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2万校园贷滚成20多万 校园贷是高利贷套住大学生吗

大学生借2万校园贷四个月滚成13万,父母卖家产仍还不起_网易新闻
大学生借2万校园贷四个月滚成13万,父母卖家产仍还不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大学生借2万校园贷四个月滚成13万,父母卖家产仍还不起)
海南都市报4月19日报道,“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儿子2016年12月份借了不到2万元,没想到才过去几个月本金加利息就涨到了13万元,我们卖掉了家里唯一的200株橡胶,还抵押上了我姐姐的退休工资,才还上其中的7万元,还有6万多元没有还上,每个月的利息还要1万多元。”4月18日,家住海南儋州市西培农场的老李(化名)带着儿子小李(化名)找到记者时,他满脸憔悴,面对儿子深陷校园网贷,真是急白了头。这几个月,老李一家被所谓校园贷打来的催款电话弄得不得安宁。老李一天至少能接到20个,孩子的大学导师和不少同学也接到。整日的电话轰炸导致孩子不敢去上学,只能休学打工。“面对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儿子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老李含泪对记者说。小李提供的贷款借条为了买手机和电脑挖东墙补西墙深陷校园贷谈起深陷校园贷的原因,原本在广东某大学读大二的小李懊悔不已。他说,正是因为自己贪慕虚荣才导致今天的局面。小李家在儋州市西培农场,前些年退了场,家里只分到200多株橡胶,靠着割胶的微薄收入以及爷爷奶奶的退休金,才勉强让他和弟弟妹妹上学。可是,看到周边的同学都用上了好手机,2016年12月,小李产生按揭分期买一台iphone6的念头。“手机也不贵,只有3800元,分为12期,每月300多元从伙食费中挤挤就能够还上。后来我同样又以按揭的方式买了一台价值4800元的笔记本电脑,分24期还清。”小李说,同时还两个按揭让他有点吃不消,眼看就要到还款的时间,在校园闲逛时他无意中看到一个名为“x校贷”的小广告。“于是我便按上面的联系方式给正规的贷款平台 x校贷 的客服打去电话,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相关材料,一年内每月按揭还清。”小李说,从“x校贷”贷得1万元后,很快他便还清了了买手机和电脑的钱。然而,不久,“x校贷”的按揭日期也到了,为了按时交上按揭款,小李便开始尝试从各种不正规的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还款。“为了还钱,这几个月来我真是绞尽脑汁从各种校园贷平台借钱,前后共39个,现在已经还清了11个,还有28个没有还上。”小李打开手机,只见“x期乐”、“x借到”等不同的校园网贷APP布满了他的手机界面。欠2万元“滚”成13万,还不上款电话轰炸威胁家人小李告诉记者,虽说是欠下13万,其实自己用的不到2万。“办理校园贷很简单,没有抵押,只需要学籍信息、身份证、以及父母、导师、同学的联系方式,对方就给贷款了。”小李说,那些不正规的平台都有自己的条款,借贷金额一般在1000元到1600元不等。限定还款时间也由一周到一个月不等,逾期后要交所谓的逾期金,每天50元到150元不等,还要扣除所谓的手续费。就拿“x电贷”来说,他借了1000元钱,手续费就要扣除200元担保金,实际到手的只有800元,限期还款时间14天,到期不还款将按每天150元的逾期费收取。“此外还有什么账户管理费、信息审核费等等,往往刚贷下来的钱到了手还没焐热就拿去还给其他平台。说实在的,那些日子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还钱,我早已无心上学。后来,为了还钱,我还求两名同学帮我贷了各1万元。”小李说,到了还款日,要是还不上款还可以续约,按照逾期金缴纳所谓的续约费,否则对方将采取在学校贴吧以及对自己之前留下的父母、导师和同学们电话进行电话轰炸。“今天借款到期,是续期还是还款?2点前处理,否则算逾期,超过3点会通知家里,4点全面开炸,5点学校发帖子……”小李及其父亲接受采访时,他们的手机滴滴响个不停,尽是此类信息。小李告诉记者,这就是对方催款惯用的技俩。“不仅如此,对方还警告我迅速还款,否则将让催债公司上我家讨债,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我们自己承担。”对方发来的各种威胁催债信息父母担心孩子人身安危,变卖家产难还清“逾期金”“怎么办?我们可是安分守己的人家。小孩不懂事,做了蠢事,只能父母来收拾残局。”老李连连叹气。老李介绍,他家并不富裕,除了大儿子小李外还有两个孩子正在上中学,虽然爷爷奶奶两个80多岁的老人都有退休工资,但也经常生病,生活过得非常拮据。“孩子欠下高额欠款,为了他的安全,我们忍痛将一家的经济来源——200株橡胶卖了,才筹得2万多元。本来还想将年迈父母的退休工资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但银行不允许,思前想后只能拿姐姐的工资贷款然后再拿父亲的工资给她用,但这也只能贷到5万元,还有6万的欠款没有着落。”老李说,这6万元要是没有及时还上,到了下个月,加上所谓的逾期金,就一共要还近8万元了,对此他很苦恼。一方面他想帮助儿子将钱还上,另一方面他又真的找不到钱,所以找记者给他出出主意。提醒校园贷手续简单暗藏陷阱,律师建议报案处理记者就此事先后咨询了中国人民银行儋州市中心支行、市公安局以及海南商汇律师事务所的相关人士。中行儋州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于校园贷方面的监管仍属灰色地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网络贷也引起了银联的重视。从小李的情况来看,其所谓“逾期金”肯定是不合法的,因为有规定,信贷最高利息不能超过基准利率的4倍,高于4倍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也就是高利贷非法所得。儋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分析说,目前校园内的小额贷款,主要是低贷款高利息,出现很多利滚利的情况。虽然校园贷手续简单,但利息相当高,手续、利息费等名目繁多,其中暗藏陷阱。海南商汇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曙告诉记者,这样的校园贷显然是违法行为,建议老李一家以对方涉嫌欺诈以及以威胁等非法手段催款等方式向警方进行报案,通过合法的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本文原题为《欠债不过2万元4个月“滚”成13万 父母卖家产抵押工资还是还不起》)
(原标题:大学生借2万校园贷四个月滚成13万,父母卖家产仍还不起)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查看: 2426|回复: 4
借校园贷2万滚成20多万,是谁之过
发表于 前天&13:5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觉得请同学吃饭很有面子,西安大学生小飞先后在借款平台借了2万元消费,结果深陷借贷泥潭,贷款总额“滚雪球”至20万,父母掏空家底还借了10万元才还清贷款。借贷群里有70多人,有人用看病钱替孩子还款。网民彩云之南:国家也该出手整治了!这哪是贷款?这是抢劫呀!这些高利贷,都是与黑社会勾连在一起的,应该严惩!高于法定利率的三倍以上放贷的,都应当没收其资本金,并给予资本金五到十倍的罚款!网民创世经典:这种进入校园就应该算是违法,建议可以不用还,看你还敢不敢借?而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是以下几点。一、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屡见不鲜,但这并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生活的压力,导致更多父母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从而使得很多青少年误入歧途,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二、社会复杂,青少年辨识能力不足如今的社会,鱼龙混杂,法治社会下,大局稳定,但在利益驱使之下,不乏心怀不轨、投机取巧之人,打擦边球的人不在少数,在复杂社会的环境下,对于刚接触社会的青少年而言,则显得经验不足,很容易误入歧途。三、贫富差距大、攀比心理时有发生当前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学校里存在各种家庭学生,有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几百元,而有的每月生活费近万元。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攀比心理日趋严重。四、国家监管困难国家对网络贷款已出台相关政策,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有一些不法分子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虽然有相关管理法律政策,但网络范围较大,监管力度有限,暂时不能实现全面、实时监管。导致非法网贷等违法事迹屡禁不止。
理性思考,文明发表,传播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发表于 昨天&15:25
这样的新闻老是出现,国家必须得重视了
理性思考,文明发表,传播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发表于 昨天&15:26
不能拿人命填这个窟窿
理性思考,文明发表,传播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发表于 昨天&15:26
大学生也要选择适合自己消费能力的消费水平
理性思考,文明发表,传播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发表于 昨天&15:26
理性思考,文明发表,传播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为中国梦添砖加瓦。西安一大学生网上借款2万滚成20多万 深陷“校园贷”是“咎由自取”? 西安大学生 - 同济资讯平台
同济资讯平台
西安一大学生网上借款2万滚成20多万 深陷“校园贷”是“咎由自取”?
点击:23185次
导读:  为买化妆品贷款的女大学生大学生网上借款为“有面子”父母掏空家底还贷款觉得请同学吃饭很有面子,西安大学生小飞先后在借款平台借了2万元消费,结果深陷借贷泥潭,贷款总额“滚雪球”至20万,父母掏空家底还借...
为买化妆品贷款的女大学生
大学生网上借款为“有面子” 父母掏空家底还贷款
觉得请同学吃饭很有面子,西安大学生小飞先后在借款平台借了2万元消费,结果深陷借贷泥潭,贷款总额“滚雪球”至20万,父母掏空家底还借了10万元才还清贷款。
还了20多万元 实际借款只有2万
因为小飞觉得请同学吃饭唱歌很有面子,就在网上借款平台借钱消费,借了8000元,后来又陆续借,总共借了2万元。网络借款平台的贷款很好申请,只需提供学籍档案、身份证原件、手机通讯录即可,借钱时会要求付押金,如实借600元但打借条就要填1000元,约定一周内还清本金600元,否则就要产生利息每天400元,不然就会告知家长和学校。
担心被家人发现,小飞只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刚开始在借款平台到处借钱,后来发展为向借贷公司借钱。
王女士拿出给儿子还款后的手机交易记录及一沓刚从借款公司要回来的借条,借条中数额最高的一笔为5万元,王女士称实际借款数额只有1万元,其他4万为押金,借款公司知道学生急于用钱就以这种方式把钱借给他,如果逾期就要按照借条约定还款5万元。
借贷群里有70多人 孩子花钱父母背债
借贷的事情暴露后,还是小飞的父母出面还债。其父母天天跑借贷公司给儿子还钱,有的公司直接将还款地点约在马路上,一手交钱,一手还借条。小飞家境普通,姐姐去年大学毕业,自己马上要毕业。最终,小飞父母掏空家底又借了10万元才还清债务。
“我反思后觉得自己对儿子太偏爱了。”王女士说,儿子调皮学习也不太好,担心他惹事所以经济上放得松,每个月给儿子1200元生活费,女儿从大二就开始带家教自力更生每月给400元生活费。
“希望此事能给大学生敲响警钟,不要再铤而走险了。”王女士说,儿子的手机上有一个QQ群,里面70多人,都和儿子情况一样,记者在该QQ群看到,有人称父亲用看病钱替他还款。
西安一大二女生为买化妆品债台高筑
无独有偶,西安一名大二女生小依为了买化妆品,在短短一年里,先后通过34家网络借款平台借款,少则数百元,多则两三万。为了偿还这些本息,借债还债,结果利滚利,债台高筑,如今被四处逼债。
小依第一次在网上借贷,“需要输入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所在院校,学籍号,老师、父母、同学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对方要能在教育网上查到我的信息,然后根据我的情况给我发放额度……”
她在该平台最多的一笔借款是30000元,而小依讲,实际拿到手的只有两万多元,而她要按每月1136.01元的还款金额,还36个月,3年利息要还一万多元。
此外,还有爱又米、趣店、花无缺、优分期、E代付、京东金融等App平台借款,最后,总共涉及34款借款软件,都在正常还款,后来为了偿还前面借的钱,就从别的借款软件上再借钱,还不上再找新的借款软件……如今,她本金加利息欠下34.4万余元。
债主催款手段低劣 诋毁+恐吓
小依的父亲说,“追债的多数是私人放贷的人和通过‘今借到’App平台放款的人,打电话女儿不接,就给孩子同学打、老师打,这些信息都是孩子借贷时留的。”
在学校一个社团群里,债主发布了她所有的信息,并称她“以借款怀孕打胎为由,借了他们的钱,如今逾期,希望同学们及时通知小依……”另一则催款信息称:“您的好友小依以父母双亡买棺材为由,通过今借到平台借款数万元导致逾期……”
大学生深陷“校园贷” 真的都是咎由自取吗?
2016年,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的一份“裸条”8.75G压缩包在网上流传,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学生的裸照及视频,舆论一片哗然。
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因迷恋足彩,输光生活费后开始通过网络借贷买彩,继而冒用或请求同学帮忙借贷,欠下60多万元巨债,无力偿还,跳楼自杀。
2017年4月,厦门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该女生卷入的校园贷至少有5个,仅在“今借到”平台就累计借入57万多。其家人曾多次帮她还钱,期间收到过“催款裸照”。
也有网友表示,这都是大学生虚荣所要付出的代价!深陷“校园贷”,属于“咎由自取”。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论调,掩盖了事情的“另一面”。
高利贷、裸条贷 都是犯罪
大学生收入少,但对数码产品、旅游、娱乐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费、分期付款。“校园贷”平台抓住了大学生的这些需求。但是,黑代理、裸贷等“校园贷”陷阱,让一些大学生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
网友“天生幻想狂”说:在裸照刺激的背后,是一个单纯的放高利贷的故事,问题是,这些“高利贷”是怎么摸进校园的呢?
中青舆情监测室曾在《“裸条”背后,需要的不只是一句“活该”》中表示,由于目前校园网贷整个行业鱼龙混杂,且校园金融安全教育并没有跟上,加之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受不良“校园贷”影响的受害者已不是零星少数。
从发生在西安的两起事件看,第一个大学生欠款20万,实际贷款仅有2万……会计师在核算买化妆品的大二女生在花无缺借款App上一笔2000元贷款时发现,该平台的利息是每100元每天0.2元服务费。按一个月30天计算,每月利息就是120元,月利率为6%,年利率达72%。会计师说:算得上高利贷了。
规范“校园贷” 斩断“高利贷”
的确,事件中的学生在刚踏足“连环贷”时,无力偿还,就应收手。最后的悲剧,有自身的责任,但这不意味责任全可以归咎于个人。虽然从法律层面而言,绝大多数大学生已为成年人,但是因社会阅历较浅,金融经验普遍匮乏,辨别能力较差,陷入非法“校园贷”的概率较大。
遏制不良“校园贷”,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作为,以及广大学生自觉抵制。应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增强自控力外,广大学生更要珍惜个人信誉,甄别不良“校园贷”平台,自觉抵制和防范金融风险。此外,有赖于社会各个层面的联动和协作。校园应推动“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强化对在校学生的风险警示和教育引导,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此外,相关网贷机构也应另寻出路谋转型。
整治校园网贷乱象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正如网民评论:“校园贷”不该一刀切,但“高利贷”必须有人管。
你有话说?添加华宝大学生欠60万自杀,“无息”校园贷何以成为高利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不久前,网络上流传一条消息,河南一名大学生小郑因欠下60万元,不堪重负之下跳楼自杀。在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近年来在校园频发的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欠“校园贷”六十万 留遗言后跳楼因赌球接触校园贷 最终走上绝路“爸,妈,我跳了,别给我收尸,太丢人。爸,妈,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你们。”这是今年3月9日小郑发给父母的一条短信,在发完这条短信后他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小郑出生在农村,是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虽然家里务农,收入不高,但是父母还是省吃俭用,尽量满足儿子的生活所需。小郑从小就非常喜欢足球,到郑州上大学以后,偶然接触到了网络赌球。起初从中赚到了一些钱,尝到甜头的小郑越陷越深,赌球的投入也开始变大。可家庭条件不好的他并没有太多的钱,这时,校园贷款进入了他的视野中。揭秘“校园贷”: “无利息”只是噱头 实则巧立名目专家介绍,校园贷是金融贷款中的一种,针对的人群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一般都会以“零首付”、“零利息”、“放款快”作为卖点进行推广宣传。校园贷的门槛很低,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借贷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学生证号码,手机号就可以。△小郑生前写下的借据涉世未深的小郑看到如此简单就能借到钱,于是他便注册了某网络校园贷平台,很快第一笔贷款就到手。这笔钱小郑全部用到赌球上,但很快就输光。而这笔号称“无利息”的贷款开始让小郑压力很大。原来,虽然很多校园贷公司宣传贷款“无利息”,但其实他们巧立名目,偷换概念,将利息换成了所谓的手续费、违约金、迟延履约金、保证金等,加在一起,不仅高出国家规定的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甚至高达10倍、20倍。小郑在2015年9月份、10月份贷了6万块钱,这笔钱利滚利,慢慢地小郑就无力还款了。拆东墙补西墙 冒用28名同学身份贷款走投无路之下,小郑偷偷用同学的身份信息去贷款还债。他先后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借钱,然而,这并没有缓解小郑的还贷压力。同学陆续收到催款电话,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小郑用来贷款。最终,欠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变成了60多万元。小郑不仅要偿还巨额贷款,还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同学的压力。重压下,他最终以自杀来逃避。非法拘禁案牵出“校园贷” 嫌疑人披露运营模式小郑的遭遇让人感到很痛惜,公司为何会借这么多钱给一个大学生呢?发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案例,或许能让我们了解到校园贷公司的一些模式。大学生无力还款 遭借贷公司拘禁不久前,江西南昌警方接到报案,大学生小谭被人非法拘禁。警方赶到非法拘禁地点,发现屋内除了小谭外还有3名男子,于是就将四人带回调查。警方经过调查了解到,这是一个因为借贷纠纷而产生的非法拘禁案。小谭是南昌一名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费一直不够用。当他看见张贴在学校里的校园贷广告, “无利息”、“发款快”让小谭动了心。于是,小谭和借贷公司签订了借款协议。变相利息高达36%
借贷人身份调查仅走过场根据签订的协议,小谭借3000元,每个月需要偿还250元本金和90元手续费,一共340元,12期内还完。和广告上说的一样,协议里面确实没有提到利息。嫌疑人 余某:利息,其实行业里面,就是加上这个管理费或者是平台服务费。这笔服务费一年下来就是1080元,相对于小谭借的3000元钱来说,相当于36%的年息。犯罪嫌疑人余某称,公司对借款人的还贷能力、借款用途等信息的调查很草率,只是打电话找借贷人填的联系人了解一下, 或者到宿舍拜访一下。开始的两个月,小谭都勉强把钱还上了,但是从第三个月开始,他就再也没有能力还钱。就在案发的前一天,余某等三人来到学校找到小谭,并把他带回公司里,要求他当天必须还钱。民警:时间超过24小时,长达30多个小时,这就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罪。贷款网站多数无资质 流程漏洞多变相服务费相当于36%年息校园贷热潮兴起,负面事件也层出不穷,而这些借贷网站往往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并没有金融借贷的资质。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没有正规的借贷流程,对借贷人的身份审核也不够完善。甚至一些学生用同学的身份证也能获得授权和贷款。他们以“零利息”等宣传广告吸引大学生,但实际上以其他费用的名目变相收取高额利息,甚至有的年息高达36%。法律明确规定 借贷利率不得超过36%根据2015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双方借贷约定的利率在24%以内,法院是支持的,称为司法保护区。如果超过了24%,但低于36%的,如果借款人已经支付,则出借人不再退还,法律解释为自然债务区。如果借款人没有支付,则有权向法院主张超过部分不再支付。而对于双方约定的超过36%的利率部分,法律上成为无效区,借款人即使支付了,也有权向法院主张,让出借人予以退回。专家表示,这种超过法律红线的经营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专家:正规合法校园贷有必要存在虽然现在的校园贷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专家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面对校园贷就谈虎色变,有些学生也确实有合理的贷款需求,正规合法的校园贷公司也有存在的必要。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黄震:先通过校园贷小额慢慢培育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记录,然后继续长期跟踪服务,为他以后做更大的金融服务打下基础,成为有良好信用意识的金融消费者。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郭田勇:如果说我们一棍子把这个校园贷全都给一刀切的话,这恐怕也不是很合理。现在我们需要把这个市场还原到比较规范的状态,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来源:央视新闻)(编辑:谢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大学生高利贷风油精 的文章

 

随机推荐