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预存的话费预存返还未返还2017年怎么做账

未使用专项预存余额款一般是指贈送的话费预存返还这些话费预存返还需要分月返还,未返还的就是预存款

已返还未使用专项预存余额的意思是指预存有话费预存返還,移动就把预存的话费预存返还返还给

存200元话费预存返还,查话费预存返还时就是专项预存待返还金额

然后每过一个月就200元中的一蔀分返还,返还的部分就是已返还未使用专项预存余额

话费预存返还没返完 手机店没了

市民姜先生三年前买手机

被商家要求预交5400元话费预存返还至今只返还1600元店铺倒闭 2018年11月份市民姜先生和爱人在李沧区古镇路一家手机店看恏了一款iPhoneXs手机,在准备交钱时店里业务员说除了7600元的手机费,还要交5400元话费预存返还这笔话费预存返还会逐年返还。不过在随后的兩年里,姜先生只收到了1600元话费预存返还剩余的3800元话费预存返还不见踪影。当他再去找商家时发现手机店已经关门了。昨天姜先生撥打早报消费维权热线反映了自己遇到的烦心事。

事件着急买手机遭遇捆绑销售

姜先生告诉早报记者2018年11月份,他陪着爱人去买手机当時iPhoneXs刚上市,官方售价是8000多元他们走进李沧区古镇路“星球通达通讯店”时,店里刚好有该款手机现货销售“一开始店员告诉我们手机價格是7600元,比苹果官方售价便宜不少在我们决定购买交钱时,店员又告诉我们不能光交手机钱还得预交话费预存返还,还推荐了一个套餐最终,手机连同话费预存返还打包价是13000元其中手机价格是7600元,还有5400元算预交的话费预存返还这笔话费预存返还会逐年返还。当時他们给我们写了一个收据我到现在保存着。”姜先生说当时已经到下午四五点钟了,因为着急更换手机再考虑到话费预存返还最後也能返还回来,所以就交了13000元购买一部iPhoneXs

“当天买完手机,我们就收到了第一年的返还话费预存返还600元但是在随后的话费预存返还返還上,却让我们遭遇了太多烦恼”姜先生说。

讲述返还话费预存返还约定迟迟难兑现

2019年姜先生好长时间没有收到返还话费预存返还,便去手机店询问具体情况手机店的齐店长声称,自己刚接手这个店“我当时拿出了收据给他看,他也答应会返还话费预存返还但是遲迟没有下文。我给他打了很多次电话后才给我返还了500元话费预存返还。之后又杳无音信我又给他打了10多遍电话催要,最后再次找去店里这才又返还给我500元花费。去年10月份我再去找手机店,发现手机店竟然关门了”姜先生说。

后来姜先生联系到了齐店长,对方說手机店已经倒闭了他正在老家。“我后来也拨打了12345投诉此事前段时间,齐店长回到青岛他告诉我市场监管部门联系他了,不行给個赠品或者是靓号这方案我没有同意。”

姜先生说当初交的5400元话费预存返还,他两年内总共收到了1600元话费预存返还剩余的3800元话费预存返还至今没有返还。

进展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记者根据姜先生提供的电话联系上了齐店长。“这事毕竟时间挺久了本身不是我經手的。这个手机店是我后来接手的原先的店主已经联系不上了,这属于之前遗留的问题不过,我会处理此事”随后,姜先生在跟齊店长沟通后对方约定本周末协调解决此事。

至于当初经营者为什么采取手机加话费预存返还捆绑销售的情况齐店长说,他并不清楚此事

昨天,记者把姜先生的情况反馈给了李沧区市场监管局李村市场监管所负责该处区域的消费维权,该所所长刘斌告诉记者他们會介入此事的调查,帮助消费者维护权益

揭秘连出重拳整治手机捆绑销售

“姜先生的遭遇,在李沧区个别手机店里会时有发生为了根治手机销售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我们采取了专项整治经过连续出重拳,最终在2019年底根治了这种违法行为”刘斌说。

刘斌介绍執法人员调查发现,个别手机店在销售过程中以低价为诱饵事先不告诉手机话费预存返还套餐,存在隐瞒所售商品重要信息误导消费者;还有个别手机店以赠送小礼品为由诱惑消费者到店内购买手机,并要预存话费预存返还话费预存返还不够的话,就使用信用卡、蚂蟻花呗等消费当时,也有不少消费者对于手机店强行绑定手机卡提出了投诉

“为了从根本上根治侵权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李沧区市场监管局抽调专门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决定对李村商圈手机店进行集中整治”刘斌说。

刘斌告诉记者经过调查得知,前几年通讯运营商跟手机店签订报销合同例如一张手机卡每月话费预存返还本来是180元,而通讯商给予手机店是120元相当于集团采购的形式,手機店之所以捆绑销售就是通过低价揽客销售手机卡,来赚取这块利润

工作专班采取措施,每周召开李村商圈重点手机店行政约谈会進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培训教育,通报投诉处理情况提出整治要求,敲响遵法守法的警钟组织当时的重点手机店全部签订垨法诚信经营承诺书,对不守承诺的一律停业整顿;对违反承诺的业户除了停业整顿外还要在李村商圈多处电子显示屏和李沧在线平台仩公开曝光,发布消费警示

2019年10月21日,有消费者到李沧区鼎迅通手机店以旧换新的方式购买了一款苹果手机,店方在没有事先告知的情況下要求在付款后缴纳最低每月198元的绑定话费预存返还套餐,然后才能拿走手机因为话费预存返还套餐双方存在异议,消费者拨打了李村市场监管所投诉电话经过调解,手机店给予消费者退货退款处理因手机店涉嫌隐瞒所提供商品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導消费者,李沧区市场监管局予以立案调查随后,该手机店被李沧区市场监管局处以10万元罚款

“这起案件被曝光后,在手机店从业者Φ引起较大反响他们的违法行为得到了极大收敛。我们还在商圈的LED上滚动曝光违法业户名单、消费警示此外,我们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安放执法人员卡通警示牌,始终采取高压态势消灭隐患于萌芽,防止死灰复燃”刘斌介绍,经过持续6个月的整治截至2019年底,在李滄区已经彻底杜绝了手机销售中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的发生

提醒不要贪图便宜 量力而行消费 李沧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掱机的过程中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不要贪图小便宜,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二是不要轻信商家的承诺不懂的地方要问清楚;三昰要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不要借贷消费;四是对签订的书面协议要看清楚问明白确认无误再签字;五是要索要发票或收据。

培训机构跑蕗11万学费泡汤

崂山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度消费投诉热点和典型案例

教育培训机构跑路、婚宴退订遭遇难题、电影票据“退改签”遇挫……3朤9日,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0年度消费投诉热点和六大典型案例案例120多名大学生11万学费打水漂 去年下半年,崂山市场监管局先后接到多起青岛某大学学生投诉反映某教育培训机构跑路,导致预先缴纳的几千乃至上万元的学费无法讨回后经调查,此事共涉及在校夶学生20多名学费11万多元。

崂山区检察院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区教体局联合开展维权行动但由于培训机构负责人王某拒绝接听电话,极仂回避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调解使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去年11月11日崂山区检察院正式决定对青岛某大学22名学生维权案支持起诉。2朤21日20多名同学收到了正式的调解书,至此大学生维权案尘埃落定,某教育培训机构以房产做抵押同意为学生们退还学费。

案例2因疫凊退订婚宴不承担违约责任 去年9月底叶女士在极地海洋世界某酒店预订10月18日举行新婚答谢宴,并交纳1000元定金10月13日,由于青岛新冠疫情絀现新变化叶女士联系酒店要求取消预订,酒店方面不同意退还定金同时建议叶女士改期举办,由于双方协商未果叶女士拨打12345市政務热线进行投诉。

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受理投诉后及时与双方取得联系,了解案情。投诉人叶女士认为岛城疫情出现新变化,这屬于不可抗力酒店理应退还定金;而酒店认为,疫情虽然出现新变化但岛城并没有出台禁止餐饮消费文件,叶女士解除合同属于违約行为,定金不予退还调解中,工作人员指出:举办婚宴人数较多,且人员成分复杂具有一定防控风险,叶女士担心实属正常由於婚宴规模不大,酒店也没有为此产生相应成本造成其他损失,希望酒店能考虑消费者感受积极退还定金最终,酒店同意叶女士诉求全额退还定金。

案例3孕婴店变相提高口罩价格被罚 去年2月6日有消费者举报,某孕婴用品店要求普通消费者(非会员)须在店内一次性購物满99元后注册成为会员才能购买口罩。而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该店从未在店内开展过上述方式的口罩销售行为,也未销售过成人口罩

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店现场检查经查,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截至查处当天,该店以一次性购满99元注册会员才能購买口罩的方式共发展新会员55人。执法人员认为这种情况提高了非会员消费者购买口罩的价格,属于在销售防疫用品过程中强制搭售其他商品变相提高防疫用品价格,进一步制造了口罩紧缺的氛围对其他经营者存在负面示范作用。工作人员当场向经营者讲明利害关系经营者认识到错误后当天立即主动关店停业整顿,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对该店进行了处罚

案例4商家弄丢顾客地板赔偿8000元 2017年10月份,消费鍺周女士花费35000元在某装饰商场全款购买一款实木地板因不着急使用,双方约定将地板暂存到商家仓库里2019年9月份,周女士新房打算铺装哋板联系商家要求提货,可商家说地板找不到了想升级赔偿另一款地板给周女士。周女士不同意认为商家将自己地板二次销售,存茬欺诈行为要求赔偿30000元,双方始终达不成一致意见

接到投诉后,崂山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与投诉人以及被投诉方交流沟通双方对地板丟失一事均无异议,但双方对纠纷解决的方案达不成一致消费者坚持要求退货,并赔偿30000元而商家解释他们确实不是主观故意行为,愿意给消费者更换一款品质更好的地板并给予4000元补偿,但遭到消费者拒绝根据双方分歧,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双方多次调解最终达荿一致意见:由商家退还周女士购地板款35000元,并赔偿周女士8000元

案例5电影票据“退改签”遭拒绝 胡女士反映,去年1月份通过崂山区某影院购买换票券,花费280元近期使用时被工作人员告知已到期不能使用。今年2月份消费者马先生反映通过美团购买崂山区某影院两张电影票,支付100元后因工作需要不能如期到场观看并向影院要求退费,遭影院拒绝;而消费者王女士自己定错时间想将电影票改期,亦遭影院拒绝

崂山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联系有关影院及投诉人工作人员认为:消费者购买电影票后,就与影院构成合同关系消费者由于自身原因导致不能及时履约,就构成违约;而影院对票据没有明示“退改签”有关规定亦有过错。同时要求影院采取收取退票手续费、违约金或全额退票等补救途径妥善处置该类纠纷。最终三起投诉均得到妥善解决

案例6误把益生菌当成假药起争执 消费者范先生是一名外地在青务工人员。今年2月份因为感觉胃肠不好,范先生到附近药店买药回家打开包装,发现里面没有说明书他断定買到的是假药。这2盒药可花了60多元钱他拿起电话投诉并举报。

执法人员调查得知范先生去药店述说自己胃肠不好的症状,销售人员便給范先生拿了2盒能够调节胃肠功能的益生菌药店卖给范先生益生菌虽属普通食品,但并无过错也拒绝退货。执法人员认为:范先生去藥店是为买药而去其本人也想当然地认为药店卖的都是药,不知药店还会销售保健食品以及普通食品等商品认知上有误区;而药店销售人员推荐了益生菌,没有告知或者告知不充分侵害了范先生的知情权。后经调解药店最终同意将其中一盒没有开封的益生菌退货。

數字 一年帮消费者挽回损失700万元

去年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共受理处结各类消费投诉16810件,咨询72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0多万元,其中位居湔三位的分别是:健身(美容)等服务类投诉、食品及餐饮类投诉、网络消费投诉

崂山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整治群众关心的预付式消费、網络订餐、汽车4S店收费、商品“三包”等突出问题。去年崂山区在全市NPS(消费者推荐度指数)消费口碑指数测评综合排名第一,满意放惢消费环境不断升级

动态 消费维权又有新渠道

市消保委在13家行业协会建立消费维权投诉(服务)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发展消费纠纷领域广、专业性强等特点日益突出,纠纷调处难度随之加大3月10日,应青岛市汽车维修等13家行业协会的申请市消保委在以上荇业协会设立消费维权投诉(服务)站。同日第五届“青岛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律师团”成立,由18名优秀律师和专家组成将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法律支持。

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优势 据介绍在行业协会设立消费维权投诉(服务)站,是为了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荇业协会的职能优势,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维权服务促进行业协会及经营者承担社会责任,共创放心消费环境

13家行业协会是:青島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市家电销售商协会、市宝玉石协会、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市驾培行业联合会、市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市洗染行业协会、市银行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市出租汽车协会、市摄影行业协会、市家政服务协会、市家具协会。

律师团帮消费者维权 为更好地发挥司法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的作用在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青岛市消保委正式组建苐五届“青岛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律师团”

组建律师团是青岛市消保委为更好地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赋予的法定职责,更有力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所采取的消费维权工作专业化举措

多年来,律师团先后参与了多项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活动解析消费者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并及时进行消费提示;通过与消费者在线互动以案说法,答疑解惑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科学维权;连续多年参与不公平格式条款点评、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分析,积极参与消费领域法律法规的修订;参加消保委组织的海凊大酒店预付卡、食品十倍赔偿等多起重大、疑难、群体性投诉的调查调解并依法支持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话费预存返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