩)将京城、上海、镇江、宁波、杭州、福州、湖南、湖北等处所开阜康各字号,同时全行闭歇;人心浮动,道路嚣然。”翁同12月26日的日记中,就记载了阜康银号的倒闭引发京城不下百家钱铺闭歇的关店潮,“迩来九城钱铺闲歇者不下百家,街市萧条,小民愁苦,恐酿事端也”。&鉴于“胡光墉所开阜康及胡通裕票号倒欠公私款项极多,尤为可恶”,日,清廷下旨对银庄开设分号进行规范:京外票号开设分号,必须先到户部等申请执照;各省要将开设票号商人的姓名、住址造册送部,以备核查;开设票号,必须由地方官证明确为殷实富商,各票号间需共担赔偿责任;经营私款汇兑者,每个票号每年需向户部缴纳税银600两。&焦躁不安的官员们12月27日,清廷给时为两江总督的左宗棠下旨,要求缉拿胡雪岩,并勒令胡迅速还清亏欠的公私款项,否则将从重治罪。谕旨口气之所以如此严厉,一个原因就是高居庙堂之上的大学士、军机大臣中不少人是阜康银号的客户,自然急于保全自己的存款。&尽管清点是秘密进行的,但达官贵人在阜康银号的存款还是逐渐为外界所知。12月18日,户科掌印给事中邓承修上奏说文煜在阜康存银有70多万两,要求查清这些巨款的来源。文煜时为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此折惊动了病中的慈禧,当日她即下旨让顺天府究查。&顺天府清点的结果:阜康银号的账簿中,有“联号开列银四十六万两,第一号上注明文宅字样”。这四十六万两中,文煜的哥哥、曾任江西布政使的文祥承认十万两为自己历年养廉银的结余。至于其他36万两,慈禧在12月25日要求文煜如实交代来源。&文煜不敢怠慢,当日上折告诉慈禧:自己从道光年间即出任地方官迄今30多年,加上还担任过管理海关、崇文门税务等“优差”。存在阜康银号的36万两,都是历年养廉银、薪俸结余。同在12月25日这天,慈禧发布了对文煜巨额存款的处理决定,承认文煜所言非虚的同时,为平息舆论,要文煜拿出10万两充公。&此事对文煜的仕途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日,文煜由协办大学士补授大学士,这表明77岁的他依然受到慈禧的礼遇。同年12月13日,文煜病逝。据说,胡雪岩在杭州的宅第(今胡雪岩故居)日后就以10万两银转让给文煜抵债。曾有人估计,不含地价,胡雪岩故居仅材料和建设费用应该在50万两至100万两之间,可谓物超所值。&在阜康银号存款的官员还有很多。12月21日,邓承修上折参劾顺天府尹周家楣同阜康银号、胡雪岩来往密切,不适合查办文煜案。其中提到,阜康银号倒闭后,周家楣连夜带亲兵去查封银号,抬走“衣物八大箱”用以资抵自己存在银号的七万余两银子。翁同在日记中记载阜康银号倒闭的同时,还说“其票存不可胜计”。有他自己经手的,也有“圆通观粥捐公项六千两”存在阜康银号。如今,银号关闭,他只能徒呼“奈何奈何”。时任户部尚书、在军机处学习行走的王文韶,曾接到朋友来信,要他帮忙从阜康银号中索回所存的近2000两银子,但王文韶觉得希望不大。&私款之外,还有不少公款存于阜康银号。左宗棠在1885年4月的一份奏折中就说:“该号商亏欠各省官项甚多。”日,左宗棠奏报朝廷,已经遵旨将胡雪岩的阜康商号查封,以便将来偿还户部和江苏在阜康银号所存的公款,这表明户部在阜康银号有存款。&根据清宫档案,至少还有福建的公款。1884年9月,邓承修就曾奏参福建布政使沈葆靖,将福建藩库公款私自存于胡雪岩阜康银号收取利息。阜康银号还负责给左宗棠西征军汇解军饷,浙江支持陕甘的协饷、给海关的洋税、应还洋商的借款,都通过阜康银号汇兑。1874年以来,胡雪岩帮左宗棠所借的洋款和华商款项共1710万两,无疑也是经由阜康银号。&由于属于私人经营,没有国家储备作担保,当时将钱存入银号生息是风险挺高的事。好在胡雪岩除了钱庄还有实业,因此追偿起来相对而言更有保障些。&沈葆靖曾被参将福建藩库银23万余两存于胡雪岩银号套利。1885年4月,经左宗棠、杨昌查明后奏报:沈虽将福建藩库银存入阜康银号,但并无有私存公款套利的行为。得知胡雪岩破产后,沈葆靖立即派人前往浙江专门负责追款。在浙江方面的配合下,迄今已经追回19万两,其余的四万多两将通过变卖胡雪岩的资产抵扣。翁同存于阜康银号的六千两,经顺天府尹周家楣的照拂,也于日完璧归赵。&据《胡雪岩外传》,阜康银号亏欠的公款中,欠浙江161万多两,欠江海、江汉两关及两江78.6万多两,而各省自行追偿的欠款还不算在内。至于所欠的私款,据两江总督声称,仅京城就8000万两。清宫档案中并未发现该书所引阎敬铭奏折,《胡雪岩外传》所说尚存疑窦。同是该书所引材料,户部声称经过从1883年到1885年3年的追索,胡雪岩欠浙江的公款还有49.8万多两,欠两江公款20.8万多两。两江总督曾国荃的咨复中却说,“胡光墉在日,统计欠缴京外各款,共银一百五十九万二千余两”,而今除了5万多两的行用水脚银外,已经用各地阜康银号的地产、资产等抵押偿清。&恩人左宗棠办理追偿&众所周知,胡雪岩与左宗棠关系密切,除了帮着左宗棠借款以作军饷,他还帮忙购买和转运枪械、军需等等。1878年新疆平乱后,时为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的左宗棠,联名陕西巡抚谭钟麟上折,夸赞胡雪岩之功,“此次新疆底定,核其功绩,实与前敌将领无殊”。并最终为胡雪岩请到了黄马褂之赏,成就了一段传奇。&令人奇怪的是,关于胡雪岩破产一事,《左宗棠全集》所收的书信无论是家书还是给朋友、同僚的信,左宗棠都没有只字记述。这并不意味着左宗棠超脱于胡雪岩破产案之外。清廷日的谕旨中,就要求左宗棠勒令胡雪岩迅速偿清亏欠的公私款项,同时还要左宗棠给相关各省发咨文,让各省配合查清胡雪岩的财产。这表明,负责胡雪岩破产案者,已由闽浙总督转为两江总督左宗棠。&最早在密查胡雪岩欠款和财产时,清廷并没有通知左宗棠,追偿时却让左宗棠办理。胡雪岩家产主要在杭州,按理应该是浙江巡抚和闽浙总督负责。两江辖境为江西、安徽、江苏,并不包括浙江。朝廷深知左宗棠与胡雪岩的紧密关系,当初查访时没有通知左宗棠,或许是怕他向胡雪岩通报。而让左宗棠追偿,则有袒护老臣左宗棠和宽免胡雪岩之意。毕竟,朝廷只是将胡雪岩革职、清偿欠款,而没有治罪和抄家。&行用补水案中,也活跃着左宗棠的身影。1884年5月,经户部奏请,清廷下旨拍卖封存浙江的胡雪岩资产,充抵胡雪岩所“侵吞”的行用补水银106784两,用于修建南疆衙署。1881年,应督办新疆军务大臣刘锦棠、护理陕甘总督杨昌一再请求,左宗棠出面通过胡雪岩,由德国人福克引荐,向汇丰银行借款400万两。之后,胡雪岩报销了水脚行用等106784两。这其中,福克中介费2万两,水脚行用花费30200余两,结余4万多两。由此可知,所谓“水脚行用”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差旅费。&虽经左宗棠多次上折求情,以及刘锦棠、前陕甘总督谭钟麟上奏,证明此银两为因公支出,但户部以在借款之前没有先奏报为由,始终不予报销。这笔“欠款”,最后经浙江方面追齐解往新疆。根据浙江巡抚刘秉璋1886年7月的奏报,此笔10.4万多两汇至甘肃,手续费为2135多两,也就是说每100两的手续费约为2两。而当年胡雪岩押解370多万两(借400万两,汇丰扣除相关的手续费后,实际上只支付370多万两),由上海至西北,平均下来每100两开支银才9钱!&客观来说,胡雪岩没有侵吞这笔钱。但借款已办理完毕,剩余的4万多两银子迟迟没有上交,操作实在不够规范。当然,只认条文和程序,不看实际效果,晚清政府的颟顸由此可见一斑。&一番追偿、查封、抵押后,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只剩下胡庆余堂的若干股份,他本人于日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文/刘江华本文节选自《胡雪岩破产事件真相》,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6年第34期扩展阅读胡雪岩破败于公元1883年12月初。关于胡破败的原因,如今几乎已众口一词:即胡败于与洋人竞争的蚕丝贸易战。许多学者在评述胡雪岩的破败时,往往会举出以下两个例证:一、晚清陈代卿所著《慎节斋文存》说:胡雪岩“每岁将出丝各路于未缫时全定,洋人非与胡买不得一丝,恨甚。乃相约一年不买丝。胡积丝如山无售处,折耗至六百余万金。”二、晚清欧阳昱所著《见闻琐录》说:胡雪岩囤积大量蚕丝,与洋人争利,“夷人欲买一斤一两而莫得”,“夷人谓此次倘为胡所挟,则一人操中外利柄,将来交易,为其所命,从何获利?遂共誓今年不贩丝出口”。然而,笔者通过查阅晚清报刊史料时发现,上述两个例证与事实完全不符。洋人真的“一年不买丝”吗?笔者手头有一封洋人写给李鸿章的长信,写信时间是在胡雪岩破产前夕(1883年9月),信的内容就是讲中国的蚕丝业。此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中国蚕丝业的实况。写信的洋人叫白尔辣,当时就职于上海的旗昌洋行(美商),是一位长年居住上海的资深茶商。信的主要内容如下:从光绪二年(1876)至六年(1880),上海每年出口生丝,最低的一年为6万5千包,最高的一年为8万5千包。光绪七年(1881)则降至5万5千 包;光绪八年(1882)更降至5万包。今年(1883)可能连4万包都不能超出。导致生丝出口不断下降的原因,有人说是外国人买得少,有人说是中国人养 蚕少。其实,每年上海所积之丝,洋商是全部买光的。民间见蚕丝业获利,养蚕之人也就越来越多。我曾多次去江浙等养蚕区考察,发现导致中国蚕丝产业年年下降 的根本原因,既不是洋人不买,更不是中国人不养,而是养蚕区开始蔓延的蚕瘟病。早在三十年前,法国、意大利都曾 爆发一种叫“粒瘟”的蚕瘟病,导致蚕丝产量大减。现在江浙等地出现的就是这种“粒瘟”病。此病危害极大,建议中国成立蚕政总局,采用法国学者巴斯陡(今译 巴斯德)创立的制种方式,严格把好蚕种关,从源头上预防蚕瘟病。(李鸿章看完此信后,作了如下批示:“所见颇有见地,丝觔为出口货大宗,诚能略仿其说,考 求蚕病,斟酌整顿,可冀事有成效,于税厘不无裨助。”)可见,《慎节斋文存》和《见闻琐录》中,有关洋人“相约一年不买丝”、“共誓今年不贩丝出口”等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洋人不仅年年在上海买丝,而且还抱怨能买到的蚕丝越来越少,所以,也就有了这封洋人写给李鸿章的长信,希望中国整顿蚕桑事务,发展蚕桑业。胡雪岩有没有与洋人交恶?晚清时期,中国最大的两项出口是蚕丝和茶叶。1843年11月,上海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据晚清海关资料记载:1845年,由上 海出口的生丝为5146担。到了1880年,由上海出口的生丝已达69685担。从1870年开始,全国生丝出口贸易约有2/3,经由上海港输出。那时, 旗昌、怡和、天祥等知名大洋行,纷纷落户上海,从事蚕丝和茶叶的出口贸易。那么,胡雪岩在上海大量囤积生丝,究竟有没有与洋人交恶,导致各洋行的洋人“恨甚”呢?笔者查阅了晚清报刊等史料,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直接资料,但也获得了一些间接的材料: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时,胡雪岩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分别卖给了怡和洋行(2000包)、天祥洋行(13000包)。如果胡雪岩真的与洋行的洋人交恶,致使洋人对胡雪岩“恨甚”,那么,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怡和洋行和天祥洋行的洋人会及时出手接盘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此外,据《怡和档案》记载,上海阜康雪记钱庄在1883年11月资金吃紧时,曾从汇丰银行拆借到10万两白银以维持钱庄周转。旗昌、怡和、天祥等众多大洋行都是汇丰银行的股东或合作伙伴,如果胡雪岩曾经得罪过这些洋行的洋人,关键时刻能得到汇丰银行的支持吗?显然也是不可能的。然而,尽管得到了汇丰银行10万两白银的救急,尽管将15000包生丝快速地脱手卖掉了,但是,胡雪岩最终还是未能逃脱破败的命运。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使胡雪岩难以走出破败之路呢?难道问题真的出在这笔15000包生丝的买卖上?导致胡雪岩破败的真正原因关于胡雪岩卖出15000包生丝,究竟亏了多少钱?一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亏了800万两白银;有的说亏了600万两白银;也有的说亏了150万两白银。洋人白尔辣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已披露当时生丝的价格:“每包生丝通扯价(平均价)为320两白银”,那么15000包生丝的总价值则为480万两白银。既然总价值只有480万两,又怎么会亏损600万两、800万两呢!因此,笔者认为:胡雪岩囤积生丝亏损150万两白银的说法比较接近事实。然而,一代巨绅胡雪岩仅仅因为亏损了150万两白银,就走上了破败之路?这样的说法自然难以让人置信。那么,当时究竟还发生了什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晚清《申报》当时的相关报道吧。日《申报》报道说:去年(1882年)冬天,“本埠各大行栈倒闭纷纷,约计所耗之数,有数百万之多。市面情形大为减色。”进入 1883年,市面更萧条,倒闭的商铺更多,并牵连到放贷的钱庄。日,上海的信源钱庄首先宣告倒闭,“亏欠某银行银约八九万两”(见 日《申报》)。4月5日,上海的利康钱庄又宣告倒闭,“共亏银约有二十九万两”(见日《申报》)。此后,银根更紧,局面更惨。10月8日,上海又爆出两大钱庄倒闭的消息:一家叫“纯泰”,亏损金额为“19万白银有余”;一家叫“泰来”亏欠金额为“7万白银有余”(见日《申报》)。10月22日,杭州声名显赫的德馨钱庄突然倒闭。当时,《申报》作了这样的报道:杭垣著名之大钱庄,合上下城计之,不过七八家而已。而其资本极巨、声名极震之店,则以阜康与德馨两号。如双峰之对峙焉。德馨庄开张于望仙桥河下,房屋闳敞,排场宽绰,本系某宦所开……连日来,上海遭倒闭巨庄者甚危急,且泰来庄亦系某宦与人合开,一经倒闭,必致波及,其势万难支持,故于上月念二日即时倒闭。(见日《申报》)可见,在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倒闭前,上海商界已经出现一股倒闭狂潮,大批商店倒闭,继而是一家又一家的钱庄倒闭,并牵涉到外地钱庄。钱庄倒闭的消息,又引 发猛烈的挤兑风潮,市面银根因此奇缺。《申报》当时曾发表长篇评论,感叹:上海市面“银根紧急,为从来所未有”。(见日《申报》)正是在银根越来越紧的寒气中,长袖善舞的胡雪岩也陷入了黔驴技穷的困境。同年12月1日,上海的阜康雪记钱庄和杭州的阜康钱庄同时宣告倒闭。消息传到北京,已是12月5日,当天晚上,北京的阜康福记钱庄门口“取银之人拥挤不断”。次日清晨,该庄便被官府封闭。与此同时,扬州、镇江、金陵、苏州、宁波、温州、天津、北京等地,都传出了商铺倒账、钱庄倒闭的消息。当时,被《申报》点名报道的倒闭钱庄有:巨顺、京 西、利康、怡源、同源、华盛、德义、景泰、乾泰、昌永、泰昌、复兴、源锦、永和、义和、裕泰、阜源、义兴、元丰、源享、恒聚、兴魁、公丰、春升、信位、公 诚、宝兴源、源茂永、大兴公、景家字号等30余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银根紧缺、商铺倒闭的呢?当时的《申报》也给出了答案。日的《申报》报道说:中国之创办公司,不过近年来有之,前此未之闻也。然自创有公司,而中国之场面愈阔,中国之市面愈疲。即如上海一区,目下倒账之多,连年叠见。论者莫不纷纷然,咸以为公司股份之为害。窃谓:其所以为害者,在乎股份票之各相买卖,无异空盘。原来,当时中国兴起了一股造铁路、开煤矿、兴轮船的热潮,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建立。由于这些股份公司的股票可以上市买卖,所以市面上出现了资金大搬家现象,大量资金从钱庄、商号流向股市。更要命的是:许多人都把买卖股票当作了赚钱的正当生意,所以向钱庄贷款用于炒卖股票的现象也很普遍。恶果随之而来,《申报》说:从1882年开始,“买卖股份之旺,几于举国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显露,股票万千直如废纸。”(见日 《申报》)从钱庄、商号流出的大量资金就此在股市中蒸发。坏账、呆账由此而大量出现,经济形势就此恶化。《申报》说:1883年,“沪上市面自夏秋以来, 日见衰落之象,至冬间则更疲敝。亏倒之行号、店铺,日有所闻。讼案累累,不能清结。”(见日《申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胡雪岩将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用在了囤积物资(生丝)上,应该说还算是明智之举。毕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生丝还能够及时变成现银的。但是,胡雪岩钱庄的资金远不止这囤丝的480万两白银,更多的资金当时应该都放贷在外。当猛烈的金融风暴降临后,这些放贷在外的大量资金往往就成了无法收回的坏账、呆账。一旦遭遇挤兑风潮,自然就难以招架。这应该是胡雪岩破败的真正原因。结论1883年,起源于上海的金融风暴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沿海各地众多商铺、钱庄纷纷倒下。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也不过是其中一枚被推倒的骨牌罢了。|&天&|&涯&|&文&|&摘&|微信号:tianyawenzhai最有深度、最具影响力的华语新媒体资讯平台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担保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